【生物】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解析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解析版)(1)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盟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水在生物体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是良好的溶剂 B. 水能缓和温度变化 C. 水是物质运输的介质 D. 水能为光反应提供能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A正确;‎ B、水的比热较大,能缓和温度的变化,B正确;‎ C、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主要的物质运输介质,C正确;‎ D、光能为光反应提供能量,水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2.细胞学说揭示了 A.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 生物具有统一性 C. 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 D.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细胞学说没有提到病毒,A错误;‎ 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正确;‎ C、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C错误;‎ D、细胞学说没有揭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D错误。‎ 故选B。‎ ‎3.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二肽分子含有2个肽键 B. 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是否变性 C. 蛋白质都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 D. 氨基酸序列的多样性可导致蛋白质的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肽分子含有1个肽键,A错误;‎ B、变性后的蛋白质仍存在肽键结构,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物质,所以无法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蛋白质是否变性,B错误;‎ C、蛋白质都由1条或1条以上多肽链构成,C错误;‎ D、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D正确。‎ 故选D。‎ ‎4.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元素完全相同的是 A. 磷脂、脂肪酸、脂肪酶 B. 淀粉、油脂、丙酮酸 C. 氨基酸、核苷酸、核糖 D. RuBP、ATP、胰岛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脂肪酸的组成元素是C、H、O,脂肪酶是蛋白质,组成元素至少有C、H、O、N,A错误;‎ B、淀粉、油脂、丙酮酸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B正确;‎ C、氨基酸的组成元素至少有C、H、O、N,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核糖的组成元素是C、H、O,C错误;‎ D、RuBP(五碳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C、H、O、P,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胰岛素的组成至少有C、H、O、N,D错误。‎ 故选B。‎ ‎5.下列关于质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脂双层中的两层是完全相同的 B.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C. 电子显微镜技术为该模型提供了证据 D. 细胞之间的识别主要取决于蛋白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A、脂双层是指含有磷脂双分子层,这两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A错误;‎ B、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B正确;‎ C、电子显微镜技术为该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有力证据,C正确;‎ D、细胞之间的识别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D正确。‎ 故选A。‎ ‎6.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都具有细胞膜,且一定有脂双层 B. 都具有核糖体,且一定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C. 都有细胞溶胶,且一定能进行多种代谢 D. 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且一定发生在线粒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细胞都具有细胞膜,因此都一定具有脂双层,A正确;‎ B、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且合成场所一定是核糖体,B正确;‎ C、细胞溶胶是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即能进行多种代谢,C正确;‎ D、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是少数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蓝藻等,D错误。‎ 故选D。‎ ‎7.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无限增殖 B. 癌细胞表面蛋白质很少或缺失 C. 癌细胞易在体内转移 D. 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无限增殖,A正确;‎ B、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但有些蛋白质含量升高,比如甲胎蛋白,B错误;‎ C、由于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减少或缺失,细胞间的粘着性降低,所以癌细胞易在体内转移,C正确;‎ D、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8.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B.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C. 内质网: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 D. 细胞核: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小麦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不含中心体,A错误;‎ B、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叶绿体,B错误;‎ C、内质网是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以及脂质的合成“车间”,C错误;‎ D、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D正确。‎ 故选D。‎ ‎9.下列关于核被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4层单位膜构成 B. 能控制物质出入细胞核 C. 分裂前期解体成小泡 D. 大肠杆菌不具有该结构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核被膜由内外两层膜组成,A错误;‎ B、核被膜将细胞质与核内物质分开,其上具有很多核孔,核孔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B正确;‎ C、核被膜在分裂前期解体成小泡,逐渐消失,C正确;‎ D、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不具有细胞核,无核膜,D正确。‎ 故选A。‎ ‎10.下列不能说明人体细胞己经发生分化的是 A. 存在胰岛素基因 B. 能将乳酸转化为葡萄糖 C. 存在血红蛋白 D. 具有短而多的突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人体所有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具有胰岛素基因,这与细胞分化无关,A正确;‎ B、能将乳酸转化为葡萄糖,主要是肝细胞才具有的功能,因此能将乳酸转化为葡萄糖说明人体细胞己经发生分化,B错误;‎ C、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存在血红蛋白,说明人体细胞已经发生分化,C错误;‎ D、只有神经细胞具有短而多的突起,因此具有短而多的突起说明人体细胞己经发生分化,D错误。‎ 故选A。‎ ‎11.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基质在光下能合成ATP B. 每个ATP分子中均含有3个磷酸键 C. 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需要ATP供能 D. 只有在缺氧条件下细胞溶胶中才能形成ATP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叶绿体中在光下能合成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A错误;‎ B、每个ATP分子中均含有3个磷酸键,包括两个高能磷酸键和一个普通磷酸键,B正确;‎ C、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在消化道进行,不需要ATP供能,C错误;‎ D、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过程中都能在细胞溶胶中形成ATP,D错误。‎ 故选B。‎ ‎1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分泌蛋白)的过程为胞吐 B. 葡萄糖运进细胞时载体蛋白的形状会发生改变 C.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可提高植物从土壤溶液吸收离子的能力 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扩散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是大分子物质,其分泌过程属于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 B、葡萄糖运进细胞属于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转运过程中载体蛋白会发生形态改变,B正确;‎ C、植物从土壤溶液吸收离子属于主动运输,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使载体蛋白变性从而降低植物从土壤溶液吸收离子的能力,C错误;‎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D正确。‎ 故选C。‎ ‎13.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收缩不能维持。用含少量钙和钾的钠盐溶液灌注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 A. 在生物体内含量不高 B. 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 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用不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故选C。‎ ‎1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凋亡和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会发生细胞凋亡 B. 健康成人体内的骨髓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 细胞衰老过程中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减小 D. 细胞衰老过程中部分酶活性降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人胚胎发育过程中会产生过量的神经细胞,人体需要调整神经细胞的数量,这种调整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A正确;‎ B、在健康成人体内的骨髓和肠中,每小时约有10亿个细胞凋亡,B正确;‎ C、细胞衰老过程中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C错误;‎ D、细胞衰老过程中部分酶活性降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正确。‎ 故选C。‎ ‎15.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多利羊的成功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 种子萌发成植株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C. 胚胎干细胞分化成机体的各种器官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D. 利用细胞全能性可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多利羊的成功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错误;‎ B、种子萌发成植株的过程是自然生长过程,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B错误;‎ C、胚胎干细胞分化成机体的各种器官没有发育成个体,不能体现了细胞全能性,C错误;‎ D、利用细胞全能性可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体现了细胞全能性,D正确。‎ 故选D。‎ ‎16.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S期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各不相同 C. 合成期前后的两个间隙期,均有蛋白质的合成 D. 细胞的分裂包括细胞核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裂间期最重要的变化是发生在S期的DNA复制,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A错误;‎ B、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各不相同,B正确;‎ C、合成期前后的两个间隙期即G1和G2期,均有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 D、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包括细胞核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D正确。‎ 故选A。‎ ‎1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合成蛋白质 B.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能产生ATP C. 水体的pH影响藻类的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D. 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被氧化分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A、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核糖体,可以合成蛋白质,A正确;‎ B、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能产生ATP,B正确;‎ C、pH能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C正确;‎ D、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必须先再细胞溶胶中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继续氧化分解,D错误。‎ 故选D。‎ ‎18.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MⅠ和MⅡ都会导致DNA含量减半 B. MⅠ和MⅡ都会导致染色体数减半 C. 前期Ⅰ和前期Ⅱ都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D. 后期Ⅰ和后期Ⅱ的染色体数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M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和MⅡ(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到两个子细胞)都会导致DNA含量减半,A正确;‎ B、MⅠ会导致染色体数减半,但MⅡ不会导致染色体数减半,B错误;‎ C、前期Ⅰ和前期Ⅱ着丝点都没有分裂,染色体中都存在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 D、后期Ⅰ和后期Ⅱ的染色体数相等,D正确。‎ 故选B。‎ ‎19.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阶段A为糖酵解,该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和物质③‎ B. 阶段B为柠檬酸循环,有关酶和合成ATP的酶均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 C. 阶段C中,特殊的分子所携带的氢和电子传递给氧,形成物质②‎ D. ABC三个阶段中阶段C产生的ATP量最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A、阶段A为糖酵解,该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NADH,物质③是NADH,A正确;‎ B、阶段B为柠檬酸循环,即需呼吸第二阶段,有关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B错误;‎ C、阶C为电子传递链,即需呼吸的第三阶段,特殊的分子所携带的氢和电子传递给氧,形成物质②水,C正确;‎ D、ABC三个阶段中阶段C产生的ATP量最多,D正确。‎ 故选B。‎ ‎20.如图为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A)和一种蓝藻(B)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以A为材料,若研磨时未加入CaCO3,层析结果与B相同 B. 95%乙醇可用于提取色素,层析液可用于分离色素 C. 层析过程需用软木塞塞住层析试管管口 D. 实验验证了该种蓝藻没有叶绿素b ‎【答案】A ‎【解析】‎ ‎【详解】A、研磨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保护叶绿素,以A为材料,若研磨时未加入CaCO3,层析结果中下端的两条色素带都会消失,与B不相同,A错误;‎ B、光合色素能够溶解在乙醇中,95%乙醇加入无水碳酸钠后可用于提取色素,层析液可用于分离色素,B正确;‎ C、层析液易挥发,有毒,所以层析过程需用软木塞塞住层析试管管口,C正确;‎ D、由图可知,蓝藻不含有叶绿色b,D正确。‎ 故选A。‎ ‎21.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质膜连同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0~lh内细胞液吸水能力不断增加 B. 0~4h内物质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C. 0~l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不同 D. 4.5h时细胞内溶液浓度与物质A溶液浓度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0~1h内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升高,吸水能力增加,A正确;‎ B、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这说明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由此可推知物质A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B正确; C、0~1h内,原生质体的体积不断缩小,由于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要远大于细胞壁,因此该时间段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不相等,C正确;‎ D、由于4.5h后原生质体体积大于初始时的体积,所以4.5h时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物质A溶液浓度,D错误。‎ 故选D。‎ ‎22.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周期可依次用①③②⑤④⑥表示 B. 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 C. 图⑤细胞中可观察到细胞壁和细胞核 D. 图⑤细胞中核DNA和染色体数目均为图②细胞的2倍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分析,细胞周期可依次用③①②⑤④⑥表示,A错误;‎ B、碱性染料主要与染色体结合,所以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B正确;‎ C、图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因此观察不到细胞核,C错误;‎ D、图⑤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图②细胞的2倍,但图⑤细胞中核DNA数目与图②细胞相同,D错误。‎ 故选B。‎ ‎23.下图表示某高等生物减数分裂的示意图,其中不能用于表示同一个细胞不同分裂期的是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细胞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C细胞是第一极体、D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卵原细胞;而B细胞分裂后产生的第一极体中含大的黑色染色体和小的白色染色体,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大的白色染色体和小的黑色染色体,与其他3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不同。‎ 故选B。‎ ‎24.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利用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制作了如图所示装置,管中的液滴可左右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甲装置液滴移动,说明酵母菌进行了需氧呼吸 B. 若乙装置液滴移动,说明酵母菌进行了厌氧呼吸 C. 若甲装置液滴不动而乙装置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厌氧呼吸 D. 若甲装置液滴左移而乙装置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仅进行需氧呼吸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甲装置液滴移动,说明酵母菌消耗了氧气,进行了需氧呼吸,A正确;‎ B、若乙装置液滴移动,说明酵母菌厌氧呼吸释放了二氧化碳,即酵母菌进行了厌氧呼吸,B正确;‎ C、若甲装置液滴不动,说明没有进行需氧呼吸,乙装置液滴右移,说明进行了厌氧呼吸,即酵母菌仅进行厌氧呼吸,C错误;‎ D、若甲装置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进行了需氧呼吸,乙装置液滴不动,说明没有进行厌氧呼吸,即酵母菌仅进行需氧呼吸,D正确。‎ 故选C。‎ ‎25.如图所示,图甲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乙是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甲中的细胞A表示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动物细胞 B. 图甲中的细胞A和B分别对应图乙的BC段和DE段 C. 图乙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细胞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 D. 有丝分裂末期B细胞在赤道面位置出现囊泡并聚集成细胞板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甲A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而且细胞中有中心体,无细胞壁,所以为动物细胞,A正确;‎ B、细胞A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BC段;细胞B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对应于DE段,B正确;‎ C、图乙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C错误;‎ D、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形成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下图甲为某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小肠上皮细胞跨膜运输葡萄糖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细胞进行有丝分裂,①与前期________的形成有关,①的数量倍增发生于________期;若图甲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的_______性,该分泌功能与_______ (填序号)直接有关。‎ ‎(2)图甲中高等植物细胞不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 (填序号),与图甲相比叶肉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图中Na+运出细胞和K+运进细胞共用一种转运蛋白,该种转运蛋白______ (填“具有”或“不具有”)专一性,该转运蛋白在图甲的______ (填序号)合成。Na+运出细胞的过程可由图甲细胞的结构____(填序号)供能。‎ ‎【答案】 (1). 纺锤体 (2). 分裂间(间、s) (3). 流动 (4). ② (5). ① (6). 叶绿体和液泡 (7). 主动转运 (8). 具有 (9). ⑤ (10). ③和⑥‎ ‎【解析】‎ ‎【详解】(1)①为中心体,其与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有关;①在分裂间期进行了复制,数量倍增;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分泌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在动物细胞中,②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2)高等植物细胞不具有的细胞器是①中心体;图甲是高等动物细胞,与图甲相比叶肉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 ‎(3)图乙中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转运蛋白具有专一性只能运输Na+和K+;⑤核糖体;Na+运出细胞的过程需要能量,可由图甲细胞的结构③细胞溶胶和⑥线粒体供能。‎ ‎27.图甲是人体H2O2酶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20°C,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其特性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1gH2O2酶在1min内使多少H2O2水解,就代表______是多少,即酶作用的强弱。当pH为c时,酶促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是酶的______被破坏。温度由20℃上升至100°C时H2O2酶失活,这种现象称为酶的______。‎ ‎(3)若增加H2O2量,e点_____ (“上移”,“下移”或“不移”),d点______ (“左移”,“右移”或“不移”)。‎ ‎(4)在图乙中用虚线画出温度升高10℃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其他条件均不变) ___________ 。‎ ‎【答案】 (1). RNA或蛋白质 (2). 高效性、专一性、受多种因素影响 (3). H2O2酶的活性 (4). 空间结构 (5). 热变性 (6). 上移 (7). 右移 (8). ‎ ‎【解析】‎ ‎【详解】(1)生物体内的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其特性有高效性、专一性、受多种因素影响。‎ ‎(2)1gH2O2酶在1min内使多少H2O2水解,就代表H2O2酶的活性是多少。当pH为c时,酶促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是过碱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温度由20℃上升至100°C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H2O2酶失活,这种现象称为酶的热变性。‎ ‎(3)若增加H2O2量,则产物增多,e点上移,,到达平衡点时所需时间延长,d点右移。‎ ‎(4)由于图乙表示在20°C,所以温度升高10℃时,酶的活性增强,分解速率加快,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 ‎28.下图甲表示某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字母表示相关物质;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正常浇水情况下,某突变型和野生型水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水在光下裂解为________。碳反应中每个三碳酸接受来自_______(填图中字母)的氢和来自ATP的_______,形成三碳糖。‎ ‎(2)光合色素存在于类囊体膜上,其中有许多种黄色、橙色和红色的色素,合称为_____。‎ ‎(3)光合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______表示。限制P点突变型植株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大于Q时,限制野生型水稻光合速率的外界环境因素可能是________;光照强度低于P时,光反应强度较低的是________ (填“野生型”或“突变型”)。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突变型植株的光饱和点_________。‎ ‎(4)光合作用旺盛时,很多植物合成的糖类通常会以淀粉的形式临时储存在叶绿体中,假如以大量可溶性糖的形式存在,则可能导致叶绿体_____________。‎ ‎【答案】 (1). H+、O2、e- (2). E (3). 磷酸基团(Pi) (4). 类胡萝卜素 (5). 单位叶面积O2的释放量(CO2的吸收量、有机物的积累量)或单位叶面积O2的产生量(CO2的固定量、有机物的制造量) (6). 光照强度 (7). CO2浓度 (8). 突变型 (9). (10). 吸水胀破 ‎【解析】‎ ‎【详解】(1)图甲中,水在光照下发生分解,产物有H+、O2、e-,碳反应中每个三碳酸接受来自E,即NADPH的氢和来自ATP中的磷酸基团形成三碳糖。‎ ‎(2)光合色素中的类胡萝卜素的颜色主要有黄色、橙色和红色。‎ ‎(3)光合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氧气的释放量(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有机物的积累量)或单位叶面积氧气的产生量(二氧化碳的固定量、有机物的制造量)。‎ 由乙图可知,P点时突变型的曲线处于上升阶段,限制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自变量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大于Q时,野生型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时限制野生型水稻光合速率的因素不再是自变量光照强度,而是无关变量二氧化碳浓度等。‎ 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故光反应强度较低。突变型植株的光饱和点如图:‎ ‎(4)光合作用旺盛时,如果叶绿体中的糖类以大量可溶性糖的形式存在,会使其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最终导致叶绿体吸水涨破。‎ ‎29.果蝇(2n=8)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依次形成四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其染色体相对数目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异常分离),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甲中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为______,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发生于图__________,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于图_________。‎ ‎(2)丙可表示减数第__分裂____期,细胞中含有_____条Y染色体和____个中心体。‎ ‎(3)丁细胞中含有_____个核DNA分子。‎ ‎(4)参考上图,在坐标系中画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相对数目和同源染色体对数________。‎ ‎【答案】 (1). 染色体复制 (2). 乙 (3). 乙 (4). 二 (5). 后或末 (6). 0或2 (7). 2 (8). 4 ‎ ‎(9). ‎ ‎【解析】‎ ‎【详解】(1)若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甲中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为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发生于图乙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于图乙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丙中染色体组数:同源染色体对数=2:0,可表示减数第二分裂后或末期,细胞中含有0或2条Y染色体和2个中心体。‎ ‎(3)丁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减半,所以含有4个核DNA分子。‎ ‎(4)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相对数目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如图:‎ ‎30.回答下列有关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问题:‎ ‎(1)科学家用丙酮从成熟红细胞中提取所有磷脂并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正好为红细胞细胞膜面积的两倍。其原因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若要提取红细胞的细胞膜,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处理后,经______可得纯度较高的细胞膜。‎ ‎(2)人红细胞中K+浓度比血浆中高30倍,而Na+浓度却只有血浆的1/6。红细胞维持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除了消耗ATP之外还需要_________协助,这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 ‎(3)成熟红细胞可通过_________过程产生ATP。‎ ‎(4)用含不同浓度NaF的饮用水喂养小白鼠,一段时间后,培养并测量小白鼠红细胞相对产热量及细胞内的ATP浓度,结果如下表:‎ NaF浓度(10-6g/ml)‎ 相对产热量 ATP浓度(10-4mol/L)‎ A组 ‎0‎ ‎100‎ ‎2.97‎ B组 ‎50‎ ‎90‎ ‎2.73‎ C组 ‎150‎ ‎120‎ ‎1.40‎ 注:细胞产热量与细胞呼吸强度正相关 ‎①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及结果判断,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分析细胞产热量及ATP浓度:B组产热量和ATP浓度均低于A组,原因可能是:低浓度的NaF____________(“抑制”或“促进”)了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C组产热量高于A组而ATP浓度低于A组,原因可能是:细胞为维持正常的功能,消耗了更多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的膜结构只有细胞膜(没有除了细胞膜以外的膜结构) (2). 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脂双层) (3). 离心 (4). 载体蛋白 (5). 选择透性 (6). 厌氧呼吸(糖酵解) (7). 不同浓度的NaF对能量代谢(或细胞产热量及细胞内的ATP浓度)的影响 (8). 抑制 (9). ATP ‎【解析】‎ ‎【详解】(1)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而细胞膜是由脂双层构成,所以用丙酮从成熟红细胞中提取所有磷脂并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正好为红细胞细胞膜面积的两倍。若要提取红细胞的细胞膜,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处理后,经离心可得纯度较高的细胞膜。‎ ‎(2)人红细胞中K+浓度比血浆中高30倍,而Na+浓度却只有血浆的1/6,红细胞维持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除了消耗ATP之外,还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是主动运输过程,同时这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结构,可通过厌氧呼吸过程产生ATP。‎ ‎(4)①由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浓度的NaF对能量代谢(或细胞产热量及细胞内的ATP浓度)的影响。‎ ‎②分析表格中细胞产热量及ATP浓度可知,B组产热量和ATP浓度均低于A组,原因可能是:低浓度的NaF抑制了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C组产热量高于A组而ATP浓度低于A组,原因可能是:细胞为维持正常的功能,消耗了更多ATP。‎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