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 学年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50 小题,1-30,每小题 1 分,31-50,每小题 1 分,共 70 分.各小题仅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加拿大的糖枫的分泌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蔗糖,采割时在树干周围钻 1~4 个 孔,一株 20 年树龄的糖枫可流树液 75 升,并用于制成枫糖浆.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 A.植物汁液中的蔗糖是在叶绿体内合成并往外运输的 B.糖枫树叶变红与叶绿体中色素有关 C.糖枫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蔗糖等有机物的合成会减慢 D.可利用本尼迪特试剂定量检测糖浆的糖含量 2.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类别,则以下何种特 性与你的鉴定有关(  ) ①细胞核的有无 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 ④膜上磷脂的有无.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由 r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4.如图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局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均为脂质,可以用苏丹 III 染液染色观察 B.由①组成的膜称为单位膜,细胞膜由两层单位膜组成 C.②是脂溶性的,分布在脂双层内部 D.①中的两层结构完全相同,②使该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下列关于 ATP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TP 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ATP 中的腺苷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结合而成 C.ATP 中含有 C、H、O、N、P 元素 D.人体肌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 ATP 6.用显微镜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后复原中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看到(  ) A. B. C . D. 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不一定呈紫色 B.酶的形态结构在酶促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 C.酶的活性与底物浓度和温度有关 D.酶只有分泌到细胞外才具有活性 8.某病毒的 DNA 为单链,四种碱基的比率是 A:G:C:T=0.28:0.32:0.16: 0.24.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能形成杂合型双链 DNA 分子(RF).则在 RF 中,四 种碱基 A、T、C、G 的比率依次是(  ) A.0.24、0.16、0.32、0.28 B.0.26、0.24、0.24、0.26 C.0.28、0.32、0.16、0.24 D.0.26、0.26、0.24、0.24 9.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 CO2mol 数与消耗的 O2mol 数的比值,分别是(  ) A.等于 1.0、小于 1.0 B.等于 1.0、等于 1.0 C.小于 1.0、小于 1.0 D.等于 1.0、大于 1.0 10.向等量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 O2 时,其产生的酒 精和 CO2 的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 CO2 的量 30mol 9mol 12.5mol 15mol 产生酒精的量 0mol 9mol 6.5mol 6mol A.氧浓度为 a 时只进行需氧呼吸 B.氧浓度为 b 时只进行厌氧呼吸 C.氧浓度为 c 时,经需氧呼吸产生的 CO2 为 6mol D.氧浓度为 d 时,有 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11.如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量.该植物在 2000lx 光强度下, 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毫升)是(假设呼吸作用强度不变)(  ) A.17 B.23 C.12 D.18 12.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细胞器数量的改变 B.细胞器种类的改变 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种类的改变 13.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装片的制作过程依次为解离、染色、漂洗和制片 B.解离时,盐酸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 C.漂洗的目的是洗去碱性染料便于观察 D.持续观察某个细胞,可观察到连续的分裂过程 14.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 A.是否是纯合体 B.产生配子的比例 C.基因型 D.产生配子的数量 15.家兔的黑色对褐色显性,短毛对长毛显性,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 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有多对纯合的黑色短毛兔与褐色长毛兔杂交得到 F1,F1 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 中纯合黑色短毛兔所占的比例是(  ) A. B. C. D. 16.下列人体细胞中,可能含有 Y 染色体最多的是(  )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 17.在遗传物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实验中,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 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B.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 C.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D.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 18.如图为某家族的系谱图,患者为色盲,其中 7 号的致病基因来(  ) A.1 号 B.2 号 C.3 号 D.4 号 19.多年前源自非洲,并蔓延多地的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人类恶性传染病严重冲 击脆弱的人类公共卫生体系.结合所学内容,你认为埃博拉病毒与人体细胞最显 著的区别是(  ) A.有无遗传物质 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有无细胞壁 D.有无细胞结构 20.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 射性占 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 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32P 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21.将劳氏肉瘤病毒遗传物质的一个基本单位彻底水解后得到 A、B、C 三种化合 物,将 T2 噬菌体遗传物质的一个基本单位彻底水解后得到 A、B、D 三种化合 物.你认为 C、D 两种化合物分别是(  ) A.尿嘧啶、胸腺嘧啶 B.胸腺嘧啶、尿嘧啶 C.核糖、脱氧核糖 D.脱氧核糖、核糖 22.利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在其中加入抑制碳反应的药物后, 发现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 A.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 B.NADPH 和 ATP 的积累,使光反应速率减慢 C.合成 ATP 所需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D.碳反应中生成的水减少,使光反应原料不足 23.下列哪种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且分泌到细胞外的物质(  ) A.血红蛋白 B.呼吸氧化酶 C.胃蛋白酶原 D.性激素 24.如图中能够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分裂图象的是(  ) A. B. C. D. 25.检验动、植物组织中是否含有特定化合物时,选用的试剂需要加热的是(  ) A.碘﹣碘化钾溶液 B.本尼迪特试剂 C.双缩脲试剂 D.苏丹Ⅲ染液 26.在青蒿素被提取之前,奎宁广泛被用来治疗疟疾(病原体为疟原虫,属真核 生物),治疗机理是奎宁可以和疟原虫 DNA 结合,形成复合物.下列相关选项错误 的为(  ) A.奎宁作用机理可能是直接影响疟原虫基因复制 B.奎宁一定不可能是直接影响疟原虫基因的转录 C.疟原虫 DNA 复制和转录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D.青蒿素为植物细胞的一种代谢产物,可能贮存于液泡中 27.如图是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 中 , 正 确 的 是 (     ) A.甲图所示过程叫作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甲图所示过程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C.乙图所示过程叫作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D.甲图和乙图所示过程中都发生了碱基配对,并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28.如图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 a 是编码链,b 是游离的核苷酸 B.图中 RNA 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 C.转录过程是沿着整条 DNA 长链进行的 D.多个 RNA 聚合酶与 DNA 分子的不同片断的结合能够提高表达的效率 29.如图是某同学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搭建的一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 正确的是(  ) A. B. C . D. 30.以下有关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它们都含有大量的 DNA 和 RNA B.它们的成分不同,功能不同 C.它们都含有大量的水 D.它们都含有大量的酶,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31.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一类标志酶﹣﹣腺苷酸激酶,它能将 ATP 分 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结果产生(  ) A.一分子 AMP 和一分子 ADP B.两分子 ADP C.一分子 ATP 和一分子 ADP D.一分子 ADP 32.如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5 号和 11 号个体为男性患者.下列有关判 断结论正确的是(  ) A.因为只有男性患者,该病为 Y 染色体遗传病 B.该病为 X 隐性遗传病且 9 号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C.若 7 号带有致病基因,则 10 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D.若 7 号不带致病基因,则 ll 号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 1 号 33.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每对基因的遗传都遵守自由组合定律 B.乙图细胞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8 条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 X 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 AXw、aXw、AY、aY 四种 34.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根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溶 胶中的 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 Na+对细胞溶胶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转运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性 C.该载体蛋白导致细胞的吸水能力减弱 D.该载体蛋白导致植物的耐盐性提高 35.有丝分裂不同时期中,染色体及核 DNA 分子的数量关系不可能是下列各项中 的(  ) A. B. C . D. 36.在黑腹果蝇(2n=8)中,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图所示)仍 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若干这样 的黑腹果蝇单体相互交配,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  ) A.1 B. C. D. 37.将某绿色盆栽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若开始实 验前测得容器内 CO2 和 O2 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 1),在天气晴朗的早 6 时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 动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 是(  ) A.只有在 8 时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B.该植物在 10 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的强度 C.该植物体内 17 时有机物积累量小于 19 时的有机物积累量 D.该植物从 20 时开始只进行厌氧呼吸 38.如图为基因型 AaBb 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  ) A.① B.② C.③ D.④ 39 . 如 图 是 某 雄 性 动 物 细 胞 分 裂 示 意 图 , 下 列 分 析 错 误 的 是 (     ) A.图中各细胞可在该动物的睾丸中找到 B.若甲细胞为果蝇体细胞,图中少画的一对染色体应为性染色体 C.若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丙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ABC 和 abC D.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40.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 G2 期.研 究发现,皮肤破损后,抑素释放量减少,细胞分裂加快.伤口愈合时,抑素释放 量增加,细胞分裂又受抑制.由此推断(  ) A.抑素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 B.皮肤细胞培养时,加入一定量的抑素有利于细胞分裂 C.抑素能抑制皮肤细胞 G2 期的活动,使其细胞周期缩短 D.抑素抑制 DNA 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 41.如图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数的 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 段会发生蛋白质的合成 B.BC 段某些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 AAbb C.DE 段细胞可能处于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D.DE 段染色体和细胞质均要均等平分 42.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亲本杂交,对其子代的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 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表现型类型占的比例为(  ) A. B. C. D. 4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碳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 B.光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碳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 C.光反应吸收光能,碳反应将化学能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 D.光反应分解水并放出 O2,碳反应最终将 CO2 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 44.在右下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 NaHCO3 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 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 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 是(  )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的缘故 B.溶液内产生的 CO2 大量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 O2 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D.NaHCO3 溶液因放出 CO2 而密度增大的缘故 45.对甲、乙、丙、丁四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表所示: 项 目 甲 乙 丙 丁 细胞壁 无 无 有 有 所含核酸种类 DNA DNA 和 RNA DNA 和 RNA DNA 和 RNA 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定律 否 是 是 否 其中最可能表示草莓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6.人类 ABO 血型由 9 号染色体上的 3 个复等位基因(IA,IB 和 i)决定,血型的 基因型组成见表.若一 AB 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 O 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 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 B.他们生的儿子色觉正常且为 B 型血的概率为 C.他们生 A 型血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D.他们 B 型血色盲女儿和 AB 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 B 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 为 47.某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已知 Aa 和 Bb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 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 A.A 与 B 移向一极,a 与 b 移向另一极 B.A 与 b 移向一极,a 与 B 移向另一极 C.A 与 a 移向一极,B 与 b 移向另一极 D.移向两极的均为 A、B、a、b 48.将某精原细胞(2N=8)的 DNA 分子用 15N 标记后置于含 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 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并检测分裂过程和分裂后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 的(  ) A.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含 15N 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 B.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 14N 的染色单体有 8 条 C.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减 I 中期含 14N 的染色单体有 8 条 D.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 15N 49.下列配子的产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是(  ) A.基因型为 XBXb 的雌性个体产生 XBXB 的异常卵细胞 B.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产生 AB、Ab、aB、ab 四种配子 C.基因型为 XaY 的雄性个体产生 XaY 的异常精子 D.基因型为 DD 的个体产生 D、d 的配子 50.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 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 t 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图中能正确表示 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非选择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51.胆固醇是人体的重要化合物,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 LDL(一种胆固醇含量为 45%的脂蛋白)的影响.如图表示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LDL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 LDL 受体的细胞器是  ;LDL 是蛋白质 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既能加工蛋白质,又能合成脂质的细胞器是  . (2)从图中可以看出,LDL 被细胞膜上的 LDL 受体结合后,通过  方式进入细 胞,此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  . (3)LDL 进入细胞后在有关蛋白质的作用下释放胆固醇,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 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  的合成. (4)图中①过程称为  ,所需原料是  ;②过程所需原料是  . (5)与该细胞相比,高等植物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一般还有  和  . 52.某研究小组用普通绵羊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转基因绵羊甲和乙各 1 头,具 体见表. 绵羊 性别 转入的基因 基因整合位置 表现型 普通绵羊 ♀、♂ ﹣ ﹣ 白色粗毛 绵羊甲 ♂ 1 个 A+ 1 号常染色体 黑色粗毛 绵羊乙 ♂ 1 个 B+ 5 号常染色体 白色细毛 注:普通绵羊不含 A+、B+基因,基因型用 A﹣A﹣B﹣B﹣表示. 请回答: (1)A+基因转录时,在  的催化下,将游离核苷酸通过形成  键聚合成 RNA 分子. (2)为获得黑色细毛的绵羊,分别以绵羊甲、绵羊乙和普通绵羊为亲本杂交获得 F1,从两组 F1 中选择表现型为  和  的异性绵羊杂交获得 F2.用遗传图解表 示由 F1 杂交获得 F2 的过程.    (3)为获得稳定遗传的黑色细毛绵羊,从 F2 中选出合适的 1 对个体杂交得到 F3, 再从 F3 中选出 2 头黑色细毛绵羊(丙、丁)并分析 A+和 B+基因的表达产物,结果 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基因对 A+和 B+基因表达产物量的影响,推测绵羊丙的基因 型是  ,理论上绵羊丁在 F3 中占的比例是  . 53.如图 1 为一项实验装置,用以测量种子萌发时,密闭容器中气体容积的变 化.每隔一固定时间,即调校 x 与 Y 臂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并通过刻度尺量出 气体容积变化量.容积变化与时间之间关系如图 2 所示. (1)每次量度气体容积前要调校液面水平的目的是  . (2)在 6 小时内气体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和  . (3)若种子仍能生存,而曲线于第 l0 小时后保持平行不变,原因是  . (4)试为此项实验提供一组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与此实验不同的是  ,结果 是  . (5)如果采用带叶的幼苗来代替萌发的种子做上述实验,要对试管进行的处理 是  ,其目的是  . (6)本实验中,与实验现象关系密切的细胞结构有  和  .   2016-2017 学年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50 小题,1-30,每小题 1 分,31-50,每小题 1 分,共 70 分.各小题仅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加拿大的糖枫的分泌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蔗糖,采割时在树干周围钻 1~4 个 孔,一株 20 年树龄的糖枫可流树液 75 升,并用于制成枫糖浆.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 A.植物汁液中的蔗糖是在叶绿体内合成并往外运输的 B.糖枫树叶变红与叶绿体中色素有关 C.糖枫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蔗糖等有机物的合成会减慢 D.可利用本尼迪特试剂定量检测糖浆的糖含量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分析】1、当光合作用很快时,在叶绿体中可以暂时合成淀粉,之后淀粉分解成 磷酸丙糖,以磷酸丙糖的形式运出叶绿体,磷酸丙糖再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蔗糖, 叶肉细胞以蔗糖的形式运出,也以蔗糖的形式通过韧皮部运送到其他器官. 2、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 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 (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 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 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5)甲基绿能使 DNA 呈绿色, 吡罗红能使 RNA 呈红色. 【解答】解;A、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蔗糖,A 错误; B、糖枫树叶变红与液泡中色素有关,B 错误; C、糖枫在较低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蔗糖等有机物的合成会减慢,C 正确; D、可利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存在与否,而不能检测糖的含量,D 错 误. 故选:C.   2.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类别,则以下何种特 性与你的鉴定有关(  ) ①细胞核的有无 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 ④膜上磷脂的有无.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细胞类的生物都具有细胞膜,都含有磷脂,且基本都具有核糖体.原核 生物细胞与真核生物细胞最重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所以可根据核膜的有无判断 该生物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其他绝大多数生 物都具有细胞壁,所以根据细胞壁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否是动物. 【解答】解:①根据核膜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①正 确; ②核糖体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有的细胞器,且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所以 不能根据核糖体的有无判断,②错误; ③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其他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壁,所以根据细胞 壁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否是动物,③正确; ④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所以不能根据 磷脂的有无判断,④错误. 故选:C.   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由 r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在真核细胞中,线粒体是细胞内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线粒体内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的内 膜和基质中.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是“生产蛋 白质的机器”.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 间”和“发送站”.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主要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转运有关,植物细 胞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 【解答】解:A、不同种类功能的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如含有叶绿体 的真核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含有线粒体的真核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A 正确. B、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真核细胞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 B 正确. C、每种细胞器都具有自己特定的空间结构,核糖体是由 r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 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C 正确. D、蛋白质合成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主要与分泌蛋白的加工、 转运有关,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D 错误. 故选 D.   4.如图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局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均为脂质,可以用苏丹 III 染液染色观察 B.由①组成的膜称为单位膜,细胞膜由两层单位膜组成 C.②是脂溶性的,分布在脂双层内部 D.①中的两层结构完全相同,②使该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考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检测脂肪的实验. 【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磷脂,形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② 表示胆固醇.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 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朝向内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 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 层. 【解答】解:A、①表示磷脂,②表示胆固醇,均为脂质,但苏丹 III 染液只能鉴定 脂肪,A 错误; B、①表示磷脂,形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细胞膜只有一层单 位膜,B 错误; C、②表示胆固醇,是脂溶性的,分布在脂双层内部,C 正确; D、①磷脂中的两层结构不完全相同,如蛋白质分布不均匀,①②都能运动,体现 膜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 错误. 故选:C.   5.下列关于 ATP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TP 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ATP 中的腺苷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结合而成 C.ATP 中含有 C、H、O、N、P 元素 D.人体肌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 ATP 【考点】ATP 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1、ATP 的结构简式为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P 代表磷酸基 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 A 的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 各项生命活动,所以 ATP 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2、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 ADP+Pi+能量,方程从左到右时能 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 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而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答】解:A、ATP 中含有 2 个高能磷酸键,A 错误; B、ATP 中的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B 错误; C、ATP 中含有 C、H、O、N、P 元素,C 正确; D、人体细胞中含有少量的 ATP,但 ATP 和 ADP 相互转化的速度很快,可以保证生 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供应,D 错误. 故选:C.   6.用显微镜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后复原中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看到(  ) A. B. C . D. 【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分析】成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是紫色的,质壁分离过程中不断失水, 颜色加深.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不断吸水,颜色变浅. 【解答】解: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不断失水,导致细胞液浓 度不断增大,所以显微镜下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见其 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而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的是细胞外液,无色的.正 在发生质壁分离后复原中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正发生渗透吸水,液泡变大, 颜色变浅. 故选:D.   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不一定呈紫色 B.酶的形态结构在酶促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 C.酶的活性与底物浓度和温度有关 D.酶只有分泌到细胞外才具有活性 【考点】酶的概念;酶促反应的原理;酶的特性.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 少量是 RNA,酶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2、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 pH 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 pH 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解答】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DNA,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酶溶液与 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化学本质是 RNA 的酶溶液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A 正确; B、酶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酶的形态结构在酶促反应中会发生变化,而 在催化结束后又恢复,B 错误; C、酶的活性与底物浓度无关,与温度有关,C 错误; D、有些酶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呼吸酶,有些酶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消化 酶,D 错误. 故选:A.   8.某病毒的 DNA 为单链,四种碱基的比率是 A:G:C:T=0.28:0.32:0.16: 0.24.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能形成杂合型双链 DNA 分子(RF).则在 RF 中,四 种碱基 A、T、C、G 的比率依次是(  ) A.0.24、0.16、0.32、0.28 B.0.26、0.24、0.24、0.26 C.0.28、0.32、0.16、0.24 D.0.26、0.26、0.24、0.24 【考点】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 DNA 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 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 DNA 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 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 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 1; (4)双链 DNA 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解答】解:已知某病毒的核酸为单链DNA(设为 1 链),四种碱基的比率是 0.28A1、 0.32G1、0.24T1、0.16C1,则杂合型双链 DNA 分子中,另一条链中(设为 2 链),四 种碱基的比率是 0.24A2、0.16G2、0.28T2、0.32C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0.26,同理,G=0.24、C=0.24、T=0.26. 故选:D.   9.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 CO2mol 数与消耗的 O2mol 数的比值,分别是(  ) A.等于 1.0、小于 1.0 B.等于 1.0、等于 1.0 C.小于 1.0、小于 1.0 D.等于 1.0、大于 1.0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分析】人体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 消耗 1mol 葡萄糖需要吸收 6mol 氧气,释放 6mol 二氧化碳;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 产物是乳酸;因此人体细胞的二氧化碳只能来自有氧呼吸. 【解答】解:人体处于平静状态时,进行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 CO2mol 数与消耗的 O2mol 数相等;在剧烈运动状态,虽然骨骼肌细胞既进行有氧 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但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剧烈运动状态二氧化碳 也只能来自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 CO2mol 数与消耗的 O2mol 数相等. 故选:B.   10.向等量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 O2 时,其产生的酒 精和 CO2 的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 CO2 的量 30mol 9mol 12.5mol 15mol 产生酒精的量 0mol 9mol 6.5mol 6mol A.氧浓度为 a 时只进行需氧呼吸 B.氧浓度为 b 时只进行厌氧呼吸 C.氧浓度为 c 时,经需氧呼吸产生的 CO2 为 6mol D.氧浓度为 d 时,有 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 分 析 】 根 据 题 意 和 图 表 分 析 可 知 : 酵 母 菌 甲 有 氧 呼 吸 的 总 反 应 式 为 :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酵母菌乙发酵时,进行无氧呼吸,其总反 应式为 C6H12O6 2 酒精+2CO2+能量.氧浓度为 a 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 b 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 c 和 d 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解答】解:A、氧浓度为 a 时,产生的酒精量为 0,说明此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 吸,A 正确; B、氧浓度为 b 时,产生酒精的量与产生 CO2 的量相等,说明此时氧浓度为 0,细 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 正确; C、氧浓度为 c 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 为 12.5﹣6.5=6mol,C 正确; D、氧浓度为 d 时,有 3mol 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有(15﹣6)÷6=1.5mol 葡萄糖 进行有氧呼吸,所以有 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D 错误. 故选:D.   11.如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量.该植物在 2000lx 光强度下, 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毫升)是(假设呼吸作用强度不变)(  ) A.17 B.23 C.12 D.18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1、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 2、氧气的释放量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 3、根据图形分析: ①当光照强度为 0 时,代表呼吸作用强度,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为 6; ②氧气的释放量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氧气的释放量增加, 当光照强度达到 2000Lx 时,氧气的释放量达到最大值 17,也就是最大净光合作用 强度=17. 【解答】解:根据分析当光照强度达到2000Lx 时,氧气的释放量达到最大值 17ml/ 小时,当光照强度为 0 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氧气的消耗量为 6ml/小时. 根据净光合作用速率=真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可知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 生的氧气量为 17+6=23ml/小时. 故选:B.   12.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细胞器数量的改变 B.细胞器种类的改变 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种类的改变 【考点】细胞的分化.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 理功能的效率. 【解答】解:AB、细胞分化后,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的改变,AB 错误;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 生变化,C 错误; 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导致细胞核遗传物质的种类发生改 变,D 正确. 故选:D.   13.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装片的制作过程依次为解离、染色、漂洗和制片 B.解离时,盐酸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 C.漂洗的目的是洗去碱性染料便于观察 D.持续观察某个细胞,可观察到连续的分裂过程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制片的过程:解离、 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分开来,便于观察;漂洗 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体着色;压片的目的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分散开, 便于观察. 【解答】解:A、装片的制作过程依次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A 错误; B、解离时,盐酸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B 正确; C、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碱性染料染色,C 错误; D、解离后细胞已死亡,不能观察某个细胞的持续分裂过程,D 错误. 故选:B.   14.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 A.是否是纯合体 B.产生配子的比例 C.基因型 D.产生配子的数量 【考点】测交方法检验 F1 的基因型. 【分析】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 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 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 型及其比例. 【解答】解:A、测交法可用于鉴定某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体,若测交后代均为显 性个体,则其为纯合体,若测交后代出现隐性个体,则其为杂合子,A 正确; B、测交可用于检测子一代产生配子的比例,B 正确; C、测交可用于检测子一代的基因型,C 正确; D、测交可检测子一代的基因型及产生配子的比例,但不能检测产生配子的数量, D 错误. 故选:D.   15.家兔的黑色对褐色显性,短毛对长毛显性,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 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有多对纯合的黑色短毛兔与褐色长毛兔杂交得到 F1,F1 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 中纯合黑色短毛兔所占的比例是(  ) A. B. C. D.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说明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假设控制黑色的基因用 A 表示,控制短毛的基因用 B 表示,亲本的杂交组合即为 AABB×aabb,F1 的基因型为 AaBb. 【解答】解:AaBb 的个体杂交,后代出现 9 种基因型和 4 种表现型,纯合短毛兔 的基因型为 AABB,故纯合黑色短毛兔所占的比例 . 故选:D.   16.下列人体细胞中,可能含有 Y 染色体最多的是(  )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精子的形成过程为:精原细胞(染色体组成为 44+XY) 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组成为 44+XY) 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组成为 22+X 或 22+Y,后期为 44+XX 或 44+YY) 精细胞(染色体组成为 22+X 或 22+Y) 精子(染色体组成为 22+X 或 22+Y). 【解答】解:A、精原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44+XY,含有 1 条 Y 染色体,A 错误; B、初级精母细胞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44+XX,含有 1 条 Y 染色体,B 错误; C、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点分裂后,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44+XX 或 44+YY,可能含 有 2 条 Y 染色体,C 正确; D、精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22+X 或 22+Y,可能含有 1 条 Y 染色体,D 错误. 故选:C.   17.在遗传物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实验中,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 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B.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 C.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D.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 【考点】证明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 【分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 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分别侵染细菌, 最终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2)用 3H 标记氨基酸,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3)15N 标记 DNA 分子,证明了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4)卡尔文用 14C 标记 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 CO2→C3→ 有机物; (5)鲁宾和卡门用 18O 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解答】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即分别用 35S 或 32P 标记噬菌体,A 正确; B、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没有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而是用 R 型细菌、 S 型细菌和小鼠进行实验,B 错误; C、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实验没有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C 错误; D、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没有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而是将细菌的成 分一一提纯出来进行实验,D 错误. 故选:A.   18.如图为某家族的系谱图,患者为色盲,其中 7 号的致病基因来(  ) A.1 号 B.2 号 C.3 号 D.4 号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人类的红绿色盲是X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X 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的特 点是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正常男性的女儿和母亲都正常. 【解答】解:7 号患病男性,其致病基因应该来自母亲 5 号;5 号正常,应该是致 病基因的携带者.由于 1 号正常,不含有致病基因,所以 5 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2 号,所以 7 号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 2 号. 故选:B.   19.多年前源自非洲,并蔓延多地的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人类恶性传染病严重冲 击脆弱的人类公共卫生体系.结合所学内容,你认为埃博拉病毒与人体细胞最显 著的区别是(  ) A.有无遗传物质 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有无细胞壁 D.有无细胞结构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 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 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解答】解:A、病毒和人体细胞都有遗传物质,A 错误; BC、埃博拉病毒无细胞结构,BC 错误; D、埃博拉病毒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人体细胞是真核细胞,因此,埃博拉病毒与 人体细胞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D 正确. 故选:D.   20.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 射性占 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 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32P 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噬菌体由蛋白质和 DNA 构成的,S 是蛋白质的标记性元素,P 是 DNA 的 标记性元素,因此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 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由于 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因此保温一段时间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 【解答】解: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如果保温时间稍长,就会使大肠杆菌裂 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使上清液中也出现放射性,故 A 正确;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而 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因此上清液中不会出现较多的放射性,故 B 错误; C、离心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也会进入到沉淀物中,不会出 现上述实验现象,故 C 错误; D、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 C、H、O、N,有的含有 P、S,而且 P 元素的含量很 少,因此不用 P 元素标记蛋白质,故 D 错误. 故选:A、   21.将劳氏肉瘤病毒遗传物质的一个基本单位彻底水解后得到 A、B、C 三种化合 物,将 T2 噬菌体遗传物质的一个基本单位彻底水解后得到 A、B、D 三种化合 物.你认为 C、D 两种化合物分别是(  ) A.尿嘧啶、胸腺嘧啶 B.胸腺嘧啶、尿嘧啶 C.核糖、脱氧核糖 D.脱氧核糖、核糖 【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核糖核苷酸分子和脱氧核苷酸分子,二者区别有两个:(1)五碳糖不同; (2)含氮碱基不完全相同(A、C、G 相同,U、T 不同).可见,一定不同的是五 碳糖,不一定相同的是碱基. 【解答】解:劳氏肉瘤病毒遗传物质是 RNA,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 后得到了核糖、磷酸、碱基(A、C、G、U);T2 噬菌体遗传物质是 DNA,基本单 位是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后得到脱氧核糖、磷酸、碱基(A、C、G、T).一个基 本单位核苷酸中不一定就有 T 或 U,但是核糖和脱氧核糖肯定有.因此 RNA 特有 的 C 是核糖,DNA 特有的 D 是脱氧核糖. 故选:C.   22.利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在其中加入抑制碳反应的药物后, 发现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 A.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 B.NADPH 和 ATP 的积累,使光反应速率减慢 C.合成 ATP 所需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D.碳反应中生成的水减少,使光反应原料不足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 光反应的产物是[H]和 ATP,[H]和 ATP 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当暗反 应过程受到抑制时,会导致[H]和 ATP 的积累,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解答】解:A、变化的条件是影响了暗反应,没有影响光反应,所以叶绿素吸收 光能的效率没有下降,A 错误; B、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一般都是可逆反应,当产物积累以后,就会降低反应速率, 因为“加入抑制碳反应的药物”,所以暗反应速率下降,由于暗反应效率下降,会减 低对[H]和 ATP 的消耗,导致[H]和 ATP 积累,进而使光反应速率减慢,B 正确; C、ATP 是在光反应形成的,ATP 合成酶属于光反应的物质,而题干只是影响的是 暗反应的速率,没有影响 ATP 合成酶的活性,C 错误; D、光反应的原料水主要来自环境,不是来自暗反应,D 错误. 故选:B.   23.下列哪种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且分泌到细胞外的物质(  ) A.血红蛋白 B.呼吸氧化酶 C.胃蛋白酶原 D.性激素 【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分析】蛋白质一般分为胞内蛋白和分泌蛋白两类,胞内蛋白一般由游离在细胞 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一般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合 成后通过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 【解答】解: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是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 合成的,A 错误; B、呼吸氧化酶用于细胞内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因此也属于胞内蛋白,是游离 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B 错误; C、胃蛋白酶原属于分泌蛋白,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C 正确; D、性激素属于脂质,脂质的合成发生在内质网上,与核糖体无关,D 错误. 故选:C.   24.如图中能够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分裂图象的是(  ) A. B. C. D.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1)分裂间期:主要变化:DNA 复制、蛋白质合成. (2)分裂期: 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 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 便于观察. 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 别移向两极. 4)末期:(1)纺锤体解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染色体解旋成染 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 凹陷). 【解答】解:A、该时期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A 错 误; B、该时期细胞的赤道板的位置形成了细胞板,可以表示有丝分裂末期,B 错误; C、该时期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前期,C 错误; D、该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并且染色体被纺锤丝平均的拉向细胞的两 极,可以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后期,D 正确. 故选:D.   25.检验动、植物组织中是否含有特定化合物时,选用的试剂需要加热的是(  ) A.碘﹣碘化钾溶液 B.本尼迪特试剂 C.双缩脲试剂 D.苏丹Ⅲ染液 【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 色沉淀.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5)甲基绿能使 DNA 呈绿色,吡罗红能使 RNA 呈红色. 【解答】解:A、碘﹣碘化钾溶液可用于鉴定淀粉,不需要加热,A 错误; B、本尼迪特试剂一般用于鉴定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B 正确; C、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不需要加热,C 错误; D、苏丹Ⅲ染液用于鉴定脂肪,呈橘黄色,不需要加热,D 错误. 故选:B.   26.在青蒿素被提取之前,奎宁广泛被用来治疗疟疾(病原体为疟原虫,属真核 生物),治疗机理是奎宁可以和疟原虫 DNA 结合,形成复合物.下列相关选项错误 的为(  ) A.奎宁作用机理可能是直接影响疟原虫基因复制 B.奎宁一定不可能是直接影响疟原虫基因的转录 C.疟原虫 DNA 复制和转录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D.青蒿素为植物细胞的一种代谢产物,可能贮存于液泡中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 分子的复制. 【分析】由题意可知,奎宁的治疗机理是奎宁可以和疟原虫 DNA 结合,进而阻止 DNA 的复制和转录过程;疟原虫是真核生物,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疟 原虫 DNA 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解答】解;A、DNA 复制以 DNA 为模板,奎宁与 DNA 结合后,抑制了 DNA 复制, A 正确; B、转录以 DNA 一条链为模板,奎宁与 DNA 结合后,抑制了转录,进而影响基因 的表达,B 错误; C、疟原虫 DNA 复制主要场所是细胞核,转录主要场所也是细胞核,C 正确; D、青蒿素是植物细胞的一种代谢产物,可能贮存于液泡中,D 正确. 故选:B.   27.如图是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 中 , 正 确 的 是 (     ) A.甲图所示过程叫作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甲图所示过程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C.乙图所示过程叫作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D.甲图和乙图所示过程中都发生了碱基配对,并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为翻译过程,其中①为mRNA,是翻译的 模板;②③④⑤为多肽链;⑥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 乙图为转录过程,其中 DNA 单链作为转录模板链,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酶是 RNA 聚合酶. 【解答】解:A、甲图所示为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同时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 A 错误; B、甲图中,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到左,B 正确; C、乙是转录过程,其产物是 RNA,包括 mRNA、rRNA、tRNA,其中只有 mRNA 可 以作为翻译的模板,C 错误; D、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但两者配对方式不同,甲图中碱基配对 的方式为 A﹣U、U﹣A、C﹣G、G﹣C,乙图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 A﹣U、T﹣A、 C﹣G、G﹣C,D 错误. 故选:B.   28.如图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 a 是编码链,b 是游离的核苷酸 B.图中 RNA 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 C.转录过程是沿着整条 DNA 长链进行的 D.多个 RNA 聚合酶与 DNA 分子的不同片断的结合能够提高表达的效率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图中a 为 DNA 模板链, b 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此外还需要能量和 R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的移动方向 是从左向右. 【解答】解:A、图中 a 是编码链,b 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A 错误; B、图中 RNA 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B 错误; C、转录过程不是沿着整条 DNA 长链进行的,C 错误; D、多个 RNA 聚合酶与 DNA 分子的不同片断的结合能够提高表达的效率,D 正 确. 故选:D.   29.如图是某同学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搭建的一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 正确的是(  ) A. B. C . D. 【考点】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 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 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 内测.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答】解:A、DNA 分子中不存在碱基 U,A 错误; B、C 和 G 之间有 3 个氢键,B 错误; C、DNA 分子中 A 和 T 配对,且两条链反向平行,C 正确; D、DNA 分子中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D 错误. 故选:C.   30.以下有关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它们都含有大量的 DNA 和 RNA B.它们的成分不同,功能不同 C.它们都含有大量的水 D.它们都含有大量的酶,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这些基质都是一些溶胶状的液 体状态,在基质中含有很多的酶,酶的种类与功能有关. 【解答】解:A、细胞质基质中不含有 DNA,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含有少量 的 DNA,A 错误; 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功能不一样,所以成分也不一样,B 正 确;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发生很多的生化反应,新陈代谢比较旺 盛,含有较多的自由水,C 正确; D、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基质是有氧呼吸的第二场所,叶绿 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进行很多的生化反应,含有大量的酶,D 正确. 故选:A.   31.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一类标志酶﹣﹣腺苷酸激酶,它能将 ATP 分 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结果产生(  ) A.一分子 AMP 和一分子 ADP B.两分子 ADP C.一分子 ATP 和一分子 ADP D.一分子 ADP 【考点】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ATP 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分析】ATP 由腺苷和三个磷酸基所组成,ADP 为二磷酸腺苷;AMP 为一磷酸腺 苷,据此解答. 【解答】解:ATP 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即 ATP 分子(含 3 个磷酸基团)转化为 ADP(含 2 个磷酸基团),AMP(含 1 个磷酸基团) 结合磷酸转化为 ADP(含 2 个磷酸基团). 故选:B.   32.如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5 号和 11 号个体为男性患者.下列有关判 断结论正确的是(  ) A.因为只有男性患者,该病为 Y 染色体遗传病 B.该病为 X 隐性遗传病且 9 号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C.若 7 号带有致病基因,则 10 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D.若 7 号不带致病基因,则 ll 号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 1 号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 号和 2 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 (5 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病,也可能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应的基因用 A、a 表示). 【解答】解:A、虽然只有男性患者,但患者的父亲都正常,所以该病不可能为 Y 染色体遗传病,A 错误; B、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是 X 染色体上,B 错误; C、若 7 号带有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0 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AA、 Aa,其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C 错误; D、若 7 号不带有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该系谱中,则 11 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6 号,而 6 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1 号,D 正确. 故选:D.   33.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每对基因的遗传都遵守自由组合定律 B.乙图细胞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8 条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 X 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 AXw、aXw、AY、aY 四种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 胞的减数分裂;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条染色体上; 乙图为有丝分裂后期;丙图中父母患病,而子女中有正常,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丁图中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 律. 【解答】解:A、甲图中每对基因的遗传都遵守分离定律,两对基因之间遵循自由 组合定律,A 错误; B、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 染色体数为 4 条,B 错误; C、由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女儿,可确定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 错误; D、丁图果蝇基因型为 AaXWY,其产生的配子有 AXW、axW、AY、aY 四种,D 正 确. 故选:D.   34.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根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溶 胶中的 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 Na+对细胞溶胶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转运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性 C.该载体蛋白导致细胞的吸水能力减弱 D.该载体蛋白导致植物的耐盐性提高 【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本题关键要从题中获取信息,题中指出“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 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 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这完全符合主动运输的特点,从 而增大了细胞液的浓度,是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而适应盐碱环境. 【解答】解:A、细胞的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能逆浓度运输 Na+,说明 Na+运输方 式是主动运输,A 正确; B、主动运输的方式就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B 正确; C、当 Na+运入细胞液后,提高了细胞液的浓度,可以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使植 物更好地在盐碱地生活,C 错误; D、由于该载体蛋白的作用,液泡内 Na+浓度增大,有利于吸水,从而提高了植物 的耐盐性,D 正确. 故选:C.   35.有丝分裂不同时期中,染色体及核 DNA 分子的数量关系不可能是下列各项中 的(  ) A. B. C . D.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核 DNA 含量变化规律: (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2)DNA 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所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核 DNA 含量之比为 1:1(后期和末期)或 1: 2(前期和中期). 【解答】解:A、A 中染色体数目与核 DNA 数目之比为 2:1,不存在这种情况,A 错误; B、B 中染色体数目与核 DNA 数目之比为 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 2 倍, 可能属于有丝分裂后期,B 正确; C、C 中染色体数目与核 DNA 数目之比为 1:2,可能属于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C 正确; D、D 中染色体数目与核 DNA 数目之比为 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 能属于有丝分裂末期,D 正确; 故选:A.   36.在黑腹果蝇(2n=8)中,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图所示)仍 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若干这样 的黑腹果蝇单体相互交配,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  ) A.1 B. C. D.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的分离定律, 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 答. 【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假设正常黑腹果蝇基因型为 AA,缺失一 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为 Aa,单体黑腹果蝇相互交配,即 Aa×Aa→1AA、2Aa、1aa, 则后代中有 1/4 的正常个体,有 1/2 的单体,有 1/4 的个体死亡,所以后代中单体 的比例为 2/3. 故选 D.   37.将某绿色盆栽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若开始实 验前测得容器内 CO2 和 O2 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 1),在天气晴朗的早 6 时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 动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 是(  ) A.只有在 8 时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B.该植物在 10 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的强度 C.该植物体内 17 时有机物积累量小于 19 时的有机物积累量 D.该植物从 20 时开始只进行厌氧呼吸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分析题图:6﹣8 时容器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氧气浓度下降,说明此 阶段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8﹣17 时,CO2 浓度一直下降,氧气浓度一 直上升,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超过 17 时,CO2 浓度开始上升, 氧气浓度开始下降,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的点是曲线的转折点, 即 8 时、17 时,A 错误; B、该植物在 10 时,二氧化碳含量在逐渐减少,而氧气含量在逐渐升高,说明光 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的强度,B 正确; C、分析题图曲线知,17 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此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 最大,19 时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不但不增加,反而减少, 因此,该植物体内 17 时有机物积累量大于 19 时的有机物积累量,C 错误; D、分析题图曲线知,20 时以后,氧气浓度继续减少,说明植物仍旧进行有氧呼吸, 但是不能判断此时是否进行无氧呼吸,D 错误. 故选:B.   38.如图为基因型 AaBb 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②表示雌 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过程(受精作用);③表示子代基因型种类数;④表示 子代表现型及相关比例.据此答题. 【解答】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同源染 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都发生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基因分 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①过程. 故选:A.   39 . 如 图 是 某 雄 性 动 物 细 胞 分 裂 示 意 图 , 下 列 分 析 错 误 的 是 (     ) A.图中各细胞可在该动物的睾丸中找到 B.若甲细胞为果蝇体细胞,图中少画的一对染色体应为性染色体 C.若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丙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ABC 和 abC D.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分析】分析题图: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 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期.因此,甲→乙表示有丝分裂,甲→丙表示减数分裂. 【解答】解:A、只有生殖器官中的原始生殖细胞既能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又能通 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因此图中所示各细胞可在该雄性动物的睾丸中找到,A 正确; B、果蝇体细胞中共有 8 条染色体,由于雄性动物细胞应有 XY 染色体,且 X 与 Y 染色体大小不同,所以图中少画的一对染色体应为性染色体,B 正确; C、丙细胞着丝点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相同;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bCC,根据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 ABC 或 abC 或 AbC 或 aBC,C 错误; D、甲→乙表示有丝分裂,D 正确. 故选:C.   40.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 G2 期.研 究发现,皮肤破损后,抑素释放量减少,细胞分裂加快.伤口愈合时,抑素释放 量增加,细胞分裂又受抑制.由此推断(  ) A.抑素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 B.皮肤细胞培养时,加入一定量的抑素有利于细胞分裂 C.抑素能抑制皮肤细胞 G2 期的活动,使其细胞周期缩短 D.抑素抑制 DNA 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分裂间期的变化 时期 主要时间 发生部位 G1 期 细胞合成新的蛋白质、RNA 和其他分子;细胞器可能复制; 准备物质、能量和酶 细胞质 S 期 DNA 分子进行自我复制;动物细胞进行新的中心粒装配 细胞质、细胞 核 G2 期 与 G1 期相似,但产生分子数量少;合成有丝分裂的引发物 质 细胞质 【解答】解:A、根据题干信息“皮肤破损后,抑素释放量减少,细胞分裂加快.伤 口愈合时,抑素释放量增加,细胞分裂又受抑制”可知,抑素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 用是可逆的,A 正确; C、皮肤细胞培养时,加入一定量的抑素将抑制细胞的分裂,B 错误; C、抑素能抑制皮肤细胞 G2 期的活动,使细胞停滞在分裂间期,不能完成细胞周期, C 错误; D、抑素抑制的是 G2 期的活动,而 DNA 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 G1 期,与抑 素作用无关,D 错误. 故选:A.   41.如图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数的 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 段会发生蛋白质的合成 B.BC 段某些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 AAbb C.DE 段细胞可能处于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D.DE 段染色体和细胞质均要均等平分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基因型为AaBb 的二倍体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每 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数的变化曲线图.AB 段每条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数由 0 变为 2, 表示间期染色体的复制;BC 段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表示有丝分裂 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 段形成的原因是 着丝点分裂;DE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解答】解:A、AB 段表示分裂间期,该时期主要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 的合成,A 正确; B、BC 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 其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某些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 AAbb,B 正确; C、DE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其中有丝分裂后 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C 正确; D、若图示表示减数分裂过程,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 分裂,D 错误. 故选:D.   42.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亲本杂交,对其子代的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 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表现型类型占的比例为(  ) A. B. C. D.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圆粒:皱粒=3:1,说明圆粒是显性性状,亲本都是杂合 子 Aa;图中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是杂合子测交,基因型为 Bb、bb. 【解答】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双亲的基因型为 AaBb、Aabb,后代与亲本表现型 相同的概率为 × + × = ,所以则杂交后代中,新表现型类型占的比例为 1﹣ = . 故选:B.   4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碳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 B.光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碳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 C.光反应吸收光能,碳反应将化学能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 D.光反应分解水并放出 O2,碳反应最终将 CO2 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在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色素,色素的作用 是吸收光能和转化光能.碳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不论光反应还是碳反 应都需要酶的催化作用. 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 4[H]+O2 b.ATP 的生成:ADP+Pi ATP ②碳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 的固定:CO2 +C5 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 (CH2O)+C5+H2O 【解答】解:A、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碳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A 正确; B、光反应需要酶,例如 ATP 的合成需要 ATP 合成酶,B 错误; C、光反应吸收光能形成 ATP,碳反应将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C 正确; D、光反应分解水生成[H]并放出 O2,碳反应最终将 CO2 还原成三碳糖,D 正确. 故选:B.   44.在右下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 NaHCO3 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 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 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 是(  )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的缘故 B.溶液内产生的 CO2 大量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 O2 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D.NaHCO3 溶液因放出 CO2 而密度增大的缘故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正常情况下,叶片由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存在于细胞间隙中,会浮在 水面上,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这样叶片内部的气体就会逸出, 叶片因为细胞间隙充满了水,就会沉到水底.NaHCO3 溶液的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 原料二氧化碳,当光照以后,叶片又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细胞间隙又充满氧气, 同时叶片的表面也充满氧气,叶片就会重新浮出水面. 【解答】解:A、叶片浮出水面的原因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浮在叶面 上,A 错误; B、溶液内不会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NaHCO3 溶液的作用保持容器内二氧化碳的 浓度稳定,B 错误; C、叶片浮出水面的原因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浮在叶面上,C 正确; D、NaHCO3 溶液的作用保持容器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稳定,D 错误. 故选:C.   45.对甲、乙、丙、丁四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表所示: 项 目 甲 乙 丙 丁 细胞壁 无 无 有 有 所含核酸种类 DNA DNA 和 RNA DNA 和 RNA DNA 和 RNA 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定律 否 是 是 否 其中最可能表示草莓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 位. 【分析】具有细胞壁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植物、真菌; 只含有 DNA 的生物一定是 DNA 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含有 DNA 和 RNA;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解答】解:草莓细胞属于真核生物中的高等植物,其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中 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并且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故选:C.   46.人类 ABO 血型由 9 号染色体上的 3 个复等位基因(IA,IB 和 i)决定,血型的 基因型组成见表.若一 AB 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 O 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 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 B.他们生的儿子色觉正常且为 B 型血的概率为 C.他们生 A 型血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D.他们 B 型血色盲女儿和 AB 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 B 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 为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 【分析】ABO 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色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因此两对 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假设色盲基因用 h 表示,正常基因用 H 表示, AB 型血红绿色盲男性的基因型是 IAIBXhY,O 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的基因型 是 iiXHXh,二者婚配后代的基因型是 IAiXHXh、IAiXhXh、IAiXHY、IAiXhY、IBiXHXh、 IBiXhXh、IBiXHY、IBiXhY,比例是 1:1:1:1:1:1:1:1. 【解答】解:A、单独分析色盲,男性的基因型是 XhY,女性的基因型是 XHXh,后 代女儿的基因型是 XHXh:XhXh=1:1,女儿色觉正常的概率是 50%,A 错误; B、他们生的儿子色觉正常且为 B 型血的概率为 × = ,B 错误; C、他们生 A 型血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 = ,C 正确; D、B 型血色盲女儿的基因型是 IBiXhXh,AB 型血色觉正常男性的基因型是 IAIBXHY, 二者婚配,后代生 B 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 IBIBXhY+IBiXhY= ,D 错误. 故选:C.   47.某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已知 Aa 和 Bb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 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 A.A 与 B 移向一极,a 与 b 移向另一极 B.A 与 b 移向一极,a 与 B 移向另一极 C.A 与 a 移向一极,B 与 b 移向另一极 D.移向两极的均为 A、B、a、b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即每 个子细胞中都包含亲代的基因(A、a、B、b). 【解答】解:基因型为 AaBb 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基 因型变为 AAaaBBbb;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在纺锤体 牵引下均匀地移向细胞两极,即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均是 A、a、B、b. 故选:D.   48.将某精原细胞(2N=8)的 DNA 分子用 15N 标记后置于含 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 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并检测分裂过程和分裂后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 的(  ) A.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含 15N 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 B.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 14N 的染色单体有 8 条 C.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减 I 中期含 14N 的染色单体有 8 条 D.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 15N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DNA 分子的复制. 【分析】1、根据 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将将某精原细胞的 DNA 分子用 15N 标记后置于含 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进行有丝分裂,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后,形 成的 2 个子细胞中的 DNA 分子都含有一条 14N 的单链和一条 15N 的单链,再分裂 一次,DNA 分子复制形成的 2 个 DNA 分子中一个是 N14﹣N14,一个是 N15﹣N14, 两个 DNA 分子进入两个细胞中是随机的,因此,形成的子细胞中含 15N 染色体的 子细胞比例为 ~1. 2、根据 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将将某精原细胞的 DNA 分子用 15N 标记后 置于含 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分裂两次,细胞分裂间期 DNA 复制形成的 DNA 分子都含有一条 14N 的单链和 一条 15N 的单链,因此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有 15N. 【解答】解:A、根据分析可知,如果细胞进行 2 次有丝分裂,含 15N 染色体的子 细胞比例为 ~1,A 错误; B、如果进行有丝分裂,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后,形成的 2 个子细胞中的 DNA 分子都 是 15N﹣14N,再复制一次形成 2 个 DNA 分子分别是 15N﹣14N、14N﹣14N,中期存在 于 2 条染色单体上,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 14N 的染色单体有 16 条,B 错误; C、如果进行减数分裂,则减 I 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 2 条染色单体都含有 14N,因 含 14N 的染色单体有 16 条,C 错误; D、如果进行减数分裂,DNA 复制一次,且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形成的子细胞中每 条染色体均含 15N,D 正确. 故选:D.   49.下列配子的产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是(  ) A.基因型为 XBXb 的雌性个体产生 XBXB 的异常卵细胞 B.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产生 AB、Ab、aB、ab 四种配子 C.基因型为 XaY 的雄性个体产生 XaY 的异常精子 D.基因型为 DD 的个体产生 D、d 的配子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 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 色体消失. 【解答】解:A、基因型为 XBXb 的雌性个体产生 XBXB 的异常卵细胞的原因是减数第 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异常,即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为正常分离,A 错 误; B、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产生 AB、Ab、aB、ab 四种配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B 错误; C、基因型为 XaY 的雄性个体产生 XaY 的异常精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 色体的行为异常,即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C 正确; D、基因型为 DD 的个体产生 D、d 的配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 了基因突变,D 错误. 故选;C.   50.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 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 t 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图中能正确表示 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本题是酶的作用特点的考查,对于可逆化学反应,酶不改变反应的平衡 点,只改变达到平衡点所用的时间,对于不可逆化学反应,酶可以催化化学反应 的彻底进行,即反应物完全发生反应. 【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甲曲线在加入酶后,反应物浓度增加,这是不可 能的,A 错误; B、乙,加入酶后反应物按照没加酶以前的速率降低,酶的作用具有催化下,其反 应物的浓度在加入酶后的下降速率应该加快,B 错误; C、丙曲线在加入酶后其反应物的浓度下降速率先加快了,后来又有所上升,后半 部分的曲线走势不对,C 错误. D、丁曲线线在加入酶后其反应物的浓度下降速率先加快了,直至反应物浓度为 0, D 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51.胆固醇是人体的重要化合物,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 LDL(一种胆固醇含量为 45%的脂蛋白)的影响.如图表示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LDL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 LDL 受体的细胞器是 核糖体 ;LDL 是 蛋白质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既能加工蛋白质,又能合成脂质的细胞器是 内 质网 . (2)从图中可以看出,LDL 被细胞膜上的 LDL 受体结合后,通过 胞吞 方式进 入细胞,此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 流动性(结构特点) . (3)LDL 进入细胞后在有关蛋白质的作用下释放胆固醇,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 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 LDL 受体 的合成. (4)图中①过程称为 转录 ,所需原料是 核糖核苷酸 ;②过程所需原料是  氨基酸 . (5)与该细胞相比,高等植物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一般还有 叶绿体 和 液 泡 .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其中①表示 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LDL 可以与细胞膜上的 LDL 受体结合,通过胞吞作用 进入细胞,之后 LDL 在溶酶体的作用下释放出胆固醇.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较高 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 LDL 受体的合成,这样可以降低胆 固醇的含量. 【解答】解:(1)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LDL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合成 LDL 受体的细胞器是核糖体;LDL 是蛋白质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既能加工 蛋白质,又能合成脂质的细胞器是内质网. (2)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的受体本质为大分子的蛋白质,进出细胞只能通过胞吞 和胞吐,这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有关. (3)LDL 进入细胞后在有关蛋白质的作用下释放胆固醇,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 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 LDL 受体的合成. (4)从图中可以看出①过程为细胞核内产生 mRNA 的过程,此过程应名为转录, 所需原料是核糖核苷酸;②表示翻译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5)与该细胞相比,高等植物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一般还有叶绿体、液泡. 故答案为: (1)核糖体 内质网 (2)胞吞  流动性(结构特点) (3)LDL 受体 (4)转录   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5)叶绿体 液泡   52.某研究小组用普通绵羊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转基因绵羊甲和乙各 1 头,具 体见表. 绵羊 性别 转入的基因 基因整合位置 表现型 普通绵羊 ♀、♂ ﹣ ﹣ 白色粗毛 绵羊甲 ♂ 1 个 A+ 1 号常染色体 黑色粗毛 绵羊乙 ♂ 1 个 B+ 5 号常染色体 白色细毛 注:普通绵羊不含 A+、B+基因,基因型用 A﹣A﹣B﹣B﹣表示. 请回答: (1)A+基因转录时,在 RNA 聚合酶 的催化下,将游离核苷酸通过形成 磷酸 二酯 键聚合成 RNA 分子. (2)为获得黑色细毛的绵羊,分别以绵羊甲、绵羊乙和普通绵羊为亲本杂交获得 F1,从两组 F1 中选择表现型为 黑色粗毛 和 白色细毛 的异性绵羊杂交获得 F2.用遗传图解表示由 F1 杂交获得 F2 的过程.     (3)为获得稳定遗传的黑色细毛绵羊,从 F2 中选出合适的 1 对个体杂交得到 F3, 再从 F3 中选出 2 头黑色细毛绵羊(丙、丁)并分析 A+和 B+基因的表达产物,结果 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基因对 A+和 B+基因表达产物量的影响,推测绵羊丙的基因 型是 A+A+B+B﹣ ,理论上绵羊丁在 F3 中占的比例是   .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 A+控制的是黑色性状,可知 B+控制的是细毛性状.绵 羊甲的基因型为 A+A﹣B﹣B﹣,绵羊乙的基因型为 A﹣A﹣B+B﹣,普通绵羊的基因型为 A﹣A﹣B﹣B﹣,为了得到基因型为 A+_B+_的黑色细毛绵羊,因为绵羊甲和乙都是雄 性,所以应选择绵羊甲或绵羊乙与普通绵羊杂交.由于 A、B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解:(1)基因转录时是在 RNA 聚合酶催化下将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通过磷 酸二酯键连接成单链 RNA 分子. (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 A+控制的是黑色性状,可知 B+控制的是细毛性状.绵羊甲 的基因型为 A+A﹣B﹣B﹣,绵羊乙的基因型为 A﹣A﹣B+B﹣,普通绵羊的基因型为 A﹣A﹣B﹣B﹣,为了得到基因型为 A+_B+_的黑色细毛绵羊,因为绵羊甲和乙都是雄 性,所以应选择绵羊甲或绵羊乙与普通绵羊杂交,再选择出 F1 中的黑色粗毛绵羊 (A+A﹣B﹣B﹣)和白色细毛绵羊(A﹣A﹣B+B﹣)杂交获得基因型为 A+A﹣B+B﹣的黑色 细毛绵羊,如图所示: . (3)绵羊甲和绵羊乙都是分别只有一个 A+或 B+基因,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基因的表 达量和 A+或 B+基因的数量有关,所以绵羊丙的基因型为 A+A+B+B﹣,绵羊丁的基因 型为 A+A+B+B+,所以理论上绵羊丁在 F3 中所占的比例是 × = . 故答案为: (1)RNA 聚合酶 磷酸二酯 (2)黑色粗毛 白色细毛 (3)A+A+B+B﹣   53.如图 1 为一项实验装置,用以测量种子萌发时,密闭容器中气体容积的变 化.每隔一固定时间,即调校 x 与 Y 臂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并通过刻度尺量出 气体容积变化量.容积变化与时间之间关系如图 2 所示. (1)每次量度气体容积前要调校液面水平的目的是 使 X 和 Y 管内的液面压力相 等,确保测定数值的精确性 . (2)在 6 小时内气体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种子进行需氧呼吸消耗了氧气或使 氧气减少 和 需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钾吸收 . (3)若种子仍能生存,而曲线于第 l0 小时后保持平行不变,原因是 此时种子进 行厌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钾完全吸收 . (4)试为此项实验提供一组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与此实验不同的是 将死亡的种 子代替萌发的种子 ,结果是 试管中气体容积不变 . (5)如果采用带叶的幼苗来代替萌发的种子做上述实验,要对试管进行的处理是  将试管用黑布覆盖 ,其目的是 防止幼苗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影响实验结 果 . (6)本实验中,与实验现象关系密切的细胞结构有 细胞质基质 和 线粒 体 .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 1 中:该装置中的 KOH 溶液可以吸收二氧 化碳,因此测得的气体变化量就是氧气的消耗量,从而可以判断出细胞呼吸的方 式. 图 2 中:在分析的时候注意三个时间段:0~2h、2~10h 以及 10h 以后. 【解答】解:(1)每次量度气体容积前要调校液面水平的目的是使 X 和 Y 管内的 液面压力相等,确保测定数值的精确性. (2)在 6 小时内气体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进行需氧呼吸消耗了氧气或使氧 气减少,而需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钾吸收. (3)若种子仍能生存,而曲线于第 l0 小时后保持平行不变,原因是此时种子进行 厌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钾完全吸收. (4)设计实验时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只有这一组不足以说明容器内气体体积变化 是由萌发的种子引起,还可能由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引起,为使实验更准确,应 该设计对照实验;设计对照实验时,需要考虑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自变量应 该是种子的死活,因此对照实验只需将萌发的种子改为等量煮沸的种子即可,结 果是试管中气体容积不变. (5)如果采用带叶的幼苗来代替萌发的种子做上述实验,要对试管进行的处理是 将试管用黑布覆盖,进行遮光处理,以防止幼苗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影响实验 结果, (6)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所以与实验现象关系密切的细 胞结构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故答案为: (1)使 X 和 Y 管内的液面压力相等,确保测定数值的精确性 (2)种子进行需氧呼吸消耗了氧气或使氧气减少 需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 碳被氢氧化钾吸收 (3)此时种子进行厌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钾完全吸收 (4)将死亡的种子代替萌发的种子 试管中气体容积不变 (5)将试管用黑布覆盖 防止幼苗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影响实验结果 (6)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