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生活于内环境的是( )‎ A. 大肠杆菌 B. 草履虫 C. 吞噬细胞 D. 蛙的受精卵 ‎【答案】C ‎【解析】‎ ‎【详解】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吞噬细胞生活于内环境中,大肠杆菌,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于外界环境,蛙是体外受精,其受精卵直接生活于外界环境,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 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D. 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不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不会遭到破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A正确;‎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及各项理化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B正确;‎ C、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可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C正确;‎ D、人体自身调节能力有限,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内环境的稳态也可能遭到破坏,D错误;‎ 故选D。‎ ‎3.“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醉驾容易导致交通事故,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出走路不稳、呼吸急促、语无伦次,人脑中受影响的对应结构是( )‎ A. 小脑、脑干、大脑 B. 大脑、脑干、脊髓 C. 小脑、脊髓、脑干 D. 大脑、小脑、脑干 ‎【答案】A ‎【解析】‎ ‎【详解】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走路不稳即与小脑的麻醉有关;呼吸急促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A正确。故选A。‎ ‎4.拜尔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尖端移到去尖端胚芽鞘的一侧,发现胚芽鞘在黑暗条件下弯向对侧生长(如图所示)。该实验主要证实了( )‎ A. 尖端产生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B. 胚芽鞘尖端产生“影响”不需要光 C. 弯曲生长与“影响”分布不均有关 D. 这种“影响”只作用于幼嫩的器官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把胚芽鞘尖端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右侧,去尖端的胚芽鞘向左弯曲,说明右侧生长快;把胚芽鞘尖端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左侧,去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说明左侧生长快;通过两组实验比较可知,胚芽鞘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哪一侧,哪一侧去尖端的胚芽鞘生长快,因此该实验证明了弯曲生长与“影响”分布不均有关,C正确。‎ 故选C。‎ ‎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在发育的种子中,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B. 某些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可能是单侧光引起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 C. 水稻开花期如遇阴雨天错过了传粉期,可以通过喷酒适宜浓度的2,4-D保证产量 D. 我国古代用“小便浸之”的方法促进插条生根,原理是小便中含有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色氨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A正确;‎ B、某些植物向光生长可能是单侧光引起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导致的,B正确;‎ C、水稻是需要种子的农作物,没有授粉就没有种子,不能通过喷酒适宜浓度的2,4-D保证产量,C错误;‎ D、我国古代用“小便浸之”的方法促进插条生根,原理是小便中含有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D正确;‎ 故选C。‎ ‎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 草原演替成森林后土壤表层有机物质会增多 C. 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昆虫最先出现在灌木阶段 D. 弃耕农田经过一系列演替变为树林,该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A错误;‎ B、草原演替成森林后,枯枝落叶增多,故土壤表层有机物质会增多,B正确;‎ C、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昆虫最先出现在草本阶段,C错误;‎ D、弃耕农田经过一系列演替变为树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 故选B。‎ ‎7.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果实衰老和脱落的植物激素是 A. 乙烯 B. 赤霉素 C. 脱落酸 D. 细胞分裂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 B、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B错误;‎ C、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主要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C正确;‎ D、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D错误。‎ 故选C。‎ ‎8.下列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A. 热带雨林 B. 池塘 C. 北极苔原 D. 农田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上述四种生态系统中,热带雨林物种丰富度最大,营养结构最复杂,故其抵抗力稳定性最高,A正确;‎ 故选A。‎ ‎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种灭绝与大气中臭氧层的破坏无关 B. 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 垃圾分类处理有助于减少污染,农村与城市的处理方式相同 D. 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应先发展经济,后考虑环境保护问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大气中臭氧层被破坏,太空中各种射线直接照射到地球,容易导致物种灭绝,A错误;‎ B、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B正确;‎ C、农村与城市产生的垃圾种类不同,故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C错误;‎ D、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也应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即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D错误。‎ 故选B。‎ ‎10.下列不是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A. 湖泊能调节气候 B. 花田能旅游观赏 C. 草地能保持水土 D. 森林能防风固沙 ‎【答案】B ‎【解析】‎ ‎【详解】ACD、湖泊调节气候、草地保持水土、森林防风固沙都体现了生态功能,即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CD错误;‎ B、花田旅游观赏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 故选B。‎ ‎11.分别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故滴加少量酸或碱其pH基本不变,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滴加过量碱时,pH会升高,滴加过量酸时,pH会降低,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2. 下列不属于血浆蛋白功能的是 A. 参与氧气运输 B. 参与免疫 C. 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D. 维持渗透压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参与氧气运输的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是血浆蛋白,A错误;‎ BCD、血浆蛋白位于内环境中,维持着渗透压,血浆中还有抗体参与了免疫,还有一些蛋白质类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BCD正确;‎ 故选A。‎ ‎13. 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A. 红细胞吸水增加 B. 胰岛素分泌降低 C. 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D. 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红细胞失水,A错误;‎ B.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B错误;‎ C.家兔静脉中的血糖浓度升高后,肝糖原分解会减少,C错误;‎ D.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其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D正确;‎ 故选D。‎ ‎14.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寒冷时,TRH促进TSH含量增加,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B. 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C. 发育期,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含量增加,说明激素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 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与受体结合促进人体发育,说明激素是信息分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ABC错误;‎ D、性激素水平升高,与受体结合促进人体发育,说明激素是信息分子,起调节作用,D正确;故选D。‎ ‎15.连续给健康实验小鼠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一定时间后可引起小鼠的生物学效应是( )‎ A. 甲状腺对碘的摄入增加 B. 产热增加,进食量明显增加 C. 有机物的分解代谢降低 D.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 ‎【答案】B ‎【解析】‎ ‎【详解】AD、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通过负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也减少,故甲状腺对碘的摄入减少,AD错误; ‎ BC、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B正确,C错误。‎ 故选B。‎ ‎16.将完好的某动物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中进行实验,A、B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息状态时,可测得A、B两处的电位不相同 B. 静息状态时,细胞内的Na+浓度高于任氏液 C. B处兴奋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D. 往任氏液加人Na+内流阻断剂,A处将不能产生兴奋 ‎【答案】D ‎【解析】‎ ‎【详解】A、静息状态时,可测得A、B两处都为正电位,且没有电位差,A错误;‎ B、不管是静息电位还是动作电位,细胞内的Na+浓度始终低于细胞外液任氏液,B错误;‎ C、B处兴奋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C错误;‎ D、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引起的,往任氏液加人Na+内流阻断剂,A处将不能产生兴奋,D正确。‎ 故选D。‎ ‎17.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的膜通过突触间隙与③发生融合 B. ②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C. ②与④结合使③的膜外电位一定变为负电位 D. ②与④结合并发挥作用后通常被快速灭活 ‎【答案】D ‎【解析】‎ ‎【详解】A、①突触前膜通过突触间隙与③突触后膜隔开,没有发生融合,A错误; ‎ B、②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B错误;‎ C、②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故膜外电位不一定变为负电位,C错误; ‎ D、②神经递质与④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通常被快速灭活,D正确。‎ 故选D。‎ ‎18.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 大脑皮层语言S区损伤,导致病人不能讲话 D.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这属于非条件反射,中枢在脊髓,此时并没有收到高级中枢的控制,A错误;‎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这不能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B错误;‎ C、大脑皮层语言S区损伤,导致病人不能讲话,这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与低级中枢无关,因此不能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C错误;‎ D、排尿反射的中枢在脊髓,而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因此意识丧失的病人大小便失禁,意识恢复后可控制,D正确。‎ 故选D。‎ ‎19.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定时进行一定量的跑步和游泳(有氧运动)。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根据该研究结果可推测( )‎ A. 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B. 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C. 有氧运动会使神经元间联系减少 D. 有氧运动会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说明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A正确。‎ 故选A。‎ ‎20.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 B. 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 C.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 D. 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答案】B ‎【解析】‎ ‎【详解】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相互影响,A项错误;‎ 吞噬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B项正确;‎ 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属于免疫缺陷病,C错误;‎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是监控和清除人体内的衰老、损伤细胞及癌变细胞,D错误。‎ ‎21.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过程,错误的是( )‎ A. 小肠黏膜促胰液素胰岛 B. 胚牙鞘尖端生长素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 C. 体液免疫中T细胞淋巴因子B细胞 D. 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小体神经递质肌肉或腺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的外分泌细胞,促使其分泌胰液,A错误;‎ B、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可作用于胚芽鞘尖端下部细胞,B正确;‎ C、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增强免疫能力,C正确;‎ 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可以作用于神经元,也可以作用于肌肉和腺体,D正确。‎ 故选A。‎ ‎22.如图是植物某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曲线AB段说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 B. 曲线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该器官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C. 曲线D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该器官有抑制作用,该器官表现出不生长 D. 曲线上E、F两点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该器官可以有相同的作用效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A、据图可知,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曲线AB段),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A正确;‎ B、曲线上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该器官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B正确;‎ C、曲线上D点所代表的含义是此生长素浓度抑制该器官的生长,但该器官不是不生长,而是比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情况下生长慢,C错误;‎ D、曲线上E、F两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该器官的促进作用相同,说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该器官可以有相同的作用效果,D正确。‎ 故选C。‎ ‎23.下列有关生物数量的调查力法中,错误的是( )‎ A. 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B. 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C. 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记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 D. 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的种群密度时,为使结果准确要选择草多的地方 ‎【答案】D ‎【解析】‎ ‎【详解】A、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A正确;‎ B、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等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其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调查,B正确;‎ C、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记易脱落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少,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可判断所得出的计算结果偏大,C正确;‎ D、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的种群密度时,取样时要注意随机取样,D错误。‎ 故选D。‎ ‎24.某小组在调查草原生态系统鼠的种群数量时,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得到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种群增长率在ab段最大 B. d点种群数量比c点少 C. de段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D. 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J”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A、种群增长率=λ-1,由图可知,λ-1在bc段最大,A错误;‎ B、a~d时间段,λ>1,种群数量增加,d点种群数量最大,B错误;‎ C、d~e时间段,λ<1,种群数量减少,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正确; ‎ D、据上分析可知,该种群数量变化有增有减,不属于“J”型增长曲线,D错误。‎ 故选C。‎ ‎25.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 使用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者肉汤培养液培养酵母菌 B. 培养液轻轻振荡几次后,用吸管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 C. 计数时需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再观察计数 D. 为了使结果更准确,每一次计数前都应稀释一定倍数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酵母菌属于异养型菌,可使用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者肉汤培养液培养酵母菌,A正确;‎ B、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可能会沉在试管底部,如果取样取的是试管底部,实验数据则会偏大,如果取样取的是试管上部,则实验数据则会偏小,因此制片前要轻轻震荡试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B正确;‎ C、计数时需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再观察计数,C正确;‎ D、后期培养液中菌体数量多,为了便于计数才需要稀释后再计数,D错误。‎ 故选D。‎ ‎26.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 )‎ A. 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B. 样土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 C. 对实验的观察可借助放大镜或实体镜进行 D. 记名计算法用于估计单位面积个体数量的多少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A正确;‎ B、样土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B正确;‎ C、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可借助放大镜或实体镜进行观察,C正确;‎ D、目测估计法用于估计单位面积个体数量的多少,D错误。‎ 故选D。‎ ‎27.生产者都能进行的是( )‎ A. 固氮作用 B. 呼吸作用 C. 光合作用 D. 蒸腾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固氮作用是固氮菌的功能,固氮菌不能制造有机物,不属于生产者,A错误;‎ B、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生产者也不例外,B正确;‎ CD、生产者除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外,还有一些化能合成细菌,它们不能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D错误。‎ 故选B。‎ ‎28.某地的一种蜣螂以牛的粪便为食,牛是初级消费者,假设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5×109K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蜣螂处于第三营养级 B. 蜣螂与牛之间存在寄生关系 C. 蜣螂从第二营养级获得能量为零 D. 流向蜣螂的能量至少为0.3×109KJ ‎【答案】C ‎【解析】‎ ‎【详解】A、蜣螂以牛的粪便为食,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A错误; ‎ B、蜣螂以牛的粪便为食,与牛之间没有寄生关系,B错误;‎ C、蜣螂以牛的粪便为食,牛粪没有被牛同化,还属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C正确; ‎ D、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是10%~20%,但流向分解者蜣螂的能量无法计算,D错误。‎ 故选C。‎ ‎29.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B. 加速有机物的分解过程 C. 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D. 消灭森林病虫害 ‎【答案】B ‎【解析】‎ ‎【详解】腐生性的细菌、真菌能分解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属于分解者,但由于寒带地区森林中分解者的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在某些国家却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加速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 故选B。‎ ‎3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B. 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C. 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以来源于环境 D. 植物可以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答案】A ‎【解析】‎ ‎【详解】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既能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也能从高营养级向低营养级传递,A错误; ‎ B、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 C、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以来源于生物,也可来源于环境,C正确; ‎ D、植物可以释放一些化学物质传递化学信息,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31.健康人因感染登革病毒发热,其发热过程经历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三个阶段。‎ ‎(1)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 ‎(2)体温上升期,导致人体产热增加的激素主要有____________。‎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 ‎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尿量减少。‎ ‎(4)体温下降期,人体增加散热主要的途径有____________。‎ ‎【答案】 (1). 下丘脑 (2).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3). 等于 (4). 重吸收水量增加 (5). 皮肤表面汗液蒸发;皮肤血管舒张 ‎【解析】‎ ‎【详解】(1)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2)人体主要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来促进细胞代谢,从而增加产热。‎ ‎(3)要持续维持某一体温不变,人体产热量要等于散热量。持续高温容易出现脱水现象,此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4)人体增加散热主要的途径有皮肤表面汗液蒸发;皮肤血管舒张。‎ ‎32.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体液中流感病毒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该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侵入人体细胞的流感病毒则主要依靠______免疫清除。‎ ‎(2)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能作为_______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但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常高,可导致已免疫个体在新流感期再次患上流感,其原因是_______。‎ ‎(3)流感患者本人宜采用的应对措施为___________。‎ ‎【答案】 (1). 浆 (2). 细胞 (3). 抗原 (4). 免疫系统(记忆细胞、抗体)无法识别变异后的新抗原 (5). 要遵医嘱进行治疗,另外还要注意多喝水,多休息,正确用药等;做好隔离防护措施(戴口罩),避免病毒传播感染他人 ‎【解析】‎ ‎【详解】(1)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其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侵入人体细胞的流感病毒则主要依靠细胞免疫清除。‎ ‎(2)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能作为抗原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但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常高,而免疫系统(记忆细胞、抗体)无法识别变异后的新抗原,故已免疫个体在新流感期可能再次患上流感。‎ ‎(3)流感患者本人宜采用的应对措施有:要遵医嘱进行治疗,另外还要注意多喝水,多休息,正确用药等;做好隔离防护措施(戴口罩),避免病毒传播感染他人。‎ ‎33.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近年来大气中CO2‎ 含量持续增长,成为当前人们最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科学工作者利用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高温处理,制成“生物炭”。“生物炭”可以稳定地固定碳元素长达数百年,且具备土壤改良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群落中碳的主要存在形式式是__________。‎ ‎(2)“生物炭”固定碳元素的过程类似于图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当前人类提倡的“低碳生活”主要指减少图中__________(填序号)的CO2排放。‎ ‎(3)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常伴随着能量的流动,图中④过程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去向是____,研究认为人类倡导素食有利于减少生态系统能量损耗,请从营养结构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 ‎(4)土壤中的“生物炭”在化学燃料大量消耗后可作为发电燃料和原油代替品,从而提高了________。‎ ‎【答案】 (1). 有机物 (2). ⑥ (3). ⑤ (4). 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 缩短食物链,减少能量散失 (6). 能量利用率 ‎【解析】‎ ‎【详解】(1)碳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存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 ‎(2)“生物炭”固定碳元素的过程类似于图中的⑥,当前提倡的“低碳生活”主要指减少图中⑤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 ‎(3)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常伴随着能量的流动,图中④过程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倡导素食可以缩短食物链,减少能量散失,有利于减少生态系统能量损耗。‎ ‎(4)土壤中的“生物炭”在化学燃料大量消耗后可作为发电燃料和原油代替品,从而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34.甲、乙、丙三人在一次健康体检中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弄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血液检测。图1、图2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mmol/L,餐后2h≥11.1m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初步判断为糖尿病患者的是_________,需复查血糖。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高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__________产生渴感,表现为多饮。‎ ‎(2)人体中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__________,甲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头晕、四肢乏力等低血糖症状,据图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 B.自身效应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 C.细胞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 ‎【答案】 (1). 甲、乙 (2). 大脑皮层 (3). 胰岛素 (4). 胰岛素分泌不足,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障碍 (5). AC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甲和乙餐前和餐后的血糖浓度均高于正常值,符合糖尿病的血糖标准,故可能是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复查。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一方面引起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另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从而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 ‎(2)人体中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胰岛素,甲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头晕、四肢乏力等低血糖症状,其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障碍。‎ ‎(3)AC、由图可知,乙餐后的胰岛素分泌量很高,但是血糖水平远远高于正常值,故可能是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或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降血糖的作用,AC正确。‎ B、由图可知,乙餐后的血糖浓度比较高,但其体内的胰岛素浓度也很高,说明胰岛素分泌正常。若自身效应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则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与题意不符,B错误;‎ 故选AC。‎ ‎35.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研究发现,植物组织中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植物组织产生更多乙烯,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调节。‎ ‎(2)已知高温下脱落酸容易降解,小麦、玉米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干热天气之后又遇大雨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发现,植物体内存在的油菜素,也可调节生长发育过程。现取长势相同的幼苗若干,均分为A、B、C三组,B组、C组分别用低浓度油菜素溶液、高浓度油菜素溶液处理,A组用_________处理作为对照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组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为B组好于A组,且A组好于C组。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促进果实成熟 (2). (正)反馈 (3). 脱落酸高温下易被分解,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减弱;大雨为种子萌发提供条件 (4). 等量的不含油菜素配制溶液(或无油菜素的溶液) (5). 油菜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两重性(低浓度油菜素促进植物生长发育,高浓度油菜素抑制植物生长发育)‎ ‎【解析】‎ ‎【详解】(1)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植物组织产生更多乙烯,这种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 ‎(2)已知高温下脱落酸容易降解,小麦、玉米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干热天气之后又遇大雨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的原因是脱落酸高温下易被分解,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减弱;大雨为种子萌发提供条件。‎ ‎(3)现取长势相同的幼苗若干,均分为A、B、C三组,B组、C组分别用低浓度油菜素溶液、高浓度油菜素溶液处理,A组作为对照组应该用等量的不含油菜素配制溶液(或无油菜素的溶液)处理。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组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为B组好于A组,且A组好于C组。该实验结果说明:油菜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两重性(低浓度油菜素促进植物生长发育,高浓度油菜素抑制植物生长发育)。‎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