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艾滋病是由HIV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引起。下列关于HIV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HIV只含有一种细胞器 B. HIV的核酸是由4种核苷酸组成的 C. HIV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D. HIV不依赖活细胞也能生活和繁殖 ‎【答案】B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借助于活细胞才能代谢和繁殖;艾滋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 ‎【详解】A、HIV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细胞器,A错误;‎ B、HIV的核酸为RNA,RNA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的,B正确;‎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细胞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C错误;‎ D、病毒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D错误。故选B。‎ ‎2.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C.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C ‎【解析】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A错误;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不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B错误;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C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名师点睛】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 ‎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 ‎3.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恩格尔曼证明了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 B. 鲁宾和卡门利用0的放射性同位素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二氧化碳 C. 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必须在光下进行才能成功 D. 萨克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有淀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和好氧菌做实验,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A错误;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B错误;普利斯特利和英格豪斯的实验都是为了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且产生氧气,英格豪斯还验证了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C正确;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叶片的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形成对照,D错误。‎ 考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名师点睛】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 ‎(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4.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细胞产生的抗体可发挥防御作用 B. 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 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 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C ‎【解析】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 ‎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详解】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发挥防御作用,A正确;‎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B正确;‎ C、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C错误;‎ D、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功能,学生识记相关知识。‎ ‎5.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的溶解度会降低,原因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经酒精、紫外线处理后的蛋白质溶解度也会降低,原因与图示相同 B. 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蛋白质溶解度也会降低,原因与图示相同 C. 变性后的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不变,但不再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反应 D. 每种蛋白质都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肽链盘曲、折叠而成,必须维持在特定的空间结构才能发挥相应的功能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观察天然蛋白质和变性蛋白质的结构发现,变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了,变得松散,进而导致其溶解度降低,据此答题。‎ ‎【详解】A、经酒精、紫外线处理后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也会被破坏,因此溶解度也会降低,A正确;‎ B、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蛋白质溶解度也会降低,属于盐析现象,盐析是可逆的,空间结构并没有被破坏,B错误;‎ C、变性后的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不变,破坏的只是其空间结构,肽键没有被破坏,仍然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反应,C错误;‎ D、组成蛋白质的肽链数可能有一条到多条,D错误。故选A。‎ ‎6.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细胞核内的DNA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 D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而没有核糖 C. 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D. 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 ‎【答案】B ‎【解析】1、核酸的功能: (1)细胞内携带遗传物质的物质。 (2)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DNA和RNA的比较:‎ ‎【详解】A、细胞内的DNA和细胞外的DNA都可以携带遗传信息,另外RNA也可以携带遗传信息,A错误;‎ B、D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而没有核糖,B正确;‎ C、遗传信息是核酸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因此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C错误;‎ D、SARS病毒不含DNA,不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D错误。故选B。‎ ‎7.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糖类可以与脂质分子结合形成某种复合物 B. 各种糖类均可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与脂肪相比,相同质量的糖类中储存有更多的化学能 D. 脂质中的性激素进入细胞需要借助载体蛋白 ‎【答案】A ‎【解析】糖类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可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多糖中的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脂肪含C、H元素的比例远大于糖类,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糖类多;‎ ‎【详解】A、糖类可以与脂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脂,A正确;‎ B、很多糖类可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有些糖是组成细胞的结构成分,如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供能,B错误;‎ C、相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储存有更多的化学能,C错误;‎ D、脂质中的性激素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错误;‎ 故选A。‎ ‎【点睛】知识易错点: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非所有的糖都能提供能量;脂肪含C、H元素的比例远大于糖类,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糖类多;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因此性激素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8.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无论真核还是原核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 颤藻、大肠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C. 原核生物虽然不含线粒体,但有些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答案】B ‎【解析】A. 无论真核还是原核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 B.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 C. 原核生物虽然不含线粒体,但有些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好氧细菌等,C正确;‎ 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广阔的膜面积可以为酶提供附着位点,将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区室,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D正确。故选B。‎ ‎9.如图①~④表示某细胞内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 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 结构①既含有核酸又有双层膜结构 D. 真核细胞中都含有结构④‎ ‎【答案】C ‎【解析】该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A错,②是中心体此细胞可能是动物也可能是低等植物,B错,①是线粒体既含有核酸又有双层膜结构,C对。④为核糖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糖体 ‎【考点定位】本题考察的细胞的结构有关知识 ‎10.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B.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 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 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答案】C ‎【解析】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3、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但是它未必位于细胞的正中央。‎ ‎【详解】A、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A正确;‎ B、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正确;‎ C、植物细胞由于大液泡的存在,细胞核不位于细胞正中央,C错误;‎ D、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其次是线粒体和叶绿体,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正确。故选C。‎ ‎11.下图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在生物膜中是均匀对称分布的 B. ②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头部疏水,尾部亲水 C. 甘油、CO2、H2O通过该膜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D. 由于②是静止的,①是运动的,导致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C ‎【解析】该图表示生物膜的结构模型,据图分析,①表示蛋白质,②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据此答题。‎ ‎【详解】A、蛋白质①在生物膜中不是均匀对称分布的,A错误;‎ B、②是磷脂双分子层,其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头部亲水,尾部疏水,B错误;‎ C、甘油、CO2、H2O通过该膜跨膜运输方式相同,都是自由扩散,C正确;‎ D、图中①②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决定了膜的结构特性具有流动性,D错误。故选C。‎ ‎12.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细胞的液泡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从而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Na+进入液泡的过程要消耗细胞的能量 B. 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C.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的吸水力 D.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Na+的逆浓度转运,同时要依赖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参与,A正确;根据题干中“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说明细胞质中过多的Na+可能影响酶蛋白的分子结构,B正确;Na+‎ 的逆浓度转运入液泡后,使细胞液的浓度增高,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C错误;细胞液浓度升高,吸水能力增强,则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及从文字中获取信息能力,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3.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II→I B. 细胞间的识别、细胞的癌变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 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 b过程不需要ATP,a过程未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①表示糖蛋白,②表示蛋白质,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Ⅰ侧具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外;a物质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b物质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 ‎【详解】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Ⅰ侧含有糖蛋白,代表膜外,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A正确;‎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①糖蛋白有密切的关系,B正确;‎ C、②和③分别是蛋白质与磷脂分子,多数是运动的,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C正确;‎ D、图中b过程属于自由扩散,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a是主动运输,特点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a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D错误。故选D。‎ ‎14.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B. 1个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C. ATP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来源均相同 D. ATP水解所产生的能量来自ATP中高能磷酸键断裂所释放的能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A错误;1个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B错误;ATP在植物中的来源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而动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来源于呼吸作用,C错误;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代表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所产生的能量来自ATP中高能磷酸键断裂所释放的能量,D正确。‎ ‎【点睛】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15.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 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 C 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D. 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 ‎【答案】D ‎【解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A正确;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02,B正确;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C正确;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根据酶的专一性,纤维素酶不能降解细菌细胞壁,D错误。‎ ‎【考点定位】酶的概念;酶的特性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要熟练掌握酶的相关知识点:‎ ‎1、理解酶的概念: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牢记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16.如图为用同一种酶进行的不同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本实验研究的酶是淀粉酶 B. 图甲曲线是研究该酶具有高效性的结果 C. 实验结果表明,该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是30℃、最适PH是7‎ D. pH=2与温度为20℃条件下酶活性减弱的原因不同 ‎【答案】D ‎【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并受到温度、pH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有最高的催化效率。‎ ‎【详解】A、根据图丙可知,该酶可以催化麦芽糖水解,应是麦芽糖酶,A错误;‎ B、图甲曲线表明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B错误;‎ C、根据甲图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位于20℃~40℃之间,不能确定为30℃,C错误;‎ D、过酸的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低温时酶的活性降低,但空间结构不变,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易错选C项,错因在于对温度影响酶活性的特点理解不准确。图甲中可以判断30℃时酶的活性最高,但只能确定酶的最适温度位于20℃~40℃之间,不能确定为30℃。‎ ‎17.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 B. 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厌氧呼吸 C. 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 D.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需氧呼吸逐渐减弱 ‎【答案】B ‎【解析】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因为水分减少而导致呼吸强度减弱,A错误;‎ B、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厌氧呼吸,B正确;‎ C、破伤风杆菌属严格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反而不能生长,C错误;‎ 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逐渐增强,有氧呼吸也逐渐增强,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8.如下图表示马铃薯块茎在气温多变的一天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O2抑制了无氧呼吸 B. b点时马铃薯块茎细胞中产生CO2的场所可能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 bc段呼吸作用增强的唯一原因是O2浓度增加 D. a点时马铃薯块茎吸收O2的体积与放出CO2的体积相等 ‎【答案】D ‎【解析】考点是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理解.‎ ‎【详解】土豆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酒精和CO2,有氧呼吸中吸收O2的体积与放出CO2‎ 的体积相等,故二氧化碳释放减慢与无氧呼吸无关,A错误,D正确。‎ b点有氧呼吸最低,土豆可能进行无氧呼吸但不产生CO2,所以产生CO2的场所只有线粒体,B错误。温度也会影响呼吸作用,C错误。‎ ‎【点睛】一般的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但少数植物营养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土豆)、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19. 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很多。下列选项中,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小的是( )‎ A. 叶绿体色素的含量 B. 五碳化合物的含量 C. 氧气的含量 D. 二氧化碳的含量 ‎【答案】C ‎【解析】A.叶绿体色素通过吸收光能,在叶绿体中最终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故叶绿素的含量会影响光合作用,A错误;B.五碳化合物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用于固定二氧化碳成为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的含量会影响二氧化碳的固定量,进而影响有机物的合成,故五碳化合物的含量会影响光合作用,B错误;C. 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的含量与光合作用无关,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小,C正确;D.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二氧化碳的含量会通过影响有机物的生成量进而影响光合作用,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运用和综合分析能力。‎ ‎20.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 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 C. 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 D. 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 ‎【答案】B ‎【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阶段能吸收光能并产生[H]和ATP,释放出氧气,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色素吸收利用光能越多,氧气释放量越大;当光波长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时,植物吸收光能的百分比增加,会使C3的还原加快;当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不能合成;当环境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降低,据此解答。‎ ‎【详解】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阶段能吸收光能并产生[H]和ATP,释放出氧气,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色素吸收利用光能越多,氧气释放量越大,A正确;‎ B、当光波长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时,植物吸收光能的百分比增加,光反应阶段加快,造成[H]和ATP增多,C3的还原加快,因此C3的含量会减少,B错误;‎ C、当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不能合成,因此叶绿素a吸收光能的减少幅度更大,C正确;‎ D、当环境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降低,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D正确。故选B。‎ 二、不定项选择题:‎ ‎21.对下面柱形图的相关含义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则b最有可能是蛋白质 B. 若Y表示组成人体细胞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a、b、c、d表示四种不同元素,则d最有可能是C C. 若Y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则该培养液中培养的植物,其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少于c离子的载体 D. 若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则在0.3 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 ‎【答案】AD ‎【解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A、若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b有机物最多,b最有可能是蛋白质,A正确;‎ B、若Y表示组成人体细胞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b含量最多,则b最有可能是C,B错误;‎ C、若Y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则某种离子所占比例越多,表示培养植物吸收越少,进而推断其根细胞膜上该离子的载体越少,所以结合图分析可知,植物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多于c离子的载体,C错误;‎ D、若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由于b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大,a细胞液浓度最小,则在0.3 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D正确。故选AD。‎ ‎22.下列细胞器中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是 A. 内质网 B. 核糖体 C. 高尔基体 D. 线粒体 ‎【答案】ABCD ‎【解析】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由此可见,与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与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故选:ABCD。‎ ‎23.下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像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相同 B. 图丁可代表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C. 环境中氧浓度变化对图示代表的所有运输方式均有影响 D. 抗体和胰岛素的释放方式均与戊图代表的方式相同 ‎【答案】ABD ‎【解析】分析图解:图甲中,甲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也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自由扩散;图乙中,乙物质的运输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并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分析曲线图:图丙中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丁中,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戊中,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属于胞吐。‎ ‎【详解】A、图甲和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A正确;‎ B、方式丁中,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是主动运输,可用图丁表示,B正确;‎ C、氧气浓度会影响能量的供应,因此可能会影响方式乙、丁和戊,但不影响方式甲和丙,C错误;‎ D、抗体和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释放方式为胞吐,即图戊,D正确。故选ABD ‎24.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正确的是 A.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 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 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D. 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答案】ABC ‎【解析】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 分析上图,植物体在25℃时,净光合速率最高,说明该温度为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分析下图:由图可知,植物体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 ‎【详解】A、由图可知,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A正确;‎ B、由上图可知,植物体在25℃时,净光合速率最高,说明该温度为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B正确;‎ C、在0~25℃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增大速率大于呼吸作用,说明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C正确;‎ D、由图可知,超过45℃,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没有有机物的积累,不适合生长,D错误。‎ 故选ABC。‎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主要考查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形的认识。‎ ‎25.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 B. 2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 C. 若3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 D. 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说明白菜梗中无过氧化物酶 ‎【答案】A ‎【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实验的原理是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使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色;实验的自变量是白菜梗提取液,其中1号试管和2号试管是对照组,3号试管和4号试管是实验组。‎ ‎【详解】A、由分析可知,1号试管、2号、4号试管是对照组,3号试管是实验组,A正确; B、2号试管是对照组,1号试管也是对照组,B错误; C、实验设置必须遵循对照原则,3号与1、2号对照,3号管、2号管显橙红色,1号不变色,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C错误; D、3号试管和4号试管的自变量是温度,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与3号对照,说明高温使过氧化物酶变性失活,D错误。故选A。‎ 三、填空题 ‎26.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如图是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真核细胞相比,支原体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 __________。‎ ‎(2)结构①是细胞膜,其主要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①的内侧附有________,以催化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结构②是支原体细胞的细胞器,则②的功能是____。‎ ‎(3)物质③是分布在拟核的环状大分子物质,则③是________,其彻底水解可产生___种化合物。‎ ‎【答案】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多种酶 合成蛋白质 DNA 6‎ ‎【解析】1、题图分析:图示是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表示细胞膜,②表示核糖体,③表示DNA。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是否遵循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进行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详解】(1)与真核细胞相比,支原体细胞是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结构①是细胞膜,其主要组成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①的内侧面附有多种酶,以催化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结构②是支原体细胞的核糖体,则②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 ‎(3)物质③是分布在拟核的环状大分子物质,则③是DNA,其水解后有四种碱基以及五碳糖和磷酸,共有6种化合物。‎ ‎【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能正确辨别各选项涉及生物的类别,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作答。‎ ‎27.如图所示,图甲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的成熟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 ‎(1)图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_______(填“葡萄糖”“乳酸”或“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将图乙所示细胞置于蒸馏水中,该细胞会涨破,溢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应该是________。‎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右侧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4)图甲所示人工膜两侧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则K+通过该膜的方式是________。‎ ‎【答案】 原生质层 载体蛋白 葡萄糖和乳酸 血红蛋白 等于 低于 协助扩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关键在于考查利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结合图示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详解】(1)成熟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可作为半透膜。‎ ‎(2)从图乙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乳酸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二者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当细胞处在无氧环境时,细胞产生的能量没有变化,而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所以葡萄糖和乳酸的运输都不受影响.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细胞中主要是血红蛋白,所以细胞涨破溢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应该是血红蛋白。‎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则两侧的物质都不能穿过半透膜,两侧的浓度相等,所以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即载体蛋白,有助于葡萄糖跨膜,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葡萄糖由A端进入B端,右侧浓度增大,水分子由左侧扩散到右侧,所以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低于右侧液面.‎ ‎(4)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是顺浓度梯度,是被动运输.又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能通过,则K+‎ 通过该膜的方式协助扩散,缬氨霉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点睛】判断运输方式看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是逆浓度梯度还是顺浓度梯度: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乳酸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和能量;‎ 渗透的动力是浓度差,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葡萄糖可通过膜结构,右侧浓度高,左侧液面下降.‎ ‎28.下图是探究pH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其具体检测指标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_来表示,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答出主要两点)_______________。‎ ‎(2)不同pH条件下H2O2分解速率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验证酶的高效性,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应如何改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否直接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是否会影响酶的活性?_____________。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H2O2酶活性 气泡产生量 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反应时间、H2O2溶液的量等 (不同pH条件下,)酶的活性不同 增加对照组 将肝脏研磨液换成FeCl3溶液 不能 温度会影响H2O2的分解 ‎【解析】1、生物实验中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自变量是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无关变量是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2、生物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过处理的组是实验组,未经过处理的组是对照组。‎ ‎3、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详解】(1)该实验中,使用肝脏研磨液是利用肝脏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因此肝脏研磨液也可以用过氧化氢酶代替;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本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H2O2‎ 溶液的量、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反应时间等。‎ ‎(2)不同pH条件下H2O2分解速率不同是因为pH不同,酶的活性不同。‎ ‎(3)酶的高效性是指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因此应该增设一组用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对照组,将肝脏研磨液换成FeCl3溶液。‎ ‎(4)由于H2O2在高温下本身能分解,故不能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点睛】本题考查实验设计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29.某实验小组研究了城市樟树人工林林冠上下层叶片一天内的净光合速率和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甲、乙两层叶片的呼吸速率几乎无差异),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叶肉细胞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甲表示林冠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叶片。根据图示分析,甲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12:30后急剧下降,其原因是中午光照过强,温度过高,植物蒸腾失水多,引起______。此时叶绿体中C3的含量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3)根据7:30~14:30测得的相关数据,可判断甲层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更高,理由是________。‎ ‎(4)每分子叶绿素含有一个Mg2+,可被H+、Cu2+等置换。在用该植物的绿叶做“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滤液用5%的HCI处理一段时间后,其颜色与研磨时未加____的颜色相似,呈黄褐色。实验室常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可形成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 ‎【答案】 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粒) 上层 (部分)气孔关闭,使 CO2的吸收量減少 下降 7:30~14:30,甲、乙两层叶片的光照强度相等,但甲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更大 碳酸钙(CaCO3) 铜代叶绿素比叶绿素稳定 ‎【解析】本题结合有关研究结果考查光合作用的场所、过程、色素的提取等基本知识,并考查从图和题干获取有效信息解释相关问题的能力。‎ ‎【详解】(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将光能转换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粒)。‎ ‎(2)相同时间时,甲层叶片的净光合作用比乙层大,所以甲表示林冠上层的叶片。甲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12:30后急剧下降,其原因是中午光照过强,温度过高,植物减少蒸腾失水,引起部分气孔关闭,使 CO2的吸收量減少。CO2的吸收量減少,二氧化碳固定速率降低,而此时三碳化合物还原速率不变,所以此时叶绿体中C3的含量下降。‎ ‎(3) 7:30~14:30,甲、乙两层叶片的光照强度相等,但甲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更大(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因此甲层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总光合作用强度)更高。‎ ‎(4)滤液用5%的HCI处理时,叶绿素中的Mg2+可被H+置换,使叶绿素被破坏,碳酸钙可以防止叶绿素被破坏,研磨时未加碳酸钙,叶绿素被破坏,所以颜色相似;铜代叶绿素比叶绿素稳定,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可形成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 ‎【点睛】光能利用效率即指光合作用强度,图中曲线纵坐标为净光合作用强度,当呼吸作用速率相同时,净光合作用速率大则总光合作用速率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