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6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理科培优班)
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理科培优班) 一、选择题 1.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显性基因R、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都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图所示。现将黑色纯种和白色纯种小鼠进行杂交,F1雌雄交配,则F2的表现型比例为( ) A. 黑色∶白色=2∶1 B. 黑色∶棕色∶白色=1∶2∶1 C. 黑色∶棕色∶白色=9∶6∶1 D. 黑色∶棕色∶白色=9∶3∶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R、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R、C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只有C基因存在时,能产生棕色素。因此,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C_R_,棕色个体的基因型为C_rr,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ccR_和ccrr。 【详解】将黑色纯种(CCRR)和白色纯种(ccrr)小鼠进行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为CcRr,F1雌雄个体交配,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1CCRR、2CcRR、2CCRr、4CcRr):棕色(1CCrr、2Ccrr):白色(1ccRR、2ccRr、1ccrr)=9:3:4,故D正确,AB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 B. 决定眼形的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C. 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纯合致死现象 D. 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100%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出现棒眼、残翅,因此圆眼对棒眼是显性性状,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子代雄果蝇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3:1:3:1=(1圆眼:1棒眼)(3长翅:1残翅),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雌果蝇没有棒眼,说明圆眼和棒眼属于伴性遗传,亲本基因型可以用AaXBXb、AaXBY表示。 【详解】A、 由分析可知,圆眼对棒眼是显性性状,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A正确; B、由题意知,子代中雄果蝇既有圆眼果蝇,也有棒眼果蝇,雌果蝇只有圆眼果蝇,说明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由题意知,子代雌果蝇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5:2,不是3:1,说明雌果蝇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致死现象,C正确; D、由于亲代基因型是AaXBXb、AaXBY,圆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BXB、XBXb,各占1/2,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因此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1/2,D错误。 故选D 【点睛】在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子代表现型雌雄一致,如果在X染色体上则子代表现型不同。 3.下列有关科学家对遗传学的贡献,叙述错误的是 A. 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 艾弗里第一个证明了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摩尔根第一个将基因定位在一条具体的染色体上 D. 克里克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命名为中心法则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生物界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详解】A、孟德尔利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艾弗里证明了 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B错误; C、摩尔根利用果蝇做实验材料,第一个将果蝇的白眼基因定位在X染色体上,C正确; D、克里克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命名为中心法则,D正确。 故选B。 4.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研究DNA是否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过程为: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菌也需要用放射性元素进行标记 B. 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分开 C. 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就越高 D. 用35S标记噬菌体,若搅拌不充分,则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生物,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噬菌体需要用放射性元素进行标记,而细菌不需要,A错误;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开,B错误; C、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就越低,C错误; D、用35S标记噬菌体,若搅拌不充分,导致噬菌体的部分蛋白质外壳没有与细菌分离,则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高,D正确。 故选D。 【点睛】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 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 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 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5.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 四种含氮碱基A∶T∶G∶C=4∶4∶7∶7 B. 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m>2n),则G的个数为(pm/2n)-p C. 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D. 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答案】B 【解析】 【分析】 已知一条链上A:T:G:C=1:2:3:4,即A1:T1:G1:C1=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2:T2:G2:C2=2:1:4:3。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则A1=T2=10,T1=A2=20,G1=C2=30,C1=G2=40,即该DNA分子中A=T=30个,C=G=70个。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中A=T=30个,C=G=70个,则DNA分子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A错误; B、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m>2n),则全部碱基数量为p÷n/m,由于A+G=碱基总数的一半,所以G的个数为(pm/2n)-p,B正确; C、该DNA分子中碱基比例已经确定,所以碱基排列方式小于4100种,C错误; D、该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D错误。 故选B。 6.将在含15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的某真核细胞转移到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并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和离心后,DNA位于试管的中层 B. 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和离心后,一半DNA位于试管的中层,另一半DNA位于试管的上层 C. 细胞经过三次分裂和离心后,3/4的DNA位于试管的中层,1/4的DNA位于试管的上层 D. 该实验可以证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亲代DNA含有15N ,复制所用的原料含有14N ,14N 和15N 的密度不同。DNA复制时,以解旋后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子链。 【详解】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和离心后,所形成的每个子代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中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位于试管的中层,A项正确;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和离心后,一半DNA位于试管的中层,另一半DNA位于试管的上层,B项正确;细胞经过三次分裂和离心后,有3/4的DNA位于试管的上层,1/4的DNA位于试管的中层,C项错误;该实验可以证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D项正确。 7.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 A. 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 B.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自由组合 C. 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和该染色体平行存在着 D.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详解】萨顿认为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包括:基因与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8.RNA聚合酶Ⅱ是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类酶,它仅可催化mRNA的合成,但不能催化tRNA等的合成。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酶具有专一性,RNA聚合酶Ⅱ不能催化rRNA的合成 B. 合成mRNA和tRNA所需的酶存在差异,但是所需原料相同 C. 真核生物在某一核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 D. RNA聚合酶Ⅱ可能在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过程中不起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酶的专一性是指: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2、原核生物体内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同地进行的;真核生物体内转录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翻译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内。 【详解】A、由题干可知,RNA聚合酶II催化mRNA的合成,rRNA是另外一种酶催化合成的,A正确; B、合成RNA的原料都是核糖核苷酸,B正确; C、真核生物在基因表达过程中,是先转录再翻译,C错误; D、原核细胞中的RNA聚合酶是另外一种酶,D正确。 故选C。 9.如图表示发生在细菌中的某生理过程,以下相关说法错误是 A. 该图表示是细菌基因表达的过程 B. “特定的酶”主要指RNA聚合酶 C. 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可以加快一条肽链合成的速度 D. 转录过程会始终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细菌中的某生理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题图:图示为发生在细菌中的某生理过程,包括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和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详解】A、图示为细菌中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即基因表达过程,A正确; B、“特定的酶”能催化转录过程,应为RNA聚合酶,B正确; C、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是为了同时合成多条相同肽链,加快翻译的速度,C错误; D、该过程会始终固定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D 正确。 故选:C。 10.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DNA复制和转录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 C.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D. 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发生DNA分子的解旋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代DNA的过程,该过程还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以游离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 DNA复制、转录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和tRNA上的反密码子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 B. DNA复制的模板是亲代DNA的两条链,B错误; C. DNA复制需要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转录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翻译过程是以20种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C正确; D. DNA复制和转录时都要断开氢键,使DNA分子解旋,D正确。 11.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①②⑥⑦过程会在同一细胞中发生 B. 基因1和基因2不可能出现在同一细胞中 C. ⑤⑥⑦反映了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方式 D. 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⑥⑦过程不能完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方式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详解】①②过程发生在人体未成熟的红细胞内,而⑥⑦过程发生在人体皮肤、毛发的细胞内,A项错误;人体的不同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每一个体细胞内含有的基因相同,B项错误;⑤⑥⑦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方式,C项正确;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所致,并不是酪氨酸酶不能合成,D项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认识到白化病和老人白发的原因是不同的。 12.辐射易使人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突变不会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 B. 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C. 若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D. 辐射引发的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不一定是基因突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特点:①普遍性;②随机性、不定向性;③突变率很低;④多数有害。 【详解】A、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所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不会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A正确。 B、基因突变使一个基因变成其等位基因,不会使基因数目改变,B正确; C、外界因素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但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基因仍然会发生突变,C错误; D、基因是由遗传效应DNA片段,所以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不一定都在基因上,所以不是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发生的时期、原因、特征及意义,易错点DNA分子包括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和没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13.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B. 果蝇的精原细胞在进行DNA复制时,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局部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D. 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C 【解析】 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分离和精卵细胞的随机结合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A项错误; 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项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局部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项正确;基因重组是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新组合,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过程不属于基因重组,D项错误。 【点睛】学生容易将精卵结合形成新的基因型当做基因重组,这是对基因重组概念理解不透造成的,基因重组指的是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14.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下列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图中字母代表染色体的相关基因,“•”代表着丝点) A. abc•def→abc•f B. abc•def→abc•Def C. abc•def→abcbc•def D. abc•def→aed•cbf 【答案】B 【解析】 【分析】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重复、缺少、倒位和易位。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个别或少数几个的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详解】图中de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不符合题意;图示中d基因变成了D基因,属于基因突变,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符合题意;图示中bc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C不符合题意;图示中bcde片段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下图为某种生物体内(2N=6)异常的细胞分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此图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B. 此图所示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组数目的整倍性变化 C. 此图是因减数第一次分裂中着丝点分裂异常造成的 D. 此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该细胞中着丝点已经分裂,且除了最右边2条染色体外,其他染色体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故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 由于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所以此图有8条染色体,2个完整的染色体组和2条多余的染色体,A错误; B. 此图所示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中个别染色体增加,B错误; C. 此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造成的,C错误; D. 根据分析,此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D正确。 16.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 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C. 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D. 图中四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①的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②中的互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变异(易位);③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④中染色体多了-段或少了一段,属于染色体变异。 【详解】A、图①表示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 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②表示易位,不一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A错误; B、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B正确; C、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属于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的缺失,C错误; D、图中四种变异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要求考生识记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并注意对3种可遗传变异进行区分,再准确判断图中各种情况所属的变异类型,进而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B. 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 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注意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人类遗传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类。 【详解】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A正确;人类遗传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正确;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因此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C正确;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D错误。 【点睛】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广大人群中随机调查。 18. 下列有关单倍体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倍体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B. 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芽的种子 C. 单倍体育种的优势之一在于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 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植株属于单倍体 【答案】C 【解析】 单倍体育种主要运用了染色体变异,故A错。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产生的幼苗B错;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还需经过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后才能获得该新品种,单倍体育种的优势之一在于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故C对D错。 【考点定位】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19.在某二倍体作物育种时,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如图所示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③→④过程一定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 在③→⑥的育种过程中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 ⑧植株不能产生后代的原因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D. ③→⑦→⑨过程为单倍体育种,⑨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关于育种的问题,题目中①和②杂交得到③,③→④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③→⑤→⑩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③→⑥→⑧属于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③→⑦→⑨,属于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详解】A、③→④过程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A错误; B、由于⑥植株是多倍体,所以在③→⑥的育种过程中,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正确; C、⑧植株是三倍体,其不能产生后代的原因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正确; D、③→⑦→⑨过程为单倍体育种,⑨植株为纯合体,其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育种过程中都用到了秋水仙素处理,多倍体育种过程中秋水仙素处理的是萌发种子或者幼苗,而单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处理的是幼苗。 20.基因工程技术也称为DNA重组技术,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 B. 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C. 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D. 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人为的基因重组,A正确;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不属于工具酶,B错误;通俗地说,基因工程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C正确;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基因工程的内涵及原理、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工具,据此分析判断各选项。 21. 下列所列出的是四种常见育种方法的优、缺点,请填出①~④所对应的育种方法名称 育种名称 优点 缺点 ①______ 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上 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②______ 可以提高变异频率或出现新性状,加速育种进程 ①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②变异具有不确定性,盲目性大 ③______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技术复杂 ④______ 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 适用于植物,在动物中很难开展 A.杂交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诱变育种 B.基因工程育种 杂交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D.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杂交育种的优点是让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个体中;诱变育种可以新基因;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多倍体育种可以提高产生和营养成分,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几种育种方法的优缺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2.下图表示用AAbb和aaBB两个品种的某种农作物培育出AABB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图中的②③④步骤 B. 经步骤⑥(人工诱变)处理获得的品种基因型不一定是AABB C. 用秋水仙素处理经过④过程得到的植株种子可以获得纯合体 D. ①和②所采用的方法分别是杂交和自交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②③为杂交育种,①④⑤为单倍体育种,⑥为诱变育种。 【详解】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组合;所以图中的②③④步骤均可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 B、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经步骤⑥(人工诱变)处理获得的品种的基因型不一定是AABB,B正确; C、通过④过程获得的植株是单倍体,具有高度不育的特点,所以不存在用秋水仙素处理种子的过程,只能是处理单倍体幼苗,进而得到纯合体,C错误; D、①所采用的方法是杂交,②所采用的方法是自交,D正确. 故选:C。 【点睛】易错点: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秋水仙素只能处理单倍体的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而变成纯合体。 23.在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某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 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 B/b)患者,两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Ⅰ1 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Ⅰ1 和Ⅰ2 个体的基因型依次为 AaXBY、AaXBXb C. 若Ⅲ2 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则是由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D. 若Ⅱ5 和Ⅱ6 结婚,则所生孩子只患乙病的概率为 1/9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1和Ⅰ-2均无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Ⅰ-1和Ⅰ-2均无乙病,说明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又已知Ⅰ-1无乙病致病基因,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由于Ⅰ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Ⅱ1患乙病,Ⅱ2(女性)患甲病,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硬性遗传病,A正确; B、Ⅱ2患甲病,Ⅱ1患乙病,Ⅰ1和Ⅰ2个体基因型依次为AaXBY、AaXBXb,B正确; C、由于Ⅲ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其基因型为XbXbY,是因为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体单体未分离,C错误; D、Ⅱ5关于甲病的基因组成为1/3AA或2/3Aa,Ⅱ6关于甲病的基因组成为1/3AA或2/3Aa,二者所生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2/3×2/3×1/4=1/9,D正确。 故选:C。 【点睛】易错点:D项中1/3AA或2/3Aa相互交配,两亲本基因型都不确定的情况下,要根据产生aa患者的条件,看两者同时产生a的概率。 24.单倍体经一次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 ) ①一定是二倍体②一定是多倍体③二倍体或多倍体④一定是杂合子⑤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 A. ①④ B. ②⑤ C. ③⑤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 2、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二倍体,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属于二倍体。 3、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多倍体;如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 【详解】①②③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含有1个或几个染色体组,经一次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可得到二倍体或多倍体,但不是一定会得到,①②错误,③正确; ④单倍体经一次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纯合子,如单倍体Ab经一次秋水仙素处理得到AAbb,为纯合子,④错误; ⑤单倍体经一次秋水仙素处理,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可能是纯合体。如单倍体Ab经一次秋水仙素处理得到AAbb,为纯合子,⑤正确。 所以,③⑤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单倍体育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基因成单存在;单倍体和单倍体育种的概念容易混淆,单倍体是用配子发育成一个个体,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25.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是人们青睐的两种农产品,下列关于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其产生的变异为不可遗传变异 B. 三倍体无子西瓜减数分裂紊乱,不存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种子 C. 生长素并未改变无子番茄的遗传物质,其无子性状是可以遗传的 D. 无子番茄中没有种子,但其植株中仍能发生孟德尔遗传定律 【答案】D 【解析】 【分析】 无子西瓜的培育的具体方法: (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期的普通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西瓜; (2)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用二倍体西瓜作父本,杂交,得到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西瓜种子。 (3)种植三倍体西瓜的种子,这样的三倍体西瓜是开花后是不会立即结果的,还需要授给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成熟花粉,以刺激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成为果实,这样就会得到三倍体西瓜。 【详解】三倍体无籽西瓜高度不育,属于可遗传变异,A错误;三倍体西瓜的植株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为三条,联会紊乱,因此难以产生正常可育的配子,但也可能产生极少数种子,B错误;适当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番茄,种子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番茄雌蕊柱头由于没有接受花粉,就没有受精卵,自然就不会结种子。这种无子番茄的性状是不能遗传的,因为没有改变它的遗传物质,C错误;无子番茄中没有种子,是因为没有发生受精作用,但其植株能产生精子和卵细胞,故其植株中能发生孟德尔遗传定律,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掌握其采用的方法及原理,同时理解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因,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二、非选择题 26.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填出图中各部分的中文名称:4:___________ 、5:________、8: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 (2)DNA复制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复制时的特点是 ___________。 (3)除了同卵双生外,几乎没有“DNA指纹”一模一样的两个人,“DNA指纹”可用于身份鉴别是利用了DNA的( ) A.多样性 B.稳定性 C.特异性 D.变异性 (4) 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______。 【答案】 (1). 胸腺嘧啶 (2). 脱氧核糖 (3). 碱基对 (4).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5). 氢键 (6).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7). 半保留复制 (8). 边解旋边复制 (9). C (10). 脱氧核糖、磷酸、四种含氮碱基(A、T、C、G)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DNA片段的结构图,其中1为胞嘧啶,2为腺嘌呤,3为鸟嘌呤,4为胸腺嘧啶,5为脱氧核糖,6为磷酸,7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8为碱基对,9为氢键,10为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详解】(1)根据分析:图中4为胸腺嘧啶,5为脱氧核糖,8为碱基对,7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9为氢键,10为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2)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 (3)“DNA指纹”可用于身份鉴别是利用了DNA的特异性,即每种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故选C。 (4)D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四种含氮碱基(A、T、C、G)。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正确分析题图,难点是区分DNA分子的初步水解和彻底水解产物。 27.如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下图为其中一个生理过程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Ⅱ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发生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右下表格判断:Ⅲ是_________,它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若蛋白质2在线粒体内膜上发挥作用,推测其功能可能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阶段。 【答案】 (1). 线粒体DNA (2). 细胞核 (3). 线粒体 (4). tRNA (5). 苏氨酸 (6). 三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Ⅰ是核膜,Ⅱ是线粒体DNA,Ⅲ是tRNA,①过程是细胞核DNA转录形成mRNA的过程,②过程是mRNA从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的过程,③是线粒体DNA转录形成mRNA的过程,④是线粒体DNA与线粒体内的核糖体结合过程。 【详解】(1)由题图可知,Ⅱ是线粒体DNA。 (2)从图中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发生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 (3)据图判断,Ⅲ能携带氨基酸,是tRNA,图甲中Ⅲ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UGA,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是ACU,ACU编码的氨基酸是苏氨酸,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若蛋白质2在线粒体内膜上发挥作用,在线粒体内膜上将[H]和氧气生成水,所以推测其功能可能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能够独立进行相关的基因表达过程。 28.如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 (1)图中过程①所需的原料和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叶过程的遗传信息传递规律(中心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酶 (2). —AGACTT— (3).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 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 (5). RNARNA蛋白质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a表示DNA分子,b表示mRNA分子。 【详解】(1)图中①为转录过程,该过程需以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结合的RNA聚合酶进行催化。 (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丝氨酸和谷氨酸的密码子分别为UCU、GAA,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GACTT-。 (3)图中基因控制了细胞膜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由于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因此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5)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遗传物质及蛋白质外壳的合成过程为RNA通过自我复制形成新的遗传物质,同时将RNA翻译形成蛋白质,所以其遗传信息传递规律是:RNARNA蛋白质。 【点睛】本题结合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及物质的名称,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29.如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相关基因为H、h),Ⅲ2和Ⅲ3 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Ⅱ3没有血友病基因。请分析回答问题: (1)血友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调查人群中血友病的发病率,则首先应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2)若Ⅳ1和正常男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3)Ⅳ2性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Ⅲ3已怀孕,并已知Ⅳ3是女孩,则该女孩患血友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为避免产下患病女儿,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产前诊断。 【答案】 (1). 伴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2). 随机确定调查的对象 (3). 要有足够多的调查人数 (4). 1/4 (5). Ⅲ-2在形成配子时XY没有分开 (6). Ⅲ-3在形成配子时XX没有分开 (7). 1/4 (8). 基因检测 【解析】 【分析】 结合题意,分析遗传系谱图,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Ⅲ-2的基因型为XhY,Ⅲ-3的基因型为XHX_(其中1/2 XHXH、1/2 XHXh)。 【详解】(1)人类血友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若要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注意随机确定调查的对象且要有足够多的调查人数,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2)由于Ⅳ-1的父亲是患者,其基因型是XhY,因此Ⅳ-1的基因型是XHXh,则Ⅳ-1和正常男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2×1/2=1/4。 (3)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Ⅳ-2没有患病,他从母亲处获得正常的基因即可,因此其性染色体异常可能是Ⅲ-2在形成配子时XY没有分开,也可能是Ⅲ-3在形成配子时XX没有分开。 (4)Ⅲ-2的基因型是XhY,Ⅲ-3的基因型是1/2XHXh、1/2XHXH .则Ⅲ-3怀孕的Ⅳ-3是女儿,其患病概率为1/2×1/2=1/4。利用基因诊断的方法检测女性是否含有H基因,即可知道所怀女儿是否患病。 【点睛】解决本题中(3)小题这类题时,首先是推断个体的基因型XHXhY或XHXHY,再结合双亲的基因型进行分析。如果是前者,显然是患者父亲产生异常配子(XhY)所致,若是后者,显然是患者母亲产生异常配子(XHXH)所致。 30.青枯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抗青枯病(T)对易感青枯病(t)为显性,基因T、t与控制开花期的基因A、a自由组合。若采用二倍体早开花易感青枯病茄子(aatt)与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AATTTT)为育种材料,运用杂交和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培育纯合的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则主要步骤为: (1)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步:以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茄子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AaTt)。 (3)第三步:____________(选择最简便的方法,用遗传图解结合文字说明) 【答案】 (1). 种植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AATTTT),取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基因型为AATT的子代 (2). aatt与AATT (3). F1自交得F2,从F2中选出表现型为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并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获得纯合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TT)。 遗传图解: 【解析】 【分析】 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因此需要先获得纯合的AATT,根据题干可以采用AAAATTTT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AATT个体,用纯合的aatt和纯合的AATT杂交,得到F1AaTt个体.F1AaTt或者连续自交,或者取其花药离体培养都能得到aaTT的纯合体. 【详解】(1)第一步:种植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AATTTT),取花药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基因型为AATT的子代。 (2)第二步:以基因型为aatt与AATT的茄子为亲本杂交,得到F1(AaTt)。 (3)第三步:最简便的方法是杂交育种,过程如下:F1自交得F2,从F2 中选出表现型为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并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获得纯合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TT)。 遗传图解: 【点睛】本题考查几种育种方法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