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跨膜运输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跨膜运输解析版

单元评估检测(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跨膜运输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1.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2,3,4,5,27,28‎ ‎2.细胞质及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6,7,8,9,10,11,‎ ‎13,15,16,17,18‎ ‎3.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9,25,30‎ ‎4.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0,21,22,23,24‎ ‎5.综合考查 ‎12,14,26,29,3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是一种膜蛋白。当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Ⅱ与该受体结合时,可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使Ca2+等,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例如使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这所体现的细胞膜的功能是( B )‎ A.分隔细胞与环境 B.信息交流 C.控制物质的进出 D.具有流动性 解析: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Ⅱ与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特异性结合,可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使Ca2+等,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例如使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2.下列生命活动中,未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B )‎ A.垂体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控 B.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C.机体接受刺激后发生膝跳反射 D.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解析:垂体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控是通过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来完成的;机体接受刺激后发生膝跳反射,神经细胞之间及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之间通过神经递质进行信息交流;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是通过细胞之间的接触完成的,都涉及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特异性结合没有涉及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5‎ ‎3.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下列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图1可以表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B.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 C.B细胞与乙细胞上受体化学本质都是糖蛋白 D.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须依靠细胞膜上的受体才能完成 解析:图1可以表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作用于靶细胞;图2可以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细胞膜上接受信号的受体,其本质都是糖蛋白;细胞间信息交流还可通过形成专门的通道进行,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流。‎ ‎4.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蛋白质分子可不同程度地镶嵌在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 B.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 C.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胰岛细胞比心肌细胞细胞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解析: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是: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由通道进入另一细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此方式没有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卵细胞体积较大,不利于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涉及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因此胰岛细胞比心肌细胞细胞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5.生物膜上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下表中依据膜蛋白功能,对其类型判断错误的是( B )‎ 选项 膜蛋白的位置、功能 膜蛋白 的类型 A 位于突触后膜,‎ 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 受体 15‎ B 位于靶细胞膜,识别并结合激素 载体 C 位于类囊体膜,催化ATP合成 酶 D 位于癌细胞膜,引起特异性免疫 抗原 解析:膜蛋白的功能多种多样,位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位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激素,位于类囊体膜上的酶可以催化ATP的合成,位于癌细胞膜上的抗原可以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载体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膜上,发挥运输作用。‎ ‎6.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根据这一事实可以推测( B )‎ A.细胞中蛋白质主要是由核仁合成的 B.核仁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物质的合成有关 C.无核仁的细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质 D.DNA的转录和翻译通常发生在核仁中 解析: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原核细胞无核仁,但也能合成蛋白质;DNA转录主要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而翻译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中进行的。‎ ‎7.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核仁是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核内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C.核孔是mRNA、酶等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核膜是双层膜,核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解析: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核仁不是细胞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所以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核内的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核孔具有选择性,是mRNA、酶等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DNA不能通过;核膜是双层生物膜,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8.核糖体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胞器;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一种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组成的DNA—蛋白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构成。下列不属于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是( A )‎ A.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B.彻底水解产物中都有糖类 15‎ 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有关 D.都具有C、H、O、N、P等化学元素 解析:核糖体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均有;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都含有核酸,核酸彻底水解产物中都有五碳糖,也具有C、H、O、N、P等化学元素;端粒和端粒酶与遗传信息的表达有关,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也与遗传信息的表达有关。‎ ‎9.松露是和松科植物根系共生的一种地下真菌。下列关于松露和松科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遗传物质都是DNA,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B.都含有叶绿素,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C.都有线粒体,能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 D.都有核糖体,核糖体形成均与核仁有关 解析:松露和松科植物均为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均可发生基因突变;松露属于真菌,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松露和松科植物都是真核生物,都有线粒体,能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都有核糖体,核糖体形成均与核仁有关。‎ ‎1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能分泌固醇类激素的细胞,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 B.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 C.硅尘能破坏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最终导致细胞坏死 D.唾液腺细胞膜上含有转运唾液淀粉酶的载体蛋白 解析:唾液淀粉酶是分泌蛋白,分泌蛋白是通过胞吐排出细胞的,不通过载体蛋白运输。‎ ‎1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上均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C.高尔基体膜成分更新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无关 D.细胞核核膜消失和重建只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解析:线粒体的外膜上不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高尔基体膜成分更新与蛋白质的加工与分泌有关,与蛋白质的合成无关;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的核膜和核仁都会发生消失和重建。‎ ‎12.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是引起很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细菌。体检时可通过13C尿素呼气实验来检测Hp感染情况。受试者口服13‎ 15‎ 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NH3和13CO2。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3CO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 )‎ A.Hp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 B.Hp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 C.脲酶由Hp细胞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D.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 解析:Hp为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所有生物膜均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Hp为原核生物,不含内质网;幽门螺旋杆菌能产生脲酶,可将受试者口服的13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和13CO2,故感染者呼出的13CO2不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 ‎13.囊泡可用来运输和消化细胞产物。以下对囊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囊泡的转移有利于膜成分的更新 B.囊泡可把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运往高尔基体 C.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囊泡中可能含有水解酶 D.细胞吞噬病原体形成囊泡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囊泡形成的,溶酶体中含有水解酶。胞吞、胞吐都是消耗能量的过程,细胞吞噬病原体形成囊泡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14.下列关于化合物在细胞中存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上不存在多糖、核酸和蛋白质形成的物质 B.在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转运葡萄糖和蔗糖的载体蛋白 C.在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存在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结构 D.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多糖、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结构 解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不存在多糖、核酸和蛋白质形成的物质;蔗糖属于植物二糖,动物体内不存在蔗糖,所以在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没有转运蔗糖的载体蛋白;在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存在核糖体,而核糖体由rRNA(属于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染色体,但不存在由多糖、核酸和蛋白质形成的结构。‎ ‎1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信息传递等活动有关 B.液泡是植物细胞重要的细胞器,内有无机盐、色素等,不含蛋白质 C.小肠黏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D.活的动物细胞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5‎ 解析: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活动有关;液泡是植物细胞重要的细胞器,内有无机盐、色素等,也含蛋白质;小肠黏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活的动物细胞不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心肌细胞富含线粒体利于其旺盛的代谢活动 B.蓝藻细胞含有叶绿体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 C.浆细胞含有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利于其分泌抗体 D.洋葱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和液泡利于其维持一定的形态 解析:心肌细胞的代谢能力较强,其中具有较多的线粒体,与功能相适应;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和色素;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因此浆细胞富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壁有保护支持作用,伸缩性很小,由于液泡吸水而产生的膨压使细胞维持一定的形态。‎ ‎17.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它是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输送活动的看护者。如图所示,该复合物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质组成,称为中央运输蛋白。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C )‎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核孔复合物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有关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影响到物质的运输 C.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 D.DNA和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解析:核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DNA不会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18.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可依据图像中特定的结构判断细胞的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若观察不到核膜,则一定为原核细胞 15‎ B.若观察不到叶绿体,则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C.若观察到染色体,则一定为真核细胞 D.若观察到中心体,则一定为动物细胞 解析:有些真核细胞中没有核膜,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有些植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如植物的根尖细胞;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若观察到染色体,则一定为真核细胞;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若观察到中心体,则不一定为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19.疟原虫可以寄生在红细胞内,使人患疟疾,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患疟疾,应取血样放在什么溶液中制片检查( B )‎ A.0.9%的盐水 B.清水 C.浓盐水 D.0.1%葡萄糖溶液 解析: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不易检查,因此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患疟疾,应取血样放在清水中,使红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疟原虫。‎ ‎20.近些年由于温室效应导致北极海冰持续融化,已知降低空气中CO2的浓度能缓解温室效应,海洋浮游植物是吸收CO2的主力军。马丁设想:向海洋投放水溶性铁能促进浮游植物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降低CO2浓度,从而减缓温室效应。针对以上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铁元素和CO2中的C、O均是大量元素 B.铁以化合物的形式被浮游植物吸收 C.铁元素是构成浮游植物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D.海水温度的高低会影响浮游植物吸收铁 解析:铁元素是微量元素,CO2中的C、O均是大量元素;铁以离子的形式被浮游植物吸收;铁元素不是构成浮游植物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浮游植物吸收铁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而海水温度的高低会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弱,因此海水温度的高低会影响浮游植物吸收铁。‎ ‎21.科学家将萝卜和甜菜幼苗分别放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15‎ A.萝卜吸收水的相对速率快于Mg2+‎ B.甜菜运输Si的载体数多于Mg2+‎ C.萝卜吸收Mg2+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D.甜菜和萝卜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解析:由图可知,一段时间后,萝卜培养液中Mg2+浓度明显下降,可见萝卜吸收Mg2+的相对速率快于吸收水的相对速率;甜菜对Si的吸收明显多于Mg2+,说明甜菜运输Si的载体数多于Mg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甜菜和萝卜对两种离子的吸收速率明显不同,可见萝卜和甜菜对离子吸收都有选择性。‎ ‎22.图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图甲、乙所代表的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 B.图乙所示的运输方式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C.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 D.肠道吸收乳汁中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表示 解析: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分别为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其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协助扩散运输方式不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是胞吞,不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23.正常细胞内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细胞外Na+浓度高于细胞内。当细胞内外的Na+、K+浓度差减小时,图1细胞膜上Na+/K+ATP酶(结构A)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具体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D )‎ 15‎ A.图1中Na+外流属于被动运输 B.图2中的甲侧为细胞质基质 C.Na+/K+ATP酶由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 D.K+和Na+进出细胞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解析:细胞外Na+浓度高于细胞内,Na+移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图2中乙侧为细胞质基质;Na+/K+ATP 酶位于细胞膜上,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K+和Na+进出细胞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有关。‎ ‎24.将红细胞移入低渗溶液后,很快吸水膨胀,而水生动物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膨胀。将控制红细胞膜上CHIP28(一种水通道蛋白)合成的mRNA注入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在低渗溶液中,卵母细胞迅速膨胀,并于5分钟内破裂。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CHIP28的加工、运输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B.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胀破的原因是通过自由扩散吸收了过多的水 C.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膨胀的原因是细胞膜上无类似CHIP28蛋白 D.肾小管在抗利尿激素作用下重吸收水可能与CHIP28有关 解析:CHIP28为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故它的加工、运输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据题意可知,水的过量吸收需通过通道蛋白,故属于协助扩散;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膨胀的原因是细胞膜上无类似CHIP28蛋白;肾小管在抗利尿激素作用下重吸收水可能与CHIP28有关。‎ ‎25.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T2时物质A开始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15‎ B.T1时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大于细胞液的渗透压,而T3时相反 C.0~T1时细胞体积的变化量与原生质体的变化量相等 D.T2时细胞失水量达到最大值,此时细胞已死亡 解析:分析曲线图可知,该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说明物质A可以进入细胞,而且一开始就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而不是T2时开始进入;T1时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减小,细胞失水,此时由于细胞质基质在外层,所以细胞质基质先失水,渗透压上升,这时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而T3时相反;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当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时,细胞壁的体积变化很小,细胞壁的伸缩性小,原生质体伸缩性大,因此,0~T1时细胞体积的变化量与原生质体的变化量不相等;T2时细胞失水量达到最大值,T3时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说明此细胞未死亡。‎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9分)构建生物模型是研究抽象生命系统常用的方法和手段。某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类细胞”模型,它由膜外壳和填入物(含细胞骨架和驱动蛋白等,作为运动的结构基础)构成,并能像活细胞一样自主移动和改变形态。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模型的类型属于         ,它类似于            (填细胞器名称)产生的囊泡。 ‎ ‎(2)为了让该模型能吸收K+,除了在其膜外壳中加入K+载体蛋白,还要填入ATP供能。ATP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的原因是  ‎ ‎             。 ‎ ‎(3)细胞中与驱动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结构有        (写出三种)。该模型能自主移动的原因是            。‎ ‎(4)研究人员为利用该模型定向运输抗癌药物与癌细胞特异性结合,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需要在膜外壳中加入         加以改造,这利用了细胞膜             的功能。 ‎ 解析:(1)“类细胞”模型属于物理模型。产生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3)根据题目信息,该细胞模型能够运动的原因是填入了细胞骨架和驱动蛋白分子,细胞运动要消耗ATP。‎ ‎(4)细胞识别的基础是糖蛋白,细胞识别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5‎ ‎(1)物理模型 高尔基体、内质网 ‎(2)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释放能量(2分)‎ ‎(3)核糖体、线粒体、细胞核 细胞骨架和驱动蛋白分子可以运动,并由ATP提供能量(2分)‎ ‎(4)(特异)糖蛋白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7.(7分)正常细胞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含有信号序列,没有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科研小组除去内质网蛋白的信号序列后,将信号序列和细胞质基质蛋白重组,重组前和重组后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结果可知,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否进入内质网取决于          ,该实验说明信号序列对所引导的蛋白质 ‎    (填“有”或“没有”)特异性。 ‎ ‎(2)真核细胞中,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有            ,研究发现,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有信号序列,而从内质网输出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分泌蛋白能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 ‎ ‎(3)葡萄糖激酶在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则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葡萄糖激酶   (填“有”或“没有”)信号序列。在细胞中,葡萄糖激酶分布的场所是      。 ‎ 解析:(1)由于正常细胞中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含有信号序列,没有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根据图示结果可知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否进入内质网取决于蛋白质是否有信号序列。由于所有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所以该实验说明信号序列对所引导的蛋白质没有特异性。‎ 15‎ ‎(2)由于核糖体没有膜结构,所以真核细胞中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有信号序列,而从内质网输出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分泌蛋白的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剪切掉了。分泌蛋白能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属于胞吐,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3)葡萄糖激酶在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则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葡萄糖激酶没有信号序列;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故在细胞中葡萄糖激酶分布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答案:(每空1分)‎ ‎(1)蛋白质是否有信号序列 没有 ‎(2)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分泌蛋白的信号序列 在内质网中被剪切掉了 一定的流动性 ‎(3)没有 细胞质基质 ‎28.(9分)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中填写图中数字)。‎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       。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 ]    。 ‎ ‎(2)甲图中囊泡X由[ ]     经“出芽”形成,到达[ ]‎ ‎       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    。 ‎ ‎(3)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           ,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 解析:(1)囊泡膜来自生物膜间的相互转化,因此主要成分与细胞膜相似,即磷脂和蛋白质;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2)根据图示X来自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发生融合;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推测可能参与溶酶体的形成,故结构⑤是溶酶体。‎ ‎(3)根据图示“细胞货物”与细胞的识别是借助蛋白质A和蛋白质B的识别完成的,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15‎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磷脂和蛋白质 ①细胞核 ‎ ‎(2)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溶酶体 ‎(3)囊泡上的蛋白质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特异性)结合(2分)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2分)‎ ‎29.(7分)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膜的跨膜蛋白中有一种与水的跨膜运输有关的水通道蛋白。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上跨膜蛋白的合成类似于分泌蛋白,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需要在           中加工和修饰后,再运输到细胞膜上。 ‎ ‎(2)从细胞膜的结构分析,由于               的原因,水分子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现在研究确认,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能帮助水分子从低渗溶液向高渗溶液方向跨膜运输,这种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 ‎ ‎(3)哺乳动物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能迅速吸水破裂,有人推测这可能与水通道蛋白有关。请设计实验,验证这个推测是正确的。(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 解析:(1)根据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可知,核糖体合成的肽链需要先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蛋白质。‎ ‎(2)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其内部具有疏水性,所以水分子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根据题意,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运输是从低渗溶液向高渗溶液方向运输的,因此该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3)根据题意,要验证哺乳动物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能迅速吸水破裂与水通道蛋白有关,则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设计实验步骤为:将甲组红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破坏,乙组红细胞不作处理,然后将两组细胞同时置于蒸馏水中,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测定两组细胞吸水破裂所需的时间;若乙组吸水破裂所需时间短,说明推测正确。‎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磷脂双分子层内部具有疏水性 协助扩散 ‎(3)将甲组红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破坏,乙组红细胞不作处理,然后将两组细胞同时置于蒸馏水中,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测定两组细胞吸水破裂所需的时间。预期结果:乙组吸水破裂所需时间短,说明推测正确。(4分)‎ 15‎ ‎30.(8分)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后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下图为肾小管及相关结构示意图。‎ 回答问题:‎ ‎(1)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组织液。 ‎ ‎(2)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需要      的参与。 ‎ ‎(3)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原理是     ,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增加的原因是    。‎ ‎(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分别是           、‎ ‎        。 ‎ 解析:(1)根据题目信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判断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高于组 织液。‎ ‎(2)由题意“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可知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 ‎(3)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时,原尿的渗透压升高,不利于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增加。‎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高于 ‎(2)主动运输 载体、能量(ATP)‎ ‎(3)渗透吸水 原尿中渗透压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渗透压差值减小,重吸收水分减少,进而导致尿量增加(2分)‎ ‎(4)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31.(10分)在细胞质内合成后,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称为亲核蛋白。科学家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蛋白注射到某细胞的细胞质中,一段时间后,放射自显影检测,放射性出现在细胞核中(如图所示)。研究发现,亲核蛋白一般都含有核定位序列(NLS),NLS保证了整个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转运到细胞核内。‎ 15‎ 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设计实验确定A蛋白的NLS是位于其头部还是尾部。(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解析:要确定A蛋白的核定位序列是位于头部还是尾部,应把A蛋白的头部和尾部分开,分别观察它们的作用。‎ 答案:实验思路:‎ 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蛋白的头部注射到细胞质中,标记为甲组 ‎(2分);‎ 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蛋白的尾部注射到细胞质中,标记为乙组 ‎(2分);‎ 一段时间后检测甲、乙两组细胞中放射性出现的部位(2分)。‎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若甲组放射性出现在细胞核中,则A蛋白的NLS位于其头部(2分);‎ 若乙组放射性出现在细胞核中,则A蛋白的NLS位于其尾部(2分)。‎ 1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