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联考(6月)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联考(6月)生物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二联合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有关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霉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 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 酵母菌、乳酸菌都是异养生物,在内质网上都附着有核糖体 D. 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有细胞壁,都含有DNA和RNA ‎【答案】D ‎【解析】‎ 霉菌属于真菌,乳酸菌属于细菌,为二分裂,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错误;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B错误;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有内质网,C错误;乳酸菌、硝化细菌属于细菌,含有细胞壁,蓝藻也含有细胞壁,有细胞的生物含有DNA和RNA,D正确。‎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2.2.关于细胞中元素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微量元素不参与血红蛋白的构成 B. 组成拟核与磷脂的元素种类不同 C. DNA与三磷酸腺苷中的五碳糖不同 D. 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于脱氧核苷酸中 ‎【答案】C ‎【解析】‎ 组成血红蛋白的Fe属于微量元素,A错误;组成拟核和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B错误;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三磷酸腺苷中的五碳糖是核糖,C正确;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于脱氧核糖核酸中,D错误。‎ ‎3.3.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 B. 在盐析作用下蛋白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C. 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后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D. 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需耗能,转运和分泌过程不耗能 ‎【答案】D ‎【解析】‎ 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R基中可能含有N元素,A项正确;盐析不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项正确;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后肽键没有断裂,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项正确;分泌蛋白的转运和分泌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项正确。‎ ‎4.4.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 B. 葡萄糖、核糖和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 C.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D. —分子麦芽糖水解可得到两分子葡萄糖 ‎【答案】A ‎【解析】‎ 乳糖属于二糖,不是多糖,A错误;葡萄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B正确;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一,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都含有磷脂,C正确;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形成,则—分子麦芽糖水解可得到两分子葡萄糖,D正确。‎ ‎5.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上附着核糖体,与其加工多肽链的功能相适应 B. 口腔上皮细胞比唾液腺细胞的核仁体积大、核孔数量多 C. 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都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D. 分泌功能越强的细胞,高尔基体膜的更新速度越快 ‎【答案】D ‎【解析】‎ 高尔基体膜上没有核糖体附着,A项错误;与唾液腺细胞相比,口腔上皮细胞没有旺盛的蛋白质合成功能,核仁较小,核孔较少,B项错误;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C项错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转移完成分泌过程,分泌功能越强的细胞,高尔基体膜的更新速度越快,D项正确。‎ ‎6.6.现有2个取自同一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成熟细胞,将它们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乙溶液的浓度比甲溶液大 B. 2min时,甲、乙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均高于初始值 C. 10min时,取出两个细胞并置于淸水中,都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D. 本实验若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材料,则现象更明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在2分钟之前,处于甲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直径减小的速度更快,因此甲溶液浓度大,A错误; 2分钟时,处于甲、乙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体积减小,细胞液浓度与初始值相比增大,B正确; 10min时,取出两个细胞并置于清水中,处于甲溶液中的细胞已经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再放入清水中,基本没有变化,处于乙中的细胞再放入清水中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错误;紫色的洋葱内表皮的液泡中不含有色素,显现不明显,D错误;答案是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7.7.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仍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 B.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都是自由扩散出细胞 C. 胞吞和胞吐的共同点是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 D. 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呈正相关 ‎【答案】D ‎【解析】‎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通过离子通道外流,即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仍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A正确;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酒精和CO2都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出细胞,B 正确;胞吞和胞吐的共同点是运输过程中都形成囊泡,均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不仅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还受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D错误。‎ ‎8.8.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 一个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始终不会改变 C. 酶通过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度 D. 低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而使酶的活性降低 ‎【答案】A ‎【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正确;比如说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年轻时候有线粒体,线粒体内部就有相应的酶,但红细胞成熟后没有线粒体相应的酶就没有了,B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生化反应速度,C错误;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D错误。‎ ‎9.9.下图是人体内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内产生C0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 在有氧条件下,过程②③将受到抑制 C. ①③④与①②过程相比,能够彻底分解有机物 D. 过程③产生的ATP最多,过程④需要水的参与 ‎【答案】C ‎【解析】‎ 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会产生C02,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会产生C02,其场所为线粒体基质,A错误。在有氧条件下,无氧呼吸过程②会受到抑制,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受影响,B错误。①③④为有氧呼吸,①②为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属于彻底氧化分解,C正确。过程④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水的参与,D错误。‎ ‎【点睛】学生对细胞呼吸的过程理解不清 细胞呼吸的过程 ‎10.1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 B. 癌症的发生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一种累积效应 C. 细胞分化可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于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D. 细胞凋亡不是被动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及调控等作用 ‎【答案】A ‎【解析】‎ 衰老细胞中多种酶的活性降低,A错误;癌变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B正确;细胞分化的意义之一是:可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于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C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换言之,细胞凋亡不是被动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及调控等作用,D正确。‎ ‎11.11.下列是以洋葱为材料的四个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片后再水解 B. “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始终在低倍镜下观察细胞的变化 C.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可观察到多个四分体 D. “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卡诺氏液处理过的根尖需用清水冲洗 ‎【答案】B ‎【解析】‎ 观察 DNA 与 RNA 分布的实验中,应取白色的洋葱内表皮细胞制片后再水解,外表皮细胞为紫色,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A 项错误;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在低倍镜下即可到观察细胞的变化,B项正确;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联会,不会形成四分体,C项错误;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卡诺低液处理过的根尖需用95%的酒精冲洗,D项错误。‎ ‎12.1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新的子链由4种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核苷酸的聚合过程需要DNA连接酶 B. 构成DNA子链的4种脱氧核苷酸聚合时,ATP为降低反应活化能提供能量 C. 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先完成解旋后再进行复制 D. DNA复制过程中若出现错误,生物出现的新性状可能适应环境也可能不适应环境 ‎【答案】D ‎【解析】‎ 新的子链由4种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核苷酸的聚合过程需要DNA聚合酶,A错误。构成DNA子链的4种脱氧核苷酸聚合时,ATP为其提供能量,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为DNA聚合酶,B错误。DNA分子的复制为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DNA复制过程中若出现错误,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方向具有不定向性,出现的新性状可能适应环境也可能不适应环境,D正确。‎ ‎13.13.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 B.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C. 翻译过程中,核糖体会沿着mRNA移动,直至读取终止密码子 D. 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遗传信息的表达、DNA分子的复制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因tRNA有61种,而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所以一种氨基酸可以被多种tRNA转运,A错误;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B错误;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直至读取到终止密码子为止,C正确;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只有一条DNA链可作为模板,D错误。‎ ‎【点睛】易混点辨析:“DNA聚合酶”的作用是DNA分子复制时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成脱氧核苷酸链。“RNA 聚合酶”的作用是转录时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单个核糖核苷酸连接成RNA链。二者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 ‎14.14.下列有关基因表达和生物性状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细胞进行转录时,DNA双链要先解旋,需要RNA聚合酶 B. 人的白化症状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 在胰岛素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源DNA序列,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 RNA聚合酶催化RNA合成期间,一定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配对现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遗传信息的转录、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人体内细胞进行转录时,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因此DNA双链要先解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催化,A正确;人的白化症状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错误;在胰岛素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源DNA序列,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RNA聚合酶催化RNA合成期间,一定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与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配对现象,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及其相关的实例、基因突变的内涵等相关知识,据此来分析各选项。‎ ‎15.15.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格里菲斯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在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A项错误;格里菲斯实验证明了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但还不知道这种“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B项错误;T2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需先用32P标记细菌,再用这些细菌标记噬菌体的DNA,C 项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项正确。‎ ‎16.16.下列有关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③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重组的基础 ‎④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⑤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⑥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4条染色体中的碱基序列 A. ①②⑤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正确;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②错误;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③错误;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可通过无性生殖遗传给后代,④错误;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择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⑤正确;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2条常染色体、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即24条染色体中的碱基序列,⑥正确。综上分析,B正确,A、C、D均错误。‎ ‎17.17.如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 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 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 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D. 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文描述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过程、原理等相关知识。‎ ‎【详解】⑤为二倍体,通过自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正确;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则③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ABd、aBd、Abd、abd,因此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C正确;③到④的育种方法属于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因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所产生的变异并不是都有利于生产,D错误。‎ ‎【点睛】此题不能得出正确答案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过程、原理不清楚;二是不能通过识图得到有效信息。熟记相关的知识点并把握其内在的联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18.1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重组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B. 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 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原因之一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D. 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答案】C ‎【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载体是运载工具,不是酶,A项错误;不同的限制酶都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置切割DNA,B项错误;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C项正确;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不一定成功实现表达,需要进一步鉴定,D项错误。‎ ‎【点睛】易错提示:基因工程中的工具有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其中运载体是DNA,不是酶。‎ ‎19.1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是 A. 捕食者的存在直接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B. 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适应性变异的发生 C. 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不会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答案】D ‎【解析】‎ 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因此捕食者的存在没有破坏生物多样性,A错误;环境条件的改变,对不定向的变异起到了定向的选择作用,B错误;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会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错误;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个体、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 ‎20.20.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有多种方法,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通过构建模型的方法,可以研究血糖调节的机制 B. 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C. 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方法,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 ‎【答案】C ‎【解析】‎ 研究血糖调节的机制,可以通过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的方法,A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可以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B正确;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错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方法(如“J”型增长模型),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D正确。‎ ‎21.21.当快速牵拉下图中的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 当兴奋到达b点时,膜内为负电位 C. 牵拉骨骼肌时,c处组织液中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D. 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详解】从a到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错误;由图中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b为传入神经,当兴奋到达b点时,膜内为正电位,B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c处组织液中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C正确;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而c处位于脊髓,不是痛觉形成的部位,D错误。‎ ‎【点睛】正确解答此题需要明确反射弧的组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准确识别图示各结构名称,联想所学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22.22.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靶细胞 B. 血糖含量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 C. 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只受神经调节 D. 胰岛素可以作用于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血糖平衡调节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但只作用于靶细胞,A错误;血糖含量低时,对胰岛A细胞的刺激增强,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B错误;血糖浓度升高,对胰岛B细胞的刺激增强使其分泌较多的胰岛素的同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同时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进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血糖含量降低,对胰岛A细胞的刺激增强使其分泌较多的胰高血糖素的同时,下丘脑的另一区域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含量上升,由此可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但血糖降低时的肾上腺素的分泌只受神经调节,C错误;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因此胰岛素可以作用于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D正确。‎ ‎【点睛】识记和理解血糖平衡调节过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23.下图为人体水平衡调节机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图示中的B、C分别为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 B. 图示A是由垂体分泌,并通过体液运送才能发挥作用 C. 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能感受其变化的感受器在下丘脑 D. 由图可知通过调节水的来源和去路可以维持水的平衡 ‎【答案】B ‎【解析】‎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渴觉枢)产生渴觉.所以图A、B、C依次是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枢,A正确;‎ B、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的,B错误;‎ C、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C正确;‎ D、水的源和去路的相对平衡,可以维持水的平衡,D正确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渴觉枢)产生渴觉.所以图A、B、C依次是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枢 ‎24. 烧伤后的伤口容易化脓的主要原因是绿脓杆菌的感染,头孢菌素是临床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抗生素。用药前一般会对病人做过敏实验和细菌耐药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淋巴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形成的浆细胞会使绿脓杆菌裂解死亡 B. 吞噬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会将相关信息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C. 用药前做耐药实验的原因是抗生素滥用诱导细菌发生耐药突变 D. 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机体不再发生免疫反应 ‎【答案】B ‎【解析】‎ B淋巴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浆细胞,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吞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故A错误;吞噬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把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把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故B正确.突变是不定向的,抗生素滥用只是起到了选择作用,故C错误;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受到相同物质的刺激时发生的反应,使用头孢菌素后机体会发生免疫反应,故D错误.‎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细胞免疫由致敏T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的作用,另外致敏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能加强相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过程:‎ 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分化、增殖成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25. 下列关于人体中几种信息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激素可随血液运至全身,但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B.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C.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可被相应的酶水解 D. 淋巴因子可促进受刺激的B细胞全部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特异性抗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A正确;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B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可被相应的酶水解,C正确;淋巴因子可促进受刺激的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 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6.2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量与环境因子的变化无关 B. 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同时传达调节信息 C. 植物体内多种激素能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D. 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由植物激素调节来控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植物激素调节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量受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因此与环境因子的变化有关,A错误;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B错误;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是各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控,可见,植物体内多种激素能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C正确,D错误。‎ ‎【点睛】以归纳整理为基点,识记和理解“植物激素调节”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 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 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B. 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C. 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 沙丘上造林、沧海桑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答案】B ‎【解析】‎ 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水平上呈镶嵌分布,A正确;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如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等,B错误;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物种越多种间关系越复杂,C正确;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 ‎【考点定位】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 ‎【名师点睛】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 ‎28.28.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有可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B. 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 C. 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不可能被绿色植物利用 D. 蜣螂以大象粪便为食时能获得大象所同化能量的10%-2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成分(特别是分解者的作用)、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分解者属于腐生生物,因此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A错误;微生物中的硝化细菌是生产者,蜣螂是分解者,但蜣螂不属于微生物,所以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也不一定是微生物,B错误;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可能被绿色植物利用,C正确;蜣螂以大象粪便为食时,能获得大象所同化能量的0%,D错误。‎ ‎【点睛】易错提示:生物自身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自身所同化的能量,而应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29.29.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 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C.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D.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进行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②为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能量;③为初级消费者流向次级消费者的能量;④为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应为散失的能量和留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总和,①④的总和是生态系统散失的总能量,但②③的总和不是全部留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还包括留在生物体内的能量,故A错误;生物捕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获得能量,所以能量驱动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B正确;能量储存于有机物中,它是在生态系统中沿着食物链(网)流动,C正确;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为有机物,使能量流入生态系统。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释放有机物中的能量,将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还给无机环境,故D正确。‎ ‎30.30.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甲、乙、丙三图可依次表示(  ) ‎ A. 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 B. 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的循环 C. 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D. 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甲图中物质循环是可以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进行的,因此表示物质循环;乙图中,能量流动只能是单向的,故乙图表示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可以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以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故丙图表示信息传递.‎ 考点:本题通过图解考查了生态系统各功能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1.31.下图为酶促反应曲线,Km表示反应速率为1/2Vmax时的底物浓度。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Km值越大,酶与底物亲和力越高 B. 加入竞争性抑制剂,Km值增大 C. 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Vmax降低 D. 非竞争性抑制剂破坏酶的空间结构 ‎【答案】A ‎【解析】‎ 据图分析,Km值越小,达到1/2Vmax需要的底物浓度越低,说明酶与底物亲和力越高,A错误;加入竞争性抑制剂,酶与底物结合的机会减少,则Km值增大,B正确;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导致Vmax降低,C正确;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D正确。‎ ‎32.32.下列有关图中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四种光合色素均可用层析液提取制备 B. 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越慢 C. 光照由450 nm转为500nm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ATP产量将会增多 D. 光照由550 nm转为670nm后,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会减少 ‎【答案】D ‎【解析】‎ A.提取色素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或丙酮,分离色素用层析液,A错误;‎ ‎ B.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条上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B错误;‎ C.由图可知,光照由450nm转为500nm后,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减少,而叶绿素a不吸收此段波长的光,使光反应强度减弱,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ATP产量将会减少,C错误;‎ D.光照由550nm转为670nm后,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增多,光反应增强,C3消耗量增加,而C3生成量不变,故C3量会减少,D正确;‎ 答案选D。‎ ‎33.33.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如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4种精细胞,则增殖过程很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B. 减数分裂不能保证卵母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C. 大肠杆菌增殖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不属于无丝分裂 D. 细胞内姐妹染色单体消失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且不应存在同源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此时往往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交叉互换现象,A正确;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从而保证了核DNA 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由于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的,因此不能保证细胞质中遗传物质DNA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B正确;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其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增殖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不属于无丝分裂,因为无丝分裂属于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之一,C正确;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消失,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但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D错误。‎ ‎34.34.基因沉默是指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邻近基因指导合成的反义RNA是通过逆转录过程 B. 与完成过程Ⅱ直接有关的RNA有两种,即mRNA、rRNA C. 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过程Ⅱ被抑制 D. 与邻近基因和抑癌基因相比,组成图中杂交分子的碱基有A、G、C、T、U五种 ‎【答案】C ‎【解析】‎ 由邻近基因指导合成反义RNA的过程是转录过程,A错误;图中过程Ⅱ为翻译过程,有关的RNA有mRNA(模板)、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tRNA(搬运氨基酸的工具),共三种,B错误; 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mRNA不能翻译,即抑癌基因不能表达,过程Ⅱ被抑制,C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反义RNA可以与mRNA杂交形成杂交分子,故碱基有A、G、C、U四种,D错误;答案是C。‎ ‎【考点定位】基因的表达;细胞的癌变 ‎【名师点睛】知识拓展:癌变的机理 ‎(1)癌变机理 ‎(2)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关系 ‎①原癌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它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②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共同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起着调节作用。‎ ‎35.35.蝴蝶的性别决定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即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的嵌合体,其遗传解释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图可推断,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基因可能位于W染色体上 B. 过程Ⅰ依赖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也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C. 阴阳蝶的出现属于染色体变异的结果,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D. 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其次级卵母细胞比次级精母细胞多1或2条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由图解可以看出,有W染色体则发育成雌性,无W染色体则发育成雄性,因此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基因可能位于W染色体上,A项正确;过程Ⅰ为受精作用,其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才能实现,也体现了细胞膜之间的信息交流功能,B项正确;阴阳蝶的出现是由于部分细胞丢失了W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项正确;次级卵母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数目为1或2,而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数目为1、2或0,因此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其次级卵母细胞比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多1或2条染色体,也可能相等,D项错误。‎ ‎【考点定位】染色体数目变异、细胞的减数分裂 ‎36.36.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常会导致不同类型的人类遗传病,分析、研究人类遗传病对人类遗传病防治起着重要作用。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夫妇所生的女儿不一定患病 B.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病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 C. 某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且性染色体为XXY的孩子,则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卵细胞异常 D. 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则所生子女不患该病的概率是9/19‎ ‎【答案】D ‎【解析】‎ 根据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对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夫妇,由于父亲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要遗传给女儿,所以他们所生的女儿一定患病,A错误;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直接病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根本原因是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被替换,B错误;母亲患血友病(XhXh),父亲正常(XHY),生了一个凝血正常且性染色体为XXY的孩子,则该孩子的基因型一定为XHXhY,结合父母的基因型分析可知,其形成原因是精子异常造成,C错误;若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则人群中不患该病的比例为1-19%=81%,设为aa=81%,所以a的基因频率为9/10,A的基因频率为1/10,人群中AA基因型的频率为1/100,Aa基因型的频率为18/100。在患病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8/100÷(1/100+18/100)=18/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18/19Aa),丈夫正常(aa),则所生子女不患该病(aa)的概率是18/19×1/2=9/19,D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点在于D选项中妻子是杂合子的可能性计算。分两步进行:先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出自然人群中各种基因型的频率;再在显性人群中计算杂合子的频率。‎ ‎37.37.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种免疫系统疾病 B. 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 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 D. 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病的发病原理”示意图为主线,综合考查学生对自身免疫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分析图示可知,该病的致病机理是抗体作用于自身组织细胞,导致自身组织细胞损伤,因此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一样,均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激素A表示甲状腺激素,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但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激素B合成减少,B错误;抗体和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均可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因此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都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降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而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浆细胞(细胞甲)分泌的抗体能够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激素B)受体结合,从而阻碍促甲状腺激素(激素B)与该受体结合,进而影响甲状腺激素(激素A)的分泌。在此基础上,分析判断各选项。‎ ‎38.38.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如果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可能会引发糖尿病 B. 如果信号转导障碍,可以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C. GLUT1~3转运的葡萄糖,可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D. 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可以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 ‎【答案】B ‎【解析】‎ 蛋白M为胰岛素受体,而胰岛素有降血糖的作用,如果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则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机会减少,甚至不能结合,从而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可能会引发糖尿病,A正确;胰岛素与蛋白M(胰岛素受体)结合后,激活蛋白M,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GLUT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如果信号转导障碍,则不利于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B错误,D正确;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因此GLUT1~3转运的葡萄糖,可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C正确。‎ ‎39.39.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枝条生根的情况如图甲,图乙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顶芽和根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明在没有外源激素的作用时,扦插枝条也能生根 B. 图乙中②表示的是根部,因为根对生长素更敏感 C. cd段浓度的生长素对顶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D. 图乙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而图甲则不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图甲表明当外源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为0时,根的数量大于5条,说明在没有外源激素的作用时,扦插枝条也能生根,A正确;因为与芽相比,根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图乙中②表示的是顶芽,B错误;图乙中cd段浓度的生长素对顶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C错误;图乙和图甲都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及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曲线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40.40.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三图中发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下一代 B. 甲、乙、丙三种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 C. 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D. 甲、乙、丙三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基因重组 ‎【答案】A ‎【解析】‎ 图甲中“环形圈”的出现,是由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上面一条多了一段或是下面一条少了一段,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图乙中的“十字形结构”的出现,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的同源区段发生了联会现象,该种变异应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丙图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所以甲、乙、丙三图中发生的变异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均可遗传给下一代,A正确,D错误;甲、乙均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丙属于基因重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错误;甲图是由于个别染色体片段的重复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错误。‎ ‎【点睛】本题通过模式图考查学生对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准确区分甲、乙、丙三图中的染色体是否为同源染色体;在此基础上找出出现图示现象的原因,据此判断变异的类型。本题的易错点在于没有把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的本质区别而错选。‎ 二、简答题 ‎41.41.下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植物叶片C0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乙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C02浓度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表1是研究者在适宜温度等条件下采用人工实验模拟CO2浓度倍增和干旱所得的实验数据,请分析回答:‎ ‎ ‎ ‎(1)图甲中,E点后曲线保持水平不变,此时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若图中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上升5℃,则E点将向_______方向移动(选填“左上”“左下”“右上”或“右下”)。图中C点对应光照强度下,叶绿体中磷酸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 ‎(2)据图乙可知,与20℃相比,温度为15℃时,增加C02浓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效果不显著,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当C02浓度低于300μmol·L-1时,28℃条件下植物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15℃,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3)干旱可导致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含量减少,_________供给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过程减弱。干旱下,与大气C02浓度相比,C02浓度倍增能使光饱和点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4)由表1实验结果可知,在干旱条件下,CO2浓度倍增不仅能提高______,还能通过提高________增强抗旱能力。‎ ‎【答案】 (1). C02浓度 (2). 左上 (3). 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4). 由于温度偏低,酶活性低(或酶的催化效率不能充分发挥) (5). 实际光合速率都不高,而28℃时的呼吸速率又很强 (6). ATP和[H] (7). 增大 (8). 净光合速率 (9). 水分利用效率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实验为依托,采用题文与图表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的环境因素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详解】(1) 图甲中,E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E点后曲线保持水平不变,说明净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但因实验是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所以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02浓度。若图中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上升5℃,则光合作用速率减弱,E点将向左上方向移动。图中C点对应光照强度下,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而磷酸是合成ATP的原料,在光合作用中,ATP产生于光反应阶段,在暗反应阶段被消耗而分解为ADP和磷酸,所以此时叶绿体中磷酸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2)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据图乙可知,与20℃相比,温度为15℃时,由于温度偏低而导致酶的活性低,因此增加C02浓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效果不显著。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C02浓度低于300μmol·L-1时,图乙所示的三种温度条件下的实际光合速率都不高,但28℃时的呼吸速率明显强于20℃和15℃时的呼吸速率,所以28℃条件下植物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15℃。‎ ‎(3)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含量减少,则色素分子吸收的光能减少,导致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过程减弱。干旱下,与大气C02浓度相比,C02浓度倍增时的净光合速率高,说明干旱下能使光饱和点增大。‎ ‎(4) 表1信息显示:在干旱条件下,CO2浓度倍增时的净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大气C02浓度,说明在干旱条件下,CO2浓度倍增不仅能提高净光合速率,还能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增强抗旱能力。‎ ‎【点睛】解答(1)(2)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①曲线图的横坐标表示自变量,纵坐标表示因变量;②图甲中当光照强度为零时,光合作用不能进行,此时纵坐标对应的数值表示呼吸速率,而光照强度大于零时则表示净光合速率;③图乙中的自变量除了横坐标表示的C02浓度外,还有温度。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结合题意和题图信息,对比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即可对各问题进行解答。解答(3)(4)题的关键是以表中信息为切入点,对比分析相同条件下的表格数据,找出数据、现象的变化规律,并将“变化规律”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42.42.恒温动物小鼠常被作为生理学实验材料,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小鼠的血浆渗透压相等。回下列问题:‎ ‎(1)给健康小鼠饲喂足量清水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会___________,饲喂的水通过内环境能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又可通过内环境排出机体,这体现了内环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健康小鼠静脉注入10 mL l0%的葡萄糖溶液,则小鼠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与胰高血糖素分泌量的比值会_____________,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 ‎ ‎(3)若将健康小鼠放入寒冷环境中一段时间,则实验中小鼠体内酶的活性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细胞的耗氧量将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4)若给健康小鼠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使小鼠骨骼肌中的血管舒张,而使小肠中的血管收缩,此过程中血管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____________。‎ ‎(5)由图可知,当小鼠膀胱尿量充盈到一定程度时(400~500 mL),膀胱壁的_____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而兴奋,冲动沿_______(填字母)传入,到达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6)如果支配小鼠膀胱的传出神经受损,排尿反射____ (填“能”或“不能”)发生。‎ ‎【答案】 (1). 降低 (2). 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 增大 (4). 反馈调节 (5). 基本不变 (6). 增大 (7). 靶器官 (8). 牵张感受器 (9). b (10). 脊髓 (11). 不能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以恒温动物小鼠为媒介,考查了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考生可根据题目的内容提示,回忆相关知识点,逐一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通过对本题的解答,有利于提高考生理解所络的能力。‎ ‎(1)给健康小鼠饲喂足量清水后,小鼠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会降低,导致小鼠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所以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会降低;饲喂的水通过内环境能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又可通过内环境排出机体,这体现了内环境的主要作用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给健康小鼠静脉注入10 mL l0%的葡萄糖溶液,则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升高,此时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分泌会增加,而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分泌会减少,所以胰岛素分泌量与胰高血糖素分泌量的比值会增大;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现象称为反馈调节。‎ ‎(3)小鼠属于恒温动物,环境稳定改变时,其体温通过调节可保持相对稳定。所以若将健康小鼠放入寒冷环境中一段时间,则实验中小鼠体内酶的活性将基本不变;但由于小鼠处于寒冷环境中,通过体温调节,需要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而小鼠主要通过提高有氧呼吸速率来增加产热量,所以此时小鼠细胞的耗氧量将增大。‎ ‎(4)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肾上腺素使小鼠骨骼肌中的血管舒张,而使小肠中的血管收缩,此过程中血管是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 ‎(5)由图可知,当小鼠膀胱尿量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图示反射弧中,b所在神经纤维上有神经节,可推知b为反射弧的传入神经,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b传入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脊髓。‎ ‎(6)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因此,如果支配小鼠膀胱的传出神经受损,排尿反射不能发生。‎ ‎43.43.下图l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后表示有外界因素引起的变化。图2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部分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曲线Ⅲ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1种群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白鳍豚,从种群特征上分析:种群数量在a点以后发生曲线Ⅲ变化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且种群数量为K3时,对白鳍豚种群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对白鳍豚的科学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 ‎(3)若图1种群为东亚飞蝗,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a点若遇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4)图2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是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_____________倍(用图中字母表示),生产者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5)图3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种群实际大小。由图可知,__________物种的种内斗争最剧烈。‎ ‎【答案】 (1). K2/2 (2). 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3). 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就地保护) (4). 直接 (5). Ⅰ (6). D12/W1D2 (7). B1+C1+D1(W1-A1) (8). 2‎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功能,考查对种群数量变化、能量流动过程的理解,解答能量流动有关问题,应理清能量流动的过程,理清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1)图1中曲线Ⅲ的环境容纳量为k2,种群数量为K2/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 ‎(2)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白鳍豚数量在a点以后发生曲线Ⅲ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对白鳍豚种群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就地保护),科研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3)a点若遇干旱,丝状菌的生长受到抑制,蝗虫患病率大大降低,环境容纳量增加,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Ⅰ。‎ ‎(4)图2中第一营养级同化量为W1,第二营养级同化量为D1,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D2,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是D1/W1,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 的传递效率是D2/ D1,前者是后者的D12/W1D2倍,生产者的同化量,大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B1+C1+D1(W1-A1)。‎ ‎(5)由图可知,物种2的种群实际数量超过了环境容纳量,种内斗争最剧烈。‎ ‎44.44.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亮红眼突变型果蝇,为探究亮红眼基因突变体的形成机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1)亮红眼突变型果蝇与野生型果蝇进行___________实验后,F1均为野生型,F2‎ 野生型与亮红眼表现型比为3:1,亮红眼果蝇雌雄个体数相当,说明亮红眼是一种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突变。‎ ‎(2)红眼突变型果蝇还有朱红眼、朱砂眼和猩红眼等类型,朱红眼(a)、朱砂眼(b)和猩红眼(d)三个基因分别位于2号、X和3号染色体上,为探究亮红眼突变基因(用字母E或e表示)与上述三种基因的关系,以四种突变型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 后代 亮红眼♂×朱红眼♀‎ 亮红眼♂×朱砂眼♀‎ 亮红眼♂×猩红眼♀‎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F1‎ ‎57♂:66♀‎ ‎0‎ ‎77♀‎ ‎63♂‎ ‎0‎ ‎114♂:110♀‎ F2‎ ‎116♂:118♀‎ ‎90♂:92♀‎ ‎75♂:79♀‎ llO♂:109♀‎ ‎0‎ ‎227♂:272♀‎ ‎①亮红眼与朱红眼果蝇杂交,F2性状分离比接近于9:7,可知控制亮红眼与朱红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___________定律。‎ ‎②亮红眼与朱砂眼果蝇杂交,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 ‎③亮红眼与猩红眼果蝇杂交,F1、F2果蝇中没有出现野生型,则可以推测亮红眼基因与猩红眼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果蝇的黑檀体基因是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减数分裂时,雄果蝇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雌果蝇发生。为确定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用纯合的亮红眼果蝇与纯合的黑檀体果蝇杂交产生F1,再将_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1:1,说明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4)果蝇的眼色与色素合成细胞产生的眼黄素有关,眼黄素由色氨酸经过酶促反应合成。研究发现亮红眼果蝇眼睛中眼黄素显著偏低,而色氨酸酶促反应途径没有受到影响。由此推测,亮红眼基因与色氨酸____有关。‎ ‎【答案】 (1). 正交和反交 (2). 常 (3). 隐性 (4). 两 (5). 基因的自由组合 (6). EeXbY (7). e基因是d的等位基因(e基因是d基因的新的突变) (8). F1作为父本进行测交 (9). 亮红眼:黑檀体 (10). 进入色素合成细胞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考查对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解答此题,可根据杂交后代F1和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判断基因的显隐性以及遵循的遗传规律。‎ ‎(1)在基因显隐性未知的情况下判断基因位置,应采用正反交实验。根据F1均为野生型,F2野生型与亮红眼表现型比为3:1,亮红眼果蝇雌雄个体数相当,可判断亮红眼是一种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突变。‎ ‎(2)①亮红眼与朱红眼果蝇杂交,F2性状分离比接近于9:7,由此可判断控制亮红眼与朱红眼的基因位于两对对同源染色体上,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②亮红眼eeXBY与朱砂眼EEXbXb果蝇杂交,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EeXbY 。‎ ‎③亮红眼与猩红眼果蝇杂交,F1、F2果蝇中没有出现野生型,说明亮红眼与猩红眼果蝇均不含有野生型基因,e基因是d的等位基因(e基因是d基因的新的突变)。 ‎ ‎(3)设黑檀体基因为f,确定亮红眼基因e位于3号染色体上,用纯合的亮红眼果蝇eeFF与纯合的黑檀体果蝇EEff杂交产生F1EeFf,为避免交叉互换的发生,应将F1作为父本进行测交。若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则F1产生eF和Ef两种配子,实验结果为亮红眼∶黑檀体=1∶1。‎ ‎(4)亮红眼果蝇眼睛中眼黄素显著偏低,而色氨酸酶促反应途径没有受到影响。由此推测,亮红眼基因与色氨酸进入色素合成细胞量减少有关。‎ ‎45.45.胡萝卜素既可作食品添加剂,又可以用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八而引起的各种疾病。请根据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及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不采用蒸馏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以下为提取胡萝卜素的操作流程:胡萝卜→粉碎→干燥→A→过滤→B→胡萝卜素,其中B过程叫___________。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常用___________作为溶剂。在胡萝卜颗粒的加热干燥过程中,应严格将温度和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甲为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示意图,请指出其中的一处错误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是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装置示意图。该鉴定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法。在图乙的胡萝卜素层析结果示意图中,A、B、C、D四点中,属于提取样品的样点是___________。‎ ‎【答案】 (1). 萃取法 (2). 胡萝卜素挥发性较差,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 (3). 浓缩 (4). 石油醚(水不溶性有机溶剂) (5). 温度太高,干燥时间太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6). 错误:使用明火加热;改正:采用水浴加热 (7). 纸层析 (8). B、C ‎【解析】‎ ‎(1)提取胡萝卜素常用萃取的方法,而不能使用蒸馏法是因为胡萝卜素挥发性较差,不能随水蒸汽蒸馏出来。‎ ‎(2)干燥后应是萃取,而B应是浓缩。提取胡萝卜素常用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如石油醚。在胡萝卜颗粒的加热干燥过程中,应严格将温度进而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原因是温度太高、干燥时间太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3)甲中萃取过程不能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爆炸,应改为水浴加热。‎ ‎(4)乙是纸层析法进行鉴定,A和D都只有一个点是标准样品,而B和C含有其它色素带,说明是提取样品。‎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胡萝卜的提取和鉴定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三种常用方法比较 提取 方法 ‎ 水蒸气蒸馏法 ‎ 压榨法 ‎ 萃取法 ‎ 实验 原理 ‎ 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 ‎ 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 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获得芳香油 ‎ 方法 步骤 ‎ ‎①水蒸气蒸馏 ②分离油层 ③除水过滤 ‎ ‎①石灰水浸泡、漂洗 ②压榨、过滤、静置 ③再次过滤 ‎ ‎①粉碎、干燥 ②萃取、过滤 ③浓缩 ‎ 适用 范围 ‎ 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 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 ‎ 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 ‎ 优点 ‎ 简单易行,便于分离 ‎ 生产成本低,易保持原料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 出油率高,易分离 ‎ 局限 性 ‎ 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 ‎ 分离较为困难,出油率相对较低 ‎ 使用的有机溶剂处理不当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 ‎ ‎46.46.转基因抗虫棉由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并于1998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Bt基因)导入棉花,可以在棉株体内合成一种伴孢晶体,该晶体被鳞翅目的幼虫吞食后能水解成毒性肽从而杀灭害虫,如图为抗虫棉幼苗的培育过程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____________。提取目的基因时,可以通过从构建的Bt基因组文库中获得,通过此途径获得的基因_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启动子,也可通过PCR技术从cDNA文库中提取目的基因。‎ ‎(2)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幼苗受体细胞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法。除此之外,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还可采用基因枪法和_____________。‎ ‎(3)Bt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时,启动子与_____________识别并结合,从而驱动转录过程。要检测抗虫棉最终是否培育成功,在个体水平上的鉴定过程可简述为______________;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方法)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若出现杂交带,则表明Bt基因已经成功表达,控制合成了伴孢晶体毒蛋白。 ‎ ‎(4)在Ⅳ培养过程中,除了提供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 含有 (3). 农杆菌转化 (4). 花粉管通道法 (5). RNA聚合酶 (6). 让害虫吞食转基因棉花的叶片,观察害虫的存活情况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抗虫性状 (7). 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8). 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抗虫棉幼苗的培育过程简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1) 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提取目的基因时,可以通过从构建的Bt基因组文库中获得,因基因组文库包含了一种生物的全部基因,所以通过此途径获得的基因含有启动子。‎ ‎(2) 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幼苗受体细胞时采用的是农杆菌转化法。此外,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还可采用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3) 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可见,Bt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时,启动子与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从而驱动转录过程。要检测抗虫棉最终是否培育成功,在个体水平上的鉴定过程可简述为:让害虫吞食转基因棉花的叶片,观察害虫的存活情况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抗虫性状;也可以通过抗原一抗体杂交技术行分子水平的检测。‎ ‎(4) Ⅳ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在Ⅳ培养过程中,除了提供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 ‎【点睛】解答此题需识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以图示中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为切入点,从中把握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进而对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