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模拟卷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模拟卷1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生物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核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 B.脂质中的胆固醇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C.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存在于氨基中 D.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内的化学元素的含量有差异 C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内容。原核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脂质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胆固醇还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内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差异较大。]‎ ‎2.下列细胞结构与其结构中包含的化学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 A.核糖体——蛋白质和RNA B.高尔基体——磷脂和糖类 C.内质网——磷脂和蛋白质 D.细胞壁——纤维素和淀粉 D [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结构的相关内容。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其上含有磷脂且高尔基体与糖类(纤维素)的合成有关;内质网是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膜上含有蛋白质和磷脂;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不含淀粉。]‎ ‎3.下列关于细胞的信息分子以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信息分子直接参与靶细胞和靶器官内多种生命活动 B.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需要依赖膜表面的受体才能实现 C.肾上腺素、胰岛素可作为信息分子,其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 D.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是通过直接接触实现的 D [本题考查细胞的信息分子和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信息分子不能直接参与生命活动;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仅可以依赖细胞膜上受体,还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肾上腺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而是氨基酸衍生物。]‎ ‎4.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大分子物质才能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 B.同种离子进出所有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相同的 C.土壤板结会影响植物根部细胞转运某些离子的速率 D.当植物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 C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内容。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如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同种离子进出不同的细胞运输方式可能不同,例如Na+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是被动运输,而运出神经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土壤板结会使土壤中氧气含量降低,影响植物根细胞有氧呼吸,进而影响主动运输的能量供应,从而影响根部细胞主动运输某些离子的速率;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的外因,只有成熟的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才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 ‎5.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酶量是限制曲线MN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B.酶量减少后,反应速率可用图示曲线a表示 C.升高温度后,反应速率可用图示曲线c表示 D.增大pH,重复该实验,M、N点位置均上移 B [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MN段随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所以主要限制因素为反应物浓度;酶量减少,反应速率减小,可用a曲线表示;题目说明曲线b已是最适温度和最适pH,升高温度反应速率下降;增大pH,M、N点位置下移。]‎ ‎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B.无氧呼吸过程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 C.有氧呼吸过程中[H]在线粒体内膜与氧结合生成水 D.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呼吸已经停止 C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内容。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有的阶段,不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H]的生成;有氧呼吸过程中[H]与氧结合生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可能是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7.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体现细胞全能性时无需进行细胞分化 B.细胞衰老会发生多种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体积变大等现象 C.细胞凋亡时,相关基因活动加强,不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D.癌细胞易扩散和转移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周期缩短 B [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内容。植物细胞体现细胞全能性时需由一个细胞变为一个个体,这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实现的;细胞衰老时多种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变大;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相关基因活动加强,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癌细胞易扩散和转移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力减小。]‎ ‎8.分裂间期依次分为G1、S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如图所示。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 B.中心体和DNA的复制可能同时进行 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 D.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 A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过程的相关内容。由图可知,S期细胞含有两个中心体,说明中心体复制始于G1期,在S期复制完毕;DNA复制发生于S期,中心体复制发生于G1期和S期,说明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G1期与S期细胞融合后,细胞处于S期,说明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G1期和G2期的细胞融合,细胞中G1期含有两个中心体,说明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 ‎9.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制备葡萄酒的过程中,定时拧松瓶盖是为了减少杂菌污染 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D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的相关内容。果酒制备需要的温度在18~‎25 ℃‎,果醋制备的温度是30~‎35 ℃‎,腐乳制作需要的适宜温度是15~‎18 ℃‎,果醋制作的适宜温度最高;制备葡萄酒过程中,定时拧松瓶盖是为了释放出酵母菌产生的CO2;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酵母菌和毛霉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10.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花药获得单倍体植株 B.利用转基因技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细胞进行基因治疗 C.将α抗胰蛋白酶基因转入乳腺细胞培育乳汁中含有该酶的转基因羊 D.将愈伤组织细胞进行诱变处理并筛选得到抗盐碱的烟草新品种 C [本题考查植物的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及应用(含PCR技术)的相关内容。花药属于雄配子,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花药离体培养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基因治疗是指利用转基因技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细胞;受精卵的全能性容易表达,培育转基因羊应把目的基因转入受精卵;愈伤组织分裂旺盛,易发生突变,将愈伤组织细胞进行诱变处理并筛选可得到抗盐碱的烟草新品种。]‎ ‎11.‎ 如图为处于特定分裂时期的某二倍体雄性动物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B.此细胞与精细胞染色体数相等 C.此细胞中不会出现等位基因的分离 D.该动物体细胞中最多有四个染色体组 D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图中细胞为雄性动物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且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此细胞染色体数是精细胞的两倍;若形成该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则此细胞可能会出现等位基因的分离;该细胞与体细胞染色体组相同,即两个染色体组,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组数目最多,即有四个染色体组。]‎ ‎12.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B.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被相关的酶水解后,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就越高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相关知识。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菌含有促使R型菌转化的转化因子;艾弗里的实验中S型菌的DNA被DNA酶水解后,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就越低;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13.某动物的体色有灰色和白色两种,纯种雄性灰色个体与纯种雌性白色个体经过多次杂交,F1均为灰色个体,让F1测交,后代中灰色∶白色=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灰色、白色分别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B.该动物体色性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C.F1雄性灰色个体与F1雌性灰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灰色∶白色=3∶1‎ D.该动物灰色和白色个体可能的基因型分别有4种、5种 C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规律。纯种雄性灰色个体与纯种雌性白色个体经过多次杂交,F1均为灰色个体,说明灰色、白色分别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根据F1测交后代中灰色∶白色=1∶3(1∶1∶1∶1的变式)可知,该动物体色性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控制该动物体色性状的基因为A、a和B、b,则F1灰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让F1雄性灰色个体与F1雌性灰色个体杂交(AaBb×AaBb),后代中基因型为A-B-的个体体色为灰色(占9/16),其他基因型的个体体色为白色(占7/16),因此,F1雄性灰色个体与F1雌性灰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灰色∶白色=9∶7;该动物灰色个体基因型为A-B-,共有4种,其他5种基因型的个体体色均为白色。]‎ ‎14.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每个植物细胞中,a、b、c基因都会表达出相应蛋白质 B.a、b互为非等位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自由组合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尾端存在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D.b中碱基对若发生了增添、缺失或替换,则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 D [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密码子、基因突变的相关内容。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b、c基因不一定在每个细胞中都会表达;a、b基因位于一个DNA分子上,在遗传时连锁,不可自由组合;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基因的本质是DNA;b中碱基对若发生了增添、缺失或替换,属于基因突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生物性状不一定改变。]‎ ‎15.经紫外线照射的开紫花的某二倍体植物,其后代中出现了1株开白花植株突变体,且紫花基因与白花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白花植株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白花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B.若白花植株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紫花 C.若白花植株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紫花 D.白花基因若为紫花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白花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A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的相关知识。由于紫花基因与白花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所以经诱变后,显性的紫花基因随那段染色体的缺失而消失,剩下的是隐性的白花基因,所以白花基因为隐性基因;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不能恢复为紫花;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则再经诱变可以恢复为紫花;白花基因若为紫花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该白花基因可能编码肽链。]‎ ‎1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B.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C.基因频率是指种群基因库中,等位基因占全部基因数目的比例 D.无性生殖比有性生殖具有更大的变异性 A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生殖隔离指不同物种不能交配,或者是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 ‎17.下列关于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B.激素、神经递质、抗体都可以被反复利用 C.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D.只要具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就能发生 A [本题考查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激素、抗体都不能被反复利用,多数神经递质也不能被反复利用;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可能成为抗原;具有完整的反射弧,必须给予一定的刺激才能发生反射。]‎ ‎18.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效应T细胞可直接清除宿主细胞中的病原体 C.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不必经吞噬细胞的吞噬和处理 D.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D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免疫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只有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淋巴因子不能识别抗原;效应T细胞促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不能直接清除宿主细胞中的病原体;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需要经吞噬细胞的吞噬和处理,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19.激素调节是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饮水不足可促使垂体合成并释放抗利尿激素 B.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提高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 C.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具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D.大量口服胰岛素,可使血糖快速降低而使机体表现出休克症状 B [本题考查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由垂体后叶释放到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提高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激素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酶分解而失去作用。]‎ ‎20.某兴趣小组将某生长状态相同的植物进行不同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 B.D和E实验说明生长素运输抑制剂和细胞分裂素作用的原理相同 C.要证实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至少要进行A、B、C三个实验 D.此实验可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表现为相互拮抗关系 B [本题考查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实验结果分析的相关内容。顶端优势的原理是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该实验的目的就是探究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D和E实验说明生长素运输抑制剂抑制生长素向下运输,细胞分裂素抑制生长素的作用;A、B、C三组实验说明顶端产生的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在侧芽生长这一作用方面相互拮抗。]‎ ‎21.在弃耕农田演替为森林的某一阶段,对双子叶植物甲的种群进行调查,λ(某段时间种群的个体数量与上一段时间种群数量的比值)的变化如图所示。在0~t4时间段内(  )‎ A.甲的种群密度在t1时最大、t3时最小 B.群落的空间结构、物种丰富度等发生改变 C.群落的反馈调节能力减弱,恢复力稳定性增强 D.甲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适应环境的能力减弱 B [本题考查的是种群数量的变化、群落演替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相关内容。由图可知,在0~t2时间段,甲种群的λ大于1,表明甲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因此甲的种群密度在t2时最大,在t2~t4时间段,甲种群的λ小于1,表明甲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因此甲的种群密度在t4时最小;图中为弃耕农田演替为森林的某一阶段,在此过程中生物种类增加,群落的空间结构变得复杂、物种丰富度增大,群落的反馈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减弱;在t4~t5时间段,甲种群的λ等于1,说明此时甲种群的数量维持相对稳定,甲适应环境的能力没有减弱。]‎ ‎22.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滥垦导致群落物种丰富度较低 B.该群落恢复过程中最先出现地衣 C.该群落恢复过程中能量输入小于输出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无影响 A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内容。滥垦使该山区坡地的动植物种类减少,物种丰富度降低,但是仍然保留有土壤条件和生物,所以其恢复过程是次生演替,最先出现的不是地衣;群落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应该大于输出;人类活动往往使得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3.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湿地水禽的重要越冬地、繁殖地、停歇地,被誉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工业污水的排放,受到很大的污染,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N、P等无机盐也越多 B.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由于污染而死亡的鱼腐烂后会加重污染并导致更多鱼类死亡属于正反馈调节 D.东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数可能大量减少,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A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内容。距离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氧量越小。]‎ ‎24.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了很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验。下列关于生态学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食物链营养级越多能量传递效率越高 B.草原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产生的能量可以流向生产者 C.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地理位置 D.增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增加其抵抗力稳定性 D [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稳定性的相关内容。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效率与食物链长短无关;草原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产生的是热能,生产者不能利用热能;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增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加。]‎ ‎25.如图为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A的技术路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设计的引物间要避免形成氢键 B.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构建表达载体需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 C.检测是否转化成功,需要依次利用抗生素抗性基因和报告基因 D.利用TDNA可以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农杆菌的染色体DNA上 D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及应用(含PCR技术)的相关内容。采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设计的引物与模板链结合,则引物间不能形成氢键;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一般选择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利用抗生素抗性基因和报告基因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化成功;利用TDNA可将目的基因插入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7分)研究人员在密闭广口瓶中用二氧化碳缓冲液培养小球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先给予6小时适宜光照然后再置于黑暗条件下6小时,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C段与CE段比较,小球藻细胞中直接产生ATP的不同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小球藻的叶绿体基质中,AB、BC、CD对应的时间段内,C3化合物相对含量最多的时间段是________。‎ ‎(3)AB、BC段的斜率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种,其中外因是____________,内因是pH的变化会影响________。‎ ‎(4)研究人员增大二氧化碳缓冲液的浓度(仍将pH调到7),结果发现小球藻的光合速率并没有提高反而降低,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关系、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图解分析的相关内容。‎ ‎(1)AC段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E 段只进行呼吸作用。光照下小球藻细胞内直接产生ATP的部位有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黑暗中小球藻细胞内直接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与光照下相比,黑暗中小球藻细胞叶绿体内C3化合物含量高,因为CD段光反应停止,ATP和[H]的量逐渐减少,C3化合物还原过程逐渐停止。(3)AB、BC段光合作用速率不同,外因是在密闭广口瓶中,随光合作用的进行,二氧化碳总量减少,内因是溶液的pH增高使酶活性下降。(4)若二氧化碳缓冲液的浓度过高,小球藻细胞会失水,从而使小球藻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答案:(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7分)‎ ‎(1)叶绿体中类囊体薄膜 ‎(2)CD(2分)‎ ‎(3)二氧化碳浓度 酶活性 ‎(4)二氧化碳缓冲液的浓度过高,导致细胞失水(2分)‎ ‎27.(8分)兔子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基因E和e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并且知道当F基因存在时,E基因不能表达,兔子的毛色表现为白色。某人做了相关的杂交实验,其部分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组合 子一代(F1)‎ 子二代(F2)‎ 白色×白色 白色 白色∶黑色=13∶3‎ ‎(1)该实验反映了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可以由________对等位基因来控制,兔子毛色基因的遗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两只亲本白兔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F2白兔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现有一只黑色雄兔和多只基因型为eeff(甲)、eeFF(乙)的雌兔,请设计相关的实验来确定该黑色雄兔的基因型,并预测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①设计杂交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及实验方案设计的相关内容。‎ ‎(1)根据题目杂交实验结果:子二代兔子中白色与黑色个体比例为13∶3,可以推知该相对性状是由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题干E、e和F、f两对等位基因对兔子毛色控制的信息可以确定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EEff和Eeff,其余7种基因型均为白色。根据子二代兔子中白色与黑色个体比例为13∶3,可以推知子一代基因型为EeFf,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EEFF、eeff;子二代白色个体中纯合体基因型有3种,分别为eeFF、eeff和EEFF,即F2白兔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13。(3)黑色雄兔的基因型为EEff或Eeff,鉴定其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是测交,即让其与多只双隐性个体eeff(甲)杂交,观察记录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后代全部为黑色兔子,则黑色雄兔的基因型为EEff,若后代出现白色兔子,则黑色雄兔的基因型为Eeff。‎ 答案:(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8分)‎ ‎(1)两 遵循 ‎(2)EEFF、eeff 3/13‎ ‎(3)让黑色雄性个体与多只甲交配,观察后代的表现型(2分) 如果后代全为黑色个体,则亲本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EEff;如果后代出现白色个体,则亲本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Eeff(2分)‎ ‎28.(8分)酗酒有害健康,在大脑中,酒精会破坏神经元细胞膜,并会不加区别地同许多神经元受体结合,通过激活抑制性神经元(释放伽马氨基丁酸)和抑制激活性神经元(释放谷氨酸盐),造成大脑活动迟缓。经常饮酒过量可导致神经元细胞膜变得僵硬,破坏神经细胞同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大量神经细胞会因此凋亡,认知功能(尤其是记忆力、分析能力和注意力)也由此而受到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进入内环境的酒精会破坏神经元细胞膜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引起神经细胞细胞膜通透性________。‎ ‎(2)过量饮酒后,人会表现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认知功能下降等,与上述活动相关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同神经元受体结合后引起神经元释放伽马氨基丁酸,‎ 伽马氨基丁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谷氨酸盐和神经元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此时神经细胞膜外电位变化为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知识。(1)据题干信息“破坏神经细胞膜及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说明酒精会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2)“语无伦次”体现的是语言功能,其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走路不稳”体现的是小脑的运动协调功能,“认知”功能位于大脑皮层。(3)据题干信息,伽马氨基丁酸是抑制性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因此该神经递质的作用是与突触后膜结合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谷氨酸盐是激活性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因此该物质与神经元受体结合引起的是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兴奋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答案:(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8分)‎ ‎(1)降低 ‎(2)大脑皮层 小脑 大脑皮层 ‎(3)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抑制(2分) 兴奋 由正变负 ‎29.(7分)如图是某水域生态系统结构模型,A、B、C表示其中三种生物成分。请回答:‎ ‎(1)在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________。该水域在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表现出复杂的镶嵌分布,这是其________的表现。‎ ‎(2)据图,该生态系统________(填“是”或“不是”)开放的生命系统,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生物B摄入生物A,但不能将摄入A的能量全部同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内容。(1)在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其中,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种群,表现出复杂的镶嵌分布,‎ 为群落水平结构的特征。(2)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发生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所以该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生命系统。(3)摄入量=同化量+粪便中的能量,因此B摄入A,B只能将摄入A的部分能量同化,还有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答案:(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7分)‎ ‎(1)空间结构 群落水平结构 ‎(2)是 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发生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答出物质、能量输入、输出,或只答能量输入、输出给分(2分),只答物质输入、输出不给分)‎ ‎(3)B摄入A,有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2分)‎ ‎30.(10分)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在5%~8%的微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步骤如下,请回答:‎ ―→―→―→―→―→ ‎(1)“接种”步骤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前后都要对接种工具进行________;培养时除控制无菌无毒、温度适宜外,为保证幽门螺杆菌的正常生长,还要特别注意控制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 ‎(2)为确定计数的培养皿在培养过程中是否被污染,常将________与接种的培养皿一起培养。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样品中的细菌数常常比实际活菌数偏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幽门螺杆菌能合成脲酶,将尿素分解成NH。将菌种接种到只含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培养,然后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有幽门螺杆菌,则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_____环带。幽门螺杆菌的这种生理特性对其适应胃部环境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无菌操作的相关内容。(2)纯化微生物时的接种方法主要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碳酸钙为不溶性物质,而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够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3)空 白培养基中未接种菌种,形成菌落说明了调查过程中出现了杂菌污染,所以本次调查数据为无效数据,必须舍弃,在无污染的条件下重新实验,获得准确数据。‎ 答案:(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稀释涂布平板法 灼烧灭菌 5%~8%的微氧 ‎(2)未接种的培养基 低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2分)‎ ‎(3)红色 分解尿素产生的NH呈碱性,可抵御胃酸对菌体的免疫作用(2分)‎ ‎31.(10分)如图所示的质粒中,Tet′四环素抗性基因,LacZ′基因的表达产物能使白色的大肠杆菌菌落变成蓝色。现EcoR Ⅰ切割目的基因及质粒载体并进行连接,用得到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以对目的基因进行保存和扩增。回答下列问题:‎ ‎(1)将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连接需使用的工具酶是________。为将运载体导入大肠杆菌,常用Ca2+处理使之处于________。‎ ‎(2)LacZ′基因在基因工程中起________基因的作用。为筛选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应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筛选________(填“蓝色”或“白色”)菌落。‎ ‎(3)若需要将这个质粒改造成基因工程表达载体,还需要插入________和________部分。将改造后的表达载体和目的基因经EcoR Ⅰ酶切连接,并成功导入受体细胞后,发现仍有部分细胞不能表达出目的蛋白,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最好用________________切割目的基因和表达载体。‎ ‎(4)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施标识制度,比如由转基因大豆加工制成的大豆油,标注为“本产品加工原料中含有转基因大豆,但本产品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分”,其相关的生物学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每空1分,共10分)(1)DNA连接酶 感受态 ‎(2)标记 四环素 白色 ‎(3)启动子 终止子 目的基因与质粒反向连接 两种限制酶 ‎(4)大豆油属脂肪,不含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