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解析版)

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 一、选择题 ‎1.在电子显微镜下,霍乱弧菌和酵母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A. 核糖体和细胞膜 B. 线粒体和内质网 C. 核糖体、拟核和细胞膜 D.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霍乱弧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 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详解】A、霍乱弧菌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细胞膜,A正确;‎ B、霍乱弧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和内质网,B错误;‎ C、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拟核,C错误;‎ D、霍乱弧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和高尔基体,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霍乱弧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 麦芽糖可水解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 C. 蔗糖水解的终产物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 动、植物体内的多糖不同,但组成基本单位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 分子式 ‎ 分布 ‎ 生理功能 ‎ 单 糖 ‎ 五碳糖 ‎ 核糖 ‎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 脱氧核糖 ‎ C5H10O4‎ 六碳糖 ‎ 葡萄糖 ‎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 二 糖 ‎ 蔗糖 ‎ C12H22O11‎ 植物细胞 ‎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 麦芽糖 ‎ 乳糖 ‎ C12H22O11‎ 动物细胞 ‎ 多 糖 ‎ 淀粉 ‎ ‎(C6H10O5)n 植物细胞 ‎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 纤维素 ‎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 糖原 ‎ 动物细胞 ‎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 ‎【详解】A、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A正确;‎ B、麦芽糖可水解成2分子葡萄糖,B错误;‎ C、蔗糖水解的终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属于还原糖,因此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正确;‎ D、动、植物体内的多糖不同,动物体内的多糖是糖原,植物体内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但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糖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糖类的种类、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下图展示了细胞膜的部分功能,其中①为一种特殊的结构——胞间连丝,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功能①是高等植物细胞间的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 B. 功能②可体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边界 C. 功能③确保了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D. 性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不能用图中④表示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功能:‎ ‎1、维持稳定代谢的胞内环境②即系统的边界,又能调节和选择物质进出细胞。‎ ‎2、在细胞识别④、信号传递①、纤维素合成和微纤丝的组装等方面,生物膜也发挥重要作用。‎ ‎3、与其他细胞进行信息交流,但是这些物质并不是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的,而是穿过细胞膜,与细胞核内或细胞质内的某些受体相结合,从而介导两个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详解】A、①为一种特殊的结构胞间连丝,故功能①是高等植物细胞间的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A正确;‎ B、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边界都是细胞膜,都有功能②,B正确;‎ C、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故功能③‎ 不能确保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C错误;‎ D、性激素进入靶细胞,与胞内受体结合,故性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不能用图中④表示,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细胞膜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以及识图能力,难度不大。‎ ‎4.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显微镜下几个细胞依次经过了甲、乙、丙三种状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三种状态中,乙细胞吸水能力最强 B. 三种状态的变化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没有变化 C. 观察三种状态的变化过程中,需要将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 D. 丙状态后细胞大小不再变化,水分子不再进入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丙的质壁分离程度<甲<乙,细胞在发生之比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水分子都是双向移动的。‎ ‎【详解】A、三种状态中,丙的质壁分离程度<甲<乙,因此乙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A正确;‎ B、三种状态的变化过程中,细胞失水,外界溶液浓度降低,B错误;‎ C、观察三种状态的变化过程中,只需要在低倍镜观察,C错误;‎ D、丙状态后细胞大小不再变化,水分子进出细胞动态平衡,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有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5.下列关于ATP和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TP的合成与水解需要不同酶的参与 B. ATP与ADP都是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 C.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为反应提供能量 D.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的断裂,合成ATP所需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 ‎【详解】A、酶具有专一性,ATP的合成与水解需要不同酶的参与,A正确;‎ B、ATP与ADP都是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B正确;‎ C、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为反应提供能量,C正确;‎ D、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少部分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大部分以热能形式丧失,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ATP和酶的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识记酶促反应的原理,掌握酶的特性,理解ATP的合成和水解反应,识记细胞呼吸释放能量的去路,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个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6.下图中a表示一定量的某酶的催化效率,其中纵坐标为酶反应速率,横坐标为底物浓度。当酶量增加1倍时,表示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的曲线b,正确的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底物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增加,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底物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是酶浓度,提高酶浓度,酶促反应速率会升高。‎ ‎【详解】当底物浓度比较低时,酶浓度增加,相应反应速率变化不大;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酶浓度增加,相应的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因此C图中的曲线a、曲线b可以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找准不同曲线的含义,然后再结合有关知识分析解答,难度不大。‎ ‎7.下列实验方法、步骤正确的是 A. 检测梨匀浆中的还原糖时,先加斐林试剂甲液后滴4滴斐林试剂乙液再水浴加热 B. 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有利于在高倍镜下观察生活状态的线粒体 C.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要先将洋葱根尖置于盛有盐酸的培养皿中进行解离 D. 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可以先在滤纸上用蓝色圆珠笔画一条横线后沿线画两二次滤液细线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3、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详解】A、斐林试剂使用时应该混合使用,A错误;‎ ‎ B、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有利于在高倍镜下观察生活状态的线粒体,B正确;‎ ‎ C、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要先将洋葱根尖置于盛有盐酸和酒精的培养皿中进行解离,C错误;‎ ‎ D、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可以先在滤纸上用铅笔轻轻画一条横线后沿线画两次滤液细线,蓝色圆珠笔有色素,会干扰实验,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检测还原糖实验、观察线粒体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8.如图表示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6过程能发生在所有植物细胞内 B. 可以不在生物膜上完成的过程是1、2、3、4‎ C. 4过程的两个阶段都会有2过程发生 D. 5过程需要2过程的参与,而6过程中同时伴随1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中:1表示ATP的水解反应;2表示ATP的合成反应;3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4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5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6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中水的光解。‎ ‎【详解】A、光合作用只能发生在含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中,根细胞等无法发生,A错误;‎ B、图中过程1ATP的水解发生在所有细胞中,2ATP的合成反应(能发生在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细胞质基质)、3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4可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1、2、3、4均可不在生物膜上进行,B正确; ‎ C、4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若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则不会合成ATP,C错误;‎ D、6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中水的光解,需要光能,不需要ATP,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要求考生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9.下列对同位素标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15N标记氨基酸,在细胞膜上不会检测到15N B. 用18O标记CO2可探究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 C. 小鼠吸入18O2后,细胞中的H2O和CO2中均可检测到18O D. 用14C标记CO2叶肉细胞中的C5中不可能有14C ‎【答案】C ‎【解析】‎ ‎【分析】‎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1)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别侵染细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用3H标记氨基酸,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3)15N标记DNA分子,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4)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机物;(5)鲁宾和卡门用18O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详解】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利用15N标记某氨基酸,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然后出现在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A错误;‎ B、探究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应该用18O分别标记CO2和H2‎ O,得到的氧气质量比为8:9,B错误;‎ C、关于呼吸作用元素的去向分析:根据反应式, 18O2标记以后放射性元素首先出现在水中,但是水又可以作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物,因此放射性元素又可以出现在二氧化碳中,C正确;‎ D、给水稻提供14CO2,暗反应中要发生CO2+C5 →2C3和C3的还原C3→(CH2O)+C5+H2O,故叶肉细胞中的C5中也可能存在14C,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以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为素材,考查分泌蛋白、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泌蛋白的过程,能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10.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琼脂块模拟细胞)”的实验过程中,测量结果及计算结果如表格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琼脂块的边长(cm)‎ NaOH扩散(cm)‎ ‎1‎ ‎6‎ X a ‎2‎ ‎3‎ Y b ‎3‎ ‎2‎ Z c A. 实验中制作琼脂块时需要加入少量醋酸洋红液作为检验试剂 B. 实验中不同体积的琼脂块需在NaOH溶液中放置相同时间 C. 该实验结论可说明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D. 一段时间内,该表格中的测量结果及计算结果应为X=Y=Z,a>b>c ‎【答案】A ‎【解析】‎ ‎【分析】‎ 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 ‎【详解】A、实验中制作琼脂块时需要加入少量酚酞作为检验试剂,酚酞遇到NaOH变红,A错误;‎ B、实验中不同体积的琼脂块需在NaOH溶液中放置相同时间,控制好无关变量,B正确;‎ C、该实验结论可说明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细胞体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高,C正确; ‎ D、NaOH在每块琼脂块中生物扩散速率是相同,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故X=Y=Z,a>b>c,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11.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实验中,杂合子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的条件是 ‎①杂合子产生两种等量的不同类型的配子 ②受精时,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不同基因型的种子发育的概率相同 ④杂合子产生的雌雄配子数之比为1:1‎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详解】①在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这是实现F2中高:矮为3:1的条件之一,①正确;‎ ‎②含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是实现F2中高:矮为3:1的条件之一,②正确; ③含不同基因型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这是实现F2中高:矮为3:1的条件之一,③正确;‎ ‎④一般情况下,雄配子数量要多于雌配子,④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掌握实现子二代3:1分离比的条件,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12.某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假设这群牛中相关基因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变化)的毛色有栗色和黑色两种,且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多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后代都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显性性状 B. 若某段时间内新生的黑色个体少于栗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性状 C. 若该种群中黑色与栗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 D. 理论上,该牛群中黑色或栗色个体中雌雄个体各占一半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1)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2)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所以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则不能直接确定。‎ ‎【详解】A、多对栗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栗色,据此不能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栗色可能为显性,也有可能为隐性,A错误;‎ B、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黑色个体少于栗色个体,可能由于后代的数量较少,不一定体现出特定的分离比,因此不能确定显隐性关系,B错误; ‎ C、若显性基因频率和隐性基因频率相等,则显性个体数目多于隐性个体数目,因此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时,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C错误; ‎ D、由于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与性别无关,所以该牛群中黑色或栗色个体中雌雄个体各占一半,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13.某自花传粉植物(2n)的叶柄有绿色、红色和紫色三种类型,某红色叶柄植株自交后得到的F1中有226株红色叶柄植株、147株紫色叶柄植株和25株绿色叶柄植株,用绿色叶柄植株与亲本红色叶柄植株杂交得到202株紫色叶柄植株、101株红色叶柄植株和99株绿色叶柄植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植物叶柄颜色的性状是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B. F1红色叶柄植株中基因均杂合的个体约有125株 C. F1的紫色叶柄植株杂交后,子代中可能会出现紫色、红色和绿色叶柄植株 D. F1中紫色叶柄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数与红色叶柄植株的不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红色叶柄植株自交后得到的F1中有226株红色叶柄植株、147株紫色叶柄植株和25株绿色叶柄植株,即红色:紫色:绿色=226:147:25=9:6:1,该比例属于9:3:3:1的变式,故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属于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红色的基因型为A_B_、紫色基因型为A_bb和aaB_,绿色的基因型为aabb。‎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植物叶柄颜色的性状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错误;‎ B、F1红色叶柄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基因均杂合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所占比例为4/9,约有226×4/9=100株,B错误; ‎ C、F1的紫色叶柄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和aaB_,杂交后,子代中可能会出现紫色、红色和绿色叶柄植株,C正确; ‎ D、F1中紫色叶柄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和aaB_,共AAbb、Aabb、aaBB、aaBb,红色叶柄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即AABB、AABb、AaBB、AaBb,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运用的相关知识,根据9:3:3:1变式,找出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题。‎ ‎14.等位基因A、a可能会位于 ‎①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③DNA分子的两条单链上 ④一个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一对基因。一般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来表示,如A和a。据此答题。‎ ‎【详解】①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①正确;②‎ 一条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但若发生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姐妹染色单体上也可能含有等位基因,②正确;‎ ‎③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上不可能含有等位基因,③错误;‎ ‎④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可位于一个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④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等位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等位基因的概念,明确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且为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再准确判断各选项即可。‎ ‎15.关于人卵细胞的产生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卵原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产生 B. 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都会发生DNA数目减半 C. 一个女性产生的两个卵细胞的基因型不可能完全相同 D. 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卵原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产生,A正确;‎ ‎ B、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都会发生DNA数目减半,B正确;‎ ‎ C、一个女性产生的两个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完全相同,C错误;‎ ‎ D、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前,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6.在调查某种单基因遗传病时发现,某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是患者,其丈夫、女儿及父亲、哥哥和妹妹都正常,其哥哥的配偶及一儿一女也都正常。下列对该女性及其家系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该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但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若该女性患者与丈夫再生一个孩子,则该拨子患病的概率一定为1/2‎ C. 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该女性哥哥家再生一个孩子也不可能患该病 D. 若该女性丈夫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则该女性的母亲的相关4因是杂合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是患者,但其父亲是正常的,故不可能为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也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 ‎【详解】A、女性患者的父亲正常,故排除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可能,A错误;‎ B、若其丈夫没有致病基因,该病是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遗传,也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无论哪种情况子代患病的概率都是1/2,C正确; ‎ D、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妹妹为显性纯合子或杂合子,若为杂合子,其丈夫也是携带者时,后代也可能患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题意,考查人类遗传病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特点,根据题干有效信息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推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并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17.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 上清液a的放射性较强 B. 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C. 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 沉淀物b的放射性不是来自新噬菌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用35S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目的是将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上清液a中放射性较强,沉淀物b中含有少量的放射性。‎ ‎【详解】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经搅拌后与细菌分开,离心后分别在上清液中,所以上清液a中放射性较强,A正确; ‎ B、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不是DNA(DNA中不含S元素),B正确; ‎ C、上述实验只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 ‎ D、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②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将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所以沉淀物b的放射性不是来自新噬菌体,可能是吸附在噬菌体上的蛋白质外壳,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过程图,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中;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明确图示实验只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8.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B. 葡萄球菌拟核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 将一个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8‎ D. 经加热或碱处理后的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量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数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DNA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A错误; ‎ B、葡萄球菌拟核DNA分子为环状,所以分子中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 C、将一个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C错误; ‎ D、双链DNA分子,嘌呤与嘧啶配对,所以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相等,但经加热或碱处理后的DNA分子不一定是双链结构,因此其中嘌呤碱基数量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数量,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内容及其应用,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答题。‎ ‎19.TATA框是多数真核生物基因的一段DNA序列,位于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其碱基序列为TATAATAAT,RNA聚合酶与TATA框牢固结合之后才能开始转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TATA框被彻底水解后得到3种小分子 B. mRNA逆转录获得的DNA片段不含TATA框 C. RNA聚合酶与TATA框结合后催化氢键的解开 D. 某基因的TATA框经诱变缺失后,会影响转录的正常进行 ‎【答案】A ‎【解析】‎ ‎【分析】‎ 真核生物的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在编码区上游,存在一个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即本题TATA框,RNA聚合酶与TATA框牢固结合之后才能开始转录。‎ ‎【详解】A、TATA框被彻底水解后得到脱氧核糖、磷酸、A、T共4种小分子,A错误; ‎ B、TATA框属于基因启动子的一部分,mRNA逆转录获得的DNA片段不含TATA框,B正确; ‎ C、RNA聚合酶与TATA框结合后催化氢键的解开,形成单链开始转录,C正确; ‎ D、某基因的TATA框经诱变缺失后,RNA聚合酶没有了结合位点,不能启动基因转录,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基因中的TATA框,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20.编码酶X的基因发生突变,基因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Y。下表显示了两类指标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的判断,错误的是 指标 ‎①‎ ‎②‎ ‎③‎ ‎④‎ 酶Y活性/酶X活性 ‎50%‎ ‎100%‎ ‎15%‎ ‎150%‎ 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 ‎1‎ ‎1‎ 小于1‎ 大于1‎ A. ①出现的原因可能是mRNA上密码子改变导致氨基酸改变 B. 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mRNA上密码子序列没有变化而不会影响酶活性 C. ③出现的原因可能是酶Y的氨基酸数目减少导致酶功能改变 D. ④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合成的肽链延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属于基因突变。一个碱基对被替换后,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2)只改变一个氨基酸;(3)导致终止密码的位置提前,翻译形成的肽链变短;(4)导致终止密码的位置推后,翻译形成的肽链变长。‎ ‎【详解】A、①中酶Y氨基酸数目与酶X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但酶活性改变了,可能是mRNA上密码子改变导致氨基酸改变,A正确; ‎ B、②‎ 出现的原因可能是mRNA上密码子发生了变化,但氨基酸没有改变,因而不会影响酶活性,B错误;‎ C、③碱基改变之后酶活性下降且氨基酸数目减少,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的位置提前了,酶Y的氨基酸数目减少导致酶功能改变,C正确; ‎ D、④酶活性改变且氨基酸数目增加,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的位置推后,导致肽链变长,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再结合表中信息,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有一定难度。‎ ‎21.研究人员将基因型为Hh的二倍体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植株甲,再以植株甲为母本,基因型为Hh的二倍体西瓜植株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植株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秋水仙素能使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故植株甲为纯合的四倍体 B. 植株甲接受二倍体西瓜植株的花粉后,其所结的西瓜为三倍体无子西瓜 C. 植株乙的基因型及比例为HHH:HHh:Hhh:hhh=1:5:5:1‎ D. 植株乙所结的果实通常不含有种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能复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基因型为Hh的二倍体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植株甲(HHhh),再以植株甲为母本,基因型为Hh的二倍体西瓜植株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植株乙的基因型及比例为HHH:HHh:Hhh:hhh=1:5:5:1。‎ ‎【详解】A. 根据分析可知,加倍后植株甲的基因型为HHhh,还是杂合子,A错误;‎ B. 植株甲是四倍体,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接受二倍体西瓜植株的花粉后,其所结的西瓜为有子西瓜,B错误;‎ C. 根据分析可知,植株甲(HHhh)和基因型为Hh的植株杂交获得植株乙的基因型及比例为HHH:HHh:Hhh:hhh=1:5:5:1,C正确;‎ D. 植株乙所结的果实通常不含有种子的原因是联会发生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D错误。‎ 故选C。‎ ‎2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发生基因突变的生物,不一定能发生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而基因重组具有定向性 C. 高茎豌豆自交,子一代出现矮茎性状一定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D. 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生物细胞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 ‎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详解】A、能发生基因突变的生物,不一定能发生基因重组,如病毒和原核生物,A正确;‎ 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 C、高茎豌豆自交,子一代出现矮茎性状是由于等位基因分离所致,C错误;‎ D、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生物细胞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如肺炎双球菌,D错误;‎ 故选A。‎ ‎23.下列关于作物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把两个玉米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采用杂交育种方法 B. 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 C. 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 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植株一定是纯合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A、若需把两个小麦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A正确; ‎ B、“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本质是缺少对应的基因,要产生新基因常用诱变育种,B正确;‎ C、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是原有的基因重新组合,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正确; ‎ D、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是单倍体,但是单倍体中不一定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则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二倍体,也不一定是纯合体,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几种育种方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重点考查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和典例。‎ ‎24.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红绿色盲患者,下列情况下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的是 A. 妻子是患者,所怀胎儿是女性 B. 丈夫是患者,所怀胎儿是男性或女性 C. 妻子是患者,所怀胎儿是男性 D. 妻子是患者,所怀胎儿是男性或女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人群中男性患者远比女性患者多,系谱中往往只有男性患者;‎ ‎2、双亲无病时,儿子可能发病,女儿则不会发病;儿子如果发病,母亲肯定是个携带者,女儿也有1/2的可能性为携带者;‎ ‎3、男性患者的兄弟、外祖父、舅父、姨表兄弟、外甥、外孙等也有可能是患者;‎ ‎4、如果女性是一患者,其父亲一定也是患者,母亲一定是携带者。‎ ‎【详解】A、妻子是患者,所怀胎儿是女性,一定正常,无需检测基因,A错误;‎ B、一对夫妇,丈夫为红绿色盲患者,妻子正常,表现正常的妻子的基因型可能是纯合的,也可能是杂合的,所生男性或女性都有可能患病,故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B正确;‎ C、一对夫妇,丈夫正常,妻子为红绿色盲患者,则所生儿子一定色盲,也无需检测,C错误;‎ D、一对夫妇,丈夫正常,妻子为红绿色盲患者,则所生儿子一定色盲,女儿一定正常,不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D错误;‎ 故选B。‎ ‎25.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的频率之和为1‎ B.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C. 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的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导致生物进化 D. 因为女性可以携带色盲基因,所以女性群体中的色盲基因频率大于男性群体中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的总数÷种群中该等位的基因总数×100%。‎ ‎①不同的基因在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不随机交配、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等。‎ ‎②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 ‎2、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内全部个体的比例。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体数×100%。‎ ‎【详解】A、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A正确; ‎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正确; ‎ C、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的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导致生物进化,C正确; ‎ D、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等于女性,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基因频率的概念,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二、非选择题 ‎26.图1为植物叶肉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其中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图2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该植物细胞的O2释放速率。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相关生理过程③~⑦中,可发生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的为________,可发生在膜结构上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 ‎(2)图2中影响d点的环境因素主要为________。在光照强度为1000 lx的条件下,每天至少需要________h的光照,该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3)若将该植物放置于密闭容器中,通过仪器测定CO2的变化计算该植物1h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需要先将该密闭容器放置在________处理1h。‎ ‎(4)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2). ⑤⑥⑦ (3). ③⑦ (4). CO2浓度、温度 (5). 6 (6). 黑暗条件下 (7). 使研磨充分 ‎【解析】‎ ‎【分析】‎ 据图1分析,①表示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②表示吸收矿质元素离子,③表示光反应阶段,④表示暗反应阶段,⑤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⑥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⑦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据图2分析,a表示呼吸速率,b表示光补偿点,d表示光饱和点。‎ ‎【详解】:(1)③表示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相关生理过程③~⑦中,③‎ 表示光反应阶段,④表示暗反应阶段,⑤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⑥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⑦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可发生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的为呼吸作用,即⑤⑥⑦,可发生在膜结构上的生理过程为③光反应阶段、⑦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2)d表示光饱和点,限制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在光照强度为1000lx的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为15,呼吸速率为5,只有净光合速率大于0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设每天至少需要Xh的光照,该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则15X-5(24-X)>0,算得X>6。因此在光照强度为1000lx的条件下,每天至少需要6h的光照,该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3)若将该植物放置于密闭容器中,通过仪器测定CO2的变化表示净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故通过仪器测定CO2的变化计算该植物1小时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还需将该密闭容器放置在黑暗条件下处理一小时。‎ ‎(4)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有助于研磨充分。‎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以及物质变化,进而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生理过程的名称,难度适中。‎ ‎27.某种开花植物细胞中,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A控制紫花的形成。现将纯合的紫花植株与纯合的红花植株杂交,F1全开紫花,F1自交子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定律;亲本紫花植株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2)若紫花植株和白花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紫花:红花=1:1,则紫花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3)为鉴定上述F2中某红花植株的基因型,请写出两种鉴定思路并预期结果:‎ ‎①思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思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分离和自由组合 (2). Aabb、aaBB (3). AaBB (4). ①让该红花植株自交 (5). 若子代全部为红花植株,则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否则为aaBb(或若子代中红花植株数与白花植株数之比约为3:1,则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6). ②让该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 (7).‎ ‎ 若子代全部为红花植株,则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否则为aaBb(或若子代红花植株数与白花植株数之比约为1:1,则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解析】‎ ‎【分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F2表现为12紫花:3红花:1白花,符合9:3:3:1,说明该植物花色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亲本纯合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故该植株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A_bb、红花的基因型为为aaB_,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 ‎【详解】(1)由分析可知,该植物花色遗传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 ‎(2)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紫花(A_B_、A_bb):红花(aaB_)=1:1,说明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 ‎(3)F2中某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_,要判断其到底是aaBB还是aaBb,可让该红花植株自交,若其基因型为aaBB,子代全为红花;若其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红花:白花=3:1。也可让该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若其基因型为aaBB,子代全为红花;若其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红花:白花=1:1。‎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要点,判断植物基因型可用自交,如果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也可用测交,测交后代有性状分离,为杂合子,无性状分离为纯合子。‎ ‎28.某种野生豌豆绿叶植株的基因型AA突变为aa时表现为黄叶。科研工作者采用突变体与三体(2N+1,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多出一条)杂交的方法确定该突变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突变为a后会影响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某种酶的活性,这说明基因可以通过______,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自然界极少能见到突变的黄叶豌豆植株,是由于基因突变有_______的特点。‎ ‎(2)三体豌豆属于___________变异的结果。‎ ‎(3)科研人员用该突变植株作父本,与不同染色体的三体绿叶纯合体植株杂交,选择F1中的三体与黄叶植株杂交得F2,结果如下表所示。由实验结果可判断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___号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体母本(三条同源染色体的编号)‎ ‎1号染色体 ‎2号染色体 ‎3号染色体 ‎4号染色体 ‎5号染色体 ‎6号染色体 ‎7号染色体 F2的表现型及数量 绿叶 ‎100‎ ‎110‎ ‎132‎ ‎122‎ ‎110‎ ‎110‎ ‎120‎ 黄叶 ‎99‎ ‎109‎ ‎129‎ ‎122‎ ‎111‎ ‎21‎ ‎115‎ ‎【答案】 (1).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 频率很低和不定向性(或只答频率很低) (3). 染色体(数目) (4). 6 (5). 若突变基因位于三体豌豆植株的3条同源染色体上,则三体绿叶纯合体植株的基因型为AAA,突变植株作父本与之杂交,F1中的三体豌豆植株的基因型为AAa,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1AA:2Aa:2A:la,再让F1中的三体豌豆植株与黄叶植株杂交,F2中绿叶植株:黄叶植株=5:1。若突变基因不位于三体豌豆植株的3条同源染色体上,则三体母本的基因型为AA,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叶植株:黄叶植株=1:1‎ ‎【解析】‎ ‎【分析】‎ ‎1、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控制细胞代谢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1)A突变为a后会影响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某种酶的活性,这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自然界极少能见到突变的黄叶豌豆植株,是由于基因突变有频率很低和不定向性的特点。‎ ‎(2)三体豌豆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结果。‎ ‎(3)若突变基因位于三体豌豆植株的3条同源染色体上,则三体绿叶纯合体植株的基因型为AAA,突变植株作父本与之杂交,F1中的三体豌豆植株的基因型为AAa,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1AA:2Aa:2A:la,再让F1中的三体豌豆植株与黄叶植株杂交,F2中绿叶植株:黄叶植株=5:1.若突变基因不位于三体豌豆植株的3条同源染色体上,则三体母本的基因型为AA,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叶植株:黄叶植株=1:1.因此由实验结果可判断突变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识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解答。‎ ‎29.研究人员调查人类遗传病时,发现了一种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的遗传病,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同时具有两种显性基因的人才表现正常。下图是该研究人员调查某家族时绘制的系谱图,其中I-3的基因型是AABb,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I-4的基因型为________,I-1和I-2是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或“一个纯合子和一个杂合子”),试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I-1的基因型为AaBB,且II-2与II-3婚配后所生后代不会患该种遗传病,则III-1和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检测发现,III-2的染色体组成为44+X,该X染色体可能来自I代的_______(填编号)。‎ ‎(4)II-4与一正常男性结婚,生了一个正常孩子,现已怀上了第二胎,为了防止生下该遗传病患者,应该采取________________方法。‎ ‎【答案】 (1). AABb或AaBb (2). 杂合子 (3). I-1和I—2的子代II—2是患者,所以I—1和I—2都至少携带一个隐性基因 (4). 5/8 (5). I-2、I-3、I-4 (6). 基因诊断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该性状是由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的遗传病(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并且同时具有A、B两种显性基因的人表现型才能够正常,那么患病人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 ‎【详解】(1)I3的基因型是AABb,Ⅱ3患病,肯定有A基因,并且含有bb,故表现正常的I4含有Bb,其基因型为AABb 或AaBb,为杂合子。Ⅱ2与Ⅱ3‎ 婚配后所生后代不会患该种遗传病,则Ⅱ2与Ⅱ3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I1和I2表现正常,故基因型为A_B_,又知II2基因型为aaBB,所以I1和I2基因型为AaB_,为杂合子,至少携带一个隐性基因。‎ ‎(2)Ⅱ2与Ⅱ3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Ⅲ1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婚配,子代正常A_B_的概率为3/4×1/2=3/8,则患病的概率为1-3/8=5/8。‎ ‎(3)人群中存在染色体组成为44+X的个体,不存在染色体组成为44+Y的个体。其原因可能是控制生物体成活的重要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不在Y染色体上。Ⅲ2的染色体组成为44+X,若X染色体来自II3,有可能来自I3或I4,若X染色体来自II2,此X染色体来自I2,不可能来自I1。‎ ‎(4)Ⅱ4与一正常男性结婚,生了一个正常孩子,现已怀上了第二胎,由于该胎儿也有可能患该疾病,故有必要对这个胎儿针对该疾病进行基因诊断。‎ ‎【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利用口诀,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同时能利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30.请根据以下不同情况,回答下列有关变异与生物进化的问题:‎ ‎(1)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_______(填“基因”或“染色体”)为单位的变异。染色体变异不同于基因突变之处有①染色体变异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比基因突变的多,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观察或对性状影响的角度考虑)。‎ ‎(2)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依次占25%、50%和25%。若该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________。‎ ‎(3)果蝇的隐性突变基因a纯合时雌蝇不育(无生殖能力),但雄蝇无影响。一对基因型为Aa的果蝇交配产生子一代,子一代随机交配产生子二代。子二代与子一代相比,A的基因频率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种群中只有Aa一种基因型。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应为________。‎ ‎【答案】 (1). 染色体 (2). 染色体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基因突变则不能(或染色体变异对性状的影响通常大于基因突变) (3). 4:4:1 (4). 增大 (5).‎ ‎ A基因纯合致死 (6). Aa:aa=1:1‎ ‎【解析】‎ ‎【分析】‎ ‎1、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由于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又分为染色体以染色体组倍数的增加或减少及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2、基因突变包括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隐性纯合子发生显性突变,一旦出现显性基因就会出现显性性状;显性纯合子发生隐性突变,突变形成的杂合子仍然是显性性状,只有杂合子自交后代才出现隐性性状。‎ ‎【详解】(1)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个别染色体为单位的变化,基因突变是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变化不会引起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变化,染色体变异涉及的碱基对数目变化多,会引起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变化,同时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而基因突变不能。‎ ‎(2)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则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占1 /3 ,Aa占2/ 3 ;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1 /3 +2/ 3×1/ 2 =2 /3 ,a的基因频率为1 3 据遗传平衡定律,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后代中AA的频率2/ 3 ×2/ 3 ,Aa为2×1/ 3 ×2 /3 ,aa为1/ 3 ×1/ 3 ,下一代中AA:Aa:aa=4:4:1。‎ ‎(3)按照分离定律,一对基因型为Aa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子一代雄性个体都是可育的,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a=1:1,雌性个体aa不育,因此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2:1,自由交配得到子二代的基因型是AA:Aa:aa=2:3:1,子二代A的基因频率是2 /6 +1/ 2 ×3 /6 =7 /12 ,子二代与子一代相比,A的基因频率增大。‎ ‎(4)如果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子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说明存在显性纯合致死效应(或A基因纯合致死或AA致死或A显性基因纯合致死);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中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关系是A:a=1:2,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2×1 /3 ×2 /3 ,aa=2/ 3 ×2/ 3 ,所以第一代中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1:1。‎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遗传平衡定律的使用条件和应用,以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频率与基因型之间计算关系。‎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