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6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1.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生理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转录完成后模板即被分解 B.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迅速被分解 C. 动物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D. 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腔后逐渐失去活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2.神经递质、动物激素都要与特定的受体结合 3.不同的酶的最适pH值不同,过酸过碱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转录完成后DNA不会被分解,A错误。在突触间兴奋传递的过程中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迅速被分解,B正确。动物激素能与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结合,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C正确。唾液淀粉酶在口腔中发挥作用的pH值大约是6.8,而正常情况下,胃液的PH值1.3-1.8,饭后胃液被稀释,pH值可上升至3.5,因此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腔后逐渐失去活性,D正确。 2.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及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 氧进入血液中红细胞的过程就是进入内环境的过程 C. pH的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 D. 环境温度下降导致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 1. 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2.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详解】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 正确。细胞内的液体不是内环境,因此氧进入血液中红细胞的过程不是进入内环境,B错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完成的,内环境中的pH的调节也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C正确。当环境温度下降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进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促甲状腺激素作用在甲状腺上,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会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增加产热,D正确。 【点睛】1.与寒冷调节有关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2.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D 【解析】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 正确;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 pH 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 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正确;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4.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及调节途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 B. 人体细胞外液中维持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是K+ C. 血浆中含乳酸过多时,会与HCO3﹣、HPO42﹣反应 D. 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 【答案】C 【解析】 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高,A错误;人体细胞外液中维持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是钠离子,B错误;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血浆中含乳酸过多时,会与这些缓冲物质反应,维持PH值的相对稳定,C正确;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D错误.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的组成 【名师点睛】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 (1)温度: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 (3)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5. 对人体内环境中pH及调节途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人体血液的pH通常维持在7~7.45之间 B. 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C. 血液中Na2CO3过多,就与H2C03结合成NaHCO3 D. 血液中C02过多时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将CO2排出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考查细胞外液的酸碱度的理解。血浆的PH值接近中性,为7.35—7.45,而其调节作用的主要有HCO3—、HPO42— 等离子。剧烈运动导致乳酸增多后,过多的乳酸会与血液中的NaHCO3反应生成CO2 考点:细胞外液的酸碱度的理解 点评:本题属于识记水平的试题。 6. 让人们谈虎色变的艾滋病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即HIV引起的,HIV存在于患者 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中,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艾滋病的传染性极强 B. 生活中与患者握手易感染HIV C. HIV能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形成DNA D. 补牙时,可因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未消毒的器械而感染HIV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解: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染性极强,A正确; B、与患者握手不会感染HIV,B错误; C、HIV为逆转录病毒,能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形成DNA,C正确; D、HIV可通过血液传播,故补牙时,可因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未消毒的器械而感染HIV,D正确. 故选:B. 考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7.如图表示病毒HIV造成艾滋病的病程,显示人体内产生免疫力与HIV出现的情况。此外在临床上,初期与潜伏期时并无病症出现。试问在潜伏期时要如何采样与检测来判断病人是否已被感染( ) A. 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B. 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测定HIV抗体的存在 C. 采取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D. 采取血液直接测定HIV抗体的存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的T淋巴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力,初期人体的免疫能力很强,会杀死大多数的艾滋病病毒。 【详解】据图分析,在潜伏期时血液中HIV浓度较低,口腔粘液中艾滋病病毒更低,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极其困难,A错误。抗体主要存于血清中,口腔黏液中很难测定,B错误。从图看出潜伏期内血液中HIV的含量很低,不容易采取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C错误,在图中潜伏期,机体对HIV的免疫反应较强,机体产生较多的抗体,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因此采取血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D正确。 8. 下列有关免疫失调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艾滋病是由于HIV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B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B. 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 机体只要接触到过敏原就会引发过敏反应 D.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发机体功能紊乱,出现免疫失调病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HIV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A错。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将自身结构认为是抗原攻击而引发的疾病,B错。机体至少是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才引起过敏反应,C错。 考点:免疫调节 点评:识记和区别人体免疫功能异常而引起的疾病,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9.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免疫系统反应过度攻击自身物质,引发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B. 过敏反应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C. 过敏反应一般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慢,无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 免疫学的应用包括疫苗的制备、体内抗原的检测、解决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等 【答案】C 【解析】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A正确;过敏反应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B正确;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损伤和破坏组织细胞,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 错误;免疫学的应用包括疫苗的制备、体内抗原的检测、解决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等,D正确。 10.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表示的是浆细胞;②红细胞膜上有抗原物质;③这种病属于过敏反应;④方框内细胞也是免疫细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因此图中a细胞表示的是浆细胞,①正确;抗体具有特异性,一定的抗体只能与一定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图中抗红细胞抗体能与红细胞结合,说明红细胞膜上有抗原物质,②正确;题图中的该种免疫失调病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而过敏反应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③错误;方框内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的一种(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④,故选C。 11.植物根部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会向背光一侧运输,图示为研究单侧光的光照强度与根弯曲角度关系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定范围内,单侧光照强度越强,根部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的越多 B. 该实验可以验证生长素对根部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C. 单侧光照强度越强,向光侧的生长素促进作用越强 D. 根背光弯曲生长是环境影响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单侧光能够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导致生长素集中分布在背光侧。分析题图可知,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植物根弯曲的角度越大,说明随光照强度增加根部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的增多,A项正确;单侧光照条件下,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因此该实验可以验证生长素对根部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B项正确;在一定范围内,单侧光照强度越强,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越低,向光侧的生长素促进作用越强,当低于最适宜浓度后,生长素促进作用会随生长素浓度的降低而降低,C项错误;生长素对于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因此根背光弯曲生长是环境影响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项正确。 【考点定位】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12. 如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②③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赤霉素、生长素、乙烯 B. 激素①②③在促进幼苗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C. a浓度的激素②抑制细胞伸长、b浓度的激素②促进细胞伸长,激素②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除图中的激素①②③外,还有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据图分析,①是赤霉素,②是生长素,③是乙烯,A正确;①②在促进幼苗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②③具有拮抗作用,B正确;高浓度生长素通过合成乙烯抑制细胞伸长,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因此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正确;在幼苗生长过程中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处理图中的激素还有细胞分裂素等,但是NAA是生长素类似物,不是植物激素,D错误。 【点睛】对于不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3.当丝瓜植株不能合成激素或不能合成激素的受体时,都会形成矮生丝瓜。研究者用正常丝瓜、同种矮生丝瓜、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两种激素对正常丝瓜茎的生长调节均具有两重性 B. 正常丝瓜茎对赤霉素的敏感性强于生长素 C. 该矮生丝瓜很可能不能合成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 D. 该矮生丝瓜体内合成的激素种类少于正常丝瓜 【答案】C 【解析】 【分析】 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的作用。本题直接通过表中数据比较得出结论。 【详解】表中数据显示,赤霉素对正常丝瓜茎生长调节表现的都是促进作用,没有抑制,生长素对正常丝瓜茎生长调节与对照组相比较表现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A错误。实验中所用赤霉素溶液、生长素溶液浓度不同,无法比较正常丝瓜茎对赤霉素和生长素的敏感性大小,B错误。表中数据显示,随着赤霉素和生长素的浓度的不断增加,矮生丝瓜茎伸长量都没有无变化,因此可以推测该矮生丝瓜很可能不能合成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C正确。通过表中数据是无法判断矮生丝瓜合成的激素种类多少的,也无法判断合成的激素种类是否少于正常丝瓜,D错误。 【点睛】实验要遵循对照原则,表中浓度为0的是空白对照组,实验组数据要与对照组相比较才能说明问题。 14.研究人员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插条分别用一定浓度梯度的NAA溶液和清水处理,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插条生根数目如图所示,图中乙代表用清水处理的插条生根数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浓度范围是a~b浓度 B. b~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迎春花插条生根 C. 研究人员在该实验过程中设置了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 D. 该曲线不能说明NAA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NAA是生长素类似物,图中用清水处理的乙为对照组,从图中可以看出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详解】从曲线看出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浓度范围在生根数木的最高点两侧,即在a~c浓度之间,A错误。图中b~c浓度的NAA溶液是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c点浓度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迎春花插条生根,B错误。据图分析,图中乙用清水处理的插条生根数目表示空白对照,图甲中NAA的各浓度间又可以相互对照,C正确。与乙相比,甲代表的曲线o~c之间是促进作用,c~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迎春花插条生根,可以说明NAA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错误。 15.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研究,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还需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 B.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支插条 C. 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 D.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①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②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在施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时,要考虑的因素有:温度要一致、所用的植物材料条件相同、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用浸泡法时,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在本实验中,生长素类似物的功能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与其促进生长的功能不是一回事.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一端生出许多不定根,而不只是刺激不定根的生长。在本实验中,若在适宜浓度范围内不能生出不定根,原因可能是枝条质量和规格不好(如没有芽)、枝条倒插等。 【详解】在预实验中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这样才能大致确定促进生根和抑制生根的浓度范围,在正式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A错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减少实验的偶然性,每组需要取多枝插条,B正确;浸泡时,将插条的形态学下端侵泡在浓度较低,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溶液中,C正确;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的两侧,存在作用效果相同的两种生长素浓度,因此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D正确。 【点睛】易错选项D,容易忽视生长素溶液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而认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16. 以下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群落演替的结果一定能形成森林 B. 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C. 大鱼吃同种小鱼是群落中的捕食关系 D. 群落演替过程中其结构越来越复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群落演替的结果不一定能形成森林,故A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大鱼吃小鱼是种内斗争,故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越来越多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7.下图表示两种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曲线,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表示初生演替的曲线应为甲 B. 图中A~E点中代表顶极群落的应为D C. 在图示A点所具有的物种,也可存在于E点,但有可能发生优势取代 D. 图中C点处环境条件可能发生了剧烈变化,但C→D→E变化可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B 【解析】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此,图中曲线甲表示的是初生演替,A正确;A~E中,B、D点物种变化幅度较大,不属顶极群落,B错误;在图示A点所具有的物种,也可存在于E点,但有可能发生优势取代,C正确;图中C点是个拐点,说明环境因素发生了剧烈变化,导致大量生物死亡,物种多样性降低,但C→D→E变化可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 18.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为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 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 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 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退耕还林到森林的演替是次生演替的过程,生物种类逐渐增加。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使光照强度。 【详解】实施退耕还林后,环境变好,资源空间相对充足,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A正确。在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群,在竞争中前者被后者替代,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B正确。群落演替中一个优势种取代另一个优势种,但前一个优势种一般不会消亡,只是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在图中可以显示在第三阶段甲乙两种群仍然存在,C错误。图中群落演替过程,生物种类增多,物种丰富度增大,营养结构变复杂,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D正确。 19.大型水利工程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当地原有生态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能使生物产生地理隔离,很快形成新的物种,所以对生物的进化是有利的 B. 原来的平原变成了湖泊,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 C. 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信息传递,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就不能顺利进行 D. 利用水力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降低工业CO2的产生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A 【解析】 【分析】 大型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原有生态环境,改变了原有生物的生存环境,使某些生物不适应环境而死亡。生态系统的信息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生物进化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大型水利工程会有可能使生物产生地理隔离,但不会很快形成新的物种,A错误。大型水利工程能使原来的平原变成了湖泊,人为的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率,B正确。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物的生命活动、繁衍及维持种间关系等各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生态系统中没有信息传递,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就不能顺利进行,C正确。利用水力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降低工业CO2的产生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D正确。 【点睛】1.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有: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2.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20.下列属于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的有( )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骸、残枝败叶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含氮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无机环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属于能量流动功能,①正确;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这里分析的是营养结构,不是生态系统的功能,②错误;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属于信息传递功能中的行为信息,③正确;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属于物质循环功能,④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功能 2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C. 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 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故A错误。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故B正确。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温度,故C正确。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因为信息的来源可以是生物也可以是无机环境,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22.如图中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现了对能量的充分利用和物质的良性循环 B. 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提高了生态效益 C. 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 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它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从经济上看还是一条价值增值链。因此,遵循这一原理,合理设计食 物链,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多级利用,使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成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投入,也就是使废物资源化,从而提高 了系统总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原理应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2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 B. 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两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 两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该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答案】D 【解析】 在捕食关系中,被捕食者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的趋势,捕食者呈现后增加者后减少的趋势,因此图中甲种群为被捕食者,乙种群为捕食者,A正确;M点时,乙种群的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此时种群的出生率应大于死亡率,B正确;图中,甲种群增长时促进乙种群不断增长,但是当乙种群增长大一定程度后就会抑制甲种群数量的增长,因此可以看出两个种群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C正确;两种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该生态系统逐渐趋于稳定,D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种间关系 24.如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森林的两种开发模式Ⅰ、Ⅱ,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完全砍伐后再种植的树通常具有一样的树龄和种类 B. 选择性砍伐使森林变得更有层次和多样性 C. 选择Ⅱ模式更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D. 进行大面积砍伐,让其自身恢复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图分析,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并不意味着不开发不利用,而是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森林更有层次和多样性,这样更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有利于森林可持续发展。 完全砍伐后再种植同一类型的树,通常具有一样的树龄和种类,但这样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生态系统的稳定差,A正确;据图分析,选择性砍伐使森林变得更有层次,使得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充分的利用光能,另外使得森林具有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据图分析,进行选择性砍伐,其自身恢复时间短,更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C正确;进行大面积砍伐,让其自身恢复需漫长的时间,再生生长时间长,生物多样性降低,D错误。 25. 哪一措施最可能是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合( ) A. 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 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 C. 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D. 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应是采伐量小于或等于森林的生长量,至少要做到砍多少种多少,不能光砍不种;在农业生产中,从土壤中收走多少矿质元素就必须补充多少矿质元素,否则土壤就会越来越贫瘠,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人工鱼塘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高密度养鱼时生产者的能量肯定会少于消费者的能量,但可以人工补充能量来维持(如投放食物等)。在农田中,农作物对氮肥的需要量远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中固定生物的固氮能力,必须施用大量的无机氮肥才能保持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这与可持续发展是不矛盾的。 考点: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原则非常清楚,并能联系生产实际中的问题进行解决。 26.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在这三个层次中,最核心并关系其他两个层次存亡的是( ) A. 基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群落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基因的多样性又叫遗传的多样性,它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多样性。若只保护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不会保护到生态系统中的环境的多样性,A、B错误。群落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层次,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为生态系统既包括各种生物也包括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不仅保护了生物,也保护了生物的生存环境,这样其他两个层次自然也被保护了,D正确。 【点睛】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部表现。 27.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 B. 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和N、P等无机盐也越多 C.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 D. 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态系统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详解】温室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因此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A正确。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有机物越多,好氧型细菌等分解者分解有机物,消耗掉大量的氧气,因此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少,分解有机物形成的N、P等无机盐较多,B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使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C正确。在生态系统中有生物富集现象,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高,D正确。 28.某学者曾做过如图a所示的实验,即在天竺葵的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分别滴加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水和14C葡萄糖,待充分作用后,得到如图b所示的结果,其阴影部分表示具有放射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 B. 加水是作为实验对照 C. 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可能与它能调运养分有关 D. 放射性糖分布不均匀是受单侧光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b结果可以得出,放射性糖集中在滴加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部位且分布比较均匀,而在滴加水的部位不含有放射性糖,说明生长素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功能,A、C选项正确;该实验,加水起对照作用,B选项正确;实验中未涉及单侧光的实验,无法得出D选项的结论。 考点: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9.如图所示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体液,A、B、C表示结构。请据图回答: (1)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由图中____________(填字母)三种液体组成。其中能与A结构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2)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液和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其中____________可进入d液中。在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维持在____________g/L。 (3)图中b液中的渗透压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决定。 (4)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____________。 (5)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医生给病人开含有ATP注射液的处方用于治疗心肌炎,若病人经静脉注射了这种药物,ATP到达心肌细胞内至少要通过的磷脂分子层有____________层。 【答案】 (1). b、c、d (2). b、d (3).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4). 0.8~1.2 (5). 无机盐 (6). 蛋白质 (7). 体内细胞代谢活动 (8). 6 【解析】 【分析】 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图中a是细胞内液,b是组织液,c是淋巴,d是血浆。A是毛细血管壁细胞,B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C是组织细胞。 【详解】(1)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体内液体,主要是由b组织液、c淋巴和d血浆组成。A结构是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内部液体是血浆,外部是组织液,因此能与A结构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内环境是b组织液和d血浆。 (2)胰腺组织的外分泌腺细胞可分泌各种消化酶,消化酶进入消化道,内分泌腺的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分别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浆d中,在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维持在0.8-1.2g/L。 (3)图中b液中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 (4)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使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5)静脉注射ATP,是把ATP直接注入血液,血浆中ATP到达心肌细胞内,需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经过2层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经过1层细胞膜,共经过3层细胞膜6层磷脂分子。 【点睛】1.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二者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糖平衡。2.一层细胞膜中含有2层磷脂分子。 30.艾滋病是危及人类生命的顽症之一,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图1表示人体对HIV的免疫过程以及HIV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图1所示的HIV主要侵染的A细胞是________,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该细胞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示信息,HIV能特异性地侵染A细胞,这主要与A细胞膜表面存在HIV的特异性________有关。 (2)若图1中④~⑦代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在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发生的过程是[ ]________(填图中序号及相应名称) (3)图2所示为HIV侵入人体后,早期人体血液中HIV数量的变化,早期HIV数量减少可能与人体的________免疫能力还比较强有关。请在图2中绘制出相应时间内HIV抗体数量的变化曲线。_____ (4)HIV疫苗被认为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工具。2009年9月泰国研究人员宣布已开发试验的一种“联合疫苗”可将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这是人类首次获得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疫苗。艾滋病疫苗具有降低HIV感染风险功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研究数据看疫苗的预防效果不太令人满意,这可能与HIV___________有关。 【答案】 (1). T淋巴细胞 (2). 接受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B淋巴细胞 (3). 受体 (4). ④逆转录 (5). 特异性(或体液免疫和细胞) (6). (7). 注射疫苗能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 (8). 容易发生变异(突变) 【解析】 【分析】 图1表示人体对HIV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还有HIV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过程。其中①表示HIV与受体细胞的特定受体结合的过程,②③表示HIV的遗传物质(RNA)进入细胞,④是逆转录过程;⑤表示逆转录形成的DNA进入细胞核,然后与受体细胞的核DNA整合到一起;⑥表示转录形成RNA的过程;⑦表示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图2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体内艾滋病病毒与抗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详解】(1)HIV主要侵染的A细胞是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一方面接受抗原并把抗原呈递给B细胞,另一方面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根据图示信息显示,HIV在侵染过程中,是与T淋巴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向细胞中注入遗传物质。 (2)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发生逆转录的过程,即④~⑦过程中的④逆转录。 (3)在HIV侵入人体后,早期人体的特异性(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还很强,使早期HIV数量减少,相应时间内随着艾滋病病毒增加,HIV抗体数量也会明显增加,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 (4)注射的疫苗是抗原,抗原进入人体后会诱导人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因此艾滋病疫苗具有降低HIV感染风险功能,但艾滋病病毒遗传物质是单链RNA,不稳定,极易产生变异,因此从研究数据看疫苗的预防效果不太令人满意。 【点睛】1. 逆转录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逆转录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2. 本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要求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1.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下表丙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 表丙: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a~e依次增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_。 (2)从图乙可以看出________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该激素对叶和果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表丙中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完善进一步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 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喷洒对应组芹菜幼苗;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小于m (2). 脱落酸 (3). 促进衰老和脱落 (4). 否 (5). 该实验结果只表明a~e各种浓度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抑制作用 (6). 在浓度b至浓度d之间配制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7). 均分为4组(或4组以上),每组30株,编号 (8). 用等量且适量的上述系列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9). 测量并记录芹菜株高,再计算平均值 【解析】 【分析】 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图甲体现了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茎,图乙体现了种子解除休眠过程中各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起作用。表丙中清水一组是对照组。 【详解】(1)植物向光性是因为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一侧分布少长得慢,背光一侧分布多长的快,若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结合图甲,则向光面生长素浓度应该小于m。 (2)根据图乙可知:在种子解除休眠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呈下降趋势,所以种子中的脱落酸抑制了种子的萌发。脱落酸还可以促进叶片、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3)根据表丙数据,与清水对照组相比较,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在a~e各种浓度均有促进作用,没有体现出抑制,不能表明油菜素内酯具有两重性。 (4)①若要进一步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需要在原有数据的基础上配置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缩小浓度梯度,原有数据应该选在最高值的两侧,即在浓度b至浓度d之间配制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②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要进行平均分组编号。为了实验更科学,避免偶然性,组数及每组中的数目要多一些,因此可以均分为4组(或4组以上),每组30株进行编号。 ③分组后要进行实验处理,用等量且适量的上述配制好的系列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喷洒对应组芹菜幼苗。 ④本实验的因变量是芹菜的平均株高,因此要测量并记录芹菜株高,再计算平均值,根据数值结果得出最适浓度。 【点睛】1.植物激素是否具有两重性,要与对照组相比较得出结论。 2.设计实验时,要注意根据实验目的进行设计,要特别注意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等基本原则。 32.某稻田生态系统中生存有卷叶螟及其天敌——青蛙等生物,甲图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某几个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数字表示生理过程),乙图表示卷叶螟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次级消费者指的是________,①、②、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2)甲图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填图中字母)中,h表示储存在初级消费者的________内的能量。 (3)由甲图可知,该系统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为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利用的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的能量。 (4)图乙中,e点时卷叶螟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为获得水稻产量的最大收益,应将卷叶螟种群密度至少控制在________(填图中字母)点之前。 【答案】(12分)(1)青蛙 呼吸作用 (2)a或g 遗体、残骸 (3)e/b(2分) ghi (4)K值(环境容纳量)(2分) c(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梳理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种群数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据此依题意从图甲和乙中提取有效信息,以确定图甲中各字母所示过程的含义和图乙中各字母所示时间点与种群数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依题意可知:在该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属于生产者,卷叶螟属于初级消费者,青蛙属于次级消费者。图甲中的①、②、③依次表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2) 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包含在a或g中。h表示储存在初级消费者的遗体、残骸内的能量。 (3) 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b,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e,所以该系统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为e/b×100%。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即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其原因是充分利用了各营养级生物的遗体、残骸等废弃物中的能量,即具体利用的是g、h、i中的能量。 (4) 图乙中e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零,此时卷叶螟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即K值。c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为获得水稻产量的最大收益应该将卷叶螟种群密度至少控制在K/2之前,即c点对应的种群密度之前。 【点睛】易错提示:由于“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未被同化,所以仍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与上一营养级遗体残骸所含的能量性质相同,属于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