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湘潭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9月)联考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湘潭县一中2019-2020学年 高二(9月)联考试题 一、单选题 1.某遗传病是一种编码细胞膜上的某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该突变基因相应的m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使通道蛋白结构异常。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翻译的肽链缩短说明编码的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B. 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 C. 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 该病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其m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可知,翻译的肽链缩短说明编码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A错误; B.突变不会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B错误; C.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其m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可知,该病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D正确; 故选:D。 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 B. 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种群每代突变的基因数很少 C. 基因突变发生后,生物的表现型可能不改变 D. 发生在配子中的基因突变存可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物体内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正确; B、基因突变频率很低,但种群每代突变的基因数很多,B错误; C、基因突变发生后,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生物的表现型可能不改变,C正确; D、发生在配子中的基因突变有可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D正确。 故选B。 3.基因发生了突变也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下列证据不支持该观点的有( ) A. 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同一种氨基酸可能具有多种密码子 B. 有的生物性状不受基因的控制 C. 发生突变的基因在细胞中不表达 D. 显性纯合子中一个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 【答案】B 【解析】 【详解】A、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同一种氨基酸可能具有多种密码子,所以基因突变后的密码子和突变前的密码子可能决定同一种氨基酸,这样生物性状不会改变,A支持; 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B不支持; C、由于基因在不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如果发生突变的基因在细胞中不表达,生物的性状也不发生改变,C支持; D、显性纯合子中一个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生物就变成了杂合子,杂合子仍表现为显性性状,D支持。 本题需选择不支持的选项,故答案为B。 4.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 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 A.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易位 B. 染色体易位和染色体易位 C. 染色体易位和基因重组 D.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组 【答案】A 【解析】 【详解】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包括染色体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装或易位等改变;图① 是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间的染色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②是非同源染色体间易位,属于染色体易位;故选A。 5.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一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的假设: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 低温和秋水仙素作用原理都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着丝点的分裂 C. 本实验处理过程要用到卡诺氏液浸泡固定细胞形态,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D. 本实验先低倍镜寻找,视野中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为了探究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假设应该是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 B、低温和秋水仙素作用原理都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不能抑制着丝点的分裂,B错误; C、本实验处理过程要用到卡诺氏液浸泡固定细胞形态,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洗去卡诺氏液,C正确; D、本实验先低倍镜寻找,视野中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找到目标再换做高倍镜观察,D正确。 故选B。 6.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 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C.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四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 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细胞a中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因此,属于三倍体,b染色体多了一个基因4,因此属于染色体片段的增加,c同源染色体有四条,属于四倍体,d染色体缺少基因3,因此属于染色体片段的缺失,C正确。 7.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a含4个染色体组,图b含3个染色体组 B. 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 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六倍体 D. 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移向两极的4条染色体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共含有4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A正确; B、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不一定是三倍体,也可能是单倍体;如果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为三倍体;如果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B错误; C、图c含有2个染色体组,如果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C错误; D、图d含有1个染色体组,也可能是由花粉发育而成的单倍体,D错误。 故选A。 8.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互换 ③用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⑤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得到高产菌株; ⑥染色体上DNA个别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A. 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①正确; 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互换,属于易位,②正确; ③用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③正确; 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为单倍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④正确; ⑤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得到高产菌株,属于基因突变,⑤错误; ⑥染色体上DNA个别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属于基因突变,⑥错误; 故选:D。 9.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⑤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①③④⑥ D. ①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①正确;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含有4个染色体组,②错误;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③正确;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④正确;⑤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含有1个染色体组,⑤错误;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⑥正确。 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 只要没有致病基因,就一定不会患遗传病 C. 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D. 产前诊断一定程度上能预防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错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可能不含有致病基因,如21三体综合征,B错误;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此不一定是遗传病;家族性疾病也不一定是遗传病,有可能是传染病,C错误;产前诊断能及时发现胎儿是否患遗传病,从而终止妊娠,在—定程度上能有效预防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出生,D正确。 故选D。 11.白化病是一种人类的遗传病。为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③在患者家系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研究遗传病的有关信息时,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发病率,并在患者家系中通过分析前后代的表现型来判断遗传方式,所以正确的方法是①④,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2.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 该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C. Ⅰ—2不一定为杂合体 D. 若Ⅲ—7 与Ⅲ—8结婚,则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3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若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9号应患病,A错误;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出现的概率相同,B错误; C、由于Ⅱ-4不含致病基因,所以Ⅰ-2患者一定同时含有正常的基因和致病基因,即一定为杂合体,C错误; D、设致病基因为A,Ⅲ-7不患病,基因型为aa,Ⅲ-9的基因型也为aa,故Ⅱ-5和Ⅱ-6的基因型均为Aa,则Ⅲ-8基因型为1/3AA、2/3Aa,若Ⅲ-7与Ⅲ-8结婚,则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3×1/2+2/3×1/2×1/2=1/3,D正确。 故选D。 13.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下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 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C. 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 D. 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答案】D 【解析】 【详解】A、此男性的精原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经过DNA复制后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条数不变,所以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A正确; B、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为有丝分裂过程,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四分体,B正确; C、儿子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所以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C正确;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Y和AaXBXb ,他们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4×1/4=3/16,D错误。 故选D。 14. 关于育种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诱变育种可产生新基因,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 B. 杂交育种的育种周期长,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 C. 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 D. 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诱变育种虽然能够产生新基因,但是这种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A错误; BC、杂交育种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但是周期比单倍体育种长,B、C正确; D、多倍体的特点果实大、营养物质含量高,D正确。 故选A。 15.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的理论依据依次是( )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互换 ③基因重组 ④染色体变异 A. ③①④④ B. ④①②④ C. ④④①③ D. ④③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农作物育种上:单倍体育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④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③基因重组;诱变育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①基因突变,基因工程育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③基因重组。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6.我国科学家以兴国红鲤(2N=100)为母本、草鱼(2N=48)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子一代染色体自动加倍发育为异源四倍体鱼。该异源四倍体与草鱼进行正反交,子代均为三倍体。据此分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及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兴国红鲤的初级卵母细胞可有200条染色单体 B. 三倍体鱼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均含有49条染色体 C. 三倍体鱼的三个染色体组两个来自草鱼、一个来自红鲤 D. 异源四倍体产生的卵细胞、精子均含有74 条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兴国红鲤的染色体数目为100,经过DNA复制后,初级卵母细胞可有200条姐妹染色单体,A正确; B、三倍体鱼由于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精子和卵细胞,B错误; C、草鱼的染色体组可以表示为BB,兴国红鲤的染色体组可以表示为AA,异源四倍体鱼的染色体组可以表示为AABB,该异源四倍体与草鱼进行正反交产生的三倍体鱼(ABB)的三个染色体组中两个来自草鱼、一个来自红鲤,C正确; D、异源四倍体的染色体数为(50+24)×2=148,因此产生的卵细胞、精子均含有74 条染色体,D正确。 故选B。 17.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下列有关质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粒不仅存在于细菌中,某些病毒也具有 B. 细菌的基因只存在于质粒上 C. 质粒为小型环状DNA分子,存在于核(区)外的细胞质基质中 D.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酶之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病毒中不含质粒,A错误;细菌基因主要存在于拟核DNA上,也有少数存在于质粒上,B错误;质粒为小型环状DNA分子,存在于细胞核外或拟核外的细胞质基质中,C正确;质粒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工具之一,但不是工具酶,D错误。 18.下列各项中,能够比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是 A. 环境变化—定向变异—去劣留优 B. 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 C. 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D. 环境变化—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者生存 【答案】C 【解析】 【详解】达尔文认为: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过度繁殖)→个体间存在生存斗争(生存斗争)→个体间存在差异,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遗传变异)→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适者生存)。 故答案为C。 1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共同进化就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B. 因为长期的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所以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 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 有性生殖的出现导致基因突变频率增加,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共同进化还应包括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A错误; B、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所以说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长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B错误; C、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 D、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基因重组,增加变异的多样性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有性生殖的出现不会导致基因突变频率的改变,D错误。 故选C。 20.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 A. 随机交配 B. 基因突变 C. 自然选择 D. 染色体变异 【答案】A 【解析】 【详解】A、随机交配不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A正确; B、基因突变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错误; C、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错误; D、染色体变异可以改变种群基因频率,D错误。 故选A。 21.假设迁入某海岛的果蝇初始种群中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中aa占1/100;每种基因型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果蝇初始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1 B. 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一代中A基因频率0.99 C. 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一代中Aa占1.98% D. 子一代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均与子一代相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初始种群只有两种基因型,按基因频率计算公式,a基因频率应为0.01,A基因频率为0.99,A错误; B、在没有突变、自然选择,也没有迁移的前提下,基因频率不改变,B正确; C、子一代Aa基因型频率为2×99%×1%=1.98%,C正确; D、除初始种群外,以后各代的基因型频率也不改变,D正确。 故选A。 22.下列哪项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A.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 B.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答案】A 【解析】 【详解】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错误; B、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D、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23.如图是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酶①由A个氨基酸组成,则控制酶①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__________(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若医生怀疑某患儿缺乏酶①,诊断的方法是检验该患儿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__________。 (2)尿黑酸在人体内积累会使人的尿液中含有尿黑酸,这种尿液暴露于氧气会变成黑色,这种症状称为尿黑酸症。结合图示,尿黑酸症患者是由于缺乏__________而表现患病。 (3)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代谢的酶的基因突变而引起,导致患者不能将酪氨酸合成为黑色素。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_,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答案】 (1). 6A (2). 苯丙酮酸 (3). 酶② (4). 替换、增添和缺失 【解析】 【详解】(1)已知基因的碱基数目:mRNA的碱基数目:肽链中的氨基酸数目=6:3:1,所以若酶①由A个氨基酸组成,则控制酶①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是6A。若缺少酶①,苯丙氨酸不能转化成酪氨酸,使苯丙氨酸转化成苯丙酮酸的量增加,所以若医生怀疑某患儿缺乏酶①,诊断的方法是检验该患儿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 (2)由图可知,尿黑酸在酶②的作用下转化形成物质Q,若缺少酶②,尿黑酸增加,出现黑尿症。 (3)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4.番茄是二倍体植物,雌雄同株,染色体2n=24。有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3条,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随意配对联会形成一个二价体,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而形成一个单价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组成二价体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组成单价体的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而其他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 (1)从变异类型的角度分析,三体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_。 (2)三体番茄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中期有__________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 (3)为判断D(或d)基因是否在第6号染色体上,现以马铃薯叶型(dd)的二倍体番茄为父本,以正常叶型(DD或DDD)的三体纯合子番茄为母本,得F1,用F1 的三体植株正常叶型与二倍体马铃薯叶型杂交,观察F2的表现型和比例。请写出预期的结果和结论。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F2正常叶:马铃薯叶=__________,则D(或d)基因不在第6号染色体上。 ②若F2正常叶:马铃薯叶=__________,则D(或d)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 【答案】 (1). 染色体(数目)变异 (2). 12 (3). 1:1 (4). 5:1 【解析】 【详解】(1)三体是6号染色体多一条染色体,从变异类型的角度分析,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2)二倍体番茄有24条染色体,说明番茄的一个染色体组有12种形态,所以三体番茄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中期有12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 (3)①假设D(或d)基因不在第6号染色体上,则以马铃薯叶型(dd)的二倍体番茄为父本,以正常叶型(DD或DDD)的三体纯合子番茄为母本,得F1的三体植株基因型为Dd,使F1的三体植株正常叶型Dd与二倍体马铃薯叶型dd杂交,杂交子代叶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叶:马铃薯叶=1:1。 ②假设D(或d)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则以马铃薯叶型(dd)的二倍体番茄为父本,以正常叶型(DD或DDD)的三体纯合子番茄为母本,得F1的三体植株基因型为DDd,使F1的三体植株正常叶型DDd与二倍体马铃薯叶型dd杂交,由于DDd产生的配子为DD:Dd:D:d=1:2:2:1,所以杂交子代叶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叶:马铃薯叶=5:1。 25.豌豆腋生花对顶生花(花的位置)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一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个纯合品系,甲:顶生红花(aaBB),乙:腋生白花(AAbb)。请利用上述两个品系培育出顶生白花品种,写出你的育种方案。要求:①操作简单;②用遗传图解表示其过程(说明:不需写配子,选育结果写出所选品种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非选育品种写出对应的基因型,均不需写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顶生、白花为隐性性状,亲本甲:顶生红花(aaBB),乙:腋生白花(AAbb),控制顶生和白花的基因在两个个体中,再根据题目要求操作简单,可选择杂交育种,让甲乙杂交,所得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从中选择顶生白花的个体即为所选个体。遗传图解如下图: 26.达尔文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种陆龟类,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们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原因: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 (2)不同岛屿上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的龟的形态结构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导致众多新物种的形成。 (3)若某龟的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是__________,该种群是否进化?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者“否”,并答理由)。 【答案】 (1). 种群 (2). 生殖隔离 (3). A基因纯合致死 (4). 1:1 (5). 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解析】 【详解】(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不同岛屿上的 地理环境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的龟的形态结构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生殖隔离,导致众多新物种的形成。 (3)若某龟的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应含有AA、Aa、aa三种基因型,但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说明A基因纯合致死。第一代的A基因频率为2/3×1/2=1/3,a的基因频率为1-1/3=2/3,根据AA致死,则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所占比例为2×2/3×1/3=4/9,aa所占比例为2/3×2/3=4/9,AA所占比例为所占比例为1/3×1/3=1/9(致死),故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是1:1,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1/2×1/2=1/4,而开始时种群中只有Aa个体,A的基因频率为1/2,所以该过程中种群发生了进化,原因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