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9届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厦门六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张殿彩审核人:命题时间:2017.11.2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1--10题,每小题1分;11—30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达尔文在自然选择说中提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只有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瓢虫种群的黑色(B)、红色(b)两种体色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如果该种群中BB个体占16%,Bb个体占20%,则该种群b的基因频率为74% D.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隔离,但隔离一定能形成新物种,因此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研究某时间段中小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岛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②甲岛上鸟的种类较多,可能是因为甲岛的环境变化较剧烈 ③甲、乙两岛上的鸟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并且两个基因库之间的差异将越来越大 ④最终甲、乙两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趋于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4. 下列关于细胞或生物体完成正常生命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可发生在内环境中 B.草履虫生活在水中,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心肌细胞以内环境为媒介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在内环境中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5.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错误的理解是 A.内环境稳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及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室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 6.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胰岛素、激素等通过①进人血浆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7.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①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3个突触 ②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偏转2次 ③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④递质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一般是糖蛋白 ⑤若将电流计连接在a、b两点,并刺激a、b间的中点,则由于该点离两个接点距离相等,所以理论上指针不偏转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⑤ 8.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神经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9. 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能通过导管输送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B.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C.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D.激素既不能组成细胞的结构,又不能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10.下列有关下丘脑、垂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 D.血液中含有较高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 11.马拉松比赛中,参赛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会发生改变。那么比赛中运动员体内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增强 B.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强 C.血浆中乳酸增加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 D.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含量的比值升高 12.现有一种含催产素的新药,它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这种新药可能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疾病。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九肽荷尔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催产素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含有9个肽键 B.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适量催产素可有效缓解症状 C.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 D.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 13.如图所示,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代表物质,下列各项不符合该示意图的是 A.①为前一神经元、②为后一神经元、A为神经递质 B.①为胰岛B细胞、②为肝细胞、A为胰岛素 C.①为下丘脑细胞、②为肾小管细胞、A为抗利尿激素 D.①为垂体细胞、②为甲状腺细胞、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14.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如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T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 15.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要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 C.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16.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说法最完整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 17.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记忆细胞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能快速分泌大量抗体 B.一种抗原常常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 C.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D.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18.如图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一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 B.图二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 C.图三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 D.三种方式中,图二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 19.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④是一组对照实验;B.向左弯曲生长的是⑤; C.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①③;D.单侧光能够对②④起作用; 20.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会发生两次选择:在骨髓中分化时经历第一次选择,凡是不能识别自身抗原的B淋巴细胞会凋亡,保留下来的B淋巴细胞一般不会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在外周免疫系统中,B淋巴细胞识别特异性外来抗原后发生第二次选择。凡是能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的保留下来,其余的几天后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淋巴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成分发生了变化 B.B淋巴细胞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是浆细胞 C.自身组织如果因为某些理化因素导致其抗原性改变,则可能罹患自身免疫病 D.B淋巴细胞的凋亡是受环境影响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 21.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的顺序是 ①突触小体 ②递质进入突触间隙 ③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④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之兴奋或抑制 ⑤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⑤①③②④ D.⑤②④③① 22.将一株生长着的豌豆幼苗水平放置,经过一段时间,根能向地生长,茎能背地生长,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重力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②根近地一侧生长素的分布比背地一侧多 ③根比茎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④茎比根对生长素反应灵敏 ⑤根近地一侧生长快⑥茎近地一侧生长快 A.①②③⑤; B.①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⑥。 23.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的三位科学家中,有两位发现了一种关键受体,该受体能识别微生物对动物机体的攻击并激活免疫系统,另一位发现了树突细胞能激活T淋巴细胞,使T淋巴细胞攻击入侵的病原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识别微生物对动物体攻击的原因是细胞表面发生了特异性的结合 B.发现的关键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动物体进行免疫反应过程中树突细胞能直接使微生物裂解 D.每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表面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 24.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下面列举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5.肾上腺素是临床上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某些神经元也能分泌肾上腺素进入突触间隙,可以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也可以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肾上腺素继续分泌;多数最终又被突触前膜摄取,并贮存在突触小泡中,实现多次重复利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敏性休克是特异性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 B.肾上腺髓质所分泌肾上腺素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C.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肾上腺素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D.上述事实表明机体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 26.长跑运动员进行马拉松比赛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h) 0 1 2 3 4 胰岛素含量(pg/mL) 14.2 12.0 8.9 7.5 6.2 胰高血糖素含量(pg/mL) 65 100 153 220 420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增多时,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脂肪的分解,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D.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 27.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起的疾病,有传染性 B.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起的疾病 C.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起的过敏反应 28.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正确的是 A.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 B.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 C.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D.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29.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α具有最大值 B.只用图1实验即可证明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可能形成相同的α 30.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前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B.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据《种艺必用》) C.荔枝根浮,必须加粪土以培之。(据《树艺果部下荔枝》) D.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31.(4分)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现有一红眼、白眼果蝇的种群,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__________ ,种群中果蝇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等位基因(或新基因),通过有性生殖中的________而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已知该种群中雌雄果蝇各100只,其中红眼XBXb为19只,白眼XbXb为2只,白眼XbY为10只.则白眼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12分)已知动物激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即不同激素在适宜浓度下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或相似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某中学的生物兴趣小组根据这些资料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预测来完善以下实验设计思路: ①取40只同种性别的成年的W品系的小鼠,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并编号。 ②配制生理盐水,并用生理盐水配制amol/L (适宜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溶液,b mol/L (适宜浓度)的生长激素溶液以及一定浓度的激素溶液X (每升X溶液含甲状腺激素a mol和生长激素b mol)。 ③甲、乙、丙、丁组小鼠每只每天分别注射等量的溶液X、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每天给四组小鼠称重,记录,并计算各组平均值,分析比较得到的数据体重增长量。 (3)上述实验思路①的设计是有问题的,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预测: 预测一:甲组小鼠的体重增长量≥乙组小鼠体重增长量+丙组小鼠体重增长量 预测二:乙组小鼠体重增长量<甲组小鼠的体重增长量<乙组小鼠体重增长量+丙组小鼠体重增长量 预测三:丙组小鼠体重增长量<甲组小鼠的体重增长量<乙组小鼠体重增长量+丙组小鼠体重增长量 (5)假设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测一相同,且从乙、丙、丁组的小鼠上所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请用柱形图表示四个组小鼠的体重增长速率相对值。 33.(11分)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甲图中①②③ 分别代表下丘脑、垂体及甲状腺进行的生理活动过程,a、b、c分别代表图中所示的三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乙图表示垂体所分泌的TSH作用于甲状腺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正常人体会立刻感觉到冷,这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__________ ____兴奋,在___________产生冷觉。 (2)图中正常人体血液中a的含量变化对①②过程起调节作用,此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调节。 (3)图中的胰岛可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若胰岛B细胞受损,人会得糖尿病,这主要是因为胰岛B细胞受损,___________分泌减少,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发现,垂体切除导致免疫细胞增殖抑制,淋巴器官萎缩和几乎全部免疫功能的退化;而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则逆转这些效应。应激刺激可引起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促进垂体释放___________,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5)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脾脏内神经末梢与淋巴细胞有突触结构,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与淋巴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从而控制着机体的免疫。而免疫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等,在调节免疫系统自身功能的同时,也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因此,机体的稳态是依赖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34.(11分)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可使人体验到欣快感,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如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毒品和某些药物能干扰这种调控机制,使人产生对毒品或药物的依赖。 (1)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中,多巴胺储存在___________内,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神经元A上的___________结合,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神经元A膜内外电位由_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2)多巴胺释放后,在释放它的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造成毒品依赖。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功能。 (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_______ ,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_______,多巴胺的释放量_________。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终使得_________,“奖赏”效应增强。停用时,造成药物依赖。 35.(12分)为了研究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的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将数粒大麦种子在黑暗条件下水培萌发。当它们的胚芽鞘长至1.5﹣2.0cm时,切除尖端3mm,然后切成1.0cm 长的切段,用缓冲液浸泡1h,再分别转入用缓冲液配制的不同浓度epiBR(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溶液中处理,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测量胚芽鞘的长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去除尖端3mm,然后切取1.0cm长切段用缓冲液浸泡1h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需要设置CK(对照组)。CK的设置方法是:取相同数量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分别于12、24、36、48t/h(时间点)测量胚芽鞘伸长量并记录结果。 (3)图甲曲线是将处理后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浓度为_________的epiBR中得到的结果。结果表明,使用该浓度的epiBR处理48h后,它可促进胚芽鞘的伸长量为_______。 (4)图乙所示胚芽鞘的伸长促进效果最适epiBR浓度为_________,若要进一步精确确定最适浓度,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厦门六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A A D B D B A A C C D C C C C A B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C D A C B D D C 二.非选择题 31. (4分,每空1分) (1)基因库 基因重组 (2)11% (3)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32.(12,每空2分) (1)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对小鼠增重(或生长发育)是否有协同作用 (2)a mol/L的甲状腺激素溶液、b mol/L的生长激素溶液、生理盐水(顺序不可颠倒) (3)改为生长状况一致(或相似)的幼年小鼠(生长状况给1分,幼年给1分) (5) 33.(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冷觉感受器 大脑皮层 (2)负反馈(或反馈) (3)胰岛素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2分) (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5)神经递质 受体 神经﹣体液﹣免疫 34.(11分,每空1分) (1) 突触小泡 受体 内负外正 内正外负 (2) 增加 减弱 信息交流 (3) 内流 受到抑制 减少 多巴胺释放增加 35.(12分,每空2分) (1) 胚芽鞘内源油菜素内酯 (2)等量的不含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的相同缓冲液 (3)1μmol.L﹣1 0.4cm (4)1μmol.L﹣1 在(0.1-10)μmol.L﹣1 之间中增设浓度梯度更小的实验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