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5 发布 |
- 37.5 KB |
- 3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19-2020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一、选择 1.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用于供能 B. 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 C. 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D. 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比赛中球员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此时糖原会分解用于供能,A正确; 运动时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会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B错误; 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C正确; 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比赛,D正确。 2.2019年初,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剑锋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发烧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中的主要作用及其机制做出了全新阐述。研究发现当机体温度达到高热(38.5 ℃)及以上水平时,热刺激会促使免疫细胞中的热休克蛋白90表达并转移到细胞膜上,该蛋白质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后会加速免疫细胞“运动”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该发现让人们对发热的作用及退热药的使用有了新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热休克蛋白90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并使免疫细胞做出应答,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 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 C. 该研究提示我们,在病人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病人体温维持在38.5℃以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吃退烧药 D. 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的作用: ①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②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下丘脑:调节体温、水分和血糖平衡等; ④脑干:维持呼吸等;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人体的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等。防卫是指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监控和清除是指机体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自身癌变细胞的能力。 【详解】A、热刺激会促使免疫细胞中的热休克蛋白90表达并转移到细胞膜上,该蛋白质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后会加速免疫细胞“运动”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热休克蛋白90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并使免疫细胞做出应答,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正确。 B、下丘脑调节体温、水分和血糖平衡等,因此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B正确。 C、由题干信息可知,在病人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病人体温维持在38.5℃以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吃退烧,C正确。 D、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是指机体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自身癌变细胞的能力, 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免疫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分析题干提炼有效信息是解题关键。 3.如图为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情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该电位可表示静息电位 B. 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 C. 动作电位形成中Na+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消耗能量 D. 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传导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图中电流表两极分别在膜内、外,测的是静息电流,乙图中电流表两极都在膜外,测的是动作电位,据此答题。 【详解】A、据图可知,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该电位可表示静息电位,A正确; B、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K+外流有关,B正确; C、动作电位形成中Na+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C错误; D、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因此,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传导,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对指针偏转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两个图中测量仪器的接头所放的位置。甲测定的是膜内外的电位差,该电位是静息电位,它是由K+外流形成的。图乙中的刺激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4.将某离体神经放置于适宜溶液,在一端给予适宜刺激后,测量膜电位变化,记录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适宜溶液可以为一定浓度的KC1溶液 B. b点细胞膜内Na+的浓度大于细胞膜外 C. 若培养液中Na+适当提高,曲线中b点升高 D. 曲线bc段,Na+运出细胞,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神经纤维上兴奋产生的机理,熟知神经细胞膜内外的钠钾离子的分布,带电离子跨膜运输对膜电位的影响是解答的关键。 【详解】A.该适宜溶液为一定浓度的NaC1溶液,A错误; B.b点细胞膜内Na+的浓度小于细胞膜外,B错误; C.若培养液中Na+适当提高,有利于Na+内流,使膜内外电位差增大,曲线中b点升高,C正确; D.曲线bc段表示静息电位的恢复,主要是由于K+运出细胞, D错误;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离体的细胞常常培养在适宜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中;钠离子在细胞膜内外的分布特点是外高内低,而钾离子是外低内高;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钠离子内流造成的,而静息电位的恢复和维持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 5.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4个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 ①与②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 B. ①与③对比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 C. 上述实验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 D. 从以上:四个实验中可以推测出胰液中含有人们发现的促胰液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 1、①与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 2、②与④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 【详解】A、①与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A正确; B、①与③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B正确;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C正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不是由胰腺分泌的,D错误。 故选D 6.下列因素能够使人体垂体活动加强的是 A. 环境温度突然升高 B. 甲状腺激素偏高 C.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 D. 血糖浓度偏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据分析知环境温度突然升高不会导致腺体的分泌活动增强,A错误; B、甲状腺激素偏高会通过反馈条件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B错误; 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增加,C正确; D、血糖浓度偏低,会刺激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不会刺激垂体的活动,D错误 故选C。 7.选体重相近、发育正常的四只雄性小狗,甲狗不做任何处理,乙、丙、丁分别做不同手术处理。几个月后,测得四只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的含量(μg/mL)如表所示,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甲状腺激素 3 0.1 3.8 3 雄激素 4 3.8 3.6 0.8 生长激素 6 5.8 0.1 5.6 分析:乙、丙、丁三只小狗分别被切除的内分泌腺依次是 A. 甲状腺、垂体、睾丸 B. 甲状腺、睾丸、垂体 C 垂体、甲状腺、睾丸 D. 睾丸、甲状腺、垂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各内分泌器官的功能,甲是对照组,各种激素水平处于正常值状态。分析其他几只狗体内的激素水平并联系各内分泌器官所分泌的激素即可解答。 【详解】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产生,雄激素是由睾丸产生,生长激素是由垂体产生;由表可知,乙缺少甲状腺激素,可能被切除甲状腺;丙缺少生长激素,可能被切除垂体;丁缺少雄激素,可能被切除睾丸;故选A。 【点睛】熟记激素的产生部位,对照分析手术后的狗血液中激素含量的异常情况。 8.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等渗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内小鼠体内发生的生理变化中错误的是 A. 糖原和非糖物质的含量可能都会增加 B. 血浆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的比值升高 C. 下丘脑参与小鼠血糖平衡的调节 D. 小鼠的尿液经斐林试剂检测,可能出现砖红色沉淀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血糖的来源主要有3条途径。①饭后食物中的糖消化成葡萄糖,吸收入血,为血糖的主要来源。②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③脂肪等非糖物质变成葡萄糖。 2、正常人血糖的去路主要有3条。①全身各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人体利用消耗。②变成肝糖元、肌糖原储存起来。③转变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当血糖浓度过高超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就会出现糖尿。 3、糖尿中的葡萄糖和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详解】A、据分析知:由于葡萄糖的量增加,故糖原和非糖物质的含量可能都会增加,A正确; B、由于输入的是等渗的葡萄糖溶液,不会引起血浆中胰高血糖素的升高,故血浆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的比值基本不变,B错误; C、下丘脑是机体血糖平衡的中枢,故下丘脑参与小鼠血糖平衡的调节,C正确; D、由于血浆中葡萄糖的增加,故小鼠的尿液经斐林试剂检测,可能出现砖红色沉淀,D正确。 故选B。 9.肥胖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营养障碍性疾病。瘦素是白色脂肪组织中肥胖基因的表达产物,其部分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为促进,“-”为抑制)。有关瘦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当体重增加时,健康人血浆中瘦素增加导致神经肽Y含量减少,摄食减少 B. 健康人体内瘦素和神经肽Y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C. 若体内存在瘦素受体的抗体,即使瘦素分泌正常,也可能出现肥胖症状 D. 肥胖患者通过口服瘦素可以减少摄食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体重增加,促进脂肪细胞分泌瘦素,瘦素能抑制下丘脑分泌神经肽Y,,神经肽Y促进摄食,故血浆中瘦素增加导致神经肽Y含量下降,减少摄食。神经肽Y分泌增多时,促进脂肪细胞分泌瘦素,从而减少神经肽Y的分泌,属于反馈调节。 【详解】A、据分析知:当体重增加时,健康人血浆中瘦素增加导致神经肽Y含量减少,摄食减少,A正确; B、据分析知:健康人体内瘦素和神经肽Y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存在反馈调节机制,B正确; C、若体内存在瘦素受体的抗体,导致瘦素抑制神经肽Y的作用无法发挥,摄食增加,故即使瘦素分泌正常,也可能出现肥胖症状,C正确。 D、由题意可知瘦素是蛋白质,口服会导致瘦素无法发挥作用,故肥胖患者通过口服瘦素不能减少摄食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D错误。 故选D。 10.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可得到无籽番茄 B. 用脱落酸处理水稻种子,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其萌发 C. 用细胞分裂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促进其发芽 D. 用乙烯处理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②促进果实发育;③防止落花落果。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还有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细胞分裂素主要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 【详解】A.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可得到无籽番茄,A正确; B. 赤霉素具有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B错误; C. 用细胞分裂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促进其发芽,C正确; D. 用乙烯处理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正确。 11.研究植物激素作用机制常使用突变体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化学方法处理萌动的拟南芥种子可获得大量突变体。经大量研究,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据图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 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 B. 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的活性被抑制,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 C. 无乙烯与R蛋白结合时,酶T有活性,进而表现出无乙烯生理反应 D. 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在无乙烯的条件下出现无乙烯生理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活性被抑制,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导致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可调节乙烯相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没有乙烯的条件下,酶T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植株表现无乙烯生理反应。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A正确;由左右图对比可看出,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的活性被抑制,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导致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B正确;无乙烯与R蛋白结合时,酶T有活性,催化E蛋白磷酸化,进而表现出无乙烯生理反应,C正确;由图可知,有无乙烯生理反应发生,关键在于酶T有无活性,只要酶T无活性,存在不存在乙烯都会发生乙烯生理反应,所以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在无乙烯的条件下会出现乙烯生理反应,D错误。 【点睛】本题为信息题,的解答信息题的关键是要从图中和题干中挖掘出关键的信息。本题中关键的信息就是由图中挖掘到酶T的活性有无与有无乙烯生理反应的关系。本题紧紧围绕酶T活性来进行解答,酶T无活性,出现乙烯生理反应,酶T有活性,无乙烯生理反应。 1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 气候条件是影响种群数量的外源性因素之一 B. 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通常呈“J”型增长 C. 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 沙丘造林、退耕还湖等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2、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 (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3、演替类型:(群落的演替按发生的基质状况可分为两类) (1)初生演替:发生于以前没有植被覆盖过的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叫做初生演替,如光裸岩石上进行的演替;(2)次生演替:在次生裸地(原群落被破坏、有植物繁殖体)上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发生的演替。 【详解】A. 气候不适宜可能会导致种群数量下降,气候条件是影响种群数量的外源性因素之一,A正确; B. 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若气候不适宜,可能会导致不适应而消亡,不一定呈“J”型增长,如将北极熊引入热带雨林,B错误; C. 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C正确; D. 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沙丘造林、退耕还湖等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 故选:B。 13.为保护美洲某草原的鹿群,自1907年开始人工捕猎美洲狮和狼。若干年后,鹿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1905年前,鹿的数量保持在4000头左右主要是有捕食者 B. 1925年前后,该区域内鹿种群的k值是保持在10000头 C. 1927年后,鹿的数量迅速减少的主要为原因是草场被破坏 D. 鹿、美洲狮、狼等在该生态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考查对种群数量、环境容纳量、种间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考查理解能力和结合图示分析解释问题的能力。 【详解】A.1905年前,由于有天敌美洲狮和狼等捕食者的存在,鹿的数量被抑制在4000头左右;A正确; B.1925年前后,鹿种群数量约10000头由于,种群种内斗争剧烈,导致种群下降并稳定至4000头左右,可见环境容纳量(即K值)并非10000头左右,B错误; C.由于草场连续7年损耗,食物减少,导致1927年后鹿的数量迅速减少,C正确; D.鹿和美洲狮、狼是捕食关系,美洲狮和狼是竞争关系,它们在该生态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生态环境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B。 【点睛】在受到捕猎活动的干扰后,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能力可以恢复结构和功能的稳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种间关系是稳态的基础;种群的实际数量可以大于环境容纳量。 14.我市某水库现有沉水植物16种、浮游植物86种、浮游动物87种、底栖动物11种、鱼类43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库拥有的多种生物构成了水库的生物多样性 B. 该水库物种丰富度指水库中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C. 调查该水库中浮游动物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 D. 不同动植物分布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D 【解析】 该水库拥有的多种生物构成了水库的物种多样性,属于生物多样性之一,A错误。物种丰富度是指生物种类的多少,B错误。浮游动物的活动范围不广,所以应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错误。不同动植物分布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 【点睛】 群落结构类型(空间结构) 比较项目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含义 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原因 陆生:光照、温度 水生:光、温度、O2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 表现 植物在不同高度的分层,动物也随之具有层次性 大多群落生物呈集分布或镶嵌分布 15.下表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甲种群数 量/乙种群 数量 1.3 1.35 1.1 0.95 0.65 0.33 0 A. 甲乙两种群均为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本身密度制约 B. 若该地区为草原,甲为兔子,则乙可能是牛 C. 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 D. 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 【答案】D 【解析】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只能分析出甲种群数量先多于乙种群数量,然后甲种群数量下降多于乙种群数量,所以判断不出两种群的增长模式,A 错误。如果该地区为草原,甲如果是兔子,乙不可能是牛,因为这二者的竞争关系是此消彼长的那种竞争关系,应不会使某种消失,B错误。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的话,乙为捕食者,到第7年时被捕食者数量为0,那么捕食者数量也会为0,C错误。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最初时甲占优势,随后乙种群占优势,并且甲种群逐步被排挤掉,所以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D正确。 16.在退耕还草后的15年里,青藏高原的高寒干旱草甸发生从草本阶段到灌木阶段的演替。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此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升高 B. 在此过程中该生态系统的有机物总量减少 C. 在此过程中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D. 再经历十几年演替会发展到茂密的森林阶段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退耕还草后的15年里,青藏高原的高寒干旱草甸发生从草本阶段到灌木阶段的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群落演替,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在一个起初没有生命的地方开始发生的演替,叫做初生演替,在原来有生物群落存在,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原有群落消亡或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演替的趋势是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 【详解】A、从草本阶段到灌木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升高,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正确; B、在此过程中该生态系统随着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增加,有机物总量增加,错误; C、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也增强,错误; D、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受到气候条件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甚至有些生态系统最终也不能演替到森林阶段,错误; 故选A。 17.橘小实蝇为害多种水果和蔬菜。在治理虫害时,农业技术员先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成虫,再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使其与田间雌虫交配,产下不能孵化的卵,最后引入它的天敌——寄生蜂,进一步消灭橘小实蝇。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应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橘小实蝇的种群密度 B. 使用性引诱剂不会破坏橘小实蝇的性别比例 C. 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会降低橘小实蝇的出生率 D. 引入的寄生蜂和橘小实蝇形成互利共生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物防治的方法:引入天敌;散播性引诱剂,干扰正常交尾;引入寄生生物,以毒攻毒。 2、种群的特征: 【详解】橘小实蝇的幼虫活动范围有限,活动能力弱,应使用样方法估算橘小实蝇的种群密度,对于橘小实蝇的成虫采用诱捕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成虫,因此会破坏橘小实蝇的性别比例,B错误;根据题意,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与田间雌虫交配,产下不能孵化的卵,因此会降低橘小实蝇的出生率,C正确;根据题意,引入的寄生蜂和橘小实蝇形成寄生关系,D错误。 18. 下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 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 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 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适宜范围是低温和低湿度,乙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适宜范围是高温和高湿度,它们适宜的生存的环境不相同。 【详解】A、由题无法确定甲乙两种群的关系,A错误; B、只有群落才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之说,种群没有这些特征,B错误; C、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C错误;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对甲种群不适宜,对乙种群适宜,所以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D正确. 故选D。 19.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B. 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 D. 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明辨图示中的数字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Ⅰ~Ⅳ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进而对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图中Ⅱ、Ⅲ和Ⅳ分别表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由生产者、Ⅱ和Ⅲ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A 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①过程固定的能量,B错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①过程,C错误;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①和由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过程⑦⑧均以CO2的形式进行,碳在生物群落内的流动过程②③④⑤⑥都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正确。 20.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包括其粪便中的能量 B. 生产者能将约10%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相同条件下恒温动物的体重净增长低于变温动物消费者 D. 各个营养级具有的能量与其平均体重成正相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及其特点,以考查理解知识点并把握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问题能力。 【详解】A.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包括下一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A错误; B.生产者只能将约1%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错误; C.相同条件下恒温动物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更多的有机物,释放能量维持体温,因此体重净增长低于变温动物消费者,C正确; D.各个营养级具有的能量与营养级的高低有关,与其个体平均体重无关,D错误; 故选C。 【点睛】粪便是未经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其有机物储存的能量不属于动物的同化能,而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能;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21.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因此向池塘投放鱼苗时应注意控制投放量 B. 群落的垂直分层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因此在设计生态园时应注意不同树种混种 C. 种群数量达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在养鱼过程中应选择鱼数量为K/2左右捕捞 D.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圈养动物减少呼吸消耗,有利于提高与下一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于种群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发展,其种群的增长曲线会呈“逻辑斯谛增长”,环境容纳量(K)则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在K时种群密度最大。 【详解】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由环境所决定,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会下降,因此向池塘投放鱼苗时应注意控制投放量,A选项正确;群落的垂直分层有利于不同种的物种的共存,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因此在设计生态园时应注意不同树种混种,B选项正确;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在养鱼过程中应选择鱼数量为K/2-K之间左右捕捞,最多捕捞至K/2左右时停止,C选项错误;各营养级的生物因呼吸而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若能圈养动物降低呼吸消耗,则可以提高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进而提高与下一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选项正确。因此错误的选项选择C。 22.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的三个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Ⅰ→Ⅱ→Ⅲ B. 种群Ⅱ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能量约为6.95×107kJ C. 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以有机物为载体 D.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全部生物同化的能量有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能量在不同营养级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能量传递效率= 某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种群Ⅱ同化的能量最多,其次是种群I,最少的是种群Ⅲ,所以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Ⅱ→I→Ⅲ,错误; B、种群Ⅱ全部生物同化的能量有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少于6.95×107kJ,错误; C、能量在不同营养级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正确; D、能量传递效率=某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3.0÷15.0×100%=20%,错误。 故选C。 23.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B. 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需要能量少 C. 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 D. 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答案】B 【解析】 各营养级中,生物个体的残枝败叶、遗体残骸等被分解者利用,所以总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A正确;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就越少,但个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多少与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多少无直接关系,B错误;生物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C正确;各营养级中的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能量传递率为10%-20%,所以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 2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过程中的能量流动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④与植物的呼吸消耗量之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②占①④之和的百分比为这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③用于植食性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 ④⑤代表的能量可流向分解者 【答案】B 【解析】 ①④之和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①④与植物的呼吸消耗量之和即为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等于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项正确;能量传递效率为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①④之和不是生产者的同化量,B项错误;植食动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即为有机物而积累量,C项正确;④⑤代表的能量一般流向分解者,D项正确。 25.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与之不相符合的是 A. 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基本相同 B. 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C.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循环往返 D. 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 【答案】A 【解析】 在捕食链中,生产者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其他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是来源于上一营养级; 能量的去路:呼吸作用消耗,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流向下一营养级;而最高营养级没有最后一个去路;A错误。 26.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生命系统平衡或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下列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 长期服用睾丸酮会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 B. 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C. 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 D. 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 【答案】D 【解析】 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长期服用睾丸酮会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A正确;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属于负反馈调节,B正确;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C正确;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D错误。 2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如红树等,能够吸收水中有机污染物,保护生态环境 B. 海带是深海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因而海带的大量减少会造成该生态系统的破坏 C.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的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少 D. 农村中的沼气池的建立可以使废弃物中的能量流入人类这一最高营养级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及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植物不能直接吸收水中的有机污染物,A错误;因深海生态系统中光照较少,生产者相对较少,海带是一种在低温浅海海水中生长的大型海生褐藻,B错误;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较少,降雨量很不均匀,故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C正确;通过沼气池,充分利用了粪便等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但该途径不是食物链,故不能说“流入”人类这一营养级,D错误。 【点睛】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28. 下图表示“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农田生态系统中除草、治虫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B. 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培育抗虫作物,利用了其间接价值 C. 饲养家禽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产蛋率,这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 D. 该生态农业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除草、治虫可以降低其抵抗力稳定性,故A错误;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培育抗虫作物,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故B错误;饲养家禽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产蛋率,这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故C正确;该生态农业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不能提高,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9.三趾树懒是一种移动缓慢、代谢率极低的夜行性植食动物,以树叶、果实为食。它不直接从树冠“空投”粪便,而是每隔一段时间爬到树下排便。研究发现,这种树懒到地面排便时,躲在皮毛里的树懒蛾就伺机在粪便中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专食树懒粪便,而羽化后的树懒蛾又会寻找树懒钻进其皮毛中。蛾死掉后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氮促进树懒皮毛中绿藻的生长,绿藻能帮助树懒躲避天敌,也可供树懒食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三趾树懒和绿藻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B. 三趾树懒爬下树排便耗能较多 C. 树懒蛾幼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 三趾树懒不会因为天敌的存在而灭绝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文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能量流动等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躲在三趾树懒皮毛里的树懒蛾死掉后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氮促进树懒皮毛中绿藻的生长,绿藻能帮助树懒躲避天敌,也可供树懒食用,说明三趾树懒和绿藻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和捕食关系,A错误;与从树冠“空投”粪便相比,三趾树懒爬下树排便耗能较多,B正确;树懒蛾幼虫专食树懒粪便,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 正确;三趾树懒的存在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不会因为天敌的存在而灭绝,D正确。 【点睛】把握捕食、互利共生、寄生、竞争等种间关系和共同进化的内涵,理解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功能以及能量流动过程。在此基础上,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来分析判断各选项。 30.如表为养鱼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处理 水稻产量(kg/hm 土壤有机质(%) 稻田养鱼 4023 2.72 对照 3474 2.56 A. 稻田养鱼使水稻更多的从土壤中吸收鱼粪中的有机质 B. 稻田养鱼使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提高 C. 引入稻田中的鱼同样受到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D. 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生态农业为背景,考查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 【详解】A.植物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有机质,只能吸收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盐,A错误; B.稻田养鱼提高了物种丰富度,使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提高,稳定性增强,B正确; C.种群数量受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限制,C正确; D.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使更多的能量流向水稻,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D正确; 故选 A。 【点睛】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盐,增加了土壤的肥力;除杂草和害虫可以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二、非选择 31.精神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长期持续的压力会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紊乱。 (1)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肾上腺髓质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当情绪压力刺激下丘脑时,支配肾上腺的神经兴奋,兴奋以_______的形式传至神经纤维末梢并释放________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产生短期压力效应。 (2)情绪压力下,机体还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进行调节。此调节过程是,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会促进垂体分泌__________(激素b),从而使肾上腺皮质分泌和释放的糖皮质激素量增加。健康人体内糖皮质激素浓度不会持续过高,其体内的_______调节机制保证了激素分泌的稳态。若下丘脑或垂体的_________数量和功能下降,将造成上述作用减弱,HPA 轴功能亢进,糖皮质激素持续升高而引发长期且持久的心境低落等长期压力效应。 (3)人的情绪是由激发情绪的刺激传到大脑的情绪中枢后而产生。5-羟色胺是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的持续升高会影响到5-羟色胺的信号传递(见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时,膜上的________通道打开,使该离子内流,从而引起突触囊泡的________与突触前膜上的膜蛋白分子簇结合,随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5-羟色胺以_______的方式释放。释放到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可与 _________结合,实现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4)为研究糖皮质激素对递质5-羟色胺分泌的影响,科学家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如下表 组别 神经细胞内突触囊泡中5-羟色胺的量 神经细胞内突触囊泡 蛋白分子mRNA含量 正常大鼠 正常 正常 长期情绪低落大鼠 正常 低 服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大鼠 正常 正常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并结合(1)(2)(3)的分析,补充和完善下图字母后面横线中的内容,展示你对持续“情绪压力”引起长期心境低落的机理的理解_____。 【答案】 (1). 效应器 (2). 局部电流(神经冲动) (3). 神经递质 (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5). 负反馈 (6). 糖皮质激素受体 (7). 钙离子 (8). 囊泡蛋白分子簇 (9). 胞吐 (10). 5-羟色胺受体 (11). a内分泌 b糖皮质(激素) c神经 d不能正常释放(释放减少)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长期压力下产生压力效应为题境,综合图示考查对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识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的传出神经调节,因此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或局部的流的形式传导,神经纤维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 (2)下丘脑对肾上腺进行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即a,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即b。血液中糖皮质激素浓度过高时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合成分泌活动,使糖皮质激素浓度不会持续过高,这是负反馈调节。激素与靶细胞上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所以下丘脑或垂体的特异性受体数量和功能下降,将造成上述作用减弱,HPA 轴功能亢进,糖皮质激素持续升高而引发长期且持久的心境低落等长期压力效应。 (3 )据图可知,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时,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引起突触囊泡的囊泡蛋白簇与突触前膜上的膜蛋白分子簇结合,随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5-羟色胺排出细胞,这种方式是胞吐。5-羟色胺是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5-羟色胺受体结合,实现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4)由图1可知,情绪压力通过下丘脑作用于内分泌系统,使得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增多。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糖皮质激素使神经细胞内突触囊泡蛋白分子mRNA含量降低,引起突触囊泡的囊泡蛋白簇减少,导致5-羟色胺不能正常释放,因而激发情绪的刺激不能正常传到大脑的情绪中枢,产生心境低落。 【点睛】重点: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难点:实验结果的分析,压力大没有改变神经细胞内突触囊泡中5-羟色胺的量,而是影响其释放。 32.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_______、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________特异性结合。 ③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 (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 __________。 【答案】 (1). 活细胞 (2). 吸附 (3). 浆/效应B (4). 当HA、NA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入侵机体时,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故需每年接种疫苗 (5). a c e (6). D63 (7). 流感病毒 (8). 可选用NA制备流感疫苗 (9). 包括遵医嘱治疗和避免病毒传播两个方面(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题渗透了生命观念的考查,以流感病毒为材料背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生命现象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分析。 1、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2、利用免疫学原理制备流感病毒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详解】(1)病毒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代谢,必须在活细胞(宿主细胞)内增殖,病毒增殖过程:①吸附: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依靠尾部的小勾吸附在细菌等宿主细胞的表面;②穿入:病毒与细胞表面结合后,可通过胞饮、融合、直接穿入等方式进入细胞;③脱壳:病毒脱去蛋白衣壳后,核酸才能发挥作用。④生物合成:病毒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环境和物质合成大量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⑤成熟释放:病毒核酸和蛋白质进行组装,子病毒被释放出来。 (2)流感病毒的抗原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在该过程中B细胞受到淋巴因子和抗原的刺激,会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等对抗原的识别也具有特性。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即抗原,由于HA、NA 的氨基酸序列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抗原的结构也会时随之发生改变。当HA、NA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侵入机体时,机体内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疫苗。 (4)①抗体和抗原可以特异性结合,进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病毒必须侵入细胞才能增殖,因此要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首先应该培养易感细胞,然后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结合,这种抗体通过抑制病毒进入细胞的能力来对抗流感病毒。再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的细胞培养瓶进行培养,过一段时间检测病毒的增殖量,即可得到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 ②由图可知,当抗体浓度大于2.37μg/mL时,D63抗体对病毒的抑制率高于对D21抗体对病毒的抑制率,据此可推知: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是D63抗体”。选用对照抗体的一组为对照组,所选用的抗体不能与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 ③NA抗体是蛋白质,可利用蛋白质工程对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进行提纯和结构分析,制备疫苗,其实验思路为:可选用NA制备流感疫苗,进行治疗。 (5)由题意知,流感病毒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因此对已经被确诊为流感的患者,应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有:要遵医嘱进行治疗;做好隔离防护措施(戴口罩),避免病毒传播感染他人;另外还要注意多喝水,多休息等。 【点睛】1、病毒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五个步骤。 2、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 3、利用蛋白质工程对抗体进行结构分析,可用于疫苗的研制。 33.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为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货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A溶解于__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 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葙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 (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_。 【答案】 (1). 调节 (2). 1 (3). 氧气 (4). 均匀 (5). 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 (6). 切段中内源激素 (7). 7.0 (8). 有 (9).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10). C (11). 重复实验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1)生长素类似物类似生长素的生理功能,能调节植物的生长;由图可知,本实验中1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增加溶液中的氧气含量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二是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均匀。 (3)实验的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对照组为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故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本实验研究激素的作用,切段中含有内源激素,会影响实验结果,而通过在蒸馏水中浸泡,可减少其含量,降低对实验的影响。 (4)根据图,对照组的切段平均长度是7.0mm;实验组中切断长度长于对照组的,说明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切段的生长: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有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促进伸长作用减弱。 (5)实验应尊重客观事实,实验结果不能随意修改,应如实填写,且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多次重复实验。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4.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功能各不相同,构成不同的功能群。同一功能群中的植物则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为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生态学实验。 (1)空心莲子草是外来物种,引入后由于在本地物种中缺乏_______的制约,因而得以迅速繁殖。空心莲子草与本地植物之间为________关系,导致本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下降,威胁生态安全。 (2)科研人员将一个圆形样地划分为A区、B区和C1~C5区,除A区外,其余区域大小相同。各区种植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C3~C5区中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但物种数目分别为4、8、16种。第3、7和13天测定B、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状况,得到图2所示结果。 ①科研人员种植顺序应______。 a.A区和C区同时种植 b.先种植A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C区 c.先种植C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A区 ②据图2分析,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区,说明_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C1~C5区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天敌 (2). 竞争 (3). 抵抗力 (4). c (5). 本地植物的竞争能减缓空心莲子草入侵 (6). 植物功能群丰富的群落不易被入侵;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而物种数目不同,则被入侵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解析】 【分析】 本是以“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基础知识和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群落的种间关系中有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等,其中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生物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生物群落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一般来说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性性越强。 【详解】(1)空心莲子草是外来物种,引入后之所以能够得以迅速繁殖是因为在本地物种中缺乏天敌的制约,再加上环境条件的适宜而造成的。它在大量繁殖过程中占据了大量的生存空间,使得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限制,这样空心莲子草与本地植物之间由于为了争夺资源和空间而发生了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导致本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威胁生态安全。 (2)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自变量是植物功能群的多少,因变量是空心莲子草在一段时间内的入侵状况。因此科研人员种植顺序应为应为c先种植C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A区。这样才能看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也即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从结果来看,B区不种植任何植物,对于空心莲子草来说,没有任何竞争者,因此在该区域空心莲子草的入侵速度最快,而随着区域中功能群数量的增加(C区),空心莲子草的入侵速度在降低,因此据图2分析,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区,说明本地植物的竞争能减缓空心莲子草入侵。分析C1~C5区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功能群丰富的群落不易被入侵;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而物种数目不同,则被入侵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点睛】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依据题目要求,明确实验目的,找到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并从实验结果来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并把相关的结果加以归纳即是实验的结论。 35.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________。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_________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鳙的______________。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________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____________,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继续将投放鲢、鳙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产者 (生物)群落 (2)捕食对象/食物 捕食者/天敌 (3)明显下降 鲢、鳙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 (4)比例 (5 )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定期合理投放鲢、鳙;控制性捕杀鲢、鳙的捕食者;控制人类活动(工业、农业、旅游等)对该水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解析】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的有关知识。种群的增长受食物、天敌等的影响;群落是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该区域所有的生物;群落中不同种生物可能存在竞争、捕食、寄生或共生关系,要根据题意作出判断;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增加某种生物,既要考虑它的被捕食者,又要考虑其天敌,还要考虑环境容纳量。 【详解】(1)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作为浮游动物的食物,故藻类属于生产者;水库中的各种生物,就包括了这一范围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群落;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本水库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要调查投放区鲢鱼和鳙鱼的食物,即上一营养级藻类和浮游动物生物积累量,投放适量的鱼苗;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还要防止其天敌的捕食,故应捕杀鲢鱼、鳙鱼的天敌; (3)据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显著下降,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投放鲢鱼和鳙鱼捕食浮游动物和藻类,导致浮游动物减少,银鱼的食物来源减少,导致银鱼数量下降; (4)通过投放鲢、鳙,该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的生物积累量发生了改变,故人为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比例,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具体措施是:适量地投放鲢、鳙;适量增加投放浮游动物确保鲢、鳙有足够的食物来源;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控制鲢鱼、鳙鱼的天敌数量;减少人类活动对水库的干扰等。 【点睛】其一要理清藻类、浮游动物、银鱼、鲢和鳙鱼的种间关系:藻类被浮游动物和鲢、鳙所食,浮游动物被鲢、鳙及银鱼所食;其二投放鲢、鳙鱼,既要考虑其食物,又要考虑其天敌,还要考虑水库的容纳量。 36.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0 B 10 - 0.1 5 C - 10 0.1 20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A、B、C三支试管放置在表中相应的温度、其它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一天开始取样计数,连续七天; 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 ③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___,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 x lmm x 0.l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下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___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___________个。 【答案】 (1). 营养、温度 (2). 取样前振荡试管 (3). 先盖上盖玻片,再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 (4). 抽样检测法 (5). 15 (6). 2.88×108 【解析】 【详解】(1)根据表格中的实验设计,试管A和B研究的是温度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试管A和C研究的是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因此该实验课题为探究温度、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①取样前振荡试管,以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实验误差。 ②先盖上盖玻片,再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 (3)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抽样检测法;统计样方中的酵母菌数量时,中格内部的酵母菌全部计数,边上的酵母菌只计数左边和上边,顶角的酵母菌只计数左上角一个顶角的个体数,所以图中中格酵母菌数为15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18/25×400÷(0.1×1000)×100=2.88×108个。 【考点定位】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名师点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的注意事项 (1)我们测定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是在恒定容积的培养基中测定的,与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差异。 (2)在进行酵母菌计数时,由于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因此必须在显微镜下计数,且我们不能准确计数,只能估算。 (3)在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应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4)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要轻轻振荡试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5)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