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5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019-2020学年上期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科试卷 一、选择题 1. 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授粉前的处理是:①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以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A. ①②③④⑥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④⑥ D. ②③④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是: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豌豆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容易区分的性状,便于观察,即①②④。对豌豆进行异花传粉前的处理是:进行人工异花授粉之前,要在花蕾期对母本去雄,然后套袋,即⑥,故选C。 2. 一对杂合黑豚鼠交配,产下了4只小豚鼠,这4只小豚鼠的表现型是 A. 全部黑色 B. 黑白各一半 C. 黑白之比为3∶1 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答案】D 【解析】 杂合的黑色鼠交配,在子代数目足够多的情况下,黑色:白色=3:1,但只产生了四只小鼠,数目比较少,不一定能体现出分离比,所以这四只小鼠的表现型可能全部黑色,可能黑白各一半,可能黑白之比为3:1,也有可能全部为白色,故选D 3.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是指 A.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 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D. 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实质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杂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基体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4. 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类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类型比例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答案】D 【解析】 ①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①错误; ②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为杂合子,因此产生的配子类型比例为1:1,②正确; ③杂种Aa和aa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③正确; ④杂种Aa自交子二代的基因型比为:AA:Aa:aa=1:2:1,④错误; ⑤杂种Aa和aa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Aa:aa=1:1,⑤正确; 答案选D。 5.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所用材料或实验过程与模拟的内容一致的是( ) 选项 所用材料或实验过程 模拟内容 A 甲、乙两个小桶 模拟雌、雄配子 B 甲、乙小桶内的彩球 模拟D和d配子的比例 C 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 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 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 模拟雌(或雄)配子内D和d的随机结合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甲和乙两个小桶模拟的雌雄生殖器官,A错误; B、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模拟模拟雌、雄配子,B错误; CD、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正确,D错误。 故选C。 6. 某同学接连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是Dd的机率是 ( ) A. 1/4 B. 1/2 C. 0 D. 1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解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由于两小桶内的D:d都是1:1,所以从两小桶内各取出一个小球,组合后DD:Dd:dd=1:2:1,得到Dd的概率是1/2。由于每次抓取前都要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匀,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所以某同学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接连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他第4次抓取Dd组合的概率仍是1/2,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教材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把握材料和试剂的选择,熟练完成相关实验的能力。 7. 采用A-D中的哪些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和度 ④检验异花传粉的植物杂种F1遗传因子组成 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答案】D 【解析】 略 8.将具有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代,在F3中纯合子比例是 A. l/8 B. 7/8 C. 7/16 D. 9/16 【答案】B 【解析】 将具有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代,F3中杂合子(Aa)的比例为1/8,则纯合子的比例为7/8,其中显性纯合子占1/2×7/8=7/16,B正确,AC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所占比例分析: 由图可知:DD的概率等于dd的概率,所以只需求出Dd的概率,且只有Dd的亲本自交才能产生Dd的子代。 以此类推,其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例如下: Fn 杂合子 Dd 纯合子 DD+dd 显性 纯合子 (DD) 隐性 纯合子 (dd) 显性性 状个体 (DD+Dd) 隐性性 状个体 (dd) 比 例 1- - - + - 9.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狗的长毛与卷毛 B. 兔的长毛与猴的短毛 C. 豌豆黄粒与圆粒 D. 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相对性状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10.有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他们各自的父亲都是单眼皮。这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 ) A. 100% B. 0% C. 25% D. 7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双眼皮的亲本所生后代有单眼皮可知,单眼皮为隐性性状,且亲本均为杂合子。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A、a。 【详解】由上分析可知,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即aa,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即AA或Aa,根据该夫妇的父亲均为单眼皮可知,该夫妇均为Aa,他们再生一个单眼皮aa孩子的概率为1/4。 综上所,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1. 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却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A. 甜是显性性状 B. 非甜是显性性状 C. 相互混杂 D. 相互选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玉米上发现了非甜玉米子粒,而非甜玉米上却无甜玉米子粒,是因为非甜是显性,A错误,B正确。相互混杂和相互选择的话应该都有,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分离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 12. 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中出现亲代原有性状的个体占总数的( ) A. 3/8 B. 5/8 C. 9/16 D. 3/16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 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中的表现型有4种,分别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皱粒绿色,比例为9:3:3:1。所以F2中出现亲代原有性状的个体占总数的(9+1)/16=5/8。 13. 天竺鼠身体较圆,唇形似兔,是鼠类宠物中最温驯的一种,受到人们的喜爱。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该鼠的毛色由两对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天竺鼠,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则这批天竺鼠繁殖后,子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论比值为 ( ) A. 9∶4∶3 B. 9∶3∶4 C. 9∶1∶6 D. 9∶6∶1 【答案】B 【解析】 BbCc相互交配后代黑色(B_C_):褐色(bbC_):白色(__cc)=9:3:4。 14.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2出现的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 ) A. 1/8 B. 1/5 C. 1/5或1/3 D. 1/16 【答案】C 【解析】 (1)若亲本为AABB和aabb,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2中出现的性状重组的个体占总数的6/16=3/8,F2出现的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AAbb、aaBB约占2/6=1/3; (2)若亲本为AAbb和aaBB,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2中出现的性状重组的个体占总数的10/16=5/8,F2出现的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AABB、aabb约占2/10=1/5。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在于注意亲本类型有双显性和双隐性、一显性一隐性和一隐性一显性,做题不能片面分析,才能避免过失性失分。 15.豌豆子叶的黄色(Y)与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性状。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亲本的基因型为( ) A. YyRr×yyRr B. YyRr×YyRr C. YyRr×yyrr D. YyRr×Yyrr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后代中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1:1。 【详解】根据子代中圆粒:皱粒=3:1可知,亲本对应的基因型组合为Rr×Rr;根据子代中黄色:绿色=1:1可知,亲本对应的基因型组合为Yy×yy。故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 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6. 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 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概率计算。后代表现型为2x2x2=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x1/2x1/2=1/8。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x1/2x1/4=1/32。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x1/2x1/2=1/16 17.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 ) A. 3种 3:1 B. 3种 1:2:1 C. 9种 9:3:3:1 D. 9种 1:4:6:4:1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根据色素含量的高低可知,含有4个显性基因黑色最深,其次是含3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含2个显性基因的个体表现型处于中间,含1个显性基因的表现型其次,不含显性基因的个体为白人。 【详解】纯种黑人的基因型为AABB,纯种白人的基因型为aabb,故二者的后代均为AaBb,同种基因型的个体交配的后代中基因型的种类为3×3=9种;根据显性基因的数目不同可知,对应的表现型有5种,其中含有4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即AABB占1/4×1/4=1/16;含有3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即AABb或AaBB占1/4×2/4+2/4×1/4=4/16;含有2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即AAbb或aaBB或AaBb占1/4×1/4+1/4×1/4+1/2×1/2=6/16;含有1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即Aabb或aaBb占1/2×1/4+1/4×1/2=4/16;不含显性基因即aabb占1/4×1/4=1/16,故表现型比例为:1:4:6:4:1。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8.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F2种子为556粒(以560粒计算)。从理论上推测,F2种子中基因型和个体数相符的是( ) 备选项 A B C D 基因型 YYRR yyrr YyRr yyRr 个体数 315粒 70粒 140粒 35粒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子一代全是YyRr,子二代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详解】A、子二代中YYRR占1/4×1/4=1/16,故数目为1/16×560=35,A错误; B、子二代中yyrr占1/4×1/4=1/16,故其数目为1/16×560=35,B错误; C、子二代中YyRr占1/2×1/2=1/4,故其数目为1/4×560=140,C正确; D、子二代中yyRr占1/4×1/2=1/8,故其数目为1/8×560=70,D错误。 故选C。 19. 家兔的黑色(B)对褐色(b)是显性,短毛(D)对长毛d是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是自由组合的。兔甲与一只黑色短毛兔(BbDd)杂交共产仔26只,其中黑色短毛9只,黑色长毛3只,褐色短毛10只,褐色长毛4只。按理论推算兔甲表现型应为( ) A. 黑色短毛 B. 黑色长毛 C. 褐色短毛 D. 褐色长毛 【答案】C 【解析】 首先考虑兔的毛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黑色(9+3)∶褐色(10+4)≈1∶1,所以兔甲的毛色遗传因子组合应为bb,表现型为褐色。再考虑毛长度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短毛(9+10)∶长毛(3+4)≈3∶1,兔甲的毛长度遗传因子组合应为Dd,表现型为短毛。 20.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B.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C.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 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于母方,叫同源染色体。 【详解】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即为同源染色体,A正确; B、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B正确; C、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C正确; D、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称为姐妹染色单体,不是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D。 21. 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下面哪一种是正确的 ( ) A. 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B. 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C. 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D. 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答案】B 【解析】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平分子细胞,所以B选项正确。 22. 一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中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 ) A. 4,8,8 B. 2,4,8 C. 8,16,16 D. 8,0,8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4个四分体表示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半,则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故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着丝点还未断开)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条,染色单体数为8条,DNA分子数也是8条,故选A。 23. 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 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 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 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 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有关细胞分裂相关知识,C1、C2是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而有丝分裂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所以C1和C2的DNA数目和遗传信息相同;C、D错误。 而S1和S2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重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平分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有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所以DNA数相同,但遗传信息不同。A错误,B正确。 24.下列是动物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 A. ③→⑥→④→①→②→⑤ B. ⑥→③→②→④→①→⑤ C. ③→⑥→④→②→①→⑤ D. ③→⑥→②→④→①→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详解】由图可知,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⑤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⑥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故分裂的顺序如下:③→⑥→②→④→①→⑤。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5. 某动物的卵巢中有10个卵原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可以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的个数分别是( ) A. 10和10 B. 10和40 C. 40和120 D. 10和3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应是减数分裂,每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故形成10个卵细胞和30个极体,故D正确。其余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6. 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 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 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D. 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答案】D 【解析】 a图所示的细胞染色体已经解螺旋,核膜已经形成,细胞板已经存在,这是一个典型的末期细胞;人的红细胞是不能分裂的细胞,也没有细胞核;c图所示细胞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是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d图所示细胞的染色体有4条,每条含两个染色单体。 27. 在高等生物受精卵的形成过程中 A. 同源染色体配对 B.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 合子中染色体数目是精子与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之和 D. 会发生DNA复制 【答案】C 【解析】 受精卵是精子与卵子结合后直接形成的,只是发生了简单的结合(合并),而没有其它。精子卵子结合后并不配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形成四分体,A错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时,精子卵细胞结合并没有自由组合,B错误;C 正确; 精卵结合染色体数目是二者之和,而不是复制,D错误。选C。 28.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的细胞变化是( ) A.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B. 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C. 受精卵的细胞膜失去对精子的识别能力 D. 受精后的卵细胞能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受精作用指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详解】A、精子的头部(含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A正确; B、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形成受精卵,B正确; C、受精卵与精子相互识别,C错误; D、受精后的卵细胞会产生两道屏障防止其他精子的进入,D正确。 故选C。 29.下列不属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的是() A. 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 B. 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C. 能够保持亲本的一切遗传性状 D. 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案】C 【解析】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导致后代具有多样性,这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A正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B正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不能保持亲本的一切遗传性状,C错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正确。 30. 下面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一高等动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产生的是次级精母细胞 ②乙产生的是精细胞或极体 ③乙产生的是体细胞 ④丙产生的是体细胞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乙图为有丝分裂的后期,②错误③正确,AB错误。丙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是精子或极体,④错误,D错误。本题选C。 考点:减数分裂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 31.下面是关于生命科学发展史和科学方法的问题 孟德尔在总结了前人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过八年的观察研究,成功地总结出豌豆的性状遗传规律,从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请回答: (1)孟德尔选用豌豆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豌豆各品种间_______,而且是______和_______植物,可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研究性状遗传时,由简到繁,先从____对相对性状着手,然后再研究_____相对性状,以减少干扰。在处理观察到的数据时,应用____方法,得到前人未注意到的子代比例关系。他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材料提出了假设,并对此作了验证实验,从而发现了遗传规律。 (2)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2). 自花传粉 (3). 闭花传粉 (4). 一对 (5). 多对 (6). 统计学 (7).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分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详解】(1)豌豆各品种间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而且是严格的自花传粉和闭花传粉植物,可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研究性状遗传时,先从一对相对性状着手,然后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以减少干扰。在处理观察到的数据时,应用统计学方法,得到前人未注意到的子代比例关系。 (2)孟德尔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点睛】豌豆作为遗传材料的优点:含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严格的自花闭花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32.牛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生了一头棕色子牛,请回答: (1)黑色和棕色哪种毛色是显性性状?__________。 (2)若用B和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写出上述两头黑牛及子代棕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情况____。 (3)上述两头黑牛再生育一头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____。若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了一头黑色子牛,该牛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___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__与其交配。 A.纯种黑牛 B.杂种黑牛 C.棕色牛 (4)若用某黑色雄牛和多头杂合子雌牛交配,共产20头子牛,若子牛全是黑色,则此雄牛遗传因子组成情况最可能是______;若子牛中有14头为黑色,6头为棕色,则此雄牛遗传因子组成情况是________。 【答案】 (1). 黑色 (2). Bb、Bb、bb (3). 3/4 (4). 1/3 (5). C (6). BB (7). B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一头棕色牛,故棕色牛为隐性性状,且亲本均为杂合子。 【详解】(1)根据黑色牛的后代出现棕色牛可知,棕色为隐性性状,黑色为显性性状。 (2)黑色牛一定含B,所生后代有棕色bb,故两头亲本黑牛均为Bb,子代棕色牛为bb。 (3)两头亲本黑牛均为Bb,再生育一头黑色子牛即B-的可能性是3/4。若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了一头黑色子牛,该牛可能是1/3BB、2/3Bb,是纯合子BB的可能性是1/3。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以选择其与棕色牛bb交配,若后代全是黑牛,说明该黑色牛是纯合子,若后代出现棕色牛,说明该黑色牛是Bb。故选C。 (4)若用某黑色雄牛B-和多头杂合子雌牛即Bb交配,共产20头子牛,若子牛全是黑色B-,则此雄牛最可能是BB;若子牛中有14头为黑色,6头为棕色,说明该黑色雄牛可以产生b的配子,则此雄牛基因型为Bb。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信息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且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的分析判断。 33.如图为某生物五个不同细胞分裂的图像(2N=4),请回答: (1)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__,属于减数分裂的是___________。 (2)A细胞有_______条染色体,处于_____________期。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 (4)染色体暂时加倍的细胞是___________。 (5)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 (6)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有_________条。D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染色体有______条。 (7)此图5个细胞发生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C (2). BDE (3). 8 (4). 有丝分裂的后期 (5). ABCE (6). AD (7). AD (8). 体细胞 (9). 4 (10). 精细胞 (11). 2 (12). CAEB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A为有丝分裂的后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为有丝分裂的中期,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E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详解】(1)图中A为有丝分裂的后期,C为有丝分裂的中期,故AC属于有丝分裂;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E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故BDE均属于减数分裂。 (2)A细胞着丝点分裂,有同源染色体,故为有丝分裂的后期,有8条染色体。 (3)图中ABCE均具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 (4)着丝点分裂,会引起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对应AD。 (5)着丝点分裂后,该细胞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对应AD。 (6)A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染色体与该生物体细胞数目一致,为4条。由B图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为雄性,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精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 (7)精原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增加数目,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其分裂顺序为:C有丝分裂的中期→A有丝分裂的后期→E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点睛】DNA复制会引起DNA数目加倍,着丝点分裂会引起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34.豌豆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请根据以下杂交实验1、2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的紫花和白花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作亲本,进行了杂交试验1。 ①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_____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②F2中杂合子占____。若F2植株全部自交,预测F3中开紫花植株和开白花植株的比例约为________。 (2)豌豆的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圆形(R)对皱形(r)为显性。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杂交实验2。 ①根据实验2判断,控制豌豆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 ②实验2中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相同的个体中纯合子与杂合子之比为__________。 【答案】 (1). 等位基因 (2). 1/2 (3). 5:3 (4). 非同源 (5). 基因的自由组合 (6). YYrr和yyRR (7). 1:4 【解析】 【分析】 由实验1可知,子一代紫花自交后代出现白花,故白花为隐性性状,且可以推出子一代均为杂合子。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A、a,则亲本为AA和aa,子一代为Aa。 由实验2子二代出现9:3:3:1可知,子一代全部为YyRr,且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 【详解】(1)①由上分析可知,F1为Aa,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A和a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②F1为Aa,故F2中杂合子Aa占1/2。若F2植株全部自交,相当于子一代Aa连续自交2代,则F3中Aa为1/4,AA和aa均为(1-1/4)×1/2=3/8,故开紫花植株和开白花植株的比例约为(3/8+1/4):(3/8)=5:3。 (2)①根据实验2子二代出现9:3:3:1可知,控制豌豆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②根据子一代黄色:白色=3:1,圆粒:皱粒=3:1可知,黄色、圆粒为显性性状,且子一代均为YyRr,结合亲本的表现型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相同的个体即黄色圆粒Y-R-和绿色皱粒yyrr中纯合子(YYRR和yyrr)占(1/4×1/4+1/4×1/4)÷(10/16)=2/10=1/5,杂合子为1-1/5=4/5,故其中纯合子:杂合子=1:4。 【点睛】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杂交组合分别判断出显隐性,且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的计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