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5 发布 |
- 37.5 KB |
- 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北仑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多糖的是 A. 植物蜡 B. 纤维素 C. 蔗糖 D. 葡萄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单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多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详解】植物蜡的化学成分为高级脂肪酸及高级一元醇的脂类化合物,A错误;纤维素属于多糖,B正确;蔗糖属于二糖,C错误;葡萄糖属于单糖,D错误。 【点睛】熟悉糖类化合物的分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 A. 消减CO2的排放量 B. 燃料脱硫脱氮处理 C. 消减氟利昂的使用量 D. 消减化肥的使用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酸雨为载体,考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相关的知识,解本题的关键是对酸雨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详解】消减CO2的排放量,与酸雨无关,A错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防治酸雨,应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B正确;氟利昂导致臭氧空洞,与酸雨无关,C错误;消减化肥的使用量,与酸雨无关,D错误。故选B。 3.一头纯种白色母牛与一头纯种红色公牛交配,产下一头幼牛,既有白色的毛,也有红色的毛,远看像粉褐色的。说明决定这种牛毛色的白色基因与红色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A. 红色基因对白色基因为完全显性 B. 红色基因对白色基因为不完全显性 C. 为共显性 D. 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1、F1所表现的性状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而非中间型或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称之完全显性。 2、不完全显性又叫做半显性,其特点是杂合子表现为双亲的中间性状。 3、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或叫并显性。 【详解】根据题干的信息:决定红毛和白毛的这对等位基因为共显性基因,假设决定白色的基因为A1,决定红色的基因是A2,则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下: A1A1 A1A2 A2A2 白色 粉褐色 红色 故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头纯种白色母牛与一头纯种红色公牛交配,产下一头小牛,既有白色的毛,又有红色的毛,远看像粉褐色的,所以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共显性。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完全显现、不完全显现和并显性的区别。 4.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C. 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都能保持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D. 低碳出行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详解】生物圈是指地球有生物存在的部分,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它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A正确;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B正确;生物圈的能量需要从外界源源不断输入,生物圈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错误;节能减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正确。 5.下列有关多细胞生物衰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衰老时,所有的酶活性都降低 B. 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明显缩小 C. 从总体上看,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D. 衰老意味着组成个体的细胞脱离了正常的生命历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2、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 【详解】衰老细胞内部分酶的活性降低,A错误;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增大,B 错误;从总体上看,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C正确;正常情况下,细胞衰老属于正常的生命历程,D错误。 【点睛】易错选项A,容易误认为衰老的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事实上只是部分酶活性降低。 6.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的部分结构模式图如下,①-④代表不同结构,其中②代表溶酶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RNA聚合酶合成的场所 B. ②中的物质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 C. ③与该生物合成纤维素有关 D. ④由一系列单位膜构成的囊腔和细管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的部分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细胞核,②为溶酶体,③为高尔基体,④为内质网。 【详解】①为细胞核,而RNA聚合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②为溶酶体,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不仅仅能催化蛋白质水解,还能水解其他大分子物质,B错误;③为高尔基体,其在植物细胞中与合成纤维素有关,但图示细胞为动物细胞,不会合成纤维素,C错误;④为内质网,其由一系列单位膜构成的囊腔和细管组成,D正确。 【点睛】熟悉图示局部细胞结构及其功能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 7.下列与教材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通常用层析液提取分离菠菜中的光合色素研究色素的种类和含量 B. 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C. 还原糖鉴定时,不宜选用西瓜汁作为实验材料 D. 油脂鉴定中需要用50%的HCl洗去多余的染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详解】层析法分离色素不能得到色素的含量,只能分析其种类,A错误;用低倍镜可以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B错误;还原糖鉴定时,不宜选用西瓜汁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西瓜汁是红色,本身的色素会干扰实验结果,C正确;油脂鉴定中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多余的染料,D错误。 【点睛】熟悉一些生物有机物的鉴定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其中易错选项A中,容易忽视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的目的,错把测定色素含量也认为是该实验的目的之一。 8.图表示真核细胞中的某一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 A. ①是编码链 B. 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 C. ③不是翻译的直接模板 D. 形成③时,需沿着整条DNA长链进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真核细胞某基因的转录过程,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需要解旋酶和RNA 聚合酶的参与.图中①为DNA非模板链(也称为编码链);②为DNA模板链;③为转录形成的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④为转录过程所需的原料,即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详解】编码链是指双链DNA中,不能进行转录的那一条链,因此图中①是编码链,A正确;图示中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应与转录产生的RNA③的延伸方向相反,即是从左到右,B正确;③是转录形成的mRNA,其加工后可成为成熟的mRNA,成熟的mRNA才能成为翻译的直接模板链,C正确;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形成③时,不需沿着整条DNA长链进行,D错误。 【点睛】熟悉转录的过程,能正确识别图示中各种物质结构是判断本题的关键。 9.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字母表示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c、d和e都具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B. 与b、c、d、e相比较,a的移动受到较大限制 C.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仅与b、c、d、e相关 D. b、c、d、e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e为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具有识别功能;bcd为蛋白质,其镶在、嵌入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a磷脂单分子层。 【详解】膜蛋白和磷脂分子都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A正确;膜蛋白和磷脂分子在膜中流动速率不一定相同,一般的膜蛋白没有磷脂移动那样容易,B错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与膜蛋白和磷脂分子都有关系,C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之一是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无关,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型示意图,考查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掌握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型为Rr的圆粒豌豆逐代自交,纯合圆粒基因型频率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 B. 一片森林中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是自然选择作用下由一个物种进化成的两个种群 C.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现型的基因 D. 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基因型为Rr的圆粒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基因型频率改变了,但是基因频率不变,说明豌豆未发生进化,A错误;一片林中的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属于同一个物种形成的同一个种群,B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其基因型,C正确;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而生殖隔离是新物种诞生的标志,D错误。 【点睛】注意: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判断生物是否发生进化是根据种群基因频率是否改变。 11.下列关于人体内某组织细胞的细胞呼吸过程和ATP-ADP循环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厌氧呼吸各阶段释放的能量都可用来合成ATP B.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反应①供能 C. 需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消耗伴随反应②的发生 D. 能量2可用于乳酸在人体肝脏再生成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是腺苷,由1分子腺嘌呤和1分子核糖组成,“~”是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释放其中的能量,供机体生命活动需要,ATP水解形成ADP和Pi,ADP和Pi吸收能量又合成ATP,细胞依赖于ADP和ATP的相互转化,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由题图可知,反应①为ATP的合成,其中能量1来源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反应②为ATP的水解,其中能量2来源于ATP水解过程。 【详解】厌氧呼吸中只有第一阶段释放的能量中少部分可用来合成ATP,第二阶段没有ATP的合成,A错误;蛋白质合成所需能量来源于反应②ATP水解释放的能量,B错误;需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消耗伴随反应①的发生,即有ATP的合成,C错误;能量2来源于ATP水解,可用于细胞内多项生命活动,如人体内肝细胞中乳酸转变为葡萄糖所需的能量可由能量2提供,D正确。 【点睛】注意:体内凡是吸能反应常常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如蛋白质的合成,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等等;凡是放能反应常常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如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1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遗传病患者都携带致病基因,携带致病基因不一定是遗传病患者 B. 多基因遗传病比单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高 C. 近亲结婚造成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升高 D. 特纳氏综合征和猫叫综合征患者都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 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 三体综合征)。 【详解】遗传病患者都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但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A错误;多基因遗传病具有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特点,所以常常比单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高,B正确;由于来自于同一个家族的隐性致病基因被携带的可能性较大,所以近亲结婚造成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升高,C正确;特纳氏综合征是性染色体缺少一条,猫叫综合征患者是由于人类第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所以二者都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正确。 【点睛】易错点:遗传病患者都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但不一定是携带致病基因引起。 13.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带雨林因植物种类最多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 B. 草原完全由禾本科和阔叶草本植物组成 C. 荒漠植物能适应缺水环境,即使不下雨也能继续生长 D. 苔原植物生长季短且没有树林生长,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不同地域分布的群落的特点不同,结合所学知识,逐项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热带雨林是地球上营养结构最复杂的森林带,并不是面积最大的森林带,A错误;草原完全由草本和灌木植物组成,B错误;荒漠植物能适应缺水环境,但不能说一直不下雨,植物都能正常生长,因为谁是生物一切生命活动不能离开的物质,C错误;苔原植物生长季短且没有树林生长,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D正确。 1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感受器和效应器只能分布于机体的不同组织或器官中 B. 全身每一块骨骼肌和内脏器官都有反射活动 C. 膝反射中支配屈肌的神经元中也有神经冲动传导 D. 在蛙的坐骨神经上给一个适当强度的电刺激能引起腓肠肌产生一次缩肌反射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感受器和效应器大多数不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中,A错误;全身每一块骨骼肌和内脏器官都可以作为效应器,在完整的反射弧上完成反射活动,B正确;膝反射时,屈肌舒张,所以支配屈肌的神经元中没有神经冲动传导,C错误;反射是在完整的反射弧上完成,而反射的中枢都位于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中,在蛙的坐骨神经上给一个适当强度的电刺激能引起腓肠肌产生一次缩肌反应,但不能叫反射,D错误。 【点睛】注意判断反射的依据:必须在完整的反射弧上完成的反应活动。 15.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或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噬菌体进行标记 B.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实验结果是只有沉淀物中有放射性 C. 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长短不会影响悬浮液中的放射性强度 D. 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后,搅拌的目的是使菌体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实验结果:用35S标记噬菌体,沉淀物放射性低,上清液放射性高;用32P标记噬菌体,沉淀物放射性高,上清液放射性低;什么侵入大肠杆菌内的是噬菌体DNA,不是噬菌体蛋白质。 5.该实验的结论:经过测定大肠杆菌内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用35S 标记亲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而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说明噬菌体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病毒都是非细胞生物,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用培养基中直接培养病毒,A错误;将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的结果是沉淀物中放射性较强,但上清液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B错误;用含35S或32P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如果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会导致部分大肠杆菌内的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或部分秦代噬菌体还未侵染大肠杆菌,最后则导致沉淀物或上清液中放射性比正常情况下不同,C错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的目的是使菌体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D正确。 【点睛】熟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方法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和结论是分析判断本题的基础。 16.含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3次,第三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A. 120个 B. 180个 C. 240个 D. 420个 【答案】C 【解析】 已知1个DNA分子区段具有100个碱基对,即200个碱基,其中含有40个胸腺嘧啶(T),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40个,则C=G=100-40=60个;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如果该DNA连续复制3次,第3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3-1×60=240个,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搞清脱氧核苷酸与碱基的关系,熟练掌握DNA复制的特点,能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出该DNA区段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并利于公式进行计算,注意n次和第n次复制的公式是不同的。 17.BrdU(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能替代T与A配对而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当用姬姆萨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时,不含BrdU的链为深蓝色,含BrdU的链为浅蓝色。现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下图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细胞中某1条染色体的各染色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图中每条染色体两个DNA分子都有1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BrdU B. b图中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有BrdU C. c图所示的细胞产生的子代细胞中有1/4的细胞含有深蓝色的染色体 D. 该细胞分裂n次后有2/2n的DNA存在不含BrdU的脱氧核苷酸链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基本原理,可知图a中1条染色体上的2条染色单体都为深蓝色,其实,每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中都含有1条母链(不含BrdU,深蓝色)和1条子链(含BrdU,浅蓝色),由于母链深蓝色掩盖了子链的浅蓝色,故整个DNA分子即染色单体表现为深蓝色。 【详解】a图染色单体中的DNA分子是一条链含BrdU,另一条链不含BrdU,所以都是深蓝色,A正确;b图中每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中,有一条染色单体中的DNA分子是一条链含BrdU另一条链不含BrdU,而另一条染色单体中的DNA是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BrdU,B正确;由于DNA了是半保留复制,且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所以细胞分裂二次后只有两个细胞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含有BrdU,其它细胞的染色体DNA均是一条链含有BrdU,一条链不含有BrdU,即含有深蓝色的染色体占3/4占,C错误;该细胞分裂n次后有2/2n的DNA存在不含BrdU的脱氧核苷酸链,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有丝分裂间期;掌握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能结合题中和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18.下图是某种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的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表格是某同学为验证温度对该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所设计的实验及操作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c点酶促反应速率较低,可适当升高温度提高反应速率 B. 图中a点所对应的反应速率即表示该酶的最佳酶活性 C. 表格中试管B将温度降低至37℃保持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仍呈现蓝色 D. 表格中X处的实验现象是不变蓝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可以确定,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除温度外的其他变量,如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淀粉溶液的用量以及碘液的用量都为无关变量,不同实验组别之间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分析图中曲线可知,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在37℃左右;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低温只会使酶的催化效率暂时下降,而不会永久失活,一旦温度升高到合适范围,酶的催化活性即可恢复。 【详解】分析图中曲线可知,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在37 ℃左右;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低温只会使酶的催化效率暂时下降,一旦温度升高到合适范围,酶的催化活性即可恢复,故图中b、c两点通过改变温度条件可提高反应速率的是c点,A正确;图中a点所对应的反应速率即表示该酶在最适温度为37℃时最大反应速率,B错误;表格中试管B在50℃没已经失活,降低至37℃酶 的活性不能恢复,所以试管B 中仍然存在大量淀粉,故实验现象仍呈现蓝色,C正确;该酶在37 ℃活性最佳,实验试管A中的淀粉已经完全被淀粉酶水解,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 D正确。 【点睛】易错选项B,对于曲线中点的含义一定要遵循坐标系中横纵坐标的含义来描述,不能代表在该条件下推测的含义。 19.图1表示某动物小肠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①~④对应其中各时期。图2表示其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周期性变化,a~e表示染色体的不同形态。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标记处于S期的细胞,然后换用无放射性的培养液培养,在此过程中实时检测放射性细胞的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d→e→a→b的过程既能用来表示该细胞的有丝分裂,也能用来表示其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变化过程 B. 预计从检测到50%分裂期细胞带放射性到分裂期细胞含放射性的比例开始小于50%的时间为7.9h C. 实验发现该动物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细胞周期要小于肠上皮细胞,其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有所不同 D. 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细胞分裂周期时间越长的细胞越合适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2中:b→c表示DNA的复制;d表示分裂前期;e表示分裂中期;a表示分裂后期;a→b表示分裂末期。 【详解】据图分析,b→c→d→e→a→b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小肠上皮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不能用来表示其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变化过程,A错误;从检测到50%分裂期细胞带放射性,然后换用无放射性的培养液培养,到下一次分裂期要经过分裂间期,在间期DNA复制的过程在细胞含放射性的比例开始小于50%,B正确;实验发现该动物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细胞周期要小于肠上皮细胞,其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表达不同,C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越大,观察到染色体机会越大,细胞分裂周期时间越长,但分裂期不一定越长,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甲中数字代表的时期和图乙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20.研究小组探究了2,4-D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自变量是2,4-D,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 B. 不同浓度的2,4-D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 C. 生产上应优选300 mg/ L 2,4-D处理插条 D. 400 mg/ L 2,4-D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课题可知,实验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2,4-D,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和生根率,并且无关变量包括: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自变量是2,4-D,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和生根率,A错误;据图中曲线可知,不同浓度的2,4-D,有的提高了插条生根率,有的降低了插条生根率,B错误;若生产上选用300 mg/ L 的2,4-D溶液处理插条生根率较低,不能选择2,4-D处理插条,C错误;据图中曲线可知,400 mg/ L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D正确。 【点睛】分析本题关键要结合图中曲线变化,分析不同浓度的2,4-D处理插条的生根数和生根率两个因变量,且都要与对照组(浓度为0)进行对照来判断2,4-D的生根效应。 21.下列有关染色体组型和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精卵细胞分裂中期拍摄照片即为染色体组型 B. 豌豆的染色体组型中包含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C. 处于后期II的男性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为0或2 D.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豌豆是雌雄同花,没有性别,所以没有性染色体;确定染色体组型的步骤包括:首先对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然后对显微镜照片上的染色体进行测量,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着丝粒的位置等特征,通过剪贴,将它们配对、分组和排队,最后形成染色体组型图。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控制性别的基因,但不是所有基因都是控制性别的基因。 【详解】根据前面对染色体组型图确定步骤可知,并不是有丝分裂中期拍摄的显微图就是染色体组型图,还需要剪贴,将它们配对、分组和排队才是,A错误;豌豆没有性别之分,细胞内无性染色体,B错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男性细胞所含的性染色体中,有的只含X染色体,有的只含Y染色体,因为它们的着丝粒都已经发生分离,所以含有的Y染色体数目为0或2,C正确;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红绿色盲基因则不决定性别,D错误。 【点睛】注意: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控制性别的基因,但不是所有基因都是控制性别的基因。 22.生物膜对K+、Na+的通透性都明显强于人工脂双层膜的通透性,而生物膜对甘油、CO2的通透性与人工脂双层膜的通透性无明显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O2通过被动转运进入线粒体 B. Na+通过人工脂双层膜的方式可能是易化扩散 C. 离子的载体蛋白形状改变的过程,不一定消耗ATP D. 甘油通过生物膜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生物膜对K+、Na+的通透性都明显强于人工脂双层膜的通透性”,说明 K+、Na+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生物膜对甘油、CO2的通透性与人工脂双层膜的通透性无明显差异”,说明甘油、CO2的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属于自由扩散。 【详解】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所以CO2通过被动转运出线粒体,A错误;Na+通过生物膜的运输,需要载体,而人工脂双层膜上没有载体,不可能是易化扩散,B错误;由于协助扩散也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消耗能量,所以载体蛋白形状改变的过程,不一定消耗ATP,C正确;甘油通过生物膜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属于自由扩散,D错误。 【点睛】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高→低) 顺浓度梯度(高→低) 逆浓度梯度(低→高) 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举例 O2、CO2、H2O、N2 甘油、乙醇、苯、尿素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23.下列有关自然条件下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年生殖次数越多,种群自然增长率就越高 B. 通过年龄金字塔的宽度可以得知每个年龄组的个体数量 C. 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 D. 演替过程中由于新物种的出现往往导致原有物种无法生存而被取代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 2、年龄金字塔是表示人口年龄和性别构成 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又称人口金字塔.图的纵轴表示年龄,并按年龄递增顺序自下而上等距排列,年龄组可以是1岁为一组,也可以是5岁、10岁等为一组.图的横轴表示人口数(或百分比),以与纵轴的交点为坐标起点,纵轴左侧为男性,右测为女性,按人数(或百分比)的单位由小到大等距排列.图中纵轴两侧并列的横向条形图则分别表示各年龄组的男女人数(或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详解】种群自然增长率与生殖次数和每次出生的个数都有关系,A错误;通过年龄金字塔中纵轴两侧并列的横向条形图可以得知每个年龄组的雌雄个体比率,不能得知具体的个体数量,B错误;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C正确;演替过程中由于新物种往往闭原有物种更具有生长优势,所以导致原有物种的优势地位被取代,但原有物种不易定会被淘汰,D错误。 24.下列有关HIV侵入人体后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病毒能通过外层脂类膜上受体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从而进入细胞 B.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上的受体能直接识别病毒的抗原类物质从而被激活 C. 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通过分泌某种活性物质消灭病毒的抗原 D. 效应B细胞合成的相应抗体与病毒结合从而阻止该病毒进入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1、HIV依靠识别细胞膜表面上的受体蛋白质并结合而侵入细胞,主要寄生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内,造成辅助性T淋巴细胞大量被破坏而使人体免疫性功能大大下降。 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详解】HIV能通过细胞膜表面上受体蛋白的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从而进入细胞,A错误;在细胞免疫中,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的抗原受体只能识别MHC-抗原,不能与病毒上的抗原直接结合,B错误;免疫应答中,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通过分泌某种活性物质(淋巴因子)只是加强效应细胞毒性T 细胞的杀伤靶细胞的功能,不能直接消灭病毒的抗原,C错误;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与细胞外的病毒抗原结合,从而阻止该病毒进入细胞,D正确。 【点睛】熟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是分析判断本题的关键。其中易错点有:病毒识别并结合的受体的蛋白质;抗体能与抗原直接结合,但淋巴因子不能与抗原结合。 25.某野生高等动物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如图所示,a、b、c分别是DNA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只改变基因排列,不改变基因数量 B. DNA分子中少数核苷酸对缺失引起a、b、c中任何一个不表达属于染色体畸变 C. 若a基因中缺失或替换了某个碱基对,则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就会发生改变 D.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有可能使得该DNA上的基因c变为C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 2.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改变。 3.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详解】交叉互换引起的基因重组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染色体畸变使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A错误;DNA分子中少数核苷酸对缺失引起a、b、c中任何一个不表达没有导致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不属于染色体畸变,B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若a基因中替换了某个碱基对,则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和氨基酸顺序不一定会发生改变,C错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有可能使得该DNA上的基因c变为C,D正确。故选D。 26.植物能吸收一定强度的光驱动光合作用,后者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过度光照可能会导致DNA损伤甚至细胞死亡,但是植物能借助一种光保护机制防止这种损伤。近来研究发现,类囊体膜蛋白PSBS感应类囊体腔内的高质子浓度而被激活,激活了的PSBS抑制电子在类囊体膜上的传递,最终将过量的光能转换成热能释放,从而防止强光对植物造成损伤(即光保护效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抑制A物质释放有利于PSBS发挥功能 B. 降低ATP合成酶活性和阻断反应II都有利于PSBS发挥功能 C. 若该植株既不吸收也不释放CO2,则所产生的A物质全部用于图示细胞的细胞呼吸 D. 物质F可以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合成蔗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其中反应Ⅰ表示光反应阶段,反应Ⅱ表示暗反应阶段;图中的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腔中,A是氧气,B是ADP和Pi,C是ATP,D是NADP+,E是NADPH,F是碳水化合物,G是二氧化碳.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结合题意,据图分析可知,光照过强类囊体膜蛋白PSBS感应类囊体腔内的高质子浓度而被激活,激活了的PSBS抑制电子在类囊体膜上的传递,最终将过量的光能转换成热能释放,从而防止强光对植物造成损伤。物质A是氧气,氧气是否释放与PSBS释放被激活都无直接关系,所以A错误;降低ATP合成酶活性则ATP无法快速合成,有利于类囊体腔内的质子浓度积累,而高浓度质子有利于激活PSBS发挥作用;阻断暗反应都有利于阻断H+的消耗,同样可以激活PSBS而发挥功能,B正确;根据题意,若该植株既不吸收也不释放CO2,有可能是光照过强,暗反应这段,光反应受PSBS的影响也无法进行,没有产生氧气,C错误;蔗糖的合成应该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D错误。 【点睛】分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结合题意分清PSBS的作用以及如何被激活,进而影响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的物质变化。 27.科研人员在小鼠的心脏中发现了两种巨噬细胞,一种游离在心肌细胞之间,另一种与一个或多个心肌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如图1)。记录心肌细胞和这两种巨噬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变化,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A. 两种巨噬细胞的基因表达可能存在差异 B. 游离的巨噬细胞膜内外也存在电位差 C. 贴附的巨噬细胞可能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动节律 D. 贴附的巨噬细胞与心肌细胞之间可能通过类似突触的结构传导神经冲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游离的巨噬细胞没有出现动作电位,一直保持静息膜电位;贴附的巨噬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但自动节律与心肌细胞不同。 【详解】依据图1和题目中的文字信息,可分析两种巨噬细胞细胞膜上某些膜蛋白可能存在差异,说明这两种巨噬细胞的基因表达可能存在差异,A正确;图2中,由游离的巨噬细胞电位测量结果可知,游离的巨噬细胞没有出现动作电位,一直保持静息膜电位,而静息时的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存在电位差,B正确;贴附巨噬细胞与一个或多个心肌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可能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动节律,C正确;图2中,由贴附的巨噬细胞电位测量结果可知,贴附的巨噬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且自动节律与心肌细胞不同,D错误。 【点睛】关键在于结合所学的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等相关知识,据图分析各个选项。 28.玉米叶色两种突变体表现型相似,经杂交获得如图所示的子代玉米体细胞,a或b隐性纯合都会导致黄化致死。科研人员利用染色体杂交技术,将小麦中含抗病基因R和高产基因H的染色体片段导入多种玉米体细胞获得杂交细胞,再培育成可育植株,其中一种植株的基因型如下图。已知杂交细胞减数分裂中A与a所在的染色体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可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也可一起移到细胞的同一极,且两种情况出现的概率相同,而其他染色体能正常配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杂交细胞正常发育得到的植株自交,F1成熟植株中不含等位基因的概率为4/39 B. 图示两种细胞正常发育得到植株杂交,F1成熟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为4/13 C. 该杂交细胞正常发育成的植株可产生8种基因型的雄配子 D. 该杂交细胞的染色体组型图中含有2个H基因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病基因)和H(高产基因)的小麦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病又高产的可育植株(F1)。 【详解】分析A和aRH,杂交细胞产生四种配子A、aRH、AaRH、O,F1 aaRRHH(致死)、2aRHO(致死),不含等位基因的有AA、AO、AO、OO,占4/13,分析B和b,不含等位基因的有1BB、2Bb、1bb(致死),F1成熟植株中不含等位基因的概率为4/13×1/3=4/39,A正确;图示玉米细胞产生A、a两种配子,杂交细胞产生A、aRH、AaRH、O四种配子,两种细胞正常发育得到的植株杂交,F1成熟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RH、AAaRH、AO、Aa、aaRH(致死)、AaaRH、aO(致死),a的基因频率为5/13,B错误;该杂交细胞正常发育成的植株产生雄配子的基因型B、b、AB、Ab、aRHB、aRHb、AaRHB、AaRHb,共8种,C正确;杂交细胞含有1个H基因,经过间期的复制后,含有2个H基因,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工程、育种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及过程。 二、非选择题 29.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南方某地区建立了“稻—鸭”共作的生态养殖农业生产体系(如图所示),实现了稻、鸭、禽蛋、肉类的丰收。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分析,沼气池中的厌氧微生物属于______。从营养结构上分析,鸭属于______。 (2)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含有重金属的工业污水流入该稻田,则鸭捕食对象中重金属含量最低的生物是:________。 (4)该地区将鸭粪、加工厂废物、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投入沼气池用来制沼气。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______,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答案】 (1). 分解者 (2). 第二、三个营养级 (3). 弱 (4). 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食物网简单) (5). 杂草 (6). 物质的循环再生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生态工程的原理有:物种多样性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等。 【详解】(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分析,沼气池中的厌氧微生物属于分解者。从营养结构上分析,鸭吃杂草、吃昆虫,故分别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2)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3)如果含有重金属的工业污水流入该稻田,由于食物链具有富集作用,营养级越高重金属含量越高,营养级越低重金属含量越低,故鸭捕食对象中重金属含量最低的生物是杂草。 (4)该地区将鸭粪、加工厂废物、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投入沼气池用来制沼气。该做法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点睛】由于能量是逐级递减的,故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而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营养级越高,重金属盐的含量越高。 30.光合作用是整个生物圈的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希尔反应把对光合作用的研究深入到细胞器水平,为光合作用研究开创了新的途径,其基本过程是:将黑暗中制备的离体叶绿体加到含有DCIP(氧化型)、蔗糖和pH7.3磷酸缓冲液的溶液中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后,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希尔反应是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______阶段的部分变化,其反应活力可通过测定DCIP溶液的颜色变化得到,也可通过测定______得到。而美国科学家阿农等研究发现,给叶绿体照光时向体系中供给______,体系中就会有ATP和NADPH产生。同时发现,只要供给了ATP和NADPH,即使在黑暗中,叶绿体也可将CO2转变为糖。 (2)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某小组利用A品种小麦探究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对照,另外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并保持其他无关条件一致,于正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①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______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光反应 (2). 氧气的释放量(或氧气的释放速率) (3). 无机磷(Pi)、ADP和NADP+ (4). 湿度(或相对湿度) (5). 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改变时光合速率变化较大 (6). 第四组 (7). 与实验组二、三相比,实验组四的环境温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可知,对照组、实验组一、实验组二的自变量是相对湿度,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相对湿度越大,小麦光合速率越大;实验组二、实验组三、实验组四的自变量是温度,根据实验结果可知,31℃左右时小麦光合速率最大,适当提高温度可增加酶的活性,提高光合速率。 【详解】(1)水在光照下被分解是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变化,光反应还可通过测定有氧气的释放得到。而美国科学家阿农等研究发现,结合叶绿体中光反应所需的物质分析,光反应产生ATP需要 ADP和Pi,光反应要产生NADPH则需要NADP+。 (2)①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相对湿度,其依据是相同温度条件下,小麦光合速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明显加快,但相对湿度相同时,小麦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 ②在实验组中,比较实验组二、三、四可推知,小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1℃左右,而第四组的25℃还远低于最适温度,因此若适当提高第四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 【点睛】解答本题(1)小题关键需要熟悉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变化;解答(2)小题关键在于抓住实验中两个自变量,分别分析两个自变量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31.果蝇有4对染色体(I~IV号,其中I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性状及基因如表(突变型果蝇除表格所列外,其余基因和野生型相同)。请回答: 突变类型 表现型 基因型 基因所在染色体 甲 黑体 ee III 乙 残翅 vv II 丙 焦刚毛 aa ? (1)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是_________。体色与翅型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 (2)用一只丙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杂交,F2中直刚毛:焦刚毛=3:1。则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若要探究A/a是否位于II号染色体上,则应选择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_。 (3)从甲果蝇种群中得到一只黑体焦刚毛雌蝇,与野生型雄蝇(灰体直刚毛)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直刚毛雌性:灰体焦刚毛雄性=1:1。则该雌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1再雌雄交配得到F2,其中杂合灰体焦刚毛雌蝇占_____。若F2中出现了一只XXY的直刚毛雌果蝇(不考虑基因突变),推测该果蝇出现的原因为:F1中的_________果蝇(填“雌”、“雄”、“雌或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出现异常。 【答案】 (1). 灰体长翅 (2). 自由组合 (3). 不能 (4). 乙和丙 (5). eeXaXa (6). 1/8 (7). 雌或雄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及表格信息,明确果蝇的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甲果蝇的表现型是黑体,其基因型为ee其余基因全为纯合显性;乙果蝇的表现型为残翅,其基因型为vv其余基因全为纯合显性;丙果蝇的表现型为焦刚毛,其基因型为aa或XaXa,其余基因全为纯合显性。 【详解】(1)根据题干的信息,黑体和残翅的基因分别位于III、II号常染色体上,二者独立遗传,互补干扰,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甲果蝇(eeVV)与乙果蝇(EEvv)杂交,F1的基因型为EeVv,其表现型是灰体长翅。 (2)要判断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遗传,通常需要进行正反交,同时对子代进行分性别统计,观察子代表现型是否相同以及在雌雄个体中表现型比例是否相同,不同则为性染色体遗传,相同则为常染色体遗传。据此可知仅仅用一只丙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杂交,F1个体再相互交配,得F2中直刚毛:焦刚毛=3:1,则不能确定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若要探究两对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遗传,(如V/v与A/a是否都位于II号染色体上),则应选择的杂交组合是乙(AAvv))和丙(aaVV)杂交,得到的F1雌雄个体再相互交配,观察统计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满足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若表现型比例为3:1,则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遗传(不考虑交叉互换)。 (3)根据F1中雌果蝇直刚毛和雄果蝇焦刚毛的比值=1:1,即直刚毛与焦刚毛这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说明A、a位于X染色体上,由此可得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eeXaXa、EEXAY;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中EeXAXa、EeXaY;F1再雌雄交配得到F2,其中杂合灰体焦刚毛雌蝇(EeXaXa)占1/2×/4=1/8。若F2中出现了一只XAX_Y的直刚毛雌果蝇(不考虑基因突变),则该果蝇基因型为XAXAY或XAXaY,若为前一种基因型,则一定是F1中雌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出现异常所致。若为后一种基因型,则可能是F1中雌或雄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出现异常所致。 【点睛】1、判断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方法是:通常需要进行正反交,同时对子代进行分性别统计,观察子代表现型是否相同以及在雌雄个体中表现型比例是否相同,不同则为性染色体遗传,相同则为常染色体遗传。 2、探究两对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还是两对常染色体上遗传,需要通过测交或双杂合自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测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1:1:1或自交子代满足9:3;3:1(或对应的变式比),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遗传,反之,则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遗传。 32.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啤酒是以粮食作物大麦(富含淀粉)酿造为主。 (1)所用大麦大多是没有发芽的,在酿造过程中需要将麦汁进行______过程,在实际生产中往往要将反应温度提高至90℃以上,因此添加的酶应具有________特点,而该步骤设置的优点有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再根据酿造情况添加酵母菌,形成具有独特风味的啤酒。______、______等会影响啤酒的风味。 (3)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用酒精消毒 B.划线操作时将皿盖完全打开,划完立即盖上 C.只有在5区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4)酿造过程可在如图所示发酵罐中进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 B.乙醇为挥发性物质,故发酵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不宜太大 C.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 D.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 (二)草甘膦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因此研制抗草甘膦的农作物新品种是国内研究热点。某科研单位培育出抗草甘膦的植物,培育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阶段1过程中,将适当浓度的b与农杆菌混合,筛选出______,再通过农杆菌介导,筛选含有重组DNA的水稻细胞c,提高培育的成功率。 (2)阶段2需经过______培养后,获得胚状体,再发育成完整植株,该过程属于______途径。还可以从愈伤组织诱导出芽、根的______后,再生出新的植株。 (3)近年诞生了具划时代意义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简单、准确地进行基因定点编辑。如图2所示,Cas9蛋白是______酶,通过向导RNA中的识别序列,可以特异性结合位点进行切割。 (4)研究发现,草甘膦通过水稻细胞的某受体蛋白M起作用,因此该研究单位欲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水稻细胞进行精确的______,经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后,还需进行______得到可连续遗传的抗草甘膦水稻品种。 【答案】 (1). 淀粉水解(或糖化) (2). 耐高温 (3). 增大产物量、缩短反应时间、增大反应速率 (4). 菌种 (5). 大麦品种 (6). D (7). B (8). 含有标记基因的农杆菌 (9). (液体)悬浮 (10). 胚胎发生 (11). 顶端分生组织 (12).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3). 基因敲除 (14). 连续自交 【解析】 【分析】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式是: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反应式是: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分析图中排料口的作用是出料、检测;充气口的作用是在果酒制作前期通入氧气的,以便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排气孔是排气,其弯弯曲曲的好处是防止杂菌和浮尘的污染。 3、平板划线的操作的基本步骤是:(1 )右手持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待凉后,在火焰旁打开盛有菌液的试管棉塞,并将试管口过火焰,将以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沾取一环菌液,将试管口过火焰丙塞上棉塞;(2)左手斜持琼脂平板,皿盖打开一条缝,右手于火焰近处將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接种环不应划破培养基表面;(3)烧灼接种环,杀灭环上残留菌液,待冷却(是否冷却,可先在培养基边缘处试触,若琼脂溶化,表示未凉,稍等再试),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第三四五区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4)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5、分析图1可知,a为获得的目的基因——抗草甘膦基因;b为含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重组质粒;c为导入了目的基因的受体水稻细胞;d为抗草甘膦的水稻植株。整个图1中阶段1位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一般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完成;阶段b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转基因水稻植株的过程。 6、据图2分析:通过修饰Cas9蛋白让它不切断DNA双链,而只是切开单链,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切开双链后带来的非同源末端连接造成的染色体变异风险。 【详解】(一)啤酒是以粮食作物大麦(富含淀粉)酿造为主。 (1)用发芽的大麦进行酿造,在酿造过程中需要将麦汁进行糖化处理,目的是将淀粉水解。由于实际生产中往往反应温度达到90℃以上,因此添加的酶具有耐高温的特点,高温下生产的优点有增大产物量、缩短反应时间或增大反应速率。 (2)用大麦和酵母菌酿造的啤酒,其中菌种和大麦品种都会影响啤酒的风味。 (3)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接种环的灭菌方法应是在火焰上灼烧,A错误;为了减少被空气中杂菌污染的机会,接种时划线操作是在火焰周围进行,且皿盖不能完全打开,B错误;在5个区域中,只要有单个活细菌,通过培养即可获得所需菌落,C错误;在1、2、3、4区域中划线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保证每次划线的菌种来自上一区域的末端,5区域划线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1区域划线后进行灼烧灭菌是防止污染环境及操作者,D正确。 (4)果酒制作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而酵母菌适宜生存的温度为18~25℃,而夏天温度较高,因此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A正确;产生酒精表明此时已经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不能充气,否则会抑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B错误;正常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不消耗气体,但是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C正确;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D正确。 (二)(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在阶段1过程中,将适当浓度的重组质粒b与农杆菌混合,筛选出含标记基因的农杆菌,再通过农杆菌介导,筛选含有重组DNA的水稻细胞c。 (2)阶段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需经过悬浮培养获得胚状体,再发育成完整植株,该过程属于胚胎发生途径。也可以从愈伤组织诱导出芽、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再生出新的植株。 (3)如图2所示,Cas9蛋白实质就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通过向导RNA中的识别序列,可以特异性结合位点进行切割。 (4)如果草甘膦通过水稻细胞的某受体蛋白M起作用,我们可以将水稻细胞内该受体蛋白的控制基因(A)进行精确的基因敲除,再经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由于该植株中可能存在未完全敲除的基因A,所以还需进行连续自交才可能筛选得到稳定遗传的抗草甘膦水稻品种。 【点睛】解决(一)小题需要对果酒的制作原理、方法步骤熟悉以及平板划线法的操作过程熟悉才能逐一作答;解决(二)小题需要对基因工程中农杆菌转化法以及相应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过程熟悉才能逐一作答。 33.高等动物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区(H区)密切相关。如果在H区的传入神经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是这一现象可能的生理基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进入细胞内与___________作用,C酶的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使C酶被激活。 (2)激活的C酶将A受体胞内肽段(T)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请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正常小鼠、生长状况相似的T磷酸化位点突变的小鼠、电刺激仪器、电位测定仪等。 (要求与说明:施加HFS和单次强刺激的仪器和具体方法不做要求;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测定仪器和方法不做要求;磷酸化位点突变的小鼠除了该肽段不能被磷酸化外,其余各项生理生化反应均与正常小鼠相同) 实验思路: ①取生理状态相似、生长状况良好的正常小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另取_____为C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A、B、C三组小鼠的H区施加__________________,并检测______________。 ④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 (3)请用柱形图的形式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钙调蛋白 (2). 空间结构 (3). 与A组等量的(或B组等量的)生长状况相似的T的磷酸化位点突变的小鼠 (4). 用HFS处理B、C组小鼠的H区,A组不做处理(或用HFS处理A、C组小鼠的H区,B组不做处理) (5). 强度相同的单次强刺激 (6). 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7). 或 (注:A、C组电位变化相同,且小于B组;或B、C组电位变化相同,且小于A组) 【解析】 【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Ca2+通过N受体进入细胞的过程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或易化扩散。Ca2+进入细胞后与钙调蛋白结合,激活C酶;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空间结构,酶活性改变的直接原因就是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2、图中所研究的机制涉及受体、酶及物质运输,所以是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揭示学习和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 【详解】(1)分析图解可知看出,Ca2+进入细胞后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球形变成多边形),C酶被激活。 (2)根据实验的目的“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明确实验的单一变量是T的磷酸化是否突变,因变量是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其他均为无关变量。必须保持相同且适宜。实验分三组进行,大体思路如下:①取生理状态相似、生长状况良好的正常小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另取与A组等量的生长状况相似的T的磷酸化位点突变的小鼠为C组;②用HFS处理B、C组小鼠的H区,A组不做处理;③对A、B、C三组小鼠的H区施加强度相同的单次强刺激,并检测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情况。 (3)实验结果预测合结论:若未处理的对照组A和T磷酸化位点突变组C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相同,且都小于实验组B的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则说明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 【点睛】关键:一是题图的分析;二是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进而拟定实验设计的思路,并预测结果与结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