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选修)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选修)试题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 高二年级生物(选修)试卷(2019.11)‎ ‎ ‎ 试卷说明:本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2.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发生疾病 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3.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A.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 C.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D.图中兴奋部位是A,产生兴奋的原因是K+外流 ‎4.下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 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 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 ‎5.研究表明,塑化剂会使男孩出现女性化行为倾向,女孩出现性早熟等症状。由此可推测,塑化剂对人体的上述影响与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似,该激素是 A.雄性激素 B.雌性激素 ‎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素 ‎6.免疫对于防御疾病、维持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在细胞免疫中,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 A.记忆细胞 B.效应T细胞 C.浆细胞 D.吞噬细胞 ‎7.人体抵抗病原体的攻击有三道防线,其中第一道防线主要是指 A.皮肤、黏膜 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 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 ‎8.对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分别作如下处理,然后都放在单侧光下照射,其中会弯曲生长的是 ‎ A B C D ‎9.下图为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小麦胚芽鞘生长影响的曲线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抑制胚芽鞘生长 B.b点对应的浓度为生长素类似物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 C.c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抑制胚芽鞘生长 D.d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胚芽鞘生长 ‎10.在装有未成熟柿子的袋子里放几只成熟的苹果,能促进柿子成熟,其中起促进作用的激素是 A.乙烯 B.生长素 C.赤霉素 D.细胞分裂素 ‎11.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顶端阳光充足有利于生长 B.顶端蒸腾作用强,水肥多 C.顶端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抑制侧芽生长 D.顶端生长素多,促进生长 ‎12.2018年韩国总生育率为0.98,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生育率跌破1的国家。这意味着,韩国女性在育龄(15岁~49岁)平均生育的子女数量不到1人。韩国统计局预计2028年开始韩国总人口将下降,请问韩国统计局做出这个预测所依据的种群特征是 ‎ A.迁入率和迁出率 B.年龄组成 ‎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13.某生物学家在测定200平方千米的野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50只做上标记,然后放回到草原中,停留一段时间以后,又捕获60只,其中含标记的5只,则该草原内野兔的种群密度为 A.300只/平方千米 B.600只/平方千米 ‎ C.3只/平方千米 D.6只/平方千米 ‎14.右面为某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将是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保持稳定 D.无法确定 ‎15.下列各组生物中,种间关系属于竞争的是 A.玉米和杂草 B.狼和羊 C.青蛙和昆虫 D.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16.森林中腿足强劲的鸟类一般在地表活动,而一些敏捷的飞行者在树冠层捕食昆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A.水平结构 B.垂直结构 C.水平分布 D.垂直分布 ‎17.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仍可发生变化 B.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地衣→苔藓→灌木→草本→森林五个阶段 C.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D.中国政府对毛乌素沙地的绿化可看作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典型实例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都是生产者 B.腐生生物都是分解者 ‎ C.异养生物都是消费者 D.细菌都是分解者 ‎19.下图为非洲热带草原某原始部落中的食物网示意图,该部落人的膳食结构为50%植物、‎ ‎30%草食动物、20%肉食动物,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获取的能量占生产者所固定的总能量的 A.1/135 B.1/235 C.1/30 D.1/100‎ ‎20.生态系统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下列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A.昆虫的性外激素 B.孔雀开屏 C.蝙蝠的回声定位 D.桂花散发的香气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得1分.‎ ‎21.关于体液调节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神经调节相比,调节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 ‎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因子 C.调节因子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 D.与神经调节相比,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22.下列关于免疫功能异常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第一次接触过敏原就会引起过敏反应 ‎ B.过敏反应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 C.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 ‎ D.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2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以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 B.温特分离出生长素并验证它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 C.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物根近地侧与远地侧相比,生长素浓度高,生长慢 ‎ 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做肥料的粪便中的能量可以流向植物,从而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能量流入狼体内 C.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D.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数量一定越少 ‎25.下列实验操作中一定会导致实验结果比实际值偏大的是 A.血球计数板计数,取样时,没有振荡摇匀试管 ‎ B.血球计数板计数,加样时,先加样后盖盖玻片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上蒲公英种群密度,选取蒲公英分布较为稀疏的地方作为样方 ‎ D.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部分田鼠的标志物脱落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8小题,共60分)‎ ‎26.图甲是参与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 。如果给结构f处施加一次短暂有效刺激,兴奋在e处的传递是 ▲ (填“单”或“双”)向的。‎ ‎(2)缩手反射属于 ▲ (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在反射活动中,低级中枢要受 ▲ 的控制。‎ ‎(3)图乙是图甲中 ▲ (填写字母)位置的放大图,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包装加工,释放,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 ▲ ,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4)丙中⑤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 ▲ 。若刺激图丙中d点,图中除d点外 ▲ (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27.下图甲表示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过程,图乙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方式为 ▲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2)若图乙中血糖调节过程中,“信号刺激”为血糖浓度偏高,则正常情况下,胰岛中的 ‎ ▲ 细胞分泌的 ▲ 会增加。‎ ‎(3)若图乙中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信号刺激”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 ▲ (增多、减少),从而导致尿量 ▲ (增多、减少)。‎ ‎(4)若图乙中体温调节过程中,“信号刺激”为外界温度下降,垂体分泌的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则腺体A分泌的 ▲ (激素名称)含量上升,促进机体产热,维持体温。但人体中由腺体A分泌的激素既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总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波动,这是因为该种激素的分泌的调节过程为 ▲ 调节。‎ ‎28.当人体被银环蛇咬了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下图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 应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 ‎(1)该过程为特异性免疫中的 ▲ 免疫过程,细胞①的名称为 ▲ 。‎ ‎(2)物质A的名称为 ▲ ;物质B的名称为 ▲ ,其化学本质是 ▲ 。‎ ‎(3)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细胞⑤可以由细胞 ▲ (填数字序号)分裂分化而来。‎ ‎(4)图中的①~⑤细胞中,能特异性识别α银环蛇毒的细胞是 ▲ (填数字序号)。‎ ‎(5)艾滋病病毒破坏图中的 ▲ (填数字序号)细胞,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该细胞在人体的 ▲ 中发育成熟的。‎ ‎29.某同学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和山茶两种植物生根效果的影响,‎ 进行了下列实验。将长势相同的月季和山茶枝条若干均分为6组,配置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a组0mol/L;b组10-11mol/L;c组10-10mol/L;d组 mol/L;e组10-8mol/L;f组10-7mol/L),将6组枝条分别在各组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取出,在适宜环境培养一段时间,统计生根平均数绘制成如下图形,回答问题: ‎ (1) d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应是 ▲ mol/L。‎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 ‎(3)e组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月季生根的作用效果为 ▲ (促进、抑制、既不促进又不抑制)。‎ ‎(4)促进山茶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是: ▲ mol/L;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对这两种植物生根的作用具有 ▲ 的特点。‎ ‎(5)为进一步研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该同学利用胚芽鞘和单侧光做了如上右图实验 ‎ ①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合成之后通过 ▲ 的方式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 ‎ ②在单侧光的影响下胚芽鞘尖端两侧生长素的浓度大小关系是:a ▲ b(大于、小于、等于)。‎ ‎30.“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种入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如下左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培养的酵母菌可以看做一个 ▲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对其进行计数时可以采用 ▲ 的方法。‎ ‎(2)曲线中K的中文名称是 ▲ 。‎ ‎(3)在图中b时刻使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图是血球计数板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则该中方格中有 ▲ 个酵母菌。若以该中方格中酵母菌数为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中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为 ▲ 个。‎ ‎(4)在酵母菌培养的后期,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数过多影响计数,此时需要在计数之前进行 ▲ 处理。‎ ‎(5)图中de段酵母菌数目减少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之外还包括 ▲ 。‎ ‎31.下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乙和图丙表示野兔和灰鼠从不同牧草中获取食物比例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 (1) 图甲中有 ▲ 条食物链,鹰处于 ▲ 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有 ▲ 。 ‎ ‎(2)图甲中没有标示出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 。‎ ‎(3)图甲中麻雀和蝗虫的关系是 ▲ 。‎ ‎(4)图甲所示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 。‎ ‎(5)图甲中因气候原因出现蝗灾时,鹰的数量将 ▲ (增加、减少、不变)。‎ ‎(6)根据图乙和图丙分析,两种生物中对环境适应能力越来越弱的是 ▲ 。‎ ‎32.某弃耕农田经过多年演替形成森林。在森林中存在着这样一条食物链:草→蝉→螳螂→黄雀。下图一为该食物链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图二表示能量流经螳螂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F代表传递给下一营养级。请据图作答。‎ 图二 图一 ‎(1)弃耕农田演替到森林属于 ▲ 演替;弃耕之前农田的管理要定期除草、防治害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去分析,其意义是 ▲ 。‎ (1) 图一中丙代表的是食物链中的 ▲ (生物名称),能量流动的特点 ▲ 。‎ ‎(3)流经该条食物链的总能量是 ▲ 。‎ ‎(4)如果图二中A表示螳螂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螳螂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用 ‎ ▲ (B、C、D、E)表示 ‎(5)螳螂与黄雀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以表示为 ▲ (用字母a、b、c、d、e、f、g相关代数式表示)‎ ‎33.下图中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碳元素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是 ▲ ,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 ▲ 的形式传递。‎ ‎(2)字母B表示 ▲ ,⑤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 。‎ ‎(3)写出图甲中所包含的食物链 ▲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若环境中有一人体中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则在 ▲ 含量最多。‎ ‎(4)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则可能会导致 ▲ 。‎ ‎ ‎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 高二年级生物(选修)参考答案(2019.11)‎ 单项选择 1-20 ACBCB BABBA CBCAA BBBBC ‎ 多项选择 21-25 ABD AD ACD ABD BD 非选择每空一分 ‎26(1) 感受器 单 (2)非条件 高级中枢 ‎(3)D 兴奋或者抑制 (4)神经中枢 c、e ‎27(1)神经-体液 (2)B 胰岛素 ‎(3)增多 减少 (4)甲状腺激素 负反馈 ‎28.(1)体液免疫 吞噬细胞 (2)淋巴因子 抗体 蛋白质 ‎(3)③、④ (4)②、③、④ ‎ ‎(5)2 胸腺 ‎29.(1)10-9 (2)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 ‎(3)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4)10-10-10-9 两重性 ‎(5)主动运输 >‎ ‎30.(1)种群 抽样检测 (2) 环境容纳量 ‎ (3) ‎24 1.2*108‎ (4) 稀释 (5) 代谢废物大量积累 ‎31.(1)4 第三、四 麻雀、鹰 (2) 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 捕食和竞争 (4) 牧草 (5) 减少 (6) 灰鼠 ‎32.(1)次生 使得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2) 蝉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3) 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4)C ‎(5)g/b ‎33.(1)CO2 有机物 (2) 分解者 分解者分解作用 (3) A D C C (4) 温室效应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