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江西省高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江西省高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卷)(解析版)

江西省高安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卷)‎ 一、单选题 ‎1.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能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 线粒体 B. DNA C. 细胞膜 D. 细胞核 ‎【答案】B ‎【解析】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遗传物质储存在拟核中,也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拟核;真核细胞含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各种细胞器,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核中。‎ ‎【详解】A、线粒体是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原核生物和病毒无此结构,A错误;‎ B、DNA是遗传物质,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可以有,B正确;‎ C、细胞膜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才有的,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具细胞膜,C错误;‎ D、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生物才有的结构,病毒无细胞结构,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对于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通过对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研究而作出的结论 B. 揭示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C. 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 提出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答案】D ‎【解析】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展 ‎1543年 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 揭示了人体在组织和器官水平的结构 ‎1665年 英国的虎克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许多规则的“小室”并命名为细胞 ‎17世纪 列文虎克 用显微镜发现了活细胞 ‎19世纪 德国的施莱登、施旺 细胞是构成动植物提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1858年 德国的魏尔肖 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原有细胞分裂产生的 ‎2.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详解】A、细胞学说建立前还未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A错误;‎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但没有揭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B错误;‎ D、提出了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但没有提出新细胞是通过分裂产生的,C错误;‎ D、细胞学说提出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掌握细胞学说的建立者、内容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汉堡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其制作的原料有鸡胸肉、生菜、面包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鸡蛋煮熟的过程中肽键发生了断裂 B. 生菜中含有纤维素,经过消化分解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C. 鸡胸肉中含有的动物多糖是肝糖原 D. 面包中的淀粉进入口腔首先会被分解成麦芽糖 ‎【答案】D ‎【解析】1.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单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多 糖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2.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不会导致蛋白质中的肽键断裂。‎ ‎【详解】A、鸡蛋煮熟的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其中的肽键没有断裂,A错误;‎ B、人体不能产生纤维素酶,因此不能消化吸收纤维素,B错误;‎ C、鸡胸肉中含有的动物多糖是肌糖原,C错误;‎ D、面包中的淀粉进入口腔首先会被分解成麦芽糖,最终会被水解成葡萄糖,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几种重要化合物及其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以下关于蓝藻说法正确的是 A. 蓝藻可以看作是生命系统,其系统的边界是细胞壁 B. 蓝藻既不是原核细胞也不是真核细胞 C. 蓝藻的大小能满足一个细胞基本的生命活动 D. 必须用含活细胞的培养基培养蓝藻 ‎【答案】C ‎【解析】蓝藻是单细胞生物,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个体,其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A、B错误。蓝藻的大小能满足一个细胞基本的生命活动,C正确。蓝藻不是病毒可以在培养基上直接培养,D错误。‎ 点睛: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必须用活细胞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其它的都可以在相应的培养基上培养。‎ ‎5. 2011年3月20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宣传的主题是“城市水资源管理”。可见,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导致的水危机日趋严重,研究表明,80%的疾病是由水污染引起的。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B. 生物体内水的含量会影响新陈代谢活动 C. 代谢活动的强弱与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有关 D. 水在所有细胞中的含量均是最高的 ‎【答案】D ‎【解析】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其中大部分是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A、水可以参与构成细胞,比如结合水,A正确; BC、生物体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影响细胞的代谢强弱,B、C正确; D、水在所有细胞中的含量不都是最高的,如脂肪细胞,D错误。故选D。‎ ‎6.某多肽有20个氨基酸,其中含天门冬氨酸4个,分别位于第5、6、15、20位(见图);肽酶X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20肽含有肽键至少有20个 B. 该20肽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为1个和4个 C. 肽酶Y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共含有氨基酸19个 D. 肽酶X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比20肽少了1个 ‎【答案】D ‎【解析】首先多肽链中肽键数目=氨基酸数目-肽链条数;分析天门冬氨酸的结构式,其中含有两个羧基,由于多肽中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条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因此只能获得该肽链至少含有1个,而羧基数目至少4+1=5个;题干中“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这是解答CD项的关键。‎ ‎【详解】A.某多肽应是一条肽链,根据肽键数目=氨基酸数目-肽链条数,故20肽含有肽键数目应是20-1=19个,故A错误; B.多肽链形成时,相邻两氨基酸之间的氨基和羧基之间发生脱水缩合,形成一个肽键并失去一分子的水,在此过程中R基(每个天门冬氨酸的R基中含1个羧基)不参与反应,故该20肽含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条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则氨基数目至少1个,而羧基数目至少4+1=5个,故B错误; C.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完全作用后,第5位和第20位的天冬氨酸脱离该多肽链,剩下的多肽链中共含有18个氨基酸,故C错误; ‎ D.肽酶X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完全作用后,第6位的天冬氨酸脱离多肽链,剩下的共形成两个五肽(1-5、16-20)、一个九肽(7-15),其形成3个多肽的过程中,共需要三分子水,所以氧原子增加3个,但脱离的一个天冬氨酸有4个氧原子,所以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比20肽少了1个,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某20肽的结构图解,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特点;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及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7.许多植物在种子发育时会储存大量的脂肪,这些油积累在油质体中,油质体的产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脂肪和淀粉是植物的常见的储能物质 B. 油质体中的脂肪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 C. 图示为光面内质网,还可合成磷脂分子 D. 脂肪可与苏丹III染液反应显色为红色 ‎【答案】D ‎【解析】1.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2.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3.脂肪的功能: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 ‎【详解】A、油脂和淀粉是植物的常见的储能物质,A正确;‎ B、由图可知,油质体中的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B正确;‎ C、图示为光面内质网,还可合成其他脂质,C正确;‎ D、油脂可与苏丹Ⅳ染液反应显色为红色,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脂质和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脂质的种类、分布和功能;识记细胞器的种类、分布和功能。‎ ‎8.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与代谢中心 B. 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不同 C. 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 D. 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高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的通道 ‎【答案】B ‎【解析】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 ‎(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 ‎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详解】A、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A错误;‎ B、核仁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不同,B正确;‎ C、液泡中的液体叫做细胞液,C错误;‎ D、核孔复合体是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RNA)进出细胞核通道,但核孔具有选择性,如DNA不能通过核孔,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9.下列几项中,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但是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是 A. Fe、Mn、Zn、Mg B. Cu、Zn、Mn、K C. Mn、Zn、B、Cu D. Cu、N、S、Mo ‎【答案】C ‎【解析】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包括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其中C、H、O、N、P、S、K、Ca、Mg等属于大量元素;Fe、Mn、Zn、Cu、B、Mo等属于微量元素。根据题意: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的化学元素,属于微量元素。‎ ‎【详解】A、Mg是大量元素,A错误;‎ B、K是大量元素,B错误;‎ C、Zn、Cu、B、Mn都是微量元素,C正确;‎ D、N、S是大量元素,D错误。故选:C。‎ ‎10.体操运动员的肌肉很是令人羡慕,青翠欲滴的菠菜也让人赏心悦目。他们的细胞共有的成分是( ) ‎ ‎①糖原 ②磷脂 ③蛋白质 ④蔗糖 ⑤核糖 ⑥脂肪 ⑦淀粉 ⑧乳糖 ⑨葡萄糖 A. ④⑤⑥⑦⑨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⑧⑨ D. ②③⑤⑥⑨‎ ‎【答案】D ‎【解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单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多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详解】①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多糖,①错误;‎ ‎②磷脂动植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②正确;‎ ‎③蛋白质动植物细胞都有,③正确;‎ ‎④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④错误;‎ ‎⑤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⑤正确;‎ ‎⑥脂肪动植物细胞都有,⑥正确;‎ ‎⑦淀粉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⑦错误;‎ ‎⑧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⑧错误;‎ ‎⑨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⑨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糖类和脂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糖类、脂质的种类及分布,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1.用台盼蓝对细胞染色,被染成蓝色的是死细胞,不着色的是活细胞。做出以上判断主要是依据细胞膜的哪种功能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D. 实现细胞与外界环境的能量转换 ‎【答案】B ‎【解析】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流动性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为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活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死细胞会丧失选择透过性。‎ ‎【详解】台盼蓝是细胞不需要的大分子,活细胞细胞膜具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进入活细胞中,而死亡细胞的细胞膜选择透过性丧失,大分子的台盼蓝能进入死细胞中,体现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功能,B正确。故选B。‎ ‎12.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 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 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D.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答案】C ‎【解析】1、实验中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l)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壁。(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各种细胞器(膜)和细胞核(核膜),可提取到较为纯净的细胞膜。(3)红细胞单个存在,便于制成悬浊液。‎ ‎2、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时,大都用动物细胞、红细胞、神经髓质等作为研究材料。哺乳动物红细胞在发育成熟的过程中,核膜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因此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核膜,同时红细胞中线粒体膜等膜结构缺乏,使红细胞的结构比较简单,用蒸馏水处理后容易得到成分较单一的细胞膜。‎ ‎【详解】A、一般实验室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含任何细胞核,以及复杂的细胞器,提取出的生物膜含有的其他细胞器膜较少,不是红细胞容易得到,A错误;‎ B、红细胞等动物细胞在水中都容易涨破,但不是获取细胞膜的原因,B错误;‎ C、哺乳动物红细胞在发育成熟的过程中,核膜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因此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核膜,同时红细胞中线粒体膜等膜结构缺乏,C正确;‎ D、细胞膜只有8纳米厚度,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观察到,D错误。故选C。‎ ‎13.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B. 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都与核仁有关 C. 硅肺是由于肺泡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 D. 细胞中的囊泡都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答案】B ‎【解析】溶酶体中储存有大量的酶用于抵抗外界微生物和消化衰老的细胞器,动物体刚死时溶酶体不破裂,一段时间后其中的酶会随其破裂而溢出,起到消化作用。溶酶体内含有蛋白酶酶原,能在细胞死亡后激活成为蛋白酶,催化肌细胞间的胶原蛋白水解,使肌肉变得松软,烹调后更加鲜嫩,从而使肉类变得更容易煮,更容易消化。‎ ‎【详解】A、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具有双层膜但不是细胞器,A错误;‎ B、原核细胞没有核仁,但有核糖体,因此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B正确; C、硅肺是肺部吸入硅尘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功能受损引起,C错误;‎ D、细胞中的囊泡可以由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形成,D错误。故选B。‎ ‎14.机体吞噬细胞能吞噬并消化病原体,与该生理活动有关的是( )‎ ‎①膜的流动性 ②细胞骨架 ③核糖体 ④线粒体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是进行有氧呼吸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有内外两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详解】①变形虫能吞噬并消化草履虫,人体白细胞能吞噬并消化病菌,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①正确;‎ ‎②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②正确;‎ ‎③吞噬细胞需要大量的水解酶,核糖体是绝大多数酶的合成场所,③正确;‎ ‎④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④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难度适中。‎ ‎15.下列有关氨基酸、多肽链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只有C、H、O、N四种元素 B. 遇双缩脲试剂都显紫色 C. 都是生物大分子 D. 通常都含有羧基 ‎【答案】D ‎【解析】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主要元素是C、H、O、N,有的氨基酸含有S等元素,A错误;‎ B.多肽链和蛋白质中均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显紫色,而氨基酸中没有肽键,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作用显紫色,B错误;‎ C.只有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C错误;‎ D.每个氨基酸或多肽链至少含有一个羧基,每分子蛋白质含有的羧基数=该蛋白质含有的肽链数+氨基酸的R基中含有的羧基数,D正确。故选D。‎ ‎16. 2015年9月15日,美国科学家在《自然·通讯》报道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即利用超声波开启蠕虫的神经元。该技术的亮点是可以利用超声波控制蠕虫的爬行方向。现已知观察蠕虫的爬行需要利用显微镜,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蠕虫逆时针旋转,则实际上蠕虫的旋转方向为( )‎ A. 逆时 B. 顺时针 C. 在左侧是逆时针,在右侧是顺时针 D. 在左侧是顺时针,在右侧是逆时针 ‎【答案】A ‎【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因此,显微镜下观察到蠕虫逆时针旋转,旋转180度后还是逆时针方向,因此实际上蠕虫的旋转方向为是逆时针.‎ ‎【考点定位】观察细胞试验 ‎17.下图表示生物膜部分功能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功能①对细胞器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B. 功能②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不一定都有利 C. 激素调控生命活动与图中功能③有一定关系 D. 自然界中所有植物细胞都可通过功能④进行通讯 ‎【答案】D ‎【解析】1.细胞膜的功能:‎ ‎(1)维持稳定代谢的胞内环境①即系统的边界,又能调节和选择物质进出细胞。‎ ‎(2)在细胞识别③、信号传递④、纤维素合成和微纤丝的组装等方面,生物膜也发挥重要作用。‎ ‎(3)与其他细胞进行信息交流,但是这些物质并不是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的,而是穿过细胞膜,与细胞核内或细胞质内的某些受体相结合,从而介导两个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物质运输的方式为:一个是主动运输是消耗能量的;一个自由扩散、还有一个协助扩散 ‎②,都是被动运输,是不耗能的。‎ ‎【详解】A、①表示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控制有害物质进入细胞,也控制胞内物质出细胞, A正确;‎ B、②表示载体,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性,进入细胞的物质不一定对细胞有利,如铅也可以进入细胞内,B正确;‎ C、③能进行信息检测,代表受体蛋白质,与细胞间信息传递有关,能识别相应的激素,C正确;‎ D、植物细胞也可通过糖蛋白进行信息交流,如精卵细胞的识别,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8. 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所属类群,不能作为鉴定依据的结构是 A.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 有无核糖体 C. 有无叶绿体 D. 有无细胞壁 ‎【答案】B ‎【解析】首先从生物分类的角度确定单细胞生物包括哪些,原核生物均为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中低等植物、原生动物、真菌中的酵母菌和霉菌等均属于单细胞生物.‎ ‎【详解】A、细胞核的有无是区分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最主要的标准,A错误; B、细胞生物均有核糖体,因此不能作为鉴定的标准,B正确; C、低等植物具有叶绿体,其他均不存在叶绿体,C错误; D、原生动物没有细胞壁,其他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D错误。故选:B。‎ ‎19.下面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苏丹III给花生细胞染色,视野中细胞仍是活细胞 B. 用健那绿染液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仍然保持活性 C. 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D. 在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洋葱鳞片叶细胞一直保持活性 ‎【答案】B ‎【解析】1.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详解】A、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用苏丹III给花生细胞染色,其过程中需要50%的酒精洗去浮色,细胞是死细胞,A错误;‎ B、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 活细胞染料,用健那绿染液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仍然保持活性,B正确;‎ C、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C错误;‎ D、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洋葱鳞片叶细胞经过水解后就死亡,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检测脂肪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0.下为植物根系细胞吸收水示意图,其中水是从土壤溶液A→细胞B→细胞C→细胞D,则这三个细胞中的细胞液以及土壤溶液之间的浓度关系是( )‎ A. A>B>C>D B. A=B=C=D C. D>C>B>A D. B>C>D>A ‎【答案】C ‎【解析】渗透作用指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通过,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或水分子从水势高的一方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一方移动的现象。‎ ‎【详解】水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图示中的水是从土壤溶液A→根细胞B→根细胞C→根细胞D,因此这三个细胞中的细胞液以及土壤溶液之间的浓度关系是D>C>B>A,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吸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 ‎2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 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经核糖体生产的蛋白质都能够直接承担生命活动 C. 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D. 溶酶体中富含水解酶,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答案】B ‎【解析】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正确;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经核糖体生产的蛋白质部分不成熟,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后才能够承担生命活动,B错误;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等物质,它对植物细胞内的环境起调节作用,C正确;溶酶体中富含水解酶,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 ‎22.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B. 磷脂、蛋白质和核酸是T2噬菌体、肺炎双球菌必不可少的有机物 C. 细胞骨架能维持真核细胞的形态,它与细胞的物质运输等活动有关 D. 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合成加工都与内质网密切相关 ‎【答案】C ‎【解析】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2.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一种核酸组成。‎ ‎4.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详解】A、人体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 B、T2噬菌体是一种DNA病毒,其组成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不含磷脂,B错误;‎ C、细胞骨架能维持真核细胞的形态,它与细胞的物质运输等活动有关,C正确;‎ D、原核生物的细胞没有内质网,也能合成蛋白质,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识记细胞骨架的组成成分及功能;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3.某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U型管两侧液面高度相等,图中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但二糖不能通过。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则高浓度的一侧液面上升时,上升速率一直不变 B. 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的 C. 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维持稳定后,此时水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 D. 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葡萄糖溶液,则实验现象为:高浓度一侧液面先升高,随后下降,最终两侧液面会持平 ‎【答案】D ‎【解析】渗透作用指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通过,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或水分子从水势高的一方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一方移动的现象。‎ 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半透膜和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详解】A、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则高浓度的一侧液面上升时,上升速率逐渐减慢,A错误;‎ B、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只是水分子的进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相等,B错误;‎ C、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停止上升后,仍有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且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 D、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葡萄糖溶液,则实验现象为:高浓度一侧液面先升高,随后下降,最终两侧液面会持平,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渗透作用中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并且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 ‎24.将新鲜的红月季的成熟叶片放入有少量红墨水(色素分子不能进入活细胞)、浓度为30%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部位①与②的颜色与分别是( )‎ A. ①绿色、②绿色 B. ①红色、②绿色 C. ①绿色、②红色 D. ①红色、②红色 ‎【答案】B ‎【解析】质壁分离指的是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裂,发生的条件是细胞外液大于细胞液,细胞失水。图中①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细胞外液,②原生质层。‎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图中①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细胞外液,②原生质层。而本实验的细胞外液是含有少量红墨水的蔗糖溶液,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该细胞外液可以到达①处,①为红色;由于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红色的细胞外液不能到达②处,而②是红月季的原生质层,里面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所以该处为绿色,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相关知识,学生必须了解红月季叶片原生质层的颜色以及质壁分离后质与壁之间是什么物质。‎ ‎25.将小鼠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 溶液中,红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KNO3溶液的起始渗透压小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渗透压 B. 与B点相比,A点对应时刻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较大 C. B点对应的时刻,KNO3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 D. AB段失水是导致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于KNO3溶液,从而出现BC段变化的唯一原因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AB段,将小鼠红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外界溶液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内液渗透压,细胞失水,体积变小。BC段,由于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使得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高于外界溶液,细胞吸水,细胞体积变大。‎ ‎【详解】A、据图分析,AB段细胞体积变小,说明硝酸钾溶液的起始渗透压大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渗透压,细胞失水,A错误; B、AB段细胞体积变小,细胞失水,则B点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于A点,B错误; C、B点细胞体积不变,说明KNO3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C正确; D、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使得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高于外界溶液,细胞吸水,才出现BC段,D错误。故选C。‎ ‎【点睛】该题目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动物细胞的渗透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6.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 A. 水稻对SiO44-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44-需求量最小 B. 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 C. 水稻对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D. 水稻和番茄对无机盐离子与水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答案】B ‎【解析】1.现象:将水稻和番茄分别放在含Mg2+、Ca2+和SiO44-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番茄培养液中的Mg2+、Ca2+浓度下降,水稻培养液中的Mg2+、Ca2+浓度增高。SiO44-的情况刚好相反:水稻吸收大量的SiO44-,而番茄吸收SiO44-少。 2.结论:水稻吸收水分的相对速率大于吸收Mg2+、Ca2+的相对速率,吸收吸收水分的相对速率小于吸收SiO44-的相对速率;番茄正好相反。‎ ‎【详解】A、分析柱形图,水稻培养液中SiO44-浓度低于起始值,番茄培养液SiO44-浓度高于起始值,说明水稻对 SiO44-需求量大,番茄对 SiO44-需求量小,A正确; B、水稻培养液里的 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吸收水分的相对速率大于吸收Ca2+的相对速率,并不是不吸收 Ca2+,B错误; C、水稻吸收 SiO44-多,吸收Mg2+少,说明水稻对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正确; D、细胞对水和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过程,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图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7.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目的之一是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染色 B. 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是:制作装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C. 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 D.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可以观察到细胞核被染成红色 ‎【答案】A ‎【解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作装片→用盐酸水解→冲洗装片→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 ‎【详解】A、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并且使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A正确;‎ B、实验步骤为: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B错误;‎ C、甲基绿、吡罗红要混合使用,C错误;‎ D、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在观察时,细胞核呈绿色,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课本实验内容,要求学生识记“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步骤、试剂的使用和颜色的观察,特别是甲基绿吡啰红染液是混合后使用。‎ ‎28.下列叙述不符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观点的是 A. 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 B. 每个磷脂分子的亲水头部向外,疏水尾部向内 C. 生物膜上的糖类形成糖蛋白或糖脂 D. 蛋白质分子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答案】D ‎【解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覆盖、镶嵌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中,磷脂分子是轻油一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A不符合题意;由于细胞膜的内外均为液体环境,故每个磷脂分子的亲水头部向外,疏水尾部向内,排成磷脂双分子层,B不符合题意;细胞膜上的糖类有的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构成糖蛋白,也有些糖类和脂类物质结合在一起,构成糖脂,C不符合题意;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符合题意。‎ 故选D。‎ ‎29.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 A. 蛋白质分子进出细胞 B. RNA分子进出细胞核 C. 吞噬细胞摄取病菌 D. 精子与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 ‎【答案】B ‎【解析】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由于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生物学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详解】A、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吞,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 B、RNA进出细胞核通过核孔,不直接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B正确; C、吞噬细胞摄取抗原属于胞吞,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 D、精子与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通过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完成,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D错误。故选B。‎ ‎【点睛】对于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的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30.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B. 原核生物的生物膜系统中,细胞内的膜结构和成分基本相似 C. 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核膜都属于生物膜 D.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完全相同,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答案】C ‎【解析】1.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 ‎(1)保证内环境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A、有的酶存在于生物膜上,有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 B、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不具有生物膜系统,B错误;‎ C、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C正确;‎ D、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基本相同,但不完全相同,如:线粒体的内膜的蛋白质含量要比外面含量高;细胞膜外有糖蛋白,而其它膜结构没有,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膜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二、填空题 ‎31.如图一为糖类的概念图,图二是某种需要能量的蛋白质降解过程,科学家发现:一种被称为泛素的多肽在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泛素激活酶E1将泛素分子激活,然后由E1将泛素交给泛素结合酶E2,最后在泛素连接酶E3的指引下将泛素转移到靶蛋白上,这一过程不断重复,靶蛋白就被绑上一批泛素分子。被泛素标记的靶蛋白很快就被送往细胞内一种被称为蛋白酶体的结构中进行降解。整个过程如图2所示。请分析回答:‎ ‎(1)如果某种单糖A为半乳糖,它与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物质①是_______‎ ‎(2)如果缩合反应形成的物质③作为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之一,则物质③是_________。‎ ‎(3)如果某种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②,其中碱基简写字母为T,则形成的物质②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某种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④,其中的碱基是尿嘧啶,则某种单糖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是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4)E1 、E2 、E3三种蛋白质在降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从结构上分析,其原因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乳糖 糖原(肝、肌均可)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核糖 RNA 形成肽链时,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解析】乳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动物细胞内的多糖是糖原;RNA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其糖为核糖,DNA特有的碱基为胸腺嘧啶,其糖为脱氧核糖。‎ ‎【详解】(1)乳糖是由半乳糖和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二糖,因此物质①是乳糖。‎ ‎(2)糖原是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多糖,主要有肌糖原和肝糖原,则物质③是糖原。‎ ‎(3)碱基T是DNA特有的,则物质②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构成RNA的单糖是核糖,则④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 ‎(4)E1 、E2 、E3三种蛋白质在降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从结构上分析,其原因是 A.形成肽链时,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B.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点睛】本题考查了糖类的种类以及蛋白质的结构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析图能力和识记能力。‎ ‎32.下面是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分泌的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 ‎(1)该过程发生在_____(填原核或真核)细胞中,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 (填序号) 。‎ ‎(2)(除标注外填序号)图中的分泌蛋白最初在_________中合成,合成后通过______(小泡名称)运输到④中进一步加工,最终整个分泌过程中______________的膜面积减少______________的膜面积增加。  ‎ ‎(3)研究表明,硒对⑤的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受影响最小的细胞是___。‎ A. 脂肪细胞  B.成熟红细胞  C.平滑肌细胞   D. 唾液腺细胞 ‎(4)研究该过程涉及3H元素的应用,此技术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只与特定的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填空)的功能。‎ ‎【答案】真核 ①⑤ ② 囊泡 ③ ⑥ B 同位素示踪(标记)法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析】1.分析题图:该图是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分泌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①为核膜、②核糖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线粒体、⑥细胞膜。 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中还需要线粒体功能。‎ ‎【详解】(1)由图可知,该细胞具有细胞核,因此属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和核膜具有双层膜,因此为图中的①⑤。‎ ‎(2)图中的分泌蛋白最初在②核糖体中合成,合成后通过囊泡运输到④中进一步加工,最终整个分泌过程中③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少,⑥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加。  ‎ ‎(3)研究表明,硒对⑤线粒体的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受影响最小的细胞是代谢相对缓慢的细胞或者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下列细胞中只有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故影响最小,故选B。‎ ‎(4)研究该过程涉及3H元素的应用,此技术的名称是同位素示踪(标记)法。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只与特定的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点睛】本题考查分泌蛋白形成和分泌过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图形分析能力。‎ ‎33.某课外学习社团为巩固"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相关知识,分别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甲组同学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剪成大小相等的若干小块,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未发生):‎ 叶表皮小块编号 A B C D E F 硝酸钾溶液(g/mL)‎ ‎0.11‎ ‎0.12‎ ‎0.125‎ ‎0.13‎ ‎0.14‎ ‎0.50‎ 质壁分离程度 ‎----‎ ‎----‎ 初始分离 分离 显著分离 显著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状况 ‎----‎ ‎----‎ 自动复原 自动复原 诱发复原 不能复原 ‎(1)参照表中提供的数据,可推知该洋葱鳞片叶表皮的细胞液浓度大约在___________g/mL之间。 ‎ ‎(2)图1中曲线_______代表了实验材料在质量浓度为0.13 g/mL的硝酸钾溶液中的变化。‎ ‎(3)如果图1中C曲线的变化代表了某种植物体内细胞的生活状态,要使该植物恢复正常生长,应主要采取哪一项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Ⅱ 乙组同学发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容易撕取,但内表皮无色透明,实验效果不理想。已知伊红是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而中性红能被植物活细胞吸收并进入液泡,死细胞用中性红染色后,不产生液泡着色现象,但可使细胞核染色。图2、图3和图4是该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4)用添加少量伊红的蔗糖溶液进行洋葱内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最可能的是图______(填数字),该图中红色区域的边缘紧挨着原生质层中的_____________(结构)。‎ ‎(5)若用添加少量中性红的蔗糖溶液对内表皮进行染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3所示,其中Ⅰ所指空白处的物质是____________,Ⅱ所指的细胞核被着色,而其他结构没有着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12~0.125 B 适量浇灌清水 2 细胞膜 蔗糖溶液 该细胞已死亡 ‎【解析】1.植物成熟的细胞具有大液泡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或吸水,当细胞液浓度小于环境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进而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失水越多,质壁分离的效果越明显;‎ ‎2.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在清水中,由于细胞液浓度大于环境溶液浓度,细胞会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原生质层体积增大,原生质层向细胞壁靠拢,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若细胞失水过度,细胞会死亡,不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利用细胞质壁分离实验可以判细胞是死细胞还是活细胞,也可以估测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开始发是质壁分离的溶液浓度之间。‎ ‎【详解】(1)分析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知,紫色洋葱叶表皮细胞在0.125mol/L的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初始分离,在0.12mol/L的溶液中未发生质壁分离,因此万年青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在0.12~0.125mol/l之间。‎ ‎(2)B曲线先下降在升高,说明该溶液中的溶质可以进入植物细胞,故图1中曲线B代表了实验材料在质量浓度为0.13 g/mL的硝酸钾溶液中的变化。‎ ‎(3)如果图1中C曲线的变化代表了某种植物体内细胞的生活状态,说明该植物处于缺水状态,要使该植物恢复正常生长,应适量浇灌清水。‎ ‎(4)由题意知伊红是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故不能通过原生质层,但可以通过具有全透性的细胞壁,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最可能的是图2,该图中红色区域的边缘紧挨着原生质层中的细胞膜。‎ ‎(5)由题意知中性红能被植物活细胞吸收并进入液泡,清水漂洗后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隙中的物质是蔗糖溶液,若细胞的细胞核被着色,而其他结构没有着色,可能的原因是该细胞已经死亡。‎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34.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继续实验操作时,斐林试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依据以下继续实验的观察指标,写出对应的实验操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甲、乙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 ‎(3)请依据以下实验结论,预测对应的实验现象。‎ ‎①如果a、b两管液面____________ 且 ________________,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 ‎②如果a、b两管液面____________且 ________________, 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答案】检测蔗糖的水解产物是否通过半透膜 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 吸取a、b两管内等量液体分别加入甲、乙两试管中;向两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 高度差缩小 甲、乙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 高度差增大 甲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乙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 ‎【解析】1.蔗糖被水解产物是葡萄糖,物质的量浓度增加,a、b两管液面高度差会进一步的增加,如果差值增大,则说明葡萄糖不能透过半透膜,否则能透过半透膜。‎ ‎2.由于葡萄糖要是能通过半透膜的话,a侧有葡萄糖的存在,可以用斐林试剂即可。‎ ‎【详解】(1)继续实验操作时,斐林试剂能与葡萄糖等还原性糖发生反应,其目的是检测蔗糖的水解产物是否通过半透膜。‎ ‎(2)请依据以下继续实验的观察指标,写出对应的实验操作。‎ ‎①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 ‎②吸取a、b两管内等量液体分别加入甲、乙两试管中;向两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观察甲、乙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 ‎(3)请依据以下实验结论,预测对应的实验现象。‎ ‎①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甲、乙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 ‎②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甲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乙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 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点睛】本题考查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处理能力,是难度较大的题型;实验的设计思路:首先区分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试验设计的基本步骤:①分组编号;②根据实验材料,设置对照组,并对实验组相应的处理;③在除变量以外的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完成实验过程(保证单一变量);④观察现象,记录结果;⑤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实验结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