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1检测: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1检测: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课题 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题型一 选择培养基的作用及配制方法 1.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的方法不包括( ) 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求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B.根据微生物对特殊营养物质的需求,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特殊营养物 质 C.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生素 D.根据微生物耐热性的不同,利用高温、高压消灭不需要的杂菌 答案 D 解析 利用高温、高压消灭不需要的杂菌的同时也会将需要筛选的微生物杀 死,因此不能通过该方法得到目的微生物,D 错误。 2.某混合样品中微生物 R 含量极少,要得到大量的 R,比较理想的方法是 采用( ) A.天然培养基 B.稀释涂布平板法 C.利用适合 R 生长但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选择培养基 D.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寻找,再培养 答案 C 解析 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该微生物能生长繁殖而抑制其他微生物 生长繁殖的培养基,使微生物 R 能在该培养基上成为优势菌种而大量繁殖,C 正确。 3.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 A.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B.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 C.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 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答案 A 解析 分解尿素的细菌与其他细菌的重要区别是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以尿素 为氮源,该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了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 升高。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 pH 升高,指示剂将变红,我们可以准确地鉴定出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题型二 菌落数目的统计方法 4.下列不属于菌种计数方法的是( ) A.平板划线法 B.稀释涂布平板法 C.镜检法 D.滤膜法 答案 A 解析 平板划线法可用于菌种的纯化和分离,不能用于计数,A 错误;稀释 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镜检法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 法,B、C 正确;滤膜法常用于检测水样中大肠杆菌数目,通常是将已知体积的 水样过滤后,将滤膜放到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培养,根据培养基上黑色菌落的数目, 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数量,D 正确。 5.下列关于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 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 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 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在 30~300 间且 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 答案 C 解析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A 正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 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B 正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 密度过大会不好计数,影响结果的准确性,C 错误;涂布三个平板,作为重复组, 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在 30~300 间且相差不大,取其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能 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D 正确。 题型三 细菌分离与计数的实验设计 6.下列关于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正确的叙述是( ) A.一般选用 103~107 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 B.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 103、104 和 105 倍稀释 C.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 103、104 和 105 倍稀释 D.当第一次测量某种细菌的数量,可以将 101~107 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 平板上培养 答案 B 解析 由于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在进行分离与计数时,就需要按 照不同的稀释度分别进行涂布,A 错误;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 103、104、 105 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B 正确;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 102、103、 104 倍稀释,C 错误;当第一次测量某种细菌的数量,可将稀释的范围放宽点, 将 103~107 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平板上培养,D 错误。 7.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组实验用氮源只含 尿素的培养基,乙组实验用氮源除含尿素外还含硝酸盐的培养基,其他成分都相 同,在相同条件下操作、培养与观察,则乙组实验属于( ) A.空白对照 B.自身对照 C.相互对照 D.条件对照 答案 D 解析 本实验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 另一条件的处理,为条件对照。 8.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中,下列操作需要在酒精 灯火焰旁进行的一组是(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土壤 ③稀释土壤溶液 ④涂布平板 ⑤微生物的培 养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需进行无菌操作,其中①土 壤取样是在室外进行,⑤微生物的培养是在恒温箱中进行,其余过程都需要在酒 精灯火焰旁进行,D 正确。 9.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课题中,以土壤中的细菌为 研究对象,要达到的目的是( ) ①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②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氨的 细菌 ③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 ④统计所取土壤 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并对其计数,统计的是每克土壤样品中 含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用公式“每克样品中菌株数=(C/V)×M”进行推测, 其中,C 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 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 稀释液的体积(mL),M 代表稀释倍数,①③正确。 10.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 ) ①菌落的形状 ②菌落的大小 ③菌落的多少 ④隆起程度 ⑤颜色 ⑥有无荚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 B 解析 菌落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有无荚膜是单 个细菌细胞的特征,不是菌落的特征。 11.在做“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实验时,A 同学从对应稀释倍数为 106 倍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 150 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在同样的稀释倍数下的培 养基中只筛选出大约 50 个菌落。A 同学的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 ①土样不同 ②培养基被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A 同学比其他同学所得的实验结果的数据大许多,可能是由于选取的 土样不同、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或操作过程中培养基被污染,也可能是操作失误造 成的,如所配制的培养基中混入其他含氮物质、稀释度不够准确等。 12.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 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 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 答案 D 解析 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以便于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 目,A 正确;为避免偶然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 涂布三个平板,B 正确;生物实验要遵循对照原则,故要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 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排除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使结论更有说服 力,C 正确;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筛选出分解 尿素的细菌,D 错误。 13.图表所示配方的培养基可筛选某种细菌,该细菌可以在该培养基上生长、 形成菌落。请回答下列问题: KH2PO4 1.4 g Na2HPO4 2.1 g MgSO4·7H2O 0.2 g 葡萄糖 10.0 g 尿素 1.0 g 琼脂 15.0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 1000 mL (1)该培养基可筛选的细菌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从土壤中获取的样本含该细菌的数量较少,则需要对样本中的细菌 进行扩大培养,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表格中的培养基,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对该细菌进行计数,则将得到的细菌用____________法接种,为了 确定该细菌确实属于所要分离的细菌,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试 剂)。 (4)另一种接种细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该方法操作时,每一次划线前 都要进行灼烧,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尿素分解菌 培养基中尿素是唯一的氮源 (2)不能 扩大培养应该用液体培养基,表格配方中含琼脂,是固体培养基 (3)稀释涂布平板 酚红指示剂 (4)平板划线法 杀死残留在接种环上的细菌 解析 (1)根据表格分析,培养基中尿素是唯一的氮源,说明该培养基筛选 的细菌是尿素分解菌。 (2)图表所示培养基中含有琼脂,说明是固体培养基,不能用于菌种的扩大 培养,扩大培养应该用液体培养基。 (3)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后者可以 用于菌种的计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以选择和鉴别尿 素分解菌。 (4)利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每一次划线前都要进行灼烧,目的是杀死残留 在接种环上的细菌。 14.下图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 (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 ________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 ________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 示剂将变成________色。 (2)在 5 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 105 的土壤样品溶液 0.1 mL, 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 13、156、462、178 和 191。 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 数量为________×108 个;与血细胞计数板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目较 ________。 (3)在实验中,下列材料或用具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需要消毒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答案 (1)尿素 酚红 红 (2)稀释涂布平板法 1.75 少 (3)①② ③ (4)灭菌 解析 (1)脲酶能够催化尿素分解为氨,故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 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酚红作指示剂。由于尿素被脲酶分解成氨,氨会使培 养基的碱性增强,pH 升高,从而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2)用于统计细菌菌落数的常用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应介 于 30~300 之间,故选择细菌菌落数为 156、178 和 191 的平板计数。每克该土 壤样品中的菌落数对应的应该是每毫升菌液中的细菌数目,所以每克该土壤样品 中的菌落数为(156+178+191)÷3÷0.1×105=1.75×108(个)。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菌 连接在一起时,往往统计的是一个菌落,此外,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是活菌数, 而血细胞计数板统计的是细菌总数,所以用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较少。 (3)在实验中,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和②玻棒、试管、锥形瓶、 吸管需要灭菌,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消毒。 (4)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 才能倒掉。 1.对表层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分离采取的原理(方法)是( ) A.依据自生固氮菌的生长繁殖不需要氮源 B.依据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 pH 不同 C.依据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温度条件不同 D.依据不同微生物代谢类型不同 答案 A 解析 在无氮培养基上只有固氮菌能正常生长繁殖,可根据此特点来分离自 生固氮菌,A 正确。 2. 在光亮处用同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单细胞绿藻和单细胞酵母菌,其结果 如图所示(甲为绿藻,乙为酵母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培养液中缺少无机盐 B.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太高 C.培养液中有机成分少 D.培养液中不含二氧化碳 答案 C 解析 酵母菌为异养型生物,需直接摄取有机物,而绿藻是植物,可以进行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在培养液中酵母菌最终被淘汰说明培养液中有机成分 少,C 正确。 3.如图是研究人员从红棕壤中筛选高效分解尿素细菌的过程示意图,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配制步骤②、③所用的培养基时,应先调 pH 后高压蒸汽灭菌 B.步骤③纯化分解尿素细菌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可以获得单细胞 菌落 C.步骤③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并需向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尿 素 D.步骤④挑取③中不同种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 答案 C 解析 在配制步骤②、③的培养基时,应先调 pH 值后再高压蒸汽灭菌,A 正确;步骤③纯化分解尿素细菌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可以获得单细胞菌 落,B 正确;要筛选出能高效分解尿素细菌,所用的培养基要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但牛肉膏和蛋白胨中都含有含氮有机物,因此步骤③所用的培养基中不能含有牛 肉膏和蛋白胨,C 错误;步骤④挑取③中不同种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 尿素的能力,D 正确。 4.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 106 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 ) A.涂布了 1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 230 B.涂布了 2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 215 和 260,取平均值 238 C.涂布了 3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 21、212 和 256,取平均值 163 D.涂布了 3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 212、240 和 250,取平均值 234 答案 D 解析 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涂布至少 3 个平板作为重复组,才能增强实验 的说服力与准确性,A、B 错误;C 项虽然涂布了 3 个平板,但是,其中 1 个平 板的计数结果与其他的相差太远,说明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了错误,此时,不 能简单地用 3 个平板的计数值来求平均值,C 错误。 5.为了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和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 要设置的对照组的培养基分别是( )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未接种的培养基,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接种了的培养基,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答案 B 解析 若要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 培养,一段时间后若有菌落产生,说明培养基被污染,若无菌落产生,说明培养 基没有被污染。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是 实验组,将等量的稀释相同倍数的菌液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作为对照 组,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观察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中的菌落数,在牛肉膏 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综上所 述,B 正确,A、C、D 错误。 6.下列有关微生物分离、培养和计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离土壤中微生物时,需要先对土壤灭菌,再进行培养 B.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时,一般选用 103~107 倍的稀释液 C.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进行计 数 D.统计菌落数目时,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 答案 D 解析 分离土壤中微生物时,需要对培养基灭菌,但不能对土壤样品进行灭 菌,A 错误;由于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在进行分离和计数时,就需要 按照不同的稀释度分别进行涂布,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择 104、105、106 倍的稀释液,B 错误;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 线法不能用于计数,C 错误;统计菌落数目时,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 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D 正确。 7.下图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样品稀释示意图。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3 号试管的稀释倍数为 103 倍 B.4 号试管中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得到的菌落平均数恰为 5 号试管的 10 倍 C.5 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 1.7×109 个 D.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高 答案 C 解析 3 号试管中的菌落稀释倍数为 104 倍,A 错误;4 号试管中稀释液进 行平板培养,稀释倍数比 5 号试管的低 10 倍,如果稀释倍数适当,得到的菌落 平均数可能是 5 号试管的 10 倍,B 错误;5 号试管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 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68+175+167)÷3÷0.1×106=1.7×109 个,C 正 确;稀释涂布平板得到的菌落可能存在两个或多个细菌细胞长成一个菌落,使该 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低,D 错误。 8.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 104、105、106 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 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 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 ℃恒温培养 24~48 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 300 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答案 D 解析 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时,需要先灭菌再倒平板,A 正确;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 104、105、106 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体 积为 0.1 mL,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进行对照,同时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 适宜,因此需取等体积的无菌水,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B 正确;实验组和对 照组需要在 37 ℃恒温箱培养一段时间,再观察计数,C 正确;对照组无菌说明 培养基灭菌成功且操作过程中没有杂菌污染,那么在菌落计数时应选择菌落数在 30~300 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D 错误。 9.人和哺乳动物的尿液中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土壤中有些细菌含有脲酶,可降解尿素。下图是某同学从土壤中筛选出降解尿素 菌株的实验流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配制土壤溶液 ―→ 系列稀释 ―→ 涂布平板与培养 ―→ 菌落计数 (1)用以________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筛选能分泌脲酶的细菌。从功能上讲, 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分离培养细菌时必须进行________操作。 (2)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时需要将样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接 种培养、菌落计数。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__________________ 旁进行操作。稀释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于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平板倒置培养的目的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培养基中存在分泌脲酶的细菌,其菌落 周围会出现________,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________,遇培养基中所加酚红 指示剂产生的颜色变化所致。变色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降解尿素的能力 ________。 (4)分离细菌时使用固体平面培养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尿素 选择 无菌 (2)稀释涂布平板 酒精灯火焰 得到单菌 落,避免土壤溶液中菌体浓度过高 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3)红色环带 氨(或 NH3) 越强 (4)固体培养基上细菌分裂产生的子代个 体不易分散,从而形成菌落 解析 (1)欲筛选出能降解尿素的菌株,培养基中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不 能降解尿素的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存,这类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分离培 养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 (2)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菌落计数,稀释菌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 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以避免周围微生物的污染。为了得到单菌落,需将土壤 溶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从而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进而 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便于纯化分离菌种。平板倒置培养的目的主要是 防止培养过程中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在培养基表面,造成杂菌污染。 (3)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遇酚红指示剂变红。降解尿素能力越 强的菌株,菌落周围形成的红色环带越大。 (4)液体培养基中难以得到成形的菌落,而固体培养基上可以形成肉眼可见 的菌落。 10.在农业生产中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 易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 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 培养基不透明)。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________处 理。 (2)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物理性质、用途方面来 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划线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 长。 (4)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 ________,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 (5)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该细菌获得两个突变株 A 和 B,然后对突变株 A 和 B 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接种的 菌种 一般培 养基 实验处理及结果 A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甲,能生长 B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乙,能生长 A+B 能生长 不添加营养物质甲、乙就能生长 突变株 A 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变株 A 和 B 混 合在 一起 接种 于一 般 培养 基中 能生 长的 最 可能 原因 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稀释 (2)以该除草剂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 (3)培养基中缺少这些细菌可利用的氮源 (4)氮气 该除草剂 (5)突变株 A 缺乏合成营养物质甲所需要的酶 突变株 A 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甲,突变株 B 可以提供;突变株 B 生长需要营养物质乙,突变株 A 可以提供 解析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 处理。 (2)从物理性质来看,题图上培养皿中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从用途方面 来看,该培养基是以该含氮除草剂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 (3)在以该除草剂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不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除具有 固氮能力的细菌外)是不能生长的。 (4)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被菌落分解后可产生透明带,无透 明带说明除草剂未被分解,菌落利用的氮源是空气中的氮气,而菌落周围形成透 明带是由于该除草剂被某些细菌降解导致的。 (5)突变株 A 的生长依赖于营养物质甲,突变株 B 的生长依赖于营养物质乙。 突变株 A 由于缺乏合成营养物质甲所需要的酶,所以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 不添加营养物质甲和乙,二者混合培养时都能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突变株 A 为突变株 B 提供了营养物质乙,突变株 B 为突变株 A 提供了营养物质甲。 11.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往往是混杂生长的。人们在研究微生物时一般要将它 们分离提纯,然后进行数量测定。下面是对某水样中大肠杆菌进行数量测定的实 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步骤:①制备稀释倍数为 102、103、104、105、106 的系列稀释液; ②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样品; ③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结果分析: (1)一位同学在稀释倍数为 106 的培养基上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 43.4,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菌株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 0.2 mL)____________。 (2)用这种方法测定微生物数量时,实际的活菌数往往要比统计的菌落数 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测定大肠杆菌的密度时发现,在培养基上还有其他杂菌的菌落, ________(填 “ 能 ” 或“ 不 能”)肯 定 大 肠 杆 菌 的 品 系 被 污 染 了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17×108 (2)多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3)不能 不能确定杂菌的来源 解析 (1)每毫升样品中的菌株数为 43.4÷0.2×106=2.17×108。 (2)因为肉眼可见的菌落可能由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生长而成,所以实 际的活菌数往往要比统计的菌落数多。 (3)杂菌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或在培养过程中感染了杂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