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深圳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其实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伴 X 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是隔代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B. 父母正常,其后代可能既患红绿色盲又患白化病 C. 正常双亲致病基因的重组是产生患白化病女儿的原因 D. 人类遗传病包括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 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 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 D 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 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 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 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 Y 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详解】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隔代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而伴 X 染色体 显性遗传的特点是代与代之间的发病表现为连续性,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A 错误;红绿 色盲和白化病均属于隐性遗传病,父母正常,其后代可能既患红绿色盲又患白化病,B 正确; 基因重组是指减数分裂时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而白化病属于单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正常 双亲产生患白化病女儿的是性状分离的结果,C 错误;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家族性疾 病也不一定是遗传病,D 错误。 故选 B。 2.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A. 红绿色盲 B. 21 三体综合征 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 猫叫综合征 【答案】A 【解析】 【分析】 单基因遗传病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形成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其致病基因;染色体 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详解】红绿色盲是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形成的,对胎儿或新生儿的组织切片观察 不能看到致病基因,故组织切片观察不能发现该种遗传病,A 符合题意;21 三体综合征是 21 号染色体数目为 3 条,属于染色体变异,可通过组织切片观察染色体的条数确定是否患病,B 不符合题意;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呈现镰刀状,可通过组织切片 观察红细胞的结构确定是否患病,C 不符合题意;猫叫综合征属于 5 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属于 染色体结构变异,通过组织切片观察 5 号染色体的形态可确定是否患该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3.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已知Ⅰ-2 为携带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病为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一定为携带者的是Ⅱ-3 C. Ⅱ-4 是携带者的概率为 1/2 D. Ⅲ-2 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1/3 【答案】B 【解析】 Ⅱ-3 和Ⅱ-4 均正常,他们的儿子Ⅲ-1 患病,可推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可能在常染 色体上,也可能在 X 染色体上,所以不能确定该病为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项错误;不管该 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还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 都一定是携带者(因为她的儿子 Ⅲ-1 患病),故 B 项正确;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Ⅲ-1 患病,所以Ⅱ-4 一定 是携带者。如果该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4 一定不是携带者,故 C 项错误;如果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Ⅱ-3 和Ⅱ-4 均为携带者,Ⅲ-2 表现正常,所以Ⅲ-2 是纯 合子的概率为 1/3。如果该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3 为携带者,Ⅲ-2 表现正常, 所以Ⅲ-2 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1/2,故 D 项错误。 4.黑麦(纯合二倍体)具有许多普通小麦(纯合六倍体)不具有的优良基因。为了改良小麦 品种,育种工作者将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再将 F1 进行处理获得可育植株 X。已知,黑麦及 普通小麦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 7 条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杂交得到的 F1 植株可能较为弱小 B. F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 8 个染色体组 C. 采用低温处理 F1 的种子即可获得可育植株 X D. 植株 X 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 28 个四分体,自交全为纯合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黑麦为纯合二倍体,普通小麦为纯合六倍体,二者杂交的 F1 含有 4 个染色体组,由于 4 个染 色体组有 1 个来源于二倍体,3 个来源于六倍体,故 F1 减数分裂时不能正常联会,表现为不 育,将 F1 经过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可育的异源八倍体。 【详解】二倍体和六倍体杂交的后代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变 异大多数是不利的变异,故杂交得到的 F1 植株可能较为弱小,A 正确;根据分析可知,F1 正 常体细胞含有 4 个染色体组,故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 8 个染色体组,B 正确;由于 F1 为 异源四倍体,减数分裂时不能正常联会,表现为不育,故没有种子,C 错误;将 F1 经过低温 或秋水仙素处理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可育的异源八倍体,其中含有黑麦的染色体组 2 个,含有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 6 个,由于黑麦及普通小麦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 7 条染色体, 故减数分裂时细胞中来自黑麦的染色体可形成 7 个四分体,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可能形成 14 个四分体,故植株 X 在减数分裂时可能形成 28 个四分体,又由于植株 X 不含等位基因,故 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D 正确。 故选 C。 5.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个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 鱼: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假设:假说甲认 为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假说乙认为湖 I 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 II 中 原来只有金黄色鱼。DNA 分析表明,湖泊 I 中红褐色鱼与湖泊 II 中的红褐色鱼亲缘关系最近。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假说甲没有考虑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B. 按照假说乙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发生了混杂 C. DNA 分析结果支持假说甲 D. 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 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 的必要条件,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详解】这个地区有时会发洪水,其结果会导致两个湖泊的鱼互相混合在一起,假说甲认为 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也即红褐色的鱼和金黄色的鱼是发生基因突变的 结果,做假说甲的时候,没有既没有考虑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也没有考虑到洪水的作 用,A 正确。按照假说乙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发生了混杂,B 正确。DNA 分析结果支持假 说乙,C 错误。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都能说明它 们不是一个物种,D 正确。 【点睛】本题题干较长,文字叙述量大,能从题干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及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 题的关键。 6.由于地震而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 随时间变化 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B. 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C. 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 D. 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详解】 【详解】由图可知,随时间的增加,甲岛上种类增加较多,即其种群基因频率变化较大,形 成了不同的差异和生殖隔离,可能是由于其环境变化较大,自然选择方向的变化导致其进化 方向的多样性,故 A 正确;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小岛后期,鸟的种类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 说明二者由于地理隔离,岛上的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也有所差别, 并逐渐出现了生殖隔离,产生新的物种,故 B 正确;由图可知,随时间的增加,甲岛上鸟类 种类多于乙岛,但二者鸟类数量最后趋于一致,故 C 正确;由图可知,甲、乙两小岛上鸟的 种类在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即其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所形成的种群基因库不止一个, 故 D 项叙述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本题答案为 D。 7.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现代进化理论的核心是拉马克的自然选择学说 B. 滥用抗生素会使“耐药性”细菌发生定向变异,产生新的“耐药性”病菌 C. 现存家鸡的各个品种是人们在大量变异个体中,根据人类需要选择培育出来的 D. 人工饲养的斑马与驴交配产下“斑驴兽”,说明斑马和驴不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 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 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 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 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现代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A 错误;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抗 生素不会使“耐药性”细菌发生定向变异,而是对不定向的变异起到了选择作用,B 错误;现 存家鸡的各个品种是人们在大量变异个体中,根据人类需要选择培育出来的,C 正确;人工饲 养的斑马与驴交配产下“斑驴兽”,但是“斑驴兽”是高度不育的,说明斑马和驴存在生殖隔 离,D 错误。 【点睛】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生物的变异的特点、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生殖隔离的概念及共同进化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如图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能得出的结 论是 A. 1950~1980 年该种群始终没有发生进化 B. 1990 年该生物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C. 1960 年该种群中 Aa 基因型的频率为 48% D. 变异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950~1980 年问该种群基因频率不断发生着变化,说明种群进化了,A 错误;1990 年该生物已经进化了,但是没有形成两个物种,B 错误;1960 年该种群 Aa 基因型的频率 =2×0.4×0.6=48%,但如果个体间不能自由交配则 Aa 基因型的频率不一定为 48%,C 错误; 1970 年以前,A 基因频率逐渐降低,说明 A 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利于适应新的环境;1970 年以 后,A 基因频率逐渐升高,说明 A 基因控制的性状有利于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变异的有利还是 有害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D 正确。 考点: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生物进化、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分析表格 中数据,进行信息转化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 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计算能力。 9.有关变异、进化、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②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 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③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原 材料是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④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进而导致种 群的进化⑤生物的可遗传变异为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⑥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 样性和种群多样性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②④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重组是指同源染色体上 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是指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 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 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 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①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 改变,①正确;②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既可发生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因此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 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②正确;③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包括基因 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与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③错误;④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④错误;⑤生物的可遗传变异为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⑤正确; ⑥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⑥错误.故选 C。 【点睛】易错点: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 异。 10.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如印度犄龙化石距今大约有 2.4 亿年历史,该 化石与非洲双角犀牛在形态大小上最为接近,而与北美洲狼在牙齿特征上特别相近。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了解这一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 B. 北美洲狼的存在不利于增加食草动物的多样性 C. 非洲双角犀牛与北美洲狼的基因库有差异 D. 非洲双角犀牛与北美洲狼之间有生殖隔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的年老、病弱或年 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被捕食者发展的同时也会促进捕食者的进化发 展,所以生物以及生存的无机环境在相互作用中共同进化。 【详解】生物多样性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研究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A 正确;生物 的进化是共同进化,捕食者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现绝对优势种,为其他生物的生存开 拓了空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所以北美洲狼的存在利于增加食草动物的多样性,B 错 误;经过长期的选择作用,非洲双角犀牛与北美洲狼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 二者的基因库有差异,CD 正确。 故选 B。 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每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 红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和组织液 C.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 稳态的实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 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A 正确;红细胞和人的口腔上 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和组织液,B 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 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其中 90%以上来源于 Na+和 Cl-,C 正确;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可使血 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和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内环境和稳态知识的要点,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如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及小肠绒毛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进入 1 的方式是协助运输 B. 3 内液体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 C. 由 2 携带的氧到心肌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 6 层生物膜 D. 5 内液体含有的蛋白质与 3 内一样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1 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2 是红细胞,3 是毛细血管,4 是组织液,5 是毛细淋巴管。 【详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方式是主动运输,A 错误;血浆渗透压过低可以引起 组织水肿,B 错误;由红细胞携带的氧气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红细胞膜、毛细 血管壁(2 层膜)、组织细胞膜,线粒体膜(2 层膜)共 6 层生物膜,C 正确;与淋巴相比,血 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 错误。 【点睛】熟悉题图中各部分结构和液体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13.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 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4 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人体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只需通过肺泡壁即可完成 B. ①过程是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体内血糖的主要来源 C. ②是重吸收作用,发生在肾脏的肾小管、集合管部位 D. 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能排出少量的水和无机盐 【答案】A 【解析】 【分析】 Ⅰ是能进行体内外物质交换的系统,并能为内环境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这说明Ⅰ是呼 吸系统;Ⅱ表示体外的物质进入体内的结构,Ⅱ表示消化系统;III 表示泌尿系统,②表示对 原尿的重吸收作用;Ⅳ表示体内物质排出的途径,应为皮肤。 【详解】Ⅰ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呼吸系统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 错误; ①过程是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是血糖的主要来源,B 正确;②表 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 正确;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能排出少量的水和无机盐, D 正确。 故选 A。 14.图甲表示用电流表检测神经纤维某部位的电位变化情况,图乙是该神经纤维受到一次有效 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图甲中电流表指针应指向 0 毫伏 B. 图乙中 A 点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通道开启 C. 图乙中 0〜0.5 毫秒膜电位的变化主要与钠离子大量内流有关 D. 图乙中 1〜2 毫秒钠离子和钾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被动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相关知识。乙图中起点和终点的电位都是负电位,说明测 定的是细胞膜内的电位。甲图中膜外为正、膜内为负(原因是 K+外流),所测电位为静息电位, 对应乙图中 A 或 D 点的电位;图中 B 点,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钠离子的内流;BC 段,动作 电位,钠离子继续内流,CD 段静息电位恢复,K+外流。 【详解】甲图中膜外为正、膜内为负,所测电位为静息电位,虽未受到刺激,但存在电位差, 有电流通过电流表,A 错误;图乙中 A 点对应静息电位,钾离子通道开启,钠离子通道关闭, B 错误;图乙中 0〜0.5 毫秒膜电位由负电位逐渐变为 0 电位,主要与钠离子大量内流有关,C 正确;图乙中 1〜2 毫秒起作用的主要是钠钾泵,钠离子和钾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 错误。 15.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B. 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的呼吸调控有关 C. 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憋尿”,说明排尿活动可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 D.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的 完整性。神经调节具有分级调节机制,低级中枢的活动会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下丘脑,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对 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功能;下丘脑 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脑干中有维持生命活动的 基本中枢,如呼吸中枢等;小脑有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脊髓中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详解】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刺激下丘脑 某一区域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刺激下丘脑另一区域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A 正确;脑干中 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如呼吸中枢在脑干,B 正确;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憋尿”, 说明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调节控,C 正确;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 相对应的结构是大脑,D 错误。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各种脑的功能,相关知识点只需考生识记即可正 确答题,所以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 16.某同学参加本次期末考试,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考试过程中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A. 中枢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 B. 胰岛 B 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 C. 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 D.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1、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 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2、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 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尿量减少。 【详解】早晨温度较低,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使体温维持稳定,A 错误; 因没有进食,血糖浓度较低,故胰岛 A 细胞释放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使血糖浓度维持一定值, B 错误;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经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下丘脑的相关细胞释放促甲 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甲状腺, 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细胞代谢加强,产生热量增加,C 错误;该生没有饮水, 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使水的重吸收增强,D 正确。 故选 D。 17.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 为神经纤维上的实 验位点,C 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 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 ①将药物放在 A,刺激 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 B,刺激 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 C,刺激 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 C,刺激 A,肌肉收缩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② D. ③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蟾蜍屈肌反射的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 1 为感受器;2 为传 入神经;3 为神经中枢;4 为传出神经;5 为效应器。要验证这种药物仅对神经细胞间的传递 有阻断作用,必须在神经纤维和突触上分别用药物处理,药物处理部位须位于刺激点和效应 器之间,然后刺激感受器,观察效应器,观察效应器的反应,得出结论。 【详解】突触的结构决定了反射弧结构中的兴奋总是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效应器“单向传递的。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 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即该药物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对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递没有阻断作用。 要到达实验目的,可将药物放在 C 处或 A 处,并刺激 B 处,如将药物放在 A,刺激 B,肌肉收 缩,而将药物放在 C,刺激 B,肌肉不收缩,则说明药物在 A 处不起作用而在 C 处起作用,即 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其中①将药物放在 A,刺激 B,肌肉收缩是对照组;③将药物放在 C,刺激 B,肌肉不收缩是实验组.故选 D。 【点睛】简答本题应注意:一是反射弧的组成判断(根据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即为传入神经); 二是抓住实验目的,确定药物放置点和刺激点;三是理解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性原则。 18.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5 3.1〜6.8 Pmol/L 胰岛素 1.7 5.0〜20.0 mIU/L A. 甲状腺激素经血液定向运输至神经细胞,使其兴奋增强 B. 胰岛素可加速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C. 此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可能较正常人高 D. 此人可能患有糖尿病,可通过口服胰岛素进行治疗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血液化验结果”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血糖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等 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甲状腺激素经血液运输到全身,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A 错误;胰高血糖素可 加速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B 错误;某人的血液化验结果显示:甲状腺激素 的含量低于正常参考范围,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较正常人弱,所以此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 放激素含量可能较正常人高,C 正确;此人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参考范围,有可能患有糖尿病, 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D 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正常参考范围”与“测定值”这一解题的切入点,采取对 比法,找出数据的变化规律,并将“变化规律”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知识 的整合和迁移。 19.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 A 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 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 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 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 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①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尿量减少,①正确;②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 体,使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 加,促进细胞代谢加强,产生热量增加,②错误;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下丘脑产生 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和热觉,③错误;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 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 A 细胞的分泌活动,分泌的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中 对升高血糖具有协同作用,④正确;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并 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⑤正确。所以,①④⑤正确,即 D 符合题意,ABC 不 符合题意。 故选 D。 20.人体调节胃酸分泌有两条途径,途径 1 是“①→②→胃粘膜壁细胞”,途径 2 是 “③→④→⑤→胃粘膜壁细胞”,如下图所示,幽门粘膜 G 细胞是一种胃内分泌细胞。下列相 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咀嚼、吞咽食物引起胃酸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 B. 通过途径 2 促进胃酸分泌是神经-体液调节 C. 与途径 2 相比较,途径 1 反应速度较缓慢 D. 胃泌素发挥作用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途径 1 是“①→②→胃粘膜壁细胞”属于神经调节,途径 2 是“③→④→⑤→胃 粘膜壁细胞”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详解】咀嚼、吞咽食物引起胃酸的分泌是与生具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 正确;途径 2 是 “③→④→⑤→胃粘膜壁细胞”,其中通过③→④引起胃泌素的分泌属于神经调节,而胃泌素 通过⑤引起胃粘膜壁细胞分泌胃酸属于体液调节,所以通过途径 2 促进胃酸分泌是神经-体液 调节,B 正确;途径 1 是神经调节,途径 2 属于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的速度比神经调节 的速度慢,所以与途径 2 相比较,途径 1 反应速度较快,C 错误;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 点,所以胃泌素发挥作用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D 正确。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 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1.图甲为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示意图,图乙为不同血糖浓度下肾小管对葡萄糖的滤过、重吸 收及排出情况。已知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水分流失过多可能会导致非酮症高渗综合征。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甲中 SGLT2 为 Na+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若 Na+/K+ATP 酶活性下降,葡萄糖重吸收减少 B. 若施加细胞呼吸抑制剂,会间接抑制 SGLT2 的功能,那么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C.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速度有限,直接原因最可能是细胞膜上 SGLT2 的数量有限 D. 据图乙分析,当血糖浓度在 0-2.3g/L 时,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 从图中可知载体蛋白 SGLT2 可协助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运输进入肾小管细胞,同时还可以顺浓 度梯度运输 Na+进入肾小管细胞;而 Na+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载体蛋白是钠钾泵。从图示可看 出 Na+运出细胞和 K+运入细胞的载体蛋白相同。 【详解】据图分析,肾小管细胞吸收葡萄糖为逆浓度梯度,且需要载体协助,应为主动运输 的方式,SGLT2 为 Na+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如果 Na+/K+ATP 酶活性下降,则载体和能量都不 足,葡萄糖重吸收减少,A 正确;抑制 SGLT2 的功能,会使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细胞重吸收, 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B 错误;因细胞膜上 SGLT2 的数量有 限,所以肾小管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度是有一定限度的,C 正确;据图乙分析,当血糖浓度 在 0-2.3g/L 时,葡萄糖的滤过率与重吸收率相同,葡萄糖排出率为 0,所以正常人尿液中不 含葡萄糖,D 正确。 故选 B。 22.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 B. 体液调节的信号是化学信号,神经调节的信号是神经冲动 C. 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分级调节的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 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 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 CO2 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详解】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作用时间长,效果时间久,正确; B、体液调节的信号是激素等化学物质,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神经递质), 错误; C、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 经调节的一个环节,C 正确; D、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可控制脊髓低级中枢的活动,体液调节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存在着分级 调节过程,D 正确。 题目要求选错误选项,故选择 B。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考生掌握细节, 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23.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①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②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③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 ⑤在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代谢产热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肾上腺素 ⑥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机体的生命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 ⑦细胞免疫的存在使得正常机体体内无细胞癌变 ⑧糖尿病患者体内细胞吸收利用血糖的速率加快 A. ①④⑦ B. ③④⑤⑧ C. ③⑥ D. ②⑤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 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 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3、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如细胞免疫能清除体内癌变的细胞。 4、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进而降低血糖浓度。 【详解】①严重腹泻后,需补充水分和盐分才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①错误;②反 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因此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不属于反射,② 错误;③垂体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新陈代谢,增加 产热,因此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③正确;④神经递质包括兴奋 型和抑制型两种,其中兴奋型递质可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而抑制型递质不会 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④错误;⑤在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代谢产热的激素主 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⑤错误;⑥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改变,机体的生命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⑥正确;⑦正常机 体体内会出现细胞癌变,⑦错误;⑧糖尿病患者体内缺少胰岛素,因此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血 糖的速率减慢,⑧错误。综上,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 C。 24.下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 相应的浆细胞并分泌相应的抗体,抗体可被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该过敏原再 一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胞释放出组胺等各种过敏介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敏介质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 B. 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C. 浆细胞识别过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 D. 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发生免疫的细胞,在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由图可知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的抗体分布在肥大细胞的膜上,当再次有相同抗原进入机体 时,抗体与抗原结合,促使肥大细胞释放出组胺等各种过敏介质,使机体出现哮喘症状。 【详解】过敏介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A 正确;临床治疗哮喘应该是 抑制过敏介质释放,B 错误;浆细胞不能识别过敏原,C 错误;哮喘属于过敏反应,是免疫过 当引起的,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D 错误。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过敏反应及治疗方法,免疫细胞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 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的能 力。 25.HIV 侵入人体后会与 T 细胞相结合,是由于 T 细胞及一些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含有 CCR5 的特 殊蛋白质(由 CCR5 基因编码)。某医疗团队从一名天生具有 HIV 抵抗力、且 CCR5 基因异常的 捐赠者(甲)身上取得骨髓,并将其移植到一名患有白血病、并患有 HIV(感染 HTV 十多年) 的患者身上。结果不但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身上的所有 HIV。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可通过对 CCR5 基因编辑或敲除实现艾滋病免疫 B. 捐赠者(甲)感染 HIV 后,体内既产生了体液免疫,也产生了细胞免疫 C. 艾滋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大大上升,可能是因为 HIV 是一种致癌因子 D. 艾滋病患者的 HIV 不侵染 B 细胞,是因为 B 细胞的 CCR5 基因没有表达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艾滋病的治疗为背景,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免疫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 HIV 的致病原理,能紧扣题干信息“HIV 侵入人体后只与 T 细胞相结合,是因为只有 T 细胞表面含 有 CCR5 的特殊蛋白质”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通过对 CCR5 基因编辑或敲除可以阻止 HIV 与 T 细胞表面的 CCR5 结 合,进而控制 HIV 患者体内的 HIV 对 T 细胞的感染,最终实现艾滋病免疫,A 正确;捐赠者 (甲)天生具有 HIV 抵抗力,捐赠者(甲)感染 HIV 后,体内既能分化出浆细胞产生抗体, 与 HIV 结合,产生体液免疫,HIV 进入细胞后,效应 T 细胞能与宿主细胞结合,使其裂解死亡, 产生细胞免疫,B 正确;艾滋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大大上升,是因为 T 细胞被攻击,免疫系统 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下降,C 错误;艾滋病患者的 HIV 不侵染 B 细胞,是因为 B 细胞的 CCR5 的 基因没有表达,不会产生由 CCR5 基因编码的特殊蛋白质,D 正确。 26.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如果该图表示二次免疫反应,若 c 为抗体,则 a 表示记忆细胞,b 表示浆细胞 B. 如果 a 表示抗原,b 表示吞噬细胞和 T 细胞,c 为 B 细胞,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 C. 如果图中 a 为下丘脑,b 为垂体,c 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 d 和 e 为同一种物质 D. 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体液免疫、水 盐平衡调节、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图中箭头所隐含 的关键信息,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 迁移。 【详解】在二次免疫中,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 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如果该图表示二次免疫反应,若 c 为抗体,则 a 表示记忆细胞,b 表示浆细胞,A 正确;在初次的体液免疫中,大多数病原体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暴露出 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少数抗原可直接刺激 B 细胞,B 细胞在抗原的 刺激下、在 T 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相 应的抗体,如果 a 表示抗原,b 表示吞噬细胞和 T 细胞,c 为 B 细胞,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 B 正确;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的刺激增强,导致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 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如果图中 a 为下丘脑,b 为垂体,c 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 d 和 e 均代表抗利尿激素,C 正确;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在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上都是以局部电流(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但在神经中枢的突触处会发生“电信号→化学 信号→电信号”的转化,D 错误。 2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 ①生长素在植物体成熟组织部位的运输形式是极性运输 ②苯乙酸和 α-萘乙酸不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③植物激素都是由特定的组织细胞产生的微量有机物 ④外界因素会影响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 ⑤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⑥植物激素具有催化作用,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 ⑦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对植物衰老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 A. ①②⑦ B. ①③⑥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并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 下就有明显的生理效应的微量物质。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区别:(1)产生部位不同:植物 激素是由植物的一定部位产生,而动物激素由内分泌细胞或器官产生;(2)化学本质:植物 激素一般为有机物,动物的较为丰富包括氨基酸衍生物,蛋白质,固醇类等;(3)运输:植 物激素通过横向运输,极性运输与非极性运输;动物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4)作用方式: 动物激素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大部分是不进入细胞的,而是和受体结合,当然也有部分激 素需要进入细胞.植物激素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并不进入细胞。 【详解】生长素在植物体幼嫩组织部位的运输形式是极性运输,①错误;苯乙酸是具有生长 素效应的植物生长素,不是植物生长调节剂,α-萘乙酸(NAA)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 剂,②正确;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的微量有机物,不是特定的组织细胞产生, ③错误;外界因素会影响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例如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 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等的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④正确;激素调节只是植物 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 性表达的结果,⑤正确;植物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不其催化作用, 不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⑥错误;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分裂,细 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具有拮抗作用,⑦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⑥错误,选 B。 【点睛】本题关键要抓住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与动物激素的区别。 28.科学家在研究非洲沙漠时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看似毫无生机的沙丘,在一阵暴雨过后, 很短的时间内就会长出各式各样的小草,并开出鲜艳的花朵引来各种昆虫。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水是群落演替的必要条件 B. 各种小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 该沙丘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D. 沙丘没有分解者不能称为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条件及类型、群落中的生物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概念的相关内容,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详解】在一阵暴雨过后,很短的时间内就会长出各式各样的小草,因此水是群落演替的必 要条件,没有水,就没有生物存在,也就不会发生群落演替,A 正确;各种小草之间由于争夺 阳光、水分等而存在竞争关系,B 正确;由于沙丘在一阵暴雨过后,很短的时间内就会长出各 式各样的小草,说明沙丘上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及其繁殖体,只是没有水分,不成发芽生长, 有暴雨,满足条件即生长,这种演替属于此生演替,C 正确;无雨的时候微生物形成芽孢休眠, 下雨后,芽孢会重新形成微生物,故沙丘中有微生物,有分解者的存在,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D 错误。 29.下图 1 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 2 为 λ(λ 是当年种群数量 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 1 中 t1~t2 表示环境阻力增大,种群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 B. 图 1 t1~t2 和图 2 中的 b~e 均可表示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 种群数量的 K 值出现在图 1 的 t2 时期,种群数量的最小值出现在图 2 的 b 时期 D. 图 2 的 d~e 时期表示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 1:图 1 为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先增加后减少为 0,对应于种群数量的 S 型增 长曲线。 分析图 2:图 2 为 λ(λ 是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当 λ>1 时,种群数量逐渐增多;当 λ=1 时,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当 λ<1 时,种群数量 逐渐减少。 【详解】图 1 中 t1~t2 表示环境阻力增大,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但增长速率大于 0,说明种群 数量是增长的,A 错误;图 1 中 t1~t2 种群数量是增长的,图 2 中的 b~e 种群数量先减少在 增加,d~e 时期 λ 为大于 0 的恒定值,说明在 d~e 时期种群的数量增长为“J”型增长,B 错误;D 正确。种群数量的 K 值出现在图 1 的 t2 时期,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当 λ<1 时, 种群数量逐渐减少,故种群数量的最小值出现在图 2 的 c 时期,C 错误。 故选 D。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特征; 掌握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能分析图 1、2 各区段的含义,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30. 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 给海龟安装失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 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 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答案】D 【解析】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种群密度,乌尔黄鼠属于一个种群,没有丰富度。 31.下列有关环境容纳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有限资源和空间的情况下,种群数量最终都会稳定在 K 值 B. 建立自然保护区能提高环境容纳量,从而提高被保护动物的数量 C. 使用金属粮仓可以降低老鼠的环境容纳量,从而降低其出生率 D. 理想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无限大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用 k 值表示。种群的数量不是固定 不变,而是在某个值上下波动。建立自然保护区目的是防止珍稀动物被捕杀,提高它们的存 活率。 【详解】如果环境遭到破坏,种群数量将无法最终稳定在 K 值,A 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 人类的破坏,可以提高环境容纳量,从而提高被保护动物的数量,B 正确;使用金属粮仓可以 减少老鼠的食物来源,降低老鼠的环境容纳量,从而降低其出生率,C 正确;理想条件下环境 容纳量无限大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 正确。 故选 A。 32.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树线以上即为高山灌丛和草甸。近年全球气候变暖造 成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增加,下表是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与该生态变化 描述相符合的是 植被厚度指数 0 0.5 1.0 1.5 2.0 2.5 3.0 树线上升幅度(m) 100 60 20 15 0.2 0 0 A. 树线之上和之下植被分布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 树线上升过程中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 C. 臭氧层的破坏造成气候变暖从而影响树线移动 D. 树线上升幅度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与种间关系无关 【答案】B 【解析】 树线之上和之下植被分布不同是因为海拔高度不同,由于地形的起伏造成光照、温度、水分 等不同,因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A 错误;树线上升过程中,树木增多,因此流入该生态系 统的总能量增加,B 正确;温室效应是 CO2 过量排放造成的,而不是臭氧层破坏,C 错误;树 线上升幅度受到植被厚度指数的制约,即树线上升幅度受种间竞争关系的制约,D 错误。 33.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预测野生北极驯鹿种群数量将减少的主要依据是其出生率<死亡率 B. 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仅据此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 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重要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 D. 群落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 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 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 象.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 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详解】预测野生北极驯鹿种群数量将减少的主要依据除有出生率<死亡率,还有可能是迁 入率<迁出率,A 错误;根据种群密度的定义可知,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 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 正确;物种组成即物种的丰富度,它是决定群落性质的重要 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C 正确;群落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 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D 正确。 3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备条件 B. 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黑藻、蓝藻、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 C. 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但它们获取营养的方式有区别 D. 在任何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作用分别是: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空气、水、矿物质、阳光、热能。 ②生产者:属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③消费者:属异养生物(各种动物);分类: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④分解者:a.属异养生物(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b.作用:分解动植物遗体、 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 【详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 空间,是生物生存的必备条件,A 正确;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蓝藻、硝化细菌等能利 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原核生物,而黑藻是真核生物,B 错误;消费者和分解者不能利用无机 物合成有机物,依赖现成的有机物转化成自身的有机物,属于异养型生物。消费者包括植食 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及寄生生物,主要通过捕食或寄生获取营养物质,分解者 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及部分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主要通过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获取 营养物质,因此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取营养的方式有区别,C 正确;在任何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 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D 正确。 故选 B。 35.下图 1 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 kcal/(m2·年)。图 2 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营养级, E1、E2 代表能量的形式;图 3 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图。据此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据图 1 可知,在入射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 1%左右 B. 据图 2 可知Ⅳ为分解者,相当于图 1 中的 A,能够利用各营养级转移来的能量 C. 图 3 中猫头鹰体重每增加 1kg,至少消耗 A 约 25kg D. 据图可知,图 1 中的生产者相当于图 2 中的Ⅰ,相当于图 3 中的 A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 2 表示能量金字塔,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从下到上依次是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图 3 中 A 为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B 和 C 为第二营 养级,B 还是第三营养级,D 也属于第三营养级,猫头鹰属于最高营养级。 【详解】照射的太阳能总能量是 1500900,其中有 1485000 没有被利用,因此生产者利用的能 量为 15900,约占照射能量的 1%,A 正确;能量金字塔反应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图 2 中Ⅳ为第四营养级,B 错误;最高营养级猫头鹰增加 1 千克体重,最少需要生产者的条件 是:食物链最短,传递效率最大(20%),即 1÷20%÷20%=25kg,C 正确;图 2 中能量金字塔 的最底层是生产者,图 3 中,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D 正确。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 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 的生物学问题。 36.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 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人工湿地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B. 该湿地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 湿地微生物可以促进物质循环 D. 人工湿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 【答案】D 【解析】 A.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流入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 物中的化学能,A 正确; B.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 正确; C.湿地中的某些微生物是分解者,可以将动植物遗体等分解成无机物,从而促进物质循环, C 正确; D.人工湿地可以通过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但不 能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D 错误; 答案选 D。 [点睛]:本题以人工湿地为素材,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易错点有:人工湿地输入的 城市污水中含有有机物,有机物中含有能量,所以流入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 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因此要对污水 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 37.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B. 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 D. ①⑦⑧过程以 CO2 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等相关知 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明辨图示中的数字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Ⅰ~Ⅳ 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进而对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图中Ⅱ、Ⅲ和Ⅳ分别表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由生产者、Ⅱ和Ⅲ构 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A 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 过①过程固定的能量,B 错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 ①过程,C 错误;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①和由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过程⑦⑧ 均以 CO2 的形式进行,碳在生物群落内的流动过程②③④⑤⑥都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 正确。 38.有关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硝化细菌能将无机物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属于分解者 B. 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植物在种群的空间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分层分布现象 C. 植物为鱼类提供了食物,鱼类为植物提供了无机盐,实现了系统中能量的循环利用 D.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人工生态系统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 量还包括人工投入的能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物群落 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只能单向流动。 【详解】硝化细菌能利用氨氧化释放的化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故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A 错误;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植物在群落的空间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分层分布现象,种群没有垂直 结构与水平结构,B 错误;植物为鱼类提供了食物,鱼类为植物提供了无机盐,实现了系统中 物质的循环利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 错误;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中,人工投放的饵料中 含有一定的化学能,故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D 正 确。 故选 D。 【点睛】人工鱼塘需要投饵向生态系统中提供物质和能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植物呈水平分 布;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反应,属于生产者;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 3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样方法既可用来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又可用来调查植物的丰富度 B. 种群水平的研究就是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特征 C. 果园生态系统养鸡会延长食物链,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大量引入外来物种,能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种引入有两种可能,一是因不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或者因生态系统中没有相 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而成为入侵者,大多会在新的环境中大肆繁殖、扩散并造成危害,改变 或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功能,使当地的一些物种消失,物种丰富度降低,生态系统的 抵抗力稳定性也降低。 【详解】样方法既可用来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又可用来调查植物的丰富度,A 正确;种群水平 的研究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遗传特征,B 错误;果园生态系统养鸡会延长食物链, 增加了生物的种类,进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错误;引进外来物种有可能造成生物入 侵,导致当地物种多样性降低,破坏生态平衡,D 错误。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 度不大。 40.已知图甲中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 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在甲图生态系统中, 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线虫 B. 乙图中①营养级包括甲图中的生物有:藻类、大米草、细菌 C. 据丙图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二龄幼虫 D. 图甲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线虫作为消费者食物来源有细菌、藻类,因此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 费者的食物;能量金字塔中塔底的生物是生产者,图甲中生产者为藻类和大米草。 【详解】在甲图生态系统中,线虫只属于消费者,A 错误;能量金字塔中不包括分解者,故乙 图中能量金子塔①营养级所有生物包括藻类、大米草,B 错误;从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 的关系图中,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一龄幼虫(斜率最大),C 错误;若在食草幼 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由于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故以藻类为食的线虫 数量会增加,进而导致沼蟹数量增加,而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故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 不增反降,D 正确。 故选 D。 41.水稻是湖南主要的粮食作物,改善水稻的遗传性状是育种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下图表 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采用①②所示的育种方法,需进行人工诱变处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④方向所示的育种方法区别于其他育种方法的最大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⑥方向所示育种方法得到的后代会出现________现象,短期内难以得到稳定品种, 育种进程缓慢。 (4)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⑨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增加可遗传变异的数量) (2). 定向地改造生物 的遗传性状 (3). 性状分离 (4). 花药(花粉)离体培养 (5). 秋水仙素(低温)抑制 纺锤体的形成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②为诱变育种,③④为基因工程育种,⑤⑥为杂交育种,⑤⑦⑧ 为单倍体育种,⑨⑩为多倍体育种。 【详解】(1)①②为诱变育种,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具有低频 性,所以需要使用诱导因素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2)③→④是基因工程育种,与其它育种途径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定向的改造生物的遗 传性状。 (3)⑤→⑥是杂交育种方法,后代中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故需要经过长期的筛选,所以育 种进程较为缓慢。 (4)⑦过程是单倍体育种,常用到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以获得单倍体植株。 (5)⑨过程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利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分裂后 期分离的姐妹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从而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点睛】本题以育种流程图为载体,考查几种育种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 力,重点考查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诱变育种、杂交 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和典例。 42.下图是人体感染 H7N9 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图回答: (1)人感染 H7N9 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某一区 域,进而使有关腺体分泌的 ________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2)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_____,使下丘脑中的_______兴奋性降低,进而在神 经垂体中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 ____,导致尿量增加,利于代谢废物排出。 (3)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____ 、分化为记忆细胞和 ______细胞。 (4)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 H7N9 病毒,还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______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 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5)当人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更易感染 H7N9 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_______ 。 (6)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 (1). 甲状腺 (2). 下降 (3). 渗透压感受器 (4). 减少 (5). 增 殖 (6). 浆(或效应 B) (7). 效应 T (8). 降低 T 细胞活性,免疫功能下降 (9).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解析】 【分析】 体温调节过程中与机体产热有关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与水平衡有关的激素是 抗利尿激素。清除宿主细胞中的病原体需要通过细胞免疫。 【详解】(1)体温调节过程中与机体产热有关的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分 泌的肾上腺素。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时,促进细胞代谢加强,产热增加,机体 的体温升高。 (2)大量饮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使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降低,由下丘脑合成、 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加,利于 代谢废物排出。 (3)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 B 细胞和浆细胞。 (4)清除宿主细胞中的抗原主要依靠细胞免疫中的效应 T 细胞,效应 T 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 接触可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的 H7N9 病毒再被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集团,最终 由吞噬细胞吞噬处理。 (5)由图可知,当人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可降低 T 细胞活性,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所以机体更易感染 H7N9 病毒而患病。 (6)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点睛】本题考查免疫及体温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从 题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43.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 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由甲图可知,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________;对于同一器官 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低浓度 ,高浓度 。 (2)乙图中 a 侧生长素浓度大于________mol·L-1,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b 侧生长 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 A 段而不是 B 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Ⅰ.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Ⅱ.下图表示的是该实验过程。 Ⅲ.实验结果:①装置内胚芽鞘_________ 生长; ②③装置内胚芽鞘 生长。 【答案】(1)不同 促进生长 抑制生长 (2)10-8 抑制 促进 (3)直立生长 弯向光源生长 【解析】 (4) (1)图甲的坐标曲线图反映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横轴为生长素浓度的变化,纵轴为生长素 对器官生长的作用,两条曲线分别代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和芽生长的影响。由图中可以 看出,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 10-10mol/L、10-8mol/L;说明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 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在一定浓 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一定范围则抑制生。(2)乙图中根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强,近地侧 a 的生长素浓度高,大于 10-8mol/L,抑制了根的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了根的生长。 (3)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发生在 A 段而不是 B 段”,可对燕麦胚芽鞘进行三种处理:阻断 A 段,阻断 B 段,不阻断任何 部位以做对照。即①是实验组:胚芽鞘的尖端有云母片,它阻断了生长素在尖端的横向运输, 使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分布均匀,所以胚芽鞘直立生长;②③两组是对照组:胚芽鞘 的尖端没有云母片,而在尖端发生了横向运输,使得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向光侧浓度高, 所以背光侧生长的比较快从而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5)【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6)【名师点睛】实验素材来自与课本实验,思路设计新颖,能充分考查设计实验的能力。 44.图 1 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 2 为该生 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据图分析回答: (1)图 1 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填序号),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_______(填序号)。 (2)图 2 中 B 表示_________。若鼠摄入能量为 2.2×109kJ,A 中能量为 1.6×109kJ,B 中能 量为 1.2×109kJ,狼同化能量为 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________。 (3)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标记物容易脱落,导致调查结果 _____(填偏 大或偏小)。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 狼和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 (4)在草原生态系统向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 CO2 量 __________填“大 于”“等于”“小于”)生物群落排出的 CO2 量,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 【答案】 (1). ②③④ (2). ① (3).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储存在体内 的能量) (4). 15% (5). 偏大 (6). (负)反馈调节 (7). 大于 (8). 抵抗力 【解析】 【分析】 分析图 1:根据甲和乙之间的双向箭头以及甲存在多个箭头指向,所以甲为大气中二氧化碳, 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①主要指光合作用,②③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④ 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⑤为生产者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部分。分析图 2 可知,鼠摄入量=粪便 量+A,所以 A 为鼠的同化量,A=散失+B,所以 B 表示鼠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详解】(1)图 1 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③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④分解者的 分解作用,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①光合作用。 (2)根据分析可知,图 2 中 B 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若鼠摄入能量为 2.2×109kJ, A 中能量为 1.6×109kJ,B 中能量为 1.2×109kJ,狼同化能量为 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 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4×108÷1.6×109=15%。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如果标记物容易脱落,则重捕时获得的标记个体数减少,根据种 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 个体数,所以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大。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 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 调节。 (4)在草原生态系统向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 CO2 量大于生物群落排出 的 CO2 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 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