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B.单细胞动物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载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D.某些腺体的细胞可接受神经递质传递的信息 解析: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由垂体释放,其作用是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提高它们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加强对水的重新吸收,A正确;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因为它们没有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B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不与载体结合,C错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可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也可直接作用于某些肌肉或腺体,D正确。 2.如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 B.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 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补充 解析: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在80~120 mg/dL之间,曲线符合血糖浓度的变化规律,A项正确;AB段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B项正确;血糖的去路增加,血糖浓度不断降低,使BC段下降,C项正确;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原分解补充,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D项错误。 3.(2019·河南名校联考)某考生参加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考生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D ) A.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 B.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 C.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 D.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 解析:即使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温也不可能迅速上升,A错误;该考生血糖浓度下降是未进食所致,此时胰岛素分泌应减少,B错误;此状态下,细胞代谢一般不会增强,且下丘脑释放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错误;由于没有进食和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增大,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会增加,水的重吸收会增加,D正确。 4.(2019·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模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因此其含量能较长时间在血液中保持相对稳定 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 C.下丘脑促进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机理相同 D.下丘脑中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糖皮质激素的受体 解析:据图分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其含量能较长时间在血液中保持相对稳定,A正确;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升高血糖,因此其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既受血糖浓度的影响,也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下丘脑、垂体通过产生相关激素促进其分泌的,没有神经调节,C错误;据图分析,下丘脑中有接受神经递质和糖皮质激素的受体,D正确。 5.(2019·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调研)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B )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 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 解析: 据图分析,曲线a表示血糖补充速率,曲线b表示血糖消耗速率。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随着曲线a的血糖补充速率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变慢,A项错误;随着血浆胰岛素浓度的增加,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使血糖转变为肝糖原和肌糖原的速率加快,即血糖消耗速率加快,曲线b上升,B项正确;当胰岛素浓度为40 μU/mL时,血糖补充速率约是1 mg·kg-1·min-1,而血糖消耗速率约是3.8 mg·kg-1·min-1,血糖浓度不能维持相对稳定,C项错误;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血糖浓度降低,一方面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血糖降低,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兴奋传到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D项错误。 6.(2019·浙江金华模拟)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 B.人处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 C.炎热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起正反馈调节 D.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解析: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A正确;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细胞代谢,在寒冷环境中可以增加产热抵御寒冷,B正确;炎热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仍为负反馈作用,C错误;寒冷刺激下,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可充当效应器,D正确。 7.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 B.Y除了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低于正常值 D.Z结构的活动只受Y结构的控制 解析:下丘脑(X)才是内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少,通过负反馈使X、Y活动加强,激素a、b增多,引起甲状腺肿大;Z结构的活动除了受X结构的控制外,还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和碘含量的影响。 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将蛙离体神经纤维置于适宜浓度的KCl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B.人一次性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减少 C.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冠,由此同学们产生非常欣喜的感觉属于条件反射 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和甲状腺活动的双重调节 解析: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增大会导致钾离子外流的量减少,导致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少,A错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细胞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B错误;因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冠,同学们产生欣喜的感觉不属于反射活动,因为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影响,又受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的影响,D正确。 9.(2019·河北石家庄重点高中摸底)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的人在一次性大量饮水后,可能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导致水中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和释放的蛋白类激素 B.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的个体更容易发生水中毒 C.静脉滴注0.5%盐水可迅速减轻组织水肿,改善症状 D.人体产生口渴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该过程不属于反射 解析: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蛋白质类激素,A错误。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分,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的个体血浆渗透压会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的个体更容易发生水中毒,B错误。水肿为组织液增多,生理盐水浓度为0.9%,因此静脉滴注0.5%盐水不会改善组织水肿,C错误。人体产生口渴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该过程不属于反射,D正确。 10.如图表示人体稳态的部分调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在寒冷环境中,图中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④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B.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C.图中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机制 D.人体内环境稳态通过图中所体现的神经—体液调节即可实现 解析:依据图示可知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③为促甲状腺激素,④为肾上腺素,在寒冷环境中,②、④的分泌量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A项说法正确;②的分泌量增加后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机制,C项说法正确;人体内环境稳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实现,D项说法错误。 11.(2019·甘肃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 TORC2蛋白是血糖调节中的“分子开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产生葡萄糖所需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可以迅速促使相关基因关闭。TORC2还可以增加肝细胞中的IRS2蛋白含量,IRS2是胰岛素信号途径中重要的分子桥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血糖浓度平衡是通过调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实现的 B.缺乏TORC2“分子开关”的人,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 C.在高血糖和低血糖两种状态时,肝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血糖浓度的变化对TORC2蛋白功能的影响体现了反馈调节机制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血糖浓度降低或升高时,机体通过控制基因的表达来使血糖浓度达到平衡,故血糖浓度平衡是通过调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实现的,A正确。TORC2还可以增加肝细胞中的IRS2蛋白含量,IRS2是胰岛素信号途径中重要的分子桥梁,说明缺乏TORC2“分子开关”的人,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B错误。在低血糖状态时,产生葡萄糖所需基因的表达被开启,而在高血糖状态时,相关基因关闭,即在两种状态时肝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C正确。当血糖浓度降低时,TORC2蛋白开启产生葡萄糖所需基因的表达,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TORC2蛋白使相关基因关闭,即形成了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 12.如图是某人在餐后及运动过程中两种主要分泌物对血糖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餐后血糖含量升高,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所致 B.分泌物甲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作用的结果又可影响分泌物乙的分泌 C.2~2.5 h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细胞和肌细胞内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转化成葡萄糖 D.据图可知,分泌物甲和乙共同维持血糖平衡,二者是协同的关系 解析:餐后血糖含量升高,主要原因是机体对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A错误;分泌物甲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分泌物乙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当胰岛素分泌增加时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B正确;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C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是拮抗的关系,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9·河南郑州一测)甲状腺是一种很重要的内分泌腺,甲状旁腺依附在甲状腺上可以分泌一种参与体液中矿物质调节的激素—甲状旁腺素(PTH)。具体调节过程见下图。 (1)血液中的钙主要以离子(Ca2+)形式存在,如果血钙含量过低会引起抽搐。 (2)PTH除了可以通过肾脏重吸收、骨骼溶解直接提升血钙之外,还可以通过活化某一种脂质维生素D(填写一种物质名称)间接提升血钙含量,由此可见PTH的靶器官是肾脏、骨骼和小肠(写出两个即可)。 (3)当血钙升高时,甲状旁腺分泌PTH的过程就会受到抑制,从而使血钙含量下降,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其意义在于使血钙的含量维持在正常的生理范围之内。 (4)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甲状腺激素在两栖类变态发育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下图为青蛙变态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曲线。 由图可知,当甲状腺激素含量最高时青蛙开始出现前肢。如果给一只未成熟的蝌蚪饲喂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它会提前发育成一只幼蛙。在血钙调节上甲状腺激素与PTH作用相拮抗,试从这个角度解释为什么青蛙前肢出现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最高?甲状腺激素含量增高,PTH的含量就会降低,骨骼中钙的释放减少,从而有利于前肢的发育。 解析:(1)钙在血液中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a2+ 与骨骼肌的兴奋性有关,血钙太低会引起抽搐。(2)维生素D可以促进消化道对钙、磷的吸收。通过题干信息可知,PTH的靶器官是肾脏、骨骼和小肠等。(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如果这种调节是使系统的工作效果减弱,则为负反馈。当血钙升高时,甲状旁腺分泌PTH的过程就会受到抑制,从而使血钙含量下降,故这种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其意义在于使血钙的含量维持在正常的生理范围之内。(4)甲状腺激素具有以下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由图可知,当甲状腺激素含量最高时,青蛙开始出现前肢。因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发育,所以,如果给一只未成熟的蝌蚪饲喂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它会提前发育成一只幼蛙。从题意可知,在血钙调节上甲状腺激素与PTH作用相拮抗,PTH能使骨骼肌释放钙而使血钙升高,则甲状腺激素能减少钙的释放,这样,骨中的钙相对含量高,有利于前肢的发育。 14.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有甲状腺。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抗利尿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填“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 (4)Ⅰ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据此推测:Ⅰ 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自身免疫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特异性)免疫导致的。 解析:(1)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调节垂体产生促激素,促激素的靶器官有甲状腺。 (2)人体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增加抗利尿激素的生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二者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 (3)血糖浓度上升,刺激下丘脑葡萄糖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反射弧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进而降低血糖浓度,上述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胰岛素与其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发挥调节作用。 (4)抗胰岛B细胞抗体(蛋白质)的合成是由基因决定的。Ⅰ型糖尿病是由抗胰岛B细胞抗体和效应T细胞破坏了胰岛B细胞导致的,故属于自身免疫病。由题干信息可知,胰岛B细胞损伤过程中有抗胰岛B细胞抗体和效应T细胞参与,故此过程涉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5.如图所示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理,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对甲细胞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激素进行调节,两种信号分子均是与甲细胞膜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后起调节作用的。 (2)图中A处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3)若甲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甲细胞分泌的物质会减少从而导致血液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也减少,这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 (4)若甲为肝细胞,饥饿时图示中C(填“C”或“B”)端血糖浓度高,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填激素)增加,它作用于甲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糖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 解析:(1)由图可以知道,对甲细胞的调节,既可通过A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激素进行调节,两种信号分子均是与甲细胞膜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后起调节作用的。 (2)图中A处是突触前膜,信号的转换过程是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 (3)若甲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下丘脑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减少,从而导致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也减少,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4)若甲为肝细胞,饥饿时图示中C端血糖浓度高,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增加,能作用于甲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