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5 发布 |
- 37.5 KB |
- 4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外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内液 B.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C. 尿液、汗液都不属于体液 D.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要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A 【解析】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体液的1/3,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的2/3,因此细胞外液的含量少于细胞内液,A错误;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B正确;尿液、汗液都不属于体液,C正确;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要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 A. CO2、血红蛋白、H+ B. 过氧化氢酶、尿素、H2O C. 抗体、Ca2+、转运葡萄糖的载体 D. HPO42-、葡萄糖、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因此凡是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的物质均为内环境成分。 【详解】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外液含有水、无机盐(H+、Ca2+、HPO42-等)、血液运送的物质(葡萄糖、氨基酸、尿素、CO2、抗体等),因此CO2、H+、尿素、H2O、Ca2+、抗体、HPO42-、葡萄糖、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过氧化氢酶是在细胞内催化H2O2水解,转运葡萄糖的载体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它们均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综上所述,A、B、C均错误,D正确。 故选D。 3.如图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BC段变化的原因是 ( ) A. 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 B. 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 C. 乳酸与碳酸钠完全反应 D. 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环境pH的调节的过程如下: 【详解】人体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因缺氧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浆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O3,H2CO3又分解为水和CO2,从而使血液中的乳酸浓度下降。 故选D。 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中,分别属于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的是 ( ) ①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体液调节 ③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回顾相关的知识点即可准确作答。 【详解】最初,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综上分析,①③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当稳态遭到破坏是,可导致疾病发生 D.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详解】A、酶促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因此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A正确;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C正确; D、血液的成分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方面,其稳定时,人也可能会患病,如遗传病,D错误。 故选D。 6.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完成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B.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完整不一定能形成反射 C. 感受器由感觉神经末梢组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组成 D. 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感受器由感觉神经末梢组成,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活动需要有适宜的刺激并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 【详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规律性的应答,因此反射的完成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A正确; B、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完整是出现反射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反射弧完整就出现反射活动,出现反射还需要有特定的刺激,B正确; C、感受器由感觉神经末梢组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C错误; D、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D正确。 故选C。 7.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A. 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 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 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 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静息电位的相关知识。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钠离子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详解】由于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随着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阻止钾离子继续外流,故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依然低于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激活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往内流,说明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据此判断,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 【点睛】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钠离子浓度比膜外低,要注意静息状态时,即使钾离子外流,膜内钾离子的浓度依然高于膜外。 8.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概念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图中①③分别代表组织液和内环境 B. ②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不仅有③的作用,还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 C. 内环境的温度可以通过影响②中酶的活性来发挥作用 D.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①为组织液,②为细胞内液,③是内环境。 【详解】A、图中①③分别代表组织液和内环境,A正确; B、②为细胞内液,③是内环境,细胞内液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才能实现,B正确; C、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内环境的温度可以通过影响②(细胞内液)中酶的活性来发挥作用,C正确; 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错误。 故选D。 9.下图所示的神经纤维膜上有A、B、C三个点,现将一电流计的两极分别连接在A、B两点,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 偏转一次,方向向左 B. 偏转一次,方向向右 C. 偏转两次,方向相反 D. 偏转两次,方向相同 【答案】C 【解析】 刺激C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到达B处时,此点处的膜电位是外负内正,而A处电位是外正内负,AB之间存在电位差,电流计指针偏转;当兴奋到达A处时,此点处的膜电位是外负内正,而B处电位是外正内负,AB之间存在电位差,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次偏转方向相反。C正确。 【点睛】学生对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不清 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在神经纤维上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表只发生一次偏转。 10.下列关于人体骨骼肌上神经肌肉接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兴奋传到神经末梢可以引起乙酰胆碱的释放 B. 释放的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通透性发生变化 C. 乙酰胆碱与肌膜受体结合引起K+离子外流 D. 一般情况下乙酰胆碱不会持续作用于肌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肌肉接点相当于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将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经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Na+内流,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兴奋就由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详解】A、兴奋传到神经末梢,导致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进而引起乙酰胆碱释放,A正确; B、C、释放的乙酰胆碱与肌膜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通透性发生变化,引起Na+离子内流,B正确,C错误; D、一般情况下,乙酰胆碱与肌膜受体结合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因此一般情况下乙酰胆碱不会持续作用于肌细胞,D正确。 故选C。 11.下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①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3个突触 ②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偏转2次 ③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④递质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一般是糖蛋白 ⑤若将电流计连接在a、b两点,并刺激a、b间的中点,理论上指针不偏转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突触是指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的部位。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综上分析,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 【详解】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①错误;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刺激b点,产生的兴奋先传到a点、后传到d点,因此 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a点,但能传到d点,所以a点不兴奋,d点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②错误;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说明B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③正确;递质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一般是糖蛋白,④正确;若将电流计连接在a、b两点,并刺激a、b间的中点,则产生的兴奋同时传到a、b两点,a、b两点同时兴奋,因此理论上电流计指针不偏转,⑤正确。综上分析,③④⑤正确。 故选D。 1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 B.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起相反作用 C. 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D. 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是一个顽固的神经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在盐酸的作用下由小肠黏膜产生分泌的,能够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二者相互拮抗共同调节糖代谢。胰岛属于胰腺的内分泌部,胰液是由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的。 【详解】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A正确; B、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因此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起相反作用,B正确; C、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分泌部即为胰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因此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C正确; 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是一个化学调节,D错误。 故选D。 13.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②③过程 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抑制②③过程 D. 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①②③条途径表示血糖的来源,⑤⑥⑦条途径表示血糖的去路。对于健康人而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维持动态平衡,使血糖的含量维持相对稳定,其调节过程如下(图中的“+”表示促进): 【详解】A、②过程表示肝糖原分解,发生在肝脏细胞中,A错误; B、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②③过程,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B错误; 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抑制②③过程,C错误; D、胰岛素可通过促进④⑤⑥⑦过程,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等相关知识,据此结合图示呈现的信息分析判断各选项。 14. 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 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B. 激素是信息分子 C.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 激素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激素是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故C错误。A B D都是激素作用的特点本题选C。 考点:激素作用的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15.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 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 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如下图所示: 【详解】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即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A正确; B、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因此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B正确; C、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因此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C正确; D、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的衍生物,D错误。 故选D。 16.将成熟的雄性小白鼠的甲状腺摘除,从第三周开始,每周注射激素a,结果激素a和激素b在血液中浓度变化如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曲线代表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 B. b曲线代表促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 C. a曲线代表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 D. b曲线代表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文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依题意可知:切除甲状腺后,小白鼠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下降,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当人为地补充甲状腺激素后,小白鼠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上升,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导致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据此,依题意和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a曲线代表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b曲线代表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A、B、D均错误,C正确。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实线箭头所示)和反馈调节过程(虚线箭头所示)。 17.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和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影响 B. 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 C. 体液调节速度较慢 D. 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 【答案】B 【解析】 【详解】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窄,作用迅速,时间短,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作用时间长,两者相互影响,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18.关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的体温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B.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C. 通过体温调节使得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小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D.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人的体温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A正确;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B正确;寒冷环境中,温差大,因此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D错误,C错误;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可以这样说,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D正确。 【点睛】 易错点分析,误认为寒冷环境中,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其实只要体温保持恒定,产热量就等于散热量。 19.下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示意图,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 ) A. 垂体、肾小球、渴觉中枢 B. 垂体、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 C. 渴觉中枢、垂体、肾小管 D. 渴觉中枢、垂体、肾小球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水平衡调节机理如下图所示: 【详解】当血浆渗透压上升时,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同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渴觉。综上分析可推知:图中的A、B、C依次为垂体、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 故选B 。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以图示中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为切入点,分析判断各选项。 20.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机体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进行调节 B. 胰岛素可使血糖转化为必需氨基酸 C. 某人的下丘脑严重受损,不会影响自身的体温恒定 D. 水盐平衡调节和体温调节都是由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同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渴觉。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必需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细胞能合成的氨基酸。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参与体温的调节。 【详解】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可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进行调节,A错误; B、胰岛素可使血糖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B错误; C、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某人的下丘脑严重受损,会影响自身的体温恒定,C错误; D、水盐平衡调节和体温调节,二者既有激素参与,也有神经系统参与,都是由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D正确。 故选D。 21.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激素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④表示抗利尿激素 B. 激素②既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又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活动 C. 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 D. 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图示过程为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和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3、图中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④是抗利尿激素. 解:A、图中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 B、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②③不是同一生理过程,B错误 C、寒冷环境中激素①②③增多,由于寒冷时出汗少,细胞外液渗透压低,体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即④减少,C错误; D、由图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 故选:D.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22.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 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 C. 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D. 溶菌酶、淋巴因子和抗体都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答案】B 【解析】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A正确;B、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等,不包括吞噬细胞,B错误;C、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C正确;D、溶菌酶、淋巴因子和抗体都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正确。 【考点定位】免疫系统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组成,要求学生识记免疫系统组成、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23.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a表示吞噬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 B.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 C. e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D. c与b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是吞噬细胞,d是T细胞,b是B细胞,c是浆细胞,e是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的识别作用不具有特异性,A错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B正确;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浆细胞合成蛋白质能力比B细胞旺盛,所以内质网多,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4.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 Ⅰ.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Ⅱ.美国有一个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其严重发病 Ⅲ.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产生作用,导致红细胞裂解 Ⅳ.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酿脓链球菌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Ⅴ.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其丧失毒性 ①正常免疫 ②免疫缺陷病 ③自身免疫病 ④过敏反应 A. ②③①④③ B. ④③③②① C. ②①④①③ D. ④②③③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正常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免疫功能异常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 【详解】Ⅰ. 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可见,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属于④过敏反应。 Ⅱ. 免疫缺陷病是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引起的疾病。可见,美国有一个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其严重发病,属于②免疫缺陷病。 Ⅲ. 自身免疫病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可见,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产生作用,导致红细胞裂解,属于③自身免疫病。 Ⅳ. 自身免疫病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可见,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酿脓链球菌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属于③自身免疫病。 Ⅴ. 细菌的外毒素属于抗原,抗毒素属于抗体。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其丧失毒性,属于①正常免疫中的体液免疫。 故选D。 25. 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 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 C. 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 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不利于该病的治疗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B正确;效应T细胞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C错误;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导致效应T细胞增多,则可使该病病情加重,D正确。 26.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 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 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A.抗体不能进入细胞中,故A错误; B.抗体的作用机理是与抗原结合,使之凝集成团或降低对细胞的吸附能力,而溶菌酶的作用是将细菌分解,因此二者的原理不同,故B错误; C.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而Rous肉瘤病毒属于病毒致癌因子,故C错误; D.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故D正确。 故选D。 【定位】免疫调节。 27.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是指 ( ) A. 识别和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 B. 监控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以及癌细胞 C. 抵抗抗原的侵入 D. 促进抗体的产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可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是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实现的;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使机体能够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详解】A、识别和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说明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A错误; B、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是指监控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以及癌细胞,B正确; C、抵抗抗原的侵入,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C错误; D、抗体的产生与体液免疫密切相关,属于免疫系统所具有的防卫功能的范畴,D错误。 故选B。 28.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 ( ) A. 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 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 C. 抑制向光一侧细胞生长 D. 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使背光一侧生长快,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详解】光在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中的直接作用是: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 故选D。 29.下图是三位科学家探究植物生长的实验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 鲍森·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B.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C. 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D. 温特实验中如果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能够生长但不弯曲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鲍森·詹森的实验:切去胚芽鞘尖端,给予单侧光照射,结果胚芽鞘不弯曲;胚芽鞘尖端与下部之间放入琼脂片,给予单侧光照射,结果胚芽鞘向光源生长。(2)拜尔的实验: 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置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3)温特的实验: ①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向未放胚芽鞘一侧弯曲生长;②空白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不弯曲,不生长。抓住各实验处理的差异及其实验结果的异同来分析判断各选项。 【详解】A、鲍森·詹森的实验,自变量是胚芽鞘尖端的有无及尖端与下部之间放入琼脂片,结果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而隔一“琼脂片”的胚芽鞘则弯向光源生长,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A正确; B、拜尔的实验,自变量是切去的胚芽鞘尖端放置的位置不同,结果胚芽鞘均向放置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B正确; C、D、温特的实验,自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结果放置与尖端接触过的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生长,而放置空白琼脂块的胚芽鞘则不弯曲、不生长,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C正确,D错误。 故选D。 【点睛】对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经典实验和相关结论的理解、记忆,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30.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生长素的合成部位通常在生长旺盛区域 B. 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化来的 C. 生长素在植物任何部位运输方式都是极性运输 D. 生长素在极性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主要合成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详解】A、生长素主要合成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而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均生长旺盛,A正确; B、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B正确; C、生长素在植物的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进行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非极性运输,C错误; 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D 正确。 故选C。 31.某同学利用发生了向光弯曲的燕麦胚芽鞘,制作成切片并观察。他绘制了背光侧和向光侧的细胞形态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选项 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理是能促进 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 A 细胞分裂 ① B 细胞伸长 ② C 细胞分裂 ② D 细胞伸长 ①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比较题图背光侧细胞和向光侧细胞可以看出,背光侧细胞明显增大伸长;从弯曲程度来看,部位①变化不大,部位②弯曲程度较高,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的能力。 32.下列是利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其中图①中为匀速旋转。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①中胚芽鞘向小孔处弯曲生长 B. 图②中胚芽鞘向B侧弯曲生长 C. 将图③中的琼脂片换成云母片也能出现图③中现象 D. 图④的琼脂块中,D的生长素含量大于C 【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图①中胚芽鞘在装置中匀速旋转,所以胚芽鞘受到了光照均匀,导致胚芽鞘直立生长,A错误;由于重力作用,图②中B琼脂块的生长素高于A琼脂块,所以胚芽鞘向A侧弯曲生长,B错误;将图③中的琼脂片换成云母片,则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胚芽鞘的下面,导致胚芽鞘不能生长,C错误;图④中,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的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在纵向运输到下面,所以D的生长素含量大于C,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各个图中的胚芽鞘是否能够产生生长素,是否能够向下运输、是否受到单一刺激的影响,进而判断各个图中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3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长素浓度越高对植物生长促进作用越强 B. 摘除顶芽可以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 C. 通过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雌蕊可获得无籽果实 D. 生长素可以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答案】A 【解析】 生长素具有双重性,高浓度会抑制植物生长,A错误;顶芽会产生生长素,然后通过极性运输作用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因此摘除顶芽可以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B正确;植物传粉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的过程会产生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通过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雌蕊可获得无籽果实,C正确;生长素可以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正确。 点睛:本题考察生长素的相关应用,这里关于生长素的双重性提醒一下,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是相对于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植株的生长情况,切记不用生长素处理不意味着植株没有生长素,植株本身也产生生长素。 34.植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性。下列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A. 在自然状态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 B. 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 C. 置于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朝向窗外生长 D. 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会促进双子叶杂草的生长,浓度过高则会杀死双子叶杂草 【答案】C 【解析】 【详解】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是顶端优势现象,其原因是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侧芽生长,是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体现,A项不符合题意;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横向运输,使刮倒的树木露出地面的根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远地侧浓度低。又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所以根总是向地生长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二重性”,B项不符合题意;置于窗台上的盆栽植物,由于单侧光的影响,背光的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大,生长快,所以总是朝窗外生长,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C项符合题意;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会促进双子叶杂草的生长,浓度过高则会杀死双子叶杂草,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是对生长素的作用和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考查,可回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曲线模型,然后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选项进行解答。对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5.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出的信息是 ( ) A. 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抑制生长,高浓度(如10-2 ppm)促进生长 B. 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芽的生长 D. 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生长素对根、芽、茎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最敏感的是根,其次是芽,最后是茎。 【详解】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A错误;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对根、芽、茎所起的促进作用最强,因此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B正确;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和茎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C错误; D、图示反映的是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由图示信息不能得出“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的结论,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6.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保持相同且适宜 B. 每组实验中枝条数量相等,且每根枝条上应保留相同数量的芽 C. 可用单位时间内每组枝条生根的平均数或根的平均长度作为记录指标 D. 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作用可能会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 【答案】A 【解析】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此应为除了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A错误;芽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能够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因此每根枝条上应保留有相同数量的芽,一方面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一方面利于生根,B正确;本实验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则因变量是生根数量或生根的长度,因此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生根数或根的平均长度作为记录指标,C正确;根据生长素浓度对根的作用的曲线图可知:在最适浓度两侧,有两种不同的浓度,促进生根效果相同,D正确。 37.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加大,一条生长曲线受到抑制,这属于根的生长曲线(因为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茎),另一条生长曲线为茎,P点属于根的曲线,P点含义是随生长素浓度升高,生长变慢,表现为抑制作用。 【详解】甲图显示P点浓度时生长lcm所需时间较多,即促进作用很弱。乙图中由于重力的影响,对根来说:c点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的较快;d点因重力影响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使该侧细胞伸长生长慢。对茎来说:生长素的浓度a点小于b点,a点和b点都促进茎的生长,其中b点生长更快些。因此,甲图P点最可能对应乙图中的d点。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3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生长 B. 细胞分裂素合成于植物体任何部位 C. 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 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 【答案】B 【解析】 【分析】 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是一种气体激素。脱落酸的主要作用为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详解】A、赤霉素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A正确; B、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并非是植物体的任何部位,B错误;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C正确; D、脱落酸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能抑制细胞分裂,D正确。 故选B。 39. 在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中,生理作用最为相似的是 ( ) A. 赤霉素和生长素 B. 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 C. 赤霉素和脱落酸 D. 生长素和乙烯 【答案】A 【解析】 【详解】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而脱落酸和乙烯都有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激素。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植物激素的作用。 4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对果树进行打顶处理,可使其树形开展、多结果 B. 用乙烯处理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可抑制其伸长 C. 用脱落酸处理成熟的豌豆种子,可促其萌发 D. 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其无需发芽就产生淀粉酶 【答案】C 【解析】 打顶处理是去除顶端优势,以促使侧芽萌发、增加侧枝数目或促进侧枝生长,可使其树形开展、多结果,A正确。用乙烯处理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可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导致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其伸长生长,B正确。用脱落酸处理成熟的豌豆种子,可促进其脱落,抑制其萌发,C错误。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其无需发芽就产生淀粉酶,D正确。 41.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 B. 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 C. 乙烯利是一种具有催熟作用的生长调节剂 D. 生产上使用2,4-D时不需要考虑浓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相比,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生产上使用2,4-D时同样需要考虑浓度,所以D不正确。 考点:植物激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理解。 42.下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黄化豌豆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甲、乙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激素甲、乙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 B. 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高于b浓度 C. 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甲和乙属于拮抗关系 D. 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因此激素甲是赤霉素。乙烯含量增高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所以激素乙是乙烯。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所以a浓度高于b浓度。 【详解】A、幼根和幼茎等合成的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则甲是赤霉素,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组织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又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所以乙是乙烯,A错误; B、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所以a浓度高于b浓度,B正确; C、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甲能促进细胞伸长,激素乙能抑制细胞伸长,所以二者属于拮抗关系,C正确; D、由图可知,在幼苗的正常生长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D正确。 故选A。 【点睛】此题以归纳整理为基点考查学生对“植物激素及其应用”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准确解答此题的前提是:在平时复习时,采用列表等方法对各种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生理作用、应用等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比较,从而达到强化、巩固记忆的目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依据题图呈现的信息,准确定位植物激素甲、乙分别表示赤霉素和乙烯。 43.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C. 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 D. 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1)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昆虫卵、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跳蝻的种群密度等也可用样方法。(2)许多动物活的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志重捕法。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的密度。 【详解】A、草地中跳蝻的的活动能力及范围有限,调查其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A错误;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错误; C、为了减少误差,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重新捕获的概率相等,是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的前提,C正确;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D错误。 故选C。 44.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蚜虫在植物上的集群分布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B. 种群的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C. 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D. 种群密度增长的种群可能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答案】D 【解析】 蚜虫在植物上的集群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A错误;种群的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但是不影响死亡率,B错误;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未来的数量变化趋势,C错误;决定种群密度的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所以种群密度增长的种群可能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正确。 45.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 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 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 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答案】B 【解析】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B项为种群密度,不属于空间特征。 46.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①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②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③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④提出合理的假设。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①②③ D. ③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数学模型的建构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或修正。 47.下列关于“J”型曲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J”型种群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 B. 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 “J”型增长曲线要求的理想条件是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 D. 一个呈“J”型增长的种群没有K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呈“J” 型增长。“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其中No为种群起始数量,Nt为t年后的种群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为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自然界中,在一个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的新环境后,在一段时间内往往呈“J”型增长。“J”型增长的条件下,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没有K值。 【详解】A、“J”型种群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A正确;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若环境条件接近于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的理想条件,则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B错误; C、“J”型增长曲线要求的理想条件是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C正确; D、一个呈“J”型增长的种群,其数量呈指数增长,没有K值,D正确。 故选B。 48.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鸟网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的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2~6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 B. 大山雀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可用标志重捕法 C. 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 D. 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λ大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增长,λ小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减少,2~4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错误,大山雀活动能力较强,种群数量的调查可以用标志重捕法,B正确,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C正确,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变化。 【名师点睛】根据λ与1的大小关系判断种群数量变化:λ大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增长;λ小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减少;λ等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保持稳定。 49.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群落中个体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 不同群落的丰富度是不同的 C. 一般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降低 D. 丰富度越高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热带地区最大,向地球两极延伸则逐渐减少。丰富度高的群落,其物种数目多,结构复杂。 【详解】A、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A错误; 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因此不同群落的丰富度是不同的,B正确; C、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可见,一般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降低,C正确; D、丰富度越高的群落,说明其物种越丰富,因此结构越复杂,D正确。 故选A。 50.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 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 植物群落水平结构与地形有关 D. 动物群落水平结构与海拔高度无关 【答案】D 【解析】 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A正确。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提供的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B正确。植物群落水平结构与地形、盐碱度、光照强度、水分等有关,C正确。动物群落水平结构与海拔高度有关,D错误。 51.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必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 取样器取样法是最常用的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C. 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 D.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土壤动物中许多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用于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常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对丰富度进行统计。从土壤样本中采集的小动物,应采用记名法对其进行分类统计;有些小动物用肉眼难以识别,可借助放大镜和实体镜进行观察,对于不知名的小动物也应如实记录它们的特征。 【详解】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小动物,不能忽略,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下它们的特征,A错误;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B错误; C、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自变量是时间的不同,所以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C正确; 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但身体微小,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D错误。 故选C。 52.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各代表一定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从能量关系来看①=②+⑤ B. ⑥都属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 C. 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D. ③/②代表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表示输入生态系统总的能量,②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⑤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除此之外,生产者还应该有自身呼吸所消耗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所以从能量关系来看①一定大于②+⑤,A错误;⑥中部分能量来自初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是食物残渣,属于生产者同化量,B错误;所有营养级都有能量被分解者利用,其获得的能量是除了生产者以外最多的,C错误;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③÷②×100%=③/②,D正确, 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3. 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 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 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答案】C 【解析】 沙丘、冰川泥和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项错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内的生物之间都有竞争现象,B项错误;初生演替属于从无到有的演替,需要的时间很长,而次生演替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演替,需要时间短,C项正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能形成森林,只要外界气候条件允许,D项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演替的类型,解题的关键是区分两种演替和识记演替的实例。 54.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B. 若时间允许,甲一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 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 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结构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甲表示初生演替,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错误; 若环境条件不利,即使时间允许,甲也不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B错误; 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C正确; 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结构不一定相同,D错误。 考点: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及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55.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 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C.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结构包括营养结构和成分,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成分有非生物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考点: 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 点评:生态系统结构包括营养结构和成分,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成分有非生物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56.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 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 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 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有些细菌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有的细菌的同化作用的类型是自养型,如铁细菌、硝化细菌等属于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另外一些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如蚯蚓、蜣螂等也属于分解者。 【详解】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消费者,自养型的细菌属于生产者,A错误;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对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只能供给分解者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或以热能散失,不能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C错误;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也属于分解者,D错误。 【点睛】注意:微生物如细菌多数属于腐生生物,作为分解者,但有少数寄生微生物属于消费者,还有少数能属于自养型微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等属于生产者。 57.如图为某食物网简图,其中苔类和物种C均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 B. 物种C和苔类之间无竞争关系 C. 若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则A的数量可能无明显变化 D. 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 图中共有7条食物链,分别是白杨树→B→I,白杨树→C→A,白杨树→C→D→A,白杨树→G→D→A,白杨树→G→A,苔类→E→A,苔类→F→A,A错误;物种C和苔类均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故它们之间有竞争关系,B错误;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A的食物中C所占的比例最高.若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物种A还可以以物种CDFG为食,因此一段时间内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C正确;图示的各种成分为食物网,只包括动物和植物,不包括无机环境和分解者,故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概念;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 58.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参考如图所示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研究流经某一种群的能量时,要考虑到能量被利用和未被利用等方面 B. 一般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C. 模型中的“能量输入”在任何营养级中都指捕食者的捕食作用 D. 模型中的“能量散失”主要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般在群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研究能量在沿食物链从一个种群流动到另一个种群时,需要考虑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也要考虑能量被利用和未被利用等多方面的能量值。以某动物种群捕食种群A为例,可用下图表示: 【详解】A、研究流经某一种群的能量时,要考虑到能量被利用和未被利用等方面,A正确; B、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在群体水平上进行,B正确; C、模型中的“能量输入”,在第一营养级中是指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及高于第二营养级的级别中都是指捕食者同化的能量,C错误; D、模型中的“能量散失”主要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D正确。 故选C。 59.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Ⅰ是初级消费者 B. Ⅳ为分解者 C. E1为Ⅰ所固定的太阳能,E2为热能 D. 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依题意并分析题图:Ⅰ是生产者,Ⅱ是初级消费者,Ⅲ是次级消费者,Ⅳ是三级消费者,E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E2为各营养级的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详解】A、Ⅰ是生产者,A错误; B、Ⅳ为三级消费者,B错误; C、 E1为Ⅰ所示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E2为各营养级的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C正确; D、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 故选C。 60. 农民拔除稻田中的稗草;清除鱼糖中食肉的“黑鱼”,这种做法是为了 A. 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B. 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C. 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 D. 使物质能够尽快循环流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去草和去除黑鱼是为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故A、B、D错误,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二、非选择题 61.下图甲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乙是部分细胞物质交换的具体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在人体内,由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组成包括图甲中的A、B、C三种液体,其中A代表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B、C的成分和含量与A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和__________;所谓的渗透压,简单的说,是指_________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3)图乙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 (4)在图乙中CO2不能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外液 (2). 血浆 (3). (A中)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B、C)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4). 酸碱度 (5). 溶质微粒 (6). 无机盐、蛋白质 (7). 血浆和组织液 (8). CO2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组织液中的CO2浓度低于组织细胞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A是血浆,B为组织液,C是淋巴,三者均属于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为消化系统,E为泌尿系统。分析题图乙:a表示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b表示一部分组织液可回流进入血浆,c表示一部分组织液可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 【详解】(1) 在人体内,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其组成包括图甲中的[A]血浆、[B]组织液、[C]淋巴三种液体。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2)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3) 图乙中毛细血管壁细胞与血浆和组织液直接接触,因此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4) CO2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由于组织细胞不断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导致组织液中的CO2浓度低于组织细胞,所以CO2不能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 【点睛】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内环境的内涵,识记并理解体液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6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下图甲、乙、丙表示人类大脑皮层中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以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1)由____________、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结构叫做突触,图甲②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树突、轴突、细胞体)。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乙中的信息分子通过_____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 (3)已知图丙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内部含有2个突触,则在④箭头处给一个刺激,若电流表指针偏转_________次,则可以证明阴影中含有突触。 (4)研究发现,学习与记忆涉及脑内Ach的作用,NO______(是/否)可以充当神经递质。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活动及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尤其与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_______的建立有关。 【答案】 (1). 突触前膜 (2). 细胞体 (3). 胞吐 (4). 突触间隙 (5). 1 (6). 是 (7).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8). 新突触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在图甲中,①与神经元B的轴突末梢相接触,②是突触;突触是指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的部位,其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②的局部放大图为图乙所示。图乙中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图丙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其中的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 【详解】(1) 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图乙是图甲②突触的局部放大图。由图乙可知:图甲②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 (2) 图乙中的信息分子为神经递质。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将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再通过扩散到达突触后膜。 (3) 图丙中的④位于传出神经上,阴影位于电流表的两个电极之间。若阴影中含有突触,由于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在④箭头处给一个刺激,产生的兴奋能传到电流表的右电极,但不能传到电流表的左电极,电流表的指针只能偏转1次。 (4) 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NO等,所以,NO可以充当神经递质。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与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点睛】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射弧的组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人脑的高级功能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图示中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63.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若该图是人体水平衡调节示意图,则图中的激素d代表的是____________激素,该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图是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a代表血糖浓度的变化,c是胰岛细胞,则激素d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c→d→e属于__________调节。 (3)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________调节。 (4)若该图是体温调节示意图,则体温调节过程中相关的内分泌腺c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肾上腺和甲状腺。 (5)激素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如生长激素可与全身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等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抗利尿激素 (2). 肾小管与集合管 (3). 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 (4). 体液调节 (5). 神经调节 (6). 下丘脑 (7). 垂体 (8). 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a→b→e属于神经调节,a→c→d→e属于体液调节,a→b→c→d→e属于的神经-体液调节。 【详解】(1) 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的作用,在人体水平衡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与集合管。 (2) 血糖的调节途径有两条:一是血糖浓度的变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或胰岛A细胞,进而引起机体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此途径为体液调节;二是血糖浓度的变化引起下丘脑有关神经兴奋,进而调节胰岛B细胞或胰岛A细胞分泌相关的激素,此途径为神经调节。若该图是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a代表血糖浓度的变化,c是胰岛细胞,则激素d是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a→c→d→e属于体液调节。 (3) 人的手被针扎时,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a→b→e途径传到肌肉并引起肌肉收缩,其调节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4)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此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兴奋还能够通过相应的传出神经传到肾上腺,促进其分泌肾上腺素。若该图是体温调节示意图,则体温调节过程中相关的内分泌腺c主要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和甲状腺。 (5) 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是: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因此激素的作用范围较广泛。 【点睛】梳理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体温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以题图中呈现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为切入点,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 64.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上,对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_______。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属于_________变量。 (3)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 【答案】 (1). 植物生长调节剂 (2). 上 (3). 无关 (4). 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描述和图示:该实验目的是探究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自变量为有无CFM,因变量是受体中是否含有IAA,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等对实验有影响的因素为无关变量。 【详解】(1)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 IAA的极性运输指的是IAA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豌豆幼苗茎切段的形态学上端都应该朝上。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自变量为有无CFM,受体中是否含有IAA可作为测试该实验因变量的指标,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属于无关变量。 (3) 实验组在豌豆幼苗茎切段中插入的羊毛脂含CFM,对照组在豌豆幼苗茎切段中插入的羊毛脂不含CFM。如果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则实验组的受体中IA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点睛】本题以“探究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的实验为依托,考查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知道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含义及实验设计的原则等是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以题意呈现的实验目的“探究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为切入点,依据实验设计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明辨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由此推知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处理的异同,进而对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65.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蝗虫趋水喜洼,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某课题组以新疆地区的某草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粉红椋鸟”被称为“草原蝗虫收割机”,主要以蝗虫为食。调查该鸟在草原的种群密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在蝗虫爆发的2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60只该鸟,全部标记后释放,半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记的有80只,带标记的有30只,则该范围内粉红椋鸟的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 (3)调查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活动能力______,而且身体体积_________。 (4)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___________。 (5)通过人为因素恢复草原生态系统的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会影响该地区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 【答案】 (1). 食物链和食物网 (2). 标志重捕法 (3). 110只/公顷 (4). 强 (5). 小 (6). 目测估计法 (7). 速度和方向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描述:①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由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的。②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其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有标记的个体数。③在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土壤动物中许多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而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常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对丰富度进行统计。④人类活动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详解】(1)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 “粉红椋鸟”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调查该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在蝗虫爆发的2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60只该鸟,全部标记后释放,半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记的有80只,带标记的有30只,则该范围内粉红椋鸟的种群密度是[60×(80+30)÷30]÷2=110只/公顷。 (3)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体积微小,因此调查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4)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5) 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点睛】易混点辨析: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