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微生物筛选、鉴定、分离、计数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微生物筛选、鉴定、分离、计数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微生物筛选、鉴定、分离、计数 作业 ‎1.(2018·全国卷Ⅲ,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回答下列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 ‎(1)分离培养酵母菌通常使用    (填“牛肉膏蛋白胨”“MS”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该培养基应采用    灭菌法灭菌。若将酵母菌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液体培养时,若通入氧气,可促进    (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若进行厌氧培养,可促进    (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 ‎(3)制作面包时,为使面包松软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酵母菌为异养型生物,通常使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培养;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菌落。(2)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条件利于其繁殖,无氧条件下其进行酒精发酵。(3)酵母菌分解葡萄糖可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松软多孔。‎ 答案 (1)麦芽汁琼脂 高压蒸汽 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2)菌体快速增殖 乙醇产生 (3)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会产生CO2,CO2使面包松软 ‎2.(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多氯联苯(PCB)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某科技小组欲从受PCB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PCB的细菌。请回下列问题:‎ ‎(1)要从受PCB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PCB的细菌,应配制以    作为唯一的碳源的选择培养基;配制培养基时用到的玻璃器皿需用    进行灭菌。‎ ‎(2)分离前可通过选择培养增加土壤中PCB分解菌的浓度,选择培养时需要不断震荡锥形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PCB分解菌的浓度时,常需同时培养空白培养基, 其目的是            。若实验中发现空白培养基上生长有3个菌落,为准确测定样液中PCB分解菌的浓度,则需要    。‎ ‎(4)在纯化土壤中的PCB分解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当怎样操作才可避免此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多氯联苯(PCB) 干热灭菌法 ‎(2)让PCB分解菌充分利用营养物质 ‎(3)检测所用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重新配制培养基进行实验 ‎(4)菌液浓度过高 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加大稀释倍数)‎ ‎3.环境污染物多氯联苯难以降解,受到多氯联苯污染的土壤中,总有重金属污染同时存在。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某些酶是催化多氯联苯降解的关键酶。为了从富含多氯联苯的环境中分离联苯降解菌,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 维生素 NH4NO3‎ MgCl2‎ 多氯联苯 水 琼脂 培养基甲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注:“+”表示添加该物质,“-”表示没有添加该物质。‎ ‎(1)培养基甲中的多氯联苯作为    ,用于培养联苯降解菌,该培养基中加入琼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培养基乙中的培养液1 mL转接到9 mL培养基乙中,如此重复多次。多次转接后,取稀释液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接种在培养基甲上。‎ 关于图示接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酒精灯提供了局部无菌环境 ‎ B.接种后的平板需倒置培养 C.该接种方法能得到单个菌落 D.接种环正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灭菌 ‎(3)利用培养基对培养液中的联苯降解菌进行分离计数时,培养基甲上的接种方法是    。统计培养基甲中联苯降解菌的数量时,应进行多组实验,再    ,一般情况下,计算出的数据比实际值    (填“偏大”“偏小”“基本不变”或“无法确定”);培养基乙中联苯降解菌的计数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苯降解菌在实验室里的降解率很高,但在实际污染环境中的降解率很低,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碳源 作为凝固剂(起凝固作用) (2)ABC ‎(3)稀释涂布平板法 取平均值 偏小 显微计数法(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 (4)实际污染环境中多氯联苯种类太多,有些多氯联苯无法被细菌降解,且其他污染物和微生物可能导致联苯降解菌内相关酶的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答案合理即可)‎ ‎4.(2019·河南安阳市调研)沙门氏菌是一类常见的食品致病菌,可使人得胃肠炎、伤寒等。食品安全法要求其限量值为0,即样品中不得检出这类病菌,现要检测某批次的火腿肠中是否含有沙门氏菌,要用到1号和2号两种培养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号培养基 名称 含量(/1 000 mL)‎ 牛肉膏粉 ‎5 g 蛋白胨 ‎5 g 三号胆盐 ‎3.5 g 柠檬酸钠 ‎8.5 g 煌绿 ‎0.000 33 g 乳糖 ‎10 g 三号胆盐、柠檬酸钠和煌绿抑制大多数菌群,但不影响沙门氏菌的生长 ‎ ‎ ‎2号培养基 名称 含量(/1 000 mL)‎ 牛肉膏粉 ‎5 g 蛋白胨 ‎5 g 琼脂 ‎15 g 硫代硫酸钠 ‎8.5 g 柠檬酸铁 ‎1 g 乳糖 ‎10 g 硫代硫酸钠和柠檬酸铁用于检测硫化氢的产生,使沙门氏菌菌落中心呈黑色 ‎(1)抽取火腿肠检测样品要遵循    原则。1号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看属于    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    培养基;检测样品要先用1号培养基培养,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2号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为保证目的菌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将培养基pH调至7.2,pH调节应在      之前。‎ ‎(3)如图采用的是      法分离细菌,接种好的培养皿在恒温箱中培养时要    (填“正”或“倒”)置;培养基上产生的单个菌落在生态学中被称为    。‎ 答案 (1)随机取样 液体 选择 增加沙门氏菌(目的菌)的浓度(或抑制其他细菌)‎ ‎(2)灭菌 ‎(3)平板划线 倒 种群 ‎5.(2018·广东东莞模拟)植酸酶有多种,能分解动物饲料中的植酸,增加对磷的吸收和利用,并降低动物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能分泌植酸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1~10-5梯度浓度的土壤溶液时,先在5支离心管中各加入    mL的无菌水,然后用移液管移取0.1 mL土壤溶液的上清液,注入到第1个离心管中,配成10-1‎ 的土壤溶液。用移液管依次移取0.1mL溶液注入下一支离心管中。取0.1 mL各浓度的土壤溶液并分别接种到5组固体培养基上,这种接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筛选能分泌植酸酶的微生物,可用葡萄糖、蛋白胨、NH4NO3、琼脂、不溶性的植酸钙(白色)等制备培养基,其中蛋白胨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    。培养结束后,可根据    筛选出产植酸酶菌落。检查发现,酵母菌和霉菌都能产生植酸酶,与酵母菌相比,霉菌菌落的形态特点是            。‎ ‎(3)纯化后,对一株酵母菌及一株霉菌分泌的植酸酶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 菌株 最适pH ‎37 ℃时最大酶活力(IU/L)‎ 酵母菌 ‎2.5‎ ‎430‎ 霉菌 ‎6.5‎ ‎230‎ 分析表中数据,研究人员认为,产自酵母菌及霉菌的植酸酶不是同一种酶,理由是         ;若考虑动物胃内环境,宜用酵母菌作饲料添加剂,依据是            。‎ ‎(4)植酸酶是一类胞外酶,酵母菌细胞内植酸酶合成与加工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有    。‎ 答案 (1)0.9 稀释涂布平板法 ‎(2)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 透明圈 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3)最适pH不同 酶活力高并适于胃内酸性环境 ‎(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6.(2019·广东茂名五校联考)若长期使用某种除草剂(有机物),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如图是从土壤中分离出能降解该除草剂菌株的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选择土壤→土壤样品选择培养划线纯化获得菌种 ‎(1)为了获取能降解该除草剂的菌株,选择的土壤样品应来自    。‎ ‎(2)图中A过程所用的培养基中不能添加其他有机物,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图中B过程在一个平板的5个区域内划线,则划线工具需灼烧灭菌    次。‎ ‎(3)图中A、B、C过程所用培养基中应含有四类营养成分,即        。‎ ‎(4)若要推算该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含量,应采用    法进行接种。先将1 mL土壤溶液稀释100倍,然后随机选取6个灭菌处理的平板,其中4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2个平板未接入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6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2、49、51、48、0和0。‎ ‎①由未接入稀释液的平板所长菌落情况,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计算可得出每毫升土壤溶液中的活菌数为    个,该结果往往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被该除草剂严重污染的土壤 (2)选择培养基中除草剂为唯一碳源,其他有机物也属于碳源 6‎ ‎(3)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 (4)稀释涂布平板 ①平板(培养基)未被污染 ②5.0×104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有一个菌落 ‎7.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尿素并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图是从土壤中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将尿素分解,是因为细菌能合成    。因此,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    为唯一氮源,尿素会被分解成    ,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    作指示剂,分解尿素的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    色。‎ ‎(2)制备实验所需的培养基时,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    和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            。倒平板时要待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验培养基及培养皿灭菌是否合格,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将10‎ ‎ mL的尿素分解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通常以10倍梯度稀释,即取1 mL菌液接种到    mL的培养液中),分别取0.1 mL稀释倍数为105的样液接种到5个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39、41、42、43、45,则1 mL悬液中活菌数量为    个,上述过程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 答案 (1)脲酶 尿素 氨 酚红 红 (2)调pH 高压蒸汽灭菌 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3)单独设置一个灭菌后不接种菌液的培养皿(含培养基)进行培养 (4)9 4.2×107 稀释涂布平板法 ‎8.(2019·广东广州执信中学期中)某同学配制含琼脂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后,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当培养基温度下降到50 ℃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按如表处理:‎ 组别 处理 A组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0.3 m处暴露15 min B组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0.6 m处暴露15 min C组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0.9 m处暴露15 min D组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1.2 m处暴露15 min E组 不打开培养皿盖 将处理完毕的培养皿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2~3天,观察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特征和数目。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E组的培养基表面有菌落生长,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和    。“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相关操作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特别强调温度控制,请简要说明下列温控措施的目的:‎ ‎①“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的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处理完毕的培养皿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培养微生物时将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    处理。‎ 解析 (1)根据表格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距离地面的高度,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若E组的培养基表面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灭菌不合格(受到杂菌污染)。(2)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相关操作可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3)接种时需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培养基凝固,以防止培养基温度过高杀死接种在其上的微生物。将培养皿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可让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繁殖。(4)培养微生物时要将培养皿倒置,从而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灭菌处理。‎ 答案 (1)探究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培养基灭菌不合格(受到杂菌污染) (2)碳源 氮源 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3)①使培养基凝固,防止培养基温度过高杀死接种在其上的微生物 ②让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繁殖) (4)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和破坏菌落) 灭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