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新乡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新乡市2020届新高三调研考试 生 物 一、选择题 ‎1.科学家从火山温泉中分离出一种水生嗜热细菌yTl,并从该细菌中提取到耐热的DNA聚合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Tl具有由纤维素、果胶等物质组成的细胞壁 B. 耐热的DNA聚合酶是在yTl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C. 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是yTl与乳酸菌的重要区别 D. yTl因缺乏内质网、高尔基体而不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真原核细胞的区别。‎ 比较项目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大小 较大 较小 主要区别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拟核 细胞壁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没有。‎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细胞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详解】A、具有由纤维素、果胶等物质组成的细胞壁的生物是高等植物,不是细菌,A错误;‎ B、由于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耐热的DNA聚合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耐热的DNA聚合酶是在yTl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正确;‎ C、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重要区别,但是乳酸菌和yTl都是细菌且是原核生物,C错误;‎ D、yTl结构中没内质网、高尔基体但其细胞膜上有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酶类,D错误。‎ 故选B。‎ ‎2.下列蛋白质与其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A. 与乙酰胆碱结合并传递信息——受体蛋白 B. 运输氨基酸到全身各处的细胞——血红蛋白 C. 杀死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抗体 D. 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生长激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功能的多样性,据功能分为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其中起运输作用的的是血红蛋白,功能蛋白主要有起免疫功能的抗体、起调节作用的蛋白质类激素如生长激素、起调节作用的蛋白质类激素等。‎ ‎【详解】A、突触后膜上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蛋白起传递信息的作用,A正确;‎ B、人和动物体内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气到到全身各处的细胞,而不是运输氨基酸,B错误;‎ C、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的凋亡是效应B细胞的密切接触的结果,致使抗原没有藏身之处而被抗体消灭,C错误;‎ D、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的激素是性激素而不是生长激素,D错误。‎ 故选A。‎ ‎3.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菠菜根尖细胞增殖过程中的纺锤体由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组成 B. 人成熟红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组成 C. 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能观察到叶绿体 D. 人成熟红细胞中含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中心体是低等植物和高等动物有的细胞器,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但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含有,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活细胞的活性的表现就在于能进行呼吸,呼吸过程离不开呼吸酶。‎ ‎【详解】A、菠菜是高等植物,根尖细胞中没有中心体,所以增殖过程中的纺锤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纺锤体,A错误;‎ B、人成熟红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所以没有生物膜系统,B错误;‎ C、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观察到,C错误;‎ D、只要是活细胞,其中就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所以人成熟红细胞中含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D正确。‎ 故选D。‎ ‎4.青蒿素可用于治疗疟疾。研究发现,青蒿素可使疟原虫(单细胞真核生物)的膜系结构发生改变,损害其膜结构从而杀灭疟原虫,且青蒿素能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疟原虫对营养物质的摄取,使其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青蒿素可能会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而影响其能量供应 B. 青蒿素可直接破坏细胞内核糖体的结构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C. 疟原虫只能通过主动运输摄取营养物质,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 青蒿素能改变疟原虫细胞膜的通透性,提高疟原虫物质运输的效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青蒿素可使疟原虫(单细胞真核生物)的膜系结构发生改变,损害其膜结构从而杀灭疟原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据此可知青蒿素可影响疟原虫体内所有膜结构的功能。‎ ‎【详解】A、因为青蒿素可使疟原虫的膜系结构发生改变。而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所以青蒿素可能会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而影响其能量供应,A正确;‎ B、核糖体没有膜结构,根据分析知青蒿素不会直接破坏细胞内核糖体的结构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B错误;‎ C、疟原虫是真核生物,物质转运的方式应该在体内都有体现,不可能只能通过主动运输摄取营养物质,C错误;‎ D、根据分析知青蒿素能损害疟原虫细胞膜的结构,从而阻断疟原虫对营养物质的摄取,使其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而死亡,D错误。‎ 故选A。‎ ‎【点睛】提取题干中的有用信息是本题解决的关键!“青蒿素可使疟原虫(单细胞真核生物)的膜系结构发生改变”是本题的突破口。‎ ‎5.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两者都能表达外源基因,产生分泌蛋白。下列有关两者产生分泌蛋白的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氨基酸都在核糖体上进行脱水缩合反应 B. 都会涉及生物膜的转化和融合 C. 都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D. 都需要消耗细胞内的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 以真原核生物的比较为接切入点考查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原核生物的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经过细胞膜上的酶的作用加工成熟后释放出去,该过程是个耗能的过程;而真核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涉及到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结构同时需要线粒体供能。‎ ‎【详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即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所以氨基酸都在核糖体上进行脱水缩合反应,A正确; ‎ 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生物膜系统,故不会涉及生物膜的转化和融合,而酵母菌是真核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其分泌蛋白的合成涉及生物膜的转化与融合,B错误;‎ C、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生物膜系统,尽管不会涉及生物膜的转化和融合,但也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酵母菌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也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 ‎ D、两种生物体内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的ATP,D正确。‎ 故选B。‎ ‎【点睛】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结构上的区别是本题的关键所在,而这个问题往往是学生的易错点。‎ ‎6.葡萄糖和ATP都是能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和ATP水解后都能够释放大量的能量 B. 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可由ATP中的化学能转化而来 C. 人体消化道内的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D. 叶绿体中既能进行葡萄糖的合成也能进行ATP的合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中能源物质的转换过程。‎ 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 1摩尔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分解为2摩尔丙酮酸和4摩尔[H],并释放少量能量(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部分用于合成2ATP),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2摩尔丙酮酸和6摩尔水在酶的催化下生成6摩尔二氧化碳和20摩尔[H],并释放少量能量(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部分用于合成2ATP),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 24摩尔[H和6摩尔氧气在酶的催化下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部分用于合成34ATP),场所为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是水的光解和ATP和[H]的生成,能量变化表现为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是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能量变化是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 ‎【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只能氧化分解,A错误;‎ B、葡萄糖是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的产物,葡萄糖中的能量来源于光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所以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可由ATP中的化学能转化而来,B正确;‎ C、ATP是细胞内的功能物质,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发生在人体消化道内不可能也不需要ATP提供能量,C正确;‎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过程中合成了ATP,暗反应过程中合成了葡萄糖,所以叶绿体中既能进行葡萄糖的合成也能进行ATP的合成,D正确。‎ 故选A。‎ ‎7.过氧化物酶体是在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发现的一种细胞结构。过氧化物酶体是由内质网出芽生成膜泡,然后一些蛋白质掺入形成的。下列有关过氧化物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酵母菌、麻风杆菌中也可能存在过氧化物酶体 B. 用磷脂酶处理过氧化物酶体,会破坏其结构 C. 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成过程中内质网膜的面积会减小 D. 内质网可能参与过氧化物酶体中的蛋白质的加工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过氧化物酶体是由内质网出芽生成膜泡,然后一些蛋白质掺入形成的。说明过氧化物酶体是具膜的细胞结构且真核生物可能会有该结构,而原核生物不会有这一结构。‎ ‎【详解】A、据分析知: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可能存在过氧化物酶体、麻风杆菌是原核生物,其中不可能存在过氧化物酶体,A错误;‎ B、据分析知过氧化物酶体是具膜的结构,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所以用磷脂酶处理过氧化物酶体,会破坏其结构,B正确;‎ C、根据题干可知过氧化物酶体的是内质网出芽形成的膜泡,然后掺入蛋白质形成的,所以内质网膜的面积会减小,C正确;‎ D、内质网是蛋白质的加工场所,而过氧化物酶体中含有蛋白质,所以内质网完全有可能参与过氧化物酶体中的蛋白质的加工,D正确。‎ 故选A。‎ ‎【点睛】抓住本题的题眼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去领悟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成过程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8.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表示对某一个细胞连续观察后测得的结果 B. b时期,细胞中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C. 可观察到处于a时期的细胞最多 D. d时期,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染色单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植物的有丝分裂过程。首先分析图中纵横轴的含义。据图可知a、b、c、d、e分别表示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详解】A、由观察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实验可知,我们观察的细胞都是经过处理的,且已经为死细胞所以图表示对某一个细胞连续观察后测得的结果,A错误;‎ B、b时期为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B错误;‎ C、由于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占比为90-95%,所以可观察到处于a时期的细胞最多,C正确;‎ D、d时期为后期,每条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此时不存在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C。‎ ‎【点睛】不看图示中纵横轴的含义盲目解题是本题的易错点。‎ ‎9.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 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相同 C. 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降低,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D. 被HIV侵染的T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完成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有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衰老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区别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主要两者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表现有利还是有害。前者对生物是有利的,后者是有害的。‎ ‎【详解】A、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书中的原句,A正确;‎ 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而不是相同的。这是细胞分化的本质,B错误;‎ C、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而不是降低,物质运输能力降低,C错误;‎ D、被HIV侵染的T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的过程,而不属于细胞坏死,D错误。‎ 故选A。‎ ‎【点睛】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学生容易错选C。‎ ‎10.下列有关自交和测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交和测交都可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B. 自交和测交都可用来判断某显性植株的基因型 C. 豌豆的自交和测交都需要进行去雄、套袋、人工传粉 D. 杂合子自交后代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高于其测交后代中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自交: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体上的雌雄交配或不同个体但为同一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间的雌雄交配,自交可以检验个体的基因型也可以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测交:杂种个体与隐形纯合子的交配,测交可用于鉴定两对遗传定律、还可以检测待测个体的基因型同时也可推测出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详解】A、自交可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而测交不能,A错误;‎ B、显性个体自交,若后代出现形状分离说明亲本为杂种,反之为纯种;测交产生的后代若性状表现不唯一则说明亲代被测者为杂种,反之为纯种,B正确;‎ C、豌豆的自交不需要去雄、套袋和人工传粉,而测交都需要进行去雄、套袋、人工传粉,C错误;‎ 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合子自交后代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其测交后代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也为1/2,D错误。‎ 故选B。‎ ‎11.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Ⅳ号染色体则会出现受精卵死亡的现象。现有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雌果蝇为杂合子)杂交,则F1存活个体中 A. 红眼果蝇相互杂交,子代全表现为红眼 B. 染色体数正常的白眼果蝇占1/4‎ C. 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占1/2‎ D. 白眼果蝇不都为雄果蝇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由题意可知,红眼和白眼在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可用XBXb和XBY表示,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1:1:1:1;又因亲本中均缺失一条Ⅳ染色体,因此后代中缺失一条的占1/2,缺失两条的和染色体正确的均占1/4,但由于缺失两条的不能存活,因此后代正常染色体的占1/3,缺失一条染色体的占2/3。由此可以计算后代不同表现型的概率。‎ ‎【详解】A、有分析可知红眼果蝇相互杂交,子代全表现为白眼的概率为1/4,A错误 B、有分析可知:后代正常染色体的占1/3,白眼果蝇占1/4,因此染色体数正常的白眼果蝇=1/3×1/4=1/12,B错误;‎ C、由于缺失两条的不能存活,因此后代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占2/3,红眼果蝇(XBXB、XBXb、XBY)占3/4,因此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2/3×3/4=1/2,C正确;‎ D、据分析知后代中有白眼果蝇出现, 且都为雄果蝇,D错误。‎ 故选C。‎ ‎12.下图为某家族的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该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B. 控制该病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C. 若Ⅱ1不含该病致病基因,Ⅲ2与正常男性结婚,他们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4‎ D. Ⅰ2与Ⅱ2的基因型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遗传病的判断方法。口诀如下:‎ 无中生有为隐性,女性患病位于常;有中生无为显性,女性健康位于常,若非女性可伴性。本题中由Ⅱ1和Ⅱ2婚配生出的Ⅲ2患病,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A、Ⅱ1和Ⅱ2婚配生出的Ⅲ2患病,所以该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A正确;‎ B、控制该病的基因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可能生出患病的孩子;控制该病的基因若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生出正常的孩子,所以B正确;‎ C、若Ⅱ1不含该病致病基因,则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Ⅲ2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各占1/2,与正常男性基因型为XBY结婚,他们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2×1/4=1/8,C错误;‎ D、控制该病的基因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则Ⅰ2与Ⅱ2的基因型都为Bb相同;控制该病的基因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Ⅰ2与Ⅱ2的基因型都为XBXb,D正确。‎ 故选C。‎ ‎13.下图表示某自花传粉植物花色形成的机理,基因A、a与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酶A与白色底物的亲和力比酶B强(即基因A、B同时存在时,植物花色为蓝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植物种群中,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B. 该植物种群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 C. 若某植株的自交子代中蓝花植株占3/4,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D. 若蓝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子代中有白花植株,则白花植株占1/4‎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生产中的应用。‎ 由题目可知植物花色与基因型的关系为A_B_和A_bb为蓝色、aaB_为红色、aabb为白色。‎ ‎【详解】A、由分析知该植物种群中,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6种,A错误;‎ B、该植物种群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和AABb5种,B正确;‎ C、若某植株的自交子代中蓝花植株占3/4,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蓝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也为3/4,C错误;‎ D、若Aabb蓝花植株与aaBb红花植株杂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1/4;若AaBb蓝花植株与aaBb红花植株杂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1/8,所以若蓝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子代中有白花植株,则白花植株占1/4或者1/8,D错误。‎ 故选B。‎ ‎14.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类型,并且受基因A、a控制。有人对某一社区670个独生子女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A. 油耳是显性性状,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B. 组合一中,父母均为杂合子的家庭至少有25个 C. 组合二中,油耳父亲的基因型是Aa D. 组合三中,油耳母亲的基因型有的是AA,有的是Aa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组合一中,油耳双亲后代出现了干耳个体,说明油耳为显性,干耳为隐性;同时,油耳(显性)父亲生有干耳(隐性)女儿,由此可以推断出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A、双亲都为油耳,却有干耳男孩和干耳女孩,说明干耳为隐性,油耳为显性,即控制油耳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油耳夫妇若要生出干耳女孩,双亲必为杂合子,有表中可知干耳女孩和男孩的数量为25个,所以组合一中,父母均为杂合子的家庭至少有25个,B正确;‎ C、由于组合二的结果是80个家庭的后代,不是一对夫妇的后代,因此不能确定组合二中父亲的基因型, C错误; D、组合三中,后代表现为油耳和干耳,且父亲均为干耳,所以油耳母亲的基因型有的是AA,有的是Aa,D正确。 故选C。‎ ‎15.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的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作用于氢键 B. 转录和翻译的场所相同,二者可同时进行 C. 所有的真核细胞都可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D.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均要消耗能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根据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的异同点,梳理真核细胞的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A、RNA聚合酶既能催化核糖核苷酸聚合形成RNA,也能催化DNA双链打开,而DNA聚合酶只能作用于磷酸磷酸二酯键,A错误;‎ B、真核生物中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二者场所不同,转录和翻译过程也不是同时进行的,B错误; C、DNA分子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时,不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不进行DNA的复制,而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发生在所有的活细胞中,C错误; D、DNA分子复制的产物是DNA,原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录的产物是RNA,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翻译的产物是蛋白质,原料是氨基酸,都是大分子的合成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D。‎ ‎16.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 基因与基因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基因相应的产物都是蛋白质 C. 环境因素既能影响基因的结构,也能影响基因的表达 D. 线粒体中的基因可通过控制某些酶的合成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特定的基因控制特定的性状。‎ ‎2、基因通过中心法则控制性状,包括两种方式: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例如:a、豌豆粒型:豌豆淀粉分支酶基因异常(插入外来DNA序列)→不能正常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少→皱粒。‎ b、白化病:酪氨酸酶基因异常→缺少酪氨酸酶→制约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白化病。 (2)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如: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血红蛋白基因突变→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红细胞呈镰刀状。 b、囊性纤维病: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CFTR蛋白结构异常→功能异常。‎ ‎【详解】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A正确; B、基因与基因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基因相应的产物不都是蛋白质,B错误;‎ C、环境因素既能影响基因的结构,也能影响基因的表达,基因的结构形成和基因表达过程中都涉及细胞代谢,都受到环境的影响,C正确;‎ D、据分析可知:线粒体中的基因可通过控制某些酶的合成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D正确。‎ 故选B。‎ ‎17.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 B. 若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 C. 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花药离体培养后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植株 D. 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突变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内容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会形成新基因,但不一定形成新性状。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讲,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植株。‎ ‎【详解】A、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如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则没有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A正确; B、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可能形成新基因,如AA突变成Aa,B错误; C、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形成的植株是单倍体,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稳定遗传,C错误; D、水稻根尖细胞为体细胞,而花药中精子为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故花药中的基因突变比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D错误。 故选A。‎ ‎1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B. 人类的进化不受自然选择的影响 C. 有害突变也可以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D. 染色体变异不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进化,经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 ‎【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 B、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其进化同样也受自然选择的影响,B错误; 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有害突变同样也可以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正确; D、染色体变异会引起生物体中基因的数目和排序的改变,所以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D错误。‎ 故选C。‎ ‎19.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B. 血浆中含有血红蛋白、无机盐、激素等多种成分 C.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为细胞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 D. 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与组织细胞无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 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详解】A、据分析可知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共同构成了体液,而不是内环境,A错误;‎ B、据分析知血浆中不会含有血红蛋白,B错误 C、内环境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所以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为细胞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C正确;‎ 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所以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与组织细胞有关,D错误。‎ 故选C。‎ ‎20.下列关于人的各级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小脑有关 B. 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 C. 某人因发生交通事故,其脊髓在腰部横断,针刺足部无感觉 D. 某同学因受到惊吓而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受脑干调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大脑皮层为高级中枢,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大脑皮层有学习和记忆能力,但不是人脑特有高级功能,许多种动物都有记忆和学习能力;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可控制低级中枢。 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是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详解】A、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故饮酒过量的人走路不稳,与该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表现为语无伦次与大脑有关,A错误; B、据分析知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B正确; C、某人因发生交通事故,其脊髓在腰部横断,导致兴奋无法传到大脑皮层,所以针刺足部无感觉,C正确; D、据分析知脑干中有呼吸中枢,D正确。 故选A。‎ ‎21.大多数B细胞必须依靠Th细胞(一种辅助T细胞)的帮助才能被激活,而Th细胞在Blimpl基因的调控下活性降低,在Bcl-6基因的调控下则活性升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h细胞对抗原有识别能力 B. 只有在Th细胞的辅助下B细胞才能增殖、分化 C. 某人患免疫缺陷病可能与其Bcl-6基因的表达被抑制有关 D. B细胞的增殖分化还依赖于抗原的刺激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Th细胞的活性由Bcl-6和Blimpl两个基因调控,Bcl-6基因表达会导致Th细胞活性升高,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Blimpl基因表达会导致Th细胞活性降低,抑制B细胞的增殖、分化。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详解】A、Th细胞对抗原有识别能力,A正确;‎ B、在Th细胞的辅助下,同时在抗原的刺激下,B细胞才能增殖、分化,B错误; ‎ C、因为B细胞在Bcl-6基因的调控下则活性升高,某人患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下降则可能与其Bcl-6基因的表达被抑制有关,C正确;‎ D、在Th细胞的辅助下,同时在抗原的刺激下,B细胞才能增殖、分化,所以 B细胞的增殖分化还依赖于抗原的刺激,D正确。‎ 故选B。‎ ‎22.下列关于生产措施的目的或原理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监测棉铃虫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可为准确预报、适时防治虫害提供依据 B. 保护棉铃虫的天敌资源,能提高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一些农业害虫具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D. 种植能通过散发气味驱赶害虫的苦楝,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 ‎1、研究种群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农林害虫的检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调查研究。‎ ‎【详解】A、据分析可知: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监测棉铃虫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可为准确预报、适时防治虫害提供依据,A正确;‎ B、保护棉铃虫的天敌资源,能很好的进行生物防治,而不能提高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B错误;‎ C、根据一些农业害虫具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进行调查种群密度,C正确;‎ D、种植能通过散发气味驱赶害虫的苦楝,减少了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所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正确。‎ 故选B。‎ ‎23.下图表示某湖泊中鲫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t3时该湖泊中鲫鱼种群的密度大约是t2时的一半 B. 与a点相比,b点时更适合对该鲫鱼种群进行捕捞 C.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都是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D. t1~t3时间段内,鲫鱼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题图为种群数量的“S”型曲线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A点对应与K/2之前某点的增长速率,t2时刻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K/2,根据时间关系可知b点对应与K/2之后某点的增长速率,此时种群数量依然是增长状态,出生率大于死亡率。t3时刻种群增长速率为0,此时出生率与死亡率达到相等的状态,种群数量达到了环境的最大容纳量。‎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数量。‎ ‎【详解】A、t3时该湖泊中鲫鱼种群的密度达到了K值, t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一般认为此时种群数量为K/2,故t3时该湖泊中鲫鱼种群的密度大约是t2时的2倍,A错误;‎ B、a点与b点时虽然种群的增长速率相同,但b点比a点对应的种群数量要大,所以b点比a点更适合对该鲫鱼种群进行捕捞,B正确;‎ C、据分析可知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都是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C正确;‎ D、 t1~t3时间段内,尽管种群增长速率在下降但是鲫鱼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D正确。‎ 故选A。‎ ‎2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被牛、羊适度采食后的草原植物的再生能力增强,有利于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B. 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C. 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可来源于生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2、信息传递的作用:(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2)种群的繁衍;(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详解】A、据分析可知被牛、羊适度采食后的草原植物的再生能力增强,有利于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A正确;‎ B、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的起点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由无机环境指向绿色植物的,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物可可被微生物分解变成无机物再回到无机环境中,所以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B正确;‎ C、据分析知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正确;‎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既可以来源于自然环境也可来源于生物;D错误。‎ 故选D。‎ ‎25.土壤中的生物、作物根系的呼吸都会释放出大量的CO2,统称为土壤呼吸。土壤呼吸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下图表示某森林在不同条件下,其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动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必需生物 B. 凋落物中的能量可在被分解者利用转化为热能后再进入生物群落供其他生物使用 C. 凋落物覆盖可能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存从而促进土壤有机物的分解 D. 土壤表层无覆盖物时,土壤呼吸速率几乎为0‎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据坐标图中曲线数据变化分析,Rs-凋>Rs-裸,说明土壤表层的凋落物覆盖可提高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速率,可能的原因是凋落物提高了土壤表层的温度,所以呼吸速率提高。‎ ‎【详解】A、在生态系统中,对碳循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环节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故A错误;‎ B、分解者分解凋落物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量转移到ATP中供分解者自身生命活动所需, 不能被其他营养级生物利用,故凋落物中的能量可在被分解者利用转化为热能后再进入生物群落供其他生物使用,B错误;‎ C、据分析可知:凋落物覆盖可能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存从而促进土壤有机物的分解,C正确;‎ D、据图可知裸地的呼吸速率几乎维持在2,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泥鳅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某实验小组探究了温度对泥鳅肠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力的影响,以指导泥鳅的培养温度和投放的饲料类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从酸碱度和温度角度考虑,实验过程中提取的消化酶可置于__________条件下保存。‎ ‎(2)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饲养泥鳅时可用来提高其产量的措施有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泥鳅生活的环境经常遭受重金属镉的污染,重金属镉会降低泥鳅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泥鳅的生长繁殖。请你以淀粉酶为例,设计实验来验证Cd2+会使淀粉酶的活性降低。‎ 实验材料:淀粉、泥鳅体内提取的淀粉酶溶液、含Cd2+的溶液、碘液。‎ 实验步骤:‎ ‎①取A、B两支试管均先加入等量的从泥鳅体内提取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往A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处理一段时间。‎ ‎②再往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一段时间后向两支试管中滴加等量的碘液。‎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温度和消化酶的种类 (2). 最适pH和低温 (3). 饲养水温控制在35℃〜55℃,并且多投放淀粉类饲料 (4). 一定量的含Cd2+的溶液 (5). 实验结果:A组试管中的蓝色明显比B组试管中的深(或“A组试管中显现蓝色,B组 试管中不显现蓝色”‎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和设计实验的能力。设计实验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有: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等。这是高考当中经常涉及的三项原则。‎ ‎【详解】(1)横轴表示的因子往往是自变量该实验的自变量,另一自变量是多重曲线的差异因素。读图可知横轴因素为温度,曲线差异因素是消化酶的种类,所以实验的单一变量温度和消化酶的种类。通常情况下,从酸碱度和温度角度考虑,提取的消化酶应放在低温和最适酸碱度条件下保存。因为低温条件不破坏酶的结构。‎ ‎(2)读图可知酶的最适温度范围在35-55摄氏度之间,对于饲料的选择应以淀粉饲料为主,因为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3)据题目分析可知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为Cd2+有无,就实验材料分析可知实验组中应加入含Cd2+的溶液,对照组中应加入等量的清水,检测指标为蓝色的深浅。‎ ‎【点睛】本题的第一空是易错点,学生容易丢掉消化酶的种类这一变量。未考虑到这是个双重因素的探讨实验。‎ ‎27.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某种植物的叶片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大鼠血糖浓度降低的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材料与药剂: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该植物叶片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链脲佐菌素溶液。‎ ‎②实验步骤:‎ Ⅰ.取30只健康大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给甲、乙组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丙组大鼠不作处理;‎ Ⅱ.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 Ⅲ.每天给甲组的每只大鼠灌喂该植物叶片提取液2 mL,每天给乙、丙组的每只大鼠灌喂蒸馏水2 mL,连续灌喂4周,其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Ⅳ.4周后,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③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链脲佐菌素能破坏或损伤大鼠的胰岛__________细胞,导致大鼠体内胰岛素含量严重缺乏,步骤Ⅰ中给甲、乙组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 ‎(2)甲、乙组形成对照,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患有糖尿病的大鼠的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偏高,可用__________对甲、乙、丙三组大鼠的尿液进行检测,__________组大鼠的尿液不发生颜色反应。‎ ‎(4)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 制备患有糖尿病的大鼠模型 (3). 是否灌喂该植物叶片提取液 (4). 斐林试剂 (5). 丙 (6). 该种植物的叶片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大鼠血糖浓度降低的作用明显,但不能降低到正 常水平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糖尿病为切入点考查分析和设计实验的能力。生物实验要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设计实验的一般步骤主要有:确定实验原理,选择材料用具,确定方法步骤(预处理→分组→处理→观察记录现象,收集数据→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观察记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详解】(1)根据题干推出能致使健康的大鼠出现糖尿病症状,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缺乏造成的。所以可知链脲佐菌素破坏或损伤大鼠的胰岛B细胞,导致大鼠体内胰岛素含量严重缺乏,步骤Ⅰ中给甲、乙组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其目的是让健康的大鼠出现糖尿病的症状。‎ ‎(2)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分析可知甲、乙组形成对照,自变量是是否灌喂该植物叶片提取液。‎ ‎(3)观察颜色的信息可提示我们思考鉴定有机物的原,因为要坚定葡萄糖的多少,根据所学知识不难的分析出可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丙三组大鼠的尿液进行检测。一般来讲,健康个体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故丙组大鼠的尿液不发生颜色反应。‎ ‎(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甲组大鼠给药四周后测量的血糖浓度比乙组的低,但高于丙组,由此可看出本实验的结论是该种植物的叶片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大鼠血糖浓度降低的作用明显,但不能降低到正常水平。‎ ‎【点睛】实验设计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题的易错点在最后一空。学生容易只分析甲、乙组的实验结果,而忽视了同丙组的比较从而得出片面的结论导致丢分。‎ ‎28.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不同比例种植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对比单作,它能充分利用空间等资源,提高农作物年总产量。农业生产中为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常将玉米和大豆套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根部会形成许多根瘤,根瘤中有根瘤菌,大豆和根瘤菌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2)玉米和大豆套种不仅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水肥地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群落空间结构中__________结构的复杂性。与单种相比,套种可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植物栽种密度过高导致产量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大豆食心虫产卵高峰期引入寄生性昆虫赤眼蜂可直接提高大豆食心虫的__________,从而直接降低大豆食心虫的种群密度,而赤眼蜂所同化的能量比摄取量少的原因是所摄取的物质中有部分以__________的形式通过消化系统排出体外。‎ ‎【答案】 (1). 互利共生 (2). 垂直 (3). 物种增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4). 植物间相互遮阴程度 较大,导致所固定的太阳能减少,光合作用产物减少 (5). 死亡率 (6). 粪便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 ‎1、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捕食:一种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通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例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 ‎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物在群落内部一定分布程序,最终实现了对无机环境和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 ‎3、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详解】(1)据分析可知大豆和根瘤菌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2)玉米和大豆这两种植物一个单子叶为浅根系一个双子叶为深根系,地上部分一个长得高占据高位一个长得低占低位,所以两种植物可以实现兼做套种。因此可以提高群落空间结构中垂直结构的复杂性。与单种相比,套种可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原因是抵抗力稳定性的高低与生态系统的组分多少有关,套种使得生态系统内组分增多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提高。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植物栽种密度过高导致产量较低的原因是植物间遮荫程度增加导致相互挡光,所以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产量下降。‎ ‎(3)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大豆食心虫产卵高峰期引入寄生性昆虫赤眼蜂可直接提高大豆食心虫的死亡率,从而直接降低大豆食心虫的种群密度,而赤眼蜂所同化的能量比摄取量少的原因是所摄取的物质中有部分以粪便的形式通过消化系统排出体外。‎ ‎【点睛】本题的第二空和第五空是本题的易错点,第二空的原因是学生离现实生活太远明白玉米和大豆的特征导致无法理解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第五空错因是考虑问题过于简单,纠错方法是注意读题干中上下文的联系,实际深入读题的话不难看出填“数量”是错误的。另注意分析出题人的意图。‎ ‎29.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中发现了一种开花植物,其三对相对性状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花的紫色(A)对白色(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籽粒圆形(D)对籽粒皱缩(d)为显性。现用某一植株与白花矮茎皱粒(aabbdd)植株杂交得到F1‎ ‎,然后让F1进行测交,所得F2中紫花矮茎皱粒 :白花矮茎皱粒 :紫花矮茎圆粒 :白花矮茎圆粒=3 :3 :1 :1。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中另一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 ‎(2)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其中基因型为AbD的配子占_______。‎ ‎(3)若让F1植株随机杂交,其子代中圆粒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 ‎(4)若D基因纯合致死,则F1中紫花矮茎圆粒植株自交,其子代中紫花矮茎圆粒 :紫花矮茎皱粒 :白花矮茎圆粒 :白花矮茎皱粒=__________。‎ ‎【答案】 (1). 紫花矮茎圆粒 (2). AabbDd和 Aabbdd (3). 1 :1 (4). 1/8 (5). 7/16 (6). 6:3 : 2: 1‎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测交实验能够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以及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详解】(1)由分析可知本题的突破口应由测交入手。由F1测交所得F2中紫花矮茎皱粒 :白花矮茎皱粒 :紫花矮茎圆粒 :白花矮茎圆粒=3 :3 :1 :1可知F1不止一种类型。根据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Dd和Aabbdd,由F1的基因型可推知另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Dd表现型为紫花矮茎圆粒。‎ ‎(2)F1的基因型有两种分别是AabbDd和Aabbdd,前者能产生四种配子,后者能产生两种配子,经分析知F1测交后代的比例由紫花矮茎皱粒 :白花矮茎皱粒 :紫花矮茎圆粒 :白花矮茎圆粒=1:1:1:1和紫花矮茎皱粒 :白花矮茎皱粒=2:2,故不难分析出F1群体中 AabbDd: Aabbdd =1:1。同时由测交后代表型比可推知F1群体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bd:abd:AbD:abD=3 :3 :1 :1。其中基因型为AbD的配子占1/8。‎ ‎(3)因为只求解圆粒植株所占的比例所以可将问题简化只考虑Dd:dd=1:1,求解随机杂交的方法需要求出群体中D配子占比为1/4,d占比为3/4;列出棋盘不难算出后代中dd占比为9/16、DD占比为1/16、Dd占比为6/16,故其子代中圆粒植株所占比例是7/16。‎ ‎(4)若D基因纯合致死,则F1‎ 中紫花矮茎圆粒基因型为AabbDd,让该植株自交,根据分离定律可分别计算:Aa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紫花:白花=3:1,因为DD纯合致死,故Dd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圆粒:皱粒=2:1,根据自由组合定律让两个比例相乘可得出F1中紫花矮茎圆粒自交其子代中紫花矮茎圆粒 :紫花矮茎皱粒 :白花矮茎圆粒 :白花矮茎皱粒=6:3 : 2: 1。‎ ‎【点睛】本题的突破口在于测交比例的灵活运用。易错点在最后两空。学生对群体随机杂交的计算掌握不牢,对致死的突破尚有欠缺。‎ ‎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 ‎30.某地土壤中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从该地土壤中筛选获得了一种只能降解、利用化合物A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高压蒸汽灭菌。‎ ‎(2)②中用于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化合物A作为唯一__________。‎ ‎(3)测定②中活细菌的数量,常采用__________法。在某一次实验中,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菌落数较__________。在6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液0.1 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175和191,则每毫升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__________。‎ ‎(4)④作为对照,该细菌在④中不生长,在⑤中生长,④与⑤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 ‎【答案】 (1). 灼烧灭菌 (2). 干热灭菌 (3). 碳源 (4). 稀释涂布平板 (5). 少 (6). 1.7 5×108 (7). ④的培养基中没有加入化合物A作为碳源,而⑤的培养基中加入了化合物A作为碳源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和筛选方法。微生物的培养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常用灭菌方法如下:‎ ‎1、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的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燃烧,可以迅速的彻底地灭菌。‎ ‎2、干热灭菌,将灭菌物品放入干热灭菌箱内在160-170度加热1-2小时可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3、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进行灭菌的方法。‎ ‎4、实验室内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单菌落,但后者还可以进行活菌计数。‎ ‎【详解】(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实验器材。‎ ‎(2)因为要筛选只能降解、利用化合物A的细菌,所以要求选择培养基中只加入化合物A作为唯一碳源。‎ ‎(3)结合题干实验过程可知,活菌计数法通常采取了稀释涂布平板法。该方法与血球计数法相比结果偏小,因为后者把死的菌体也即入其中。在6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接种并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只有156、178、175和191四个平板符合计数要求,所以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156+178+191+175)÷4÷0.1×105=1.75×108个。‎ ‎(4)④作为对照,该细菌在④中不生长,在⑤中生长,④与⑤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④的培养基中没有加入化合物A作为碳源,而⑤的培养基中加入了化合物A作为碳源。用这种方法可以检验获得的菌种是否符合要求。‎ ‎【点睛】本题的第六空为易错点。学生虽然知道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的计算公式,但是欠缺在对数据的处理上。13和462不在我们正常的计数范围30-300内,应排除在外。‎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31.为了解决番木瓜环斑病毒引起番木瓜产量下降问题,我国研发了抗番木瓜环斑病毒转基因番木瓜品种。下图表示该抗番木瓜环斑病毒转基因番木瓜的主要培育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番木瓜环斑病毒是一种变异性很强的RNA病毒。要想获得番木瓜环斑病毒复制酶基因,可先将番木瓜环斑病毒的RNA经过__________形成cDNA,再利用__________切割获得的双链cDNA来获取该病毒复制酶基因。‎ ‎(2)在过程①的操作中,需要将番木瓜环斑病毒复制酶基因插入Ti质粒的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在过程②的操作中,将重组Ti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 ‎(3)给番木瓜细胞转入外来基因,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可采用__________技术来检测愈伤组织中是否导入了外来基因。图中过程④和⑤中芽和根的分化与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有关。‎ ‎【答案】 (1). 逆转录 (2). 限制酶 (3). T-DNA (4). T-DNA可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 DNA上 (5). 大量复制目的基因 (6). DNA分子杂交 (7).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解析】‎ ‎【分析】‎ ‎(1)考查基因工程育种的过程。图示过程中①为获得重组DNA的过程,该过程中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②为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③为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番木瓜细胞进行组培的过程,表示其中的脱分化、④为再分化生出芽的过程、⑤为再分化生出根的过程。④与⑤的分化方向与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有关。‎ ‎(2)在分子水平上的检测目的基因有三种方法: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即C选项;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详解】(1)因为番木瓜环斑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要想获得番木瓜环斑病毒复制酶基因,需先将番木瓜环斑病毒的RNA经过逆转录过程形成cDNA,再利用限制酶切割获得的双链cDNA来获取该病毒复制酶基因。‎ ‎(2)在过程①的操作中,因为Ti质粒的T-DNA是可转移的DNA 所以需要将番木瓜环斑病毒复制酶基因插入其中,进而T-DNA可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 DNA上。因为大肠杆菌经常作为工程菌且易培养故在过程②的操作中,将重组Ti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以便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基础。‎ ‎(3)据分析知:本题中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来检测。过程④和⑤中芽和根的分化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有关。‎ ‎【点睛】本题第四、五、六空为易错点。原因在于对T-DNA的特性理解不清,大肠杆菌的作用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不会提及的,这个需要同学们根据做题的经验去分析。同时本题讲解过程中注意强调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成功的方法,这也是学生的易混点。‎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