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作业(湖北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作业(湖北专用)

‎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DNA 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作业 (湖北专用)‎ ‎1.(2019·山东烟台模拟)下列关于DNA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是脱氧核苷酸的多聚体 B.每个DNA分子均含有A、T、C、G四种碱基 C.每个DNA分子中A+T的量等于G+C的量 D.DNA分子的一条链上相邻碱基之间不是以磷酸二酯键相连的 解析 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是脱氧核苷酸的多聚体,A正确;因为A和T配对,G和C配对,所以每个DNA分子中含有A、T、C、G四种碱基,B正确;每个DNA分子中A和T的数量相同,G和C的数量相同,C错误;DNA分子的一条链上相邻碱基之间以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的,D正确。‎ 答案 C ‎2.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DNA的碱基排列在内侧,互补链间的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性 B.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C.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解析 组成DNA的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互补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正确;不同的DNA分子,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不同,而且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也存在差异,所以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B正确;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1∶2,C错误;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正确。‎ 答案 C ‎3.(2019·山东K12联盟)生物体内DNA复制发生在(  )‎ A.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B.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解析 DNA的复制一般发生在分裂间期,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A正确;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已经完成了DNA的复制,B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它们是复制而来的,C错误;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DNA分子都已经复制了,D错误。‎ 答案 A ‎4.M13噬菌体是单链DNA生物,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首先形成复制型(RF)的双链DNA分子,如果该噬菌体的DNA碱基组成是:G=40%,C=20%,A=24%。那么,RF中碱基构成情况是(  )‎ A.A=12% B.T=32%‎ C.C=30% D.G=20%‎ 解析 复制型(RF)的双链DNA分子,1链为G1=40%,C1=20%,A1=24%,T1=16%,则2链为G2=20%,C2=40%,A2=16%,T2=24%,因此G=30%,C=30%,A=20%,T=20%,C正确。‎ 答案 C ‎5.(2019·北京丰台模拟)研究人员将含14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5NH4Cl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将DNA热变性处理,即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管中出现的两种条带分别对应下图中的两个峰,则大肠杆菌的细胞周期为(  )‎ A.4 h B.6 h ‎ C.8 h D.12 h 解析 将含14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5NH4Cl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DNA变性离心后,得到14N-DNA占1/8,15N-DNA占7/8,则子代DNA共8条,繁殖了3代,细胞周期为24/3=8,C正确。 ‎ 答案 C ‎6.(2019·山东名校联盟)人的最长的DNA分子可达36 mm,DNA复制速度约为 ‎4 μm/min,但复制过程仅需40 min左右即可完成,这可能是因为(  )‎ A.边解旋边复制 B.只有一个复制起点,但解旋之后可以向着两个方向复制 C.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D.复制起点多,分段同时复制 解析 由题意知,长为36 mm DNA分子进行复制,如果只从一个位点复制需要的时间是36×1 000÷4=9 000分钟,而实际复制过程中只需要40 min左右即完成,由此可以推出该DNA分子复制时具有多个起点,同时分段复制,故选D。‎ 答案 D ‎7.(2019·山东泰安模拟)如图甲是DNA分子局部组成示意图,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的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有________种碱基,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之间通过________相连。‎ ‎(2)图乙过程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进行的主要场所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图乙的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 ‎(4)由图可知,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5)已知某DNA分子共含1 000个碱基对、2 400个氢键,则该DNA分子中含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________个;若将其复制4次,共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 解析 (1)甲图中有A、T、C、G共4种碱基,每一条DNA单链上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所以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而同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的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 ‎(2)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在真核细胞中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在原核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是拟核(或细胞质)。‎ ‎(3)乙图的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是合成DNA的过程,所以所需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 ‎(4)由题意可知,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说明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 ‎(5)设鸟嘌呤G的含量为X个,腺嘌呤A的含量为Y个,则X+Y=1 000,3X+2Y=2 400,可求出X为400,Y为600,即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400个;复制4次,形成16个子代DNA,但其中由亲代保留的两条链不需要原料,所以需要原料合成的实质就是15个DNA,共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15×600=9 000个。‎ 答案 (1)4 2 氢键 (2)细胞核 拟核(或细胞质)‎ ‎(3)脱氧核苷酸 (4)边解旋边复制 (5)400 9 000‎ ‎8.(2019·北京海淀模拟)双链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早在1966年,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形成互补子链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如图1)。为验证这一假说,冈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T4噬菌体在20 ℃时侵染大肠杆菌70 min后,将同位素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2秒、7秒、‎ ‎15秒、30秒、60秒、120秒后,分离T4噬菌体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分子变性、全部解螺旋,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请分析回答:‎ ‎(1)若1个双链DNA片段中有1 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350个,该DNA连续复制四次,在第四次复制时需要消耗________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2)以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最终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解旋在细胞中需要解旋酶的催化,在体外通过加热也能实现。解旋酶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但能__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在DNA分子加热解链时,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需要解链温度越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与60秒结果相比,120秒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结果为冈崎假说提供的有力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已知1个双链DNA片段中共有A+T+G+C=2 000个碱基,其中T=350个。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在该DNA片段中, A=T=350个,C=G=650个。该DNA连续复制四次,在第四次复制时需要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24-1)×650- (23-1)×650=5 200个。‎ ‎(2)以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因 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被大肠杆菌吸收,为噬菌体DNA复制提供原料,所以最终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 ‎(3)解旋酶能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在每个DNA分子中,碱基对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而且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含有的氢键数越多,‎ DNA结构越稳定,因此在DNA分子加热解链时,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需要解链温度也越高。‎ ‎(4)已知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图2显示:与60秒结果相比,120秒结果中有放射性的单链距离试管口较远,说明短链片段减少,其原因是:短链片段连接形成长片段,所以短链片段减少。在图示的实验时间内,细胞中均能检测到较多的短链片段,为冈崎假说提供了实验证据。 ‎ 答案 (1)5 200 (2)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被大肠杆菌吸收,为噬菌体DNA复制提供原料,所以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 (3)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氢键数越多,DNA结构越稳定 ‎(4)短链片段连接形成长片段,所以短链片段减少 在实验时间内,细胞中均能检测到较多的短链片段 ‎9.(2019·北京四中模拟)某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下列选项提到的碱基中,可能是“P”的是(  )‎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解析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分子经过两次复制后,以突变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为U—A,A—T,而另一条正常,以正常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为G—C、C—G,因此被替换的P可能是G或C,故选D。‎ 答案 D ‎10.(2019·山东名校联盟)在研究细胞DNA复制时,先在低剂量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基培养细胞,3H可以掺入正在复制的DNA分子中,使其带上放射性标记。几分钟后,将细胞移到含有高剂量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收集、裂解细胞,抽取其中的DNA进行放射性自显影检测,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图可以说明DNA进行双向复制 B.此过程必须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任一条链中A=T,G=C C.若将该DNA进行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和四种碱基 D.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a,则互补链中该比值为1/a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中间为低放射性区域,两边为高放射性区域,说明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A正确;此过程必须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中的A与另一条链中的T配对,一条链中的G与另一条链中的C配对,B错误;若将该DNA进行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C错误;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a,则互补链中该比值也是a,D错误。‎ 答案 A ‎11.(2019·北京东城模拟)1953年沃森与克里克发表了DNA双螺旋结构论文后,紧接着发表了DNA自我复制的论文,下列关于DNA复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沃森与克里克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设计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B.复制时需要在解旋酶作用下,把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这个过程叫解旋 C.如果把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32P进行标记,此细胞经过4次有丝分裂,则含有的标记链数占总数的1/8‎ D.某双链DNA分子中有腺嘌呤X个,其连续复制,第n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X·2n-1‎ 解析 沃森与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出了半保留复制的假说,A错误;解旋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B错误;分裂4次,该DNA也复制4次,共产生16个DNA分子,含有的标记链数占总数的2/32,即1/16,C错误;某双链DNA分子中有腺嘌呤X个,则胸腺嘧啶为X个,第n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X·2n-1,D正确。‎ 答案 D ‎12.(科学探究)通常DNA分子复制从一个复制起始点开始,有单向复制和双向复制,如下图所示:‎ 放射性越高的3H—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3H—脱氧胸苷),在放射自显影技术的图像上,感光还原的银颗粒密度越高。请利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低放射性3‎ H—脱氧胸苷和高放射性3H—脱氧胸苷,设计实验以确定大肠杆菌DNA复制的方向,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确定大肠杆菌DNA复制的方向。实验原理是:①放射性越高的3H—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3H—脱氧胸苷),在放射自显影技术的图像上,感光还原的银颗粒密度越高。②3H—脱氧胸苷是DNA复制的原料;依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利用3H标记的低放射性和高放射性的脱氧胸苷使新形成的同一条DNA子链上出现低放射性区段和高放射性区段。③利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检测子链上银颗粒密度的高低及其分布来判断DNA复制的方向。综上分析可知该实验思路为:复制开始时,首先用含低放射性3H—脱氧胸苷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转移到含有高放射性3H-脱氧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复制起点和复制起点两侧银颗粒密度情况。‎ ‎(2)依据实验思路可知:若DNA分子复制为单向复制,则复制起点处银颗粒密度低,远离复制起点的一侧银颗粒密度高。若DNA分子复制为双向复制,则复制起点处银颗粒密度低,复制起点的两侧银颗粒密度高。‎ 答案 (1)复制开始时,首先用含低放射性3H-脱氧胸苷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转移到含有高放射性3H-脱氧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复制起点和复制起点两侧银颗粒密度情况 ‎(2)若复制起点处银颗粒密度低,一侧银颗粒密度高,则DNA分子复制为单向复制;若复制起点处银颗粒密度低,复制起点的两侧银颗粒密度高,则DNA分子复制为双向复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