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南省郴州市高二上学期学科教学状况抽测(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解析版
湖南省郴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科教学状况抽测(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选择题 1. 下列成分在血浆和组织液中含量差别最大的是 A. 葡萄糖 B. 尿素 C. 蛋白质 D. 钠离子 【答案】C 【解析】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以及各种内环境成分之间的差别,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内环境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成分的差异。 2.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的稳态体现在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B.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答案】B 【解析】内环境的稳态体现在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而不是恒定不变,A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B错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正确。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维持机制和意义,对于内环境稳态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 下列不属于突触结构的是 A. 突触小泡 B. 突触前膜 C. 突触后模 D. 突触间隙 【答案】A 【解析】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形成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形成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故突触小泡不属于突触结构。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突触结构,考查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要注意突触小泡不是突触的结构。 4. 下列激素不是由垂体分泌或释放的是 A. 促甲状腺激素 B. 促胰液素 C. 生长激素 D. 抗利尿激素 【答案】B 【解析】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都是由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而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其生理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选:B。 【点睛】本题考查垂体分泌的激素,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5. 下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A. 淋巴因子 B. 溶菌酶 C. 抗体 D. 溶酶体 【答案】D 【解析】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而溶酶体是一种细胞器而不是物质,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故选:D。 【点睛】对于免疫活性物质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6. 下列不属于动物激素调节特点的是 A. 微量 B. 高效 C. 通过极性运输 D.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答案】C 【解析】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有:(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2)通过体液运输:激素产生后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产生后随血液运往全身,但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激素调节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对激素调节的特点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回忆激素调节的特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7. 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是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 B. 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C. 生长素是以色氨酸为原料在核糖体中合成的 D. 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尖 【答案】D 【解析】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是根冠与萎蔫的叶片等,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A错误;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而不能促进果实的成熟,B错误;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并不是蛋白质,故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C错误;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尖,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总结归纳相关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是解题的关键。 8. 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④ B. 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②④ C. 生长但不弯曲的是①④ D. 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①⑤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尖端是感光部位,图中①用锡箔遮住尖端,因此直立生长;②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且尖端能够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因此弯向右侧光源生长;③切去尖端将不生长也不弯曲;④切去尖端后,中间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并且单侧光对其无刺激作用,因此直立生长;⑤胚芽鞘切去尖端后,在胚芽鞘的右侧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因此胚芽鞘弯向左侧弯曲生长。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以及向光性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要能够识记胚芽鞘尖端是接受光刺激的部位,同时也是感光部位;明确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能够根据图示处理判断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并结合选项进行相关判断。 9. 莽山国家森林公园保存有6000公顷的原始森林,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公园内有大量的动植物资源。公园内所有生物构成的生命系统的层次是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同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根据这三个概念可知公园内所有生物构成的生命系统的层次是群落。 故选:B。 10. 成龙同学去东江湖旅游,看到东江湖美景,心旷神怡,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A. 直接价值 B. 间接价值 C. 潜在价值 D. 精神价值 【答案】A 【解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与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与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又叫生态功能,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综上所述,成龙同学去东江湖旅游,看到东江湖美景,心旷神怡,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故选:A。 11. 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 B. a处的神经递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 图中有三个神经元,b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小于a处 D. 针刺①处引起的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在反射弧上,兴奋是沿着 的方向传递的,因此d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不能测到电位变化,A错误;神经递质分泌后进入a(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内的液体属于组织液,因此a处的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b处兴奋是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较快,而a处则为突触,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时由于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信号转换,时间较长,速度较慢,b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a处,C错误;因为有突触的存在,针刺①处引起的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12. Ⅰ型糖尿病可能是因人的第六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该损伤基因的表达使胰岛B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HLA-D抗原,T细胞被其刺激并激活,最终攻击并使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B. Ⅰ型糖尿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C. Ⅰ型糖尿病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D. 上述过程不产生记忆细胞 【答案】C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损伤的HLA—D基因的表达,使胰岛B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HLA-D抗原,T淋巴细胞被其刺激并激活,最终攻击并使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说明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A错误;由题意可知,Ⅰ型糖尿病是由T淋巴细胞被激活攻击胰岛B细胞引起的,是自身免疫疾病,B错误;由题意知,Ⅰ型糖尿病是由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即基因突变引起的,C正确;在细胞免疫过程中,在抗原的刺激下也有记忆细胞的产生,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免疫调节、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分析题干信息可知,Ⅰ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是: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使胰岛B细胞表面表达异常的HLA-D抗原,异常的HLA-D抗原激活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杀伤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胰岛素减少,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 13. 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长时间处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产热量>散热量 B. 上图可体现出激素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C. 下丘脑是体温的调节中枢,能够形成温觉 D. 据图可知人体体温维持正常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答案】B 【解析】长时间处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产热量<散热量,使人的体温降低,A错误;上图可体现出激素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即下丘脑→垂体→甲状腺,B正确;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产生感觉的中枢都在大脑皮层,所以形成冷觉、温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C错误;据图可知人体体温维持正常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果,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过程和图文转化能力,需要学生以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为前提。 14. HIV是RNA病毒,下列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能传播HIV B. HIV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B淋巴细胞 C. 感染者可通过母婴途径将艾滋病遗传给子代 D. 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更容易患流感、恶性肿瘤等疾病 【答案】D 【解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艾滋病不会通过蚊子叮咬传播,A错误;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使人死亡,B错误;艾滋病属于传染病,不是遗传病,因而感染者可通过母婴途径将艾滋病传播给子代,而不是遗传给后代,C错误;HIV病毒进入人体后,破坏T淋巴细胞,使感染者的免疫力受到抑制,因此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更容易患流感、恶性肿瘤等疾病,D正确。 15.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5℃上升至30℃,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尿量、耗氧量及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 减少、减少、增加、降低 B. 增加、增加、增加、不变 C. 减少、增加、增加、不变 D. 增加、减少、减少、不变 【答案】D 【解析】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5℃升至30℃时,人体的温觉感受器兴奋,维持体温恒定需要的能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少,耗氧量减少;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5℃升至30℃时,人体皮肤排汗增加,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由于体温的相对稳定,所以酶活性基本不变。因此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等知识,要求学生识记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具体过程,同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5℃降到30℃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情况。 16.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 群落的次生演替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 C. 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比次生演替速度要慢得多 D. 动、植物群落的演替都与光照条件有关 【答案】B 【解析】群落自然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A正确;群落的次生演替不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就不能演替成森林阶段,B错误;与次生演替相比,群落初生演替不具有原有的植被和土壤条件,因此初生演替速度比次生演替速度要慢得多,C正确;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是植物在争夺阳光过程中出现优势种而形成的,动物群落的食物直接或间接都来自于植物,所以与光照也有一定的关系,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群落及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特征的理解,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 17. 下列有关反射与反射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B. 反射是一切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切动物都有反射 C. 反射活动必需由一定的剌激才能引起 D. 支配肌肉或腺体的传出神经末梢是效应器的一部分 【答案】B 【解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A正确;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但不是所有动物都有反射,如单细胞原生动物无神经系统,受刺激作出反应只能叫应激性,不能叫反射,B错误;反射活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即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C正确;效应器是指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因此支配肌肉或腺体的传出神经末梢是效应器的一部分,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和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18. 当大脑皮层的某区域受损时,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该区域是 A. S区 B. V区 C. H区 D. W区 【答案】A 【解析】某患者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说明其运动性语言中枢受到损伤,即大脑皮层的S区受到损伤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各语言中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区分各语言中枢的功能及受损时的症状。 19.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血糖调节是在神经、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B. 甲状腺激素促进糖的氧化,因而起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 D. 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所有的糖原分解转化为血糖 【答案】B 【解析】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相关激素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A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但没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是胰岛素,B错误;胰岛素是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C正确;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肌糖原分解转化为血糖,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B选项中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一是促进幼年动物个体的发育;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三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0. 下列措施不属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A. 延长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 B. 使用性引诱剂,降低害虫出生率 C. 使用化学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 D. 使用一定频率的光处理种子,促进萌发 【答案】C 【解析】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是利用物理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不符合题意;使用性引诱剂,降低害虫出生率,属于化学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B不符合题意;施用化学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不属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C符合题意;使用一定频率的光处理种子,促进萌发,属于物理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 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最可能代表脱落酸、赤霉素 B. 丙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C. 甲、乙、丙的化学本质都是有机物 D. 丙促进细胞的伸长作用不受乙烯影响 【答案】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 碳循环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载体 C. 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碳基本相等 D.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的大小是由这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决定的 【答案】C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因此可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在碳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物质是能量的载体,B正确;大气中的碳来自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呼吸作用释放,所以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远大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碳,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所以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的大小是由这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决定,D正确。 23. 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实施的二孩政策可以调节人口的出生率,改变人口的年龄组成 B. 农民对某个农田放弃管理后,该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打破碳循环肀衡,引起温室效应 D. 蜜蜂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答案】D 【解析】全面二孩政策直接调节的是人口的出生率,能改变人口的年龄组成,A正确;农田放弃管理后,该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短时间内二氧化碳大量释放,导致温室效应,C正确;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属于行为信息,调节的是种内关系,D错误。 24. 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 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时,常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去进行调查 B.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不存在群落的空间结构 C. 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 D. 利用小动物的趋光趋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答案】C 【解析】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A错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存在群落的空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动物群落也存在分层现象,B错误;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C正确;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趋湿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调查其丰富度,D错误。 25. 某水库已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其中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库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表现为随机分布的空间特征 B. 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C.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水库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容易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种群密度偏大 D. 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无关 【答案】C 【解析】一个水库中所有的鱼种类不止一种,不属于种群,A错误;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B错误;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种群中个体数(N)/标志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偏大,C正确;群落中植物因光照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这又可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从而为动物分层提供了基础,D错误。 26. 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迁人新环境中的种群一定呈现“J”型增长 B. 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速率越来越小 C. 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 D. 种群K值只受生物的生存能力等遗传因素影响,不受环境影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要求考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明确两种曲线的特点及其前提条件,知道种群“K”值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才会呈“J ”型增长,迁入新环境中的种群不一定呈现“J”型增长,A错误;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会减小,B错误;在自然界中,受环境条件限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C正确;种群K值既受生物的生存能力等遗传因素影响,也受环境影响,D错误。 27.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其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C. 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 戈壁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但恢复力稳定性高 【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A正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B错误;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低,C错误;戈壁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但恢复力稳定性也低,D错误。 28.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估算法 B.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数量变化起决定作用 C. 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D. 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答案】A 【解析】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逐个计数法,A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数量变化起决定作用,B正确;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与衰退型,能够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C正确;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用性引诱剂能破坏性别比例,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D正确。 29. 下列有关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B. 神经递质必须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才能改变突触后膜的膜电位 C. 当肾上腺素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时,该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D. 如果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及时失活,反射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就会受到影响 【答案】C 【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由于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A正确。神经递质属于信号物质,必须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改变突触后膜的膜电位,B正确。当肾上腺素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时,该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C错误。如果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及时失活,会导致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或抑制,反射的准确性和适应性就会受到影响,D正确。 【名师点睛】学生对于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情况的判断理解不清 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情况的判断与分析 高考中常以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为信息载体,考查对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情况作出判断以及原因分析的能力。重点掌握以下几点: (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 (2)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或占据,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可能的原因有:①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②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③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④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体的酶活性丧失,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导。 30. 某同学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生态缸,下列关于该生态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使生态缸的稳定性更好,要精选动植种类,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B. 为使能量更多的流人生态缸,应将生态缸放在室内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 C. 该人工微生态系统没有信息传递的功能 D. 密闭生态缸做得再好,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终将破坏 【答案】D 【解析】为使生态缸的稳定性更好,要精选动植种类,以提高能量利用率,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生态缸应放置在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温度过高杀死生态瓶内的生物,B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 ,该人工微生态系统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C错误;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是可能的,但达到稳定状态后,系统中的生物种类与数量有变化,稳定状态只是暂时的,当干扰超过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后,将遭到不可恢复的破坏。因此密闭生态缸做得再好,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终将破坏,D正确。 【点睛】本题以生态缸为素材,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某实验小组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分别用沾蘸法和浸泡法做了A、B两组实验,得出如下曲线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B两组实验都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B. 该实验小组在做A组实验前没有做预实验 C. 沾蘸法比浸泡法要求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要低 D. 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处理时间、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等 【答案】B 【解析】沾蘸法所用的生长素溶液浓度较高,浸泡法较低。两种方法都先把插条底部削成斜面,前者把插条底部浸在高浓度溶液几秒后取出,反复几次。后者在低浓度溶液浸泡1天后拿出。后者耗时长但用于探究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根影响时结果比较准确,因此两者均能得出实验结论,A错误;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据图可知,A组实验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范围较大且没有出现峰值,说明实验前没有做预实验,B正确;沾蘸法比浸泡法要求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要高,C错误;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D错误。 32. 下图甲是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图乙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该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中①是吞噬细胞,②是在胸腺中成熟的B淋巴细胞 B. 经过甲图中的①中溶酶体的处理,可以暴露病原体的抗原 C. 图乙中细胞甲为B细胞,其与细胞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D. 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答案】B 【解析】图中①是吞噬细胞,②是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A错误;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内含有水解酶,经过甲图中的①中溶酶体的处理,可以暴露病原体的抗原,B正确;图乙中细胞甲、乙、丙分别是B细胞、浆细胞、吞噬细胞,浆细胞不能接受抗原刺激,C错误;细胞丙(吞噬细胞)也可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D错误。 33. 某人工鱼塘里养殖了“四大家鱼”,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将水中植物吞食之后有排出,待粪便滋生微生物之后再吃下,过滤其中的微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这4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下列有关该人工鱼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四大家鱼在鱼塘空间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 四大家鱼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C. 鱼塘的浅水区和深水区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输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D 【解析】四大家鱼在鱼塘空间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据题意可知,四大家鱼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但它们共同生活在同一水体中,故在生存空间和对水中溶解氧的利用上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B错误;鱼塘的浅水区和深水区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由于人工养殖鱼类需要投喂饵料,因此输人该生态系统的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以外,还有投喂的饵料中的有机物的能量,因此输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D正确。 34.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 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 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 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点之前为静息电位,由K+外流所致,而此时膜外Na+高于膜内,膜外K+低于膜内,曲线上升过程a﹣c段是因为Na+内流所致,下降过程c﹣e段是因为K+外流所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中,细胞内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经离子通道跨膜流动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属于被动运输;而离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需要离子泵,需要消耗能量.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A、a~b段上升是因为Na+内流所致,流动过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A错误; B、b~c段上升也是因为Na+进一步内流所致,不是外流,B错误; C、c~d段下降是因为K+外流所致,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C正确; D、d~e段下降是因为K+进一步外流所致,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C.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35.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①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②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属于物质循环,①正确;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属于能量流动,②正确;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属于信息传递,③正确;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④错误。 故选:A。 36. 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依据曲线a可知,在农作物播种时密度不宜过大 B. 由曲线b可知,种群密度越大,生存斗争越剧烈 C. 根据曲线b可知,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为d时最好 D. 由曲线b可知,种群密度的变化与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等因素有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曲线b,种群密度中等时存活率最大,A正确;由曲线b可知,种群密度在最大时,存活率低,生存斗争剧烈,但在种群密度较低时,存活率也低,说明生存斗争也剧烈,B错误;根据曲线b可知,种群密度为d时,存活率最高,人工养蜂最好,C正确;由曲线b可知,种群密度的变化与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等因素有关,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密度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37. 如图表示农业科学研究所设计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图,集种植、养殖、环保于一体。下列有关生态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态农业的设计运用了生态系统 中物质多级利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原理 B. 该生态系统合理地调整了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利的部分 C.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结构 D.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水稻、玉米、蔬菜和蘑菇 【答案】B 【解析】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的原理,A错误;该生态系统运用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多级利用的原理,可以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B正确;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C错误;蘑菇属于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而水稻、玉米、蔬菜属于生产者,D错误。 38. 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半透 膜隔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0. l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若向U型管两侧加入等量同种某微量物质,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明显高于左侧,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什么? A. 蔗糖 B. 蔗糖酶 C. 麦芽糖酶 D. 麦芽糖 【答案】C 【解析】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加入到被半透膜隔开的U 型管中,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若向U型管两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必需使得右侧浓度上升,才能使得右侧液面高度高于左侧。如果向麦芽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麦芽糖酶,麦芽糖将水解为葡萄糖,由此形成的葡萄糖溶液浓度大于左侧的蔗糖溶液浓度,从而导致右侧液面升高,由于酶具专一性,若向麦芽糖溶液中加入蔗糖酶,右侧液面不变。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渗透作用中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39. 某研究小组正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问题合理的假设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本探究实验需要做对照和重复实验 C. 在显微计数的过程中,如果在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难以数清,应在更高倍 的下 D. 在显微计数的过程中,如果每个小方格酵母菌的平均数量为10个,则1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目为4×107个 【答案】D .................................... 40. 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A、B、C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乙图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为a,B体重增加x至多需要A的量为 y,则 y=20ax+5x C. 丙图中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传递到B D. 从研究内容来看,甲、乙、丙所代表的生命系统层次分别属于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 【答案】C 【解析】甲图中A—D依次为:组织液、淋巴、血浆、细胞内液,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为细胞质基质,而不是组织液、血浆或淋巴,A错误;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1)需最多能量:按10%计算;(2)需最少能量:按20%计算。乙图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为a,则B占的比例为1-a。B体重增加x,至多需要A的量为y,按照能量传递效率10%计算,从A→C→B这条食物链,需要A的量为ax÷10%÷10%,即100ax;按照A→B这条食物链,需要A的量为(1-a)x÷10%,即10×(1-a)x,则总共消耗A的量y=100ax+10×(1-a)x=90ax+10x,B错误;丙图中,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C为消费者、D为大气中的CO2,碳在生物群落之间(A传递到B)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C正确;乙表示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因此不能构成群落,D错误。 二、非选择题 41. 根据《必修三》所学内容填空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中,有一种技术是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繁殖优势天敌、发展性外激素等方法来控制有害动物。这种技术叫____________。 (3)物质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具全球性。 (4)____________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5)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____________。 (6)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叫____________。 【答案】 (1).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 生物防治 (3). 反复利用 (4). 兴奋 (5). 淋巴细胞 (6). 植物生长调节剂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对必修三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知识点由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神经调节、免疫调节以及植物的激素调节等内容。需要学生识记及掌握必修三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及重点、主干内容,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同学们可以选择运用比较法,把课本中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利于将知识系统化,并形成知识结构网络。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帮助同学们对教材中有联系的前后知识加以比较,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同学们良好的思维方法。例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免疫调节三道防线的比较、动植物激素调节的比较、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比较等,这样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同学们在复习生物必修三时对于教材内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因为每本教材中都有重要的章,每章甚至每节中,都有重点内容,这些内容是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必须重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正确理解。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中,有一种技术是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繁殖优势天敌、发展性外激素等方法来控制有害动物。这种技术叫生物防治。 (3)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反复利用、具全球性。 (4)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5)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 (6)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叫植物生长调节剂。 。 42. 如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 J·m-2·a-1)。请回答 (1)从能量流动角度看,处于食物链顶位的大鱼种群能量最少,原因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且__________。 (2)该食物网最长的食物链有______个营养级,其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3)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中鱼的最大数量称为__________,中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__。 【答案】 (1). 逐级递减 (2). 五 (3). 19 (4). 环境容纳量(或K值) (5). 捕食和竞争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要求学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具体过程,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及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图中数据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需要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进行传递,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10%-20%。 (1)图中大鱼位于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且逐级递减,故处于食物链顶位的大鱼的种群数量最少、能量也最少。 (2)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a→小鱼e→中鱼d→大鱼f,共有五个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3700+4200=7900 J·m-2·a-1,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451+210+840=1501 J·m-2·a-1,再根据能量传递效率公式可知,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01÷7900×100%=19%。 (3)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中鱼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或K值),据图可知,中鱼可以以小鱼为食物,二者之间是捕食关系;中鱼与小鱼都捕食浮游动物a,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因此中鱼与小鱼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43. 下图表示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细胞因子是细胞对刺激应答时分泌的物质(如淋巴因子),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据图回答 (1)应激状态下下丘脑释放的CRH增多,最终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多,对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有____________作用,从而使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这种使激素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糖皮质激素能限制骨骼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与___________(激素)的作用相反。 (2)病毒感染能刺激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从而促进效应T细胞的数量增多,增强____________免疫功能。IL-2也能促进ACTH的分泌,使糖皮质激素增多,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这种调节机制的意义是使机体的免疫反应保持适度,防止出现____________病。 (3)研究表明,老年动物(包括人)在应激条件下容易引起感染和肿瘤。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抑制 (2). 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 (3). 胰岛素 (4). 细胞 (5). 自身免疫 (6). 应激条件下,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除功能降低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涉及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形能力,并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通过平时加以训练提升能力。据图可知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使得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进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细胞免疫由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的作用,T细胞还能分泌淋巴因子,加强相关免疫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1)从图解中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体现了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所以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 而使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这种使激素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是反馈调节。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而糖皮质激素能限制骨骼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所以糖皮质激素与胰岛素作用相反。 (2)效应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作战部队,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使效应T细胞的数量增多、功能增强,所以增强了细胞免疫功能。IL-2能促进ACTH的分泌,使糖皮质激素增多,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意义是使机体的免疫反应保持在适当的强度,防止出现自身免疫病。 (3)从图中信息可知,在应激条件下,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抑制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除功能降低,所以老年动物(包括人)在应激条件下容易引起感染和肿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由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类比推理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的调节方式。 44. 图甲为横放的植株,图乙和图丙为横放后1〜4处生长素浓度变化曲线(虚线代表生长素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的浓度),图丁为种子萌发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能体现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是 A.根的向地生长 B.茎的背地生长 C.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 (2)图甲幼苗横放后,1、2处起始浓度变化为图 ____________(乙/丙)对应的曲线,图乙中C对应的浓度比图丙中D对应的浓度要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丁曲线分析,________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这种激素对果实的作用效果是促进果实的____________。 (4)结合图丁曲线及激素作用分析,细胞分裂素先增加,赤霉素后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2). 乙 (3). 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 (4). 脱落酸 (5). 衰老和脱落 (6). 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先分裂,后伸长生长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重点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的有关生长素的知识答题,同时能根据曲线图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分析题图:甲为横放的植株,其中2点的生长素表现抑制生长,1、3、4都表现促进生长;图乙应该是1点和2点生长素浓度的变化,其中A1表示2点生长素的浓度变化,A2表示1点生长素的浓度变化;B1表示4点生长素的浓度变化,B2表示3点生长素的浓度变化;图丁说明种子萌发过程中,受多种激素的影响。据此答题。 (1)根的向地性是指近地侧(即图甲中的2点)生长素浓度高,抑制近地侧生长;远地侧(即图甲中的1点)生长素浓度低,促进远地侧生长。所以根表现为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而茎的背地性是指近地侧生长素(图甲中的4点)浓度高,促进近地侧生长快;而远地侧(图甲中的3点)浓度低,促进远地侧生长慢。所以茎表现为背地生长,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故选:A。 (2)甲幼苗横放后,在重力作用下,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升高,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降低。由于根对于生长素比较敏感,近地侧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根的生长,远地侧较低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根的生长,这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因此1、2处起始浓度变化为图乙对应的曲线。由于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图乙中C对应的浓度比图丙中D对应的浓度要低。 (3)从图丁曲线可以看出,脱落酸含量下降种子会萌发,说明脱落酸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这种激素对果实的作用效果是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4)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赤霉素促进细胞的伸长,结合图丁曲线及激素作用分析,细胞分裂素先增加,赤霉素后增加的原因可能是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先分裂,后伸长生长。 45. 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1)如果在H区的传人纤维 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 “记忆”,下图为这 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内Ca2+与 共同作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2)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 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 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______________。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 受体能否磷酸化,该实验方案有两处不完善,请补充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协助扩散 (2). 钙调蛋白 (3). Ⅱ (4). C、B (5). 该实验方案存在两处缺陷第一,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第二,应补充施加HFS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的实验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通过研究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考查神经调节和实验设计分析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而判断相关过程变化,明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 (1)分析图解可以看出,突触后膜外的Ca2+浓度高,膜内Ca2+的浓度低,并且其运输需要借助于细胞膜上的N受体,因此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图中显示,Ca2+进入细胞后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球形变成多边形),C酶被激活。 (2)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说明H区神经细胞内的A受体结合到细胞膜上,该结果为图中的II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②实验的自变量为短肽,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所用短肽与T的氨基酸数目相同序列相同,对照组所用短肽应与T的氨基酸数目相同序列相反。故选:C、B。 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 受体能否磷酸化,该实验方案有两处不完善,第一:还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第二检测的实验结果应可操作,膜A受体是否磷酸化不易检测,应补充施加HFS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的实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