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湖南省湘潭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湖南省湘潭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湘潭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物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 A.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 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C. 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 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答案】A ‎【解析】‎ 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是升高血糖浓度,两者为拮抗作用,且两者都由胰岛分泌。‎ ‎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呼吸酶 B. 乙酰胆碱 C. 血红蛋白 D. 载体蛋白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是呼吸酶,属于胞内酶,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 B、神经末梢内部的突触小泡里面含有乙酰胆碱,当神经冲动传到末梢后,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并扩散到突触后膜处。突触间隙的液体属于组织液,因此乙酰胆碱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 C、血红蛋白分布在红细胞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D、载体蛋白分布于生物膜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B。‎ ‎3.人类培育的动植物品种数量十分繁多,如月季品种在我国有1000个左右,这体现了 A. 数量多样性 B. 遗传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如月季品种有1000种左右,即同一种生物存在多种多样的品种,这体现了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蓝藻既是生产者,也是原核生物,在生产者和原核生物的交集中;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同时也是原核生物,在原核生物和分解者的交集中,A正确。‎ 故选A。‎ ‎5.环孢霉素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 )‎ A. 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B. 攻击寄生在细胞中的病毒 C. 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D. 治疗艾滋病 ‎【答案】A ‎【解析】‎ ‎【详解】A、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进而对移植器官产生免疫排斥反应,而环孢霉素A能抑制T细胞增殖,降低了细胞免疫能力,降低移植器官的免疫排斥反应,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A正确;  B、环孢霉素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不能直接攻击寄生在细胞中的病毒,B错误;  C、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能清除体内的癌细胞,环孢霉素能抑制T细胞增殖,故环孢霉素A不能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C错误;  D、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环孢霉素A不能治疗艾滋病,D错误。  故选A。‎ ‎6.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条件变化时体内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 ‎ A. 饥饿――胰高血糖素 B. 寒冷――甲状腺激素 C. 高盐饮食――抗利尿激素 D. 剧烈运动――生长激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度饥饿时,血糖浓度会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A不符合题意;  B、甲状腺激素会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在寒冷环境下其分泌量会增多,B不符合题意; ‎ C、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C不符合题意;‎ D、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其分泌量与是否剧烈运动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7.人体的尿液以其较低的PH和冲洗作用使得大多数病原体无法在尿道中生存,这种免疫方式属于 A. 非特异性免疫 B. 人工免疫 C. 二次免疫 D. 疫苗免疫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体的尿液以其较低的PH和冲洗作用使得大多数病原体无法在尿道中生存,这种清除不是针对特定病原体,不具有特异性,所以属于非特性免疫。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8.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② D. ④→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当某一点受到刺激时,刺激点膜外变为负电位,膜内变为正电位,即由图④变为图①,D正确。故选D。‎ ‎9. 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A. 100只 B. 200只 C. 300只 D. 400只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中纵坐标为种群增长速率,所以第10年时增长速率最大,相当于S型曲线的K/2的水平,所以环境容纳量为2×200=400。故选D。‎ ‎10.如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ADH(抗利尿激素)促进的过程编号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ADH(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①过程为肾小囊的过滤作用,②过程为肾小管的重吸收,③过程为血液循环,④过程为尿液排出,所以ADH(抗利尿激素)促进的过程编号是②,即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 B. 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多级利用 C. 实现废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 D. 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B错误。‎ A、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导向建立的,故A正确;‎ CD、生态农业能实现废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CD均正确。‎ 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农业,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金莲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病原体的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称为“扫帚病”。推测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 )现象 A. 顶端优势 B. 向光性 C. 高度不育 D. 秋天落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顶端优势时侧芽生长受抑制,由题意中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能使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可说明该物质能促进侧芽生长,从而解除顶端优势,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的原因不包括 A. 每个营养级生命活动的维持总要消耗能量 B. 照射到生产者上的太阳能没有被全部固定 C. 每个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D. 上一个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个体未被下一个营养级捕食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各营养级的能量都有一部分参与该生物呼吸作用,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乙热能的形式散失,A不符合题意;‎ B、生态系统中能量是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而照射到生产者上的没有被固定的太阳能不属于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B符合题意;‎ C、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C不符合题意;‎ D、酶个营养级中都有一部分未被利用的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A. B. ‎ C. 甲→乙→丙→丁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最多。据图可知,甲同化的有机物的能量最多,乙和丙同化的有机物的能量差不多,丁同化的有机物的能量最少。所以A项正确。‎ 二、不定向选择题: ‎ ‎15.图中A、B、C表示内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1可能是淋巴细胞 B. 细胞2可能是红细胞 C. A是组织液 D. A、B、C三部分液体环境合起来称为体液 ‎【答案】BCD ‎【解析】‎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淋巴,细胞1生活在血浆中,应为血细胞或淋巴细胞,细胞2为组织细胞,细胞3为淋巴细胞,红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A、B、C三部分液体环境合起来称为内环境,综上分析,BCD错误,A正确。‎ 故选BCD。‎ ‎16.对下列4幅曲线图中a、b两点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图甲中,a、b两点叶绿体内三碳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B. 图乙中,a、b两点神经纤维膜内外Na+浓度差相等 C. 图丙中,a、b两点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速率不相等 D. 图丁中,a、b两点不能分别表示茎向光弯曲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甲中,a点光照强度逐渐增强,三碳化合物还原加速,三碳化合物含量减少;b点光照强度减弱,三碳化合物还原速度降低,三碳化合物含量升高,A正确; ‎ ‎   B、分析题图可知,图乙中a是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形成动作电位过程中的一点,原因是钠离子内流,最高点时钠离子才不再内流;b是恢复静息电位过程中的一点,原因是钾离子外流,故a、b两点神经纤维膜内外Na+浓度差不相等,B错误; C、分析题图丙可知,a点氧气浓度低,二氧化碳释放主要来源于无氧呼吸,b点氧气浓度较高,二氧化碳的释放主要来源于有氧呼吸,因此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a点消耗的葡萄糖多,C正确;   D、分析题图可知,图丁中,a、b两点促进生长的作用相等,茎向光弯曲时,背光侧生长快,因此a如果是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应该大于a、小于b,D正确。 故选B。‎ ‎17.如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 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 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 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由题无法确定甲乙两种群的关系,A错误;  B、只有群落才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之说,种群没有这些特征,B错误;  C、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C错误;  D、由坐标图可知,甲种群生活在相对低湿度、低温度的环境中,乙种群生活在相对高湿度、高温度的环境中,因此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D正确。  故选ABC。‎ ‎18.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免疫活动既可以由神经系统直接调节,也可以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 B. 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兴奋传导至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膜内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 C. 若图中的免疫细胞表示浆细胞,则免疫活性物质最可能是抗体 D. 若该免疫细胞进行细胞免疫时,裂解靶细胞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的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从图中可见,“免疫细胞”上既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又有相关激素的受体,故免疫活动既可以由神经系统直接调节,也可以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A正确;‎ B、兴奋传导至神经末梢时,由于钠离子内流,神经末梢膜内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B错误;‎ C、浆细胞能分泌抗体,若图中的免疫细胞表示浆细胞,则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C正确;‎ D、靶细胞的裂解是在细胞免疫过程中由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后激活溶酶体酶,直接接触使之裂解死亡的,D正确。‎ 故选ACD。‎ ‎19.研究小组探究不同浓度有机物质对某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6-BA对植物叶绿素含量影响显著,且具有两重性 B. 不同浓度的GA和IAA对植物叶绿素含量影响相对较小 C. 同一浓度GA和IAA对植物叶绿素含量作用效果是相反的 D. 实验探究的有机物质通过调控植物体内叶绿素合成,影响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6-BA对植物叶绿素含量影响显著,在6-BA为0时,叶绿素含量为0.16,而随着6-BA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大于0.16的为促进作用,小于0.16的为抑制作用,即6-BA对植物叶绿素含量影响体现了两重性,A正确;‎ B、由图中曲线可知不同浓度的GA和IAA对植物叶绿素含量影响相对较小,B正确;‎ C、GA和IAA的浓度小于2时,同一浓度的GA和IAA对植物叶绿素含量作用效果均是降低作用,C错误;‎ D、叶绿素可吸收和转化光能,故实验探究的是有机物质通过调控植物体内叶绿素合成,影响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D正确。‎ 故选C。‎ ‎20.图一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A、B分别表示神经元的结构;图二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②、③、④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 图一结构中涉及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 B. 图二中表示感受器的是④,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 C. 从图一可知,神经细胞因具有较多的突起,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从而使其与信息传导功能相适应 D. 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受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阻断了②的兴奋传导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一个神经元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由图可知,图一结构中涉及3个神经元,构成2个突触,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图二中表示感受器的是④,感受器接受刺激后,由于钠离子的内流,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B正确;‎ C、从图一可知,神经细胞因具有较多的突起,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从而使其与信息传导功能相适应,C正确;‎ D、痛觉是由于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形成的。拔牙时注射的局部麻醉药可阻断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从而使神经冲动无法到达大脑皮层,也就无法形成痛觉,所以麻醉药应是阻断了③的兴奋传导,D错误。‎ 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 ‎ ‎21.图Ⅰ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Ⅱ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Ⅰ中构成生物群落的是________,与CO2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有关的生理活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①过程表示________作用,大气中CO2的来源除了图中所示之外,还可来自于________。‎ ‎(2)图Ⅱ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________。丙和丁的关系是________。该食物网中,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1´108kj,能量传递效率按10%—20%计算,则最高营养级至少能获得________KJ的能量。‎ ‎(3)一只羊在一年内吃了100kg的草,排出20kg的粪,长了10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kg 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C.20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 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kg ‎【答案】 (1). ABDE (2). ④光合作用 (3). 分解者的分解 (4). 化学燃料的燃烧 (5). 4 (6). 戊 (7). 捕食和竞争 (8). 104 (9). 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Ⅰ中A和C之间是双箭头,而且BDE都有指向C的 箭头,故C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是生产者,D是初级消费者,E是次级消费者,B是分解者。图Ⅱ中共有四条食物链:甲→乙→丁→戊,甲→乙→丁→丙→戊、甲→乙→丙→戊、甲→丙→戊。‎ ‎(1)根据试题分析:图Ⅰ中A是生产者,D是初级消费者,E是次级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构成生物群落的是ABDE,与CO2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有关的生理活动主要是④光合作用,其中①过程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大气中CO2的来源除了图中所示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之外,还可来自于化学燃料的燃烧。‎ ‎(2)根据试题分析:图Ⅱ中有4条食物链,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戊,丙和丁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最高营养级至少能获得的能量应该按最长食物链、10%的传递效率来算,即:甲→乙→丁→丙→戊,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1×108kJ则戊至少能获得的能量为1×108×10%×10%×10%×10%=1×104kJ。‎ ‎(3)动物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一年内吃的草的量(1OOkg)-排出的粪的量(20kg)=80kg,A正确;第一到第二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应该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除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总量,而题意中未说明草等生产者中生物总量,B错误;20kg的粪属于羊的摄入量,但是未消化吸收,即未同化,C正确;动物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生长、发育和繁殖,根据题意中羊长了1Okg的肉,则呼吸量为70kg,D正确。‎ ‎22.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请回答问题。‎ ‎(1)人体内环境通过_________调节和__________调节实现相对稳定。‎ ‎(2)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产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体液中的水和电解质的含量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脑中缺血,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会引起细胞_______。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激素增加。‎ ‎【答案】 (1). 体液(激素) (2). 神经 (3).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4). 下丘脑 (5). 骨骼肌和肝脏 (6). 肾上腺素 (7). 甲状腺激素 (8). 水肿(吸水) (9). 升高 (10). 垂体 (11). 抗利尿 ‎【解析】‎ ‎【详解】(1)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通过体液(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作用实现的。‎ ‎(2)人体内环境也叫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3)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均能促进物质氧化分解,使产热增加,故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4)如果脑中缺血,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会引起细胞內液渗透压增大,细胞吸水。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升高,一方面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另一方面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机体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 某科学小组对植物激素的产生及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究,其过程如图所示。‎ 图甲为燕麦幼苗的示意图。在该幼苗的左侧给予光照。‎ ‎23. 一段时间后该幼苗将____________生长,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植物体内与该激素这种生理作用类似的激素还有__________(举一例即可)。‎ 分别切取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A、B上,并分别在单侧光下和黑暗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图乙)后,分别测定琼脂块A、B中激素的含量,结果A、B两琼脂块中激素的含量相差不多。‎ ‎24. 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取燕麦幼苗胚芽鞘的上端,放在琼脂块上,用云母片从上插到下。单侧光照一段时间后,分别把C、D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幼苗上,如图丙所示。‎ ‎25. 推测C、D端幼苗的生长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A.C端幼苗伸长,D端幼苗不伸长 ‎ B.C端幼苗不伸长,D端幼苗伸长 C.C端幼苗和D端幼苗都伸长 ‎ D.C端幼苗和D幼苗都不伸长 假如云母片插入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光照一段时间后,分别把E、F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幼苗上,如图丁所示。‎ ‎26. 一段时间后,放了 E、F琼脂块的幼苗中,伸长较多的是____________,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23. (1). 向光(左)弯曲 (2). 生长素 (3). 赤霉素 ‎ ‎24. 光对生长素的合成或降解没有影响(光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素的合成或降解) ‎ ‎25. C 26. (1). 放了E琼脂块的幼苗 (2). 由于云母片不是贯通插入,不能完全阻断胚芽鞘上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单侧光照射后,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使得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高于向光侧,则E琼脂块中收集到的生长素较多,从而使放了E琼脂块的幼苗伸长较多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受单侧光照射的胚芽鞘尖端会向光弯曲生长,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植物激素是生长素。植物体内与生长素生理作用类似的激素还有 赤霉素。‎ ‎【24题详解】‎ 根据A、B两琼脂块中所含的生长素含量差不多,说明光照对尖端内生长素的合成与降解没有明显影响。‎ ‎【25题详解】‎ 根据前面的分析,放置C、D琼脂块的胚芽鞘都要生长,所以选C是正确。‎ ‎【26题详解】‎ 根据前面的分析,放置琼脂块E含生长素多,其胚芽鞘生长比放置琼脂块F的胚芽鞘生长要快,所以伸长较多的是放了E琼脂块的幼苗。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云母片不是贯通插入,不能完全阻断胚芽鞘上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单侧光照射后,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使得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高于向光侧,则E琼脂块中收集到的生长素较多,从而使放了E琼脂块的幼苗伸长较多。‎ ‎【点睛】本题关键需要学生透彻理解单侧光刺激尖端引起的生长素运输问题,现图解如下:‎ ‎ ‎ ‎27.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激活免疫细胞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发生炎症反应后,人体也可以通过稳态调节机制,缓解炎症反应,部分机理如下图。‎ ‎(1)炎症细胞因子使神经细胞兴奋,在兴奋前神经细胞膜表现为______电位。‎ ‎(2)迷走神经纤维B与脾神经之间通过_______(结构)联系,在这一结构中完成信号转换的关键物质是( )。‎ A.抗体 B.神经递质 C.激素 D.淋巴因子 ‎(3)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中,物质a为________。临床用于抗炎症治疗的可的松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大量且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____功能减退。‎ A.下丘脑 B.垂体 C.延髓 D.淋巴结 ‎(4)研究表明,通过植入生物电装置刺激迷走神经,可明显缓解炎症反应的症状。解释这种治疗的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静息 (2). 突触 (3). B (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5). AB (6). 刺激迷走神经使其兴奋,引起脾神经兴奋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促进T细胞分泌乙酰胆碱,进而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炎症细胞因子,以减缓炎症症状 ‎【解析】‎ ‎【详解】(1)神经细胞兴奋前神经细胞膜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2)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突触联系,在突触中电信号转化成化学信号再转化成电信号,完成信号转换的关键物质是神经递质,故选B。‎ ‎(3)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中,物质a为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物质b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由于用于抗炎症治疗的可的松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而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时会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功能,故大量且长期使用可的松,可能会导致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减退,即AB正确。‎ ‎(4)识图分析可知,植入生物电装置刺激迷走神经,电刺激迷走神经使其兴奋,引起脾神经兴奋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促进T细胞分泌乙酰胆碱,进而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炎症细胞因子,以减缓炎症症状 ‎28.入侵物种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产生灾难性影响。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A ‎9.2‎ ‎8.0‎ ‎6.8‎ ‎5.5‎ B ‎2.1‎ ‎1.1‎ ‎0.3‎ ‎0.1‎ C ‎0.6‎ ‎1.1‎ ‎1.5‎ ‎2.3‎ D ‎2.0‎ ‎0.4‎ ‎0‎ ‎0‎ E ‎2.8‎ ‎1.7‎ ‎1.3‎ ‎0.5‎ ‎(1)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此方法的关键是____________。‎ ‎(2)如果5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最可能是________。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地物种和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全面了解所调查地块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______________的调查。‎ ‎(4)该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实验田中划出了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区 域,分别种植了数量不等的大豆。每一区域内的植株分布是均匀的,待成熟后,统计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号 植株数 荚果数/植株数 每个荚果中的种子数 ‎1‎ ‎20‎ ‎8.3‎ ‎6.0‎ ‎2‎ ‎40‎ ‎6.8‎ ‎5.9‎ ‎3‎ ‎60‎ ‎3.9‎ ‎6.2‎ ‎4‎ ‎80‎ ‎2.7‎ ‎5.9‎ ‎5‎ ‎100‎ ‎2.1‎ ‎6.0‎ ‎①请用生态学原理,简要解释各组大豆随植株数增多而荚果数减少的原因__________。‎ ‎②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常在种植大豆后再种植其它农作物时会出现增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样方法 (2). 随机取样 (3). C (4). 他们往往没有天敌,数量上会很快的膨胀,导致本地物种减少甚至于灭绝。 (5). 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 (6). 种植密度大,种内斗争激烈,平均每株大豆占有的资源(如水分、光、矿质养料等)少,所结荚果就少 (7). 大豆的种植密度对每个荚果中种子数目基本没有影响(或随大豆的种植密度增加,所结的种子总数减少) (8). 因大豆根部的根瘤菌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为其它的植物提供氮肥 ‎【解析】‎ ‎【详解】(1)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此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2)入侵种往往由于缺少天敌,数量上会很快的增加,进而导致本地物种减少甚至于灭绝,如果5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根据表中数量变化可知,该入侵物种最可能是C。‎ ‎(3)若要全面了解所调查地块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 ‎(4)①随着植株数增加,即种植密度增大,种内斗争激烈,平均每株大豆占有的资源(如水分、光、矿质养料等)少,故所结荚果就少。‎ ‎②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每个荚果中的种子数基本不变,即大豆的种植密度对每个荚果中种子数目基本没有影响。‎ ‎③由于大豆根部的根瘤菌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可为其它的植物提供氮肥,故种植大豆后再种植其它农作物时会出现增产现象。‎ ‎29.已知“间歇性热量限制”(只限制热量一段时间,然后恢复正常饮食)能通过降低空腹血糖和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来有效干预糖尿病。为了验证该干预机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人类而言,目前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_____,其作用的机理之一是促进葡萄糖转化为__________。‎ ‎(2)该实验小组应以_________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后,甲组小鼠进行________________处理,乙组小鼠进行正常饮食处理,其他培养条件适宜且相同。请用一个坐标曲线图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 ‎(3)能否通过冷冻研磨新鲜动物胰腺的方法来获取胰岛素?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胰岛素 (2). 氨基酸、脂肪 (3). 患糖尿病 (4). 间歇性热量限制 (5). (6). 不能 (7). 因为胰腺中有胰蛋白酶,胰岛素是蛋白质,研磨过程中可被胰蛋白酶分解 ‎【解析】‎ ‎【详解】(1)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其作用的机理之一是促进葡萄糖转化为氨基酸、脂肪等非糖物质,使血糖降低。‎ ‎(2)由题干“已知“间歇性热量限制”(只限制热量一段时间,然后恢复正常饮食)能通过降低空腹血糖和增加胰岛B细胞数量来有效干预糖尿病。为了验证该干预机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所以该实验小组应以患糖尿病的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后,甲组小鼠进行间歇性热量限制处理,乙组小鼠进行正常饮食处理,其他培养条件适宜且相同。若“间歇性热量限制”(只限制热量一段时间,然后恢复正常饮食)能通过降低空腹血糖和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来有效干预糖尿病,则甲组的空腹血糖应比乙组低,甲组的胰岛β细胞数量应比乙组高,而乙组的生理指标与实验前相当,故图像如下: ‎ ‎ ‎ ‎(3)因为胰腺中有胰蛋白酶,而胰岛素是蛋白质,研磨过程中可被胰蛋白酶分解,所以不能通过冷冻研磨新鲜动物胰腺的方法来获取胰岛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