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019年重庆一中高2020级高二下期期末考试 生物测试试题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不能表现“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的是 A.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体中 B.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 C.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中 D.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体中,体现了基因突变的普遍性,A错误;只要细胞分裂,DNA就会复制,就会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中,C正确;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D正确;答案是A。‎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 分析下图,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过程 B.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答案】A ‎【解析】‎ ‎3.科学家对生长素发现过程所给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使胚芽鞘向光弯曲 B. 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C. 鲍森•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D. 温特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研究历程:1880年英国达尔文→1910年丹麦的鲍森•詹森→1914年匈牙利拜尔→1928年荷兰温特→1931年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直到1946年科学家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该物质。‎ ‎【详解】A、达尔文通过燕麦胚芽鞘的四组对照实验最终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使胚芽鞘向光弯曲,A正确;‎ B、拜尔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并未提出“生长素”的概念,B错误;‎ C、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正确;‎ 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需要考生识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识记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4.下列有关体温调节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 B. 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C. 排汗和排尿都是人体主要散热途径 D.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答案】C ‎【解析】‎ ‎【分析】‎ ‎(1‎ ‎)人体产热途径: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主;散热途径: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汗液的蒸发呼气、排尿和排便等;(2)人体热量有机物的氧化放能;(3)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详解】A、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增加),A正确;‎ B、产热过程是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变成热能以维持体温,小部分形成ATP,B正确;‎ C、人体的散热主要通过皮肤的毛细血管散热及汗腺分泌汗液的方式进行,C错误;‎ D、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D正确。‎ 故选C。‎ ‎【点睛】熟记体温调节过程中的热量来源、去向及维持体温恒定的机制是解题关键。‎ ‎5.在生产实践中,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不能被应用于 ( )‎ A. 水果催熟 B. 农田间除去某些种类的杂草 C. 改变植物的基因型 D. 延长植物种子的储藏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生长素类似物就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用乙烯利催熟、用生长素类似物培育无籽果实等。‎ ‎【详解】A、乙烯利可应用于水果催熟,A正确;‎ B、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除去农田间某些双子叶杂草,B正确;‎ C、植物生长调节剂能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但不能改变植物的基因型,C错误;‎ D、青鲜素可以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储藏期,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五大类植物激素的功能,明确植物激素只能调节生命活动,不能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量为90,年末时为100,一年中新出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出生率为20%‎ B.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 C. XY型性别决定的种群中的性别比例一般是1:1,原因是含X的雌配子:含Y的雌配子=1:1‎ D. 在自然界中,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也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 ‎【详解】A、某种群年初的个体数为9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则该种群的出生率为20/90×100%≈22%,A错误;‎ B、稳定型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内是处于动态平衡的或者说在近期内相对稳定,B错误;‎ C、雄性个体产生含有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含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雌性个体,含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雄性个体,故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C错误;‎ D、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A选项时需要明确: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不要被无关数据干扰作答。‎ ‎7.某人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这种情况叫运动性失语症,其受损部位是大脑皮层言语区的( )‎ A. s区 B. w区 C. H区 D. V区 ‎【答案】A ‎【解析】‎ ‎【分析】‎ 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患者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说明S区即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 ‎【详解】A、患者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说明S区即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A正确;‎ B、W区即书写中枢受损时症状为不会写字,B错误;‎ C、患者听懂别人的谈话,说明H区即听觉性语言中枢正常,C错误;‎ D、患者能看懂文字,说明V区即视觉性语言中枢正常,D 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较为基础,旨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区分各语言中枢的功能及受损时的症状。‎ ‎8.下表的群落中,数字1-5代表物种,表中的数值表示种群密度,其中丰富度最大的群落是( )‎ 群落 A B C D 物种1‎ ‎30‎ ‎40‎ ‎0‎ ‎0‎ 物种2‎ ‎20‎ ‎0‎ ‎0‎ ‎2‎ 物种3‎ ‎0‎ ‎20‎ ‎35‎ ‎8‎ 物种4‎ ‎3‎ ‎0‎ ‎21‎ ‎20‎ 物种5‎ ‎0‎ ‎0‎ ‎5‎ ‎12‎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每个物种的密度表示的是相应的种群数量;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详解】由图表可知,群落A由物种1、2、4组成,物种丰富度为3;群落B由物种1、3组成,物种丰富度为2;群落C由物种3、4、5组成,物种丰富度为3;群落D由物种2、3、4、5组成,物种丰富度为4,故丰富度最大的群落是D。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物种丰富度的定义,并能正确解读图表中种群密度与群落中物种数目(丰富度)的关系。‎ ‎9.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B.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正电位 C. 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 ‎【答案】B ‎【解析】‎ ‎【分析】‎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详解】兴奋以电信号或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A正确;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即膜内为负电位,B错误;膜内电流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一致,C正确;在离体的情况下兴奋可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D正确。‎ 故选B。‎ ‎10.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胞吞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A. ④⑤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胃酸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主要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详解】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①正确; ‎ ‎②唾液由唾液腺分泌,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②正确; ‎ ‎③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③错误;  ‎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清扫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④正确; ‎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⑤正确; ‎ ‎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的接触(细胞免疫)属于第三道防线,⑥错误; ‎ ‎⑦抗体与细菌外毒素结合属于特异性免疫即第三道防线,⑦错误。‎ 综上所述,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有①②④⑤,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尤其①、②属于第一道防线而非第二道防线,因第二道防线主要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①②中的液体不属于体液。‎ ‎11.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起始位置为图,花盆及暗箱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一周后装置停在起始位置,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花盆及暗箱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光源来自于开口方向,故一周后植株将朝向开口方向生长,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明确什么转、什么不转,由此确定是否属于单侧光,进而分析作答。‎ ‎12.下列关于质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质粒存在于细菌和酵母菌等生物的细胞中 B. 质粒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团都连两个脱氧核糖 C. 不同的质粒DNA,A +G/T+C的比值一定相同 D.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拟核之外的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B、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内、以及酵母菌等生物细胞内的一种小型环状DNA分子,故其分子中每个磷酸基团都连两个脱氧核糖,A、B正确;‎ C、因质粒是双链DNA分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关系A=T、G=C可知,不同的质粒DNA中,A +G/T+C的比值一定相同,C正确;‎ D、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运载体),而非工具酶(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需要明确质粒的本质,并能正确区分基因工程中工具酶与工具的区别。‎ ‎13.有关tR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含有三个碱基 B. 不含氢键 C. 通过转录产生 D. 含有密码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tRNA的相关知识,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2)种类: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4)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详解】AB、tRNA为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一个tRNA含有多个碱基,A、B错误;‎ C、RNA(mRNA、rRNA、tRNA)都是转录的产物,tRNA通过转录产生,C正确;‎ D、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tRNA上含有反密码子,D错误。‎ 故选C。‎ ‎【点睛】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2)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3)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14.下列关于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B. 模拟血糖平衡调节的实验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C. 调查蚜虫、跳蝻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D. 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教材基础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详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需要先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大肠杆菌,然后用噬菌体侵染被标记的大肠杆菌,A正确;‎ B、“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B正确;‎ C、蚜虫、跳蝻属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生物类型,故其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样方法,C正确;‎ D、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其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采集小动物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D错误。‎ 故选D。‎ ‎【点睛】易错点: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不能把采集方法与统计方法混淆。‎ ‎15.赫尔希和蔡斯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如下:①用X标记T2噬菌体—②侵染大肠杆菌—③操作—④检测到沉淀物中有较高的放射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①中的X代表32P,标记噬菌体前需先标记大肠杆菌 B. ②步骤需经过长时间保温,④的检测结果才真实可靠 C. ③中的操作代表搅拌离心,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和细菌分离 D. 该实验的对照实验是使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答案】B ‎【解析】‎ ‎【分析】‎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由于噬菌体不能独立代谢,故先要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再用不含放射性的噬菌体侵染含有标记的大肠杆菌,使子代噬菌体带上标记,A正确;‎ B、若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的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影响检测结果,B错误;‎ C、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吸附在细菌上的(亲代)噬菌体(外壳)和细菌分离,C正确;‎ D、与该实验同时做的实验还有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两组互为对照,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T2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实验”,答题关键是识记实验过程中对噬菌体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16.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生理过程是( )‎ A. 性激素的分泌 B.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C. 肾上腺素的分泌 D. 性腺的发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查激素分级调节的方式,结合具体的激素进行分析。‎ ‎【详解】A、性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性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激素作用于性腺,性腺分泌性激素,错误;‎ 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的调节:例如外界条件寒冷,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错误;‎ C、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当人体经历某些刺激时,如兴奋、恐惧,就可以分泌这种激素,使心跳与呼吸加速、血流量加大、血糖量升高,从而增强力量、提高反应速度。肾上腺素也可以用于拯救心脏骤停和过敏性休克的病人,正确;‎ D、性腺的发育受影响:下丘脑分泌促性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激素作用于性腺,错误。‎ 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平时要注意对知识点的总结: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部分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部分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性腺)激素可影响这三种内分泌腺激素的分泌,对于其中类似的调节要放到一起进行识记。‎ ‎17.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B. 植物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到侧芽 C.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 D. 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过程不发生在核糖体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有两种:①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有单侧光或者重力的作用),②极性运输(不受重力和单侧光的影响);(2)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一类物质。‎ ‎【详解】A、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番茄可得无子番茄,但不能改变染色体数目,若想获得多倍体番茄,应用秋水仙素处理,A错误;‎ B、植物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运输到侧芽,该方式为主动运输,B错误;‎ C、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该过程与光照无关,C错误;‎ 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故吲哚乙酸的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D正确。‎ 故选D。‎ ‎【点睛】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用于培育无籽果实);(3)防止落花落果,可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4)控制性别分化.此外生长素类似物还应用于除草,作为“除草剂”。‎ ‎18.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 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答案】B ‎【解析】‎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会产生大量的ATP,A正确;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的方式被释放出来,这个过程要消耗ATP,但释放之后,穿过突触间隙属于扩散,不需要消耗ATP, 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ATP,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过程中,将Na+排出细胞,同时将K+摄入细胞,此过程为逆浓度的主动运输,消耗ATP,D正确。故本题的答案选择B。‎ ‎19.图1为生物间的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2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图1中①~④表示生物之间的关系分别是互利共生、种内斗争、捕食和竞争 B. 图1中的③中,若A的数量大量减少后,B的数量会一直增加 C. 图2中的甲、乙、丙分别对应图1中的①、③、④‎ D. 图2中的乙可代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1表示互利共生,对应于甲图;2表示种内斗争;3表示捕食,对应于乙图;4表示竞争,对应丙图。‎ ‎【详解】A、①中A、B两种生物在营养上互惠互利,两者关系应为互利共生;②中同种生物为共同的生活条件而发生的关系应为种内斗争;③为捕食关系,且A为捕食者,B为被捕食者;④中A、B两种生物为了共同的生活资源而发生的关系应为竞争,A正确;‎ B、图1中的③为捕食关系,且A为捕食者,B为被捕食者,A的数量大量减少后,B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B错误;‎ C、图2中,甲表示互利共生,对应①;乙表示捕食,对应③;丙表示竞争,对应④,C正确;‎ D、图2中的乙代表的是捕食关系,可以代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D正确。‎ 故选B。‎ ‎【点睛】四种常见的种间关系: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20.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基因a、a'仅有图③所示片段的差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4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变异是①②④‎ B. 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 ④中的变异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 ②表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①的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②中的互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变异(易位);③中碱基对增添,属于基因突变;④中染色体多了一段或少了一段,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4种变异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图③中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C正确;图①表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而②表示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并注意对3种可遗传变异进行区分,再准确判断图中各种情况所属的变异类型,进而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1.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将适量的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 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C. 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D. 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旨在考查考生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实验过程及实验原理。‎ ‎【详解】A、葡萄糖可以为酵母菌提供能量,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保证酵母菌的大量繁殖,A正确;‎ B、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B正确;‎ C、用吸管吸取培养液后,将培养液滴在血球计数板盖玻片一侧,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若边缘有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C错误;‎ 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静置片刻,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观察、计数,D正确。‎ 故选C。‎ ‎【点睛】(1)酵母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抽样检测法,要保证获取样本的随机性,减少误差;(2)尤其要注意取样时的操作步骤。‎ ‎22.近年来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核酸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疫苗能引起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原因是DNA可作为抗原物质 B. 引起免疫反应后相应淋巴细胞数量变多,细胞周期变长 C. 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 D. DNA疫苗进入机体后会刺激记忆细胞产生抗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疫苗进入机体后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形成抗原蛋白质,抗原蛋白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同一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可直接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进行免疫反应,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详解】AC、DNA不能作为抗原,该DNA疫苗进入机体后需经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才能产生抗原蛋白质,进而引发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A错误、C正确;‎ B、引起免疫反应后相应淋巴细胞增多,细胞周期将变短,B错误;‎ D、记忆细胞不能直接产生抗体,需要被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D错误。‎ 故选C。‎ ‎【点睛】明确抗原的特点、免疫反应过程中各免疫细胞的作用是解题关键。‎ ‎23.关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病人肿瘤发病率高的原因是免疫系统防卫功能下降 B. 胸腺发育不良的病人体液免疫功能会降低 C.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功能不足造成的自身免疫病 D. 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发作迅速但消退缓慢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详解】A、艾滋病是由于HIV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导致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下降而引发肿瘤发病率高,A错误;‎ B、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可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故胸腺发育不良的病人体液免疫功能会降低,B正确;‎ 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攻击而造成的疾病,是免疫系统过强引起的自身免疫病,C错误;‎ D、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一般发作迅速、消退较快,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由于免疫失调而引起的疾病的类型,能准确判断各选项中疾病的类型,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2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HIV不能在内环境中增殖,但能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 B. 组织液是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代谢的主要场所 C. 小肠粘膜能产生促胰液素,通过体液的传送作用于胰岛细胞 D. 患者的体温长期维持在40摄氏度,表明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直接浸浴和生存的环境;因为人体摄入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必须通过细胞外液才能进入细胞,而细胞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也都是先排送到细胞外液中,最后排出体外。‎ ‎【详解】A、病毒的增殖离不开细胞,故HIV在内环境中不能增殖,但HIV能攻击T细胞,破坏细胞免疫过程,A正确;‎ B、细胞进行生命活动和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 C、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的外分泌细胞,促使其分泌胰液,C错误;‎ D、患者的体温长期维持在40摄氏度,证明体温达到平衡状态,故此时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错误。‎ 故选A。‎ ‎【点睛】解题关键是理解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阅读题干,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采用逐项分析和排除的方法综合作答。‎ ‎25.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液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 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 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D. 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血糖调节、自身免疫病的内涵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而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二者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糖平衡,A错误;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合成后直接分泌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液无法排出,影响消化功能,但不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B错误;由题意“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可知:该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到免疫系统的攻击所致,胰岛素受体不是该病患者的自身抗原,C错误;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D正确。‎ ‎26.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第五年时,该种群的数量为1000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该种群新环境中一直呈“J”型增长 B. 第8年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 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将其数量控制在1000只能有效防治鼠患 D. 如果该种群为青鱼,捕捞后将其数量控制在1000只能获得持续的经济价值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下降,说明该种群数量变化呈“S”型增长,第5年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说明此时处于K/2;第5年到第9年,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但数值大于0,说明种群速率依旧在增加。‎ ‎【详解】A、题图显示: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下降,说明该种群在新环境中的数量变化呈“S”型增长,A错误;‎ B、第8年时,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依就增加,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错误;‎ C、若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将应在K/2(1000只)之前就要防治才能有效控制鼠患,C错误;‎ D、若该种群为青鱼,捕捞后将数量控制在1000只(K/2)能获得持续的经济价值,D正确。‎ 故选D。‎ ‎【点睛】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故若是有害动物,应在K/2之前就要采取措施控制;若是要获得经济效益的有益生物,则应保证捕捞(采收)后的数量维持在K/2。‎ ‎2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B.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 “精明的捕食者”理论认为捕食者的存在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 抗生素被列为处方药的原因是滥用抗生素会诱导细菌基因突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合理开发与利用生物资源。‎ ‎【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的形成则必须当其基因频率的改变在突破种的界限、形成生殖隔离时方可成立,故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A正确;‎ B、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B错误;‎ C、捕食者捕食的往往是被捕食种群中生存能力弱的个体,故捕食者的存在能促进被捕食者的进化,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正确;‎ D、细菌本来就有耐药性个体和不耐药个体两种突变类型,抗生素的滥用对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菌进行了选择,没有耐药基因的细菌死掉,而具有耐药基因的菌可以存活下来并不断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剩下的几乎全是具有耐药基因的菌,即抗药性增强,D错误。‎ 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需要考生识记共同进化的概念、原因,掌握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之间的关系,结合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28.将一批大小和生理状态均相似的豌豆植株平均分成甲、乙、丙、丁、戊五组,每组的操作及侧芽生长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mm)。据表中信息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组别 操作 第1天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甲 顶芽保留 ‎0‎ ‎0‎ ‎0‎ ‎0‎ ‎0‎ 乙 去顶芽,切口涂抹生长素 ‎0‎ ‎2‎ ‎5‎ ‎7‎ ‎10‎ 丙 顶芽保留,侧芽涂抹细胞分裂素 ‎0‎ ‎10‎ ‎20‎ ‎40‎ ‎60‎ 丁 去顶芽 ‎0‎ ‎20‎ ‎40‎ ‎60‎ ‎80‎ 戊 去顶芽,切口涂抹赤霉素 ‎0‎ ‎30‎ ‎65‎ ‎140‎ ‎140‎ A. 分析甲组和丁组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B. 分析丁组和戊组可知,赤霉素对侧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C. 分析甲组、丙组和丁组可知,细胞分裂素可以缓解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D.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豌豆侧芽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作用因浓度、细胞年龄、植物种类、植物器官的不同而有差异,因生长素浓度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2)顶芽可通过产生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赤霉素能促进侧芽生长。‎ ‎【详解】A、分析甲组与丁组可知,甲组(顶芽保留),丁组(去顶芽),变量为顶芽的有无,丁组侧芽明显生长,说明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A正确;‎ B、分析丁组和戊组可知,丁组为(去顶芽),戊组(去顶芽,切口涂抹赤霉素),变量为赤霉素的有无,戊组促进生长,说明赤霉素对侧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B正确;‎ C、分析甲组、丙组和丁组可知,三组互相对照,丙组生长<丁组生长,说明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C正确;‎ D、由实验结果可知: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赤霉素对侧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当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会抑制侧芽的生长,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掌握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对实验表格的分析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9.人被狗咬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清理伤口能减少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机会 B. 被狗咬后不包扎能降低人被厌氧型微生物感染的机会 C. 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抗体)能直接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毒 D. 每隔一段时间注射狂犬疫苗的目的是刺激体内的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被狗咬后”为背景,从题干所给的背景材料分析,本题重点是特异性免疫在生活中应用的案例分析,首先要回忆特异性免疫的具体过程,在对比选项的描述分析作出判断。‎ ‎【详解】A、清理伤口能起到消毒作用,可以减少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机会,A正确;‎ B、不包扎会创造有氧环境,降低人被厌氧性微生物感染的机会,B正确;‎ C、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是抗体,可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并可进一步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但该过程是在细胞外起作用,不能直接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毒,C错误;‎ D、狂犬疫苗相当于免疫反应过程中的抗原,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每隔一段时间注射狂犬疫苗的目的则是刺激体内的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需要“被狗咬后”的各项措施在免疫中各起什么样的作用,属于免疫中的哪个环节,结合基础知识即可做出正确判断。‎ ‎30.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唾液腺属于效应器 B. 寒冷时,肾上腺和甲状腺都属于体温调节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C. 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 抽血时,看见针刺而缩手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①感受器: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②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③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分析综合;④传出神经: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⑤效应器: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详解】A、“望梅止渴”是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大脑皮层参与形成的一种复杂的条件反射,A错误;‎ B、寒冷时,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在体温调节过程中属于分级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而非神经直接支配,故甲状腺不是反射弧中的效应器,B错误;‎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该过程并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 D、抽血时,看见针刺而缩手是经过后天经验(学习)而形成的条件反射,该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和功能及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理解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能够结合选项分析作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1.一块弃耕田经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杂草地最终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 B. 动植物在杂草地中没有分层现象 C. 认识该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 D. 人类的活动不能改变杂草地演替的方向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演替的趋势: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 ‎【详解】A、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群落的演替能形成森林,但是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就很难形成树林,或者只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A错误; ‎ B、分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故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B错误;‎ C、群落首要特征是物种组成,故要研究该草地群落,首先要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C正确;‎ D、人类的活动往往会改变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错误。‎ 故选C。‎ ‎【点睛】在环境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自然群落才会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若环境不适宜,物种的丰富度不一定增加。‎ ‎32.如图为人体内存在的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器官,a、b、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寒冷环境中,图中a、b、c三种激素的含量都增加 B. 若给动物饲喂激素b,激素a的含量基本不变 C. 激素b和激素c对腺体甲分泌激素a起着拮抗作用 D. 激素c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器官甲和丙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甲表示垂体,乙表示甲状腺,丙表示下丘脑,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c表示甲状腺激素。‎ ‎【详解】A、由分析可知,a、b、c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寒冷环境中,通过神经—体液调节,a、b、c含量均会增多,A正确;‎ B、若给动物饲喂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因其为蛋白质类激素,饲喂后经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故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基本不变,B正确;‎ C、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腺体甲(垂体)分泌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为促进,激素c(甲状腺激素)对腺体甲分泌激素a的作用表现为抑制,故激素b和激素c对腺体甲分泌激素a起着拮抗作用,C正确;‎ D、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运输到全身各处,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调节,解题关键是弄清各器官和激素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负反馈调节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33.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动物都同时存在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B. 神经调节反应速度快,同时作用时间也长 C. 下丘脑的细胞能分泌激素,也能产生神经递质 D. 病原微生物的直接清除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旨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熟记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内容、过程与特点。‎ ‎【详解】A、单细胞生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没有神经系统,不存在神经调节,只有体液调节,A错误;‎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调节的结果是使效应器作出反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较为短暂,B错误;‎ C、下丘脑的一些细胞能分泌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是血糖平衡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下丘脑的一些神经细胞能分泌神经递质,传导兴奋,C正确;‎ D、病原微生物的直接清除是靠机体的免疫系统来完成的,D错误。‎ 故选C。‎ ‎【点睛】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激素的作用特点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是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34.下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有机污水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B. 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 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绿藻属于生产者,真菌属于分解者 D. 真菌和浮游动物都是异养型生物,都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答案】C ‎【解析】‎ ‎【分析】‎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和污水中的有机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的稳定性和恢复力的稳定性,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详解】A、绿藻、黑藻只能利用城市污水中的无机物、水等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A错误;‎ B、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而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中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是一个种群在空间上分布的情况,B错误;‎ CD、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绿藻、黑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化化学能,属于生产者;浮游动物等属于消费者,真菌属于分解者,两者均为异养型生物,生态系统的基石指的是生产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题图中各种生物在生态系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而结合选项分析作答。‎ ‎35.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计算出其值,如图为该种群13年来λ值(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前4年间种群呈“J”型增长 B. 第4年到第11年间,该种群年龄组成一直为衰退型 C. 第11年的数量比第10年时少 D. 第6年到第8年间,种群增长速率和增长率都为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分析:在1-5年间λ>1,该生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5-9年间λ=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9-12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前4年间l=1.5,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A正确;‎ B、在5-9年间λ=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9-12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B错误;‎ C、因10-11年间l<1,种群数量减少,故第11年的数量比第10年时少,C正确;‎ D、第6年到第8年l=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故种群增长速率和增长率都为0,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需要透彻理解l含义:l为相邻两年的种群数量相对比值,当l>1时,种群数量增长;l=1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l<1时,种群数量下降。‎ ‎36.下图是一稻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物群落,②③分别表示B和C的同化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③/②的比值 B.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C的粪便被分解而释放的能量不属于③的能量去路 D. D中包含的生物可能处于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A可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B、C为消费者,A、B、C都有一部分能量流向D,故D为分解者。‎ ‎【详解】A、能量②和能量③分别代表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故③/②的比值可以表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 B、防治稻田害虫,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而不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 C、C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B)中的能量,故C的粪便被分解而释放的能量不属于③的能量去路,C正确;‎ D、D属于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成分,D错误。‎ 故选C。‎ ‎【点睛】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主要是C02,在生物群落之间的传递形式主要是有机物。‎ ‎37.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鹰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 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可知鹰可以捕食黄雀,而黄雀是螳螂的天敌,黄雀减少螳螂会增加,而螳螂又是蝉的天敌,所以蝉的数量下降,所以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的天敌的数量,减少了蝉的数量,A错误。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反复利用,B错误。鹰的迁入又增加了营养级,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C正确。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鹰的迁入并没有改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错误。‎ ‎38.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细菌并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细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细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转化后形成的S型菌的DNA中,嘌呤碱基比例会改变 B. 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表达产物是荚膜多糖 C. 荚膜基因的前段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 D. S型菌可以一边转录产生mRNA,一边由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分子中A=T、C=G,所以A+G=T+C,即嘌呤等于嘧啶;多糖不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通过酶催化代谢产生的。‎ ‎【详解】A.R型菌和S型菌的DNA都是双链结构,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始终等于嘧啶碱基,各占一半,总比例不会改变,A错误;‎ B、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多肽)而非直接表达出多糖,B错误;‎ C、密码子位于mRNA上,基因的前段和末端对应的为启动子和终止子,C错误;‎ D、S型菌(原核生物)因无核膜,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故其可以一边转录产生mRNA,一边由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需要透彻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关系,密码子与启动子、终止子的关系,以及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的差异。‎ ‎39.在一片约33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用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记,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大约是 ( )‎ A. 大于165 B. 小于165 C. 大于5 D. 小于5‎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某动物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第二次捕获÷第二次捕获标记个体数;(2)当标记物脱落或标记后对于生物生命活动有影响时,该结果可能偏大或偏小。‎ ‎【详解】根据公式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第二次捕获÷第二次捕获被标记的=25×33÷5=165,密度=165÷33=5;由于第一次捕获的大山雀各用一个较重的铁环套在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志,会影响被标志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容易捕捉到,故第二次捕获的33只大山雀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是偏高的,所以求出的数值偏小,实际数值应略大一些,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标记重捕法的注意点:①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③不能影响被标志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④标志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 ‎40.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生一患病儿子的概率是 ( )‎ A. 1/2 B. 1/22 C. 9/100 D. 9/20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该单基因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为aa,由题意知人群中aa=1%=0.01,故a的基因频率为10%,A的基因频率为90%。‎ ‎【详解】一对夫妇妻子患病(aa),丈夫正常,则丈夫基因型可能为AA(0.9×0.9=0.81)或Aa(2×0.9×0.1=0.18),则该丈夫为Aa的概率为(Aa/Aa+AA)=(0.18/0.18+0.81)‎ ‎=2/11,故该夫妇生一患病儿子的概率为2/11(丈夫为Aa概率)×1/2(子代患病概率)×1/2(男孩概率)=1/22,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需要注意:(1)确定Aa的比率;(2)注意题干中要求是“儿子”,故还应考虑性别。‎ 二、非选择题 ‎41.下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经历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艾蒿(株/平方米)‎ ‎5‎ ‎10‎ ‎6‎ ‎3‎ ‎1‎ ‎1‎ 白杨(株/100平方米)‎ ‎0‎ ‎1‎ ‎2‎ ‎4‎ ‎8‎ ‎8‎ 田鼠(只/100平方米)‎ ‎0‎ ‎1‎ ‎2‎ ‎4‎ ‎8‎ ‎15‎ ‎(1)该群落的演替类型为____,判断依据是____。从第3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原因是 _________。‎ ‎(2)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___ ,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________法。调查发现,近三年金娃娃萱草的种群数量接近“J”型增长,若第一年的种群数量为N0,种群增长率为1.1。第三年的种群数量为 _____________。‎ ‎【答案】 (1). 次生演替 (2). 在原有土壤条件保留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 灌木和乔木遮挡了艾蒿的阳光,艾蒿种群光合作用减弱,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减少,种群密度降低 (4). 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5). 标志重捕法 (6). 4.41N0‎ ‎【解析】‎ ‎【分析】‎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在这样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详解】(1)据表可知,该群落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依据是在原有土壤条件仍保留,河流干涸后的第一年仍然存在植被。从第3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原因是灌木和乔木遮挡了艾蒿的阳光,艾蒿种群光合作用减弱,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减少,种群密度降低。‎ ‎(2)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发现,近三年金娃娃萱草的种群数量接近“J”型增长,若第一年的种群数量为N0,种群增长率为1.1,根据Nt=N0×(1+λ)t,第三年的种群数量为N0×(1+1.1)2=4.41N0。‎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42.某小型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表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营养级。GP为同化量,R为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为102 KJ/m2•a)‎ GP X R 甲 ‎12.6‎ ‎2.9‎ ‎9.7‎ 乙 ‎838.2‎ ‎166.0‎ ‎672.2‎ 丙 ‎2.5‎ ‎0.5‎ ‎2‎ 丁 ‎105‎ ‎38.8‎ ‎66.2‎ 分解者 ‎184.5‎ ‎23.8‎ ‎160.7‎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表中缺少的成分是______ 。‎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的特点。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ⅹ102KJ/m2•a。表格中X的含义是_____。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流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 ‎【答案】 (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 838.2 (4).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5). 12%‎ ‎【解析】‎ ‎【分析】‎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2)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同化能=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3)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能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能之比。‎ ‎【详解】(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上述表格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乙的GP(同化量)最多,为生产者,其固定的总能量为838.2×102 kJ/(m2·a),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某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GP)=呼吸消耗量(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因此表格中的X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根据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分析可知,乙是生产者,丁是初级消费者,甲是次级消费者,丙是三级消费者,因此该生态系统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12.6÷105.0×100%=12%。‎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各个成分占据的营养级,并利用公式计算不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 ‎43.下图为内环境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体液的四种成分,A→B表示血流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液体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人体内蛋白质合成不足,可能会导致血浆中___________(填成分)和 _______________(填理化性质)的改变,从而使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组织水肿。‎ ‎(2)如果该组织为肝脏组织,则饥饿时A、B端葡萄糖和胰高血糖素浓度关系分别是:葡萄糖为A ______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胰高血糖素浓度为A _______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果该组织为下丘脑,在寒冷条件下能够调节下丘脑分泌TRH的两种信号分子是_____。此时,在________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下,机体产热量会增加。‎ ‎(4)研究表明,重症肌无力往往是由于病毒感染造成的,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种蛋白质与肌细胞表面的神经递质受体相似。当病毒首次侵入机体后,首先识别并对其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______ 。B细胞在病毒的刺激和______的共同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抗体。从免疫学来讲,重症肌无力属于 ______________ 病。‎ ‎【答案】 (1). ① (2). 抗体 (3). 渗透压 (4). 小于 (5). 大于 (6). 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 (7).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8). 吞噬细胞 (9). 淋巴因子 (10). 自身免疫病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为细胞内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淋巴,⑤是毛细血管壁。‎ ‎【详解】(1)图示的四种液体中,含量最多的是细胞内液(①),约占体液的2/3;血浆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此外抗体的本质也是蛋白质,故蛋白质合成不足会导致抗体的减少和血浆渗透压的降低;‎ ‎(2)图示A端为动脉端,B端为静脉端,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若图示为肝脏组织,在胰高血糖素作用下,肝糖原分解,故葡萄糖含量A小于B,胰高血糖素含量为A大于B;‎ ‎(3)在寒冷条件下,体温恒定的维持机制有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两种方式,其中能够节下丘脑分泌TRH的两种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神经调节途径)和甲状腺激素(负反馈调节);能提高细胞代谢水平从而使机体产热增加的两种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两者之间是协同关系;‎ ‎(4)当病毒首次侵入机体后,首先识别并对其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B细胞在病毒(抗原)的刺激下,经淋巴因子的作用后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抗体;由题干信息可知“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种蛋白质与肌细胞表面的神经递质受体相似”,故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病。‎ ‎【点睛】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内环境概念和在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44.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为了研究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和生长素类似物NAA对侧枝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结果如下。‎ ‎(1)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 _____(填“大量”或“微量”)有机物。对主茎(非成熟组织)处理时,NAA应加入图1中固体培养基________(填“A”或“B”)。‎ ‎(2)利用图1装置,分别做了四组实验,结果如图2。结果表明: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NAA对侧枝生长起着_____作用,据此推测GR24影响侧枝生长的作用机理是______。‎ ‎(3)据图2的结果,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主茎)运输。为验证该假设,采用图1的切段进行实验。请在下表中的①②中填写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 组别 处理 检测 实验组 在主茎上端施加NAA 在侧芽处施加①‎ 在固体培养基中施加②‎ 主茎下端放射性的含量 对照组 同上 同上 不做处理 ‎① _________② ___________‎ ‎【答案】 (1). 微量 (2). A (3). 抑制 (4). 通过促进NAA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 (5). 一定量放射性的NAA(IAA) (6). 加入一定量的GR24‎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解题时需要从题干和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1)把握题干信息“植物激素”;(2)图2中GR24对侧枝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NAA有抑制作用;GR24+NAA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详解】(1‎ ‎)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微量的有机物;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的特点,故图中的培养基,应该将生长素加在A中;‎ ‎(2)分析图2:与对照组相比,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NAA对侧枝生长起抑制作用,同时使用GR24和NAA时对侧枝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据此推测GR24影响侧枝生长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促进NAA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 ‎(3)本实验是验证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的假设,自变量为是否加GR24,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可以跟踪激素的运输情况,因此实验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①)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②)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GR24;对照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在固体培养基中不加入GR24。‎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很多,激素的概念、激素的作用、激素间的关系等,尤其是实验设计过程的分析,难度较大,实验设计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二是分别给实验组和对照组施加单一变量;三是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最后根据实验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与分析。‎ ‎45.研究人员对某种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2N=20)的花色开展了一些研究。该植株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花瓣的颜色由花青素决定,花青素的形成由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如图所示)。‎ ‎(1)对该植物基因组测序时需要测定_________条染色体。相对于豌豆而言,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可以简化__________环节。‎ ‎(2)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 F2中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的比例为________。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用两株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种花色,则亲代两株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答案】 (1). 10 (2). 去雄 (3). aaBB (4). 4∶3∶6∶3 (5). 3/8 ‎ ‎(6). aaBb、AaB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该植物四种花色的基因型分别为,白色:aa— —,紫色A—bb,红色为A—Bb,粉红色为A—BB,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该植物为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故基因组测序时需测定的染色体数目为20/2=10条;相对于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而言,该植物在进行杂交实验时可简化去雄环节;‎ ‎(2)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即aa— —×A—bb→A—Bb,故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F1基因型为AaBb, F1自交得到F2中,白色(aaB—+aabb):紫色(A—bb):红色(A—Bb):粉红色(A—BB)=(3+1):3:6:3=4:3:6:3;其中aaB—、aabb、AAbb、AABB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占总数的3/16+1/16+1/16+1/16=3/8;‎ ‎(3)根据题意,子代有四种花色,即子代中有白色:aa— —、A—bb、A—Bb和A—BB,故亲本为—aBb×—aBb,又因为亲本花色不同,故一个为白色,一个为红色,即为aaBb×AaB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根据题图信息确定四种花色的基因型,并结合选项进行分析作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