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基因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 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不可能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C. 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功能单位,也是复制的基本单位 D. 基因具有携带遗传信息和表达遗传信息的双重功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或RNA片段,A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能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错误;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功能单位,但不是复制的基本单位,C错误;基因具有携带遗传信息和表达遗传信息的双重功能,D正确。‎ ‎2.玉米幼苗绿色(G)对白色(g)为显性。若将杂合子自交产生的800粒种子随机分成2等组,其中400粒种子萌发后给予光照,另400粒种子始终生长在黑暗环境中,则800株幼苗中,绿色与白色的比例为 A. 3∶1 B. 5∶‎3 ‎C. 3∶5 D. 1∶2∶1‎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始终生长在黑暗环境中的400株玉米幼苗由于缺少光照而不能合成叶绿素,所以全部白色。在光照环境中的400株玉米幼苗,由于其是玉米杂合子自交产生的,产生的性状分离比是3:1,所以得到的幼苗中绿色与白色的比例为3:1。因此,在800株幼苗中,绿色与白化的比例为3:(1+4)=3:5,故选C。‎ ‎3.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因中任意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 一对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属于易位 C. 21三体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 D. 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生物性状不一定改变,A错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而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片段的交换,B错误;21三体综合征是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C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4.如图表示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有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则可能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时期是( )‎ A. 只有A B. A和B C. A和D D. A和B和C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在D时期只有A时期的一半,所以该人体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A是性原细胞DNA分子未复制的时期,B是减数第一次分裂,C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D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要分离,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只有1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形成的配子中也没有同源染色体,只有1个染色体组;所以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时期是DNA分子未复制的时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A和B时期,B正确,ACD错误。‎ ‎5.下图为遗传学中的中心法则图解,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过程是( )‎ A. 复制、转录、翻译 B. 转录、复制、翻译 C. 转录、翻译、复制 D. 翻译、复制、转录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③分别表示的过程是DNA复制、转录、翻译,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人类目前所食用的香蕉均来自三倍体香蕉植株,如图是三倍体香蕉的培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子香蕉的培育过程主要运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B. 图中染色体加倍的主要原因是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不能形成 C. 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能产生三倍体,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 若图中有子香蕉的基因型为AAaa,则无子香蕉的基因型均为Aaa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无子香蕉”培育的方法为多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 B、图中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受阻,B正确;‎ C、二倍体与四倍体虽然杂交能产生三倍体,但三倍体不育,所以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若图中有子香蕉的基因型为AAaa,则相应的野生芭蕉的基因型为Aa,四倍体的AAaa与二倍体的Aa杂交,后代无子香蕉的基因型为Aaa、AAA、AAa、aaa四种情况,D错误。‎ 故选B。‎ ‎7.在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正常情况下比值不是恒定的是 A. A/T B. G/C C. A+T/G+C D. A+G/T+C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子中A=T、C=G,所以不同的DNA分子中A/T、G/C、(A+G)/(T+C)都恒等于1,(A+T)/(G+C)具有特异性,C正确,A、B、D正确。‎ 故选C。‎ ‎8.下图为植物根尖某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 、b 、c 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中碱基对缺失,会导致基因缺失 B. a 、b 、c基因表达时,模板链可能不同 C. a基因变为A基因,该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中碱基对缺失,会导致基因突变,A错误;位于同一个DNA分子中的基因a、b、c,它们转录的模板链可能不在同一条DNA链上,即a、b、c基因表达时,模板链可能不同,B正确;具有分裂能力的植物根尖细胞是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的,不能进行减数分裂,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因此a基因变为A基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启动子,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D错误。‎ ‎9.下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 ( )‎ A. ①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 B. ①与③细胞的基因型一定不同 C. ④过程的初期需要②结构提供营养 D. 图中幼苗与母体性状一定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结构为胚状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构成,A错误;①是受精卵发育而来的,③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两者细胞的基因型不一定不同,B错误;④过程是种子萌发,萌发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由结构②胚乳提供,C正确;图中幼苗与母体性状不一定不同,D错误。故选C。‎ ‎10.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双链先全部解链,再进行复制 B. DNA解旋需要解旋酶,并消耗能量 C. DNA复制过程中有氢键的断裂,也有氢键的形成 D. DNA聚合酶催化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答案】A ‎【解析】‎ 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A错误;复制开始时,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解旋,B正确;解旋过程中有氢键的断裂,当新合成的子链与其模板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时有氢键的形成,C正确;将单个脱氧核苷酸添加到脱氧核苷酸链上,是通过DNA聚合酶催化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来完成的,D正确。‎ ‎11.人体正常细胞有46条染色体,配子中有23条染色体,某正常女性可以得到祖父的染色体数目应为(  )‎ A. 22条 B. 23条 C. 0~22条 D. 0~23条 ‎【答案】C ‎【解析】‎ ‎【详解】男性细胞中至少有一条染色体Y是来自祖父的,女性细胞中至少有一条染色体X是来自祖母的,常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来自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是0到23条不等,故某正常女性和正常男性可分别得到祖父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0-22条,1-23条,综上所述, 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华南虎和东北虎属于两个亚种,这两个亚种的形成是 A. 生殖隔离的结果 B. 地理隔离的结果 C. 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的结果 D. 突变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华南虎和东北虎是分布于不同自然区域的两个种群,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形成为两个不同的虎亚种,但目前这两个亚种之间还没有出现生殖隔离。综上分析,B正确,A、C、D均错误。‎ ‎13.如图代表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AA代表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过程的直接模板是DNA B. 该过程合成的产物一定是酶或激素 C. 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反密码子与之对应 D. 每一个氨基酸都有与之对应的转运RNA来运输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示是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翻译过程,其模板是mRNA,A错误;该过程合成的是多肽,经过加工成为蛋白质,而蛋白质不一定是酶或激素,B错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没有与之对应的反密码子,C错误;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编码,因此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转运RNA将它带到核糖体上输,D正确。‎ ‎14.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32%、64%和4%。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 3∶3∶1 B. 4∶4∶‎1 ‎C. 1∶2∶0 D. 1∶2∶1‎ ‎【答案】B ‎【解析】‎ ‎【详解】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则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占25%/(25%+50%)=1/3,Aa占2/3,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1/3+2/3×1/2=2/3,a=1/3,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AA的频率=2/3×2/3=4/9,Aa=2×1/3×2/3=4/9,aa=1/3×1/3=1/9。因此下一代AA:Aa:aa=4:4:1。‎ 故选B。‎ ‎15.已知某果蝇种群中现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两对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A. 1/2 B. 25/‎64 ‎C. 15/64 D. 3/8‎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雌性个体中有1/2Aabb和1/2AABb,由于两对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所以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2:1:1;雄性个体中有1/2Aabb和1/2AABb,产生的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也为Ab:AB:ab=2:1:1,只有基因组成相同的雌雄配子结合才会产生纯合子,即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所以子代纯合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2/4×2/4=4/16,AABB=1/4×1/4=1/16,aabb=1/4×1/4=1/16,纯合子所占比例为6/16,即3/8,故选D。‎ ‎16.下列是人类有关遗传病的四个系谱图,与甲、乙、丙、丁四个系谱图相关说法正确的 A. 甲、乙、丙、丁都不可能是红绿色盲的系谱图 B. 甲、乙、丙、丁都可能是苯丙酮尿症的遗传系谱图 C. 乙系谱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D. 丁系谱中的夫妻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8‎ ‎【答案】D ‎【解析】‎ ‎【详解】甲图中,患病女儿的父母均正常,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图中,患病儿子的父母均正常,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丙图中,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但患病母亲有正常的儿子,说明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不可能是伴Y遗传;丁图中,父母均患病,但有一个正常的女儿,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图可能是该病的系谱图,A错误;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丁图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可能是该病的系谱图,B错误;乙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患病男孩的父亲不一定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错误;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A、a表示),则父母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4×1/2=1/8,D正确。‎ ‎17.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 DNA转录和翻译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B. mRNA穿过核孔在细胞质中进行翻译 C. 复制和转录都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D. 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依次参与转录和翻译 ‎【答案】C ‎【解析】‎ ‎【详解】A、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和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过程,B正确;‎ C、DNA复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C错误;‎ 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D正确。‎ 故选C。‎ ‎18.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数量比为1:1‎ ‎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t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精原细胞能产生4个精细胞,而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1个卵细胞,因此一般来讲,雄配子的数量要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①错误;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②错误;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③错误;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而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④‎ 正确。因此正确的说法只有④,故选C。‎ ‎19.如图是生物体内的中心法则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肠杆菌分裂时能发生解旋的过程是①②‎ B. 一个DNA可转录出多个不同类型的RNA C. 劳氏肉瘤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能发生②③④⑤‎ D. T2噬菌体在宿主细胞中只能发生①②③过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A、大肠杆菌分裂时能发生解旋的过程是①DNA的复制过程和②转录过程,A正确; B、一个DNA上含有多个基因,因此可转录出多个不同类型的RNA,B正确; C、劳氏肉瘤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能在宿主细胞中发生①②③④,C错误; D、T2噬菌体是DNA病毒,其在宿主细胞中只能发生①②③过程,D正确。 故选C。‎ ‎20.下列为细胞分裂的几种模式图及其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DE段 B. 乙为有丝分裂中期,丙图可能是甲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 C. 丙可能是雌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丁图的CD段 D. 丙图可能是某二倍体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甲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三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BC段,A错误;乙图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图细胞所在的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丙图可能是甲图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B正确;丙图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可能是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上有染色单体,有两个DNA分子,对应BC段,C错误;丙图的3条性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可以代表是单倍体,那么丙图可能是该物种单倍体个体的体细胞,D错误。‎ ‎21.孟德尔的成功与豌豆杂交实验密不可分。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选用豌豆的原因之一是豌豆花大,易进行人工杂交操作 B. 进行不同性状的豌豆杂交,须在开花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 C. 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是对其推理过程及结果所进行的检验 D. 孟德尔做出了“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假设 ‎【答案】D ‎【解析】‎ ‎【详解】孟德尔选用豌豆的原因之一是豌豆花大,易进行人工杂交操作,A正确;进行不同性状的豌豆杂交,须在开花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B正确;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是对其推理过程及结果所进行的检验,C正确;在孟德所处的时代,孟德尔做出了“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假设,没有提出染色体这一结构,D错误。‎ ‎22.现有一杂合的黑色雌鼠,其卵巢内成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共有20个黑色基因,经减数分裂后,最多能形成含白色基因的卵细胞 A. 5个 B. 10个 C. 20个 D. 40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杂合的黑色雌鼠的初级卵母细胞已经复制,根据题干信息已知初级卵母细胞总共有20个黑色基因,说明原来有10个黑色基因,则原来有10个卵原细胞。由于黑色雌鼠是杂合体,所以每个杂合的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又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因此10个杂合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最多能形成含白色基因的卵细胞有10个,当然最多能形成含黑色基因的卵细胞也是10个,故选B。‎ ‎23.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由③到⑦过程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 获得④和⑧植株的原理不同 C. 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 图中各种筛选过程均不改变基因频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③到⑦过程,涉及到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正确;‎ B、获得④植株的原理为基因突变,获得⑧植株的原理为染色体变异,B正确;‎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是⑤自交而来的,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C正确;‎ D、图中各种筛选过程涉及到人工选择,均改变基因频率,D错误。‎ 故选D。‎ ‎2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B. 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一条 C. 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 D.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该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答案】C ‎【解析】‎ ‎【详解】染色体变异也会引起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症不携带遗传病基因但也患遗传病,A错误;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一部分,B错误;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C正确;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中抽样调查,D错误。‎ ‎25.如果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2个DNA分子都用15‎ N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1次,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15N、14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依次是(  )‎ A. 50% 100% B. 25% 50%‎ C. 25% 100% D. 50% 50%‎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量的变化规律及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以判断出:精原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得到的两个子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均含有一条15N和一条14N的单链,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只复制一次,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只有一半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15N标记,而所有的DNA分子都含有14N,所以最终的8个精细胞中有一半含有15N标记,均含14N标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6.关于下列坐标曲线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可以表示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过程中含32P的噬菌体数量变化 B. 乙可代表DNA—条单链发生碱基变化后,该DNA复制n次,子代中突变DNA所占比例 C. 丙可代表DNA中(G+C)/(A+T)与单链中(G+C)/(A+T)的关系 D. 丁可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和每个噬菌体中只含有1个DNA分析,若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只有1个,则其侵染大肠杆菌后繁殖产生的噬菌体中,始终只有2个噬菌体中含32P,所以甲图中曲线由1变为2的数量变化可以代表被32‎ P标记的噬菌体数量变化,A正确;DNA—条单链发生碱基变化后,相当于DNA双链中一条链突变,而另一条链正常,该DNA复制n次,子代DNA中,凡是以突变链为模板的子代DNA全为突变DNA,凡是以正常链为模板合成的DNA全为正常DNA,所以n次复制后,突变DNA所占比例始终为1/2,B正确;当DNA其中一条单链的(G+C)/(A+T)=n时,则它的双链的(G+C)/(A+T)=n,所以可以用丙图代表DNA中(G+C)/(A+T)与单链中(G+C)/(A+T)的关系,C正确;假设性原细胞中染色体的相对数量为2,则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相对数量变化规律为性原细胞(2)→初级精母细胞(2)→次级精母细胞(前期和中期为1、后期为2)→精细胞(1)→精子(1),这与图丁中曲线的变化规律不吻合,D错误。‎ ‎27.下图中,一定是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决定遗传病的系谱图是(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分析:一个遗传系谱图排除了Y染色体上遗传的可能性之后,首先根据“有中生无为显性” 、“无中生有为隐性”来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然后再确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详解:A.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分析该病为隐性遗传,由于女儿有病而父亲正常,分析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符合;‎ B.女儿患病,父亲患病而母亲、儿子正常,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显性遗传或伴X隐性遗传,B不符合;‎ C.父亲、女儿表现正常,而母亲、儿子患病,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隐性遗传或伴X显性遗传,C不符合;‎ D.A.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分析该病为隐性遗传,由于患者为儿子,故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D不符合;‎ 答案选A。‎ ‎28.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植株,当该植株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正常联会,此时该细胞内共有12个四分体。据此现象可以推知,马铃薯正常个体细胞内共有多少个染色体组(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6个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此时有12个四分体说明含有同源染色体,说明有24条染色体,此时有2个染色体组。因为该植株是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所以正常植株应含有4个染色体组,故C正确,A、B、D错误。‎ ‎29.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C.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 D. 自然选择源于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A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B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C错误;过度繁殖是基础,生存斗争是动力,最终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实现适者生存,D正确。‎ ‎30.与有丝分裂相比较,正常情况下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是( )‎ ‎①染色体复制 ‎ ‎②同源染色体配对 ‎ ‎③细胞数目增多 ‎ ‎④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⑤同源染色体分离 ‎⑥着丝点分裂 A. 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④⑤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①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正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会导致细胞数目增多,③错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④正确;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⑤正确;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分裂,⑥错误,故选A。‎ ‎31.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RNA),宿主细胞内病毒的增殖过程如图,-RNA和+RNA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RNA和+RNA均可与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的模板 B. 据图推测,只有-RNA上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C. 过程①所需的嘌呤数和过程③所需的嘧啶数相同 D. 过程②需要的tRNA来自病毒,原料及场所都由宿主细胞提供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示可得,只有+RNA可与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的模板,A错误;图中既能以-RNA为模板合成+RNA,也能以+RNA为模板合成-RNA,说明-RNA和+RNA均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B错误;由于-RNA和+RNA的碱基是互补配对的,所以过程①所需嘌呤数量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数量相同,C正确;②为翻译过程,该过程需要的tRNA、原料及场所都由宿主细胞提供,D错误。‎ 故选C。‎ ‎32.基因型为Rr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基因RR、Rr、rr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④精子细胞变形形成精子 A. ③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③② D. ②③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基因R与R、r与r 都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R与r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分开即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开即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时分开,故选C。‎ ‎33.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后,很多计划生育二胎的准父母们都期望能再生育一个健康的无遗传病的“二宝”。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红绿色盲症等 B. 推测白化病遗传规律需要对多个白化病家系进行调查 C. 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主要手段是遗传咨询 D. 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 ‎【答案】B ‎【解析】‎ 红绿色盲症是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染色体组型是正常的,所以不能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遗传病,A错误;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调查对象应为患者家系,B正确;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主要手段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C错误;不是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以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D错误。‎ ‎34.下列与遗传、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遗传物质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B. 染色体变异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遗传病患者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C. RNA聚合酶和tRNA都能特异性识别RNA,合成它们的车间是核糖体 D. 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可采用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可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答案】D ‎【解析】‎ ‎【详解】遗传物质可以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中,A错误;染色体变异属于细胞水平的变异,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错误;RNA聚合酶可特异性的识别启动子,tRNA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C错误;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可采用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可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D正确.‎ ‎35.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遗传物质是一种信息分子,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 B. 线粒体DNA缺陷造成的人类遗传病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 C. 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时认为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和DNA D. 生物体内的DNA分子数目与基因数目是相等的 ‎【答案】D ‎【解析】‎ 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肯定是DNA;真核生物的遗传包括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其中细胞质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DNA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详解:遗传物质是一种信息分子,其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因此其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A正确;细胞质DNA表现为母系遗传,因此线粒体DNA缺陷造成的人类遗传病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但是不包括遗传信息从蛋白质流向RNA和DNA,C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D错误。‎ ‎36.某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C占该链碱基的比例为36%,则在以其为模板转录而成的mRNA中碱基G所占比例为 A. 32% B. 36% C. 64% D. 72%‎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于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现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C占该链碱基是比例为36%,则以其为模版转录时,C与G配对,所以转录而成的mRNA中碱基G所占比例也是36%,故选B。‎ ‎37.下列有关遗传学的经典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萨顿以蝗虫细胞为实验材料,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B. 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 C. 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实验组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增大误差 ‎【答案】C ‎【解析】‎ ‎【详解】萨顿以蝗虫细胞为实验材料,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正确。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B正确。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转化为S型,C错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实验组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肠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进入上清液,上清液中含有少量放射性。用32P标记的实验组保温时间过短,会导致部分亲代噬菌体未侵染大肠杆菌,而出现上清液中含有少量放射性,D正确。‎ ‎38.人类白化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肤色正常的夫妇,其父母肤色都正常,但丈夫的弟弟、妻子的姐姐都患白化病,请问这对年轻的夫妇生一个肤色正常的男孩的概率是( )‎ A. 1/6 B. 1/‎4 ‎C. 3/8 D. 4/9‎ ‎【答案】D ‎【解析】‎ ‎【详解】分析题意,假设白化病基因用a来表示,由于该对夫妇的父母基因型均为Aa,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可能是1/3AA、2/3Aa,所以该对夫妇后代的患病概率是:2/3×2/3×1/4=1/9,则后代正常的概率是1-1/9=8/9,那么这对夫妇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8/9×1/2=4/9,故D正确。‎ ‎39.由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其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最多可达( )‎ A. 4120 B. ‎1204 ‎C. 460 D. 604‎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数学的排列组合原理,采用分步计数的方法.因为一共有120个碱基,形成双链的DNA分子,长度为60个碱基对。因为DNA中120个碱基一共是60个碱基对,而碱基对中的碱基互相决定,所以每一对碱基只有四种情况,共60对碱基,所有可能的结果数就是60个4相乘,即4的60次方(460),故选C。‎ ‎40.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恩格尔曼的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B. 萨顿假说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类比推理法 C.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物理模型建构法 D. 判断细胞是否死亡——台盼蓝染色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而恩格尔曼实验用的是好氧型细菌和水绵做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标记法,故A错误;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与染色体关系,故B错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用了物理模型建构,而种群数量的变化运用了数学模型建构,故C错误;可以使用台盼蓝染色法判断细胞是否死亡,若被染上颜色,说明细胞已经死亡,否则没有死亡,故D正确。‎ ‎41.花椰菜(2n=18)易患黑腐病,造成减产,黑芥(2n=16)对黑腐病有较好的抗性。研究者诱导花椰菜原生质体与紫外线处理的黑芥原生质体融合,得到染色体数分别为20、25和26的三个抗黑腐病的新品种,这三个新品种中均含有花椰菜的两个完整染色体组。下列相关叙述中,合理的是( )‎ A. 需用胰蛋白酶处理花椰菜和黑芥获得原生质体 B. 染色体数为26的新品种一定是三倍体 C. 三个新品种的抗病基因可能来自不同染色体 D. 三个新品种花椰菜均不能形成可育配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花椰菜细胞和黑芥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常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A错误;染色体数为26的新品种可能是三倍体,也可能不是三倍体,B错误;由于三种抗黑腐病的新品种均含有花椰菜的两个完整染色体组,因此染色体数分别为20、25和26的三个抗黑腐病的新品种来自黑芥的染色体分别是2条、7条、8条,因此抗病基因可能来自不同染色体,C正确;三个新品种中均含有花椰菜的两个完整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来自黑芥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两极,可能产生可育性配子,D错误。‎ ‎42.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图3可知,该哺乳动物为雄性 B. 图1和图3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C. 图1细胞含2对同源染色体 D. 图3细胞含有8条染色单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图3中移向一极的染色体无同源有单体,且细胞质均分为雄性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项正确;图1中移向一极的染色体无同源无单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3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项正确;图1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C项错误;图3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项正确。‎ ‎43.下列关于发生在真核细胞中物质合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的合成一定以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 B. 肽链的合成一定以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 C. RNA的合成一定以DNA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 DNA的合成一定以DNA为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蛋白质的合成一定以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RNA的合成通常以DNA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A错误;‎ 肽链的合成过程即为翻译过程,因此一定以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B正确;‎ RNA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RNA复制过程,转录一定以DNA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RNA复制则以RNA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C错误;‎ DNA的合成过程包括逆转录和DNA复制过程,DNA复制一定以DNA为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逆转录则以RNA为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D错误。‎ ‎44.哺乳动物的X和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哺乳动物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动物的性别决定有关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都会与性别相关联 C.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 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表现都与性别无关 ‎【答案】D ‎【解析】‎ 性染色体上有的基因与性别决定有关,有的与性别决定无关,A正确;由于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所以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会与性别相关联,表现为伴性遗传,B正确;由于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所以X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正确;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有的与性别有关,D错误。‎ ‎45.如图为鼠的毛色的遗传图解,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1、2号的基因型相同,3、6号的基因型相同 B. F1的结果表明发生了性状分离 C. 4号一定杂合子,3号一定是纯合子 D. 7号与4号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分析可知,1、2号基因型均为Aa,3、6号基因型均为aa,A正确;F1的结果表明发生了性状分离,B正确;4号基因型为Aa,3号基因型为aa,C正确;7号与4号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D错误。‎ ‎46.DNA示意图,此段中共有几种核苷酸( )‎ A. 4种 B. 5种 C. 6种 D. 8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构成DNA分子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所以在-C-T-C-A-片段中,共有3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又构成RNA分子的五碳糖为核糖,所以在-G-A-G-U-片段中,共有3种核糖核苷酸,因此,图示片段中共有3+3=6种核苷酸。‎ 故选C。‎ ‎47.果蝇红眼、白眼是由X染色体一对基因控制。现有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了白眼果蝇。若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A. 5∶3 B. 7∶1‎ C. 3∶1 D. 13∶3‎ ‎【答案】D ‎【解析】‎ ‎【详解】假设红眼基因由B控制,b控制白眼,因为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所以亲代红眼雌果蝇基因型是XBXb,雄果蝇是XB Y,则子一代的基因型和比例分别是:XBXB、XBXb、XBY、XbY;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是: 3/4 XB、 1/4 Xb、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种类和比例是: 1/4 XB、 1/4 Xb、 2/4 Y。 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二代基因型是:3/16 XBXB、3/16 XBXb、6/16 XBY、1/16 XBXb、1/16 XbXb、2/16 XbY,所以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是13:3;故选D。‎ ‎48.已知某植物的体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下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模式图,该细胞处于 A. 有丝分裂后期 B. 有丝分裂末期 C. 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 D. 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于细胞内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共6条染色体,而图中细胞内有12条染色体,移向一极的染色体为6条,所以为有丝分裂后期,只有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加倍到体细胞的二倍,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9.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B. XY型染色体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含有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C. 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ZW为雄性,ZZ为雌性。‎ D. 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小,A错误;生物体中的所有细胞都来自于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所以体细胞中也含有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正确;ZW型性别决定生物的雌性体细胞中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即ZW,而雄性个体中含有两条同型性染色体,即ZZ,C错误;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或雄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错误。‎ ‎50.下列是某高等二倍体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不可能代表浆细胞、效应T细胞 B. 乙细胞含有的两条X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C. 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或者精细胞 D. 丁细胞不可能发生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均不能进行分裂,A正确。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此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B正确。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或极体,C错误;丁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正确。‎ 二、非选择题 ‎51.小麦的高秆 (D) 对矮秆 (d) 为显性,抗锈病 (T) 对不抗锈病 (t) 为显性。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如下实验:让高秆抗锈病与矮秆不抗锈病的两个品种杂交, F1全为高秆抗锈病, F1自交得 F2419 株,其中高秆抗锈病为 236 株、高秆不抗锈病为 78 株、矮秆抗锈病 79 株、矮秆不抗锈病为 26 株。试分析回答:‎ ‎(1)通过后代表现型的数量关系可知,此遗传遵循____规律。‎ ‎(2)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 F1的基因型为___。‎ ‎(3)F2中新出现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新类型的比例为___。‎ ‎(4)哪一种基因类型是人们所需要的____(写基因型)。‎ ‎【答案】 (1). 自由组合 (2). DDTT、ddtt (3). DdTt (4). 1/3 (5). ddTT ‎【解析】‎ ‎【详解】(1) F2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可以看出此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 F2中高杆:矮杆=3:1,抗病:不抗病=3:1,可推出F1的基因型为DdTt,‎ 则亲本的基因型为DDTT和ddtt。‎ ‎(3) F2中新出现的类型为D tt和ddT (占6/16)‎ ‎ ,其中纯合子为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为DDtt和ddTT(占2/16)因此,能稳定遗传的占新类型的比例为1/3。‎ ‎(4) 矮秆不抗锈病类型是人们所需的,基因型为ddtt。‎ ‎52.研究发现某遗传性严重肥胖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基因共同控制,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基因上碱基排列顺序决定阿黑皮素原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过程称为_______,该过程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得益于整个过程严格遵循_____________。‎ ‎(2)只考虑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人群中遗传性严重肥胖纯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一个表现性正常的男性(纯合子)与一个既不能合成促黑色素细胞激素,也不能合成黑皮素4受体的女性(杂合子)婚配,则生育体重正常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 ‎(3)最近发现与遗传性严重肥胖密切相关的基因e,ee的个体缺乏催化暗黑皮素原转变成促黑素细胞激素的酶。综合考虑三队等位基因的作用,能通过注射促黑素细胞激素激素进行治疗的遗传性严重肥胖个体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______种。‎ ‎【答案】 (1). 基因的表达 (2).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 aabb、aaBB和AABB (4). 1/4 (5). 5‎ ‎【解析】‎ ‎【详解】(1)A基因上碱基排列顺序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决定了阿黑皮素原氨基酸排列顺序,该过程为基因的表达,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体重正常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是不正常,所以人群中遗传性严重肥胖纯合子的基因型是aabb、aaBB和AABB。根据题意分析,一个表现性正常的男性(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一个既不能合成促黑色素细胞激素,也不能合成黑皮素4受体的女性(杂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则他们的后代体重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2×1/2=1/4。‎ ‎(3)ee的个体缺乏催化暗黑皮素原转变成促黑素细胞激素的酶,则正常体重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E_,其余都是严重肥胖者,其中能通过注射促黑素细胞激素激素进行治疗的遗传性严重肥胖个体应该含有bb,其基因型一共有5种,分别是AAeebb、Aaeebb、aaeebb、aaEEbb、aaEebb。‎ ‎53.根据下表蛋白质合成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在下面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入相应的字母并回答问题。‎ ‎(1)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决定编码该氨基酸的密码子的碱基是________。‎ ‎(2)第二个氨基酸应是________。[半胱氨酸(UGC)、丝氨酸(UCC)、苏氨酸(ACC)、精氨酸(AGG)]‎ ‎(3)________链为转录的模板链,是储存遗传信息的链,密码子位于________链上。‎ ‎【答案】 (1). GCA (2). CGT (3). 半胱氨酸 (4). a (5). c ‎【解析】‎ ‎【详解】(1)mRNA上的密码子可以与模板链上的碱基、tRNA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因此根据表格中的碱基种类可知,DNA双链中的a链为模板链,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mRNA上碱基排列顺序为GCAUGC,因此丙氨酸的密码子为GCA,决定编码该氨基酸的密码子的碱基是CGT。‎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第二个氨基酸的密码子为UGC,决定的氨基酸是半胱氨酸。‎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链为转录的模板链;密码子指的是mRNA上决定一种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因此密码子位于c链上。‎ ‎54.已知果蝇的长翅(V)和残翅(v)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由于受环境影响,可以导致表现型与基因型不符合的现象。如果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的遗传受温度影响,其表现型、基因型与环境的关系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从基因型分析,在正常温度下培养的果蝇,其交配方式有_________种。‎ ‎(2)若让多对基因型为Vv的雌雄果蝇交配,将其受精卵在‎35°C〜‎37°C的环境中培养成果蝇,其中残翅果绳占_________,残翅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3)现有一只残翅雄果蝇,若要确定它的基因型,应让这只残翅雄果蝇与_________雄果蝇交配,并将产生的幼虫在温度为_________环境中培养,观察分析子代的表现型进行判断。‎ ‎【答案】 (1). 六 (2). 100% (3). VV、Vv、vv (4). 正常温度(或‎25℃‎)培养的残翅 (5). ‎‎25℃‎ ‎【解析】‎ ‎【详解】(1)在正常温度下,其交配方式为:VV×VV,VV×Vv,VV×vv,Vv×vv,Vv×Vv,vv×vv,共6种交配方式。‎ ‎(2)受精卵在‎35℃‎〜‎37℃‎的环境中培养,表现型全为残翅。Vv×Vv后代基因型为VV、Vv、vv。‎ ‎(3)要确定残翅雄果蝇的基因型,这只残翅雄果蝇与正常温度下的残翅雄果蝇(其基因型为vv)进行测交,并将产生的幼虫在‎25℃‎环境中培养,观察分析子代的表现型进行判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