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生物试题 Word版
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教学质量检查 生 物 试 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请将试题的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速度通常大致相同 B.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C.乙地发生的演替最先出现的动物是草食性动物 D.若条件适宜则甲地最终可能演替出森林 2.在某人工鱼塘中,第一次用渔网捕获鲤鱼15尾,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了18尾鲤鱼,其中有标记的鲤鱼6尾,则可估算出这个池塘共有鲤鱼 A.15尾 B.18尾 C.30尾 D.45尾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能力比温带针叶阔混交林低 B.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C.如果农田生态系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没有能量输入就会崩溃 D.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4.下列政策措施与对应的目的,正确的是 A.实施二孩政策,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改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 B.捕鱼时要控制网眼的大小,目的是维持鱼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C.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是禁止对相关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D.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保护 5.下面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A.紫花×紫花→全部为紫花 B.白花×白花→全部为白花 C.紫花×白花→全部为紫花 D.紫花×紫花→紫花:白花=3:1 6.基因型为Aa的小麦连续自交n代(n>100),子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可以用哪一条曲线表示 A B C D 7.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为1∶1 ②F1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 ③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④F1自交后代的基因组成比例为1∶1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先出现四分体后进行联会 B.一个四分体中含有四条染色体和四个DNA分子 C.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通过复制形成 D.果蝇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8个四分体 9.鸡是ZW型性别决定。芦花鸡基因B在性染色体上,对非芦花鸡基因b是显性,为了依据羽毛特征尽早地知道小鸡的性别,应选用 A.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 B.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 C.非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 D.非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 10. “ ” 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之一 ,它的全称是 A.胸腺嘧啶核糖核酸 B.胸腺嘧啶脱氧核酸 C.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D.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A.无机环境中的氮元素无法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B.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往复循环 C.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碳酸盐的形式循环 D.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树造林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12.右图表示鹰袭击鸽群时的成功率与鸽种群大小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最能反映图中所表示生态学意义的是 A.鹰与鸽之间构成捕食和竞争关系 B.种内互助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C.鸽群种内斗争随种群数量增大而减弱 D.鹰数量下降,鸽的种群数量先降后升 13.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叙述是 A.培养液内酵母菌种群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等数量特征 B.可用抽样检测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计数前样液要摇匀和稀释 C.计数时应统计小格中所有的酵母菌,包括各条边界线上的酵母菌 D.培养液内酵母菌种群呈S型增长,限制因素有养分、空间、温度等 14.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包括全部植物和部分细菌 B.丙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 C.如果没有乙,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D.甲和丁是这个生态系统的基石 1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的特殊行为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 B.植物开花和蜜蜂跳舞都属于行为信息 C.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16.子叶黄色豌豆植株与子叶绿色豌豆植株杂交,F2中子叶黄色与绿色植株的比例为782∶273,出现上述实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F1产生配子时,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彼此分离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C.F1雌配子与雄配子随机结合 D.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 17.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C.配子只含有每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18.基因型为RrYy与rrYy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子代中基因型为RrYy个体的概率为 A.1/4 B.1/8 C.1/16 D.3/16 19.雄性动物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A.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D.精细胞→精子 20.某同学利用黄球(代表D)和黑球(代表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随机从两只小桶中各抓取一个球组成一组是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每次抓取前要摇晃小桶,目的是保证下次抓取小球的随机性 C.每次抓取之后必须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两只小桶中 D.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21.下图为某XY型动物的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B.图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图③中着丝点的排列与图④的前一时期相同 D.图④中着丝点分裂后可能有两条Y染色体 22.下列人类的遗传病系谱图,最可能属于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的是 23.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方式与性别相联系 B.X染色体与Y染色体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C.女儿和儿子的X染色体必定来自母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24.用纯系的黄色果蝇和灰色果蝇杂交得到下表结果,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亲本 子代 灰色雌性×黄色雄性 全是灰色 黄色雌性×灰色雄性 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 A.灰色基因是常染色体隐性基因 B.灰色基因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C.灰色基因是伴X的隐性基因 D.灰色基因是伴X的显性基因 25.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时只有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 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 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 D.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和融合形成受精卵 26.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RNA是细胞质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细菌的遗传信息位于拟核和核糖体的DNA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蕴含在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D.豌豆的高茎基因与矮茎基因贮存的遗传信息不同 27.下列有关人体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可以进行半保留复制 B.4种碱基对随机排列的序列均可构成人体基因 C.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相同 D.基因和DNA是反映遗传物质化学组成的同一概念 28.如果将精原细胞的1 对同源染色体的2个DNA 分子都用15 N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 N 的原料,该细胞进行一次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14 N、 15 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依次 A.100%、100% B.50%、50% C.25%、100% D.100%、50% 29.下列有关遗传的经典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A.格勒研究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C.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 D.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30.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发现: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上清液中主要是细菌,沉淀物主要是噬菌体 B.蛋白质未进入细菌内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 D.DNA是真正能联系亲代子代的遗传物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0分) 31.(12分)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大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研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 亲本 交配组合 F1表现型 交配组合 F1表现型 A:30对亲本 红花×红花 36红花∶1白花 D:绿茎×紫茎 绿茎∶紫茎=1∶1 B:30对亲本 红花×白花 5红花∶1白花 E:紫茎自交 全为紫茎 C:30对亲本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F:绿茎自交 绿茎∶紫茎=3∶1 (1)从上述实验结果来看,花色显性性状为 ,茎色显性性状为 ,最可靠的判断依据分别是 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 。 (3)A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分离比,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F组子一代绿茎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用字母A、a表示)。 32.(14分)地震、海啸等导致几万人遇难,事后的遗体辨认只能借助于DNA分子杂交技术。该方法是从遗体和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DNA,在一定温度下,水浴共热,使DNA氢键断裂,双链打开。若两份DNA样本来自同一个体,在温度降低时,两份样本的DNA单链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若不是来自同一个体,则在两份样本中DNA单链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互补。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就能对面目全非的遗体进行辨认。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DNA的主要载体是 。 (2)DNA分子的多样性体现在 (填、)碱基比例的不同。 (3)水浴共热能使DNA氢键断裂,在DNA复制中使氢键断裂的是________酶 。 (4)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需要克隆出较多的DNA样品。若一个只含31P的DNA分子中腺嘌呤含量为15%,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4次后不含32P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________ ,子代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含量为________ %。 (5)下表所示为分别从遗体和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提取的三条相同染色体、同一区段DNA单链的碱基序列,根据碱基配对情况判断,A、B、C三组DNA中不是同一人的是_______组,理由是 。 A组 B组 C组 遗体中的DNA碱基序列 ACTGACGGTT GGCTTATCGA GCAATCGTGC 家属提供的DNA碱基序列 TGACTGCCAA CCGAATAGCT CGGTAAGATG 33.(12分)如图是某个耳聋遗传的家族系谱图。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d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耳聋是_________遗传病。(“显性”、“隐性”中选择) (2)Ⅰ1的基因型为_______;Ⅱ1的基因型为_______;Ⅱ3的基因型为_______。 (3)理论上计算,Ⅱ2与Ⅱ3的子女中听力正常的概率应为________。 (4)假定Ⅲ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Ⅲ2与一耳聋、色觉正常的男性婚配,子女中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应为________。 34.(12分)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原因是__________。 (3)冻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地衣,假如地衣受到大面积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原因是该生态系统 简单、 稳定性低;而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 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但是食草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能力。通常情况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营养级不超过5个,原因是__________(写出一点)。 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教学质量检查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A D C C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C B A C A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A D B D A A C D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31.(12分,每空2分) (1)红花 绿茎 A、F (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4)AA∶Aa=1∶2 32.(14分,每空2分) (1)染色体 (2) (3)解旋酶 (4)0 15% (5)C A组和B组均完全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组不完全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3.(12分,每空2分) (1)隐性 (2)Dd DD或Dd Dd (3)1/2 (4)1/8 34.(12分,每空2分)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 (3)营养结构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漏写一个扣1分) 自我调节能力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生态系统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