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 3 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1,2
2.体温平衡调节 3,4,5,9
3.水盐平衡调节 6,7,8,10,15
4.综合考查 11,12,13,14
1.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需在纯氧中混入 5%的 CO2,以维持呼吸中
枢的兴奋,这属于( B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解析: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通过体液传递,对人体
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与激素调节相比,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
较局限
B.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不同,但二者均与细胞的信息交流
有关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因此二者地位平等
D.许多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
神经系统的功能
解析: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范围局限,作用时间短暂;神经调节和
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不同,但二者均与细胞的信息交流有关;神经调节
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以神经调节为主;许多内分泌腺受
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如甲状腺激素)也可以影响神
经系统的功能。
3.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
皮层
B.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的靶细
胞是垂体相应分泌部位,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在炎热的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可以通过调控皮肤血管的舒张度和
汗腺的分泌来增加散热
D.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导致其散热比炎热环境
中少,同时产热增加
解析:同一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4.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示意图。冬天,一健康男子在室外静静等车,
下列有关其体温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该男子体温调节中枢一直处于调节体温稳定的较兴奋状态
B.体温调节中枢为下丘脑
C.经体温调节后,此人寒冷环境中的产热量增加,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D.⑦⑧的活动增强,会引起③④⑤⑥的活动相应增强
解析:由于该男子一直处于较低温度下,所以其体温调节中枢一直接受
来自①的兴奋,故一直处于较兴奋状态;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经
体温调节后,此人寒冷环境中的产热量增加,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肾上
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机体细胞代谢,
但 是 并 不 能 支 配 汗 腺 的 分 泌 及 皮 肤 血 管 的 收 缩 ( 两 者 受 神 经
支配)。
5.科学家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皮肤及口腔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C )
A.由图可推测,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基本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B.在 50~100 分钟,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所增加
C.第 100 分钟时,为减少热量散失,皮肤不再散热
D.由图可知,口腔温度比较接近人体内环境的温度
解析:从坐标曲线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能保持相对稳定,可进一步推
测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基本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当室温降低时(50~100
分钟),皮肤内血流量减少,通过皮肤散热量减少,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
增加,产热增加;第 100 分钟时,由于皮肤温度仍高于外界温度,所以皮
肤仍散热;由图可知,口腔温度接近 37 ℃,接近人体内环境的
温度。
6.下列关于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分析,错误的是( A )
A.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
降低
B.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够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的变化
C.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的传递在大脑皮层中产生
渴觉
D.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解析: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
压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的传递在大脑皮层
中产生渴觉;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7.如图为人体水平衡调节机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图示中的 B、C 分别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大脑皮层渴觉中枢
B.图示 A 是由垂体分泌,并通过体液运送才能发挥作用
C.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能感受其变化的感受器在下丘脑
D.由图可知通过调节水的来源和去路可以维持水的平衡
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下丘脑
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
收增加,使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所以图中 A、
B、C 依次是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大脑皮层渴觉中枢;抗利尿
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水的来源和
去路的相对平衡,可以维持水的平衡。
8.如图为正常人在快速饮用 1 升清水或静脉注射 1 升盐水后的尿流量
和血浆渗透压变化曲线(箭头处是饮水或注射时间)。下列有关判断中
错误的是( B )
A.曲线 a 代表饮用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
B.30~90 min 阶段,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C.曲线 c 代表饮用清水后的血浆渗透压变化
D.如果曲线 b 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表明该盐水的浓度为 0.9%
解析:正常人在快速饮用 1 L 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将降低,抗利尿激
素分泌减少,尿流量增加,随着机体的调节,尿量又会逐渐恢复,a 代表
饮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30~90 min 阶段,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尿
量增加;正常人在快速饮入 1 L 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将降低,c 代表
饮清水后血浆渗透压变化;当静脉输入 1 L NaCl 溶液后,细胞外液渗透
压不变,则 b 溶液应为 0.9%的生理盐水。
9.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
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 0 ℃的环境中,
产热为 a1,散热为 b1;处于 30 ℃ 的环境中,产热为 a2,散热为 b2。下列
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同 30 ℃环境相比,人处于 0 ℃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
维持体温稳定,因此 a1>a2,b1
a2,而使体温维持稳定,必须产热=散热,因而 b1>b2;从
30 ℃的环境中进入 0 ℃的环境中,产热增多,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
腺素的分泌会增强以增强新陈代谢,温度高时,人体由于出汗尿量减少,
而低温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从 30 ℃的环境中进入 0 ℃
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是人类先天就有的非条件反射。
10.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
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 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汗腺导管重吸收 Na+需消耗 ATP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解析:据题意可知,出汗过程中失水多于失盐,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下
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强;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处
于动态平衡的结果,机体运动时肌肉产热加强,体内代谢过程也加强,
随着汗液中水分在身体表面的蒸发可散失大量的热量,以维持体温稳
定;汗腺导管对 Na+的重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 ATP。
11.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下
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D.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解析: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
吸收,可引起尿量减少;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
的负反馈调节,如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反馈调节作用;下丘脑体温调
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产生肾上腺素;下丘
脑是水盐调节中枢,具有渗透压感受器。
12.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经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
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
进入组织液。如图为肾小管及相关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
是( A )
A.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低于组织液
B.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既需要载体,又需
要消耗 ATP
C.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是通过渗透作用进行的
D.如果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尿量将会增加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
进入组织液,而被动运输的特点是物质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输,因
此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原尿中的葡萄糖
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 ATP 的参与;
水分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可知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
原理是渗透吸水;原尿中的葡萄糖未完全重吸收会导致原尿中渗透压
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渗透压差值减小,重吸收水分减少,进而导致尿量
增加。
13.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
影响。
(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 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
达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引
起皮肤血管 ,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 (填
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
稳定。
(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
分泌增加,该激素促进 分解,血糖水平升高,
以对抗冷水刺激。
解析:(1)位于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可感受到寒冷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
传递到神经中枢经处理后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皮肤毛
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在寒冷环境中,甲
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使细胞代谢加快,机体产热量增加,
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2)根据题意分析,冷水刺激使血糖水平升高,说明该刺激可引起胰高
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来补充血糖浓度。
答案:(1)(冷觉)感受器 神经递质 收缩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2)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
14.某科研小组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将小鼠依次置于 25 ℃、0 ℃、
25 ℃环境中,每一环境中均生活 15 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 5 min 测
一次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共测 10
次,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激素的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如下表:
温度
测量值
指标
25 ℃ 0 ℃ 25 ℃
起始 1 2 3 4 5 6 7 8 9
A 0.45 0.45 0.44 0.45 0.55 0.55 0.52 0.50 0.46 0.45
B 0.31 0.31 0.31 0.30 0.30 0.60 0.62 0.38 0.33 0.32
C 0.23 0.23 0.23 0.23 0.18 0.17 0.16 0.22 0.23 0.23
(1)据题中所给信息可知,进入 0 ℃环境时,首先增加的是哪项生理指
标? (填表中字母),它代表的是 ;表中 C 项代表
的是 。
(2)实验过程中,能调节小鼠产热量的生理指标是 (填表中字
母),能调节小鼠散热量的生理指标是 (填表中字母)。其中表
中 A 的分泌受 激素、 激素的调节,这两种
激素中对 A 分泌调节属于反馈调节的激素是 。
(3)与 25 ℃相比,0 ℃条件中,下表选项中符合事实的是 。
产热量 散热量 耗氧量
肾上腺
素含量
体内酶
活性
A 少 多 多 低 增强
B 多 多 多 高 不变
C 少 少 少 低 减弱
D 多 少 多 高 不变
(4)实验中若破坏小鼠的下丘脑,与正常鼠相比较,除了体温不能保持
相对恒定之外,还能直接观察到下列哪些异常生理现象或症状( )
①食欲情况 ②尿量的多少 ③精神萎靡与否
A.仅能观察①
B.仅能观察②
C.仅能观察③
D.①②③都可以作为观察指标
(5)由题中所给信息可知,参与体温调节的方式有 。
解析:(1)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
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寒冷环境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
少,使散热减少,由表中第 3、4、5 次测量结果可知,A 是促甲状腺激素、
B 是甲状腺激素、C 代表皮肤血流量。(2)调节产热的是促甲状腺激素(A)
和甲状腺激素(B),调节散热的是皮肤血流量(C)。促甲状腺激素受促甲
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同时还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3)
与 25 ℃相比,0 ℃条件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都增多;耗氧量增加;肾
上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其含量也会增加;但体内温度保持
相对稳定,所以酶活性不变。(4)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
枢和水盐调节中枢,同时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可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含量,
因此食欲、尿量的多少和精神状态都可以作为观察指标。(5)由以上分
析可知,体温调节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答案:(1)A 促甲状腺激素 皮肤血流量
(2)A 和 B C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3)B (4)D
(5)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15.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兔的水盐代谢调节的实验,以下为实验报
告,请予以完善。(注:兔与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差不大)
实验名称:兔的水盐代谢调节
(一)方法与步骤
(1)取 12 只体重相同、健壮的家兔,随机分为甲、乙和丙组 3 组,每组 4
只。
(2)对甲组兔静脉滴注 1.5%NaCl 溶液,乙组滴注 0.9%NaCl 溶液,丙组滴
注蒸馏水,滴注量均为 200 mL,0.5 h 滴完。
(3)从滴注开始收集测定 2 h 内兔的尿液量。
(二)结果与分析
(1)甲、乙、丙三组兔平均尿量比较: 。
(2)原因是
。
(三)讨论
(1)实验设计时每组兔能否只用 1 只?为什么?
。
(2)有人认为需要增加 1 组兔才能使本实验设计更为完善。你认为对该
组兔最有必要作何实验处理?为什么?
。
解析:无机盐摄取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实验设计时
最好每个实验组用多只生长状况相同的兔,可以较好地避免实验中偶
然因素的干扰。
答案:(二)(1)甲<乙<丙
(2)甲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乙组细
胞外液渗透压基本不变,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变,尿量较甲组多;丙组细
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最多
(三)(1)不能;因为只用 1 只兔不能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结果不
准确
(2)用这组兔作空白对照,不滴注任何液体;可以使甲、乙、丙三组兔的
尿量变化有更好的比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