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9届吉林省乾安县七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7-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9届吉林省乾安县七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7-12)

乾安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1、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 A.抗毒素是抗体 ‎ ‎ B. 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 C.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2、人处于高温环境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所以将通过增加排尿量来增加散热 B.由于温度高,有氧呼吸酶失活,此时身体供能主要靠无氧呼吸 C.因气温过高,将通过大量的排汗增加散热,调节体温 D.因大量排汗,将丢失水和Na+,这将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降低 ‎3、下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B.①和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该免疫过程有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因此属于细胞免疫过程 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 ‎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某种细菌对植物树叶的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等份,实验过程保持树叶湿润。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下表所示。哪种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 ‎ 序号 实验处理 甲 乙 方案一 无菌条件 自然条件 方案二 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 自然条件 方案三 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 先灭菌,然后接种某种细菌,最后置于适宜条件下 A.方案一 B.方案二 ‎ C.方案三 D.三个方案都不能达到 ‎5、实验室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 )‎ ‎6、弗莱明发现,在细菌培养基中偶然出现的青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经持续的研究,他分离出了青霉素。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青霉菌与其他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之间关系的是 A.图①,b表示青霉菌 B.图②,a表示青霉菌 ‎ C.图③,a表示青霉菌 D.图④,b表示青霉菌 ‎7、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 cm2‎ B.标志重捕法不适用于调查土壤动物中的蜈蚣 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D.可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调查鼠类数量 ‎8、下图中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乙表示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图中c点所对应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10.如下图,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现象的是( )‎ ‎11.为研究影响莴苣种子萌发的因素,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每组实验 种子为100粒):‎ 实验组 处理方法 一周内萌发种子数(粒)‎ 一 黑暗处理 ‎20‎ 二 暗室中,以适宜强度红光处理 ‎98‎ 三 暗室中,以10-5mol/L的赤霉素处理 ‎97‎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恰当的是( )‎ A.光照是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条件 B.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红光提供能量 C.红光处理可能促进种子细胞内赤霉素的合成 D.赤霉素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营养 ‎12.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垂直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B.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C.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在研究土壤中往往也有差别 D.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 ‎1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防治,要尽量降低其K值 B.种群的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 C.种群的数量变化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D.种群S型增长的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而下降 ‎14.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000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mL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叙述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若视野中酵母菌数量过多,可以先进行稀释后再计数 ‎15. 生物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演替一般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C.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过程 D.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6.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 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17.有关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 ②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 ‎ ‎③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④该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18.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 B.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C.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 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 ‎19. 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 ‎20. 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 kJ【来源:全,品…中&高*考+网】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15%‎ 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21.对于生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麦在扬花期受到大风袭击,影响了传粉,农民给小麦田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他认为这样能避免小麦减产 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对于蝌蚪会停止生长发育因而不能形成青蛙成体,对于幼年人会得呆小症,对于成年人耗氧量会增加 C.切除动物的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而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 D.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对于维持动物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机体是不利的,机体能通过反馈调节来缓解这种作用 ‎22. 关于免疫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实例中最科学的是( )‎ A.给患者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B.注射乙肝疫苗是为了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C.使用免疫抑制剂能降低器官移植时的免疫排斥反应 D.服用抗过敏药可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 ‎23.下图表示受到寒冷刺激时,人体下丘脑细胞接受A物质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段表示静息电位,神经纤维膜外的K+比膜内多 B.b点时Na+内流 C.与a段相比,b点时下丘脑细胞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D.接受A物质后,下丘脑细胞的膜通透性改变,代谢速率不变 ‎24.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 ‎ A.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 ‎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26.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的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D.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27. 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③为组织细胞,则各物质交换过程如下图所示:‎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28.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感觉的高级中枢,不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 ‎④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渴觉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29.某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时会引起线粒体原有功能的改变,即虽然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及电子传递但无ATP生成。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此人( )‎ A.食量小,耗氧量低,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 B.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低 C.食量小,耗氧量高,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 D.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 ‎30.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①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③分解者,腐生生物 ‎ ‎④消费者,自养生物 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 ⑥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⑥⑦‎ ‎31. 现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则A、B、C表示分别注射的是(  )‎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32.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数量关系如下表。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生产者固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种群B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种群C对其有选择捕食的结果 C.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12% D.种群A的净同化量为59.5百万千焦 ‎33.将灵敏的电流计的两极如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的内表面,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注意:ac=db)‎ A.先左后右,再向右 B.先右后左,再向左 C.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 D.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 ‎34.在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如果每个营养级能量传 递效率圴为20%,且下一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各 种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等。虎要获得1KJ能量,‎ 则需要消耗草的能量为 ‎ A.150KJ     B.125 KJ     ‎ C.100 KJ    D.75 KJ ‎35.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d C.c D.b ‎36.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右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 D.c-d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37. 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曲线不重叠时,M与N也可能存在竞争 ‎②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③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