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山东省菏泽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菏泽市一中 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 一. 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相符的是 A. 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 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C. 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 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的. 【答案】C 【解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是构成植物和动物的基本单位,这反映生物界的统一性,A正确;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是细胞,B正确; C、人体每个细胞只能完成特定的生命活动,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往往需要多个细胞的协调与配合,C错误; D、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的,支持“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这一观点,是对细胞学说内容的发展,D正确;故选C。 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公园中的全部树木; ②一块棉田中的所有的幼年的和成熟的棉蚜; ③一个果园中所有的苹果树及其无机环境; ④一片原始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 ⑤长江中的全部生物; ⑥密云水库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A. ①③⑥ B. ②④③ C. ②⑤⑥ D. ①⑤③ 【答案】C 【解析】种群是指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群落是指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生活的全部个体称为一个群落。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的一个整体。识记三种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①公园中的树木并不只有一种,所以公园中的全部树木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①错误; ②所有幼年的和成熟的棉蚜包括了棉蚜这个种群中的所有个体,因此属于种群这个结构层次,②正确; ③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的一个整体,而一个果园中所有的苹果树并不是生物群落,所以一个果园中所有的苹果树及其无机环境不属于生态系统,③错误; ④全部的动物和植物并没有包含环境中的所有生物,不能算作生物群落,④错误; ⑤长江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⑤正确; ⑥密云水库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⑥正确; 故选C。 3.生命系统存在着从细胞到生物圈各个不同的结构层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B. 草履虫可以看作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C. 生态系统中存在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不属于生命系统 D. 植物体和动物体共有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答案】C 【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进行划分,可以依次分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细胞是最小的生命系统。 【详解】A、细胞是最小、最基本生命系统,A正确; B、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一个个体只含有一个细胞,所以可以看作是基本的生命系统,B正确; C、生态系统中存在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虽然并不单纯构成一个结构层次,但生命系统均由这些物质和成分组成,因此其属于生命系统,C错误; D、植物没有系统,因此动物与植物共有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正确。故选C。 4.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反光镜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⑥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④⑥ C. ⑥③②④ D. ⑥③⑤④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该题主要考察了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图A是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图B是转换为高倍显微镜后的结果,识记从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需要进行的操作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需要先将目标移动到视野中央,图B中观察的气孔结构在图A中位于左下角,所以为了将其调整到视野中央需要将装片向左下角移动,然后转动转换器,此时视野变得昏暗模糊,需要调节反光镜增大亮度,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清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草履虫、衣藻、变形虫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尽管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相似的结构,即都具有( ) A.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B.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 D. 细胞膜、细胞质、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 【答案】D 【解析】ABC、细菌和变形虫没有液泡,细菌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ABC错误;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真核细胞主要在细胞核,原核细胞在拟核)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衣藻、变形虫和草履虫都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6.细胞学说为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它揭示了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C.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 生物界细胞的多样性 【答案】C 【解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 【详解】根据分析细胞学说没有揭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也没有揭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细胞之间的差异性,揭示了生物界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才可以理解细胞学说揭示的生物的统一性,而不是多样性。 7.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导致人患沙眼的病原体,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可以确定沙眼衣原体是原核生物。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有细胞壁 B. 有细胞膜 C. 没有线粒体 D.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答案】D 【解析】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包围的细胞核,而不是细胞壁和细胞膜,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识记该知识点即可。 8.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B.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C.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产生的 【答案】C 【解析】自然界中的细胞按照有无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说明细胞的差异性,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这又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详解】A、原核细胞的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种类有很多,例如细菌、蓝藻、支原体,所以仍具有多样性,A错误;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具有统一性,B错误; C、地球上的生物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正确; D、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产生的是最早的细胞学说的提法,后被魏尔肖更正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着重考查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易错点是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发展。 9.如图容器底部是培养基,其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全部养分,如果有人在配制培养基的矿质元素中使用了NH4NO3、KNO3、CaCl2·2H2O、MgSO4·7H2O、螯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但缺少了一种必需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 ) A. Ca(NO3)2 B. KCl C. KH2PO4 D. K2SO4 【答案】C 【解析】细胞中的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有Fe、Mn、B、Zn、Mo、Cu等。 【详解】根据题意,在配制培养基时使用了H、O、N、S、K、Ca、Mg、微量元素等,则结合比较后可知看出缺少C和P两种元素,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从空气中获取CO2,从而得到C元素,故溶液中缺少是P元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植物的矿质营养,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熟记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 生物来源于非生物 B. 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具有统一性 C. 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具有差异性 D. 生物与非生物在元素组成上没有区别 【答案】B 【解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详解】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无法证明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其它区别或生物来源于非生物,也不能证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故选B。 11.如图为鉴定蛋白质的流程图,其中甲、乙、丙、丁分别指( ) A. 黄豆浆、双缩脲、1mL、4滴 B. 花生种子研磨液、双缩脲、4滴、1mL C. 黄豆浆、双缩脲、4滴、1mL D. 花生种子研磨液、斐林试剂、1mL、4滴 【答案】A 【解析】蛋清中含有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会出现紫色反应。 【详解】该实验是用来检测蛋白质的,故实验材料应该选择黄豆,甲为黄豆浆滤液,检测试剂乙为双缩脲试剂,先加入1mL A液即丙,再加入4滴B液即丁。 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12.现提供新配置的斐林试剂甲液(0.1g/mL NaOH溶液)、乙液(0.05g/mL CuSO4溶液)、蒸馏水,则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 ①葡萄糖 ②大豆蛋白 ③蔗糖 ④DNA A. 只有① B. ①和② C. ①和③ D. ②、③和④ 【答案】B 【解析】斐林试剂用来检测还原性糖,水浴加热可以呈现砖红色沉淀。蛋白质的检测使用双缩脲试剂,由双缩脲试剂A液(0.1g/mL NaOH溶液)和B液(0.01g/mL CuSO4溶液)配置而成,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可以产生紫色反应。 【详解】①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可以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①正确; ②大豆蛋白是蛋白质,可以将斐林试剂的乙液用蒸馏水进行稀释,从而得到双缩脲试剂的B液,则可以对蛋白质进行鉴定,②正确; ③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无法使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③错误; ④DNA的检测一般使用甲基绿,题中的试剂无法检测,④错误。故选B。 13.结合下列曲线,分析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曲线①可表示人一生中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B. 曲线②可表示细胞呼吸速率随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变化 C. 曲线③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其内无机盐的相对含量变化 D. 曲线①可以表示人从幼年到成年体内含水量的变化 【答案】C 【解析】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都需要有水的参与,所以细胞内自由水比值高,则代谢增强,反之亦然,故衰老细胞代谢减慢,自由水含量减少,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也将减小;生物体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水的含量不同,如幼儿时期>成年时期,幼嫩部分>老熟部分。 【详解】A. 衰老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也将减小,A正确; B. 细胞内自由水比值升高后,代谢增强,细胞呼吸速率应加强,当超过一定的比值时,细胞呼吸速率达到相对稳定,B正确; C. 玉米种子被烘干的过程中所含水分越来越少,其内的无机盐相对含量逐渐增加,最后达到一恒定值,C错误; D. 幼儿体内的含水量高于成年人身体内水的含量,幼儿水的含量约为77%,随年龄增加,体内含水量逐渐减小,D正确。故选C。 14.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夏季植物叶片由绿变黄,可能是土壤缺Mg所致 B. 正常人饮食不当出现贫血,可能是食物中缺Fe所致。 C. 许多无机盐对维持细胞核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 细胞内自由水越多,抗逆性越强 【答案】D 【解析】细胞中的水分有两种存在状态,可以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自由水越多,细胞的代谢越旺盛。无机盐在细胞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详解】A、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缺Mg会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片发黄,A正确; B、血红蛋白中含有Fe,缺Fe会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贫血,B正确; C、无机盐是细胞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对维持细胞核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正确; D、细胞内的自由水越多,抗逆性越弱,D错误。故选D。 15.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mmol/L)不同。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 A. ①⑤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⑤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题主要考察了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在设计实验时,需要首先明确实验目的,题干中明确的指出实验目的为“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所以自变量为丙离子的浓度。 【详解】A、①⑤中除了丙离子的浓度不同以外,甲离子的浓度也不相同,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A错误; B、②③两组三种离子的浓度都不相同,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B错误; C、②④中甲离子和乙离子的浓度相同,控制了无关变量,C正确; D、③⑤两组三种离子的浓度都不相同,也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D错误。故选C。 【点睛】该题的重点是考虑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由于实验目的是探究丙离子的浓度,则除了丙以外的两种离子都属于无关变量,在实验设计时需要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16.水稻和小麦的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这些多糖是 A. 淀粉和糖原 B. 淀粉和纤维素 C. 糖原和纤维素 D. 蔗糖和麦芽糖 【答案】B 【解析】A、糖原是动物多糖,植物没有,A错误; B、水稻和小麦的细胞为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B正确; C、糖原是动物多糖,植物没有,C错误; D、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二糖,不是多糖,D错误。故选B。 17.下列哪一项是按多糖的功能进行的正确分类 A. B. C. D. 【答案】C 【解析】多糖主要包括糖原、淀粉和纤维素,从功能上说,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糖类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糖类物质;而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能提供能量。 【详解】淀粉和糖原属于能源物质,纤维素属于结构物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B. 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 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也是细胞重要的结构物质 【答案】B 【解析】糖类可以按照组成单位的多少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还原性糖可以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详解】A、糖类的组成元素都是C、H、O,A错误;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多糖,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B正确; C、蔗糖不是还原性糖,无法用斐林试剂检测,C错误; D、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但不是所有的糖类是细胞的结构物质,D错误。故选B。 19.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 ) A. 糖原 B. 淀粉 C. 脂肪 D. 蛋白质 【答案】C 【解析】1、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3、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4、淀粉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 【详解】A、糖原分布在肝脏或肌肉细胞内,并不是分布在人和动物皮下,A错误; B、人和动物皮下不含淀粉,B错误; C、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脂肪,C正确; D、蛋白质不是储能物质,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几种重要化合物及其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0.脂质不具有的功能是 A. 储存能量 B. 构成膜结构 C. 调节生理功能 D. 携带遗传信息 【答案】D 【解析】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1)脂肪:良好的储能物质; (2)磷脂:构成生物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3)固醇:分为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根据分析,脂质中的脂肪可以储存能量,磷脂构成膜结构,性激素调节生理功能,而携带遗传信息的是核酸,不是脂质。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脂质功能的相关知识,脂质包含的种类和功能较多,需要学生平时识记和积累。 2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蛋白质的是( ) A. 胰岛素 B. 胆固醇 C. 胃蛋白酶 D. 抗体 【答案】B 【解析】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 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详解】ACD、胰岛素、胃蛋白酶和抗体都是蛋白质,在身体中分别执行调节、催化和免疫的功能,ACD正确; B、胆固醇的本质是脂质,不是蛋白质,B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功能,识记蛋白质的功能,并能举例加以说明。 22.下列有关氨基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B. 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 C. 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 D. 非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需要的氨基酸 【答案】D 【解析】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根据是否能在人体内合成分为8种必需氨基酸和13种非必需氨基酸。 【详解】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A正确; B、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只能从外界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B正确; C、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C正确; D、非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细胞可以合成的氨基酸,并不是人体细胞不需要的氨基酸,D错误;故选D。 【点睛】该题的重点是区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定义,两者对人体均很重要,但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中无法转化的氨基酸,所以只能从食物中获取。 23.生物体内的某多肽是由几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子构成的,其中含有三个氨基和两个肽键,下列分子中能构成该多肽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②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题主要考察氨基酸的判断,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对题中给出的结构式进行判断。已知每种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用R基来表示。 【详解】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对题中给出的结构式进行判断,②缺少羧基不是氨基酸,其次根据题干描述,该蛋白质分子含有两个肽键,所以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有3个,且种类并不相同。组成的三肽有三个氨基,证明其中两个氨基酸的R基中含有氨基,所以应该是由③④⑤组成的;故选D。 24.根据组成单糖的碳原子数目,可将单糖分为五碳糖和六碳糖等。组成DNA的五碳糖是( ) A. 核糖 B. 葡萄糖 C. 脱氧核糖 D. 麦芽糖 【答案】C 【解析】核酸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物之一,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而RNA与基因的表达有关。组成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组成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前者所含的碱基为A、T、C、G,后者所含的碱基为A、U、C、G。 【详解】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故选C。 25.如图表示生物体内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和RNA的不同点只在b方面 B. DNA和RNA中的a表示的含义不同 C. DNA中特有的c为T D. 人体内的c有4种,b有2种 【答案】C 【解析】图中结构为核苷酸的模式图,a为磷酸,b为五碳糖,c为碱基,细胞生物既含DNA,又含RNA,故有2种五碳糖,5种碱基,8种核苷酸;病毒中只含有DNA或RNA,故有1种五碳糖,4种碱基,4种核苷酸。 【详解】A、图中a为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DNA和RNA的不同体现在五碳糖和含氮碱基两方面,A错误; B、DNA和RNA中的磷酸相同,B错误; C、DNA中特有的碱基为T,C正确; D、人体内的碱基有5种,五碳糖有2种,D错误。故选C。 26.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构成了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构成这些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 A. C B. H C. O D. N 【答案】A 【解析】碳元素具有4个共价键,易形成碳链,是构成细胞中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基本骨架;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化合物以碳链为骨架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详解】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故选A。 27.水稻和玉米从外界吸收硝酸盐和磷酸盐,可以用于细胞内合成 A. 蔗糖 B. 核酸 C. 甘油 D. 脂肪酸 【答案】B 【解析】硝酸盐含有氮元素,磷酸盐含有磷元素,所以可以合成含有氮和磷的各种物质。 【详解】根据分析,蔗糖,甘油,脂肪酸都只含有C、H、O元素,不含N和P,而核酸含有C、H、O、N、P,所以从外界吸收硝酸盐和磷酸盐,可以用于细胞内合成核酸。 故选B。 【点睛】该题只需学生识记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即可。 28.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无法利用硝酸盐。据此推测Mn2+的作用是( ) A. Mn2+是硝酸还原酶的活化剂 B. 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C. 对调节细胞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 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答案】A 【解析】无机盐离子的作用有: (1)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2)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3)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4)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等。 【详解】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无法利用硝酸盐。可见Mn2+可能是硝酸还原酶的激活剂。故选A。 29.某同学在烈日下参加足球比赛时突然晕倒,医生根据情况判断,立即给他做静脉滴注处理。请推测,这种情况下最合理的注射液应该是( ) A. 生理盐水 B. 氨基酸溶液 C. 葡萄糖溶液 D. 葡萄糖生理盐水 【答案】D 【解析】人正常的血糖浓度为0.8-1.2g/L,偏高会出现高血糖症状,偏低则容易引起低血糖症状如头晕眼花,甚至昏厥等等。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该同学突然晕倒,应该是低血糖的症状,需要补充葡萄糖溶液为身体提供能量;该同学在烈日下的运动过程中丢失了很多水分和无机盐,为了维持身体渗透压的平衡和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应该补充一些生理盐水。因此,这种情况下最合理的注射液是葡萄糖生理盐水。故选D。 30.生命科学常用图示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1~3分别表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有机物,则图1~3可分别表示( ) A. 多肽、RNA、淀粉 B. DNA、RNA、纤维素 C. DNA、蛋白质、糖原 D. 蛋白质、核酸、糖原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每个小单位可认为是单体,然后由单体聚合形成多聚体,即图中三种物质都属于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其中构成蛋白质的单体氨基酸约有20种;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构成DNA的单体是4种脱氧核苷酸,构成RNA的单体是4种核糖核苷酸;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糖糖。 【详解】图1中,单体具有很多不同的形状,这些不同的单体只能表示20种氨基酸,因此图1可能表示蛋白质或者是多肽;图2中,有圆形、方形、六边形、三角形四种不同的单体,并且该有机物是单链的,因此它可以表示RNA分子的四种核糖核苷酸,或者表示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图3中,只有圆形一种单体,最可能表示的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而植物细胞中的多糖只有淀粉和纤维素。综合三幅图,图1~3可分别表示蛋白质或多肽、RNA或DNA、淀粉或纤维素,故B、C、D错误,A正确。 二.非选择题 31.请回答下列问题: 从某流感患者体内已经分离出了细菌和病毒,并分别制成溶液,为了探究该“流感”是由细菌还是由病毒引起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小鼠、注射器、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细菌溶液和病毒溶液、小鼠食物等。 实验原理:(略) (1)实验步骤: ①取12只生长健壮且同等大小的小鼠,均分为3组,编号为甲、乙、丙。 ②向甲组小鼠注射适量生理盐水; 向乙组小鼠______; 向丙组小鼠______。 ③将3组小鼠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2)结果分析: ①______,说明该“流感”是由细菌引起的。 ②______,说明该“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 (3)若经证实,该“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请回答: ①病毒在细胞外能独立生存吗?______ ,为什么?______。 ②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______ A.由有机物组成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使生物致病 D.能繁殖产生后代 【答案】注射等量的细菌溶液 注射等量的病毒溶液 若乙组患病而丙组不患 若乙组不患病而丙组患病 不能 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D 【解析】该题属于实验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找出实验目的为“探究该流感是由细菌还是由病毒引起的”,分析实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病原体的种类,因此在进行自变量处理的时候应明确为小鼠注入的病原体种类。 【详解】(1)由于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注入小鼠体内的病原体种类,分析实验步骤可知甲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应该是对照组处理,同时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应该在乙组中注射等量的细菌溶液,丙组中注射等量的病毒溶液; (2)若流感是由细菌引起的,则乙组患病而丙组不患;若是由病毒引起的,则乙组不患病而丙组患病; (3)①病毒属于高度寄生的生物,由于没有细胞结构,在细胞外无法独立存活; ②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依然属于生物,原因是其具有生物体具备的繁殖的能力。 【点睛】该题的重点是考察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能根据信息寻找实验目的,遵循实验的基本原则设计实验步骤并分析实验的预期结果是解题的关键。 32.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回答: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____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_和_______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和_______溶液。 (2)用____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双缩脲试剂 稀蛋清 淀粉酶 葡萄糖 淀粉 斐林 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 【解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详解】(1)由于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葡萄糖和淀粉不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所以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将4种溶液分为两组; (2)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淀粉不能,所以可用斐林试剂将淀粉与葡萄糖分开; (3)淀粉可被淀粉酶分解形成还原糖,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稀蛋清无这一特性,所以可以用淀粉将稀蛋清和淀粉酶区分开。即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3.分析下列化合物,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的结构①④⑥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图中表示R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 (2)该化合物由__________________个氨基酸构成,该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氨基、肽键、羧基 ②③⑤ 3 三肽 脱水缩合 【解析】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生物体中的氨基酸有21种,每一种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用R基来表示。两个氨基酸之间经过脱水缩合脱去一分子水形成肽键,形成的产物叫做二肽。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①为氨基,④指的是肽键,⑥是羧基;R基为连接在中心碳原子上的侧链基团,判定为②③⑤; (2)在该化合物所示的结构图中,肽键共有2个,所以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3个;因此该化合物的名称为三肽; (3)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脱水缩合; (4)氨基酸的结构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用R基来表示,因此结构通式为: 【点睛】该题的难点为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分析图示中的化合物结构,由于肽键是两个氨基酸之间的连接,且肽键的结构不会发生改变,所以一般分析多肽的时候优先观察肽键,而一条肽链中肽键的个数等于氨基酸的个数减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