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 ‎1.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糖升高时,葡萄糖合成糖原可以发生在组织液中 B. 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可以发生在组织液中 C. 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组织液中 D. 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A、葡萄糖合成糖原发生在肝脏和肌肉细胞中,A错误;‎ B、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发生在消化道中,B错误;‎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突触间隙,即两个神经细胞之间的部位属于组织液,C正确;‎ D、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成分,识记各个选项中化学反应发生的场所即可解答。‎ ‎2.下列成分属于内环境的是 A. 血浆蛋白 B. 血红蛋白 C. 呼吸酶 D. DNA聚合酶 ‎【答案】A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等)。‎ ‎【详解】A、血浆蛋白位于血浆内,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 BCD、血红蛋白、呼吸酶、DNA聚合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C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 的叙述,正确 的是 A. 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B. 血管中的药物可直接进入肌细胞 C. 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水肿 D. 内环境的成分中有糖原和无机盐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成分包括:①水;②蛋白质;③无机盐;④血液运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等;⑤血液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氨等;⑥血液运送的气体、激素,如O₂、CO₂、胰岛素等;⑦其它如维生素、神经递质等。‎ 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血红蛋白;②载体蛋白;③呼吸酶;④H₂O₂酶;⑤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⑥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 ‎【详解】A、心肌细胞的有氧呼吸不断产生CO2,使其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A错误;‎ B、血管中的药物需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B错误;‎ 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由血浆进入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诱发人体组织水肿,C正确;‎ D、肝糖原在肝脏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的关系,识记内环境的成分,理解内环境是细胞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 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 渗透压上升 C. 细胞代谢紊乱 D. 甲状腺肿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各种成分和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生理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减慢,A错误;‎ B、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会引起渗透压下降,也有可能渗透压降低,B错误;‎ 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然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C正确;‎ D、甲状腺肿大有可能是缺碘,所以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会引起甲状腺肿大,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生理意义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各选项。‎ ‎5.下列关于人体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B. 反射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C. 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 D. 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反射弧的作用是感受刺激,传导兴奋,并对刺激做出反应。‎ ‎【详解】A、膝跳反射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简单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A正确;‎ B、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只能单向传导,B错误;‎ C、反射是机体对无机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C正确;‎ D、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高等动物对来自外界和自身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所以离不开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及反射的相关知识,难点是在反射活动中,由于兴奋只能从感受器传至效应器,所以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递的。‎ ‎6.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 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没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 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 神经递质不一定会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逆转.‎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在突触小体上,兴奋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在突触后膜上,兴奋由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A、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方式是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缺氧时释放的能量减少,因而会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A错误;‎ B、由于效应器是由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组成,说明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错误;‎ C、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是Na+内流,导致动作电位时Na+在膜内的浓度比静息电位时要高,所以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C错误;‎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如果是抑制性递质则电位不会逆转,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识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易错点D选项中抑制性递质容易忽略。‎ ‎7.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 结构③和④共同形成突触 C. 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 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可使结构④上的Na+通道打开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线粒体,②突触小泡,③是突触前膜,④是突触后膜。‎ ‎【详解】A、结构①线粒体位于突触小体中,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突触后膜上,且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消耗能量,A错误;‎ B、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B错误;‎ C、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作用,不是主动运输,C错误;‎ D、乙酰胆碱是兴奋性递质,所以与受体结合后,可使结构④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打开,是突触后膜兴奋。‎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突触结构,要求学生识记和理解突触结构,能分析在突触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原因和在突触处信号的转变过程。‎ ‎8.下列有利于人体散热 A.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 汗腺分泌汗液减少 D. 用酒精擦拭皮肤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当外界环境温度低时,体温的调节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当外界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体温时,体温的调节仅由神经调节来完成。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机制如下: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详解】A、人体热量主要来源于骨骼肌和肝脏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放能,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产热过程不利用散热,A错误;‎ B、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不利于人体散热,B错误;‎ C、汗液分泌减少,通过蒸发带走的热量减少,不利于人体散热,C错误;‎ D、用酒精擦拭皮肤,通过酒精的蒸发带有多余的热量,有利于人体散热,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的过程,识记人体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作出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9.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下丘脑可以感知内环境中渗透压的变化 B. 激素分泌的调节,存在着垂体—下丘脑—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机制 C. 甲状腺激素不仅能作用于下丘脑,也能作用于垂体 D. 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能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抗利尿激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2、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垂体调控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详解】A、下丘脑中含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知内环境中渗透压的变化,A正确;‎ B、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是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机制,B错误;‎ C、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相应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正确;‎ D、当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由于该激素的本质是多肽,所以运输方式是胞吐作用,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调节,要求考生识记动物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种类和功能,特别是下丘脑的作用需要进行总结。‎ ‎10.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脏(胰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胰腺的腺泡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 胰腺既有内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 C. 胰腺细胞分泌的酶可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液循环 D. 胰岛细胞合成的激素通过导管进入血液循环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的分泌腺有两种: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它们在结构上的区别是有没有导管,外分泌腺都有导管,分泌的液体通过导管将分泌物排除体外或腺体外,比如:汗腺,肝脏(分泌胆汁)等。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一定是激素,激素合成分泌到细胞外面,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各处,只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详解】A、胰脏内分泌腺包括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分别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A错误;‎ B、胰腺内既有内分泌作用(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也有外分泌作用(分泌消化酶),B正确;‎ C、胰腺细胞分泌的酶通过导管进入消化道,而不是直接进入血液中,C错误;‎ D、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动物的激素调节,要求考生识记动物体内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种类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1.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口服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 若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 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都能分泌多种激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 ‎(1)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控制。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控制,主要通过植物性神经控制着内分泌腺的活动。如下丘脑通过植物性神经直接或间接控制各种腺体。‎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①甲状腺激素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②性激素水平的高低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对动物性行为的控制。‎ ‎【详解】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但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因此给小鼠饲喂胰岛素不能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A错误;‎ B、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因此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B错误;‎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功能,C正确;‎ D、甲状腺只能分泌甲状腺激素,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种类和功能,掌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1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 由于B细胞能分泌抗体,细胞内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数量多 D. 同一个体各种免疫细胞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细胞内所含基因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免疫细胞中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造血干细胞分化成淋巴细胞,根据淋巴细胞生成的场所,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B淋巴细胞(骨髓)和T淋巴细胞(胸腺)。‎ ‎【详解】A、淋巴细胞指B细胞和T细胞,A错误;‎ B、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B正确;‎ C、抗体由浆细胞分泌,C错误;‎ D、同一个体各种免疫细胞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不是基因不同,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T淋巴细胞不能产生抗体,但可以产生细胞因子(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抗体是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并分泌的,一个效应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定的抗体。‎ ‎13.下图为某人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甲、乙、丙的核遗传物质相同,mRNA不完全相同 B. 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骨髓 C. 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 D. 丙可完成核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免疫细胞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有B细胞和T细胞,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成熟,T细胞转移到胸腺成熟。‎ ‎【详解】A、甲、乙、丙三种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过分裂分化而来,所以遗传物质完全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mRNA不完全相同,A正确;‎ B、成熟B细胞成熟的场所在骨髓,B正确;‎ C、成熟B细胞在受到抗原的刺激和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作用下可以分化成浆细胞,C正确;‎ D、浆细胞不能分裂,所以其DNA分子也不能复制,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要求考生能够熟记淋巴细胞的成熟过程及体液免疫的过程,可以将其与T细胞进行比较记忆。‎ ‎14.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采用方法②使人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 方法①与方法②相比,能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 C. 方法②往往要多次注射抗原类物质,目的是增加体内记忆细胞数量 D. 一旦接种了流感疫苗,就不会再患流感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中①为注射抗体后的免疫反应,②为注射抗原后的免疫反应过程。‎ ‎【详解】A、人体通过注射抗原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的过程,A错误;‎ B、方法②通过注射抗原使人体产生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对抗原的记忆,所以寿命更长,再次受到抗原的刺激会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使人产生抗体,因此获得的免疫力更加持久,B错误;‎ C、通过多次注射疫苗可以增加体内记忆细胞,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C正确;‎ D、流感是RNA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所以即使接种了流感疫苗,也有可能患流感,D错误。‎ 故选C。‎ ‎【点睛】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重点是二次免疫的特点。‎ ‎15.下图表示人体某种病的致病机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细胞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 B. b细胞能识别抗原 C. c物质是抗体 D. 该病是自身免疫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其中a细胞为浆细胞,能产生抗体(c);抗体将自身红细胞作为抗原进行攻击,并与之结合,最终被b吞噬细胞吞噬处理。由此可见,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详解】A、a细胞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 B、b细胞是吞噬细胞,识别抗原但是没有特异性,B正确;‎ C、c物质是浆细胞分泌的物质是抗体,C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抗体攻击了自身的红细胞,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图,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同时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种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及疾病的种类。‎ ‎16.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l属于细胞免疫,过程Ⅱ属于体液免疫 B. 细胞a只能是B细胞 C. 一种细胞c可以分泌多种抗体 D. 细胞b可以为T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Ⅰ体液免疫过程,其中细胞a是B淋巴细胞,细胞c是浆细胞;Ⅱ是细胞免疫过程,b是T淋巴细胞,d是效应T细胞。‎ ‎【详解】A、由题意知,Ⅰ过程是通过抗体发挥作用,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通过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属于细胞免疫,A错误;‎ B、若是二次免疫反应,细胞a可以为记忆B细胞,B错误;‎ C、一种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C错误;‎ D、在二次免疫中细胞b可以是记忆T细胞,在初次接触抗原时是T细胞,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同免疫细胞的作用,易错点是在解题时不要忽略了记忆细胞。‎ ‎17.下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并分泌相应的抗体,抗体可被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该过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敏介质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 B. 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C. 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D. 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过敏反应:‎ ‎(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2)过敏反应的原理: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 ‎(3)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详解】A、过敏介质进入人体后需要和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A正确;‎ B、临床治疗哮喘应该是抑制过敏介质释放,B错误;‎ C、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所以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C正确;‎ D、哮喘属于过敏反应,是免疫过当引起的,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过敏反应及治疗方法,免疫细胞的作用,理解过敏反应的过程,结合图形的信息进行解答。‎ ‎18.用不同实验材料对燕麦的胚芽鞘分别进行以下实验,若图中箭头所指表示实验进行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则实验结果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产生: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分布:集中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等处。‎ ‎3、运输:‎ ‎(1)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2)横向运输:影响因素--单侧光、重力、离心力。‎ ‎4、作用:促进植物细胞生长。‎ ‎【详解】A、燕麦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所以用锡箔套住尖端后,不能感光,因此燕麦胚芽鞘不弯曲生长,A错误;‎ B、生长素可以通过琼脂片,所以右侧生长素能向下运输,导致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B正确;‎ C、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所以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所以燕麦胚芽鞘不能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错误;‎ D、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在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右侧,导致右侧有生长素,促进右侧生长,向左弯曲,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向光性、生长素横向运输的相关知识,理解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原理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在结合图形分析生长素的分布。‎ ‎19.下列事例与生长素的作用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台风吹倒的树苗,茎背地生长 ‎②扦插枝条时保留芽,易于枝条生根成活 ‎③盆栽花卉齐放置在阳台一段时间,茎会弯向光源生长 ‎④刚摘下的青色香蕉放置一段时间后会自然变黄成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1‎ ‎、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实例主要有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 ‎2、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不久长出大量的根;‎ ‎(2)促进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长出无籽果实(用于培育无籽果实);‎ ‎(3)防止落花落果,可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 ‎(4)控制性别分化。‎ 此外,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因此生长素类似物还应用于除草,作为“除草剂”。‎ ‎【详解】①茎的背地生长是生长素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横向运输造成的,①正确;‎ ‎②扦插枝条时保留芽,可以产生生长素依赖于枝条生根,易于枝条生根成活,②正确;‎ ‎③植物的向光性是植物茎尖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③正确;‎ ‎④青色香蕉放置一段时间后会自然变黄成熟是植物激素乙烯的作用,④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意在强化学生对生长素的相关知识理解与运用。‎ ‎20.如图是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 B. 用生长素(类似物)除草时,其原理是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抵制生长 C. 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表现出根向地性,测得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f,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2f,h)‎ D. 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f,产生了顶端优势现象,其侧芽生长素浓度范围是(‎2f,h)‎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图是生长素浓度与促进生长作用之间的关系,C点对应的g浓度是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小于g,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生长的作用逐渐增强,大于g浓度,随生长素浓度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减弱,B、D点生长素的促进效应相同,E点生长素浓度升高到h时促进作用降低至0。‎ ‎【详解】A、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增强,因此如果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由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背光侧比向光侧长的更快,所以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应该是大于f且小于‎2f,A错误;‎ B、除草剂的原理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杂草生长,应该是大于h,B正确;‎ C、根的向地性是由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减弱,甚至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大于近地侧所致,因此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f,则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该大于‎2f甚至大于h,C错误;‎ D、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发育,因此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f,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应该大于h表现为抑制作用,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是知识点是植物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利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解释植物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和除草剂的原理等生物现象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1.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某种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激素类似物的浓度和激素类似物种类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B. 若探究10mol·L-1时甲、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4组实验 C. 实验证明10mol·L-1的激素类似物乙可以促进生根 D. 该实验不能证明激素类似物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图中浓度为0的第一组属于对照组,根据与对照组的比较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激素类似物甲对微型月季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其最适浓度在10~50μmol/L范围内;而曲线中激素类似物乙的实验浓度对微型月季生根均具有抑制作用。‎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激素类似物甲、乙,A正确;‎ B、若要探究激素类似物甲、乙对该种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除设置单独的2种、复合的1种这3种培养基外,还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所以应该设置4种类型的培养基,B正确;‎ C、题图中,激素类似物乙的实验浓度对该种月季生根具有抑制作用,该实验不能证明激素类似物乙能促进生根,要探究激素类似物乙是否具有促进该种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应在0~1μmol•L-1区间再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重复试验,C错误;‎ D、从题图中可看出,图中浓度为0的第一组属于对照组,根据与对照组的比较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激素类似物甲对该种月季生根具有促进作用,但不能证明激素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主要是考生理解什么是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 ‎22.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及植物激素抑制剂S处理水仙茎切段,48小时后测得水仙茎段的伸长率(伸长率=)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在无外源IAA和GA时整段不能生长 B. IAA和GA均能促进基伸长,GA促进著伸长的效果更好 C. IAA和GA在促进整伸长时具有协同作用 D. 植物激素抑制剂S能神制IAA和GA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柱形图:与不添加外源激素的①组相比,IAA和GA均能促进茎伸长,IAA的作用效果更好;IAA和GA在促进茎伸长时具有协同作用;植物激素抑制剂S能抑制GA的作用,不能抑制IAA的作用。‎ ‎【详解】A、从柱形图①来看,在无外源的IAA和GA时茎段仍能生长,A错误;‎ B、从柱形图①、②、④来看,IAA和GA均能促进茎伸长,IAA的作用效果更好,B错误;‎ C、②③④对比,③组最高,IAA和GA在促进茎伸长时具有协同作用,C正确;‎ D、从②④⑤⑥来看,植物激素抑制剂S能抑制GA的作用,不能抑制IAA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仔细分析柱状图得出实验结论。‎ ‎23.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可能是脱落酸,乙可能为赤霉素 B. 丙最可能为生长素 C. 甲、乙、丙均由专门的植物器官产生 D. 甲、乙、丙并不直接参与代谢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等,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插条生根和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作用;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接触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果实、叶片等器官的衰老和脱落。‎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是脱落酸,乙是赤霉素,丙是生长素。‎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甲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乙是抑制种子休眠,故甲是脱落酸,乙是赤霉素,A正确;‎ B、分析题图中丙的作用丙可以促进无子果实的产生,所以丙是生长素,B正确;‎ C、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均为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没有专门的器官产生,C错误;‎ D、激素只能起调节作用,不直接参与代谢,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植物激素的种类、作用及相互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识记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并根据题图对图中的植物激素做出判断。‎ ‎24.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①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增大了被天敌捕食的概率 ‎②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 ‎③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2)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计算公式为: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 ‎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注意事项:‎ ‎(1)由于酵母就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计数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线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3)每天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 ‎(5)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和重复,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 ‎【详解】①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少,进而导致结果偏大,①正确;‎ ‎②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该统计样方内和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中的个体,若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会导致结果偏小,②错误;‎ ‎③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该随机取样,若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会导致计数结果偏大,③正确;‎ ‎④为了更加科学、准确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调查,还要特别注意随机取样,如果在家系中调查,会造成结果偏大,④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5.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4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稳定型 B. 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 C. 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呈S型增长 D. 第16~20年间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0~4年时λ=1,种群数量不变;4~10年时λ<1,种群数量减少;在10~20年时λ>1,种群数量持续增加。‎ ‎【详解】A、前4年,λ值为定值,λ=1,说明种群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保持不变,第4年后λ<1,说明种群增长率为负值,种群数量下降,年龄组成为衰退性,A错误;‎ B、第4到第8年间λ<1,并且种群数量在加速下降,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B正确;‎ C、第8到10年间λ值<1,种群数量减少,第10年的种群数量最少,C错误;‎ D、由图示曲线图趋势可知,第16到第20年间,λ大于2,说明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 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关键是理解λ的含义,只要λ大于1则种群数量增加,λ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 ‎26.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c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 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 利用性引诱剂诱系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 控制蝗虫种群数量在b~c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0-b段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在0-a种群的增长率增加,a-b段种群增长率减小为0,b-c段受到环境的影响,K值改变,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 ‎【详解】A、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看,0点到b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大致呈“S“型,a点的数量大约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蝗虫种群有最快的增长速率,故防治时间应在a点之前,A错误;‎ B、“S”型增长的种群增长率在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最大,超过该点增长率下降,因此a~b段种群的增长率下降,而此阶段种群密度上升,B错误;‎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后,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导致种群内出生率下降,可防止种群增长至c点,C正确;‎ D、把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既能使植物等生产者被啃食的较少,又可以保持该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而b-c段蝗虫数量在较高水平,不利于平衡,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对种群“S”‎ 增长曲线的分析,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的影响,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分析题图曲线,找出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曲线是解题的关键。‎ ‎27.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第2阶段种内斗争最激烈 B. 第2阶段种群增长率一直在变大 C. 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K;‎ D. 第4阶段后,种群数量也可能迅速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详解】A、第2阶段增长速率先快后慢,在K/2处,种群增长率最大,所以种内斗争不是最激烈的,A错误;‎ B、第2阶段增长速率先快后慢,B错误;‎ C、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后,在K值上下波动,该种群的K值应该是K2,C错误;‎ D、种群数量受环境和生物的影响较大,若环境被破坏,第4阶段后,种群数量也可能迅速减少,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背景,考查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相关知识,识记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条件。‎ ‎28.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 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 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 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 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需要让该种家畜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S型增长模型。‎ ‎【名师点睛】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要求考生对种群数量变化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是解题的关键,把种群数量看成是时间,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 ‎【详解】‎ 由图可知,甲、乙、丙数量没有达到K/2,丁超过K/2,选择丁点可以使每次捕获后,家畜种群数量降低到K/2,保持最大增长速率,故选D。‎ ‎29.下到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是第一、二道防线 B. 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形成的 C. 由于特异性免疫对所有的抗原均起作用,因此杀伤力更强 D. 细胞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非特异性免疫:‎ ‎(1)概念:是指长期进化形成,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是免疫的基础。‎ ‎(2)特点: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不具专一性,不具特殊针对性;出现快,作用范围广,强度较弱。‎ ‎(3)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2、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以非特异性免疫为基础;出生后形成;具专一性,具特殊针对性;出现慢,针对性强,强度较强。‎ ‎【详解】A、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发生非特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A正确;‎ B、非特异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B正确;‎ C、特异性免疫作用有特异性,所以不能够针对所以的抗原,C错误;‎ D、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的三道防线,掌握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及相互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0.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种子萌发 顶端优势 果实生长 器官脱落 生长素 ‎/‎ ‎+‎ ‎+‎ ‎-‎ 赤霉素 ‎+‎ ‎+‎ ‎+‎ ‎-‎ 细胞分裂素 ‎+‎ ‎-‎ 脱落酸 ‎-‎ ‎/‎ ‎/‎ ‎+‎ 乙烯 ‎/‎ ‎/‎ ‎-‎ ‎+‎ 注:“+”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表示无明显作用。‎ A. 在果实生长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只有生长素、赤霉素 B. 在调节种子萌发方面,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为拮抗作用 C.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用调节的 D. 同一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就是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对果实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在促进果实生长方面,三者是协同关系,A错误;‎ B、在调节种子萌发方面,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表现为协同作用,B错误;‎ C、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用调节的,C正确;‎ D、同一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是对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意义,不同植物激素在植物的不同发育阶段的作用和不同激素之间的关系考查,根据题图信息显示不同植物激素在植物不同发育阶段的作用,然后进行推理、判断。‎ 二、非选择题:‎ ‎31.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膀胱中的感觉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是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尿意是由_____产生的。‎ ‎(3)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婴儿却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1).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 反射 (3). 脊髓 (4). 大脑皮层 (5). 婴儿的大脑皮层尚未发育成熟,对脊髓的控制能力弱 ‎【解析】‎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2、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3、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突触传递具有单向性。‎ ‎【详解】(1)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尿意是一种感觉,由大脑皮层产生。‎ ‎(3)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婴儿却不能,原因是婴儿大脑皮层尚未发育成熟,对脊髓的控制能力弱。‎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理解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控制。‎ ‎32.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下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与T细胞数量的关系。分析回答:‎ ‎(1)图中表示HIV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在曲线目Ⅱ中AB段经上升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 ‎(2)研究表明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修饰过的人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HIV在人成熟的红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艾滋病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大大上升。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的____功能下降。艾滋病患者最终的死亡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Ⅰ (2). T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 (3). 人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4). 监控、清除 (5). T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人无法抵抗病原体感染,或者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的关系,HIV进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随着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使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丧失,体液免疫能力降低,最终使人体免疫能力全部丧失。‎ ‎【详解】(1)图示表示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的关系.HIV进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随着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故表示HIV浓度变化的曲线是Ⅰ。曲线Ⅱ是T细胞浓度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所以AB段呈上升状态。‎ ‎(2)HIV进入宿主细胞后,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细胞器和物质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所以HIV在人成熟的红细胞中无法增殖。‎ ‎(3)人体感染HIV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发展成为患者,由于T细胞被大量破坏,人体细胞免疫能力下降,不能清除体内的癌细胞,所以监控和清除功能下降。最终死亡的原因T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人无法抵抗病原体感染,或者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理解艾滋病的致病原理,能正确分析曲线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3.激动素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探究激动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将生长状态一致的豌豆苗随机分为A、B、C三组,实验处理如表。处理后,定期测量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组别 顶芽处理 侧芽处理 A 去除 ‎2mg/L激动素溶液涂抹 B 保留 ‎2mg/L激动素溶液涂抹 C 保留 蒸馏水涂抹 回答下列问题:‎ ‎(1)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这种现象称为_____,是由于____(填“顶芽”或“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更敏感。‎ ‎(2)A组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B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原因是_________。‎ ‎(3)根据B组和C组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激动素对A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处理组D。D组 处理是______,预测该处理的实验结果是:D组侧芽生长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组的生长量。‎ ‎【答案】 (1). 顶端优势 (2). 侧芽 (3). 低于 (4). 顶芽是产生生长素的场所,去除顶芽后没有生长素向下运输 (5). 激动素对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 (6). 去除顶芽,用蒸馏水涂抹侧芽 (7). 小于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A组和B组的单一变量为是否保留顶芽,B组和C组的单一变量为是否用激动素处理。处理后,定期测量侧芽的长度,A组侧芽开始增长较快,B组开始增长较慢,但后期增长较快,C组基本不变。‎ ‎【详解】(1)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说明侧芽先收到抑制,说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更加敏感。‎ ‎(2)顶芽是产生生长素的场所,去除顶芽后没有生长素向下运输,因此A组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低于B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 ‎(3)B组和C组的自变量是是否由激动素,说明了激动素可以促进侧芽的生长。‎ ‎(4)为了验证激动素对A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对照组,即去除顶芽,用蒸馏水涂抹侧芽。由于激动素对A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因此预测的实验结果是:D 组侧芽生长量小于A组的生长量。‎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作用特性,掌握顶端优势的原理及相关应用,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34.如图为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据图可知相当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的增长符合_______型曲线,且种群数量为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等量的酵母菌接种在5mL相同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酵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会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mL培养基中接种酵母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 ‎(3)de段曲线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试着画出酵母菌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__________ 。‎ ‎【答案】 (1). 抽样检测 (2). S (3). K/2(或b) (4). 减小 (5). 不变 (6). 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 (7). 营养物质随着消耗逐渐减少;有害产物逐渐积累;培养液的pH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等 (8). ‎ ‎【解析】‎ ‎【分析】‎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 ‎【详解】(1)试管中培养的酵母菌可以看做一个种群,酵母菌的计数通常采用抽样检测法。从图中看出酵母菌数量的增长符合S型曲线,种群数量在K/2‎ 时增长速率最大,所以增长最快。‎ ‎(2)该种菌接种量不变,培养基由10mL变成5mL,资源空间、营养物质减少,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减小,若在5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由于营养物质、资源、空间相同,K值不变。‎ ‎(3)de段是达到环境容纳量后,由于种群数量增加,导致营养物质随着消耗逐渐减少;有害产物逐渐积累;培养液的pH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等,所以种群数量降低。‎ ‎(4)在S型曲线中,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加,在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速率最大,然后种群增长速率不断降低,达到K值降为0,然后种群数量降低,所以种群增长率为负值。曲线如图所示:‎ ‎。‎ ‎【点睛】本题结合微生物的培养来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S型曲线的理解,尤其是引起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的理解是解答本题的核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