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假期生物作业2
1.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某细胞无染色单体,基因组成为AAYY,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aY=1∶1∶1∶1,则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C.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1∶1∶2,则可能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 2.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察到的现象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其表现型之比接近3∶1 B.提出的问题是:F2中为什么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C.演绎推理的过程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与隐性亲本测交,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分析,表现型之比接近1∶1 D.得出的结论是: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豚鼠的黑体色对白体色是显性。当一只杂合的黑色豚鼠和一只白色豚鼠杂交时,产生的子代是三白一黑,以下对结果的合理解释是 A.等位基因没有分离 B.这种杂交的比率是3∶1 C.子代在数目小的情况下,常常观察不到预期的比率 D.减数分裂时,肯定发生了这对等位基因的互换 4.西红柿果肉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用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自交获得F1,将F1中表现型为红果肉的西红柿自交得到F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F2中无性状分离 B.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 C.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2/5 D.F2中首先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西红柿 5.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的一种溶酶体酶完 全没有活性,导致神经系统损坏,患者通常在4岁前死亡。在中欧某 地区的人群中,该病发病率高达1/3 600。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TaySachs病的致病基因通过杂合子在亲子代间传递 B.禁止近亲结婚能显著降低TaySachs病的发病率 C.该病杂合子不发病是因为显性基因抑制了隐性基因的表达 D.在中欧该地区约30人中就有一个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6.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中的DNA不能进入细胞质,但在细胞质中合成的DNA聚合酶可以进入细胞核。这一事实不能说明 A.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核膜控制着细胞核内外的物质交换 C.部分大分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方式透过核膜 D.细胞质中某些蛋白质可以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下列有关子代(数量足够多)的各种性状分离比情况,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A.若子代出现6∶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AA和BB纯合致死 现象 B.若子代出现15∶1的性状分离比,则具有A或B基因的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 C.若子代出现1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杂合子能稳定遗传的现象 D.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三种杂合子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8.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达到实验目的,还要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都是实验组 B.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用来培养大肠杆菌,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9.将人的一个精原细胞的DNA用15N标记,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再通过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四个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15N B.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均有一半染色体含15N C.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含15N,另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只含14N D.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含15N,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只含14N 10.用卡片构建DNA平面结构模型,所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卡片类型 脱氧核糖 磷酸 碱基 A T G C 卡片数量 10 10 2 3 3 2 A.最多可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5个脱氧核苷酸对 B.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0个氢键 C.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1分子磷酸相连 D.最多可构建44种不同碱基序列的DNA 11.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有1 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700个。该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2次,则 A.复制完成后,具有放射性的腺嘌呤共有1 400个 B.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 500个 C.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 D.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3∶1 12.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图甲中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属于染色体变异 B.若图乙为一性原细胞,其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C.图丁和图丙相比较,图丁产生不利变异的可能性更大 D.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 13.人类有多种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病遗传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外婆一定是该病的患者 B.短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D.白化病患者致病基因来自父母双方的概率不一定相等 14.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基因数量改变,性状不会改变 B.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能产生配子 C.多倍体生物在植物中比较常见,在动物中极其少见 D.由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只含1个染色体组,所以高度不育 15.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决定该表现型的基因可以随着生殖而世代延续 B.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代代相传 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存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 D.雌孔雀对配偶的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 16.下列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但不是分泌蛋白的有 ①血红蛋白 ②血浆蛋白 ③性激素 ④O2 ⑤胆固醇 ⑥抗体 ⑦神经递质 ⑧唾液淀粉酶 ⑨乳酸 A.③④⑤⑥⑨ B.③④⑤⑦⑨ C.①④⑤⑦⑨ D.②⑤⑦⑧⑨ 17.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其渗透压、温度和pH并非恒定不变 B.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可通过毛细淋巴管进行相互转化 C.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有效配合对维持内环境稳态至关重要 D.人体某部位组织液短时间增多过快可能与淋巴管堵塞有关 18.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B.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的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 转变 C.图乙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 D.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 19.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下表为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前30 min和后30 min每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10 10~40 甲 10~40 >40 乙 <10 <10 A.TSH的靶细胞可以是下丘脑、甲状腺细胞和肌肉细胞 B.甲注射TRH后,TSH浓度增高是反馈调节的结果 C.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垂体 D.甲、乙两人注射TRH前的耗氧量比正常人高 20.如图是某种传出神经元与骨骼肌形成类似突触结构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是神经末梢膨大形成的 (填结构名称),它能将结构①中的神经递质分泌出去。可以用 法追踪神经递质合成和分泌的过程。 (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②的膜上 (填“可”或“不可”)测得电位变化,原因是 。 (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同时骨骼肌会不自主战栗,参与调节上述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 和 。 (4)若某同学的腿被扎到,该同学对其他人说:“我被扎到了,有点疼。”这一过程有言语区的 区参与。 21.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乙过程表示 。其中甲、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以发生在 (填细胞结构)中。 (2)在乙过程中,与DNA上起点结合的酶是 。 已知该过程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 (3)丙过程通过 与mRNA上的密码子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在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乙、丙过程但不能发生甲过程的细胞有 。 22.射线诱变可使同一基因突变,也可使不同基因突变。将纯合深眼色果蝇用射线诱变处理,得到两种隐性突变品系,性状均为浅眼色,两突变品系杂交,F1雌性均为深眼色,雄性均为浅眼色。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 , 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射线诱变可以使不同的基因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 (2)有人认为两种突变品系有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理由是 。 (3)若上述两种突变品系是两对不同基因分别突变的结果,则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是 。 (4)若让F1自由交配,F2性状表现如表: 深眼色 浅眼色 雄性 4 396 雌性 204 196 则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是 ,F2中出现深眼色雄蝇的最可能原因是 。 23.某自花且闭花受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和r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E、e)控制,同时含有D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请回答: (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 合子。 (2)若采用诱变育种,在γ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 、 和少利多害性这三个特点。 (3)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等分离子代中 抗病矮茎个体,再经连续自交等,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据此推测,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其育种过程所需的 。 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杂交所得的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其过程(说明:选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