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

生物 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结合下列曲线,分析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①可表示人一生中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B.曲线②可表示细胞呼吸速率随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变化 C.曲线③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其内无机盐的相对含量变化 D.曲线①可以表示人从幼年到成年体内含水量的变化 ‎2.如下图所示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大分子B呈双螺旋结构 B.a的种类约20种,b的种类为8种 C.a与a之间通过“一NH—COOH—”相连接,b与b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D.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 ‎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遗传物质的碱基种类相同 B.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C.细胞中含量最稳定的物质是核酸,其元素组成是C、H、O、N、P、S D.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4.下列有关教材中实验材料的选择,说法正确的是 A.西瓜的含糖量很高,适合用于还原糖的鉴定实验 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分布的实验中可选用洋葱根尖 C.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好材料 ‎5.下列有关“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在使用时需要现配 B.使用8%的盐酸水解,可以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 C.盐水水解完成后,需要使用大量的蒸馏水反复冲洗载玻片 D.实验结果显示,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6.下列与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并非所有的DNA都与蛋白质结合 B.ADP由磷酸、腺嘌呤和核糖组成,其中含有高能磷酸键 C.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传递信息、运输物质和催化反应等作用 D.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7.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糖不可以再被分解 B.构成淀粉、糖元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葡萄糖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的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D.糖类是大多数动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8.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与RNA和DNA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显著增强,相应地,核酸的分解速率明显降低。这与癌细胞所具有的哪种特征有关 A.能够无限增殖 B.细胞呈球形 C.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减小 D.细胞呼吸以无氧呼吸为主 ‎9.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具有细胞膜但膜中的磷脂分子层数可能不同 B.都能合成ATP但合成ATP时能量来源可能不同 C.都含有核酸但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种类可能不同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氨基酸脱水缩合方式可能不同 ‎1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 )‎ A.生物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都与细胞核内的核仁有关 B.绿色植物的体细胞中都有线粒体、大液泡和叶绿体 C.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和细胞核中均含有RNA D.肝细胞中产生CO2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1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的实质是基因突变,能无限增殖,并且失去了原细胞的所有特点 B.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细胞中不能合成酪氨酸酶,黑色素无法合成 C.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 D.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2.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实验中可以用醋酸洋红液代替龙胆紫溶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C.若在低倍镜下没找到正方形、排列紧密的细胞,可换用高倍镜后再找 D.持续观察一个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其染色体不会发生变化 ‎13.在下列实验中,必须始终用活细胞做材料的是( )‎ ‎①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 ‎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 ‎③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 ‎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⑤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14.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15.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 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 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16.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酶、激素的调节下,植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 B.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 D.激素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17.下列与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K+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人的成熟红细胞 B.温度降低不会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下降 C.胞间连丝及细胞骨架均与物质运输有关 D.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会进入细胞 ‎18.如图所示为甘蔗一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 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 C.过程①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D.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植株的干重就会增加 ‎19.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伤口处贴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让伤口处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B.堆放的干种子内部会变潮发热,原因是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都产生了热量和水 C.水稻稻田需要定期排水“晒田”,是为了避免根系进行乳酸发酵 D.在马拉松跑的过程中,细胞利用葡萄糖主要靠有氧呼吸供能,该过程中CO2释放与O2消耗1:1‎ ‎20.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B.ATP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不存在差异 C.对多数需氧型生物而言,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 “A”表示相同物质 ‎21.如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细胞可能是丙细胞的子细胞 B.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乙、丙两个细胞均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 D.乙、丙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且都含有8条染色单体 ‎2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B.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在一定浓度的甘油溶液中只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C.若观察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则说明细胞液的溶质能透出细胞 D.本实验无对照组,滴加溶液前的镜检与滴加溶液后的镜检形成自身对照 ‎23.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C.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粘着性增加,容易在体内分散转移 D.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24.图a、b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c是它们共有的特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c表示单层膜结构,则a、b肯定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若c表示磷脂分子,则a、b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C.若c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b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D.若c表示双层膜,则a、b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25.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26.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水和无机盐的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代谢旺盛的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较多 B.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D.一般而言,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27.已知单、双眼皮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关于这种现象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显性:隐性=3:1‎ B.该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1/4‎ D.单眼皮为显性性状 ‎28.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学中常用“ ”、“ ×”表示杂交和自交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产生子一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D.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 ‎29.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以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黑羊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羊 B.F2黑羊的基因型都与F1黑羊相同 C.F1黑羊的基因型与亲代黑羊的基因型相同 D.白色是隐性性状 ‎30.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为黄色皱粒(YYrr)和绿色圆粒(yyRR)‎ B.F1产生雌雄各4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为1∶1∶1∶1‎ C.自由组合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D.F1测交产生的子代中全部为杂合子且比例为1∶1:1:1‎ ‎31.某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得子代: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导致出现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B.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C.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 ‎32.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A.白:粉:红,3:10:3 B.白:粉:红,3:12:1 ‎ C.白:粉:红,4:9:3 D.白:粉:红,6:9:1‎ ‎33.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 B.3∶1,4∶1和1∶3‎ C.1∶2∶1,4∶1和3∶1 D.3∶1,3∶1和1∶4‎ ‎34.某鼠毛的黄色基因Y对灰色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杂交,它们所生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 A.6:2:3:1 B.5:3:3:1‎ C.4:2:2:1 D.5:1:1:1‎ ‎35.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②⑤‎ ‎36.已知杏的大果(R)对小果(r)为显性,甜(D)对非甜(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一实验小组将一大果甜杏(甲)测交,对其后代再测交,用柱形图来表示第二次测交后代各种表现型的比例,请分析图示,大果甜杏(甲)的基因型为(  )‎ A.RRDD B.RrDd C.RRDd D.RrDD ‎37.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是完全显性,基因型为AaBbCc 的个体自交。下列关于其自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有3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6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3/64‎ C.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7‎ D.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有27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38.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根据组别乙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乔化 B.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DdHh、ddhh C.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39.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  )‎ A.有染色体复制 B.有同源染色体分离 C.有纺锤体形成 D.有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40.关于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B.每一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 C.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现象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D.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 ‎41.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D.受精过程中精卵融合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有关 ‎42.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雌雄配子在③过程随机结合 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体现在①和②过程中 C.M、N分别为16、9‎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43.下列是关于产生精子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人类的精子发生过程中(无染色体变异),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 B.一个基因型为AaB的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可能为AB、a或aB、A C.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一定都能导致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 ‎44.通过实验测得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图中所示细胞发生的情况与图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 A. B.‎ C. D.‎ ‎45.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均小于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 B.CO2浓度在b~c之间时,曲线甲、乙、丙三者的净光合速率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持续增高 C.CO2浓度大于c时,限制甲、乙、丙三者的净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均不再是CO2浓度,而是光强这一因素 D.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考虑光强这一因素 ‎46.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内ATP的唯一来源 B.在暗反应过程中,ATP和C5化合物的数量不断减少 C.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 D.在白天,叶绿体可为线粒体提供O2,用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47.下列有关水与细胞呼吸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萌发时,自由水比例变大促进细胞呼吸 B.细胞衰老时,水分减少影响新陈代谢的速率 C.酵母菌在有氧呼吸生成水的阶段有大量能量的释放 D.人成熟红细胞进行细胞呼吸时在线粒体中产生水 ‎48.下列关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 C.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49 若A和a、B和b是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 ‎ A、Ab Ab ab ab B、aB Ab AB AB ‎ ‎ C、aB aB Ab Ab D、AB AB aB aB ‎ ‎50下图是某生物的精细胞,据图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51.(10分,每空1分)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在一定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⑤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甲中的A、B阶段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甲中所示的物质Ⅱ是_____________,图乙中所示的物质Ⅶ是_____________,过程②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进行的。过程④是在细胞的________(具体场所)进行的。 ‎ ‎(3)光照强度、温度、C02浓度等外界因素都能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其中主要影响B阶段的因素是________。若将该植物周围的C02由较低浓度快速升到较高且适宜浓度,短时间内甲图中的C3的含量将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 ‎(4)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的现象,这是因为细胞进行了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过程产生了________。‎ ‎52.(每空2分,共14分)甲图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乙图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__分裂的染色体数量变化。‎ ‎(2)乙图a~e中与甲图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依次是__________。‎ ‎(3)甲图曲线①~⑥中的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__,乙图细胞a~e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含有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 ‎(4)就染色体行为来说,乙图中a细胞可发生__________,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 ‎53.(每空2分,共12分)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D、d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R、r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以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做出的统计结果如下图:‎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 。(两个答案填在这一空上)‎ ‎(2)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 。(两个答案填在这一空上)‎ ‎(3)F2中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光颖抗锈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 ‎(4)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代的_____________。‎ ‎(5)写出F2中抗锈类型的基因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每空2分,共14分)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该性状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决定的,且只有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开紫花。如表为该植物纯合亲本间杂交实验的结果,表中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请分析回答:‎ 组 亲本 F1‎ F2‎ ‎1‎ 白花×红花 紫花 紫花:红花:白花=9:3:4‎ ‎2‎ 紫花×红花 紫花 紫花:红花=3:1‎ ‎3‎ 紫花×白花 紫花 紫花:红花:白花=9:3:4‎ ‎(1)第1组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F2表现为白花的个体中,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________;若第1组和第3组的白花亲本之间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应为________。‎ ‎(2)请写出第2组实验的F2中一个紫花个体的基因型:___________。‎ ‎(3)若第3组实验的F1与某纯合白花品种杂交,请简要分析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比例及相对应的该白花品种可能的基因型:‎ ‎①如果杂交后代紫花与白花之比为1:1,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内的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结合坐标曲线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 一般来说,细胞内的结合水含量是相对稳定的,但自由水的含量变化较大;衰老个体中自由水含量减少,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也将减小,A正确。‎ 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都需要有水的参与,所以细胞内自由水比值升高后,代谢增强,细胞呼吸速率应加强,B正确。‎ 玉米种子被烘干的过程中所含水分越来越少,其内的无机盐相对含量逐渐增加,最后达到一恒定值,不会减少,C错误。‎ 人体衰老的特征之一就是水的含量减少,幼儿体内水的含量远远高于成年人体内水的含量,D正确。‎ ‎【点睛】‎ 注意含量与相对含量不同,相对含量是相对于总量的值;自由水既是代谢的介质又是某些反应的反应物。‎ ‎2.D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病毒结构,考查组成病毒的有机化合物和它们的结构及元素组成。‎ ‎【详解】‎ 图中大分子B是RNA,是单链,A错误.‎ B是核糖核酸,单体种类为4种,B错误.‎ a与a之间通过肽键连接,肽键的写法为:“一NH—CO—”,C错误.‎ 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即RNA中,D正确.‎ ‎【点睛】‎ HIV是RNA病毒,有蛋白质和RNA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RNA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 ‎3.A ‎【解析】‎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等相关知识。‎ ‎【详解】‎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遗传物质都是DNA,碱基种类都是A、T、C、G,A正确;糖类和脂肪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非能源物质,B错误;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C错误;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D错误。‎ ‎【点睛】‎ 熟练掌握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结构决定功能。‎ ‎4.D ‎【解析】‎ ‎【分析】‎ 考查相关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实验研究能力。‎ ‎【详解】‎ 西瓜汁是红色,不适合用于还原糖的鉴定实验,A错误.‎ 洋葱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B错误.‎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的实验需要染色,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不宜使用,C错误.‎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只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好材料,D正确.‎ ‎【点睛】‎ 需要染色的观察类实验,宜选用白色或浅颜色的材料,以避免材料本身颜色对实验的干扰。‎ 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的组成成分是相似的。‎ ‎5.C ‎【解析】‎ ‎【分析】‎ 考点是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涉及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等内容,考查记忆和理解知识要点情况。‎ ‎【详解】‎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容易与DNA结合呈绿色,吡罗红容易与RNA结合呈红色,混合染液在使用时需要现配, A正确.‎ 使用8%的盐酸水解,可以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B正确.‎ 盐酸水解完成后,需要使用缓水流冲洗载玻片,C错误.‎ 实验结果显示,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D.正确 ‎【点睛】‎ 盐酸一方面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是染色剂更容易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使用缓水流冲洗载玻片是洗去多余的盐酸,以防止水解过度,“缓”是防止把细胞从载玻片上冲洗下来。‎ ‎6.D ‎【解析】‎ ‎【分析】‎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详解】‎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有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如染色体,有的DNA单独存在,如质粒,A正确;ADP含有2分子磷酸、一分子腺嘌呤、乙分子核糖,含有1个高能磷酸键,B正确;膜蛋白有的具有催化作用(如酶),有的具有运输作用(如载体),有的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如糖蛋白),C正确;真核生物的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原核生物无细胞核,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D错误。故选D。‎ ‎7.B ‎【解析】‎ ‎【分析】‎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详解】‎ A、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糖类,但单糖比如葡萄糖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为其他化合物,错误;‎ 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属于多糖,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正确;‎ C、细胞识别与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有关,而糖蛋白是由蛋白质和多糖的糖链组成的,错误;‎ D、动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识记和理解糖类的分类、功能以及动植物糖类的不同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A ‎【解析】‎ ‎【分析】‎ 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详解】‎ 癌细胞特点之一是无限增殖,需要进行大量核酸合成,此过程需要有关合成酶的催化,因此癌细胞中核酸的分解速率明显降低,故选A。‎ ‎9.B ‎【解析】‎ ‎【分析】‎ 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 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和RNA比较如下:‎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结构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一般是双链结构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一般是单链结构 ‎【详解】‎ 都具有细胞膜且膜中的磷脂分子层数相同,都是双层磷脂分子,A错误;ATP合成时所需能量有的可能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如细胞呼吸),有的可能来自光能(如光合作用),因此都能合成ATP但合成ATP时能量来源可能不同,B正确;都含有核酸且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种类相同,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和四种核糖核苷酸,C错误;都能合成蛋白质且氨基酸脱水缩合方式相同,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C ‎【解析】‎ ‎【分析】‎ 真核生物含细胞核,核糖体的形成有核仁有关,原核生物有核糖体,但无细胞核,故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 ‎【详解】‎ 原核生物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A错误;绿色植物如根尖分生区不含大液泡和叶绿体,B错误;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和核糖体均有RNA,C正确;肝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只有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错误。故选C。‎ ‎11.D ‎【解析】‎ ‎【分析】‎ ‎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后形成癌细胞,即细胞癌变的实质是基因突变,癌变的细胞能无限增殖,但并没有失去原来细胞的所有特点,A错误;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无法合成,B错误;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C错误;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细胞癌变、细胞分裂和细胞衰老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及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2.C ‎【解析】‎ ‎【分析】‎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制作装片步骤是:  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在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 ‎【详解】‎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正确;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色,龙胆紫染液或醋酸洋红液均可以给染色体染色,B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对象,然后在换高倍镜观察,若在低倍镜下没找到正方形、排列紧密的细胞,可移动装片,在其它视野中寻找,C错误;由于制作装片过程中,经过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所以持续观察一个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其染色体不会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生物实验中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13.B ‎【解析】‎ ‎【分析】‎ 生物学实验中,有些实验需要保持细胞活性,如观察细胞质环流、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等实验,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时,经过盐酸处理后,细胞已经死亡。‎ ‎【详解】‎ ‎①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需用盐酸和酒精进行解离,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①不符合题意;②成熟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条件之一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而只有活细胞的原生质层才具有选择透过性,②符合题意;③只有活细胞才能看到细胞质的流动,③符合题意;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加二氧化硅进行研磨,细胞结构已经破坏,细胞死亡,④不符合题意; ⑤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需要保持细胞活性,⑤符合题意。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B ‎【解析】‎ ‎【分析】‎ 分析柱形图:氧浓度为a时,只有二氧化碳的释放,没有氧气的吸收,此时植物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b、c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此时植物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d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等于氧气的吸收量,此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据此分析。‎ ‎【详解】‎ A. 氧浓度为a时,植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酒精,因此在a浓度下不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A错误;‎ B. 分析题图可知,氧气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是3,产生的二氧化碳是3‎ ‎,消耗的葡萄糖是0.5,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8﹣3=5,消耗的葡萄糖是2.5,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5倍,B正确;‎ C. 氧浓度为d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最弱,C错误;‎ D. 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吸收的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15.B ‎【解析】‎ ‎【分析】‎ 绿叶中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故滤纸条上甲~丁依次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据此分析。‎ ‎【详解】‎ A. 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叶绿素分解,A错误;‎ B. 水稻在秋季收获,此时叶片变黄,叶绿素总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故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B正确;‎ C. 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其中丁的扩散距离最远,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C错误;‎ D. 由图可知甲为叶绿素b、乙为叶绿素a、丙为叶黄素、丁为胡萝卜素,丙和丁主要吸收蓝紫光,D错误。‎ ‎16.D ‎【解析】‎ ‎【分析】‎ 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分泌,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多肽、脂质或氨基酸衍生物,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详解】‎ 酶没有调节作用,只有催化作用,激素具有调节作用,A错误;生物体内所有的细胞都能产生酶,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B错误;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激素的作用不一定是促进,有可能为抑制,C错误;激素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及体外发挥作用,D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酶和激素在细胞内的作用及其种类的差异性。激素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合成来调节细胞代谢。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可能通过提高或降低酶的活性来调节代谢速率;生物体内所有的细胞都能产生酶,但不一定能产生激素;激素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可以在消化道内发挥作用。‎ ‎17.C ‎【解析】‎ ‎【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前者需要载体和能量,后者不消耗能量。‎ ‎【详解】‎ 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人的成熟红细胞,A项错误;温度降低会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下降,B项错误;胞间连丝可实现高等植物细胞间的物质运输,细胞骨架与细胞内的物质运输有关,C项正确;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是有限的,某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也会进入细胞,D项错误。故选C。‎ ‎【点睛】‎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钠离子内流及钾离子外流为协助扩散。‎ ‎18.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②是ATP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供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③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④为ATP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 ‎【详解】‎ 由题图可知,过程①为光反应,光反应可产生[H],用于过程②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故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H],用于第三阶段与氧气发生反应,因此③过程既产生也消耗[H],A正确;由题图可知,②过程是暗反应,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③过程是细胞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B错误;叶绿体中的叶绿素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错误;甘蔗干重增加与否是由植物体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共同决定的,某一个细胞光合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甘蔗的干重不一定增加,D错误。 ‎ 故选A。‎ ‎【点睛】‎ 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19.D ‎【解析】‎ ‎【分析】‎ 中耕松土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稻田定期排水可促进根进行有氧呼吸;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制造无氧环境,从而抑制破伤风杆菌的代谢。‎ ‎【详解】‎ 由于氧气能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所以在包扎伤口时,可选用透气的纱布进行包扎,以达到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避免厌氧病原菌繁殖,A错误;堆放的干种子内部会变潮发热,原因是种子进行细胞呼吸释放了热量和有氧呼吸产生了水,而无氧呼吸不产生水,B错误;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部会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酒精,而使根系变黑、腐烂,根系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乳酸,C错误;马拉松跑时,主要进行有氧呼吸,但仍有部分无氧呼吸,人体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既不消耗O2也不产生CO2,故在马拉松跑的过程中,肌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与吸收的O2量之比为1:1,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理解联系实际,对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0.C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ATP,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ATP中的“A”为腺苷,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为腺嘌呤。‎ ‎【详解】‎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但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A错误;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而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故ATP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存在差异,B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是在细胞质基质进行,都能形成ATP,C正确;ATP中的“A”表示腺苷,是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组成的,而构成DNA、RNA中的碱基 “A”只表示腺嘌呤,故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 “A”表示不同的物质,D错误。‎ 故选C。‎ ‎21.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详解】‎ 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再结合染色体颜色可知,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A正确;根据分析可知,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乙细胞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而丙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C错误;甲细胞和乙细胞均不含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22.D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引液体在盖玻片下移动,使植物细胞完全浸在液体中,A错误;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在一定浓度的甘油溶液中,先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后来随着细胞吸收甘油,细胞液浓度变大,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错误;若观察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则说明细胞液中的水(溶剂)能透出细胞,C错误;整个实验过程体现出科学实验的对照原则,是实验本身前后对照,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意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3.C ‎【解析】‎ ‎【分析】‎ ‎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从而使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A正确;衰老细胞主要具有以下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多种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呼吸速率减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粘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转移,C错误;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正确。 故选C。‎ ‎24.B ‎【解析】‎ ‎【分析】‎ ‎1、细胞结构中,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细胞膜都是单层膜的结构,核糖体、中心体是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2、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 ‎3、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核糖体只含有RNA一种核酸。‎ ‎【详解】‎ 若c表示单层膜结构,则a、b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也可能是溶酶体和细胞膜,A错误;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物质,核糖体、中心体都不含生物膜,如果c表示磷脂,a、b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B正确;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如果c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b可能是叶绿体、线粒体或核糖体,C错误;图中c如果表示两层膜,则a、b是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中的两种,D错误。‎ 故选B。‎ ‎25.B ‎26.D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 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两种:自由水和结合水,代谢旺盛的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较多,A正确;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正确;有的无机盐离子在维持细胞酸碱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C正确;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D错误。‎ ‎27.C ‎【解析】‎ ‎【分析】‎ 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用A、a 表示),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有三个是单眼皮,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这对双眼皮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则他们所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表现型及比例为双眼皮:单眼皮=3:1。‎ ‎【详解】‎ 亲本产生的A、a两种配子发生了随机结合,该遗传在后代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不一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A错误;单眼皮与双眼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决定的,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这对夫妇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都是杂合体,所以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1/4,C正确;一对双眼皮夫妇后代出现单眼皮,发生性状分离,说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及子代的情况,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结合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28.D ‎【解析】‎ ‎【分析】‎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F1代显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显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详解】‎ 表示自交,×表示杂交,A错误;隐性性状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F1未显现出的性状,B错误;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产生子一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C错误;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D正确。故选D。‎ ‎29.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子一代黑羊与黑羊杂交,后代出现了白羊,说明黑羊对白羊是显性性状,且子一代黑羊都是杂合子,子二代黑羊可能是纯合子或杂合子。亲本黑羊与白羊杂交,后代出现了白羊,说明亲本黑羊是杂合子。‎ ‎【详解】‎ 黑羊是显性性状,其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羊,A 正确;子二代黑羊可能是纯合子或杂合子,而子一代黑羊肯定是杂合子,B错误;子一代黑羊和亲本黑羊都是杂合子,C正确;黑色是显性性状,白色是隐性性状,D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性状分离法判断黑羊与白羊的显隐性关系,进而判断图中各个羊的基因型。‎ ‎30.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1黄色圆粒豌豆为YyRr,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4种配子,YR:Yr:yR:yr=1:1:1:1,据此分析。‎ ‎【详解】‎ A. 孟德尔实验中,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为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A错误;‎ B. 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类型,YR:Yr:yR:yr=1:1:1:1,B正确;‎ C. 自由组合是指F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 D. F1测交即YyRr×yyrr,产生的子代为YyRr、Yyrr、yyRr、yyrr,比例为1∶1:1:1,其中yyrr为纯合子,D错误。‎ ‎31.D ‎【解析】‎ ‎【分析】‎ 题中有两对相对性状:黄色和鼠色一对、卷尾和正常尾一对。黄色卷尾杂交产生了1/12鼠色正常尾,因此可知鼠色、正常尾均是隐性性状。则亲代黄色卷尾鼠为双显性杂合子,子代表现型的比为6:2:3:1。‎ ‎【详解】‎ 子代卷尾:正常尾=3:1,符合分离定律,卷尾是显性,正常尾是隐性,子代中的黄色:鼠色=(6/12+2/12):(3/12+1/12)=2:1,若按分离定律,则后代应该是3:1,而现在是=2:1,则最主要的原因是控制黄色的显性纯合致死。此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A、B不是子代出现表现型的比为6:2:3:1的原因,因此正确答案是D。‎ ‎【点睛】‎ 自由组合定律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题中出现子代表现型的比为6:2:3:1,若找出具体原因,可按着分离定律逐对分析。‎ ‎32.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基因A控制酶A的合成,酶A能将白色色素转化成粉色色素,基因B能控制酶B的合成,酶B能将粉色色素转化为红色色素.又已知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因此红花的基因型为AAB_,粉花的基因型为A_bb和AaB_,白花的基因型为aaB- 和aabb。‎ ‎【详解】‎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aaB_+aabb):粉(A_bb+AaB_):红(AAB_)=(1/4×3/4+1/4×1/4):(3/4×1/4+1/2×3/4):1/4×3/4=4:9:3.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和图解说明该植株中三种花色的基因型种类,即红花的基因型为AAB_,粉花的基因型为A_bb和AaB_,白花的基因型为aaB- 和aabb。‎ ‎33.A ‎【解析】‎ ‎【分析】‎ 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分析:‎ ‎(1)12:3:1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 ‎(2)9:6:1即9A_B_:(3A_bb+3aaB_):1aabb;‎ ‎(3)9:3:4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 ‎(4)13:3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 ‎(5)15:1即(9A_B_+3A_bb+3aaB_):1aabb;‎ ‎(6)9:7即9A_B_:(3A_bb+3aaB_+1aabb)。‎ ‎【详解】‎ 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由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可知F1为双杂合体(AaBb)。F2的分离比为9:7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 ‎:(A_bb+aaB_+aabb)=1:3;F2的分离比为9:6: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2:1;F2的分离比为15: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3:1.故选A。‎ ‎【点睛】‎ 熟悉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时,双杂合个体自交以及测交产生的后代的各种表现型的变式比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4.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黄色短尾的基因型是:YyTt,黄色长尾的基因型是:Yytt,灰色短尾的基因型为:yyTt,灰色长尾的基因型为:yytt。‎ ‎【详解】‎ 因为含基因Y或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故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为YyTt,Yy与Yy交配的后代中Yy:yy=2:1,Tt与Tt交配的后代中Tt:tt=2:1,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有4种表现型即: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易错点:容易忽略显性纯合致死问题,即群体中无YY、TT。‎ ‎35.A ‎【解析】‎ ‎【分析】‎ 孟德尔让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是双杂合子,再让子一代自交,产生的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其测交实验是让子一代与双隐性个体杂交,产生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详解】‎ F1基因型为YyRr,产生的配子有4种,比例为1∶1∶1∶1,①正确;F2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②错误;F1测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1∶1∶1∶1,③正确;F1只有一种表现型,④错误; F2基因型的比例为4∶2∶2∶2∶2:‎ ‎ 1∶1∶1∶1,⑤错误。因此,具有1∶1∶1∶1比例的是①③,故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实验的过程、实验现象,同时掌握孟德尔测交实验的过程及现象,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6.D ‎【解析】‎ ‎【分析】‎ 图中甜果:非甜果=1:1,小果:大果=3:1,由此推测第二次测交亲本的基因型,进而推测出第一次测交时亲本大果甜杏R_D_的基因型,据此答题。‎ ‎【详解】‎ 根据图中的数据分析:甜果:非甜果=1:1,说明第二次测交亲本的基因型是Dd;即第一次测交产生的子代是Dd,则第一次测交的亲本是DD;小果:大果=3:1,说明第二次测交亲本的基因型是rr、Rr,即第一次测交产生的子代是rr、Rr,则第一次测交的亲本是Rr;综上所述,用来做实验的亲本大果甜杏植株的基因型是RrDD,D正确。‎ ‎37.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本题涉及了三对等位基因,并且独立遗传,因此应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题.在解题时,应掌握一般计算规律,首先对每对基因逐对分析,然后利用乘法法则计算.‎ ‎【详解】‎ 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并且基因独立遗传,因此后代表现型种类=2×2×2=8种,基因型的种类有3×3×3=27种,AaBbCc个体的比例=1/2×1/2×1/2=1/8,aaBbcc=1/4×1/2×1/4=1/32,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1/4×1/4=1/32,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1/2×1/2=1/16,故D正确,ABC错误;‎ ‎【点睛】‎ 本题着重考查了基因自由定律的应用,在解答首先逐对基因考虑,然后利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且掌握一般计算规律,属于考纲中应用层次,难度适中.‎ ‎38.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乙组中亲本均为乔化性状,而子代出现了矮化性状,即性状分离,说明乔化相对于矮化是显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甲组和乙组后代蟠桃与园桃之比均为1:1,属于测交,已知蟠挑对圆桃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Hh×hh,据此答题。‎ ‎【详解】‎ 乙组杂交亲本均为乔化,杂交后代出现了矮化,可判断乔化为显性性状,A正确;甲组中把两对性状分别统计:①乔化×矮化→乔化:矮化=1∶1,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②蟠桃×圆桃→蟠桃:圆桃=1∶1,推知亲本基因型为Hh×hh,由①②可知亲本基因型为DdHh×ddhh,B正确;若甲组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其杂交后代应出现乔化蟠桃、矮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圆桃四种表现型,并且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故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逐对分析法判断乔化和矮化的显隐性及亲本的基因型;其次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甲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39.B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分裂方式,子细胞的染色体和DNA与母细胞相同。‎ 减数分裂是形成生殖细胞时的分裂方式,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均减半。‎ ‎【详解】‎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经过染色体的复制,A不符合题意;减数分裂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丝分裂没有,B符合题意;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有纺锤体的形成,C不符合题意;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均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0.D ‎【解析】‎ ‎【分析】‎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使得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个染色单体,这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又叫一个四分体。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对称的位置上可能发生片段交换,这种交换可使染色体上连锁在一起的基因发生重组,据此答题。‎ ‎【详解】‎ 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A正确;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B正确;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而引起基因重组,C正确;四分体是由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才能形成的,故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不一定都能形成四分体,如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形成四分体,D错误。  故选D。‎ ‎41.A ‎【解析】‎ ‎【分析】‎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据此答题。‎ ‎【详解】‎ 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A错误;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它们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B正确;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故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C正确;受精作用需要精子与卵细胞的细胞膜融合,该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正确。  故选A。‎ ‎42.C ‎【解析】‎ ‎【分析】‎ ‎①减数分裂、②受精作用。‎ ‎【详解】‎ ‎②受精作用,该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A错误;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减数分裂的过程中,B错误;配子的结合方式M有4×4=16种,后代基因型N的种类为:3×3=9种, C 正确;该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2:3:1,则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2:1:1,D错误。故选C。‎ ‎【点睛】‎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的过程中。‎ ‎43.D ‎【解析】‎ ‎【分析】‎ 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两种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4个精子,但只有两种类型。‎ ‎【详解】‎ 人精子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产生染色单体,且染色单体可达到92条,A正确;一个基因型为AaB的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开,即A和a分开,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能为AB、a或aB、A,B正确;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进行交叉互换,C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倒位是同一条单体上发生的基因顺序的改变,不会导致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D错误。‎ ‎44.A ‎【解析】‎ ‎【分析】‎ 由坐标可知,B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的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为光饱和点,C点以后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曲线中A点表示只进行呼吸作用,AB段(不包括A、B两点)表示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C段表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据此分析。‎ ‎【详解】‎ A. 图中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除供给叶绿体外,还有释放到外界环境,说明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对应AB段,A正确;‎ B. 图中所有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都释放到外界,叶绿体不消耗,说明光合作用速率为0,对应A点,B错误;‎ C. 图中表示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供应光合作用,与外界没有二氧化碳的交换,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对应B点,C错误;‎ D. 图中叶绿体不仅要吸收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还需要从外界吸取,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大于运用呼吸速率,对应BC段及C点以后,D错误。‎ ‎45.D ‎【解析】‎ ‎【分析】‎ 对题图进行分析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曲线甲、乙、丙的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CO2浓度增加到一定范围后,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详解】‎ 由题图可知,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小于0,故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均大于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A错误;由题图可知,CO2浓度在b~c之间时,曲线甲、乙二者的净光合速率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持续增高。但丙曲线在CO2饱和点~c之间时,净光合速率不再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B错误;由题图可知,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乙和丙的净光合速率不再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光强。但曲线甲的CO2浓度在c~CO2饱和点之间,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说明CO2浓度仍是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之一,C错误;由题图可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受到CO2浓度和光强的影响。因此,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考虑光强这一因素,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 ‎46.D ‎【解析】‎ ‎【分析】‎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发生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详解】‎ A. 无氧条件时,细胞也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错误;‎ B、在暗反应过程中,ATP的数量不断减少,C5化合物虽在CO2的固定过程中被消耗,但在C3的还原过程中又生成了,所以C5化合物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 C. 在较强光照下,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超过一定值后,光合速率不再变化,C错误;‎ D. 白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供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D正确。‎ ‎47.D ‎【解析】‎ ‎【分析】‎ 水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形式 自由水 结合水 定义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含量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功能 ‎①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②参与生化反应 ‎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联系 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够随新陈代谢的进行而相互转化 ‎【详解】‎ 种子萌发时,代谢加快,自由水比例变大促进细胞呼吸,A正确;细胞衰老时,水分减少,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B正确;酵母菌在有氧呼吸生成水的阶段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大量能量释放,C正确;人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D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水的存在形式,水分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应该注意的是: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够随新陈代谢的进行而相互转化。‎ ‎48.D ‎49 C 50 B ‎51.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O2 CO2 基质 线粒体内膜上 温度、CO2浓度 增加 乙 水 ‎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光合作用过程)可知:A阶段表示光反应阶段、B阶段表示暗反应阶段;Ⅰ代表[H]、Ⅱ代表氧气、Ⅲ代表CO2;①代表CO2的固定、②代表C3的还原。‎ 图乙表示有氧呼吸过程示意图,Ⅳ代表[H]、Ⅴ代表O2、Ⅶ代表CO2;③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⑤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④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可据此答题。‎ ‎【详解】‎ ‎(1)根据前面对题图的分析,图甲中的A表示光反应阶段、B表示暗反应阶段。‎ ‎(2)图甲中所示的物质Ⅰ、Ⅱ依次表示水光解产生的[H]和O2,物质Ⅲ表示用于暗反应的CO2;图乙中所示的物质Ⅴ表示用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O2,物质Ⅶ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CO2;图甲中的过程②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3的还原,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图乙中的过程④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3)图甲中的B阶段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影响暗反应阶段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和CO2浓度;若将该植物周围的C02由较低浓度快速升到较高且适宜浓度,则C5与CO2结合生成C3的速率加快,而C3的还原速率基本不变,所以短时间内甲图中的C3的含量将增加。‎ ‎(4)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的现象,这是因为细胞进行了图中乙过程,即有氧呼吸过程,该过程中产生的水会使粮堆湿度增大。‎ ‎【点睛】‎ 熟悉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中各阶段的物质变化以及影响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2.有丝 e、b ①②③ a、d、e a、c、d 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 着丝点分裂, 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 ‎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题图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的变化,①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③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⑤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e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 ‎(1)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知,曲线代表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在②阶段,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比增加了一倍,故①~③段为有丝分裂过程。 (2)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染色体数量均加倍,说明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从染色体的数量上看,②为加倍、⑤与体细胞相同,则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有丝分裂后期e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3)从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看,a~e分别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和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只能是四分体时期和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即a、d、e。从曲线上看,从④开始,染色体数目减半,说明已经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处于④⑤⑥时期的一个细胞内均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的是a、c、d。 (4) 从图中染色体行为看,乙图中a细胞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b、e时期都发生了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并向两极移动。‎ ‎【点睛】‎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53.毛颖、抗锈 DDrr、ddRR 1/8 3/8 1/2 RR∶Rr=1∶2 ‎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可知: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说明毛颖相对于光颖是显性性状,抗锈相对于感锈是显性性状。‎ ‎【详解】‎ ‎(1)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可知毛颖、抗锈均为显性性状。‎ ‎(2)根据毛颖、抗锈均为显性性状,可知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DDrr、ddRR。‎ ‎(3)由亲本基因型为DDrr、ddRR,可知F1基因型为DdRr;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且抗锈:感锈=3:1,毛颖:光颖=1:1,则丁的基因型为ddRr,F2中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2×1/4=1/8。光颖抗锈植株(ddR__)所占的比例是1/2×3/4=3/8。‎ ‎(4)F1基因型为DdRr,丁的基因型为ddRr,二者杂交得到的F2中表现型与甲(DDrr)相同的概率为1/2×1/4=1/8,F2中表现型与乙(ddRR)相同的概率为1/2×3/4=3/8,故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代的1-1/8-3/8=1/2。‎ ‎(5)由F1基因型为DdRr,丁的基因型为ddRr可知,F2中抗锈类型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1:2。‎ ‎【点睛】‎ 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准确判断显隐性;其次能利用逐对分析法,根据后代分离比,尤其是“3:1”、“1:1”,推断出丁的基因型,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54.AAbb 4 1/4 白花 AABB或AaBB AAbb 紫花:红花:白花=1:1:2 ‎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组1:白花×红花(aaBB)→F1紫花→F2中紫花:红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式,且亲本纯合,说明F1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亲本中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中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说明F2中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红花的基因型为aaB _,白花的基因型为A_bb和aabb。 分析组2:紫花(A_B_)×红花(aaBB)→F1紫花→F2中紫花:红花(aaB_)=3:1,说明F1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中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则F2中基因型比例为AABB:AaBB:aaBB=1:2:1。 分析组3:紫花(A_B_)×白花→F1紫花→F2中紫花:红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亲本中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则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 ‎【详解】‎ ‎(1)由分析可知,组1:白花×红花(aaBB)→F1紫花→F2中紫花:红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亲本中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且亲本纯合,则亲本中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即四种。F2表现为白花的个体aaBB:aaBb:aabb=1:2:1,与白花亲本(aaBB)基因型相同的占1/4。若第1组和第3组的白花亲本之间进行杂交,即 AAbb×aabb→Aabb,后代的表现型应为白花。‎ ‎(2)由分析可知,第2组实验的F2中紫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3)第3组实验中F1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与某白花品种(AAbb、aabb 、Aabb)杂交: ①如果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则杂交后代紫花(AABb、AaBb):白花(Aabb、AAbb)=1:1。 ②如果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则杂交后代紫花(AaBb):红花(aaBb):白花(Aabb、aabb)=1:1:2。 ③如果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则杂交后代紫花(A_B_):红花(aaBb):白花(__bb)=3:1:4。‎ 综上所述,第3组实验的F1紫花植株AaBb,与某纯合白花品种杂交,如果杂交后代紫花与白花之比为1:1,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如果杂交后代紫花:红花:白花=1:1:2,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 ‎【点睛】‎ 本题结合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以“9:3:4”为突破口推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进而推断子一代和亲本的基因型,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