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科目试题(文科) 命题人:赵 宏 审题人:冯 静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体的体液是指: ( )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血浆、组织液、淋巴 2、某人能读书看报,会讲话会书写,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损伤的区域是 ( ) A.大脑皮层运动区 B.大脑皮层S区 C.大脑皮层H区 D.都不是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钙离子 B.呼吸酶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 4、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变动,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5、如果要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必须要有 (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食草动物和食网动物 D.消费者和分解者 6、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7、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种类不多,含量极微 B.不参与细胞的组成 C.没有催化作用 D.随体液到达靶细胞 8、生态系统物质基石是 ( ) A.非生物物质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9、下列关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只存在于ATP中 B.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物质进入生物群落的惟一途径,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 D.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是通过能量循环流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0、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 A.吞噬细胞 B.靶细胞 C.T细胞 D.浆细胞 11、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 ) A.红细胞 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血小板 12、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 A.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抗原 B. 特异性免疫反应,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抗体 D. 特异性免疫反应,抗原 13、金龟子遇敌害后装死,从植株上滚落地下,属于哪一种信息 (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其它信息 14、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 ( ) 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 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 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 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 15、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 )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 16、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气 D.氧气 17、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 A.就地保护 B.易地保护 C.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体制 D.对濒危动植物集中保护 18、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 ) A.抑制侧芽生长; B.抑制其开花结果; C.抑制向光性; D.促进侧芽生长 19、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低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20、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光照强度; B.食物种类; C.湿度; D.温度。 21.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一类免疫缺陷综合症的总称 B.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类病毒 C.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滥交、毒品注射、输血等途径感染 D.与艾滋病患者的任何接触都可能染病 22、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 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23、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24、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 ( ) A.第二营养级; B.三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初级消费者。 25、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 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中民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 26、调查得知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以a、b、c、d表示)。经测定,一年中流经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为: 营养级 能量(J.m-2) a 141.10×105 b 15.91×105 c 0.88×105 d 871.27×105 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 ( ) A.a; B.b; C.c ; D.d。 27、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 ( ) A.a=b+c B.a>b+c C.a<b+c D.c= a+b 28、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 A.二氧化碳; B.碳酸盐; C.碳酸; D.碳水化合物。 29、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 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30.能正确反映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曲线是 一、 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31、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这说明体内血糖浓度________,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所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加速热量的产生,全身颤抖。另一方面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减少热量散失,所以面色苍白。参与上述调节的组织和器官,在神经系统中有大脑皮层、__________和垂体,内分泌腺有__ ____和__________等。(6分) 3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草 鼠草 蛇草 鹰草 兔草 (1)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 ,兔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2)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鼠属于第 营养级。 (3)鹰和兔的种间关系是 (A.捕食 B.竞争)。 (4)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能量从草传递到兔和鼠的过程中,传递效率大约是 。 A.50% B.100% C.10%~20% D.0 33、画概念图:( 7分) ( ) ( ) 氧气、养料 代谢废物 34、右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7分) (1)用“+”(促进)或“—”(抑制)表示图中A、B、C、D四处的作用性质: A. ,B. ,C. ,D. 。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 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刺激垂体分泌 ,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3)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又受血液中 含量多少的调节和控制。 35、运用所学生长素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7分) (1)1942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的化学成分是 。 A.乙酸 B.乙醇 C.吲哚乙酸 D.乙烯 (2)研究表明,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 端运输到形态学 端,即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 (3)右图为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 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对于根、芽、茎等不同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 生长的最适浓度是否相同? 。 ②对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 重性。即生长素浓度较低时 生长; 浓度过高则 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③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 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解除____________优势。 36、根据下列碳循环概念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 ,此外还有__________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2)图中A、B分别表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 (3)图中①、②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 。 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7年下学期期末考试暨模块《稳态与环境》结业考试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C C B D B D A B B D C D C D C 题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A A D D B D D D C D A B A B 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31、下降 骨骼肌收缩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下丘脑 胰岛 甲状腺 32、(1) A B (2) 3 二 (3) A (4) C 氧气、养料 代谢废物 (氧气、养料 ) (代谢废物 ) 33、 34、(1) + + _- - (2)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 (3) 甲状腺激素 35、(1) C (2) 上 下 (3) 不相同 促进 抑制 顶端 36、(1)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 生产者 分解者 (3)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