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九单元第5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九单元第5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业

课时跟踪练(三十四)‎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B.孔雀开屏是一种物理信息 C.在草原上,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化学信息 D.蝙蝠对目标“回声定位”发出声波是一种行为信息 解析:孔雀开屏是一种行为信息,B错;在草原上,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物理信息,C错;蝙蝠对目标“回声定位”发出声波是一种物理信息,D错。‎ 答案:A ‎2.如图所示,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烟草叶片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种蛾幼虫与天敌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捕食 B.在烟草叶片保护其不受蛾幼虫侵害时起作用的信息类型是物理信息 C.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D.图中所示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可表示为:‎ 解析:烟草叶片可通过释放挥发性的化学物质保护其不受蛾幼虫侵害,发挥作用的信息类型为化学信息,由此判定B项错误。‎ 答案:B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特殊行为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C.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解析: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来说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即行为信息,A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B错误;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有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C正确;利用昆虫信息素(即化学信息)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可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D正确。‎ 答案:B ‎4.(2019·韶关调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大小不能只通过种群内个体数目的多少来体现 C.弃耕农田长满杂草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D.达到稳定状态后,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与数量维持不变 解析:达到稳定状态后,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与数量不是维持不变,而是相对稳定,D错误。‎ 答案:D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某些结构极其简单的生态系统(如荒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弱,恢复力稳定性也很弱,C项错误。‎ 答案:C ‎6.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强 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 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 D乙生态系统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与乙相比,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时间长,波动范围大,说明甲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乙的抵抗力稳定性高,A项正确。若乙的干扰提前,其结构和功能恢复至正常运行范围的时间也会提前,即B点左移,B 项正确。若甲的干扰强度增大,则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时间延长,C点右移,C项正确。乙生态系统在恢复原状后不一定有新物种产生,D项错误。‎ 答案:D ‎7.徐州贾汪潘安湖曾是采煤塌陷地,经过治理现已成为湿地公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治理过程中采煤塌陷地上发生了次生演替 B.治理后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湿地能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采煤塌陷地的成功治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例 解析:生态系统具有的调节气候的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 答案:C ‎8.由于人类活动不断加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为了采取有效的行动保护受到严重威胁的生物多样性,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对自然遗迹、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实施就地保护 B.对珍稀濒危物种实施易地保护 C.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国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D.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解析: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生物的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D项错误。‎ 答案:D ‎9.海洋酸化是继“温室效应”之后又一由CO2‎ 过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海洋酸化会影响到大多数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可能最终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中的鱼、藻类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海洋酸化主要是由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CO2过量排放造成的 C.长期海洋酸化会导致海洋生物种群密度减小,进而使生产者利用分解者的能量减少 ‎ D.控制当地的海洋酸化可以任意引进大量外来物种,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解析:海洋中生物群落除了鱼、藻类和微生物,还有其他生物,A错误;海洋酸化主要是因为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CO2过量排放造成的,B正确;生产者不能利用分解者的能量,只能利用太阳能或者化学能,C错误;任意引入外来物种,会引起外来物种入侵,影响生态稳定性,D错误。‎ 答案:B ‎10.洞庭湖是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湖中藻类以硅藻、绿藻、蓝藻为主,其中,绿藻全年占优势,硅藻在冬季占优势,蓝藻在春秋季占优势。具有极强耐污能力的裸藻出现说明某些地方的水体可能已经受到污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藻类优势种季节性变化是一种演替,既有群落内部的原因,又有外部环境影响 B.湖泊中微生物可利用含N、P的物质成为自身物质或能量的来源 C.各个营养级能量的最终去向是散失在环境中 D.该湖泊生态系统中鱼类等捕食者的存在会降低物种多样性 解析:‎ 该湖泊生态系统中鱼类等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可增加物种多样性,D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12分)为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科研人员进行了放牧强度和放牧方式对放牧收益影响的探究。实验如下:用网围栏选取了四个牧草长势一致的放牧区分别施加轻牧、中牧、重牧和过牧的放牧强度,每个放牧区又用电围栏隔成四个小区进行轮牧,并通过科学方法测定了相关指标。实验结果如下:‎ 放牧强度 轻牧 中牧 重牧 过牧 放牧绵羊数/(头·hm-2)‎ ‎4‎ ‎6‎ ‎8‎ ‎10‎ 家畜牧草采食率*‎ ‎0.62‎ ‎0.69‎ ‎0.80‎ ‎0.85‎ 绵羊平均增加生物量/(kg·头-1)‎ ‎84.7‎ ‎71.2‎ ‎55.0‎ ‎33.6‎ ‎*:家畜牧草采食率= ‎(1)在草地面积和放牧频率一定、放牧天数相同的条件下,可以用__________来控制自变量的实施。‎ ‎(2)若放牧收益用绵羊增加的总生物量表示,从可持续发展和放牧收益的角度分析,最佳放牧强度为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另选了四个放牧区进行不同强度下的自由放牧。在不同的放牧强度下,轮牧比自由放牧后的载畜量均有提高,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研究结果,为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草原放牧时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放牧强度,可以用放牧绵羊数表示。(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中牧强度下,收益较高,且采食率较低,有利牧草再生,所以最佳放牧强度为中牧。(3)与自由放牧相比,轮牧使牧草有更多的再生机会,所以在不同的放牧强度下,轮牧比自由放牧后的载畜量均有提高。(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最优化的放牧措施为针对不同的草地情况合理确定载畜量并划区轮牧。‎ 答案:(1)放牧绵羊数 (2)中牧 此放牧强度下,收益较高,且采食率较低有利牧草再生 (3)轮牧(也)有利于牧草再生 (4)合理确定载畜量(放牧强度)、(划区)轮牧 ‎12.(14分)相对于城市较为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来说,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就显得较为落后。为治理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某地用芦苇、凤眼莲、藻类植物(轮叶黑藻)、鱼、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构建的人工湿地来对污水进行处理的综合利用(如图甲所示),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有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细菌、真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凤眼莲可以分泌出克藻物质,对水体中的藻类繁殖具有明显的克制作用,这两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通过放养鱼苗、水禽等动物,种植莲藕、芦苇等水生植物,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可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的一部分,若图中任何生物从它上一营养级的各种生物同化到的能量比例相同,则蝌蚪体内有机物增加10 g,按能量传递效率为10%计算,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___g。‎ 解析:(1)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挺水植物、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向水体中通入空气,让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加速有机物的分解。(2)凤眼莲分泌出的克藻物质,对水体中的藻类繁殖具有明显的克制作用,这表明二者存在竞争关系。所谓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3)由题干信息可知,需要消耗的植物为10××10+10××10×10=550 g。‎ 答案:(1)垂直 向水体中通入空气  (2)竞争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3)550‎ ‎13.(14分)(1)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__________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属于__________保护。‎ ‎(2)在辽河三角洲湿地中生长着一种能呈现红色的植物碱蓬,形成了“红海滩”景观,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旅游观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湖泊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退田还湖”的原因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的、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水库中所能维持的某种鱼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__________,又称K值,把水库中该种鱼的数量控制在________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湿地中不应盲目引入外来物种,以避免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结合生物多样性知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2)在辽河三角洲湿地中生长的植物碱蓬,形成了“红海滩”景观,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旅游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湖泊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退田还湖”的原因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3)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水库中所能维持的某种鱼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把水库中该种鱼的数量控制在(或环境容纳量的一半) 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湿地中不应盲目引入外来物种,以避免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因为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导致的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答案:(1)无机环境 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 就地 (2)直接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3)环境容纳量 (‎ 或环境容纳量的一半) 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导致的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