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生物第4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 1.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内的个体之间不能相互交配繁殖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组成一个种群 C.一定区域中的所有成年老鼠组成一个种群 D.种群是指同一自然区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 解析:选D。考查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它包含三个要点:①一定自然区域,②同种生物,③全部个体。 2.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B的特征分别属于( ) 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B.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C.种群;一条鲤鱼 D.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解析:选B。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是生物个体所具有的,是生物个体的生命现象;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是种群的特征,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体表现。 3.如图是世界人口数量从公元纪年开始到2000年的变化曲线。在ab段世界人口的年龄组成特点是下图中的(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人口数)( ) 解析:选A。在ab段表示人口数量急剧上升,应为增长型的年龄组成,幼年个体较多,中年个体和老年个体较少。 4.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进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下图所示曲线。则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 A.衰退型和① B.增长型和② C.衰退型和③ D.增长型和④ 解析:选B。种群增长率在t1时最大,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根据种群增长率的曲线可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对应②图。 5.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解析:选D。由曲线可知:丙主要在浅层,乙主要分布于中部,甲主要分布于水底,即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是由于鱼类的食物不同导致的。但甲、乙、丙三种鱼食性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叠,所以三者间也存在竞争,由图可知三者间并不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6.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解析:选C。甲、乙、丙三者之间可形成一条食物链,由于丙只专食乙,所以三者之间为捕食关系,甲、乙和丙还会因生存空间的相同性而存在竞争;丙大量的捕食乙,乙会消亡,随之丙也会消亡,最后只剩下甲。 7.下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个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解析:选B。甲图反映了两曲线呈现出同步增减的状态,意味着这两种生物不属于对立关系,故甲图反映了两种生物互利共生的关系。 乙图反映出当一条曲线上升时,另一条曲线随之下降;反之亦然。且两曲线的上升与下降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不会因一条曲线(一个物种)的增加导致另一条曲线(另一种物种)减为零(物种灭绝),故乙图表示捕食关系。 丙图反映的情况是一个物种显示出极强的生存优势(个体数量不断增加),另一个物种因此而数量不断减少,最终灭绝(即个体数量减为零),但图中并未反映出一个物种数量的减少对另一个物种数量的增加会引起抑制作用(这与捕食关系相区别),故丙图表示竞争关系。 8.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如图中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解析:选A。本题考查物种丰富度探究方法。利用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设置诱虫器。诱虫器应该满足的条件一是暗,所以应该设置光照,使虫进入距光源较远的收集瓶;二是湿,土壤应该有一定的湿度;三是避高温,所以应该设置光照来提供一定的温度,使虫进入收集瓶。所以最正确的应该是A。 9.为了减小一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下图所示为引入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由图中曲线可知,蜘蛛和害虫之间呈现竞争关系 B.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 C.在Ⅱ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D.在Ⅲ期间,两个种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解析:选C。蜘蛛和害虫之间为捕食关系。所以I期间由于食物充足蜘蛛数量增加较快;而在Ⅱ期间主要是由于食物不足,蜘蛛数量下降;在Ⅲ期间,两种群之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10.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 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 C.森林中的生物有分层现象,草原上的没有分层现象 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解析:选A。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就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如森林植物明显的分成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池塘中的植物明显的分成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其实,草原上的植物、动物在垂直方向上同样也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如地上、地表、地下都有动物、植物分布,因此,分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11.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垂直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C.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 D.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 解析:选D。动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与光照关系不大,主要与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 12.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土壤中螨类孳生与某化工厂重金属铬污染的相关性结果。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采样位点距化工厂的距离(km) 0.01 1 10 30(远郊农田) 铬浓度(mg/kg) 0.25 0.21 0.12 0.08 螨类密度(个/m2) 16480 2265 2047 1069 A.污染区内螨类密度显著提高 B.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螨类数量 C.螨类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的指示生物 D.螨类密度与铬污染相关 答案:ABD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地土壤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结果,据图表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研究小组在每一采样点采取分层定量采集 B.鞘翅目为该地区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 C.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与农药的使用有关 D.蔬菜地较适合土壤动物的生活 解析:选D。通过坐标图可知,横坐标表示土壤的采集地点,纵坐标表示种群中个体的数量,而图例表示的是不同物种。在三个取样点中,5年蔬菜地与10年蔬菜地相比两个取样地的物种都为5种,但10年蔬菜地中动物的总数量远大于5年蔬菜地,而且弹尾目都为优势种,相比两者,大田中物种只有3种,不太适宜土壤动物生活。上述取样过程中有个体数的统计,应为等量取样,但并没有分层,从图示中也没法判定农药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 14.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研究”相关叙述有误的是( ) 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该实验调查的指标是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和数量丰富度 C.样土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 D.可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解析:选A。活动能力较强的土壤动物,不适于用样方法;身体微小的动物,也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15.(2010年高考天津卷)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数/米2) 20 18 10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2000 900 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0 49.1 78.0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解析:选D。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要随机取样,不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以免数据不真实,A项错误;表格中的统计数据只能表明典型草原的植物平均种数大于荒漠草原的平均种数,而没有每个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信息,B项错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表中的平均产量并不代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还有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掉,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所以由表中信息得不到C项的结论;三个生态系统中旱生植物的种数=植物总种数×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计算可知,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D项正确。 16.下列关于生物群落演替的顶级阶段,正确的是( ) A.这个阶段在环境变化以前一直持续 B.这个阶段不依赖天气 C.这个阶段不断变化 D.这个阶段只有结构 解析:选A。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之后,最终会达到一个与环境稳定平衡的状态,这时的群落称为顶级群落,理论上这个阶段在环境变化之前是稳定的。 17.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解析:选A。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群落结构也愈加稳定。一般来说,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了同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再进行了,这时群落的结构最复杂、最稳定,只要不受外力干扰,群落将会保持原状。 18.下列演替过程不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裸岩上进行的演替 B.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C.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D.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解析:选D。弃耕的农田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并且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属于次生演替。而裸岩、沙丘、冰川泥等不具备这些条件,属于初生演替。 19.下图是某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物种数量值的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 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物的生物量 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C.A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 D.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解析:选A。在初生演替的过程中,首先经过地衣和苔藓阶段,到了一定阶段,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数量逐渐增多。这时,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到这个地区,之后灌木和小树开始生长,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因而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逐渐减少,但整个植被的生物量逐渐增多。 20.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六个阶段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解析:选D。①演替的过程。 ②人类活动演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21.(12分)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控制人口的________________政策。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使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变为三图中________类型。 (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组成会变成________所示。 解析:A曲线表示年幼个体多而年长个体少,为增长型。我国70年代时人口就属于A型,表现为人口大幅增长。B曲线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个体数比例相当,属稳定型。C曲线中老年个体相对较多,属于衰退型。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锐减,害虫年龄组成将成为衰退型。在捕鱼业中只有通过合理的政策使种群的数量稳定,才能实现可持续捕捞。在渔场中采用“抓大放小”的措施,会使幼年个体所占比例上升,年龄组成将成为增长型。 答案:(1)A、B、C (2)人口密度越来越大 计划生育 (3)C (4)A 22.(12分)如图所示为某一经济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的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__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一点是________。 (3)该种群的增长速率由缓慢到逐渐加快是在迁入______年后开始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迁入第________年后开始的。 (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________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解析:种群数量“S”型曲线中,K值是环境容纳的最大量,K值时增长速率最大,也是经济动物捕杀的最佳效益期,越接近K值,环境阻力愈强。 答案:(1)d (2)b (3)2 6 (4)b 23.(12分)下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方,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 ①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 ②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m2。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株/m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__结构。若要调查景观图中森林群落的结构,请写出主要的调查项目(调查设备略): ①垂直结构:动植物的分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群落中物种组成的丰富度是决定群落的最重要因素。要探究某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要用样方法,从乙图曲线中可以看出在S0之前随着样方面积的增大,物种数量增多,所以当S0时样方面积是最合适的,既能保证物种数较全,又能保证面积最小,取样方便,求种群密度时应取平均值。(2)图甲的景观上方为乔木,下为灌木、草地,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是不同植物对光的需求度不同所致,所以能充分的利用光能,群落的结构主要有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和水平结构上的差异。 答案:(1)①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研究 样方法 ②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恒定 S0 ③(n1+n2+n3)/(3S0) (2)光 垂直 ①不同层次上生物的种类和种群密度 ②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群落物种组成和种群密度等 24.(1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 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 mm×2 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故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________,试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时,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 (5)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增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开始一段时间由于空间和资源都很丰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推移,种群数量增加,空间和资源变得有限,呈“S”型增长。本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无需另设对照,但为了增加准确性需重复实验。 答案:(1)环境中空间和资源逐渐变得有限 (2)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 需要 为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增大稀释倍数 (4) 次数天数 1 2 3 4 5 6 7 1 2 3 平均 (5)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或pH或溶氧量等)的变化关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