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解析版
2018年下学期醴陵一中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 人体消化道内的液体属于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 【详解】人体的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A正确;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B正确;人体消化道内的液体属于外环境的成分,不属于细胞外液,C错误;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理解内环境组成和内环境作用是解题关键. 2.白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或组织液或淋巴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的考查,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又叫细胞外液,梳理内环境的概念,分析具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然后进行判断. 【详解】白细胞运动性很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多分布于血浆、淋巴,也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因此其内环境是血浆或组织液或淋巴;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与淋巴液直接接触,外与组织液直接接触,因此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毛细血管壁与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 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 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 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 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答案】C 【解析】 兴奋在神经元处单向传递,只有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向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传递,所以刺激c点,产生的兴奋不能传递至a处,所以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 4. 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A.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答案】D 【解析】 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若脊髓从胸部折断后,则膝跳反射存在,但针刺足部产生的兴奋无法传至大脑皮层,所以无感觉。故选B 5.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①激素是有机分子②激素是信息分子③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④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激素是有机物,可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发出器官,激素的作用是调节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详解】①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分子,①正确;②激素是信号分子,能够传达信息控制细胞的活动,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某些局部变化,②正确;③激素通过调节各种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③错误;④激素随体液运输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④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激素的概念和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6.关于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 ②分泌后直接进入血液 ③激素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 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分泌腺是没有分泌管的腺体.它们所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直接进入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管中,由血液和淋巴液将激素输送到全身.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甲状旁腺、胸腺和性腺.激素作用特点: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详解】激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①正确;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直接进入血液,②正确;激素的化学本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有的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或氨基酸衍生物,如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甲状腺激素属于氨基酸的衍生物,③错误;激素含量很少,但对动物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④正确.所以,①②④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激素的作用,识记激素的作用特点、相关激素的本质是解题的关键. 7.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B.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 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D. 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中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是下丘脑而非垂体。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点评:下丘脑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中枢之一,同时也是人体内分泌调节的中枢所在。 8.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B. 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C. B细胞受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或形成记忆细胞 D. 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详解】体液免疫中,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A正确;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结合,并使之裂解死亡,B正确;据以上分析可知,B细胞受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或形成记忆细胞,C正确;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其中B细胞成熟的场所是骨髓,但T细胞是转移至胸腺中发育成熟的,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过程;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9.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松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B. 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 C. 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D. 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探究的问题就是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故A正确。可以采用浸泡法或沾蘸法,故B正确。实验前先做预实验大概确定范围,故C正确。实验要控制无关变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控制时间应相同,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10.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 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A. 小于80只 B. 大于200只 C. 小于161只 D. 大于161只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调查样地中,随机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假定,来估计调查样地中被调查动物的总数.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 ,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的公式计算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50×42)/13=161只,但因为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二次捕捉的标记个体数13只比实际的小,因此计算出来的161只比实际的偏高,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小于161只,C正确,A、B、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标志重捕法的计算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计算能力,N代表草场灰苍鼠种群,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实际带标记的应该大于13,所以N应该小于161. 11.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 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B.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 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菌体 【答案】C 【解析】 ABD三个调查活动都会使计算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法国梧桐分布较稀疏的地区数量少,因此在此地区取样,所得值会偏小,取样时应遵循随机取样原则。 12. 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古诗中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A.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说的是水分太多使鲤鱼游上岸,故A不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说的是如果杂草太多,会和豆苗争夺生存资源,故B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述的是植物向光性,故C不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温度对开花 的影响,故D不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因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13.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 A. 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 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 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 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答案】A 【解析】 题干中“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数百余只”,由于豹与豹之间的基因组成存在差异性,因此随着F区豹种群密度的增加,其基因多样性增加,A正确;题干中没有关于十年后F区中豹种群性别比例的相关描述,无法确认其性别比例的变化,B错误;丰富度为群落特征,而豹群为种群,种群数量增加,没有改变丰富度,C错误;引入T区的豹后,引入的雌豹与F区的雄豹交配,产生后代,且种群数量在增加,由此推出致病基因频率下降,D错误。 14.(2016·天津卷)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如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 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 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答案】D 【解析】 碳循环具有全球性,不能在菠菜地生态系统中完成,A项错误;种群密度应指单位面积内该种群所有个体的数量,而不是仅指成虫数量,B项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C 项错误;据图可知,乙的数量随着甲的变化而变化,甲为被捕食者,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菠菜的摄食量,D项正确。 15.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 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 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 输出(散失);B错误。信息传递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种群的繁衍,还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的能力,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由此可知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 16.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 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 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 D. 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 图中最长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幽蚊幼虫→太阳鱼→鲈鱼,所以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A错误。该食物网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两者同化量的比值,即(4200+3780)/31920=25%;B正确。太阳鱼的同化能量除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部分外,其他用于生长发育繁殖,本题只有太阳鱼和下一个营养级鲈鱼的同化量,无法计算出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量;C错误。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共同组成,食物网中的生物只包括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少了必要成分分解者;D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和能量流动 17.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是 A. 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B. 农作物的适时灌溉,家禽、家畜的定时饲喂 C. 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D. 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主要应用于提高农畜产品产量和控制有害生物,需要考生熟记信息的种类及功能. 【详解】延长对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量是利用光照对动物繁殖的影响,属于物理信息,A不符合题意;农作物的适时灌溉,家禽、家畜的定时饲喂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原理,B符合题意;人工控制作物的光周期,以达到早熟、高产是利用光周期对植物开花的影响,属于物理信息,C不符合题意;施放过量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是模拟性外激素的作用,属于化学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及具体的应用,能结合具体的实例正确判断是否属于信息传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 ④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生物系统的稳定性: 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 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 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保持其稳定性,使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④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弱。 19.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答案】B 【解析】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前者具有全球性、可以被生物群落循环反复利用,后者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二者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项正确、B项错误;“退耕还林、还草”是提高并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C项正确;人类的活动应该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D项正确。 20. 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 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 B. 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 C. 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 D. 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实物 【答案】C 【解析】 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动物应在森林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不能使其适应森林生活。 考点:生物与环境 21.下列有关内环境组成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而糖原不会出现在其中 B.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这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 C. 肾上腺、甲状腺、汗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D. 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浮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以相互交换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和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而糖原存在于肝脏或肌肉细胞内,不会出现在内环境中,A正确;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这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B正确;汗腺产生的分泌物排放到外环境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水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浮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以相互交换,D正确. 22.小鼠胚胎干细胞可诱导成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细胞。将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可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小鼠胚胎干细胞是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 B. 移植前,患病小鼠体内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 C. 移植后,小鼠体内靶细胞加强了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D. 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胰岛素能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降低.2、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 【详解】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分化程度较低,A正确;由“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可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可知患病小鼠的病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伤导致胰岛素缺乏引起,B错误;移植后胰岛样细胞可合成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C正确;体内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反之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即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Ⅰ(两电极位于Q点位置的膜外和膜内)、Ⅱ(R处和S处电极分别位于膜外和膜内),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Ⅰ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有关说法不正确的说法是 A. ①→②电位变化对应于Q点的兴奋 B. ②→③过程中,Q处有K+外流 C. 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完全不相同 D. 若S处电极移至膜外,电表Ⅱ的指针将发生一次偏转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①→②电位变化表示产生动作电位,对应于Q点的兴奋,A正确;②→③为从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的过程,Q处有K+外流,B正确;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是R点产生动作电位,后又恢复静息电位,而兴奋不能从胞体传递到轴突末梢,即兴奋不能传递到S 处,所以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C错误;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从图示结构看,不论S处电极在膜内还是膜外,兴奋都不能传递到S,电表Ⅱ的指针将发生一次偏转,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及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B. 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 食物和昆虫传播的 C. HIV 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D. 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答案】A 【解析】 艾滋病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需要逆转录酶将RNA逆转录成DNA,然后插入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潜伏起来,所以可用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来治疗艾滋病;A正确。艾滋病病毒是通过体液接触传播,不是通过唾液、食物或昆虫传播;B错误。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不能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必需通过逆转录酶将RNA逆转录成DNA,然后插入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潜伏起来;C错误。艾滋病病毒主要寄生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即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所以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 25. 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 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 B. 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 C. 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 D. 第5 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 【答案】D 【解析】 与清水组相比,蔗糖组和细胞分裂素组中鲜花鲜重累积增加率高,说明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A正确;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提供能量,B正确;蔗糖+细胞分裂素组鲜花鲜重积累增加率最高,说明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C正确;第5天清水组鲜花鲜重积累增加率最低,此时脱落酸含量最高,D错误。 【考点定位】实验结果(曲线图)分析 26.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蝎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B. 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C. 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 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答案】A 【解析】 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减弱;A错误。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其个体平均数越少,种内互助越弱,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B正确。距石头的远近可改变群落中蜥蝎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的生物量,因而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C正确。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有效降低蝗虫的密度,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群落的结构,涉及群落的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等知识点,本题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及实验分析能力。 27.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 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 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A正确;B.分解者的作用是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动物的排泄物,这些物质中的能量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B正确;C.生态系统的能量不断地输入又被输出,故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C正确;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还有一部分储存在自身的有机物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这部分的能量又可以流给下一营养级和流向分解者,D错误。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28.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 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 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 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遗传特征和空间特征.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3、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群落的演替. 【详解】该种灌木空间结构的改变会改变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这种改变只是灌木种群在空间上的分布变化,不属于群落的演替过程,B错误;大灌木在空间上的均匀分布是个体的所需的空间较大,相互之间种内竞争的结果,C正确;幼小灌木和小灌木的集群分布,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有关,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空间特征、群落的演替和种间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29.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 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 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加入的菌剂中含有多种微生物,故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该菌剂的作用是分解农田中残留的农药导致的有机物污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错误;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正确;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及其应用 30.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30.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子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模型。图丙表示引入鸭子后处于稳定状态时的两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子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B. 若仅从甲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蝗虫和鸭的K值的数据分别为N3和P3 C. 若蝗虫最初有N0只,每天增加3%,呈“J”型增长,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0·0.03t只 D. 图丙中H为蝗虫数量变化,图甲中的①②③④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依次对应图丙中的ab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的过程中的食物链是植物→蝗虫→鸭,鸭捕食蝗虫,种群数量减小,当鸭种群数量过大,蝗虫数量较少,蝗虫的食物充足,种内斗争减小,蝗虫种群数量会升高,鸭和蝗虫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可以使两个物种达到相对稳定,鸭将蝗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影响水稻产量. 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公式是Nt=N0λt,N0是种群起始数量,λ是今年种群数量是上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详解】甲图模型属于数学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子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A错误;因为当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生物的数量围绕K值上下波动,故图中最可能代表蝗虫和鸭的K值的数据分别为N2和P2,B错误;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0(1+0.03)t只,C错误;图丙中H为蝗虫数量变化,图甲中的①②③④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依次对应图丙中的abcd,D正确.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的公式模型,食物链分析,反馈调节,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建构科学合理的曲线模型,正确理解公式模型及各参数的含义. 31.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 (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____________免疫;胃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____________性。 (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 ①胃泌素通过_____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 ②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______。 (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 步骤2中胃液的分泌是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 ② 步骤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步骤4是为了确定在________________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 ④ 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 【答案】 (1). 非特异性 (2). 专一 (3). 体液 (4). (负)反馈调节 (5). 神经递质 (6). 神经 (7). 排除体液调节的干扰 (8). 体液 (9). 神经-体液 (10). 大于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据图分析:胃腺细胞分泌胃液既受神经调节的支配还受体液调节的支配.据表分析:1组是作为对照组,2、3、4组为实验组. 【详解】(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是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胃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催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2)①胃泌素通过体液(血液)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负)反馈调节。②由图示信息可知,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神经元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 (3)①步骤2中切除胃窦后,胃液的分泌仅是神经调节的结果;②步骤3 的目的是排除体液调节的干扰;③步骤4中仅注射胃泌素,是为了确定在体液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④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神经-体液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大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 【点睛】本题结合图表及实验主要考查神经-体液调节,意在强化学生对神经-体液调节的过程和相关的实验分析与结果处理能力的考查. 32.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下左图; 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下右图。 (1) 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_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___________方式向下运输。 (2)实验一中,去顶32 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_,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h时Ⅰ组和Ⅲ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Ⅰ组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Ⅲ组;去顶8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请对此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信息 主动运输 (2)涂抹的IAA运输到侧芽附近,髙浓度的IAA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3)三碳化合物 ATP 和[H] 增多 (4)等于 Ⅱ组去顶后网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促进侧芽生长 【解析】 (1)IAA(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通过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并引发信号转导来控制植物细胞的代谢活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一种极性运输,即由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所以一般通过主动运输来实现。 (2)Ⅱ组去顶后,顶端优势被解除,侧芽得以较好地生长;而Ⅲ组涂抹IAA,且涂抹的IAA被运输到侧芽附近。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所以在第Ⅲ组中,侧芽生长被抑制。 (3)在卡尔文循环中,二氧化碳被C5所固定,形成C3,所以放射性二氧化碳被固定后首先检测到放射性碳的有机物是三碳化合物;三碳酸被还原成糖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由图可知,去顶组的放射性浓度明显较高,说明去顶后,顶端优势被解除,光合产物往顶芽分配增多。 (4)由实验二图可知,去顶8h时,Ⅰ组和Ⅱ组侧芽附近IAA浓度相等,又由实验一图可知,Ⅱ组和Ⅲ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相等,所以此时Ⅰ组和Ⅲ组侧芽附近IAA浓度相等;由实验二图可知,去顶与否并不影响侧芽附近的IAA浓度,但明显影响光合产物的分配,所以Ⅱ组侧芽长度大于Ⅰ组主要是因为去顶促进光合产物向侧芽分配。 【考点定位】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其他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的应用 33.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答案】(1)b 偏高 (2)垂直 (群落的)演替(或初生演替) (3)A B (两空可颠倒)20% (4)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 【解析】 (1)图甲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最大增长速率,即b点,此时种群恢复需要的时间最短。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种群数量=(第一次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捉个体数)/第二次捕捉到的标记个体数,所以如果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再次捕捉时捉到的标记个体数减少,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偏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牡蛎等,是群落演替的过程。 (3根据图乙的能量流动关系,可知A是生产者、D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极消费者、B是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注意题目要求写字母;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106/7.5×106×100%=20% 。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如果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超过生态系统能调节的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稳定性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4.农业生产上有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会污染土壤。为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可按图示程序选育出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请分析回答: (1)微生物接种是微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 (2) 在选育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于以该除草剂为唯一______的培养基上。通过比较单菌落周围__________的大小,可筛选出高效的目的菌。实验结果如右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_______是最理想菌株。 (3) 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将lmL土壤溶液分别稀释10倍和100倍,每种稀释度各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lmL稀释液,经过适当培养后,6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9、57、58和2、7、5,空白对照组的平板上没有菌落,则每升土壤溶液中活菌数的理论值为_____________个。实际上每升土壤溶液中的活菌数比通过统计所得的这一数值要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该细菌,获得突变株A和B,然后对突变株A和B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接种的菌种 一般培养基 实验处理及结果 A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甲,能生长 B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乙,能生长 A+B 能生长 不添加营养物质甲、乙,能生长 请分析突变株A和B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操作) (2). 氮源 (3). 透明圈 (4). E (5). 稀释涂布平板法 (6). 5.8×106 (7). 统计结果是用菌落数来表示的,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8). 突变株A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甲,突变株B可以提供;突变株B生长需要营养物质乙,突变株A可以提供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相应的基础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意和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 微生物接种技术的核心是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操作)。 (2) 已知该除草剂为含氮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该除草剂,使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可见,在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的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于以该除草剂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通过比较单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可筛选出高效的目的菌。实验结果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E菌落周围的透明圈最大,因此E是最理想菌株。 (3) 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统计菌落数目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因此应选择稀释度为10倍的、分别接入0.lmL稀释液的3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为59、57、58)进行统计,则每升土壤溶液中活菌数的理论值为[(59+57+58)÷3]×10 ÷(0.1×10-3)=5.8×106个。由于统计结果是用菌落数来表示的,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实际上每升土壤溶液中的活菌数比通过统计所得的这一数值要大。 (4)分析表中信息可知:突变株A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甲,突变株B生长需要营养物质乙,据此可推知,突变株A和B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可能原因是:突变株A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甲,突变株B可以提供;突变株B生长需要营养物质乙,突变株A可以提供。 35.Bt基因即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因其表达产物Bt毒蛋白具有杀虫效果好、安全、高效等优点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转杀虫基因。下图为培育转Bt基因抗虫棉幼苗的基本操作过程,请分析回答: (1)Bt基因可从构建的Bt基因组文库中获取,也可以从其cDNA文库中获取。从前者获取的Bt基因______(含有/不含有)启动子。 (2)若利用PCR技术从cDNA文库中获取Bt基因(基因序列未知),需根据Bt蛋白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引物的序列可以有多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在PCR体系中需加入其中的_________(全部/任意1种/其中2种)引物。若Bt基因序列已知,则引物的序列通常为__________种。 (3)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为了方便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作为运载体的Ti质粒应含有____________,Ti质粒中能帮助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序列称为__________,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 (4)长期大面积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请就某一种间关系指出转Bt基因抗虫棉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要求说出某一种间关系的名称并相应说出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含有 (2). 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密码子,对应生物DNA碱基序列就会有多种 (3). 全部 (4). 2 (5). 标记基因 (6). T-DNA(可转移DNA) (7). 农杆菌转化法 (8). 捕食,造成棉铃虫绝种,使棉铃虫的天敌种群数量大大减少寄生,使棉铃虫的寄生性天敌种群数量大大减少;竞争,造成被毒杀的棉铃虫等以外的其他害虫的泛滥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图和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 Bt基因是目的基因。提取目的基因时,可以从构建的Bt基因组文库中获得,因基因组文库包含了一种生物的全部基因,所以通过此途径获得的基因含有启动子。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DNA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根据Bt蛋白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首先要依据基因的表达过程推知基因的碱基序列。由于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密码子,因此所推知的对应生物DNA碱基序列就会有多种。可见,根据Bt蛋白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引物的序列可以有多种,在PCR体系中需加入其中的全部引物。若Bt基因序列已知,则引物的序列通常为2种。 (3)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为了方便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作为运载体的Ti质粒应含有标记基因。Ti质粒中能帮助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序列称为T-DNA(可转移DNA)。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幼苗受体细胞时采用的是农杆菌转化法。 (4)长期大面积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可能有:①捕食,造成棉铃虫绝种,使棉铃虫的天敌种群数量大大减少;②寄生,使棉铃虫的寄生性天敌种群数量大大减少;③竞争,造成被毒杀的棉铃虫等以外的其他害虫的泛滥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