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北京市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构成细胞中有机物基本骨架的元素是 A. 氮 B. 碳 C. 氧 D. 氢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碳是组成细胞的的最基本元素。2.多糖、蛋白质、核算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 ‎【详解】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由于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的重要作用,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碳是最基本的元素,碳是构成细胞中有机物基本骨架,B正确,A、C、D错误。‎ ‎2.细胞学说揭示了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 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 D. 认识细胞经历了曲折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详解】A、细胞学说没有揭示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 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B正确;‎ C、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但是没有揭示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C错误;‎ D、认识细胞确实经历了曲折过程,但是整个不是细胞学说揭示的内容,D错误。‎ 故选B。‎ ‎3. 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 )‎ A. 细胞体积小 B. 单细胞 C.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没有D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原核生物细胞体积一般比较小,但细胞体积小的不一定是原核细胞,故A错误;‎ B、单细胞生物也可能是真核生物,如原生生物,故B错误;‎ C、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最重要的区别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故C正确;‎ 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故D错误。‎ 故选C。‎ ‎4.下列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A. 颤蓝细菌 B. 发菜 C. 酵母菌 D. 大肠杆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分类判断: (1)病毒(含噬菌体):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2)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等。关于判断细菌:带“菌”字的生物中,“菌”字前有“杆”“球”“弧”“螺旋”等表示形态的字的都是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是细菌。 (3)真核生物:有衣藻、水绵等绿藻;海带、紫菜等褐藻;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酵母菌、霉菌(如青霉、根霉、曲霉等)、“菇”类食用菌等真菌;植物、动物。 (4)带“菌”字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都是真核生物,带“藻”字的也不一定是原核生物,蓝藻以外的藻类如绿藻、褐藻、红藻都是真核生物。‎ ‎【详解】ABD.颤蓝细菌、 发菜、大肠杆菌都是原核生物,ABD错误; C.酵母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C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属于识记的题目,解题的关键是区分生物的类别,生物类别的区分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本题的分析中给出了如何识记生物的分类。‎ ‎5.科学家们确认在当今的火星地表仍然有液态水体存在。这一发现增加了这颗红色行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这一推测的理由是 A. 水是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 结合水是细胞和生物体的成分 C.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D. 代谢旺盛的细胞水的含量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自由水的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参与许多化学反应;④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详解】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水是细胞的重要结构物质,是良好的溶剂,最重要的是能参与生命各项生化反应,因此题干都通过火星上曾经具有水推测其上可能存在过生命。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生命即能进行新陈代谢。‎ ‎6.以葡萄糖为单体形成的多聚体是 A. 淀粉 B. 脂肪 C. DNA D. RNA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组成多聚体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明确多聚体的概念,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详解】A.淀粉是多糖属于多聚体,其单体是葡萄糖,A正确; B.脂肪不是多聚体,B错误; C.脱氧核糖核酸属于多聚体,其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C错误; D.核糖核酸是多聚体,其单体是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A。‎ ‎7. 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结构层次的一组数字是( )‎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 ④多肽 ⑤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A. ①③④②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②①③⑤④ D. ②①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等化学元素,由C、H、O、N等化学元素组成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多肽链,一条或几条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详解】蛋白质分子的组成顺序是:②C、H、O、N等化学元素→①氨基酸→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形成多肽→④多肽链→⑤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故选D。‎ ‎【点睛】对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即蛋白质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8.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多样性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D. 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考查,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是组成蛋白质的由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详解】有分析可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A错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B错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C错误;蛋白质中肽键的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N,D正确。‎ ‎9.决定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 A. 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B. 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C. 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A错误; B.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B正确; C.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决定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C错误; D.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不是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原因,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10.DNA彻底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 氨基酸、葡萄糖、碱基 B. 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 核糖、碱基、磷酸 D. 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分别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详解】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而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所有D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完全水解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RNA分子的组成,只要考生识记RNA的基本单位及核苷酸的组成,再结合题干中“完全水解”一词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1.在线粒体、叶绿体和高尔基体中都含有的化学成分是( )‎ A 磷脂和蛋白质 B. 脂肪和核酸 C. 蛋白质和核酸 D. 胆固醇和淀粉 ‎【答案】A ‎【解析】‎ ‎【详解】这三种细胞器共有的特点是都有生物膜结构,生物膜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2. 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 )‎ A. 核糖体 B. 叶绿体 C. 细胞核 D. 线粒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故选C。‎ ‎13.下列与内质网有关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 A. 是维持细胞形态的重要支架 B. 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C. 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 D. 扩展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 ‎【答案】A ‎【解析】‎ ‎【分析】‎ 内质网是细胞质内由膜组成的一系列片状的囊腔和管状的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隔离于细胞基质的管道系统,为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 内质网联系了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膜这几大细胞结构,使之成为通过膜连接的整体.内质网负责物质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细胞膜以及细胞外的转运过程.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大量核糖体,合成膜蛋白和分泌蛋白.光面内质网上无核糖体,为细胞内外糖类和脂类的合成和转运场所。‎ ‎【详解】A.维持细胞形态重要支架 是细胞骨架,A错误;‎ B.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B正确;‎ C.参与细胞内脂质的合成,C正确;‎ D.扩展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4. 唾液腺细胞中合成淀粉酶的细胞器是 A. 线粒体 B. 核糖体 C. 内质网 D. 高尔基体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器的有关内容。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为核糖体。B正确。故本题选B。‎ ‎15.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 蛋白质和 DNA B. DNA 和 RNA C. 蛋白质和 RNA D. DNA 和脂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核中有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的染色质,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存在于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圆柱状或杆状,这时叫染色体。‎ ‎【详解】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选A。‎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染色体和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对于染色质和染色体组成成分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6.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 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 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详解】A.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A正确;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含所有生态系统,B错误; C.种群是一定区域的所有同种个体的总和,由系统构成生物体,C错误; ‎ D.由系统构成生物体,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只有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 ‎17.血管紧张素原是血浆中的一种球蛋白。如图为血管紧张素原在①、②作用位点被酶切后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Ⅱ的示意图,图中氨基酸名称均为略写,如天门冬氨酸略写为“天门冬”。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血管紧张素原在细胞内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B. 血管紧张素Ⅱ分子中有7个肽键 C. 若将血管紧张素Ⅰ水解能产生10种氨基酸 D. 无论血管紧张素Ⅰ还是血管紧张素Ⅱ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血管紧张素原在①、②作用位点被酶切后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Ⅱ,而血管紧张素能够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 ‎【详解】A.血管紧张素原、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多肽,均在核糖体上合成,A正确; B.血管紧张素Ⅱ( H2N-天门冬-精-缬-酪-异亮-组-脯-苯丙-COOH)由8个氨基酸组成,含有7个肽键,B正确; C.根据图像分析可知,血管紧张素Ⅰ(H2N-天门冬-精-缬-酪-异亮-组-脯-苯丙-组-亮-COOH)由10个氨基酸组成,9种氨基酸,C错误; D.无论血管紧张素Ⅰ还是血管紧张素Ⅱ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反馈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结合题干信息作答的能力,难度适中。‎ ‎18.下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I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 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 Ⅰ染色体、ⅡDNA、Ⅲ脱氧核苷酸 C. 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 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核酸包括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部分激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详解】A.核酸就包括2种,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A错误; B.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B错误; C.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Ⅰ是固醇、Ⅱ是胆固醇、Ⅲ是维生素D,固醇除了胆固醇和维生素D以外还有性激素,C正确; D.部分激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如性激素属于固醇,D错误。 故选C。‎ ‎【点睛】细胞中的分子这部分内容相关的概念比较多,考题中经常以图形的形式进行考查,所以在学习相关的概念时,要注意用图形的形式进行总结。‎ ‎19.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选用花生子叶检验细胞中有脂肪存在时需要使用显微镜 B. 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就会呈砖红色 C. 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大豆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加热呈蓝色 D. 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需要的O2量基本相同 ‎【答案】A ‎【解析】‎ 选用花生子叶检验细胞中有脂肪存在时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被染色的脂肪颗粒,A项正确;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溶液为蓝色,加热后才会呈砖红色,B项错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大豆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时不需要加热,溶液呈紫色,C项错误;脂肪中H原子比例较高,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中,脂肪含量高的种子耗氧量较多,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对斐林试剂认识不全面。斐林试剂的有效成分为新制的氢氧化铜,本身为蓝色,加热后才会出现砖红色。‎ ‎20. 下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细胞核中能发生E→G的过程 ‎ ‎②细胞质中能发生G→B的过程 ‎ ‎③B具有多种重要功能与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次序不同有关 ‎ ‎④E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因为B的排列顺序不同 ‎ ‎⑤E是人类的遗传物质 A. ①②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E是DNA,G是RNA,E→G的过程表示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①正确;‎ ‎②G是RNA,B是蛋白质,G→B过程表示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②正确;‎ ‎③B蛋白质具有多种重要功能与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次序不同有关,③正确;‎ ‎④E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因为e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④错误;‎ ‎⑤E即DNA是人类的遗传物质,⑤正确。‎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1. 如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外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泌蛋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B. 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囊泡 C. ④代表的结构是线粒体 D. 图中表示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能进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①是内质网,②是高尔基体,③是囊泡,④是ATP。‎ 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较成熟的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成为成熟的蛋白质。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 原核细胞无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选D。‎ 考点:分泌蛋白的合成。‎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22.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B. 细胞膜的流动性与c、d均有关 C. d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的功能越复杂 D. a在细胞膜的内侧,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密切相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a是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b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c是磷脂分子,亲水的“头部”排在外侧,疏水的“尾部”排在内侧。d是蛋白质,有些蛋白质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些蛋白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有些蛋白质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具有选择透过性。‎ ‎【详解】A.b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 B.膜结构中的d蛋白质分子和b脂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B正确; C.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d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C正确; D.a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密切相关,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3.疟疾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其病原体——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早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这对我国科学家从黄花蒿(中医药方中称为“青蒿”)中提取抗疟药——青蒿素有重大启示,其中屠呦呦由于在这方面的杰出工作荣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学家曾用酒精提取青蒿素,会将黄花蒿中的水溶组分和脂溶组分一并提取出来,且酒精易使青蒿素失去生理活性。她改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对实验鼠的疟疾抑制率达到99%~100%。进一步研究发现,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核膜及质膜破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 B. 青蒿素可以裂解疟原虫 C. 酒精提取的青蒿素含量较高 D. 乙醚提取青蒿素抗疟效果好 ‎【答案】C ‎【解析】‎ 青蒿素含有脂溶组分,属于脂溶性物质,A正确;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核膜及质膜破坏,使得病原虫裂解,B正确;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对实验鼠的疟疾抑制率达到99%~100%,说明乙醚提取的青蒿素含量较高,抗疟效果好,C错误、D正确。‎ ‎24.下图是某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浸润在清水中,细胞不会涨破 B. 浸润在高浓度KNO3溶液中,液泡会收缩 C. 温度适宜且光照充足时,能释放O2‎ D. 黑暗中温度适宜时,能释放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细胞含有细胞壁、液泡是植物细胞,因为有细胞壁的保护作用,故浸润在清水中,细胞不会涨破,该细胞没有叶绿体,应该是植物不见光部位的细胞,故该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A.该细胞含有细胞壁、液泡是植物细胞,因为有细胞壁的保护作用,故浸润在清水中,细胞不会涨破,A正确; B.该细胞浸润在高浓度KNO3溶液中,液泡中的水分子会向外渗透,液泡会收缩,B正确; C.该细胞没有叶绿体,应该是植物不见光部位的细胞,故该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释放氧气,C错误; D.该细胞没有叶绿体,应该是植物不见光部位的细胞,故该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黑暗中温度适宜时,能释放CO2,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以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为载体,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示结构判断结构类型;识记相关细胞器的功能,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考查。‎ ‎25.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 精卵细胞的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 植物细胞中可能无叶绿体,一定无中心体 D. 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糖原,也可以合成乳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综合解答问题。‎ ‎【详解】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可以作为运输信息分子的通道进行信息传递,A正确; B.精卵细胞的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正确; C.植物细胞中可能无叶绿体,低等植物细胞有无中心体,C错误;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糖原,也可以合成乳糖,D正确。 故选C。‎ ‎26.下列蛋白质中,不是经过如图过程加工运输的是 A. 唾液淀粉酶 B. 血红蛋白 C. 抗体 D. 胰岛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以囊泡的形式将蛋白质转运到高尔基体进行加工,高尔基体将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后以囊泡包裹发送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释放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中可以看出,内质网膜的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增加后又减少即不变。根据分析可知,经过如图过程加工运输的蛋白质是分泌蛋白。‎ ‎【详解】A.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A正确; B.血红蛋白属于胞内蛋白,B错误; C.抗体属于分泌蛋白,C正确; D.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27.将鼠的肝细胞磨碎,进行差速离心(即将细胞匀浆放在离心管中,先进行低速离心,使较大颗粒形成沉淀;再用高速离心沉淀上清液中的小颗粒物质,从而将细胞不同的结构逐级分开),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器应分布在S1、P2 B. P3中含有合成蛋白质的结构 C. 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P1 D. P4含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P1为细胞核、细胞壁碎片,S1为细胞器;S2为除线粒体之外的细胞器,P2为线粒体;S3为除线粒体、其他有膜的细胞器外的细胞器,P3为其他有膜的细胞器;S4为除线粒体、核糖体、其他有膜的细胞器外的细胞器之外的细胞器,P4为核糖体;S1包括S2和P2;S2包括S3和P3;S3包括S4和P4。‎ ‎【详解】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器为线粒体,应分布在S1、P2,A正确;合成蛋白质的结构为核糖体,存在于S3及P4中,B错误;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故主要在P1,C正确;P4为核糖体,是不含膜结构的细胞器,D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各个部分中所含有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明确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28.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 A. 膜蛋白能自主翻转 B.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 ‎【答案】B ‎【解析】‎ ‎【详解】两种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细胞刚融合时,两种染料在细胞表面对等分布,最后在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不能说明细胞膜在内外翻转,也不能说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题关键:细胞膜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29.变形虫能吞噬并消化草履虫,人的白细胞能吞噬并消化病菌。和上述生理过程有关的是 ‎①细胞膜的流动性②细胞骨架③溶酶体④线粒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变形虫能吞噬草履虫、人体白细胞能吞噬病菌的方式都是胞吞、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并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①④正确;细胞骨架对于细胞内物质运输和细胞器的移动来说又起交通动脉的作用,因此两个过程与细胞骨架都有关,②正确;变形虫消化草履虫、人体白细胞消化病菌,都需要溶酶体提供的水解酶的参与,③正确,故选A。‎ ‎30.先用低倍镜观察黑藻叶肉细胞,后改用高倍镜观察同一部位,后者 A. 视野较亮、细胞数目少 B. 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多 C. 视野较暗,细胞数目少 D. 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个越大,数目越少。‎ ‎【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个越大,数目越少,故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根尖分生区装片,后改用高倍物镜观察同一部位的细胞,后者视野较暗,像较大,细胞数目较少,综上,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31.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大量的核糖体,放入含下列几种物质的培养液里,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条件。请回答:‎ ‎(1)实验中,核糖体的功能就是把上述物质中的[  ]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质)。‎ ‎(2)实验得到的蛋白质可用__________试剂鉴定,呈现________色,其原因是该化合物中所含有的________与该试剂发生了颜色反应。‎ ‎(3)上述有机物(若每种只取一个)合成的直链多肽含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称为________肽,合成的直链多肽可能有________种。‎ ‎(4)实验中,若检测到某一直链多肽含2020个N原子,则该多肽最多含有________个肽键。‎ ‎(5)如果得到的蛋白质的肽链(若只一条)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变,改变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改变该蛋白质的性质。‎ ‎(6)实验结果分析,培养液中生成了多种产物,这说明了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具有__________,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③⑤氨基酸 (2). 脱水缩合 (3). 双缩脲 (4). 紫 (5). 肽键 (6). 1 (7). 2 (8). 三 (9). 6 (10). 2019 (11).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或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 (12). 多样性 (13). 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多样性(蛋白质分子具有多种功能)‎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氨基酸结构通式知,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因此,图中①③⑤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③⑤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它们可以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其原因是该化合物中所含有的肽键与该试剂发生了颜色反应。 (3)图中①③⑤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其中③的R基中含有1个羧基,因此这3个氨基酸合成的直链多肽含有1个氨基和2个羧基,称为三肽;合成的直链多肽可能有3×2×1=6种。 (4)肽键的化学结构式为−CO−NH−,可见每个肽键含有1个N原子,一直链多肽至少含有1个氨基,若该直链多肽含2020个N原子,则该多肽最多含有2019个肽键。 (5)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条数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如果得到的蛋白质的肽链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变,改变其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就可以改变该蛋白质的性质。 (6)实验结果分析,培养液中生成了多种产物,这说明了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具有多样性,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多样性。‎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哪些属于氨基酸;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及其中的相关计算;识记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2.请仔细观察分析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物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是构成________的基本组成单位。‎ ‎(2)若把图中箭头所指的氧去掉,则其名称应为________________,是构成________的基本组成单位。‎ ‎(3)上述(1)和(2)题中两种化合物共有的含氮碱基是腺嘌呤、______(中文)及胞嘧啶。‎ ‎【答案】 (1). 核糖核苷酸 (2). RNA (3). 脱氧核糖核苷酸 (4). DNA (5). 鸟嘌呤 ‎【解析】‎ ‎【分析】‎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有脱氧核苷酸构成,核糖核酸有核糖核苷酸合成。核苷酸由一分子的五碳糖、一分子的含碳碱基、一分子的磷酸构成。‎ ‎【详解】(1)该图表示的物质名称为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2)若把图中箭头所指的氧去掉,则其名称应为脱氧核糖核苷酸,是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3)上述(1)和(2)题中两种化合物共有的含氮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及胞嘧啶。‎ ‎【点睛】本题考查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相关知识,掌握图形识别的方法、核酸的结构、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3.北京烤鸭是北京传统特色美食。饲喂选做食材用的北京鸭时,主要以玉米、谷类和菜叶为饲料,使其肥育,这样烤出的鸭子外观饱满,皮层酥脆,外焦里嫩。北京烤鸭通常的食用方法是取一张用小麦粉制作的荷叶饼,用筷子挑一点甜面酱,抹在荷叶饼上,夹几片烤鸭片盖在上面,放上几根葱条、黄瓜条或萝卜条,将荷叶饼卷起食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鸭食用玉米、谷类和菜叶能迅速育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若将鸭皮下脂肪组织制成临时装片,滴加______染液,并用50%酒精洗去浮色,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脂肪细胞中被染成___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3)一张鸭肉卷饼中至少包括了三类多糖,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的脂质有_______等(至少写出两种)。‎ ‎(4)烤熟的鸭子,其蛋白质一定发生了变性,食物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变性_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鸭肉蛋白中的一些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的,这些氨基酸称为___________氨基酸。‎ ‎(5)葱条、黄瓜条或萝卜条等蔬菜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与人体大体相同,但在元素的______上有差异。‎ ‎【答案】 (1). 玉米、谷物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糖类在鸭体内转变成了脂肪 (2). 苏丹Ⅲ (3). 橘黄 (4). 糖原(肝糖原或肌糖原) (5). 淀粉 (6). 纤维素 (7). 脂肪、磷脂(胆固醇) (8). 不影响 (9). 必需 (10). 含量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糖分为单糖、二塘和多糖,二塘包括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详解】(1)北京鸭食用玉米、谷类和菜叶能迅速育肥的原因是玉米、谷物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糖类在鸭体内转变成了脂肪。‎ ‎(2)若将鸭皮下脂肪组织制成临时装片,滴加苏丹Ⅲ染液,并用50%酒精洗去浮色,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脂肪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一张鸭肉卷饼中至少包括了三类多糖,它们是糖原、淀粉、纤维素。包括的脂质有脂肪、磷脂(胆固醇)等。‎ ‎(4)烤熟的鸭子,其蛋白质一定发生了变性,食物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变性不影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鸭肉蛋白中的一些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的,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5)葱条、黄瓜条或萝卜条等蔬菜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与人体大体相同,但在元素的含量上有差异。‎ ‎【点睛】本题以北京烤鸭为背景,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解题的关键是熟记糖类、脂质的组成和蛋白质的功能。‎ ‎34.下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观点。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物质所具有的与其在膜中排布方式有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除①外膜中另一种脂质物质是________,该物质对于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③为________,图中和细胞的识别与信息交流有关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细胞学研究常用“染色排除法”鉴别细胞的生命力。例如,用台盼蓝染液处理动物细胞时,活细胞不着色,死细胞则被染成蓝色。‎ ‎①“染色排除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 ‎②某同学为验证“染色排除法”的原理,用紫色洋葱内表皮及台盼蓝染液等进行相关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分成两组:一组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杀死,另一组对洋葱鳞片叶表皮不做处理。‎ 步骤二:用相同浓度的台盼蓝染液染色相同时间,然后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________。‎ 步骤三:使用__________观察________。‎ ‎【答案】 (1).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分子覆盖、嵌插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两侧具有不对称性;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 头部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 (3). 胆固醇 (4). 蛋白质 (5). ② (6).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死细胞失去此功能 (7). 临时装片 (8). 显微镜 (9). 细胞是否被染成蓝色(细胞蓝颜色的深浅)‎ ‎【解析】‎ ‎【分析】‎ ‎1‎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覆盖、镶嵌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中,磷脂分子是轻油一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生物膜具有运动的流动性。 2、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具有生物活性,当细胞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死亡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失去,变成全透性。‎ ‎【详解】(1)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观点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分子覆盖、嵌插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两侧具有不对称性;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图中①物质为磷脂,磷脂分子在膜中排布方式有关的性质是具有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除①外膜中另一种脂质物质是胆固醇,该物质对于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③为蛋白质,图中和细胞的识别与信息交流有关的是④糖蛋白。 (3)①“染色排除法”的原理是活细胞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可以用“染色排除法”。 ②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全透性,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细胞的死活,因变量是细胞会否被染色。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分成两组:一组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杀死,另一组对洋葱鳞片叶表皮不做处理。 步骤二: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步骤三: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被染成蓝色(细胞蓝颜色的深浅)。 ‎ ‎【点睛】本题考查了考生对于流动镶嵌模型及生物膜选择透过性功能的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解释某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35.下图是高等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这是人体的心肌细胞,则该细胞中较多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因为该细胞的生理活动需要较多能量。‎ ‎(2)图中的[8][9][10]所表示的结构名称分别是[8]______、[9]_____、[10]______。‎ ‎(3)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 ‎(4)若这是人体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则细胞内合成胰岛素的场所是细胞器[ ]___________,与胰岛素的合成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对胰岛素进行加工、分拣、包装、分泌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 ‎(5)细胞质中呈溶胶状的是________,细胞器分布其中但又并非是漂浮于其中,而是存在支持细胞器的结构_________。这种结构是由________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形态。‎ ‎(6)若是植物细胞,在图中结构[1]外面还应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 ‎【答案】 (1). 2线粒体 (2). 核仁 (3). 染色质 (4). 核孔 (5). 5中心体 (6). 7核糖体 (7). 3内质网 (8). 4高尔基体 (9). 细胞质基质 (10). 细胞骨架 (11). 蛋白质 (12). 细胞壁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图中1是细胞膜,2是线粒体,3是内质网,4是高尔基体,5是中心体,6是细胞质基质,7是核糖体,8是核仁,9是染色质,10是核孔。‎ ‎【详解】(1)若这是人体的心肌细胞,则该细胞中较多的细胞器是[2]线粒体,因为该细胞的生理活动需要较多能量。‎ ‎(2)图中的[8][9][10]所表示的结构名称分别是[8] 核仁、[9] 染色质、[10] 核孔。‎ ‎(3)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5] 中心体。‎ ‎(4)若这是人体分泌胰岛素胰岛B细胞,则细胞内合成胰岛素的场所是细胞器[7] 核糖体,与胰岛素的合成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3]内质网,对胰岛素进行加工、分拣、包装、分泌的细胞器是[4] 高尔基体。‎ ‎(5)细胞质中呈溶胶状的是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分布其中但又并非是漂浮于其中,而是存在支持细胞器的结构细胞骨架。这种结构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形态。‎ ‎(6)若是植物细胞,在图中结构[1] 细胞膜外面还应有的结构是细胞壁。‎ ‎【点睛】本题结合高等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图中各结构,识记不同细胞器的功能;并结合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解题。‎ ‎36. 刚刚收获的甘薯与贮存一段时间的甘薯,甜度不同,贮存的甘薯明显变甜。有人推测其原因可能是贮存期间甘薯细胞内的非还原糖转变为还原糖。若用探究实验的方法证明这个推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结合提示,完成实验的设计过程。‎ 第一步:将刚收获的甘薯适量与已经贮存一段时间的等量甘薯,分别磨浆待用,标记为 A、B。‎ 第二步: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或等量)的A、B浆液。‎ 第三步:①在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鉴定试剂)‎ 第四步:②两支试管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2min,观察现象。‎ ‎(2)预期实验结果:‎ 若已经贮存一段时间的甘薯组的检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明显多于刚收获的甘薯组,则说明贮存期间甘薯细胞内的非还原糖可转变为还原糖。‎ ‎【答案】 (1). (1ml或等量)斐林试剂 (2). 水浴加热50-65℃ (3). 砖红色沉淀 ‎【解析】‎ ‎【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IV ‎)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详解】(1))②实验探究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AB浆液。 ③鉴定还原糖需要使用斐林试剂,所以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 ④还原糖与斐林试剂的反应需要水浴加热50-65℃,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两支试管需要同时加热。‎ ‎(2)若已经贮存一段时间的甘薯组的检测结果砖红色明显多于刚收获的甘薯组,则说明贮存期间甘薯细胞内的非还原糖可转变为还原糖。‎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检测以及实验材料的选择,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