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配套习题:第4章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 2 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基础巩固 1 下列模式图示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 解析: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为亲水的头部在外侧,疏水的尾部在内侧。 答案:A 2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覆盖在磷脂分子表面 B.细胞膜中的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相同 D.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 解析:在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磷脂和蛋白质是构成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或分布在膜表面,或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其中外侧的蛋白 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与细胞识别、细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密切联系。因此,细胞膜两侧的 分子性质和结构并不相同。 答案:B 3 下列不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的是( ) A.以双层磷脂为支架 B.蛋白质和多糖形成的糖被镶在膜表层 C.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端在膜的两侧,亲水端和蛋白质在膜的中间 D.蛋白质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 解析: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端在膜的内侧,亲水端在膜的两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 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中。 答案:C 4 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 D 等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C.细胞膜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 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 解析: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磷脂与胆固醇、脂肪酸、维生素 D,都属于脂质,具有相似 的物理性质。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脂质分子优先通过细胞膜。 答案:C 5 下面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有关的现象是( ) A.白细胞吞噬病菌 B.变形虫伸出伪足完成运动 C.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融合 D.甲状腺细胞内积累碘 解析: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B、C 三项体现了细 胞膜的结构特点,D 项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D 6 组成细胞膜的分子发挥作用时具有特异性的是( ) A.糖蛋白 B.磷脂 C.核酸 D.脂肪 解析:糖蛋白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能特异性地识别信息分子。 答案:A 7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解析: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的结构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认为蛋白质的分布是对称的、 固定的。 答案:D 8 具有选择性的生物膜是( ) A.细胞膜 B.内质网膜 C.核膜 D.以上都是 解析:凡是生物膜都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答案:D 9 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人体细胞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物质结 合,使两类细胞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当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一半呈绿色, 一半呈红色。但在 37 ℃下保温 0.5 h 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均匀分布。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构成膜结构的 (物质)。 (2)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表明了组成细胞膜的 等分子是 可以运动的。 (3)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原因是 ,这表明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 (4)如果该融合实验在 20 ℃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均匀分布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这说 明 。若在 0 ℃下培养 40 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 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 是 。 答案:(1)蛋白质 (2)蛋白质 (3)构成膜结构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 一定的流动性 (4)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膜上蛋白质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 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只有在适宜的条 件下才能体现 能力提升 1 三种血细胞中,白细胞体积最大,却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中,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 菌,白细胞完成此生理活动主要依靠( ) A.变形运动和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渗透作用和细胞膜的流动性 C.变形运动和细胞膜的流动性 D.特殊技能和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解析:白细胞之所以能穿过毛细血管,关键在于其能进行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是由 其结构特点决定的,白细胞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C 2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②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溶于丙酮 ④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⑤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⑤ 解析:膜的融合、变形虫能伸出伪足及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都是反映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典型 例子。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与细胞膜无关。 答案:C 3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所以它们的通透性是相同的 B.因为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所以组成膜的各种化学成分在膜中是均匀分布的 C.所有生物膜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都是糖被、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 D.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是使细胞成为有机整体的必要条件 解析:不同的生物膜其通透性不相同;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大部分蛋白质分 子也能运动,使得生物膜具有流动性,而这与化学成分的均匀分布无关;蛋白质分子在磷脂双分 子层中的排列方式有多种,并非固定不变。 答案:D 4 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外的信息传递中有重要作用。下列生物结构中,糖蛋白含 量最多的是( ) A.组织细胞的细胞膜 B.神经元的线粒体 C.胰岛细胞的线粒体外膜 D.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膜 解析:各种细胞器是细胞的内部结构,而细胞的信息交流主要在细胞与细胞之间进行,因此系统 的边界——细胞膜起主要作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及信息交流有关,其含量要多 于细胞器膜上的。 答案:A 5 下列对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B.磷脂双分子层是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C.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D.内质网膜能变成高尔基体膜,说明两者化学组成完全相同 解析:内质网膜能变成高尔基体膜,说明两者化学组成相似,但是二者功能不同,所以化学组成不 可能完全相同。 答案:D 6 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了一种膜,这种膜能够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 侧,以降低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了生物膜的( ) A.识别功能 B.选择透过性功能 C.信息交流功能 D.流动性功能 解析: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能通过,而对细胞有毒有害的物质以及细胞不 需要的物质一般不能通过。题干中的人工膜能让一些物质通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说明它 也有选择透过性,这是模拟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 答案:B 7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 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右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 是( ) A.当温度增加到 15 ℃以上,细胞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膜表面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解析:由图示可知,在低温时形成嵌合体的比例较小,温度适宜时比例较高;15 ℃以上时膜的流 动性明显发生变化。图中数据体现的是温度与嵌合体形成百分比之间的关系,不能说明时间与 嵌合体形成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答案:D ★ 8 对细胞膜结构和组成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早在 19 世纪末期,研究人员就曾选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细胞的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 现:凡是溶于脂质的物质,很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穿过膜。这表明细 胞膜是由 构成的。 (2)将人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红细胞发生的形态变化是 ,这是 作用的结果。将加有红细胞的蒸馏水放置一段时间后,该液体的 (填“上”“中”或“下”)层为 破碎的脂双层。 (3)1925 年,有人用丙酮从红细胞膜中提取到磷脂,并将其铺在水面上形成磷脂单分子层。测量铺 层面积,约为红细胞总表面积的 倍。 (4)1933 年发现,蛋白酶能够使细胞膜分解,这表 明 。 (5)通过其他方法,测得多种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物质种类 膜的类别 脂质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依据上表数据,分析构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 是 ,主要区别 是 。 解析:(1)根据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可以判断出细胞膜中含有脂质。(2)根据渗透原理,可以判断出 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会吸水涨破。磷脂分子质量轻,会存在于溶液的上层。(4)蛋白酶能使蛋白 质水解,所以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5)分析表格可知,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 是所含物质的种类相同,主要区别是同种物质的含量有差别。 答案:(1)脂质 (2)(吸水)膨胀直至破裂 渗透 上 (3)2 (4)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 (5)所含物质的种类相同 同种物质的含量有差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