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的增殖 作业
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的增殖 作业 考点规范练+高频考向练第22页 基础达标 1.将1块3 cm×3 cm×6 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3块边长分别为1 cm、2 cm、3 cm的正方体。将这3块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 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琼脂块增大,NaOH的扩散速率增大 B.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 C.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 D.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增大 答案:C 解析: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随琼脂块增大,NaOH的扩散速率不变,A项错误。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变小,B项错误。在一定时间内,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变小,D项错误。随琼脂块的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C项正确。 2.下图是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周期的两种模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秋水仙素可作用于图甲中b时期 B.图乙中按箭头方向A→A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C.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在各时期都具同源染色体 D.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在各时期都要消耗ATP 答案:B 解析:题图甲中,a和c段表示分裂间期,b和d段表示分裂期,其中a+b或c+d表示一个细胞周期。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秋水仙素可作用于b时期,A项正确。题图甲中,a+b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图乙中,按箭头方向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项错误。因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故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在各时期都有同源染色体,C项正确。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在各时期都要消耗ATP,D项正确。 3.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时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C.后期时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D.末期时细胞膜通过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进行胞质分裂 答案:B 解析:间期时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项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C项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通过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进行胞质分裂,植物细胞通过形成新的细胞壁完成胞质分裂,D项错误。 4.下列染色体行为变化与图中有丝分裂的时期相对应的是( ) ①染色体呈细丝状,数目加倍 ②染色体散乱排布 ③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④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移向两极 ⑤染色体变为染色质丝 A.②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答案:A 解析: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呈细丝状,复制后DNA分子数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①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高度螺旋,形成染色体,并散乱排布在细胞中,②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板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出现,③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④错误;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变为染色质丝,⑤正确。 5.(2019江西赣县三中高一期末)下列物质变化示意图中,哪个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 答案:D 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在分裂后期暂时加倍,分裂结束后又恢复到分裂前的数目,其变化过程与A项曲线相符;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在分裂间期复制,在分裂结束后DNA含量又恢复到原来的含量,其变化过程与B项曲线相符;体细胞中1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在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DNA与染色体的关系与C项曲线相符;整个分裂过程不会出现D项中DNA∶染色单体=2∶1的数量关系。 6.下图中图甲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所需时间的示意图,图乙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的变化曲线。下列关于这两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利用一定剂量的射线处理a时期的细胞可诱发基因突变 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b时期 C.温度在C点时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 D.酶的最适温度必定为D点时的温度 答案:A 解析: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分裂间期,因此利用一定剂量的射线处理a时期(分裂间期)的细胞可诱发基因突变,A项正确;分裂间期占整个细胞周期的比例大,因此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a时期,B项错误;C点对应的温度较低,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酶的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C项错误;CD段曲线还处于上升阶段,D点后酶的活性无法确定,因此不能说明D点时的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D项错误。 7.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 )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答案:C 解析:细胞分裂过程中,间期DNA复制,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通过细胞分裂,细胞DNA含量又恢复正常。若间期受阻,则细胞不能完成DNA复制,DNA含量为2n的细胞数目将增多;若细胞不能完成分裂过程,则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目将增多。 8.(2019广东茂名高三第一次综测)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的周围聚集着许多小囊泡。这些小囊泡所属的细胞结构及小囊泡内可能含有的物质分别是( ) A.高尔基体、蛋白质和磷脂 B.高尔基体、纤维素和果胶 C.内质网、蛋白质和磷脂 D.内质网、纤维素和果胶 答案:B 解析: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形成细胞壁的过程与高尔基体相关,故细胞板周围聚集着的许多小囊泡为高尔基体的一部分;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果胶,故小囊泡可能含有纤维素、果胶。 9.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其结构组成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成深色 B.图中染色体上含有一个双链DNA分子 C.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形成于分裂前期 D.人体细胞中的DNA都分布在染色体上 答案:A 解析: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成深色,A项正确;图中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双链DNA分子,B项错误;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形成于间期,C项错误;人体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也存在于线粒体中,D项错误。 10.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可用苏丹红代替龙胆紫染液为染色体染色 B.可观察到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C.该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D.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答案:C 解析: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的染液为醋酸洋红液或龙胆紫溶液,A项错误;分裂中期,核膜、核仁已经消失,视野中观察不到细胞核,B项错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主要起解离作用,D项错误。 能力提升 1.药物A能抑制多种癌细胞增殖。用不同浓度的药物A处理海拉细胞,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随药物A质量浓度增加,G1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加 B.药物A可使海拉细胞停留在G2/M期 C.药物A可抑制海拉细胞的DNA复制 D.药物A抑制海拉细胞的最适浓度是50 μg/ mL 答案:B 解析:随药物A的质量浓度增加,G1期细胞所占比例减少,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加,A项错误;据图可知,当药物A的质量浓度升高至150 μg/ mL时,G1期的海拉细胞数目逐渐减少,G2/M期的细胞数目逐渐增多;当药物A的质量浓度超过150 μg/ mL时,G2/M期的细胞数目开始减少,由此可知药物A可使海拉细胞停留在G2/M期,且质量浓度是150 μg/ mL药物A的抑癌作用最佳,B项正确,D项错误;DNA复制是在S期,若药物A抑制海拉细胞的DNA复制,则应该出现G1期细胞百分比增加的情况,与题图不符,C项错误。 2.右图是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I→M段变化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B.N→P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C.在减数分裂中N→P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的变化趋势为0→4n→0 答案:C 解析:I→M段染色单体从无到有,变化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但共用一个着丝点,A项正确;N→P段染色单体从有到无,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B项正确;在减数分裂中N→P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项错误;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的起点为0,终点也为0,D项正确。 3.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乙、丙、丁分别是对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统计(图乙、丙、丁中的a、b、c表示的含义相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的体细胞中都含有4条染色体 B.图乙中的a、b、c分别表示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 C.图丙可以最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关系 D.图丁所示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C 解析: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该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但不是所有体细胞都含有4条染色体, 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染色体,A项错误。图乙中的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B项错误。图丙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此图丙可以最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关系,C项正确。图丁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有丝分裂G1期,D项错误。 4.(2019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月考)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关于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甲、乙、丙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的比例都为1∶2∶2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答案:D 解析:该生物细胞中含有中心体,无细胞壁,故该生物是动物,A项错误;甲、丙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的比例都为1∶2∶2,乙细胞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B项错误;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而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C项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D项正确。 5.下图A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了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DNA含量为2c~4c之间的细胞正处于 阶段。 (2)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B中DNA含量为 的细胞数目会增加。用秋水仙素处理,图B中DNA含量为 的细胞数目会增加。 (3)细胞周期中,完成各时期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是t=T·n/N(T为一个细胞周期所需的时间,N为取样的总细胞数,n为各期的细胞数),根据图示与公式,S期的细胞数目是 个。 答案:(1)DNA复制 (2)2c 4c (3)2 000 解析:(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随着DNA复制,DNA含量逐渐增加;DNA复制之后,它们的DNA含量是G1期的2倍。(2)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DNA不能复制,图B中DNA含量为2c的细胞数目会增加。用秋水仙素处理,DNA复制后,有丝分裂不能正常进行,图 B中DNA含量为4c的细胞数目会增加。(3)从图A可以看出细胞周期为10 h,S期为2 h,G1期为6 h,G1期共6 000个细胞,所以取样总细胞数为N=T·n/t=10×6 000/6=10 000(个)。所以S期的细胞数目为n=t·N/T=2×10 000/10=2 000(个)。 6.微核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通常认为是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丧失着丝点的染色体片段产生的,是染色体变异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科学家根据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经铬处理后)的微核率,研究水中铬的毒性,得到下面的结果。 注细胞分裂指数是指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 (1)统计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需要观察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情况,制作蚕豆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为 ,实验用到的药品有 。为了使统计数据更科学,计数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 (2)当铬离子相对浓度为0时,细胞分裂指数约为2.5%,这说明 。 (3)由图1可知,铬离子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是 。比较图1和图2,分析当铬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微核率反而下降的原因是 。 答案:(1)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质量浓度为0.01 g/mL(或0.02 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 (2)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比例大 (3)铬离子能抑制细胞分裂,浓度越大抑制力越强 高浓度的铬抑制了细胞的有丝分裂,所以微核率下降 解析:(1)制作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实验中用到的药品有质量浓度为0.01 g/mL(或0.02 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要使统计结果更科学,计数时需要多计数几个视野。(2)当水中铬离子相对浓度为0时,分裂指数约为2.5%,说明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细胞处于细胞分裂间期。(3)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铬离子相对浓度增大,分裂指数下降,说明铬离子能够抑制细胞分裂。当铬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有丝分裂被抑制,由于微核形成于有丝分裂后期,故细胞的微核率会下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