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4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石家庄二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1.有关生物的变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不会改变基因的结构,但可能改变DNA的分子结构 B. 染色体变异中的倒位一般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内部的碱基序列 C. 由基因突变引发的人类遗传病都不能直接通过显微镜检测 D. 基因重组是生物界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基因重组是指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因此不会改变基因的结构,基因重组的来源有二: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其结果使该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二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A正确;染色体变异中的倒位,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不会改变基因内部的碱基序列,B错误;由基因突变引发的人类遗传病,有的能直接通过显微镜检测,例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C错误;基因突变是生物界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D错误。 【点睛】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名义上是基因在变,其实是基因内部碱基在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都未变;基因重组发生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核遗传中,只能产生新基因型和重组性状,不能产生新基因和新性状;染色体变异,名义上是染色体在变,其实是染色体内部基因在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都改变。 2.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非基因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叫基因突变 B. 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a、b之间可发生互换 C. 若b、c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染色体易位 D. 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4.在自然界中,不仅存在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而且存在多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环境对性状的影响等。 【详解】Ⅰ、Ⅱ为非基因片段,尽管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也不能称之为基因突变,A错误;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发生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是不同DNA分子之间的基因重组,a与b位于同一DNA分子上,B错误;若b、c基因发生染色体倒位,导致b、c基因位置互换,C错误;一个基因可控制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受多个基因的控制,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用染色体、基因在不同时空状态下的动态变化做命题背景,综合考查了基因突变、易位、倒位等现象发生的条件,时间,以及行为变化。较好地考查了同学们对这些基本概念及原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3.如图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细胞内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或易位等改变。图A属于缺失、重复,A正确;图B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f和d片段,属于易位,B正确;图C是四分体时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图D属于易位,D正确,所以选C。 4. 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③⑤⑥ D. ①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有丝分裂各个时期中都有同源染色体,而染色单体出现在有丝分裂的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的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没有了同源染色体,而染色单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所以A正确。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 5.下列有关实验或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研究遗传病发病率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需分析患者家系系谱图 B. 统计显微镜下各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期时间长短 C. 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象 D.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处在分裂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应选择群体中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根据调查目标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范围。人类遗传病情况可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进行,如统计调查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是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若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对某个典型患者家系进行调查,根据家系遗传状况推断遗传方式。 【详解】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但调查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分析患者家系系谱图,A正确;统计显微镜下各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期时间的长短,B正确;根尖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联会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象,C正确;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长,视野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处在分裂间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D错误。故选D。 6.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①、②、③、④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C. 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 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1、①表示多了一条染色体,②表示重复;③表示三体;④表示缺失。 2、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增加、倒位或易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者减少、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者减少。 【详解】图①只有一组同源染色体为3条,其余均2条,是三体,属于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图②染色体上增加了4片段,属于染色体片段重复;图③含三个染色体组,属于三倍体;图④染色体缺失片段3和4,属于染色体片段的缺失。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 下列都属于基因重组的选项是( ) 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③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④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⑤大肠杆茵细胞中导人了外源基因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①④⑤ D. 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①正确; 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易位,②错误; ③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③错误; 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④正确; ⑤大肠杆茵细胞中导人了外源基因属于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重组,⑤正确. 故选:C. 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8.以下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染色体数目变异是杂交育种的主要遗传学原理 B. 三倍体西瓜植株高度不育,是因为其体细胞不能进行正常有丝分裂 C.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利用理化因素使生物的基因定向突变 D. 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植株 【答案】D 【解析】 【分析】 育种实际上是对遗传基本规律和变异知识的应用,考试中常以某一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记忆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 【详解】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主要是减数第一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染色体交叉互换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另一种是非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A错误。三倍体西瓜植株高度不育,是因为其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联会时发生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B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C错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单倍体,所以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植株,D正确。故选D。 9.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 A. 种植→F1→选双隐性者→纯合体 B. 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 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诱导处理使染色体加倍→纯合体 D. 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用杂合子种子获得隐性纯合子最简捷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即将杂合子种子种植形成杂合子植株,在自交后代中选择隐性纯合子,即为所需要的纯合子。 【详解】A. DdEe自交可获得四种表现型,由于表现型为隐性个体(ddee)的全为纯合子,因此选择出性状不分离的个体即可,并且该方案最简便,A正确; B. 杂合子(DdEe)种植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是DDddEEee,方案不可取,B错误; C. 杂合子(DdEe)种植后,经花药离体培养(DE、De、dE、de),再诱导处理使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是纯合子(DDEE、DDee、ddEE、ddee),可以从中选择出ddee 个体,但是该方案比较复杂,C错误; D. 杂合子(DdEe)种植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是DDddEEee,用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ddee,但方案较复杂,D错误。 10.如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过程的育种方式属于杂交育种,优点是培育周期短 B. ⑦的变异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③过程利用了细胞全能性的原理且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 ⑦过程产生的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A:Aa:aa=1:2:1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①→②表示杂交育种,①→③→⑥表示单倍体育种,①⑦表示多倍体育种,①④⑤表示诱变育种。 【详解】①→②过程的育种方式属于杂交育种,这种方法培育周期较长,A错误;⑦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发生的时间是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B错误;③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⑦过程育种产生的个体Aaaa产生的配子有三种:AA、Aa、aa,它们的比例为1:4:1,D错误。故选C。 【点睛】育种实际上是对遗传基本规律和变异知识的应用,该题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记忆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原理以及诱变育种的原理。 11.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工诱变育种一定能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 B. 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利用的变异原理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C. 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 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均为基因重组 【答案】C 【解析】 诱变育种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人工诱变育种不一定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A错误;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利用的变异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错误;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的花药离体培养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正确;杂交育种用到了基因重组原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为染色体数目变异,D错误。 【点睛】本题以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记忆和理解各种育种的概念和原理。 12. 下列育种实例如杂交水稻、青霉菌的选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所依据的原理依次是( ) A.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B.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C. 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重组 D.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杂交水稻是利用了孟德尔杂交的方法,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青霉菌的选育是利用了人工诱变育种的方法,属于基因突变;三倍体无子西瓜是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从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原理即为染色体变异。故本题选B。 考点:育种方法和原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育种方法和原理,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13.如图所示,有关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 DNA连接酶连接a处 C. 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 D. 连接b处的酶为DNA聚合酶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a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b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 【详解】a为磷酸二酯键,可被限制酶切断,A正确;DNA连接酶的作用是连接DNA片段形成a磷酸二酯键,B正确;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是b氢键,C正确;DNA聚合酶连接形成的是磷酸二酯键,而b处是氢键,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掌握各工具的作用,尤其是作用位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4.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 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 ④提取目的基因 A. ③④②① B. ②④①③ C. ④①②③ D. 3④①②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基因工程中,首先需要④提取目的基因;获得目的基因后,利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后,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基因工程操作是否成功需要最后一步,即③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故正确顺序为④①②③。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5. 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 ) A. 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B. 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 C. 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 D. 克隆多莉羊 【答案】A 【解析】 新物种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再根据物种的定义,可自由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所以A选项正确。 16. 不同植物间远源杂交不亲和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是由于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相互拒绝、不能识别,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所致,这一现象最可能与柱头细胞的哪种物质有关?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上称作( ) A. 硼;生殖隔离 B. 磷脂;地理隔离 C. 糖蛋白;生殖隔离 D. 糖蛋白;自然选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相互拒绝是由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决定的,因为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功能,这种现象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上称作生殖隔离。 考点:糖蛋白的功能和生殖隔离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殖隔离的结构基础与物质基础,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比较简单。 17.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有利的变异在生物体内的积累 B. 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是因为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 C. 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间的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进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环节,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地理隔离是指同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能交配,或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会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会经过生殖隔离;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发展进化。 【详解】 A.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错误; B.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所以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是因为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B正确; C. 地理隔离使种群基因不能交流,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只有种群的基因库改变足够大时才会引起生殖隔离,C错误; D. 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不仅仅只有物种间的进化,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8.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 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 A. 20% B. 40% C. 60% D. 80% 【答案】C 【解析】 果蝇的长翅为显性基因,残翅为隐性基因,根据题意,残翅果蝇所占比例为40%,杂合子所占比例为40%,则v基因的基因频率为:vv的基因型频率+1/2×Vv的基因型频率=40%+1/2×40%=60%,故C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19. 人体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 A. 血浆 B. 组织液 C. 淋巴 D. 血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肌肉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故从组织液中吸收葡萄糖。 考点:细胞的内环境 点评:要注意不同细胞的内环境不同,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比如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20.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B. 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较,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 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为组织液 D. 呼吸酶、葡萄糖和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凡是细胞的结构物质或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凡是与外界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液体也不属于内环境。 【详解】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A错误;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较,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淋巴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B正确;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C错误;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错误。 故选B。 21. 癌症患者腹部积水后,为利尿排水应静脉输送主要成分是( ) A. 复合氨基酸 B. 葡萄糖和维生素 C. 无机盐 D. 血浆蛋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输入血浆蛋白可以提高血浆渗透压,可以使组织液更多地进入血浆,运输到肾脏处形成尿液排出,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神经—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22.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 A. 胰岛素的合成 B. 碳酸氢盐的形成 C. 麦芽糖的水解 D.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内环境的组成的考查,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看作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 【详解】胰岛素的合成位于细胞内的核糖体中,A错误;碳酸氢盐为缓冲物质,形成于细胞外液,B正确;麦芽糖的水解发生在消化道,C错误;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D错误。故选B。 23.关于人体内环境与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B. 内环境pH恢复正常是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 C. 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造成组织水肿 D.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和活动的液体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内环境成分的相对稳定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衡可导致疾病。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赖于各器官,尤其是内脏器官功能状态的稳定、机体各种调节机制的正常以及血液的纽带作用。 【详解】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A正确;内环境pH恢复正常是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B正确;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低,引起组织液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代谢的场所在细胞内,而内环境是细胞外液,D错误。 故选D。 2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B. 神经递质、抗体等物质的合成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 内环境中Na+浓度下降,会降低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人体内环境,也叫细胞外液。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内环境的成分: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的: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3、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其实质是: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详解】 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A正确;神经递质、抗体都是在细胞内合成的,合成以后被分泌到细胞外,B错误;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依赖于钠离子内流,内环境中Na+浓度下降,会降低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正确;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正确。 故选B。 25.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C. 神经纤维的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D. 神经递质经胞吐作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静息电位主要是由钾离子外流形成的,A错误; 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正确; C、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未兴奋部位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正确; 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是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D正确. 故选:A.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26.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 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 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 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 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答案】C 【解析】 酶在细胞外也可发挥作用,所以A错,RNA酶不是蛋白质,所以B错,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分解,所以D错。 27.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 图甲中a处释放的递质都能使b处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 C. 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图乙所示膜电位会低于+40mV D. 若神经纤维处于乙图中②对应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 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后膜。 图2中,①线段表示静息电位;②线段表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此时Na+内流,③表示动作电位,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详解】兴奋传导到a处,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b,将兴奋传递给下一神经元,所以在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错误;由于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a兴奋不一定会使b产生图乙所示的变化,形成动作电位,B错误;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大量内流的结果,所以若将该神经置于低Na+溶液中,则③的位点将会向下移,图乙所示膜电位会低于+40mV ,C正确;②是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Na+由浓度高的膜外通过Na+通道载体蛋白向浓度低的膜内内流,不需要消耗能量ATP,进入细胞方式为协助扩散,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的原因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内容。解题关键在于理解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 28.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 上图可反映出激素分泌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C. 下丘脑是体温的调节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D. 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a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c表示甲状腺激素,d表示肾上腺素。 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据图分析,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要增加产热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要增加,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A正确;上图反映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即下丘脑→垂体→甲状腺,B正确;大脑皮层是形成冷觉和热觉的部位,C错误;c是甲状腺激素,d是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具有协同作用,能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人体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29.激素调节是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饮水不足可促使垂体合成并释放抗利尿激素 B. 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机体血糖平衡 C.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降低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 D. 大量口服胰岛素,可使血糖快速降低而使机体表现出休克症状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饮水不足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A错误;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可见,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机体血糖平衡,B正确;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提高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C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因胰岛素被消化而失去疗效,因此不能使血糖快速降低而使机体表现出休克症状,D错误。 30.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的过程均与抗原的刺激有关 C. 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体的溶解作用以及花粉过敏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免疫的过程是:大多数病原体被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特有的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作用于被病原体侵入的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的病原体,少数病原体可以直接刺激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进行免疫反应的效应阶段,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机体时可以直接刺激记忆细胞进行二次免疫反应。 【详解】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同时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感应阶段,大部分抗原需要吞噬细胞的呈递,因此吞噬细胞同时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经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过程均与抗原的刺激有关,B正确;白细胞吞噬病菌以及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等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都能识别抗原,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等有关知识,对于免疫过程中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功能的理解和区别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3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以及相关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系 B. 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H区和S区 C. 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D.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答案】A 【解析】 人的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A正确;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V区和W区,B错误;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但是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的是下丘脑,C错误;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由于语言功能是大脑的高级功能,因此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大脑皮层,D错误。 32.激素在调节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血糖含量升高会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增多 B.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 寒冷刺激会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D.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量减少,从而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不致过多;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降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从而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致过少。 【详解】血糖含量升高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从而降低血糖浓度,A错误;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具有负反馈调节的特点,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寒冷刺激会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故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C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促进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最终由垂体后叶释放,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糖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以及水平衡调节 33.下列选项中,均不属于免疫系统组成的是 A. 淋巴结、吞噬细胞、溶酶体 B. 肾脏、肾上腺、甲状腺 C. 骨髓、扁桃体、胸腺 D. 扁桃体、B细胞、T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 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②吞噬细胞等; (3)免疫分子: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详解】淋巴结、吞噬细胞、溶酶体均是免疫系统的组成,A不符合题意;肾脏、肾上腺、甲状腺均不是免疫系统的组成,B符合题意;骨髓、扁桃体、胸腺均是免疫系统的组成,C 不符合题意;扁桃体、B细胞、T细胞均是免疫系统的组成,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4.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 B. 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 感染HIV后,机体能够发生体液免疫,不能发生细胞免疫 D. 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肿瘤等疾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类型及相应的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详解】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受过敏原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A错误;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而类风湿、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感染HIV后,机体的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也几乎全部丧失,C错误;艾滋病患者免疫能力逐渐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D正确。故选D。 35. 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 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 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 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 体内的天花病毒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答案】D 【解析】 泪液中的溶菌酶、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与胃液中的盐酸,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因此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B、C三项均错误;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属于特异性免疫,D项正确。 【考点定位】免疫调节 【名师点睛】识记并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产生,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36.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A. ②⑤⑦ B. ①②③⑤⑧ C. ①3④⑥⑦ D. ②⑤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向光弯曲和生长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部的伸长区;引起横向运输的原因是单侧光或地心引力;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显示出向光性。 研究胚芽鞘向光性的实验中,一般用琼脂、锡箔小帽、云母片这三种材料处理胚芽鞘。琼脂能够透水也能透光;锡箔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能阻断生长素的运输。图①中,由于胚芽鞘尖端是匀速旋转的,因此ab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注意⑦⑧中旋转的方式不同,⑦是花盆跟着暗盒转,⑧只有花盆转。 【详解】①中由于匀速旋转,生长素分布均匀,所以直立生长,①不符合题意;②中左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右弯曲生长,②符合题意;③中没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直立生长,③不符合题意;④中阻断了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途径,所以生长素分布均匀,直立生长,④不符合题意;⑤是生长素向左侧运输,右侧无法极性运输到作用部位,所以向右侧弯曲生长,⑤符合题意;⑥阻断了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作用部位,所以不生长,⑥不符合题意;⑦中旋转植物,受光均匀,直立生长,⑦不符合题意;⑧中整体旋转,所以对小孔侧受单侧光照,所以弯向小孔生长,⑧符合题意。①③④⑥⑦,不符合题意,ABC错误;②⑤⑧符合题意,D正确。故选D。 37. 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初步判断,甲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是促进生根 B. 初步判断,1μmol/L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是抑制生根 C. 由图的结果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 D. 若探究甲和乙对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3组材料进行实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激素类似物甲浓度增加,月季插条生根的数量逐渐增多;而随着激素类似物乙浓度的增加,月季插条生根的数量逐渐减少。说明激素类似物甲具有促进生根的作用,激素类似物乙具有抑制生根的作用。 【详解】与对照组相比,5种不同浓度的激素类似物甲处理后,月季插条生根数均多于对照组,说明甲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具有促进作用,A正确;与对照组相比,5种不同浓度的激素类似物乙处理后,月季插条生根数均少于对照组,说明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具有抑制作用,B正确; 激素类似物乙的浓度由0至1μmol/L,月季枝条生根条数略有减少,且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实验设置的实际浓度梯度较大,因此不能确定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C正确;若要探究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应设置分别含有甲、乙,同时含有甲和乙、无甲和乙的四种培养基来进行培养研究,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及其作用特点、实验数据分析、实验设计等知识,对于实验设计要注意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对于植物激素作用的相关研究通常需要设计空白对照组。对于两种类似物的作用,需与对照组作比较才能得出结论。 3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霉素促进种子休眠 B. 脱落酸能延缓叶片的衰老 C. 生长素促进果实成熟 D.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 【详解】赤霉素有解除种子休眠的作用,A错误;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能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B错误;生长素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D正确。 【点睛】本题关键需要牢记各种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不能混淆。 39.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生长素对这两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 B. 植株倒伏一段时间后,根尖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c点所示浓度 C. 若植物茎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b点所示浓度,则背光侧浓度一定在d~e所示浓度范围 D. 该植物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小于根 【答案】C 【解析】 由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生长素都能促进根、茎生长,而当生长素浓度大于一定的浓度的,对根、茎都有抑制作用,说明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植株倒伏一段时间后,由于重力的作用,生长素由根的远地侧向根尖近地侧运输,由于跟对生长素反应比较敏感,故近地侧的生长受到抑制,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反而生长快,于是根就向地生长,B正确;茎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背光侧,生长较快,若植物茎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b点所示浓度,则背光侧浓度为b~e所示浓度范围(不包括b、e两点),C错误;看图可知:根比茎对生长素敏感,D正确。 【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名师点睛】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根比茎敏感。 40.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激素均具有两重性和极性运输的特点 B. 植物激素只有进入靶细胞内才能发挥调节作用 C. 同一植物细胞上可能含有多种激素的受体 D. 植物激素是一类微量、高效的有机物,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答案】C 【解析】 【点睛】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一样,不参直接与细胞代谢,只是对细胞代谢起调节作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只有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和极性运输的特点,A错误;有些植物激素的受体在靶细胞细胞膜上,这类激素不需要进入细胞内主能发挥作用,B错误;同一植物细胞上可能含有多种激素的受体,起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节,C正确;激素本身不参与代谢,只是调节代谢,D错误。 4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应用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2,4-D:麦田除草 B. 赤霉素:促进大麦种子产生α淀粉酶 C. 乙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D. 生长素:获得无子番茄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用于培育无籽果实);(3)防止落花落果,可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4)控制性别分化。此外生长素类似物还可作为“除草剂”用于除草。 2、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详解】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低浓度能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能抑制植物生长;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比单子叶植物高,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麦田,可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又不影响小麦的生长,A正确;赤霉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赤霉素能诱导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α淀粉酶,B正确;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不是促进发育,C错误;生长素可以促进子房壁发育成果实,在未授粉的雌蕊上施加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获得无子番茄,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五种植物激素的分布及功能,掌握生长素类似物的相关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2.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要随机取样,同时要保证样本数量足够 B. 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一定不能用样方法 C. 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D. 调查乔木类的马尾松,样方大小最好划分为1m2左右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种群密度调查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两种方法在不同生物中调查过程中的运用;明确动物能力较弱的动物运用样方法进行调查;识记样方法调查过程中的相关注意点,如取样随机、样本数量足够大等,以及标记重捕法中标记要求。 【详解】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要随机取样,同时保证样本数量足够,A正确;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而活动范围有限,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如昆虫卵的密度 ,蚜虫、跳蝻的密度等应采用样方法,B错误;调查种群密度的时候不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因为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计数比较困难,C错误;马尾松是大型裸子植物,1m2左右样方太小,一般样方面积用100m2左右,D错误。故选A。 43. 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 A. 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 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C. 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D. 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答案】C 【解析】 酵母菌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A正确;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以减小误差,B正确;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C错误;血细胞计数板加样后,需静置片刻再使用显微镜计数。这是因为计数室中的菌悬液有一定的高度(0.1mm),需要让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的网格线中,避免细胞分布在不同液层深度,导致计数时被遗漏,D正确。 44.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研究过程是: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B.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壤中的小动物 D. 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答案】B 【解析】 【分析】 调查土壤中身体微小的小动物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小动物时利用了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特点。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详解】“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A正确;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但个体微小,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B错误;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C正确;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掌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的注意事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5.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温度是影响b区域动植物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B.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 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 abc三个区域由于地形的起伏分布着不同的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依托高山、森林、海洋的植物分布状况示意图,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群落结构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详解】该图不同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A错误;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的不同植物类群,不属于一个生物群落,B错误;b、c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说明b、c两个生物群落都有垂直结构,C正确;abc三个区域由于地形的起伏分布着不同的生物,所对应的群落均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错误。故选C。 46.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种群在0~t2段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 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 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 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答案】B 【解析】 【分析】 比值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比值等于1,种群数量稳定,比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小,据此答题。 【详解】甲种群在0~t2的过程中,值小于1,故甲种群在0~t2段的种群数量是一直减少的,年龄组成应为衰退型,A错误;乙种群在0~t1段为大于1的恒定值,故乙的种群数量为“J”型增长,B正确;乙种群在t2~t3段始终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是减少的,在t3时增长到1,此时种群数量减小到最小值,C错误;甲种群在t3后值大于1且种群不变,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使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图形分析题,利用好相关的知识,读懂图意,进行图文转换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47. 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且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一段时间后,若a的基因频率变为95%,由此判断,错误的是 A. 此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 B. 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C.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物种 D. 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1对等位基因频率的和为1,故A正确。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生物发生进化,可能环境发生变化,故B正确。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进化,但是还没有出现生殖隔离,没有形成新物种,故C错。通过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48.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曲线乙表示某害虫种群增长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C点时防治,防治成本最低 B. 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C. 若种群以曲线甲增长,则增长率将随时间的延长一直增加 D. 若曲线乙表示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可能比实际值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甲表示“J”型曲线,乙代表“S”型曲线。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C点时,增长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 【详解】若乙表示某害虫种群增长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B点前(潜伏期)防治,防治成本最低,A错误;由图中可看出,环境阻力出现在B点之后,C点的环境阻力并不是最小,B错误;若种群以曲线甲增长,则增长率将随时间不会改变,不会增加,C错误;若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可能是在取样时没有震荡试管,酵母菌分布不均匀所致, 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J”型和“S”型种群增长曲线的生物学意义,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4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B. 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C. 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2)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如硝化细菌; (3)消费者:主要是动物,还有少数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4)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如蚯蚓、屎壳郎等。 【详解】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包括光能自养型生物(如绿色植物)和化能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A错误;由于草属于生产者,所以食草动物大都为初级消费者;但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如营腐生生活的蚯蚓属于分解者,B错误;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的物质不能循环,所以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C正确;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非生物的部分,包括水、空气和阳光等,而细菌是生物,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的生物类型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50.下图所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 B. 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C. 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 图中d1/d可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D 【解析】 流经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A。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因此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图中的B来表示,图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A.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D1表示蚕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A正确;B.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正确;C.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正确;D.图中D1/D×100%可以表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D。 【考点定位】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本题着重考查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生态农业工程的构建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名师点睛】1、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2)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3、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人是主要成员和中心环节。人们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包括身体代谢的利用和生活上的利用),同时又要降低生产成本和避免环境污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5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每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不同 B. 竞争和捕食是食物网中常见的种间关系 C. 生产者和消费者是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两类生物 D. 营养级越多的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就越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随着吃与被吃物质和能量随之一起流动。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详解】 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可以位于多条食物链上,因此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不同,A正确;生物的种间关系有互利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其中竞争和捕食是食物网中常见的种间关系,B正确;生产者和消费者是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两类生物,且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C正确;营养级越多的食物网中食物链越长,但不能确定食物链的条数就越多,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及稳定性的概念及类型,掌握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2.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同化的总能量为N。方框中字母代表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从麻风树注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N B. D是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C. B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 该图解中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该图只包括两个营养级,麻风树是第一营养级,则A只能代表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其中D代表用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是指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E则是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该图解中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详解】被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是B,所以从麻风树注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N,A正确;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B正确;B是指消费者(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包括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C错误;该图解中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正确。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提取题干的信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表明只有2个营养级;要明确摄入量=同化量+粪便。 53.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B. 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 D. 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明辨图示中的数字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Ⅰ~Ⅳ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进而对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图中Ⅱ、Ⅲ和Ⅳ分别表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由生产者、Ⅱ和Ⅲ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A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①过程固定的能量,B错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①过程,C错误;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①和由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过程⑦⑧均以CO2的形式进行,碳在生物群落内的流动过程②③④⑤⑥都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正确。 5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信息的是 A. 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频频开屏 B. 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 C. 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 D. 鸟通过鸣叫发出结群信号 【答案】D 【解析】 【分析】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物理信息是指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化学信息是指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的信息,行为信息是指通过动物的动作行为来传递的信息。 【详解】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属于行为信息,A不符合题意;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属于行为信息,B不符合题意;丹顶鹤在繁殖季的求偶舞蹈属于行为信息,C不符合题意;鸟通过鸣叫发出结群信号属于物理信息,D符合题意。故选D。 55.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育种原理是______。应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______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 (2)过程⑤常采用______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______。 (3)过程⑦的育种方式是______。 【答案】 (1). 杂交育种 (2). 基因重组 (3). F2 (4). 花药离体培养 (5). 明显缩短有种年限 (6). 诱变育种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②③为杂交育种,①⑤⑥为单倍体育种,⑦是诱变育种,④是基因工程育种。 【详解】(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杂交、②和③自交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之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杂种子一代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由于要在F2代才开始出现AAbb个体,所以应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F2代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 (2)过程⑤为单倍体育种,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得到Ab 个体,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与①②③过程杂交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单倍体育种的优点)的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3)⑦过程的育种方式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变异是不定向的。 【点睛】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理解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过程和优缺点等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56.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_____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_____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热______。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调节的特点还有______、______。 【答案】 (1). 下丘脑 (2). 垂体 (3). 增多 (4). 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5). 微量高效 (6). 通过体液运输 【解析】 【分析】 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2、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详解】(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兴奋性,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3)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以及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7. 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同时拥有丰富的其他动植物资源,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苔藓、油松、松鼠、红隼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其除了明显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之外,还具有_________结构。其中油松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命力强而成为该地的________________。 (2)若要调查该地区的物种数量,依据甲图可知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为________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部分地区人工林纯度较高,容易出现虫灾。图乙所示为林业部门对某次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由图可知,该防治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生物群落 (2). 水平 (3). 优势种 (4). S5 (5). 降低环境容纳量 (6). 害虫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解析】 试题分析:梳理群落的概念和结构、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种群数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点,从图甲和乙中提取有效信息,以确定样方面积的大小与物种数量的关系和进行生物防治前后某害虫的环境容纳量的变化,据此结合题意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油松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命力强而成为该地的优势种。 (2)若要调查该地区的物种数量,依据甲图可知,选取物种达到饱和的最小样方的面积为最佳,即S5 。 (3) 图乙显示:新的环境容纳量明显低于原来的环境容纳量,据此可知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依据的原理是降低环境容纳量。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所以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害虫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