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八单元第28讲免疫调节作业
配套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B.T 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 B 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发挥免疫防御功能时,人体的三道防线会同时起作用 答案 B 解析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 错误;体液中 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为第二道防线,C 错误;发挥免疫功能时,三道防线发挥作 用的顺序依次是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D 错误。 2.(2019·揭阳模拟)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a、b、c、d、f C.抗原刺激后,细胞 b 和细胞 c 的细胞周期变长 D.物质④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 答案 D 解析 ⑤为细胞免疫,⑥为体液免疫,A 错误;细胞 a 为吞噬细胞,不能特 异性识别抗原,细胞 f 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 错误;抗原刺激细胞 b(T 细 胞)和细胞 c(B 细胞)后,两种细胞将迅速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故 细胞周期变短,C 错误。 3.(2018·河南中原名校第三次考评)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而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B.体液免疫对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的散播起阻止作用 C.人体可通过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 D.效应 T 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答案 C 解析 抗体只能作用于内环境中的抗原,细胞内的抗原需经细胞免疫释放到 内环境后才可被体液免疫消灭,A 正确;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与病原体结合, 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和在人体内的散播,B 正确;产生抗 体的只能是浆细胞,效应 T 细胞不能产生抗体,C 错误;效应 T 细胞通过与靶 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D 正确。 4.(2019·佛山质检)柯萨奇病毒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 细胞经病毒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B.入侵的病毒与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 T 细胞吞噬清除 C.初次接种柯萨奇病毒疫苗后,人体可产生效应 T 细胞和抗体 D.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分泌出大量抗体 答案 C 解析 B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 抗体,A 错误;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沉淀物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清 除,B 错误;二次免疫反应中,记忆 B 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 产生抗体,D 错误;初次接种柯萨奇病毒疫苗后,T 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 效应 T 细胞,B 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C 正确。 5.(2018·石家庄一模)艾滋病(AIDS)是由 HIV 引起的免疫缺陷病。截止到 2016 年 5 月,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 81 万多例,预防艾滋病迫在眉 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给后代,属于一种遗传病 B.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 C.HIV 只能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所以患者体内无 HIV 抗体 D.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都不会感染艾滋病 答案 D 解析 艾滋病属于一种传染病,母婴传播是传播途径之一,但并非遗传病, A 错误;HIV 对 T 细胞有破坏作用,可逐渐使艾滋病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丧失, 最终使病人无法抵抗病毒、细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因恶性肿瘤死 亡说明免疫系统失去其应有的监控和清除功能,B 错误;HIV 在侵入机体时,既 能引发细胞免疫,又能引发体液免疫,故患者体内存在 HIV 抗体,C 错误;健 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都不会感染艾滋病,D 正确。 6.有些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症状,严重 者发生休克,甚至引起死亡。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就会出现过敏反应 B.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C.在过敏反应中,青霉素引起浆细胞活化并分泌淋巴因子 D.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答案 D 解析 过敏反应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 伤或功能紊乱,A 错误;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B 错 误;浆细胞只能分泌抗体,不能产生淋巴因子,C 错误;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 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D 正确。 7.(2018·兰州模拟)如图所示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 体水平(向下的箭头指示为疫苗注射时间)。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 与 d 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甲、乙两种抗体由不同浆细胞产生 B.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 C.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可能有较大 的差异 D.c 时间段甲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 a 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 似的抗原的刺激 答案 B 解析 一种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由图示可以看出,甲、乙两种抗体产 生的时间、含量达到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及存留时间各不相同,应该是由不同种 疫苗刺激后形成的不同浆细胞产生的,A、C 正确;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被吞噬 细胞吞噬分解,不能再与抗原结合,B 错误;图中 c 时间段甲抗体的产生比 b 时 间段更快、更多,这是二次免疫反应的特征,即受到与 a 时间注射疫苗相类似抗 原的刺激,D 正确。 8.(2014·天津高考)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 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 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 a 作为抗原能激活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抗 a 抗体与物质 a 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物质 a 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 AChR 特异性结合减少 答案 B 解析 由图示知,物质 a 作为抗原激活了 B 细胞,B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 细胞,产生抗体,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A、C 正确;抗 a 抗体与物质 a 特异性 结合所形成的结合物被吞噬细胞清除,B 错误;因抗 a 抗体可与突触后膜的 AChR 结合,故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 AChR 特异性结合减少,D 正确。 9.人的角膜、妊娠的子宫等,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 现象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该区域细胞有赦免基因的 表达,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凋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外来器官的排斥主要靠体液免疫完成 B.人的角膜的这种“免疫赦免”使角膜的移植更易成功 C.赦免基因的启动,使得人体效应 T 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出现异常现象 D.若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可利用免疫抑制剂使人体免疫系统变 得敏感 答案 B 解析 外来器官的排斥主要靠细胞免疫完成,A 错误;人的角膜的这种“免 疫赦免”使角膜的移植更易成功,B 正确;效应 T 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 有细胞增殖的能力,C 错误;若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可利用免疫抑制 剂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不敏感,D 错误。 10.人被狗咬伤后,需要立即到医院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疫苗并在伤口周围 注射抗血清。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注射抗血清可使体内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B.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C.病毒的清除需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配合 D.免疫记忆的形成依赖抗原刺激和淋巴因子的作用 答案 B 解析 注射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其目的是诱发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而不是 刺激记忆细胞增殖分化,B 错误;注射抗血清,其中含有的抗体可与抗原特异性 结合,从而消灭狂犬病毒,A 正确;在病毒的消除过程中,需要吞噬细胞、溶酶 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同时需要体液免疫,若病原体侵入了组织细胞,还需要 细胞免疫,C 正确;抗原刺激机体可产生记忆细胞,在 B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 细胞的过程中还需要淋巴因子的作用,D 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2018·唐山市一诊)如图 1 和图 2 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 1 中进行增殖分化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的细胞有________。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 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序号表 示)。 (3) 细 胞 G 的 名 称 是 ________ , 其 作 用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来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与 ________过程有关(填“图 1”或“图 2”)。 (4) 刺 激 细 胞 C 增 殖 分 化 的 信 号 有 两 种 , 一 种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另 一 种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抗原、淋巴因子、溶菌酶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 活性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细胞 C、E 细胞 B、C、E (2)抗原→细胞 E→细胞 D→沉淀或凝集反应(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效应 T 细胞 与细胞 F(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抗原 图 2 (4)抗原与细胞 C 的抗原识别受体直接结合 受刺激后的细胞 B 产生的淋巴 因子作用于细胞 C (5)抗原和编码抗体的基因 解析 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有抗体的产生,在细胞免疫的过程中,效应 T 细胞攻击藏有病毒的宿主细胞。由图示信息可推出细胞 A、B、C、D、E、F、G 分别为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浆细胞、记忆 B 细胞、宿主细胞和效应 T 细胞。图 1 中细胞 C、E,即 B 细胞和记忆 B 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细胞 B、C、E,即 T 细胞、B 细胞和记忆 B 细胞。 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 B 细胞能迅速识别抗原,产生更快、更强的二次免疫 反应。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免疫系统会对外来器官产生细胞免疫反应。 12.图 1 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图 2 表示免疫过程,X 表示抗原, 数字表示过程,m、n 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 题: (1)图 1 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_(填字母)。 (2)图 1 中的③表示________过程,该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 (3)图 2 所示的免疫过程中,参与 A→B 过程的有图 1 中的________细胞(填 字母)。 (4)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 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 抗 原 时 , 相 应 的 记 忆 细 胞 , 例 如 图 1 中 ________( 填 字 母 ) 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5)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将________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为若干只。 第二步: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实验组接 种疫苗,________。 第三步: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与对照组相比,实 验组动物发病率低、存活率高,则可以判断该疫苗有效。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__(填图 1 中数字)过程是实验组动物所特有的。 答案 (1)f、Y (2)B 细胞增殖、分化 体液 (3)e (4)k 迅速增殖、分化,进而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5)同种且生理状态相同的 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④ 解析 图 1 中,X 表示抗原,能与抗原 X 形成复合物的物质 Y 应该是抗体, 据此可依次推导出 m 是胸腺、n 是骨髓、a 是 T 细胞、b 是吞噬细胞、c 是 B 细 胞、d 是浆细胞、e 是效应 T 细胞、f 是淋巴因子、k 是记忆 B 细胞。图 2 表示细 胞免疫。 (1)图 1 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f(淋巴因子)和 Y(抗体)。 (2)图 1 中③表示 B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记忆 B 细胞的过程。 (3)图 2 中 A→B 表示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使靶细胞裂解的过程,参 与该过程的免疫细胞是 e(效应 T 细胞)。 (4)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机体内的记忆 B 细胞(k)会迅速增殖、分 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进而产生大量抗体来消灭抗原。 (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别在于疫苗的有无(自变量),其他无关变量要保持一 致,所以实验动物必须是同种且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个体。对照组是先注射不含 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而实验组应先接种疫苗,一段时间后再 接种病毒。④是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并迅速作出免疫应答的过程,对照组是第一次 接触病毒,所以不会发生④过程。 13.下图表示人体内淋巴细胞的分化及部分免疫过程,m 代表场所,其余字 母表示细胞或细胞产物。请据图回答。 (1)m 代表的场所是________,d 代表________细胞,e 代表________。 (2)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未被消灭的某些病毒可侵入宿主细胞,此时,图中 ________(物质)不能进入宿主细胞与病毒结合,要消灭宿主细胞中的病毒,要靠 ________免疫,即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使靶细胞 裂解,释放出的病毒可被存在于________中的________(物质)结合,凝集成团形 成沉淀,然后被________(填字母)吞噬、消化。 (3)当入侵的病毒被消灭之后,人体在很长时间内能够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 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图中________细胞(填字母)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 生大量的抗体。 答案 (1)骨髓 吞噬 淋巴因子 (2)抗体 细胞 f 内环境(细胞外液) 抗体 d (3)g 解析 图中 a 表示 B 细胞、b 表示浆细胞、c 表示 T 细胞、d 表示吞噬细胞、 e 表示淋巴因子、f 表示效应 T 细胞、g 表示记忆 B 细胞。 (1)m 是 B 细胞成熟的场所,因此是骨髓。d 能处理呈递抗原,为吞噬细胞, e 是 T 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 (2)对侵入宿主细胞的病毒,需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后,释放出抗原,体 液(内环境)中的抗体才能与之结合,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再接触这种抗原时,人体主要进行二次免疫,此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