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3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惟义、特零班)试题 解析版
上饶县中学2019届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 物 试 卷(惟义、特零班)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末期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分子数目不变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⑤ D. ⑥⑦ 【答案】C 【解析】 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①正确;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②错误;着丝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③错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④错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⑤正确;复制发生在联会之前,且四分体是联会后形成的,⑥错误;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分子数目减半,⑦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⑤,故选C。 2.如图是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分裂时3和4不分离,则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异常 B. 若在复制时没有发生任何差错,则该细胞一定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细胞 C. 若染色体1和2发生部分片段交换,则减数分裂无法正常进行 D. 如果基因N发生突变,则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有一半出现异常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遗传变异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对减数分裂的过程熟练掌握。因为第一次减数分裂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如果第一次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则形成两个异常的次级精母细胞。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是一次有丝分裂,即使正常分离,形成的四个精子都是异常的。所以如果分裂时3和4不分离,则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异常,故A项正确。若该动物的精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只有两种类型,故B项错。若1和2发生部分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不同,不会影响减数分裂的继续进行,故C项错。若基因N发生突变,则1号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由原来的N和N变为N和n,所以产生的精子类型有1/4异常,故D项错。 3. 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 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 C.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最早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D. 蔡斯等人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进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A、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错误; B、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B正确; 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最早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 D、蔡斯等人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4.某个体体细胞有3对同源染色体,若用3H标记该个体体细胞的DNA分子,再转入正常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和被3H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A. 6 3 B. 12 6 C. 6 6 D. 6 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DNA边解旋边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子代DNA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组成。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染色体数目没有变化;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分离成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增倍。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某个体的体细胞有3对同源染色体,正常的培养液中培养。体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在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不变,为6条。若用3H标记该个体体细胞的DNA分子,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的双链都被3H标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都含有一个DNA分子,这样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根据半保留复制,每个DNA分子都有一条链被3H标记;在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一个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被3H标记,即有6条染色体被标记,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过程及其特点、DNA分子复制等知识点,明确有丝分裂过程中除了后期染色体数目都是相等的,且能够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判断经过两次有丝分裂后细胞中含有的被标记的染色体数。 5. 右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b2为合成信使RNA的模板链,则信使RNA的碱基序列与b1完全相同 B. 若b2为合成信使RNA的模板链,则转运RNA的碱基序列与b1完全相同 C. b1、b2链中均有ATGC四种碱基,且b1中的A碱基量与b2中A碱基量相同 D. 若以b2为DNA复制时的模板链,则新形成的子DNA链碱基序列与b1完全相同 【答案】D 【解析】 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若b2链为模板,则其形成的子代DNA链与其互补,由于b1 链与b2链互补,所以b1 链与新形成的子链碱基序列完全相同。 6.下列关于基因和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 A. 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B. 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呈螺旋排列 C. 一个基因只决定一个性状 D. 多个基因可能决定一个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的本质是D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详解】基因可以位于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质粒上,A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错误;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生物的性状受一对或多对基因的控制,一对基因有可能涉及到多对性状,C错误、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基因的与性状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数量关系,一对性状可能受多对基因控制,一对基因也可能涉及到多对性状。 7.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1的基因型的原理 ( ) A. 与F1进行测交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 B. 测交子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 C. 测交不受其他花粉等因素的影响 D. 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测交时,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因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反映出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测交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内容的能力。 8. 紫罗兰单瓣花(A)对重瓣花(a)显性。下图示意某变异品系,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该变异不影响A基因功能。发生变异的个体中,含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育,但含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若该变异个体自交,其子代单瓣花与重瓣花的比例约为 A. 1:1 B. 1:0 C. 2:1 D. 3:1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个体自交产生的雌配子A和a都可育,而产生的雄配子只有a可育,所以子代中单瓣花:重单瓣花为1:1,A正确,B、C、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 (1)胚胎致死 ①隐性纯合致死:由于aa死亡,所以Aa自交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基因型Aa∶AA=2∶1。 ②显性纯合致死:由于AA死亡,所以Aa自交后代中有两种表现型,基因型Aa∶aa=2∶1。 (2)配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例如A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则Aa自交时,只能产生一种成活的a雄配子,A和a两种雌配子,形成的后代有两种基因型,Aa∶aa=1∶1。 9.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 此实验的原理是低温抑制了纺锤体形成和着丝点分裂 B. 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要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冲洗2次 C. 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D. 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子染色体无法移向两级,所以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且多倍体形成过程只进行有丝分裂,不会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详解】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能抑制着丝点的分裂,A错误;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B错误;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中,由于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导致子染色体无法移向两级,细胞无法完成分裂,所以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C正确;该多倍体形成过程中没有进行减数分裂,不会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C、D选项的分析,C选项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的原理作出准确的判断,D选项要求学生明确该实验中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10.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几项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④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是单倍体.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 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可以含有1个或几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雄蜂也是单倍体,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 【详解】单倍体通常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则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①正确;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不一定是单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为二倍体,②错误; 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是细胞,而单倍体是生物个体,③错误;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如果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则是单倍体,如果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是三倍体,④错误;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是单倍体,⑤正确。因此,以上说法中不正确的有②③④,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于单倍体的概念的理解,明确单倍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可能含有1个到多个染色体组。 11.基因拼接技术需要多种专门工具,其中被称为“基因的剪刀”的工具是 A. 限制性内切酶 B. DNA连接酶 C. DNA聚合酶 D. RNA聚合酶 【答案】A 【解析】 限制酶可以在特定点上切割DNA分子被称为基因“剪刀”,A正确;DNA连接酶被称为基因的针线,B错误;DNA聚合酶在DNA复制中起作用与基因工程无关,C错误;RNA聚合酶在DNA转录时起作用,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各种酶的作用 1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②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③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④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 ⑤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⑥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 ⑦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⑧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⑦⑧ C. ④⑤⑥⑦ D. ①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地理隔离不一定会出现生殖隔离,①错误;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②正确;生殖隔离指不同物种不能交配,或者是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③正确;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基因的多样性,进而出现物种的多样性,④正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⑤错误;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⑥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⑦正确;自然选择是定向的,⑧正确。因此,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②③④⑦⑧,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 13.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生过敏反应的人,之前必定接受过同种过敏原的刺激 B. 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但消退较慢 C. T细胞是参与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 过敏反应属于自身免疫疾病,一般会损伤组织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后,人体内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引发各种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②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详解】过敏反应是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说明发生过敏反应的人,之前必定接受过同种过敏原,A正确;过敏反应具有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的特点,B错误;B细胞是参与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C错误;自身免疫疾病是将自身结构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过敏反应是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引起的,一般不会损伤组织细胞,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过敏反应的概念,理解过敏反应的成因,熟悉过敏反应与自身免疫病的区别。 14.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这与CO32-、PO43-等离子有关 ②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液等 ③维持细胞内液,外液渗透压的分别是K+、Na+ ④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⑤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A. ①② B. ①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①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②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这与血浆中存在的缓冲物质HCO3-、H2PO4-等离子有关,①错误;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②错误;钾离子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钠离子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③正确;内环境稳态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有维持的,因此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而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④正确;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不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⑤错误。因此,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有①②⑤,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和作用,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理解识记内环境稳态的含义,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述。 15.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A. 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B. 细胞质基质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C. 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 D. 血浆pH的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稳态是正常机体在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渗透压和pH)和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A正确;细胞质基质属于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属于理化性质的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C正确;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属于理化性质的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内环境稳态的含义,对于内环境组成成分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6.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过程,正确的是 A.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B. 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只能与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 C. 树突的形成有助于扩大膜面积,便于兴奋的传导 D. 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内传递神经冲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在突触前膜的突触小体内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使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神经递质有两种类型,可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能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或轴突相接触构成突触。 【详解】突触的亚显微结构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A错误;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能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或轴突相接触构成突触,B错误;树突的形成有助于扩大突触后膜的膜面积,便于兴奋的传导,C正确;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突触的结构、类型以及突触处兴奋的传递特点,明确突触处的兴奋传递过程中出现了化学信号,该处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变化。 17.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 激素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调节 D. 化学物质调节 【答案】C 【解析】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基本形式,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而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故选C。 【考点定位】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名师点睛】动物和人体都是开放的系统,要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都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节,其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扮演了主要角色,即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辅. 18.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 B. 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C. 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射 D.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其中任何一个结构受阻,反射都不能完成。 【详解】没有感觉也可能是感受器或者是神经中枢受损,没有运动的话也可能是效应器受损,A错误;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以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不完整的话反射不能完成,C正确;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可以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弧的结构,明确兴奋的产生必须具备完整的反射弧,并能够根据反射弧的结构分析不能产生反应或感觉的原因。 19.蛙的神经元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由内正外负转变为内负外正有K+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Na+流入是被动运输,K+排出是主动运输 B. Na+流入是主动运输,K+排出是被动运输 C. Na+流入和K+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 Na+流入和K+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蛙的神经元静息时,K+通道打开,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通道打开,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详解】Na+流入细胞是由高浓度流入低浓度,故为被动运输(协助扩散);Na+排出细胞是由低浓度流入高浓度,故为主动运输。K+排出细胞是高浓度流入低浓度,故为被动运输(协助扩散);K+流入细胞是由低浓度流入高浓度,故为主动运输。因此,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由内正外负转变为内负外正有K+排出细胞,方式都是被动运输,故选C。 【点睛】本题以神经元膜电位切入,通过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考察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明确钠离子、钾离子进入神经元的方式是不同的。 20.下列选项中,必需大脑皮层参与的活动是 A. 膝跳反射 B. 憋尿 C. 呼吸 D. 血管收缩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与大脑皮层有关;条件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低级中枢。 【详解】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A错误;憋尿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但同时受大脑高级中枢的控制,当产生尿意时,要停止排尿,需要大脑皮层参与,B正确;呼吸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呼吸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C错误;交感神经是动物体内的“应急性神经”,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其活动加强,可引起心跳加快加强、皮肤血管收缩等,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相关知识,弄清楚各选项中的反射的神经中枢的类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如表关于动物激素的来源和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激素 分泌腺体 生理作用 A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B 胰岛素 胰岛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 D 促胰液素 垂体 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使血糖降低的作用;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特别是骨的生长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分泌作用于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 【详解】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A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使血糖降低的作用,B正确;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特别是骨的生长和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分泌,作用于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中的各种激素的产生器官、生理作用和作用的靶细胞,进而分析表格中的各种激素,明确不同的激素是由不同的器官分泌的,可以作用于不同的器官,具有不同的作用。 22.符合如图曲线走势的是 A. 血糖浓度与胰岛素浓度之间的关系 B. 甲状腺激素浓度与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之间的关系 C. 注射疫苗后的时间与血清中相应抗体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D. 环境温度与植物体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Y轴的量与X轴的量呈负相关,即随着自变量的增加,因变量不断的减少,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 【详解】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当血糖浓度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液随之增加,A错误;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增多时,会反过来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正确;注射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清中相应抗体的浓度先增加后减少,C错误;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较多,因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变大,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分析A;根据环境温度升高,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较多,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变大分析D。 23.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 B. 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 E细胞 C. 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可导致靶细胞裂解 D. 体液免疫也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只是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故A正确;图中M是记忆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E细胞),故B正确;E细胞是浆细胞,通过合成分泌抗体发挥免疫作用,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故C错误;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部,消灭侵入人体的病毒,需经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作用,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根的平均长度或总长度也可作为本实验的观察指标 B. 插条的状况,芽的数量,2,4-D的浓度等都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C. 2,4-D浓度为800mg/L时,抑制插条生根 D. 根据实验结果,确定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00mg/L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并且在促进生长的浓度中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分析图解可知,随着NAA浓度的逐渐升高,平均生根数逐渐增多,400mg/L时生根数最多,然后生根数又逐渐下降。 【详解】由于生长素能够促进生根,所以实验记录的因变量可以是枝条生根的平均数量或枝条生根的平均长度(或总长度),A正确;插条的状况、芽的数量等都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而2,4-D的浓度是自变量,B错误;与2,4-D浓度浓度为0时相比,2,4-D浓度为800mg/L时,促进插条生根,C错误;由于该实验分组较少,所以不能确定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只能确定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00mg/L左右,应该在200~600mg/L范围内设置梯度更小的浓度以探究最适浓度,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通过曲线分析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明确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而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25. 在下述植物生命现象中,与顶端优势具有相同原理的是 A. 植物的向光生长 B. 茎的背地生长 C. 根的向地生长 D. 无性结实 【答案】C 【解析】 顶端优势说明了生长素的两重性,即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根的向地性原理与之相同。 26.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如果测量比较幼茎靠近物体一侧和远离物体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和细胞大小,表中正确的是 生长素浓度 细胞体积大小 靠近物体侧 远离物体侧 靠近物体侧 远离物体侧 A 高 低 小 大 B 低 高 大 小 C 高 低 大 小 D 低 高 小 大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特别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很明显,牵牛花的茎靠近物体的一侧长得慢,远离物体的一侧长得快,而经对生长素浓度不敏感,因此靠近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低,长得慢,细胞体积小;远离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高,长得快,细胞体积大。 2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不正确的是 ①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②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对细胞分裂的作用相反 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一定相同 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⑤一定浓度的2,4-D可促进插条生根 ⑥用高浓度的α-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桃可提高产量 ⑦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会明显影响香蕉品质 ⑧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 A. ①④⑦ B. ②⑤⑧ C. ③④⑥ D. ①③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详解】由于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所以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①正确;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对细胞分裂的作用相反,前者抑制细胞分裂,后者促进细胞分裂,②正确;由于生长素类似物也具有双重性,所以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不一定相同,③错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仍能进行极性运输,但不能横向运输,所以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④错误;一定浓度的2,4-D可促进插条生根,高浓度的2,4-D能抑制插条生根,⑤正确;用适宜浓度的α-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桃可防止落花落果,提高产量,⑥错误;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会明显影响香蕉品质,但能促进其成熟,⑦正确;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⑧正确。因此,以上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③④⑥,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植物细胞中五种激素的生理作用,并能够利用各种激素的作用对题干中的各个实例进行分析。 28.如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代表记忆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B. 若A代表垂体,a为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C. 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降低 D. 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提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关腺体,促进相关激素的分泌;诱捕雄虫,使棉铃虫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下降;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详解】在抗原的刺激下,B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A错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当性激素含量过高时会反过来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B错误;诱捕雄虫可干扰昆虫的正常交尾,使其性别比例失调,并导致棉铃虫种群密度下降,C正确;草原上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地沙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D错误。 【点睛】本题一图多解,考查体液免疫、激素的分级调节、种群的数量特征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需要学生的相关的知识把握的十分准确,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9. 模型建构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常用方法,下列各项中,属于建构数学模型的是 A. 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B. 制作DNA双螺旋模型 C. 建立血糖调节模型 D.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和制作DNA双螺旋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故A、B错误。血糖调节模型是通过动态的物理模型构建概念模型,故C错误。种群增长模型是数学模型,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模型建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30.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下列关于“S”型曲线中K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同一环境下不同生物的K值可能不同 B. K值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C. 同一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K值可能不同 D. 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 K 值;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 【详解】同一环境下不同生物的K值可能不同,A正确;在“S”型增长曲线中,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B错误;K值与各种生物所处的生存环境有关,同一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K值可能不同,C正确;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中的S型曲线,能够正确分析曲线中的关键点,明确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而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小。 31. 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 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称为群落的时间结构 C.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 不同地段的群落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竹林中凤尾竹是一个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特征,故A错误;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称为群落的时间结构,故B正确;植物因为阳光而具有分层现象,动物因为植物或者食物而具有分层现象,故C正确;群落的水平结构是由于地形的起伏、适度的大小等,所以不同地段的群落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2.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年数物种数量植物类别 1 4 15 25 40 草本 28 27 26 30 34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总计 28 30 30 56 76 A. 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 B. 该地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C. 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D. 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从表格中得出该弃耕农田刚开始就有草本植物28种,之后物种种类越来越多,物种多样性增加;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变得明显,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也相应提高了,这些都属于次生演替的典型特征。 【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群落中的植物种类在增加,群落结构趋于复杂化,因此其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了,A错误、C正确;由于该演替是在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过程中,土壤条件未变化,且原有的物种仍然得到保留,因此其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在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发生了改变,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水平结构与阳光、水、等生态因素密切相关,D正确。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等知识,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解题是一种能力,要从表格数据中找到规律,然后再结合题干的信息进行判断。 33. 下列科学实验研究中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 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B.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可采用抽样检测法 C. 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应在同一水层中取样 D. 对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田鼠被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使重捕的标志个体数减少,所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高,A错误;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可采用抽样检测法,B正确;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应在不同水层中取样,C错误;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可以用记名计数法和目测估计法,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密度及丰富度调查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4.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兔与人的种间关系只是捕食 B. 若除去鼬,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增加 C. 鹰的最高营养级为第四营养级 D. 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5条食物链传递给鹰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植物是生产者,其余生物是消费者;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分别是:植物→人;植物→兔→人;植物→兔→鹰;植物→兔→鼬;植物→鼠→鹰;植物→鼠→鼬。 【详解】据图分析可知,兔与人都以植物为食,因此兔与人之间还具有竞争关系,A错误;若除去鼬,兔和鼠的能量全部流向鹰,所以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增加,B正确;鹰的最高营养级为第三营养级,C错误;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2条食物链(植物→兔→鹰、植物→鼠→鹰)传递给鹰,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食物网的特点: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止点是不被其它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有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2)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3)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例如两种生物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4)由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有限的,因此食物链的环节也是有限的,一般不超过5 个营养级。 3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 B. 高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分解者 C. 无论在什么生态系统中,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异养生物都是消费者 D. 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鼠、兔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消费者,自养的细菌是生产者,A错误;高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分解者,如食腐肉的生物,B正确;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异养生物有的是消费者,有的是分解者,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鼠、兔等,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6.如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表明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共包括两个营养级 B. 图1中所有生物生产的有机物能量都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C. 图2中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方法为次级消费者摄入量除以初级消费者摄入量 D. 图2中A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储存于生物体内的能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碳元素在食物链(网)中的传递, ③表示呼吸作用,④表示分解作用,⑤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分析图2:图示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 【详解】图1表明该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可以通过植物流向动物,但不能说明只含有两个营养级,A错误;图1中所有生物生产的有机物能量都归根结底都来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正确;图2中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方法为次级消费者固定的能量除以初级消费者固定的能量,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2中A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包括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极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储存于生物体内的能量),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图形分析图1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图2中各个字母代表的能量的种类。 37.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生态系统最可能的状况是 A. 群落演替比较活跃 B. 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C. 食物链和食物网比较复杂 D. 消费者的能量多于生产者的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详解】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变化不大,则群落的演替不活跃,A错误;生态系统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说明其抵抗力稳定性较高,B错误;该生态系统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说明其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较复杂,C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若消费者的能量多于生产者的能量,说明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正常,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的,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种类,明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即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38. 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 农民在农田中锄草,灭虫的主要目的的之一是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C. 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D. 某人同时养鼠和水貂,用鼠喂水貂,再用剥去皮的水貂喂鼠,这样就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使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蜣螂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不能摄入大象同化的能量,A错误;在农田中锄草,灭虫的主要目的的之一是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B正确;兔子在食物链中为第二营养级生物,狼属于第三营养级,C错误;生物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9.某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共有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其能量调查如下表所示: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102kj/m2) 7 50 20 0.98 500 下列对该表数据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戊→乙→丙→甲→丁 B. 当甲与丙无捕食关系时,每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率都相等 C. 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增加以后,会导致丙的数量减少,乙的数量增加 D. 该生态系统中除去甲,丁后,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丙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答案】B 【解析】 戊的能量最多,乙和丙其次,甲第三,丁最少,所以乙和丙处于第二营养级;当甲与丙无捕食关系时,每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率都相等;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增加以后,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该生态系统中除去甲、丁后,若乙的数量增加,可推测戊的数量减少,则丙的数量也随之减少。 40.下列与群落,生态系统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B.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动物与植物构成了这个森林的生物群落 C.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通道 D. 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甸等群落,这种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由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组成,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组成成分主要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详解】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A错误;一片森林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了这个森林的生物群落,B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C正确;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甸等群落,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的结果,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明确影响森林中植被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儿影响山脚到山顶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二、填空题 41.科学家发现一种AGTN3基因,其等位基因R能提高运动员的短跑成绩,其另一等位基因E能提高运动员的长跑成绩.请回答: (1)基因AGTN3变成基因R或E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该现象发生的本质原因是DNA分子的基因内部发生了_____________. (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米控制人的各种性状.基因R控制人体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阶段.参与该过程的核酸含有__________种核苷酸. (3)若一个家庭中,父母都具有E基因,擅长跑;一个儿子也具有E基因,擅长跑:但另一个儿子因不具有E基因而不善于长跑.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 (4)若一对夫妇不含R基因,因注射了R基因都提高了短跑成绩,则他们在这以后所生子女具有R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把运动员注入的能改善运动员各种运动能力和耐力的基因称为基因兴奋剂.并预言,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提高,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将出现使用基因兴奋剂这种最隐蔽的作弊行为.这是因为注入的基因存在于运动员的 A.血液中 B.肌肉中 C.心脏中 D.小脑中 【答案】 (1). 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2). 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改变) (3). 转录 (4). 翻译 (5). 8 (6). 性状分离 (7). 0 (8). B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少和替换,能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具有随机型、普遍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和多害少利性;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详解】(1)基因AGTN3可以变成基因R,也可以突变成E,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基因突变的本质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即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改变)。 (2)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其中转录过程中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相应的mRNA,且在翻译过程中需要tRNA的协助,即DNA和RNA均参与了基因的表达过程,因此参与该过程的核苷酸共有8种(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 (3)根据题意分析,由另一个儿子因不具有E基因可知父母均为杂合子,在遗传学上杂合子自交后代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4)虽然这对夫妇注射了R基因,使肌肉细胞中含有了R基因,而身体的其它部位不含R基因,即产生的生殖细胞中不含R基因,因此所生子女不可能含有R基因。 (5)运动员各种运动能力和耐力主要与肌肉有关,肌肉是运动的直接器官,因此这种作弊行为应该是将基因兴奋剂注入到肌肉中,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征、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及条件、性状分离的概念等,并能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题干信息答题。 42.Ⅰ.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根深叶茂”和“育秧先育根”的宝贵经验,即必须根生长得好,地上部分才能很好地生长.请回答: (1)根是植株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中心,细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运输,能够抑制侧根向周围生长,促进主根向更深的土层生长;蔬菜育苗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以上现象说明根具有_________现象. (2)在用I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I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___________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遮荫且____________,以保持IAA溶液的较低浓度. (3)IAA除具有促进生根的功能,还具有防止脱落的功能.有些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IAA对脱落的效应与____________有关. (4)脱落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水解离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使细胞分离.与脱落有关的酶类较多,其中______________是较为关键的. Ⅱ.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 (1)上述实验验可以说明___________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____________,检测相应的抗体。 (3)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顶端优势 (2). 浸泡 (3). 空气湿度较高 (4). IAA的施用部位和IAA的浓度 (5).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6).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7). 抗原 (8). 编码抗体的基因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IAA对脱落的效应与不同曲线(IAA的施用部位)和IAA的浓度有关;IAA的浓度较低时,适合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遮荫且空气湿度较高,以保持IAA 溶液的较低浓度;与茎的顶端优势相似,主根的生长会抑制侧根的生长,因此根也具有顶端优势现象。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所以A鼠除去淋巴细胞不能产生抗体;将淋巴细胞移植至A鼠后恢复产生抗体的能力,说明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详解】Ⅰ.(1)根据题意分析,蔬菜育苗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说明根也具有顶端优势现象。 (2)在用I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I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遮荫且空气湿度较高,以保持IAA溶液的较低浓度。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IAA对脱落的效应与IAA的施用部位和IAA施用浓度有关。 (4)植物细胞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可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细胞壁。 Ⅱ.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实验说明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检测A鼠是否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需给A鼠注射抗原,再检测相应的抗体。 (3)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而编码抗体的基因是遗传物质,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曲线图中实验的自变量种类,进而得出与IAA对脱落的效应有关的两个因素,还要能够根据题Ⅱ信息判断淋巴细胞与免疫之间的关系。 43.如图为神经元特殊的连接方式,图中①、②、③表示神经元,电流计M、N连接在神经元表面。请据图回答: (1)突触包括轴突—树突和__________两种常见类型。 (2)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若N的指针不能偏转,则此时①的膜外电位为_____________。 (3)若图中的神经元在兴奋时均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在B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N的指针将偏转_____(填写“一次”、“两次”、“多次”) (4)利用图中标注的A、B、C三个位点,请设计实验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 简要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轴突-胞体 (2). 正电位 (3). 多次 (4). 设计简要思路:把某药物分别放在B、C两处,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观测电流计N的指针能否偏转 (5). 预期实验现象:把药物放在C处,N的指针不偏转;把药物放在B处,N的指针偏转。 【解析】 【试题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神经元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1)突触包括轴突—树突和轴突-胞体两种常见类型。 (2)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若N的指针不能偏转,说明A所在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属于抑制性递质,所以此时①的膜外电位仍为正电位。 (3)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只考虑C处一个突触时,兴奋先传导到M的右侧电极,后传导到左侧电极,所以M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由于题图的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特殊,且均表示兴奋性神经元,所以兴奋能多次传导到B处,导致N的指针发生多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4)要证明该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却不能阻断在突触后的传递,就要设置两组对照,一组药物置于突触部位只能放于C处,另一组药物置于神经纤维上的B处,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观测电流计N的指针能否偏转;预期实验现象:把药物放在C处,N的指针不偏转;把药物放在B处,N的指针偏转。 44.下面是有关生态关系的问题。 (1)下图是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物质与能量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________ (2)图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图中各种类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械则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找寻食物。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 ①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两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 ②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处生物种类组 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_____________成为优势种,而石鳖和石械数量大为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A→D→E (2). 海星、荔枝螺、海葵 (3). 海星和荔枝螺 (4). 藤壶 (5). 藤壶大量繁殖,占据了岩石表面,使海藻不能生长,石鳖和石械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题(1)图中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分解者、C大气中二氧化碳库、D表示初级消费者、E表示次级消费者,因此这存在一条食物链为A→D→E。题(2)图示为食物网,含有7条食物链,分别是:海藻→石鳖→海星,海藻→石械→海星,浮游植物→藤壶→海星,浮游植物→藤壶→荔枝螺→海星,浮游植物→贻贝→荔枝螺→海星,浮游植物→贻贝→海星,浮游植物→小鱼→海葵。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存在的一条食物链为A→D→E (2)①根据以上分析得出了该食物网含有7条食物链,在这些食物链中占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海星、荔枝螺、海葵;食物网中海星以荔枝螺为食,且荔枝螺和海星都以藤萝为食,说明海星和荔枝螺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②从图中看出,藤壶提供了海星食物的64%,当海星全部死亡后,这部分藤壶得以生存,并迅速繁殖,占据大量岩石表面,成为优势种,使海藻不能生长,导致石鳖和石械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生态系统结构图中的箭头关系确定各个字母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名称并写出食物链,还要能够根据题(2)食物网判断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