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3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新一线指导同步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第4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4-3
第三节 细胞呼吸课后篇巩固探究一、选择题1.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分解水和生成水分别发生在( )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解析: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分解水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而生成水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答案:B2.右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②处发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B.①处产生ATPC.②处产生CO2D.③处发生[H]与O2结合的反应解析:分析示意图可知,①②③分别表示线粒体内外膜间隙、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场所②,该过程有CO2产生,而[H]与O2结合的反应在③上完成。物质氧化分解过程不能在①处进行,①处不能产生ATP。答案:B3.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nA.①③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B.⑤和⑥分别是O2和H2OC.线粒体能完成图示全过程D.①③④全部用于合成ATP解析:①③④分别是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释放的能量,数值最大的是④;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①③④一部分用于合成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答案:B4.酵母菌发酵(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nmol。在安静状态下,人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以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是( )A.n/3molB.3nmolC.6nmolD.12nmol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nmol二氧化碳,消耗的葡萄糖为n/2mol。在安静状态下,人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n/2mol,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是3nmol。答案:B5.导学号36724055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氧浓度/%abcd产生CO2的量/mol912.51530产生乙醇的量/mol96.560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n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解析:a浓度时,CO2与乙醇的量相等,说明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b浓度时,根据无氧呼吸反应式,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与乙醇的量相等,均为6.5mol,则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12.5-6.5=6(mol),无氧呼吸的速率大于有氧呼吸。c浓度时,无氧呼吸产生6molCO2,消耗3mol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CO215-6=9(mol),消耗1.5mol葡萄糖,可见有2/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d浓度时,不产生乙醇,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答案:D6.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水果储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D.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解析:无氧呼吸是在缺氧环境中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水果的储藏需要低温、低氧和低湿的环境。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答案:D7.若要简便而且准确判断储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可测定( )A.有无乙醇生成B.有无水生成C.有无有机物消耗D.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解析: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可以简便、准确地测定,若二者比值等于1,则小麦种子进行的是有氧呼吸,若比值为0,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若比值在0~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存在。答案:D8.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nC.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变灰绿色解析: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H2O,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因此无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还是进行无氧呼吸,都产生CO2。答案:C9.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B.荔枝在无O2、保持干燥、零下低温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C.快速登山时人体主要是从有机物分解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D.玉米秸秆经酵母菌发酵产生乙醇,是通过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来实现的解析: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有氧呼吸,长期进行无氧呼吸后乙醇大量积累,会使根腐烂;荔枝在低氧(5%)时保鲜效果好,无氧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会毒害细胞,且应低湿、零上低温保存;登山时人体主要通过有氧呼吸获能。答案:D10.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解析: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或酒精和CO2;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①)及无氧呼吸的全过程(①和③或①和④);动物细胞中过程②(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比过程①(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释放的能量多;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①)产生的[H]在第二阶段(③和④)被消耗。答案:B11.下列关于在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H]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n选项呼吸类型[H]的来源[H]的用途A有氧呼吸只来源于葡萄糖用于生成水B有氧呼吸来源于葡萄糖和水用于生成水C无氧呼吸来源于葡萄糖和水用于生成乳酸D无氧呼吸只来源于葡萄糖用于生成乙醇解析:有氧呼吸过程中[H]来自葡萄糖和水,在第三阶段与氧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过程中[H]只来源于葡萄糖,用于生成乙醇或乳酸,对于人体细胞来说,只能生成乳酸。答案:B1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分析,错误的是( )A.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细胞有氧呼吸受阻B.人体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从而获取能量C.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其原因是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D.人体在剧烈运动后会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在细胞中积累答案:C二、非选择题13.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4、5、6所代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少量能量”或“大量能量”) \n(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进入该场所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4)人体内血红蛋白携带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至少要通过______层生物膜。 (5)如果氧气供应不足,则人体内的葡萄糖的分解产物是________,释放的能量__________,反应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阶段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阶段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题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C6H12O6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和[H],进入线粒体的丙酮酸与水产生CO2和[H],前两个阶段都产生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O2结合生成H2O,同时释放大量能量,此过程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若氧气不足,则人体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乳酸和较少的能量。答案:(1)丙酮酸 H2O CO2(2)少量能量 少量能量 大量能量(3)线粒体 丙酮酸(4)6(5)乳酸 较少 细胞质基质(6)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14.下图为不同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产生[H]最多的过程是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2)图中产生的O含有放射性,其放射性来自于反应物中的________,图中过程①进行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苹果储存久了,会闻到酒味,是因为苹果细胞进行了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反应;人在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人的骨骼肌细胞进行了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反应。 (4)细胞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___。 \n答案:(1)①④⑤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④ (2)氧气 细胞质基质 (3)①② ①③ (4)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15.右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此时O2吸收量________(填“>”“<”或“=”)CO2的释放量。 (3)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________(填“=”“>”或“<”)无氧呼吸释放的CO2,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________。 (4)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答案:(1)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2)P =(3)= 1/3(4)所绘曲线应能表现下降趋势,并经过Q、B以及P点在横轴上的投影点。如下图(虚线)所示。16.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酵母菌ABCDEF葡萄糖-+-+++\n丙酮酸+-+---氧 气+-+-+-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________,会产生乙醇的试管有________,根据试管__________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解析:(1)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于细胞质基质。反应产物为丙酮酸、[H],另外产生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反应底物为丙酮酸和水,产物有CO2、[H],并产生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内膜,[H]与O2发生反应生成H2O,并产生大量能量。无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乙醇和CO2,并产生少量能量。C中加入了丙酮酸和线粒体,满足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的条件,可产生CO2、H2O。E中是完整的酵母菌,存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含有葡萄糖和O2的条件下,可发生有氧呼吸全过程,可产生CO2、H2O。故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C、E。B中加入葡萄糖和细胞质基质,无O2,可发生无氧呼吸产生乙醇。F中是完整的酵母菌,加入葡萄糖在无O2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故会产生乙醇的试管有B、F。B、D、F三支试管可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来验证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场所,F作为对照组,B、D作为实验组。(2)DNP(2,4-二硝基苯酚)对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过程无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所以DNP使分布于线粒体内膜上的酶无法合成ATP。将DNP加入试管E中,只是使酵母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耗散,即阻碍ATP的形成,并不影响葡萄糖的氧化分解。答案:(1)C、E B、F B、D、F (2)线粒体内膜 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