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安徽省“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解析版)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一、选择题 1.如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1表示细胞干重,则A、B、C分别是蛋白质、脂质、无机盐;图2中a、b、c三种元素依次表示C、H、O B. 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元素组成必含图2中的a、b、c C. 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中不含图2中的b D. 若图1表示人体细胞干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则此时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a、b、c分别是O、C、H;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A、B化合物分别是水、蛋白质;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则A表示蛋白质。 【详解】A、占细胞干重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其次是脂质、无机盐,故若图1表示细胞干重,则A、B、C分别是蛋白质、脂质、无机盐;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a、b、c三种元素依次表示O、C、H,A错误; B、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则A为水,B为蛋白质,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图2中a、b、c三种元素依次表示O、C、H,蛋白质必含的元素为C、H、O、N,B正确; C、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为水,只含H和O,而图2中的b为C,所以A中不含图2中的b,C正确; D、若图1表示人体细胞干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则此时含量最多的元素为C,即图2中的b,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内化合物及化学元素的含量,关于元素含量的题目容易出错,做题时应该认真观察图示所表示的含义。 2.水是生命之源,在生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子萌发时,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比休眠时高 B. 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仅来自葡萄糖 C. 渗透作用时,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移动 D. 用H218O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在周围空气中的H2O、O2、CO2中均能检测到放射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良好介质,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知识脉络图: 【详解】A、种子萌发比休眠时代谢旺盛,种子萌发时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比休眠时高,A正确; B、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脱的氢来自葡萄糖,第二阶段脱的氢来自丙酮酸和水,所以有氧呼吸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葡萄糖、丙酮酸和水,B错误; C、在渗透作用过程中,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C正确; D、用H218O浇灌植物,被植物吸收后,大部分H218O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在植物周围的空气中,少部分H218O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代谢过程,H218 O参与光反应阶段会被分解产生[H]和18O2,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会与丙酮酸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18O2和[H],所以周围空气中的H2O、O2、CO2都能被检测到放射性,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以及与细胞代谢之间的关系,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过程的水代谢,渗透作用中,水分子的运输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水的存在学生功能及其代谢的综合理解与应用能力。 3.膜蛋白是细胞内各类生物膜的基本成分,生物膜执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图表示细胞膜上3种膜蛋白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的位置排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A和B的跨膜区段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强的疏水性 B. 若膜蛋白A具有信息传递功能,则该蛋白可能经过高尔基体加工 C. 若蛋白B为钠-钾泵,其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存在最大转运速率 D. 若蛋白C为ATP合成酶,则该膜为叶绿体内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糖类,其中的蛋白质有的覆盖在表面,有的嵌插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从作用上讲,有的可作为载体蛋白,在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中起作用;有些蛋白覆盖在表面还可以和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即糖被;有细胞识别的作用;有些具有催化作用等。 【详解】A、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性的,所以A与B两种蛋白的跨膜区段的氨基酸可能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这样才能与脂双层牢固结合,A正确; B、细胞膜上的蛋白需要经过高尔基体加工和运输,B正确; C、若蛋白B为钠-钾泵,由于蛋白B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其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存在最大转运速率,C正确; D、若蛋白C为ATP合成酶,则该膜可为线粒体内膜。叶绿体内膜不能合成ATP,不存在ATP合成酶,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以及蛋白质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具有相对独立性,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B. 蓝藻无叶绿体,其光合片层含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C.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以作为“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材料 D. 细菌和蛙成熟的红细胞在分裂过程中,观察不到染色体和纺锤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细胞液和外界溶液具有一定的浓度差,在高浓度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原核细胞不含复杂的细胞器,只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丝分裂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 【详解】A、细胞学说的第3个观点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细胞分裂可以生成子细胞,但细胞融合也可以形成新的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A错误; B、蓝藻为原核生物,无叶绿体,其光合片层含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质壁分离和复原通常用洋葱鳞片外表皮细胞,有中央大液泡和花青素,易观察,不需要额外的染色。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也具备发生渗透作用的必备条件,中央大液泡无色,可以通过染色剂辅助观察,也可以做“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C正确; D、细菌为二分裂,蛙的红细胞为无丝分裂,二者分裂过程中都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裂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5.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产物一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单糖转运至薄壁细胞为被动运输 B. 蔗糖的水解不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 C. ATP生成抑制剂不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 D. 胞间连丝在相邻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图中伴胞细胞中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运进筛管细胞;而蔗糖要运进薄壁细胞需要将蔗糖水解成单糖并通过转运载体才能运输,并且也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 【详解】A、图中看出,筛管中单糖浓度高,薄壁细胞单糖浓度低,即单糖顺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为被动转运,A正确; B、分析图解,位于筛管中的蔗糖水解后,使得此处的蔗糖浓度降低,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B错误; C、图中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运进筛管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ATP生成抑制剂不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C正确; D、胞间连丝在相邻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中起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6.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产物B浓度高低变化对酶1的活性精准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B. 产物B与变构位点的结合是可逆的 C. 增加底物的浓度,可解除产物B对酶活性的影响 D. 酶1的变构位点和底物结合位点的空间结构决定于特定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产物B浓度低时酶1有活性时,将两种底物合成产物A;产物A和另外一种物质在酶2的作用下合成产物B;当产物B浓度过高时,与酶1的变构位点结合,使得酶1失去活性。 【详解】A、由图可知,当产物B浓度低时,产物B与变构位点发生分离,酶1活性得以恢复,当产物B浓度高时,产物B与变构位点结合,使酶1无活性,该过程能实现精准调节,避免产物B过度生成,造成原料底物、能量的浪费,属于负反馈调节,A正确; B、由图可知,产物B与变构位点的结合是可逆的,B正确; C、据图示可知,酶促反应速率受产物量的调控,当产物B浓度高时,产物B与变构位点结合,使酶1无活性,所以增加底物的浓度,不能解除产物B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 D、同一种酶,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故酶1的变构位点和底物结合位点的空间结构不同是因为氨基酸的序列不同,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机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7.在光合作用中,CO2+C3(即RuBP)→2C3需要在RuBP羧化酶催化下完成。RuBP羧化酶由8个大亚基(L)和8个小亚基(S)组成。高等植物细胞中的L和S分别由叶绿体基因和核基因编码合成,后在叶绿体内进行组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 B. 叶绿体中DNA能够进行自我复制,且通过基因表达合成某类蛋白质 C. RuBP羧化酶催化CO2固定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且消耗能量 D. 叶绿体内的基因的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特点 【答案】B 【解析】 【分析】 RuBP羧化酶是植物体内催化CO2固定的酶,能够催化CO2+C5→2C3,暗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细胞核遗传,不适用细胞质遗传。 【详解】AC、卡尔文循环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BuBP羧化酶催化的是二氧化碳的固定,暗反应实质为碳反应,不直接依赖光,有光条件下,提供充足的[H]和ATP,利于碳反应持续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不需要ATP供能,A错误;C错误; B、叶绿体中DNA能够进行自我复制,但受到细胞核控制,属于半自主细胞器,线粒体中还含有核糖体,也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 D、叶绿体内的基因为细胞质基因,细胞质基因表现为母系遗传的特点,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8.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佑。两位科学家分别研究的是两种蛋白质CTLA-4和PD-1,这两种蛋白质都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会成为抗原,被效应T细胞攻击 B. 可以通过提高CTLA-4和PD-1的活性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 临床上通过增强这两种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可用于治疗癌症 D. 这两种蛋白质的缺失,可能引起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导致自身免疫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免疫主要依靠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可清除体内病变的癌细胞,攻击移植的器官等,已知CTLA-4和PD-1这两种蛋白质都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所以可通过提高这两种蛋白的活性使机体的免疫活性减低,以减少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作用。 【详解】A、依据题目信息,癌变细胞会成为抗原,主要通过效应T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A正确; B、由于CTLA-4和PD-1这两种蛋白质都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所以可通过提高CTLA-4和PD-1的活性来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减少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作用,从而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正确; C、通过题干信息“两种蛋白质CTLA-4和PD-1都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故增强他们的生理活性,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不利于免疫系统消除癌细胞,C错误; D、这两种蛋白质的缺失,可能导致免疫细胞过度活化,会使免疫系统的功能过强,从而导致自身免疫病,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免疫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9.如图1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2表示某二倍体雄性哺乳动物的一个正常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2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其中③和⑥分别代表该雄性动物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 B. 图2细胞的每个染色体组中有3条染色体包含了该生物基因组中的全部基因 C. 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B,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则细胞在c~d段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D. 处于曲线图的d~e段的是精细胞,要经历一个变形的过程才能成为精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ab表示DNA分子复制,bc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cde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分析图2: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图2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X、Y同源染色体已经正常分离过了,细胞中不应该再同时含X、Y,其中③和⑥代表姐妹染色体,A错误; B、哺乳动物为XY型性别决定,X、Y存在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上含有特异的基因,如SRY基因,故研究该生物的基因组应研究一半的常染色体和X、Y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而图2中的细胞为含X的次级精母细胞或者含Y的次级精母细胞,所以未包含该生物全部的基因,B错误; C、交叉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属于bc段,C错误; D、d~e段的DNA含量为n,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产生的精细胞,要经历一个变形的过程才能成为精子,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0.果蝇的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A)对无节律(X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BbXa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BBXAXa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B. 该细胞的核DNA数与体细胞中的相等 C.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发生过交叉互换 D. 该变异细胞中,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型为BbXa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BBXAXa类型的变异细胞,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已经完成,B、b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已经分离。由于雄果蝇中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只含有a基因,说明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即减数分裂间期,无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由a变为A,造成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基因型为BBXAXa 类型的变异细胞,应该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DNA含量和体细胞相同。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由题干所给基因型分析,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曾经发生了显性突变,减数第一次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产生了含有异常基因的BBXAXa的次级精母细胞,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A错误; B、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了一次,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了一次,故核DNA与体细胞中相等,B正确; C、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片段,且亲本中只有一个X染色体,所以XAXa不是交叉互换出现的,而是由于间期基因突变出现的,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并未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正常分裂,该变异细胞由基因突变所致,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变异的发生,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 11.下列各项中属于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是( ) ①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②确切地知道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化学实体为基因 ③成功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④研究是从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 ⑤将数学方法统计学运用于对结果的分析 ⑥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首次使用异花传粉进行实验 ⑦有坚强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③④⑤⑦ C. ①②④⑤⑦ D. ①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3)利用统计学方法。 (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 【详解】①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①正确; ②孟德尔只是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并不知道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为基因,②错误; ③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即成功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进行实验,③正确; ④孟德尔遗传实验是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从简单到复杂,便于发现并总结规律,④正确; ⑤利用数学统计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子代性状分离比,所以利用统计学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⑤正确; ⑥孟德尔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但使用异花传粉进行实验并不是他第一次运用,在他之前也有很多科学家做过异花传粉的杂交实验,⑥错误; ⑦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长达十几年,可看出他有坚强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⑦正确。 综上分析,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孟德尔实验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孟德尔实验成果的原因。 12.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符合杂交亲本要求的组合是( ) A.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题意知,控制该动物毛色的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题意知,A_B_dd表现为黑色,A_bbdd表现为褐色,由于D抑制A的表达,因此A---D_、aa----都表现为黄色。 【详解】根据题意,两个纯合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子二代的组合方式是52+3+9=64种,由于3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三对等位基因都是杂合子自交实验,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Dd,分析选项中杂交组合可知,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的杂交后代均为AaBbDd;而aaBBDD×aabbdd的后代为aaBbDd,只有两对等位基因,AAbbDD×aaBBDD的后代为AaBbDD,也只有两对等位基因;aabbDD×aabbdd的后代只有一对等位基因,AAbbDD×aabbdd的后代为AabbDd,只有两对等位基因;AABBDD×aaBBdd的后代为AaBBDd,有两对等位基因,AAbbDD×aabbdd的后代为AabbDd,只有两对等位基因。 综上分析,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细菌转化是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一些含有特定基因的DNA片段,从而获得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的现象,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可致病,对青霉素敏感。在多代培养的S型细菌中分离出了两种突变型:R型,无荚膜,菌落粗糙不致病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S型)。现用PenS型细菌和R型细菌进行下列实验下面分析合理的是( ) A. 甲组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均可康复 B. 乙组中仅观察到一种菌落 C. 丙组培养基中会出现R型和S型两种菌落 D. 丁组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 【详解】A、甲组中加热杀死PenrS 型菌含有转化因子,可以使部分R型菌转化,产生抗青霉素的PenrS 型菌,使部分小鼠患败血症,且注射青霉素治疗后不可康复,A错误; B、PenrS 型菌的DNA可以使部分R型菌发生转化,产生抗青霉素的PenrS 型菌,所以乙组中可观察到R型菌和PenrS 型菌两种菌落,B错误; C、在含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中不会山现R菌,若出现S菌菌落,说明在接触培养基之前R菌发生了转化或基因突变,C错误; D、丁组中因为PenrS型菌的DNA被水解而无转化因子,所以无S型菌落生长,又由于培养基含有青霉素,所以R型菌落也不能生长,D正确。 故选D。 14.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录时有DNA双链局部解开和恢复的过程 B. tRNA、rRNA、mRNA等各种RNA只能从DNA转录而来 C. 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可同时作模板转录生成RNA D. 基因表达的过程包含了“中心法则”的全部遗传信息流向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转录过程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不具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进行转录,转录中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在DNA上。 2、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中心法则是对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的总结。 【详解】AC、一个DNA分子上有若干个基因,甚因选择性表达时,局部区域的DNA片段解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生成mRNA,做翻译的模板。若基因的两条链分别做模板,合成的RNA将互补,进而封闭了翻译的模板。转录完成后,DNA的两条链再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A正确,C错误; B、参与细胞生物其因表达的3种RNA为转录生成的,但少数病毒RNA可以通过自我复制而来,B错误; D、基因表达是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中心法则中除了包含转求和翻译中涉及的遗传信息流,还包含了DNA复制,RNA复制和逆转录过程,D错误。 故选A。 15.近年诞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CRISPR/Cs9基因编辑技术可简单准确地进行基因定点编辑。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通过设计向导RNA中20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Cas9蛋白可以水解磷酸二酯键 B. 向导RNA中的双链区遵循碱基配对原则 C. 向导RNA可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 D. 若α链剪切点附近序列为…TCCAGAATC…,则相应的识别序列为…UCCAGAAUC…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基因工程的工具: (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2、紧扣题干信息“通过设计向导RNA中20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准确答题。 【详解】A、Cas9蛋白是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是DNA分子中特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A正确; B、向导RNA中的双链区碱基对间遵循碱基配对原则,B正确; C、向导RNA可通过转录形成,逆转录酶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C错误; D、由于α链与识别序列的互补链序列相同,故两链碱基相同,只是其中T与U互换,所以若α链剪切点附近序列为…TCCAGAATC…,则相应的识别序列为…UCCAGAAUC…,D正确。 故选C。 16.如图1为育种方法图解,图中数字表示不同育种过程用到的方法。图2为物种形成过程模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的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标志着新物种的诞生 B. 图1和图2说明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C. a可表示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D. 图1中①和③均使用了秋水仙素处理自然萌发的种子和幼苗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①为花药离体培养,②为自交,③为秋水仙素处理,使细胞中染色体加倍,④为诱变。图2中a为可遗传变异,可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为地理隔离,d为生殖隔离,c为新物种。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详解】A、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而生殖隔离的形成才标志着新物种的诞生,A错误; B、新物种诞生的标志为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的经典过程为经过漫长的地理隔离(量变),发生质的飞跃(基因库差异显著),形成生殖隔离。骤变式物种诞生的过程,如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诱导形成四倍体西瓜,则可以不经过漫长的地理隔离,B错误; C、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三大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所以a为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C正确; D、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需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花粉发育的单倍体幼苗,使其恢复可育。多倍体育种可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自然萌发的种子和幼苗,D错误。 故选C。 17.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稳态是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恒定状态 B. 细胞依赖于内环境,并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与维持,细胞内液总体积较细胞外液多 C.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能为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D.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现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共同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相对稳定状态,A错误; B、细胞会消耗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也会将分泌物和代谢物释放到内环境中,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B错误;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于线粒体基质内,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是在内环境中,C错误; D、稳态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它表现在生物个体、群体以及整个生物圈各个层次上,D正确。 故选D。 18.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B. 促胰液素是胰腺分泌的重要激素 C. 信号分子发挥作用后被迅速灭活的有抗体、神经递质、激素 D.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酶具有催化作用,可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发挥作用,激素具有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所以激素需要对细胞起作用。酶可以重复利用,而激素、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如NO、乙酰胆碱、多巴胺、甘氨酸、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 【详解】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但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在非细胞条件下不能发挥作用,酶在非细胞条件下能发挥作用,A错误; B、促胰液素是小肠粘膜细胞分泌的,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胰腺,B错误; C、抗体不是信号分子,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是免疫系统中“分子级别的武器”。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发挥作用后,可以被水解酶降解掉,也可能被突触前膜重新摄取,激素与靶细胞识别并发挥作用后被灭活,C错误; D、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D正确。 故选D。 19.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A. ATP除了作为能量通货,其浓度高低的变化还可作为信号起作用 B. Ca2+内流引发细胞胞吐进而释放胰岛素 C. 胞内ATP浓度增加,K+外流受阻明显,膜内外静息电位变大 D. 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血糖含量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 【详解】A、由图可知,ATP水解产生的磷酸与K+通道结合,使其关闭,导致K+离子外流受阻,从而引起细胞膜电位变化,所以ATP除了作为能量通货,其浓度高低的变化还可作为信号起作用,A正确; B、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根据图示,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B正确; C. 胞内ATP浓度增加,说明合成ATP时消耗了大量的磷酸,则细胞中磷酸减少,K+通道打开,K+外流增加,膜内外静息电位变大,C错误; D、根据图示,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 故选C。 20.下列有关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缺水会引起垂体后叶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 B. 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尿量减少 C. 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D. 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详解】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后叶释放,A错误; B、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B错误; C、抗利尿激素的靶器官是肾小管、集合管,可提高肾脏对水的通透性,促进对水的重吸收。所以肾小管细胞、集合管细胞内相应受体基因选择性表达,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不能表达该受体基因,C错误; D、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水盐调节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所以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D正确。 故选D。 21.如图是免疫调节过程的部分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类似于物质I、Ⅱ这样的免疫活性物质,仅由淋巴细胞合成分泌 B. 细胞④可识别病菌,并使其裂解死亡 C. 细胞③的活化往往需要抗原的刺激和细胞②的协助 D. 病菌被细胞①特异性识别并摄入后进行处理的过程需要溶酶体参与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物质Ⅰ表示淋巴因子,物质Ⅱ表示抗体。细胞①为吞噬细胞,细胞②为T细胞,细胞③为B细胞,细胞④为浆细胞。 【详解】A.物质Ⅰ表示淋巴因子,物质Ⅱ表示抗体都为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A错误; B.细胞④为浆细胞不能识别病菌,B错误; C.细胞③为B细胞的活化往往需要抗原的刺激和细胞②T细胞的协助,C正确; D.细胞①表示吞噬细胞,而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人体体液免疫部分过程图,考查体液免疫的过程,解题关键是识记和体液免疫的原理和过程。 22.下图是水稻种子从萌发到结种子完整的生活史过程中涉及多种植物激素的综合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在种子萌发方面与脱落酸具有拮抗作用 B. 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起协同作用 C. 水稻的生长发育,在根本上是环境因子光照、温度等变化引起体内激素改变的结果 D. 脱落酸在水稻适应不良环境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并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下就有明显的生理效应的微量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 2、植物激素间的关系主要有拮抗作用与协同作用。 【详解】A.赤霉素是植物自身产生的激素,属于内源性植物激素,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脱落酸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二者属于拮抗作用,A正确; B.图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在促进果实生长的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 C.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包括植物激素的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C错误; D.脱落酸在水稻适应不良环境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激素的概念;识记几种植物激素的产生、运输及分布,掌握生长素的作用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3.如图表示两个陆生群落演替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自然情况下,a的DE段和b曲线的趋势,说明群落演往往从营养结构简单到复杂 B. a曲线波折变化,说明a群落演替过程比b艰难而漫长 C. a和b过程一般需经历:生物入侵→成功定居→竞争平衡 D. E点可代表群落已达顶级群落阶段,此时所处阶段可能为灌木丛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a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先缓慢增加,然后降低,最后上升并趋于稳定;b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不断升高。a曲线的起点不为0,b曲线的起点为0,因此a代表群落的次生演替,b代表群落的初生演替。 【详解】A.自然情况下,a的DE段和b曲线的趋势,说明群落演往往从营养结构简单到复杂,A正确; B.a代表群落的次生演替,b代表群落的初生演替,初生演替的最初阶段由于资源疲乏,演替速度往往很,b群落演替过程比a艰难而漫长,B错误; C.a和b过程一般需经历:生物入侵→成功定居→竞争平衡,C正确; D.E点可代表群落已达顶级群落阶段,此时所处阶段可能为灌木丛,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及实例,掌握群落演替的过程、特点等知识,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24.某农场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归属于三个营养级,三者的数量变化曲线(不都是消费者)如图1所示;该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如图2所示,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1和d2为摄入的饲料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构成了农场的营养结构,碳循环沿着甲、乙、丙进行 B. 图1中丙、乙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且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C. 图2中第二、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分别属于a3+d1、b2+d2 D. 该农场中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d1)/(a1+a2+a3)×100%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粪便中能量为非同化量,来自食物,属于饲料中被该营养级摄入但未被同化的部分。 【详解】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甲、乙、丙三种生物归属于三个营养级,三者不都是消费者,据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丙为消费者。而碳循环发生于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为载休,沿食物链进行传递,A错误; B、据图可知,甲为生产者,根据乙丙之间先升先降的为被捕食者,所以食物链为甲→乙→丙,乙为第二营养级,丙为第三营养级,B错误; C、某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没有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种流向分解者的一部分,由于d1和d2为摄入的饲料量,因此图2中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3+d1,同理,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b2+d2,C正确; D、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a1+a2+a3)×100%,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5.如图所示,a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金字塔,b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倒金字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成a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生物组分为生产者和分解者 B. 流经a或b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各自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 b生态系统可以对a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 D. 人类活动对b生态系统的发展起支配作用,其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相对较弱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详解】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不可缺少的为生产者和分解者,生产者能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分解者将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所含的有机物质转换为简单的无机物,A正确; B、城市生态系统为人工生态系统,是人建立起来的特殊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依赖性大,需要大量的能量输入才能维持有序高效运转。故流入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不仅仅为生产者固定的部分,B错误; C、b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其内的动植物和人类活动可以对a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C正确; D、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支配作用,因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分解者的功能较弱,所以对其它生态系统有很高的依赖性,需要人们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以维持其动态平衡,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6.萌发的小麦种子含有的淀粉酶有α、β两种类型,其中β-淀粉酶不耐高温(70℃下15min会失活),而α—淀粉酶耐高温。某研究小组研究表明,Ca2+ 会影响小麦种子中淀粉酶活性,在一定的Ca2+浓度范围内,随Ca2+浓度增大,α-淀粉酶的活性随之增强,但β-淀粉酶活性几乎不受钙离子影响。 (1)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研究小组结论,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提示:不需要详细描述如何检测酶活性)______ (2)酶发挥作用时易受环境影响而降低或丧失其生物学活性,这表明酶催化化学反应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 (1). 设计思路: a.分别用不同浓度的Ca2+处理萌发的小麦种子(实验组) b.用等体积蒸馏水(不含Ca2+)处理萌发的小麦种子(对照组) c.分别提取淀粉酶溶液,将实验组(Ca2+处理)各梯度的淀粉酶溶液,均等成两份放入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B1、B2;C1、C2;D1、D2…,第1组(A1、B1、C1、D1…)用70℃高温处理15min,第2组(A2、B2、C2、D2…)不用高温处理 d.检测各组淀粉酶活性 预期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酶的活性随Ca2+浓度增大而增强,达到一定值后,淀粉酶活性不再随之增大;第2组酶活性高于第1组,且两组酶活性增幅一致 (2). 作用条件温和 【解析】 【分析】 由题意“β-淀粉酶不耐高温(70℃下15min会失活),而α—淀粉酶耐高温”所以用高温处理后,α—淀粉酶仍有活性,β-淀粉酶失去活性。在研究α—淀粉酶活性时,需要先高温处理。研究表明,Ca2+会影响小麦种子中淀粉酶活性,在一定的Ca2+浓度范围内,随Ca2+浓度增大,α-淀粉酶的活性随之增强,但β-淀粉酶活性几乎不受钙离子影响。故可设置不同浓度的Ca2+溶液处理萌发的种子,然后提取其淀粉酶,并将其中一部分经过高温处理使β-淀粉酶失去活性,然后观察各组α—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为研究Ca2+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不同浓度的Ca2+溶液处理萌发的种子,然后将不同浓度处理组提取含酶的组织液,并对应的均分为两组,一组经过高温处理(测的是α—淀粉酶活性),一组不处理(测的是α、β—淀粉酶活性),由于随Ca2+浓度增大,α-淀粉酶的活性随之增强,但β-淀粉酶活性几乎不受钙离子影响。所以两组中淀粉酶的活性增幅一致。故实验思路为: a.分别用不同浓度的Ca2+处理萌发的小麦种子(实验组); b.用等体积蒸馏水(不含Ca2+)处理萌发的小麦种子(对照组); c.分别提取淀粉酶溶液,将实验组(Ca2+处理)各梯度的淀粉酶溶液,均等成两份放入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B1、B2;C1、C2;D1、D2…,第1组(A1、B1、C1、D1…)用70℃高温处理15min,第2组(A2、B2、C2、D2…)不用高温处理; d.检测各组淀粉酶活性。 预期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酶的活性随Ca2+浓度增大而增强,达到一定值后,淀粉酶活性不再随之增大;第2组酶活性高于第1组,且两组酶活性增幅一致。 (2)酶发挥作用时易受环境影响而降低或丧失其生物学活性,这表明酶催化化学反应具有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淀粉酶活性与Ca2+浓度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27.如图表示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N(光补偿点),A植物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_______(填“相等”“大于”或“小于”)其细胞呼吸利用的氧气。光照强度时刻限制A和B植物CO2吸收量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_k1x范围内时,表现为有机物积负累值;此时植物细胞内消耗[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12k1x时,B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量约为_____mg·m—2·h—1;假设一天光照8小时,如果要使A植物在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0,则白天的平均光照强度应大于________klx. 【答案】 (1). 大于 (2). 光照强度、CO2浓度 (3). 0~3 (4). 叶绿休基质、线粒体内膜 (5). 8 (6). 9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当光照强度(CO2浓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可表示此时细胞呼吸的强度。 ②当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0时,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 ③当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小于0时,此时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④当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大于0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纵坐标为CO2吸收速率,光照强度为0时,CO2的吸收速率是负值,说明曲线表示的是植物的净光合速率,N点为光补偿点,此时刻,A植物净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等于0,A植物体内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为叶肉细胞,体内所有细胞都进行细胞呼吸,局部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细胞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故叶肉细胞自身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其自身利用的氧气。由A植物曲线可知,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A植物的光合速率继续增加,因此此时限制其CO2吸收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由B植物曲线可知,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B植物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且由题干可知温度适宜,因此此时限制其CO2吸收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2)分析图可知,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3klx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为0,光照强度小于3klx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光照强度大于3klx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所以当光照强度在0~3klx范围内时,有机物负积累。此时,细胞既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在线粒体内膜上[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并释放能量,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基质进行暗反应[H]参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3)据图可知A植物的呼吸速率为4mg·m2·h1,B植物的呼吸速率为2mg·m-2·h-1,当光照强度为12klx时,B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即真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6+2=8mg·m-2·h-1。假设一天光照8小时,则晚上黑暗时间为24-8=16小时,黑暗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白天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要使A植物在一天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0,就是要保证8小时的净积累的有机物要大于16小时呼吸消耗的有机物,设净光合速率为xmg·m-2·h-1,则光照8小时的CO2吸收速率为8xmg·m-2·h-1,黑暗16小时的呼吸速率为16×4=64mg·m-2·h-1,若要8x>64,则x>8mg·m-2·h-1,由图可知净光合速率为8mg·m-2·h-1时,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为9klx,所以白天的平均光照强度应大于9klx。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补偿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真正光合作用和净光合作用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8.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乙的名称是__________,若给正常小鼠饲喂激素乙,激素甲的含量将________(填“增加”或“下降”或“基本无变化”)。 (2)发热前期,由于下丘脑调定点上移,人会感到_________(填“冷”或“热”),人体明显地出现血管收缩反应,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 (4)机体深部的温度感受器,能接受机体内、外环境温度变化的刺激,当体温下降时,机体主要以出汗增加散热,试写出对应的反射弧路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5)下丘脑是内分泌腺的最高统帅,除了作为体温调节中枢,还可作为_________(填两点)调节中枢。 【答案】 (1). 促甲状腺激素 (2). 基本无变化 (3). 冷 (4). 等于 (5). 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反射弧五部分完整) (6). 渗透压平衡(水平衡)、血糖平衡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体温调节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表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图中增加产热的方式有骨骼肌收缩和甲状腺激素调节使代谢增强,减少散热的方式是皮肤血管收缩。 【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体温调节通过激素调节的途径是:下丘脑释放TRH→垂体产生并释放TSH→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故激素乙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乙的化学本质为多肽类,饲喂会被消化道内的水解酶破坏掉。所以若给正常小鼠饲喂激素乙,激素甲的含量将基本不变。 (2)由于体温调定点上移,机体错误认为机体正常体温偏低,所以会感觉到冷,进而会增加产热升高体温。 (3)高温持续期,由于体温较为恒定,此时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基本相等。 (4)机体深部的温度感受器,能接受机体内、外环境温度变化的刺激,当体温下降时,机体主要以出汗增加散热,该过程中下丘脑为体温调节中枢,皮肤汗腺为效应器,所以反射弧为: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 (5)下丘脑是内分泌腺的最高统帅,可作为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点睛】本题考查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29.一家族患甲、乙两种遗传病,其系谱图如图所示,已知控制其中一种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病是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性遗传病。 (2)若基因A、a控制乙病,基因B、b控制甲病,则Ⅱ3的基因型是_______;III7产生的含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有______种;若仅从乙遗传病考虑,Ⅱ3与Ⅲ7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 (3)若IV10与IV14结婚,生育一个两病均患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4)若Ⅲ8的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_________(填“父亲”或“母亲”),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X (2). 显 (3). AaXBY (4). 1或3 (5). 2/3 (6). 1/8 (7). 母亲 (8). 由于Ⅲ8只患乙病、不患甲病,其父亲患甲病(XBY),所以其父的XB不可能遗传给他,由此可推知XXY中的XX染色体只能来自母亲 【解析】 【分析】 在遗传系谱图中判断遗传病的类型,可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或根据“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母正非伴性”,故可根据Ⅱ3和Ⅱ4不患乙病,但Ⅲ6患乙病,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再由题意其中一种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可知甲病为伴性遗传,根据Ⅲ5正常,而Ⅳ10患甲病,可知甲病不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应为伴X显性遗传病。 【详解】(1)Ⅱ3和Ⅱ4未患乙病,生出Ⅲ6和Ⅲ8患病(即无中生有),可确定乙病为隐性遗传病,Ⅲ6为女性患者,其父亲正常,则乙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遗传;再分析甲病,根据题干可知控制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Ⅳ10的父亲一定是患者,与题意不符,故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对乙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来说,与Ⅱ3、Ⅲ7相关的个体中,Ⅲ6、Ⅲ8患乙病,其基因型为aa,则Ⅱ3的基因型为Aa;对于甲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来说,Ⅱ3为患甲病男性,其基因型为XBY,因此Ⅱ3的基因型为AaXBY。Ⅲ7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因此产生的含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有AXB1种或AXB,aXB、aXb3种。若仅考虑乙遗传病,Ⅱ3和Ⅱ4的基因型均是Aa,他们的子代基因型有三种:AA、Aa、aa,比例是1:2:1,由于Ⅲ7不患乙病,其基因型只能是AA、Aa,概率分别是1/3、2/3,因此Ⅱ3、Ⅲ7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3)Ⅳ10个体的基因型为A_XBX-,Ⅳ14个体的基因型为A_XbY,由Ⅲ5的基因型XbY、Ⅲ6个体基因型aa可补全Ⅳ10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由Ⅲ8个体的基因型aa可补全Ⅳ14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就甲病而言,Ⅳ10与Ⅳ14结婚,即XBXb×XbY,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1/2,不患病的概率是1/2;就乙病而言,即Aa×Aa,后代患乙病的概率是1/4,不患病的概率是3/4,因此,两病均患的概率是(1/4)×(1/2)=1/8。 (4)单从XXY的形成原因看,可能有两种,一种是母亲遗传了XX(异常卵细胞),父亲只遗传Y。此XX(异常卵细胞)的形成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个同源的染色体没有分离,都进入了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经过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就产生了含XX的卵细胞;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但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进入同一个卵细胞中,从而产生了含有XX的卵细胞。另一种可能是父亲遗传了XY(异常精子),母亲遗传了X,XY(异常精子)的形成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和Y染色体没有分离,都进入了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经过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就产生了含有XY的精子。但要注意的是,本小题的问题要结合系谱图实际情况,由于Ⅲ8只患乙病、不患甲病,其父亲患甲病(XBY),所以其父的XB基因不可能遗传给他,只能遗传Y染色体,由此可推知XXY中的XX染色体只能来自母亲,根据上面分析可知,造成含XX异常卵细胞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个同源的X染色体没有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考的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利用口诀判断其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能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30.如图所示是草原上某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动态曲线,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散放于草原上的捕鼠夹,获取的捕获率数据,反映的是田鼠种群的_______(填“绝对密度”或“相对密度”)。一般情况下,田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属于r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选择______(填“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或“机械防治”)控制此类动物危害的技术比较科学。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K值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 (3)野马等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逐渐走向灭绝,对此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①改善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资源,控制其天敌的数量等。 ②建立_________,为该濒危动物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③消除两个种群之间的空间屏障,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__________,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种群的基因库。 【答案】 (1). 相对密度 (2). 生物防治 (3). S (4). 食物和空间 (5). 动物园或人工繁殖中心 (6). 基因交流 【解析】 【分析】 图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中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即环境所能容纳的该种群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 【详解】(1)通过散放于草原上的捕鼠夹,获取的捕获率数据,是对田鼠种群数量的估计值,所以反映的是田鼠种群的相对密度。一般情况下,田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属于r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若控制此类动物危害,需控制其种群数量的增长,若采用化学防治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容易形成抗药性强的个体。若采用机械防治,由于其繁殖速度快,会带来繁重的劳动。若采用生物防治,如放养该动物的天敌,可通过捕食关系调控其数量。综上分析,采用生物防治比较科学有效。 (2)由图可知,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 (3)野马等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逐渐走向灭绝,对此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①改善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空间资源,控制其天敌的数量等。 ②建立动物园或人工繁殖中心,为该濒危动物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③消除两个种群之间的空间屏障,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基因交流,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种群的基因库。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文和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