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实验班)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实验班)试题 解析版

上饶县中学2019届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 物 试 卷(实验班)‎ 一、选择题 ‎1. 已知某动物的体细胞内含2N条染色钵,那么该动物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条数为 A. 2N B. 4N C. N D. 3N ‎【答案】C ‎【解析】‎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染色体数目为N条。‎ ‎2.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但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时 A.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 减数分裂的间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答案】B ‎【解析】‎ 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有丝分裂中只有后期因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是体细胞内的2倍,有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有同源染色体分离,没有着丝点分裂,所以染色体不加倍,只是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内染色体数减半(是体细胞的1/2,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正好与体细胞内相同,没有同源染色体),结束后每个子细胞内染色体数减半(是体细胞的1/2,没有同源染色体)。‎ ‎【考点定位】‎ ‎【名师点睛】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为2N,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相关数量的变化:‎ ‎ ‎ 有丝分裂 ‎ 减数第一次分裂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染色体数 ‎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末期 ‎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末期 ‎ ‎2N ‎ ‎2N ‎ ‎4N ‎ ‎4N→2N ‎ ‎2N ‎ ‎2N ‎ ‎2N ‎ N ‎ N ‎ ‎2N ‎ ‎2N→N ‎ 核DNA数 ‎ ‎4N ‎ ‎4N ‎ ‎4N ‎ ‎4N→2N ‎ ‎4N ‎ ‎4N ‎ ‎4N ‎ ‎2N ‎ ‎2N ‎ ‎2N ‎ ‎2N→N ‎ 染色单体数 ‎ ‎4N ‎ ‎4N ‎ ‎0 ‎ ‎0 ‎ ‎4N ‎ ‎4N ‎ ‎4N ‎ ‎2N ‎ ‎2N ‎ ‎0 ‎ ‎0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N ‎ N ‎ ‎2N ‎ ‎2N→N ‎ N ‎ N ‎ N ‎ ‎0 ‎ ‎0 ‎ ‎0 ‎ ‎ ‎ ‎3.生物体内某一个双链DNA分子中,下列比例正确的是 A. A+T/C+G=1 B. A+G/C+T=1 C. G/T=1 D. A/C=1‎ ‎【答案】B ‎【解析】‎ ‎【分析】‎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详解】在双链DNA分子中,A与T相等,G与C相等,但是不能确定A与G或C之间的关系,因此A+T/C+G的值是不能确定的,A错误;由于A=T,G=C,因不同的DNA分子中A+G/C+T的值都是1,B正确;双链DNA分子中G与T是不配对的,因此G/T的值是不能确定的,C错误;双链DNA分子中A与C是不配对的,因此A/C的值是不能确定的,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并能运用其延伸规律准确答题。‎ ‎4.如图是四位同学拼制的DNA分子平面结构部分模型,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磷酸、脱氧核糖交替链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项正确;磷酸直接相连,A项错误;磷酸、含氮碱基交替链接,B项错误;磷酸分子相连接,D项错误。‎ ‎5.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 ‎④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⑤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促进S型细菌转化为R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④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⑤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故选:C.‎ ‎6.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转录时以核糖核酸为模板 B. 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 C. 一条mRNA上只能结合一个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 D. 一条mRNA上的密码子数与对应的tRNA数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转录的模板DNA的一条特定的链,A错误;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密码子决定,B正确;一条m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控制多条相同的肽链的合成,C错误;mRNA上的终止密码是没有对应的tRNA的,因此一条mRNA上的密码子数应该少于其对应的tRNA数,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转录和翻译过程,弄清楚两个过程的模板、原料、产物等,进而根据题目要求分析答题。‎ ‎7.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适用于以下哪些生物 ‎ ‎①病毒 ②蓝藻 ③绿色开花植物 ④哺乳动物 A. 仅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因此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基因的遗传都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详解】病毒每一细胞结构,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①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②错误;绿色开花植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③正确;哺乳动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④正确。因此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适用于①②,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内容及使用范围,明确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 ‎8. 香豌豆中,只有当A、B两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一株红花植株与aaBb杂交,后代中有3/4开红花;若让此株红花植株自交,则其自交后代的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 A. 0 B. 1/2 C. 2/3 D. 8/9‎ ‎【答案】C ‎【解析】‎ 根据该红花植株与aaBb杂交,后代子代中有3/8开红花,可知基因型A_B_的比例为3/8,3/8=3/4×1/2,故可以推测出亲本杂交组合中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自交,后代显性出现的比例是3/4,还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测交,后代显性出现的比例是1/2,所以可以推测出该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若让此红花植株自交,根据孟德尔的杂交试验可知后代中红花植株A_B_出现的比例是9/16,红花纯合子AABB出现的比例为1/16,故红花后代中纯合子占(1/16)÷(9/16)=1/9。‎ 故选:A。‎ ‎9.如下图的四个遗传图中,能够排除和色盲传递方式一样的一组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类遗传病的有关内容。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由此排除①③。故本题选C。‎ ‎10.下面四图,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可能发生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曲线①是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②是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③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④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曲线。‎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①代表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但是不能发生基因重组,①错误;②代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②正确;③代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但是不能发生基因重组,③错误;④代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④正确。因此图示四种曲线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是②④,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及生物变异的类型和发生时间等知识要点,能够根据图中曲线图的走势判断各个图代表的细胞分裂方式以及相关物质。‎ ‎11.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得到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能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共有12对。据此可推知马铃薯是 A. 二倍体 B. 三倍体 C. 四倍体 D. 六倍体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单倍体的概念。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单倍体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能两两配对,说明细胞中含有两组染色体,据此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的体细胞中含有四组染色体,故为四倍体。所以应选C。‎ ‎  点评:单倍体的概念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难点,要通过识记概念并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分析理解。‎ ‎12.下列培育新品种与其育种方法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培育“特异功能”的细菌--单倍体育种 B. 无子西瓜--多倍体育种 C. 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基因工程育种 D. 矮秆抗病小麦--杂交育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 ‎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染色体,无法进行有性生殖,因此不能用单倍体育种,可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菌,进而培育出“特异功能”的细菌,A错误;无籽西瓜的培育采用的是多倍体育种,B正确;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实现的,即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育种方式,其原理是基因重组,C正确;用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杂交,培育矮秆抗病小麦的方法是杂交育种,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常见的几种育种方法的过程和原理,并能够分析题目中每一个品种采用的育种方法及其所遵循的原理,切记不能相互混淆。‎ ‎13.豌豆是一年生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绿色豆荚对黄色豆荚为显性.用纯合矮茎绿色豆荚豌豆和纯合高茎黄色豆荚豌豆培育出矮茎黄色豆荚豌豆植株,用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分别需要的时间是 A. 3,2 B. 2,2 C. 3,3 D. 2,1‎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可知想得到的性状是一个显性一个隐性性状,用杂交育种在F1得到的是双显性,F2得到有矮茎黄色,所以需要3年,B、D错误。而用单倍体育种在F1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纯合的可育的二倍体植株,所以需要2年,A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常见遗传育种方式的不同点 方法 ‎ 原理 ‎ 常用方法 ‎ 优点 ‎ 缺点 ‎ 代表实例 ‎ 杂交 育种 ‎ 基因 重组 ‎ 杂交 ‎ 操作简单,目标性强 ‎ 育种年限长 ‎ 矮秆抗 病小麦 ‎ 诱变 育种 ‎ 基因 突变 ‎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等 ‎ 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 ‎ 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 高产青 霉菌株 ‎ 多倍 体育 种 ‎ 染色 体变 异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操作简单,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品种 ‎ 所得品种发育迟缓,结实率低;在动物中无法开展 ‎ 无子西瓜、 八倍体小 黑麦 ‎ 单倍 体育 种 ‎ 染色体变 异 ‎ 花药离体培养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 ‎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技术复杂,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 ‎ ‎“京花1 号”小麦 ‎ 基因 工程 育种 ‎ 基因 重组 ‎ 将一种生物特定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细胞中 ‎ 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 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 ‎ 转基因 抗虫棉 ‎ ‎14.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B. 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 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 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 ‎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和不定向的,且大多数是有害的,诱变育种虽可提高突变率,但有利变异的个体往往不多,A错误;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形成新的基因,而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能形成新的基因,B错误;三倍体植物是由二倍体产生的配子与四倍体产生的配子受精产生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C错误;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以及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所以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D正确。‎ ‎【点睛】育种实际上是对遗传基本规律和变异知识的应用,考试中常以某一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记忆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原理以及诱变育种的原理。‎ ‎15.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剪刀”指的是 A. 限制酶 B. DNA连接酶 C. 运载体 D. 解旋酶 ‎【答案】A ‎【解析】‎ ‎【分析】‎ DNA重组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详解】限制性内切酶是基因工程的“剪刀”,A正确; DNA连接酶是基因工程的“针线”,B错误;运载体是基因工程的运输工具,C错误;解旋酶不是基因工程的工具,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基因工程的三种基本工具,识记三种根据的具体作用,并识记三种工具的形象比喻,进而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16.下列事例,不属于拉马克生物进化理论所解释的是 A. 鼹鼠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所以视力很弱 B. 人类的盲肠没有家兔的发达,是长期吃熟食的结果 C. 由于草少而改吃树叶,经常伸长脖子,鹿逐渐变为长颈鹿 D. 由于煤烟染黑了树木,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蠖逐渐被深色所代替 ‎【答案】D ‎【解析】‎ A、B和C属于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D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故选D ‎17.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基因突变为生物的进化提供极其丰富的来源 C. 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D.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A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C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点睛】解题时要掌握知识的关键所在,比如要知道: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来决定的;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形成生殖隔离。‎ ‎18.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昆虫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这说明了 A. 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B.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内因 C. 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D. 生物有利变异的积累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例如一种植物由于食草昆虫所施加的压力而发生遗传变化,这种变化又导致昆虫发生遗传性变化,而不是几个物种朝一个方向进化,它包括:“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详解】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越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是适者生存,经过若干代的自然选择保护色得到积累加强;天敌的视觉越发达,容易发现食物昆虫,能获得食物而生存,否则就会不适者被淘汰,这是双方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共同进化的概念:“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着重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影响导致共同进化。‎ ‎19.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与这对基因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年份 AA(%)‎ Aa(%)‎ aa(%)‎ ‎1‎ ‎40‎ ‎20‎ ‎40‎ ‎2‎ ‎25‎ ‎50‎ ‎25‎ A. 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 B. 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 C. 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变化 D. 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数据分析,第1年时AA=40%,Aa=20%,aa=40%,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40%+1/2×20%=50%,a的基因频率为40%+1/2×20%=50%;第二年AA=25%,Aa=50%,aa=25%,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25%+1/2×50%=50%,a的基因频率为25%+1/2×50%=50%。‎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两年内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说明了生物没有发生进化,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判断基因型的变化规律,B错误;该种群基因频率不变,由此可推测该种群生活环境没有发生较大变化,C错误;由于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该种群的基因没有发生突变,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利用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与公式,分别计算两年的种群基因频率,明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0.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该苯丙酮尿症隐性致病基因(a)基因的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携带者(Aa)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 1%和0.99% B. 1%和1.98%‎ C. 1%和3.96% D. 1%和0.198%‎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干中“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和“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 1/10000”,可知 aa 的频率为1/10000,计算得 a 的频率为1/100。A+a=1,所以 A 的频率为 99/100, Aa的频率为 2×(99/100)×(1/100)=99/500。‎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计算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1.能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 ‎ ‎①基因突变 ②染色体变异 ③自然选择 ④隔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频率是在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影响基因频率的变化因素有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 ‎【详解】基因突变可以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①正确;染色体变异是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之一,②正确;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不同表现型的个体,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③正确;隔离使不同的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可能使不同的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不同,④正确。因此,能够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①②③④,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种群基因频率的概念,能够科学的解释题中每一个选项对基因频率可能产生的影响。‎ ‎22.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新物种的形成一定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B. 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均变小 C.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D. 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故A错误。二倍体水稻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单倍体一般是高度不育的,没有米粒,故B错误。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故C错误。二倍体与四倍体西瓜形成的三倍体西瓜是不育的,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变异与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3.下列有关地理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造成地理隔离的障碍,对于陆生生物往往是水域、山脉、沙漠等,对于水生生物一般是陆地 B. 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着促进性状分歧的作用 C. 地理隔离对人类没有影响 D. 物种大多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地理隔离指由于某些地理方面的阻碍而发生的,群体生活在不同的栖息地,彼此不能相遇,如海洋、大片陆地、高山和沙漠等,阻碍了生物的自由迁移、交配、基因交流,最后就形成为独立的种。‎ ‎【详解】地理隔离指由于某些地理方面的阻碍而发生的,如陆地上的山川、水域,海洋间的陆地等,A正确;地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在物种形成中起着促进性状分歧的作用,B正确;地理隔离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都有影响,C错误;物种大多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地理隔离的概念,明确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而在此过程中地理隔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4.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 多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 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 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隔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互相交配,并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隔离:指不同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长期的地理隔离有可能导致生殖隔离进而产生新物种.‎ 解:A、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 B、多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形成生殖隔离,B正确;‎ 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C正确;‎ 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地理隔离,但必需经过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D.‎ 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25.下表表示中华绒螯蟹三个群体间某基因片段的差异率.从中可以看出,这三个群体之间表现出 群体间 群体1与群体2‎ 群体2与群体3‎ 群体1与群体3‎ 某基因片段差异率 ‎15.1%‎ ‎16.2%‎ ‎15.3%‎ A. 遗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生境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根据表格分析可知,中华绒螯蟹三个群体间某基因片段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说明三个群体之间基因的种类是不同的,表现出了基因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种类型以及相关多样性的概念,能够根据表格数据判断其体现的生物多样性种类。‎ ‎26.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A. 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B. 细胞质基质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C. 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 D. 血浆pH的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稳态是正常机体在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渗透压和pH)和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A正确;细胞质基质属于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属于理化性质的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C正确;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属于理化性质的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内环境稳态的含义,对于内环境组成成分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7.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 ‎①细胞内液 ②血浆 ③淋巴 ④组织液 ⑤消化液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消化液为外界环境。‎ ‎28.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是 A. 组织水肿 B. 尿毒症 C. 镰刀型贫血症 D. 血钙过低肌肉抽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常见的稳态失调:①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②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③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④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详解】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引起,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A正确;尿毒症是因为肾脏有问题代谢废物不能排除,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衡导致,B正确;镰刀型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C错误;血液中钙过低会导致肌肉抽搐,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内环境的成分以及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明确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29.人体的渴觉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分别位于 A. 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B. 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C. 脊髓,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 D. 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分析可知,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是人体的渴觉中枢;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的作用,下丘脑还是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同时还是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渗透压升降。‎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0.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感受器有多种,不同的感受器上产生的感觉不一样 B.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C. 大脑皮层S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的,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详解】各种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A错误;神经元之间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B错误;大脑皮层S区发生障碍的患者能听懂别人讲话,但是却不能说话,C错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反射弧的组成,理解和掌握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过程,明确产生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并能够根据突触处兴奋传递的特点判断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方向。‎ ‎31.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 静息电位值减小 B. 静息电位值增大 C. 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 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答案】D ‎【解析】‎ 钠离子只会影响动作电位,对静息电位没有影响,A.B错误,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钠离子浓度降低,动作电位峰值降低,C错误,D正确。‎ ‎【考点定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名师点睛】学生对Na+浓度与膜电位曲线关系的分析理解不清 Na+浓度与膜电位曲线关系的分析方法 ‎(1)分析依据: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形成的,只有足够量的Na+才会引起正常动作电位的形成。‎ ‎(2)实例分析: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其中b表示的是在低浓度海水中的电位变化,因为Na+内流不足,所以形成的电位差较小,不能形成正常的电位。‎ ‎32. 下列关于突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 B.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常常需要进行信号转换 C. 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 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突触间隙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可从轴突传到细胞体,A错误;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需要神经递质来传递信息,B正确;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不一定是蛋白质,C错误;神经递质通过胞吐进入突触间隙,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突触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3. 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B. 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导 C. 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后,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答案】D ‎【解析】‎ 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A错。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还需要转换成化学信号,B错误。突触小体完成的是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C错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改变,D正确。‎ 考点: 神经调节 点评:识记兴奋产生、传导和传递过程是解答本题关键。‎ ‎34.表中激素与作用的靶细胞及功能相对应的一组是 A 促甲状腺激素 垂体细胞 促进垂体细胞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神经细胞 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C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卵巢细胞 直接促进雌性激素的合成 D 胰岛素 肝细胞 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够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细胞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该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性腺),促进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详解】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甲状腺,促进甲状腺细胞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A错误;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全身各处细胞,包括神经细胞,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B正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的垂体细胞,可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C错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是肝细胞等各处细胞,能够促进肝糖原的合成,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中的各种激素的产生器官、生理作用和作用的靶细胞,进而分析表格中中的各种激素,注意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和相关激素之间的关系。‎ ‎35.给成年老鼠连续三周饲喂甲状腺激素,与对照组比较,会出现(  )‎ A. 体重增加 B. 嗜睡 C. 耗氧量下降 D. 对低氧环境耐受能力下降 ‎【答案】D ‎【解析】‎ ‎36. 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身体变化的是 ‎①皮肤血管收缩 ‎②增加皮肤血流量 ‎③汗液分泌增多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⑥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 ‎⑦骨骼肌战栗 ‎⑧代谢活动增强 ‎⑨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A. ①④⑤⑥⑦⑧ B. ①②③⑤⑥⑦‎ C. ④⑤⑥⑦⑨ D. ①②③⑦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人在寒冷环境中会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增加产热的途径有: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提高代谢;减少散热的途径有: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汗液分泌增多.‎ 解:①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①正确;‎ ‎②寒冷环境中,皮肤的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②错误;‎ ‎③寒冷环境中,汗液分泌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③错误;‎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进而减少散热量,④正确;‎ ‎⑤⑨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⑤正确;⑨错误;‎ ‎⑥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激素增多,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⑥正确;‎ ‎⑦骨骼肌颤栗,增加产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⑦正确;‎ ‎⑧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量,⑧正确.‎ 所以,①④⑤⑥⑦⑧正确.‎ 故选:A.‎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37. 下图能反应正常人饭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饭后2小时左右,由于消化吸收,血糖含量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3~4小时后由于代谢消耗,血糖含量减少,这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以使血糖浓度趋于稳定,所以胰高血糖素含量变化为先减少后增加。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信息的分析能力。‎ ‎38.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 激素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调节 D. 化学物质调节 ‎【答案】C ‎【解析】‎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基本形式,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而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故选C。‎ ‎【考点定位】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名师点睛】动物和人体都是开放的系统,要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都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节,其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扮演了主要角色,即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辅.‎ ‎3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 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D.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体内水分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详解】大量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错误;渴觉中枢兴奋时,说明细胞外液渗透压高,则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错误;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进而导致尿量减少,C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人体内水分调节的过程,能够根据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判断在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时的尿量变化。‎ ‎40..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激素调节 D.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解: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就会刺激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这种对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称体液调节.‎ 故选:B.‎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二、填空题 ‎41.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_____________ 。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_________________。‎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 ‎_____________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_________________,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________________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答案】 (1). 1/6 (2). 终止密码(子) (3). 4 (4).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5). SⅢ (6). 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7). 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对的排序顺序具有多样性,其具有特异性的原因是每种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序列。‎ ‎【详解】(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F1的基于型为YyRr,F1自交所得F2中,黄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1:2,即其中Yyrr占2/3,则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yyrr)的个体占2/3×1/4=1/6。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由此可推知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 ‎(2)测交可用来鉴定某一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4种配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测交所得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为1:1:1:1,可见该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这一基本条件。‎ ‎(3)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若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SⅢ,则否认了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的说法。‎ ‎(4)DNA分自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对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并识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结果和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2.某时期,在一条大河的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这种甲虫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抗药性的变异是可以_________________的,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___________作用,这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_____________实现的,农药对害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____________向更易产生抗药性的方向演化.‎ ‎(3)如果A到D都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发现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似的甲虫种群,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这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种群中有少数个体对杀虫剂具有抗性 (2). 遗传 (3). 选择 (4). 生存斗争 (5). 基因频率 (6). 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 (7). 生殖隔离 ‎【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导致害虫种群密在度急剧下降的同时,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 ‎(2)由于害虫的这种抗药性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加,种群数量增多,因此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选择作用,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如果A到D都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害虫由于不具有该种农药的抗药性而大量减少。‎ ‎(4)根据题意分析,两个种群的甲虫虽然可以交配出生小甲虫,但是小甲虫不可育,说明两个甲虫种群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明确害虫本来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变异,由农药对其进行了选择,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43.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画人体反射弧由①、②、③、④、⑤五个部分组成,其中①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 ‎(2)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_______(单/双)向传导的。‎ ‎(3)图中①接受刺激后,最终引起细胞⑤收缩,这一生理活动被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这一生理活动的相关结构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经兴奋在神经细胞②上传播的速度较在突触处_________________;由突触实现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兴奋只能由②传到④,而不能由④传到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感受器 (2). 内正外负 (3). 单 (4). 反射 (5). 反射弧 (6). 快 (7).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8).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①、②、③、④、⑤分别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乙中⑥、⑦、⑧、⑨分别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A、B、C、D分别是毛细血管、红细胞、组织细胞和毛细淋巴管。‎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表示感受器。‎ ‎(2)当受到适宜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在反射弧中,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 ‎(3)图中①是感受器,⑤是效应器,感受器接受到刺激,使得效应器收缩,该生理过程经过了完整的反射弧,属于反射活动。‎ ‎(4)突触处需要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所以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细胞②上慢;在突触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只能由②传到④,而不能由④传到②。‎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进而判断甲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反射弧的结构和乙图中各个数字、字母代表的成分或结构的名称。‎ ‎44.下图表示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皮肤发生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 ‎(1)皮肤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___________。‎ ‎(2)体温调节过程中,某些激素也发挥重要作用,人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的激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们都具有促进产热、抵御寒冷的作用,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人体产热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说明_______________。‎ ‎(4)若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8.5℃,则此人在此段时间内产热总量_______ 散热总量(在“>”、“<”或“=”中选择)。‎ ‎(5)临床上采用低温麻醉是因为人体温下降(不低于28℃)时,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维持体温恒定 (2). 肾上腺素 (3). 甲状腺激素 (4). 协同作用 (5). 骨骼肌和肝脏 (6). 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7). = (8). 体温较低时细胞生命活动慢,需要能量少,因而细胞呼吸耗氧少 (或体温低时,细胞中呼吸酶活性低,有氧呼吸弱,耗氧少)‎ ‎【解析】‎ ‎【分析】‎ 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 ‎【详解】(1)据图分析,寒冷条件下,人的血管和立毛肌收缩、汗腺不分泌,目的是减少散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 ‎(2)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都增多,都能加速物质氧化分解,增加产热抵御寒冷,两者之间表现为协同关系;人体产热的主要部位是肝脏和骨骼肌。‎ ‎(3)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所以破坏下丘脑,动物体不能维持体温平衡。‎ ‎(4)根据题意可知,某人体温始终维持在38.5℃,体温没有变化,说明此人在此段时间内产热总量与散热总量相等。‎ ‎(5)体温较低时细胞生命活动慢,需要能量少,因而细胞呼吸耗氧少,所以低温下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低温条件的体温调节过程,明确低温条件下散热增加,则为了维持体温恒定,应该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但是产热量与散热量是相等的。‎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