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9届河北省邯郸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9届河北省邯郸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邯郸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 ‎1. 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共同构成了人体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B. 当人体较长时间对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乙液会变少 C.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可以生活在甲液和丙液中 D. 甲液和乙液在组成上的主要差别是无机盐含量的多少 ‎【答案】C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内环境是由甲、乙和丙组成,A错误;当人体较长时间对蛋白质摄入不足时,血浆蛋白质减少,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液增多,因此乙液会增多,B错误;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因此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可以生活在甲液和丙液中,C正确;甲液和乙液分别是血浆和组织液,两者的主要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首先要求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甲、乙、丙和丁所代表的液体的名称。‎ ‎2. 下图中①③⑥为相关细胞,②④⑤为相关液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 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⑤的渗透压升高,引起全身浮肿 C. 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和组织液、组织液 D. 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②‎ ‎【答案】B ‎【解析】‎ 图中⑥为红细胞,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型,因此图中⑥的形态会发生变化,A正确;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⑤所示的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②所示的组织液增多,进而出现全身浮肿,B错误;图中①为毛细血管壁,其具体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③为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组织液,C正确;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即图中②,D正确。‎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内环境理化性质等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理解体液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据此明辨图中数字所示细胞或体液的名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 血浆渗透压大小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A. 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 B. 血浆中Cl-的含量 C. 血浆蛋白的分子质量 D. 血浆中Na+的含量 ‎【答案】C ‎【解析】血浆渗透压大小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和无机盐离子,无机盐主要是Na+和Cl-。‎ ‎4. 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的蛋白质含量大于组织液 B. 组织液部分成分渗入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 C.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D. 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糖原、CO2、尿素、神经递质、激素等成分 ‎【答案】D ‎【解析】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A正确;组织液中的物质,大部分被毛细血管吸收,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B正确;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属于血浆的范畴)中,因此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C正确;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CO2、尿素、神经递质、激素等成分,但不含有糖原,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D错误。‎ ‎5. 张同学由于学习紧张未吃早餐,下列有关他上午第四节课时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肌糖原合成量增加 B.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降低 C. 胰岛素分泌增加 D. 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未吃早餐,体内血糖含量下降,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维持血糖含量稳定,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6. 进行人体肌肉注射,药液进入人体后作用于靶细胞所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 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液→靶细胞 B. 淋巴液→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 ‎ D. ‎ ‎【答案】C ‎【解析】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分别穿过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进入血浆和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返回血浆;血浆中的药液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综上分析,C正确,A、B、D均错误。‎ ‎【点睛】理解体液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下图是人体血糖调节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 B. 激素①、③具有协同作用共同调节血糖平衡 C. 出现尿糖现象就可以判定此人是糖尿病患者 D. 若胰岛B细胞受损,则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减弱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血糖浓度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A错误;激素①、③分别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两者为拮抗关系,共同调节血糖平衡,B错误;出现尿糖现象可能是因为一次摄入的糖过多,所以不能判定此人是糖尿病患者,C错误;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并氧化分解,若胰岛B细胞受损,则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减弱,D正确。‎ ‎8. 如图为一健康人在上午8点吃早餐后血糖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C点时组织细胞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的速度比B点慢 B. B点后肝糖原、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C. C点时的血糖浓度一般会低于1.2g/L D. C点时血液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低于B点 ‎【答案】D ‎【解析】进食后,因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吸收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依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可推知:C点时组织细胞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的速度比B点快,A错误;B点后血糖浓度低于基础水平,此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肌糖原不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B错误;血糖浓度的正常变动范围是0.8~1.2g/L,C点时的血糖浓度一般会高于1.2g/L,C错误;血糖浓度低于基础水平时,对胰岛A细胞的刺激增强,导致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反之,血糖浓度高于基础水平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则减少,因此C点时血液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低于B点,D正确。‎ ‎【点睛】本题以反映“健康人吃早餐后的血糖变化情况的曲线图”为情境、以对比分析为基点进行考查。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把握曲线走势,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上的点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 ‎9. 人体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会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 ) ‎ ‎①剧烈运动 ②天气转冷 ③患糖尿病 ④静脉点滴1 L生理盐水 ⑤高温下劳动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C ‎【解析】剧烈运动、高温下劳动,都会导致汗液分泌量增加,机体失水过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①⑤错误;天气转冷,汗液蒸发量减少,尿量往往会增多,②正确;患糖尿病的人,由于血糖升高,导致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葡萄糖进入尿液,在排尿的过程中必然带走更多的水,造成尿量增加,③正确;尽管静脉滴入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与血浆的浓度相当,但滴入的生理盐水必然会增加血管内的压力,导致尿量增加,④正确。综上分析,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考点定位】水盐平衡调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 ‎10. 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肾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 K+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 人体无机盐的排出途径有肾脏、皮肤、大肠和肺 D. 人体内水的主要排出途径是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排放 ‎【答案】A ‎【解析】人体内水、Na+、尿素等代谢终产物的主要排出途径都是肾脏排尿,因而肾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细胞内的K+多于细胞外,K+对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B错误;人体无机盐的排出途径有肾脏、皮肤、大肠,C错误;人体内水的主要排出途径是通过肾脏排尿,D错误。‎ ‎11. 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 A. 抗利尿激素 渴觉中枢 肾小管、集合管 B. 渴觉中枢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C.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渴觉中枢 D. 渴觉中枢 肾小管、集合管 抗利尿激素 ‎【答案】C ‎【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因此图中A、B、C依次是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故选C。‎ ‎12. 为保持内环境的稳态,当人一次饮水过多时,要通过相关调节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下列能表示抗利尿激素和渗透压变化的曲线是(纵轴表示激素和渗透压的变化程度,横轴表示调节的时间)‎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略 ‎13.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B.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 水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调节的结果 D.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答案】B ‎【解析】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但肾小管吸收水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A正确,B错误;同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渴觉,使人增加饮水,可见,水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调节的结果,C正确;综上所述,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正确。‎ ‎14.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30℃到0℃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条件反射 B. 高烧不退的病人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失调,使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 C. 食物中缺碘会引起人体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D.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血糖水平升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从30℃到0℃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体温中枢在下丘脑,B错误;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减少,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血糖水平升高,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命活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5. 根据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处高于B处 B.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C. 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 D. 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处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饭后的血糖浓度会升高,但血液经过肝脏后,有一部分血糖会被肝脏转换成肝糖原储存在肝脏中,所以B处的血糖浓度较低,故A正确;饥饿时,为维持血糖含量,提供机体所需葡萄糖补充能量,肝糖原转换成血糖,所以B处血糖浓度较A处高,故B正确;尿素经过肾之后,经过滤过作用,尿素浓度变低,故C正确;饭后血糖升高,胰岛素经胰腺中的胰岛分泌,随血液从B端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所以B处高于A处,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内环境稳态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6. 如图是人体对体温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B.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③与④激素分泌量增多,促进产热 C. 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 人体对体温调节时骨骼肌的活动也受传出神经支配 ‎【答案】C ‎【解析】当受到寒冷刺激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A正确;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并产生兴奋,兴奋传到下丘脑,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二者协同作用可以促进细胞代谢,促进产热,B正确;据图分析,人体对体温的调节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C错误;人体对体温调节时,通过神经反射,骨骼肌的活动也受传出神经支配,D正确。‎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解题思路点拨:据图分析:⑤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并产生兴奋,兴奋传到下丘脑;①代表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作用于垂体,②代表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并作用于甲状腺,③代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④代表下丘脑发出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促进其分泌肾上腺素,以上③④两种激素均作用于骨骼肌和内脏,促进产热过程,属于体温调节过程,人体对体温的调节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17. 如图所示为某反射和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 阻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会发生反应 C. 图中含有3种神经元,它们之间靠突触相连 D. 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 ‎【答案】D ‎【解析】图中①②③④⑤属于反射弧的五部分,A项正确。刺激④,神经冲动能传到效应器,⑤处会发生反应,B项正确。图中由感觉神经元、联络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C项正确。除传入神经受损伤不能产生感觉外,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受损伤也不能产生感觉,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反射的结构基础 ‎【名师点睛】反射弧的结构 ‎18. 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当神经纤维受的S点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由原来的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动作电位),而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外正内负,这样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了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而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由刺激部位(兴奋部位)向两侧传导(双向传导)。综上所述,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考点定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名师点睛】本题以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熟记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及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是准确解答本题的前提。‎ ‎19. 下列对于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及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导 B.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 C.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D.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求考生理解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特点,判断出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导,进而判断各选项。‎ 由于兴奋在突触只能单向传递,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单向传导,A错误;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B正确;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C正确;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D正确。‎ ‎20. 右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则( )‎ A. 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 ⑤是感受器,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 ④受损时,刺激②仍能引起反应 D. 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答案】A ‎【解析】由图中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②为传入神经,④为传出神经,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A正确;①为感受器,③为神经中枢,⑤为效应器,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B错误;④受损时,刺激②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⑤,不能引起反应,C错误;③为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D错误。‎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反射与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的前提是:熟记并理解有关知识点、系统地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图中反射弧的各个组成部分,将此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21. 如图Ⅰ、Ⅱ、Ⅲ是神经调节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 图Ⅰ中a为突触小体,与图Ⅱ中c及图Ⅲ中g为同种结构 B. 图Ⅰ中a为突触小体,与图Ⅱ中d及图Ⅲ中g为同种结构 C. 图Ⅰ中b为突触后膜,只能是图Ⅲ中e结构 D. 兴奋在图Ⅰ、Ⅱ、Ⅲ中的传递方向分别为a→b、d→c、e→g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图Ⅰ中a为突触小体,与图Ⅱ中c及图Ⅲ中g为同一结构,而图Ⅱ中d为突触后膜,故A 正确、B错误;图Ⅰ中b为突触后膜, 与图Ⅱ中d及图Ⅲ中e为同一结构,故C错误;兴奋在图Ⅰ、Ⅱ、Ⅲ中的传递方向分别为a→b、c→d、e→g,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 某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种麻醉剂后,痛觉便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导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 ‎ A. 麻醉剂抑制了所有神经元递质的释放 B. 不同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不同 C. 所有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 D. 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答案】B ‎【解析】神经递质只能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某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说明该麻醉剂阻断了该种神经递质,而对其他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没有效果,进而说明不同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不同,B正确,A、C错误;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说明该麻醉剂可使部分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中断,但不能说明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D错误。‎ ‎23. 如图表示A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B神经元并使之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兴奋时两神经元的膜电位均表现为外正内负 B. 神经元A和B的动作电位是同步发生的 C. s处的神经递质可引起神经元A和B产生兴奋 D. s 处液体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 ‎【答案】D ‎【解析】兴奋时两神经元的膜电位均表现为外负内正,A错误;神经元A和B的动作电位是依次发生的,B错误;s处为突触间隙,其中的神经递质与神经元B上的受体结合,可引起神经元B产生兴奋,C错误;s 处的液体为组织液,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D正确。‎ ‎24. 在2008年残奥会闭幕式上,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星星,你好》得到观众的一致称赞。这些聋哑演员要准确理解指导老师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的中枢是  ( )   ‎ ‎①躯体运动中枢②躯体感觉中枢 ③视觉中枢 ④语言中枢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聋哑演员要准确理解指导老师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需要用视觉中枢感觉“手语”的字型并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分析“手语”的含义,A、B、C均错误,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突破点”在于抓住题干中“理解指导老师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这一信息进行发散思维,结合所学“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功能”等知识展开联想逐一分析各选项。‎ ‎25.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B.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 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答案】C ‎【解析】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B正确;C、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C错误;D、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形成,如淋巴因子和抗体,或其他细胞产生,如溶菌酶,D正确。故选:C。‎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人体的三道防线,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名师点睛】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2、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一般情况下,前两道防线可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26. 浆细胞的代谢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 酶和底物的特异性结合 B. 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 C. ATP和ADP的转化 D. 染色体DNA的复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所有活细胞中都含有酶,且酶发挥催化作用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2、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刻发生,这样可以保证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供应.‎ ‎3、浆细胞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 解:A、浆细胞中的酶能与底物特异性结合,A错误;‎ B、浆细胞能合成有机物(如抗体),也能分解有机物(如细胞呼吸分解葡萄糖),B错误;‎ C、浆细胞中的ATP和ADP的可以相互转化,保证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供应,C错误;‎ D、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会再分裂,因此不会发生染色体DNA的复制,D正确.‎ 故选:D.‎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7. 下图是人体免疫调节的部分模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细胞甲、乙、丙都能增殖分化 B. 细胞乙、丙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 细胞丙只能通过过程b产生 D. 细胞乙产生的抗体可以使抗原A失活 ‎【答案】D ‎【解析】细胞乙分泌了抗体,说明乙是浆细胞,而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增值的能力,A错误;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B错误;细胞丙是记忆细胞,可以由B细胞通过B过程形成,也可以通过自身增值形成,C错误;抗体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使得抗原失活,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根据抗体逆推出细胞乙、甲、丙分别是什么细胞。‎ ‎28. 下图示某病毒侵入机体后被杀伤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是机体第二道防线在发挥作用 B. ①是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C. 可提高①杀伤力的淋巴因子来源于记忆细胞 D. 靶细胞裂解的同时病毒被溶解消灭 ‎【答案】B ‎【解析】略 ‎29. 下列有关“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B. 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C. 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 D. 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地生根 ‎【答案】A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而在预实验时浓度梯度较大,需要蒸馏水这组作为空白对照,来确定范围,从而缩小范围,A错误;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生根最多的为最适浓度,B正确;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C正确;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D正确。‎ ‎【考点定位】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名师点睛】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预实验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30.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项有(  ) ‎ ‎①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水解酶裂解靶细胞 ‎ ‎②抗原不一定来自体外 ‎ ‎③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和物质有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 ‎ ‎④初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只有一个来源,但二次免疫过程中有多个来源 ‎ ‎⑤过敏反应需要有效应T细胞参与,不可能发生于初次免疫过程中 ‎ ‎⑥HIV侵入机体后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使全部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丧失功能. ‎ A. ④⑤⑥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②⑤‎ ‎【答案】B ‎【解析】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①错误;自身破损、‎ 衰老或癌变的细胞也可以成为抗原,②正确;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和物质有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抗体,但淋巴因子不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③错误;初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只来源于B细胞的增殖分化,但二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除了来源于B细胞的增殖分化外,还可以来自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④正确;过敏反应需要浆细胞参与,不可能发生于初次免疫过程中,⑤错误;HIV侵入机体后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使全部的细胞免疫和大部分体液免疫丧失功能,⑥错误。综上分析,B正确,A、C、D均错误。‎ ‎31. 用X、Y和Z三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微型月季茎段侧芽,其影响如下图示,则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X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B. Y、Z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C. X浓度>Z浓度 D. Z浓度>Y浓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X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可以得出生长素类似物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A正确;YZ浓度组和对照组比较可以得出生长素类似物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B正确;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得出X浓度>Z浓度,答案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2. 对烟草植株进行打顶处理解除顶端优势后,侧芽生长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打顶前生长素对顶芽和侧芽的作用效果体现了两重性 B. 打顶后第20天,侧芽生长素主要由侧芽自身合成 C. 打顶能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生长素浓度持续升高 D.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能影响生长素的作用效果 ‎【答案】C ‎【解析】打顶前,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了顶芽的生长,而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打顶后第20天,由于没有顶芽产生生长素,则侧芽生长素主要由侧芽自身合成,B正确;打顶能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C错误;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大于不同的器官作用是不同的,D正确。‎ ‎33. 科学家在研究甲状腺代偿性肿大时发现,将狗甲状腺的大部分去除,残留部分不久就会肥大并恢复到原来大小,其原因是(  ) ‎ ‎①垂体②大脑皮层③甲状腺肥大④促甲状腺激素减少⑤促甲状腺激素增多⑥甲状腺激素减少 A. ②→①→⑤→③ B. ⑥→①→⑤→③‎ C. ⑥→②→①→③ D. ②→①→④→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等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当将狗甲状腺的大部分去除时,狗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甲状腺增生肥大。‎ 考点: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机制。‎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34. 生长素浓度与茎的生长关系如图所示。现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范围应为 ‎ A. 0~f B. f~2f C. 2f~h D. g~h ‎【答案】A ‎【解析】‎ 重力作用使生长素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导致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远地侧,且近地侧生长速度大于远地侧,根据曲线图可知若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介于0和f之间,故选A。‎ ‎35. 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作用效应和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图甲中的a、b、c、d点所对应的图乙中的生长状况,正确的是 ‎ A. a—① B. b—② C. c—③ D. d—④‎ ‎【答案】C ‎【解析】本题结合图形考查生长素作用及其两重性,要求考生明确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含义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进而分析、判断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点睛】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曲线解读:‎ ‎①a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 ‎②a~c段(不含a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③c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促进效果最好。‎ ‎④c~e段(不含e点)——仍为“促进”浓度,只是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⑤e点——对植物生长的效应与a点相同,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此值为促进生长的浓度“阈值”——低于此值时均为促进生长的“低浓度”,超过此值时均为抑制生长的“高浓度”。‎ ‎⑥e~f段(不含e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 ‎⑦b、d两点——生长素浓度虽然不同,但促进效果相同。‎ ‎36. 如图所示,单侧光从左侧照射甲(倒立的胚芽鞘尖端),X、Y表示琼脂块,在甲上放置一段时间后,放在乙(正立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顶部两侧;丙为去尖端胚芽鞘,切面上放有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并从左侧进行单侧光照射。则乙、丙的生长情况是( ) ‎ ‎①向左弯曲生长    ②向右弯曲生长   ③直立生长    ④不生长也不弯曲 A. ①③ B. ②① C. ③④ D. ④①‎ ‎【答案】A ‎【解析】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由于单侧光照射,胚芽鞘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使得X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小于Y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导致乙左侧生长素的含量小于右侧,因此乙向左弯曲生长;丙切面上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沿着切面均匀向下运输,导致丙直立生长。综上分析, A正确,B、C、D均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①有生长素的来源则可能生长;②尖端是感光部位;③生长素若均匀分布,则直立生长;若分布不均匀,则弯曲生长。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结合图示信息分析与题意、向光性产生的原因就很容易判断出各选项的正确与否。‎ ‎37. ‎ 为了研究单侧光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科学家曾做了下列实验:①切取燕麦胚芽鞘的顶端,按下图所示分别插入云母片;②把A和B分别置于完整的琼脂块上,C和D分别置于中间分开的琼脂块上;③再把A放在暗处,B、C、D沿箭头方向照光.若A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相对值为100,则B、C和D的各值如图所示.下述关于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结论,错误的是(  ) ‎ A. 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合成 B. 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 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 D. 背光一侧生长素合成得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合成得少 ‎【答案】D ‎【解析】A和B胚芽鞘下面的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几乎相等,说明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合成,不受云母片插入的影响,A正确;C和D的自变量为插入的云母片是否将胚芽鞘的尖端完全阻隔,结果C和D胚芽鞘下面的两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总含量相等,但D胚芽鞘下面的左侧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明显大于右侧,且与A对比,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B、C正确,D错误。‎ ‎38.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对迎春花进行插条生根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如图.其中1、2、3、4组分别是培养环境中2,4-D浓度为a、b、c和清水组的生根数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A. 实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2,4-D可促进枝条生根 B. 根据实验结果无法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C. 图示说明实验中2,4-D浓度关系为a<b<c D. 实验结果可说明,2,4-D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C ‎【解析】实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2,4-D可促进枝条生根,A正确;由于实验中缺少其它浓度的实验组,因此不能确定该浓度是否是最适宜浓度,B正确;实验结果只能确定c的浓度高于a和b,但是不能确定a、b浓度的大小,C错误;对清水组的对照组比较克制,2,4-D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正确.‎ ‎【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名师点睛】分析实验设置可知,实验中的清水组为实验的对照组,根据图中的平均生根数看出,1、2两组生根数均高于清水组,即该浓度具有促进生根的作用,而3组的生根数小于对照组,因此该浓度具有抑制生根的作用.‎ ‎39. 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侧芽1、侧芽2、侧芽3分别表示距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  )‎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离顶芽越近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越高,故侧芽1处生长素浓度最高,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顶端优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曲线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 ‎40. 抗原和抗体不仅在生物体内发生反应,在体外也能进行反应,研究这种反应的方法之一是用琼脂双重扩散法,如图所示,在琼脂片上开孔,在其中加入抗原和抗体,使其在琼脂中扩散,扩散了的抗原和抗体在一定的位置发生反应.在琼脂中出现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的线,把这种线叫沉降线.X和Y表示两种抗原,x和y为相应的抗体,图中正确表示沉降线的是(  )‎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免疫反应中,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题图中的抗原X与对应的抗体x结合,在其二者之间形成一条沉降线,抗原Y与其对应的抗体y结合,在Y与y之间形成一条沉降线。抗原X不能与抗体y结合,抗原Y也不能与抗体x结合,所以选C。‎ 考点:本题考查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41. 将燕麦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用4种含不同浓度生长素(m1~m4)的琼脂块分别放在4个相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角度(如下图),其中a1>a2>a3>a4。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A. 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B. 生长素浓度大小关系是m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