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高二生物期末试题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 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 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答案】B ‎【解析】‎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饥饿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形成血糖,因此血液流经肝脏时血糖浓度会升高,B正确;寒冷环境下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产热量和散热量都增加,故寒冷环境中产热量高于炎热环境中的产热量,C错误;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则其上含有抗利尿激素受体,即其细胞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能受其调控,则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中不能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D错误。‎ ‎【考点定位】内环境,稳态。‎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和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免疫调节过程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理解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理解体温调节的相关过程。‎ ‎2.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A. 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不同 B. 所有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 C. 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神经递质传递 D. 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需要借助神经递质(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说明不同神经元间的递质可能不同,据此答题。‎ ‎【详解】一种麻醉剂只能阻断一种神经元间的神经递质,而不影响其他不同种类的神经元间的递质,这就说明不同神经元间的递质可能不同,A正确;一种麻醉剂只能阻断一种神经元间的神经递质,而不影响其他不同种类的神经元间的递质,这就说明不同神经元间的递质可能不同,B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C错误;题中没有明显的信息说明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题干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3. 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效应B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 ①②③④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②③④⑥ D. ①④⑤⑥‎ ‎【答案】A ‎【解析】‎ 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浆细胞是唯一一个不识别抗原而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所以A选项正确。‎ ‎4.若甲代表大气中的CO2,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关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被生产者进入生物群落;再有生产者流向消费者;消费者和生产者又会被分解者利用,碳就流入分解者;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都可以通过呼吸作用,这样碳又回到无机环境。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碳循环。‎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碳循环过程。‎ ‎5.‎ ‎ 将成年雄性小白鼠的甲状腺摘除,从第三周开始,每周注射激素a,结果激素a和激素b在血液中浓度变化如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a曲线代表促甲状腺激素,在动物体内,由垂体分泌 B. b曲线代表促甲状腺激素,在动物体内,由甲状腺分泌 C. a曲线代表甲状腺激素,在动物体内,由甲状腺分泌 D. b曲线代表甲状腺激素,在动物体内,由垂体分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未摘除甲状腺时,激素a含量大于激素b;摘除后,b的含量逐渐升高,而a持续降低;从第三周开始每周注射激素a,可见a的含量升高,b的含量降低。根据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时,会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分别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使其增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恢复正常,其含量又恢复正常),可判断测a为甲状腺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故A、B、D错误,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机制与人相同,如图所示为恒温动物每小时内每克体重消耗氧气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处于35℃环境温度下时,机体没有热量的散出 B. 0℃与20℃环境温度相比,0℃时毛细血管血流量较多 C. 处于0℃环境温度恒温动物体温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 D. 恒温动物在10℃环境温度下体内酶活性与30℃ 时相同 ‎【答案】D ‎【解析】‎ 处于35℃环境温度下时,机体有少量热量的散出,A错误;0℃与20℃环境温度相比,0℃时毛细血管血流量较少,以减少散热,B错误;处于0℃环境温度恒温动物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所以在10℃环境温度下体内酶活性与30℃时相同,D正确。‎ ‎【考点定位】体温平衡的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对曲线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7.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对垂体的调控,都是通过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实现的 B. 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C. 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D. 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下丘脑除了可以对垂体进行体液调节外,还可以对其通过反射弧进行神经调节;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故D正确。‎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下丘脑的功能,重在学生对激素和神经调节的联系的理解。‎ ‎8.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神经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 B. 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细胞中无神经递质 C.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有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D.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答案】B ‎【解析】‎ A、由于突触小体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那么同一突触后膜上必然相应地存在多种受体,A正确;‎ B、神经递质位于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即使是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仍然有突触小泡,所以其内也有神经递质,B错误;‎ C、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胞吐作用完成的,这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正确;‎ D、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并与受体特异性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D正确 ‎9.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成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中心)。在A、B、C、D四点分别给予适宜刺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刺激A点时,指针发生两次偏转, 肌肉发生收缩 B. 刺激B点时,指针发生两次偏转,肌肉发生收缩 C. 刺激C点时,指针不发生偏转,肌肉不收缩 D. 刺激D点时,指针发生两次偏转,肌肉收缩 ‎【答案】C ‎【解析】‎ 刺激A点产生的兴奋先传到微电流计的左电极,此时左电极处膜外为负电位,右电极处膜外为正电位,所以两电极之间会产生电流,电流由正电位流向负电位,其方向是右→左,当兴奋传递到右电极时,右电极处膜外变为负电位,左电极处膜外已恢复为正电位,所以两电极之间又会产生电流,其方向是左→右,可见,刺激A点时,指针发生了两次偏转,产生的兴奋可传递到肌肉,肌肉发生收缩,A正确;同理,刺激B点和D点时产生的兴奋均先后通过微电流计的两极,而且能够传递到肌肉,所以指针发生两次偏转,肌肉发生收缩,B、D正确;因C点位于两电极中心,所以刺激C点时产生的兴奋同时到达微电流计的两极,指针不发生偏转,但产生的兴奋能够传递到肌肉,肌肉收缩,C错误。‎ ‎10.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过程中发现了生长素,下列有关研究过程及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在研究过程中,证明了胚芽鞘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性 B. 达尔文在研究过程中,证明了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 达尔文在研究过程中,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会产生某种物质,对尖端下部会产生某种影响 D. 温特在研究过程中,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研究从1880年英国达尔文→1910年丹麦的鲍森•詹森→1914年匈牙利拜尔→1928年荷兰温特→1931年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直到1946年科学家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该物质。‎ ‎【详解】达尔文通过燕麦胚芽鞘的一组对照实验:有光的一组向光生长,无光的一组直立生长,说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A正确;达尔文通过燕麦胚芽鞘的一组对照实验:尖端遮光和尖端以下遮光,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相应结论,即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B正确;拜尔把胚芽鞘的尖端去掉,然后再放回原切面的一侧,在没有单侧光影响时,胚芽鞘向未放尖端一侧弯曲生长,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C错误;温特将胚芽鞘的尖端切下,放在一块琼脂块上,1小时后再将琼脂切成小块,放置在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发生了弯向放琼脂块的对侧生长的现象,而对照实验中放置了空白琼脂块,胚芽鞘不生长,因此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识记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11. 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A. 赤霉素、脱落酸 B.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 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 赤霉素、乙烯 ‎【答案】A ‎【解析】‎ 考查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诱导开花,促进果实生长;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叶片衰老,诱导芽的分化;脱落酸能促进芽和种子的休眠,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脱落;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根据上述激素的作用可以知道,在低温处理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在逐渐降低,而赤霉素的含量在增多,因此符合要求的选项是A。‎ ‎12. 从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 A. 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B. 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 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D.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的顶端段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实验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详解】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中是否含有生长素。实验结果显示,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可使上胚轴切段生长,而空白琼脂块则不能使上胚轴切段生长,据此可说明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A 正确;实验中虽有单侧光照,但上胚轴切段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因此不能证明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B 错误;因实验中未设置上胚轴切段倒置的实验组,所以不能证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C错误;由于缺乏含有胚轴切段顶端部分的对照实验,所以该实验不能直接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的顶端,D错误。‎ ‎【点睛】图示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中是否含有生长素,因变量为上胚轴切段是否生长,光源是无关变量。据此以图示呈现的实验结果(有生长素来源则切段生长)为切入点,围绕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等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 ‎1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作用一定不相同 B. 根的向重力生长与顶端优势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点 C.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 生长素是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在生长素最适浓度两侧存在有不同浓度生长素具有相同促进效果,A错误;根的向重力生长与顶端优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从而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点,B正确;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C错误;动物激素是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植物激素是由一定的部位合成的,如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等,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4. 下图表示一棵植株被不透光的纸盒罩住,纸盒的左侧开口,右侧照光。如果固定幼苗,旋转纸盒;或固定纸盒,旋转幼苗;或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 )‎ A. 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B. 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C. 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D. 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 固定幼苗,旋转纸盒,相当于制造了单侧光,会出现向光性生长;固定纸盒,旋转幼苗,得到均匀光照,直立生长;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始终开口侧光照,所以弯向开口生长,故D正确。‎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旋转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15. 下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 A. 150只 B. 200只 C. 300只 D. 400只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第1年到第三年种群增长率增加,第3年到第5年种群增长率减少,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而且第三年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为,第5年种群数量为0,种群数量为K值.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从图中曲线可知,第三年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50=(60+20):20,N=200只,即=200只,所以K值为400只.‎ 故选:D.‎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B. 就地保护为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C. 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能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D. 保护森林就是要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保护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如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易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它为将灭绝的物种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A正确;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它为将灭绝的物种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B错误;外来物种引入有可能会使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C正确;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价值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明确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7.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 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 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C.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 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实验组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观察出现低血糖症状,后注射葡萄糖溶液,症状消失。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从而证明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详解】要以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应选择空腹的小鼠,给实验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后,小鼠体内的葡萄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迅速合成糖原和被分解,使小鼠出现低血糖而进入昏迷状态,后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来补充葡萄糖,供给小鼠足够的能量,使血糖浓度升高,昏迷的小白鼠会恢复正常,从而证明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综上分析,A正确, BCD错误。 故选A。‎ ‎18. 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②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 ‎③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④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 ‎⑤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 A. ②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HIV病毒侵入人体后于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T,B淋巴细胞对HIV有免疫能力和杀死能力,会破坏HIV的复制,不是HIV复制能力弱。所以①⑤是正确的,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艾滋病的特点及防治。‎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艾滋病的发病特点及预防治疗。‎ ‎19. 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a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 B.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 C. 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d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a、b、c、d细胞分别是吞噬细胞、B细胞、靶细胞、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是不能特异性识别,A项错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以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项正确。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是特异性免疫,C项错误。效应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直接与靶细胞接触,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0.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 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 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 种群的增长率逐步降低 ‎【答案】D ‎【解析】‎ ‎21. 为了减小一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下图所示为引入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由图中曲线可知,蜘蛛和害虫之间呈现竞争关系 B. 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 C. 在Ⅱ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D. 在Ⅲ期间,两个种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蜘蛛和害虫之间为捕食关系,所以I期间由于食物充足蜘蛛数量增加较快;而在Ⅱ期间主要是由于食物不足,蜘蛛数量下降;在Ⅲ期间,两种群之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解:A、由图中曲线可知,蜘蛛和害虫之间呈现捕食关系,A错误;‎ B、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会使害虫的数量降低,因而蜘蛛的数量增加会减慢,B错误;‎ C、在Ⅱ期间,蜘蛛数量随着害虫数量减少而减少,所以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C正确;‎ D、在Ⅲ期间,两种群之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D错误.‎ 故选:C.‎ 考点:种间关系;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22. 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 B. 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 C. 流向分解者的k可能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D.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利用 ‎【答案】B ‎【解析】‎ 略 ‎23.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E五种生物,它们体内的DDT浓度见下表,由此可知,这五种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链最可能是(  )‎ 种群 A B C D E DDT浓度(ppm)‎ ‎0.005‎ ‎2.0‎ ‎1.8‎ ‎25.5‎ ‎0.04‎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随着营养级的增加富集作用越强,由数据分析可知A是生产者,E是初级消费者,而B和C应是第三营养级,D是最高的营养级,故C正确。B、C是同一营养级,故A错误。D是最高营养级不是生产者,故B错误。E不是生产者,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 A. 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为作物传粉 B. 向田间喷洒杀虫剂杀灭害虫 C. 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家禽的产蛋量 D. 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来驱赶鸟类 ‎【答案】B ‎【解析】‎ 化学信息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而杀虫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毒性的化合物,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 ‎25. 某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和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近年来发生了几起进入保护区内的家畜被虎捕食、人被虎咬伤的事件。最合理的应对办法是 ( )‎ A. 加强虎的生存环境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B. 捕获肇事虎,送动物园或动物救护中心进行迁地保护 C. 捕获肇事虎,放归其他自然保护区 D. 人工增投家畜,满足虎捕食需要 ‎【答案】A ‎【解析】‎ ‎ 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虎的生存范围日益减小,食物逐渐缺乏,以前不会袭击人的老虎开始主动伤人,投喂食物只能解决暂时问题,恢复其生态环境才是重中之重。‎ ‎26.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 3:3:1 B. 4:4:1 C. 1:2:0 D. 1:2: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需掌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并能扣住题干中关键信息“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和“随机交配”答题.‎ ‎【详解】种群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即1/3AA、2/3Aa产生的配子A:a=2:1,随机交配即配子间随机结合,所以下一代AA:Aa:aa=(2/3×2/3):(2×1/3×2/3):(1/3×1/3)= 4:4:1,选B。‎ ‎【点睛】当亲本随机交配时,用基因频率法进行计算比较简单;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是:AA=A2,Aa=2×A×a,aa=a2‎ ‎27. 在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AA、Aa和aa的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20%、60%和20%。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如下图,则各基因型个体在此坏境中竞争能力的大小关系最可能为 A. AAaa C. AA=Aaa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 ‎28.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分别生活着15个陆生龟种群,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研究发现,它们是由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进化而来的,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但它们部分种群间杂交无法得到后代或杂交后代不育。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陆生龟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进化的结果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B. 陆生龟新物种的形成经历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C. 陆生龟发生的变异决定了其进化的方向 D. 同一岛屿上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相互选择和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进化的结果是不一定形成新物种,A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同一岛屿上的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相互选择和影响,发生共同进化,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 ‎29.(2017•海南卷)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 机体产热增加 B. 体重快速增加 C. 进食量明显增加 D. 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 ‎【答案】B ‎【解析】‎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加快细胞代谢;在这个过程中,呼吸消耗有有机物增加,机体产热增加、体重减少,进食量增加,需氧增多,更容易窒息死亡,ACD正确,B错误。‎ ‎【考点定位】甲状腺激素 ‎【名师点睛】解答该题时,要联系甲状腺激素在生命调解过程中的作用。‎ ‎30.(2017•海南卷)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 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 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 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答案】A ‎【解析】‎ 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需要能量;缺氧能通过影响有氧呼吸过程而影响到细胞中能量的产生,A错误。传出神经和其支配的肌肉之间通过突触相连接,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的电位发生改变,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CD正确。‎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熟知突触的结构及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过程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31.(2017•海南卷)当外界温度高于动物体温时,下列不利于动物散热的是 A. 马出汗 B. 猴子在水里玩耍 C. 犬伸出舌加速喘息 D. 牛排尿量减少 ‎【答案】D ‎【解析】‎ 体内的水分排除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热量;牛排尿量减少不利于散热。‎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 ‎【名师点睛】熟知散热的方式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前提。‎ ‎32.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 )‎ A. 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B. 神经调节,免疫调节 C. 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 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血压调节过程是一个反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在该过程中,系统的结果(血压高)作用于调节系统使结果相反(血压降低),属于负反馈调节。‎ ‎【考点定位】调节 ‎【名师点睛】在充分理清题目给予信息的基础上,联系反馈调节过程来解题。‎ ‎33.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脏(胰)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 既有内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 C. 胰腺细胞分泌的酶直接进入血液中 D. 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 ‎【答案】C ‎【解析】‎ 胰腺里面有个胰岛,其中的胰岛A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A正确。胰腺的胰岛属于内分泌部分;胰腺里面能合成和分泌消化酶的部位属于外分泌部,B正确。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通过导管进入小肠中,C错误。胰岛属于内分泌部,分泌的激素都要进入血液,D正确。‎ ‎【考点定位】胰脏 ‎【名师点睛】不知道胰腺除了内分泌部还有外分泌部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 ‎34.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 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 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答案】D ‎【解析】‎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消耗能量,不需要结构①线粒体提供能量,A错误;当兴奋传导到③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错误;递质经②突触小泡的转运和③突触前膜的胞吐作用释放至突触间隙,C错误;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是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说明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突触的结构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作用过程,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明确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的。‎ ‎3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答案】B ‎【解析】‎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另外胰岛素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A正确;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神经调节中枢位于脊髓,不受大脑皮层控制,B错误;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呼吸、心律加快,产热增加等作用。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正确;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又受激素调节的控制,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也是促胰液素的靶器官,D正确。‎ ‎【考点定位】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B、D项易错,非条件反射由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而条件反射必须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又受激素调节。‎ ‎36.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T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 ‎【答案】C ‎【解析】‎ 呼吸道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C错误;抗体参与体液免疫,D正确。‎ ‎【考点定位】免疫调节,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要求考生熟记非特异性免疫的类型,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7.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 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 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答案】C ‎【解析】‎ 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分组后一组再注射少量的A,小鼠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说明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而不是胰岛素作用的结果,A错误、C正确;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中,而不是神经递质的作用,B错误;呼吸抑制剂是作用于细胞呼吸,而不是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D错误。‎ ‎【考点定位】过敏反应。‎ ‎【名师点睛】对于过敏反应的考查,要求考生掌握过敏反应是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机体才会发生过敏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38.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腐乳调味 B. 腐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有防腐作用 C. 毛霉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脂肪和淀粉 D. 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 ‎【答案】B ‎【解析】‎ 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腐乳发酵,控制发酵的温度主要有利于毛霉等微生物的生长和腐乳发酵,A错误;香辛料和料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具有防腐作用,B正确;毛霉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C错误;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是毛霉产生的,毛霉属于真菌,D错误。‎ ‎【考点定位】腐乳的制作实验。‎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腐乳制作的原理和具体操作过程。‎ ‎39.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由图示可知,用CTK处理比正常叶片中(用蒸馏水处理)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下降慢,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A正确;而用CTK+ABA处理比用CTK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快,说明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B正确;NADPH是光反应产物,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使水光解产生,ABA组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快于CTK组,光反应慢,形成NADPH的速率慢,C错误;ABA处理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组下降快,说明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功能及相互关系的实验。‎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实验,要求考生通过正确分析单独使用CTK、ABA和共同使用CTK+ABA与对照组比较及相互比较得出正确结论。‎ ‎40.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 B. 不同浓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 C. 生产上应优选320 mg/LNAA处理插条 D. 400 mg/L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NAA的浓度,A错误;与NAA浓度为0时比较,浓度低于300 mg/L时能提高生根率,浓度高于300 mg/L时会降低生根率,B错误;320mg/LNAA处理插条时,生根率过低,不能用于生产,C错误;与NAA浓度为0时比较,400 mg/L的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D正确。‎ ‎【考点定位】NAA对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设计。‎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NAA为背景考查实验分析,要求学生理解实验分析的两个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41.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光强大于140μ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 B. 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储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C. 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答案】D ‎【解析】‎ ‎140μmol·m-2·s-1为马尾松植株的光补偿点,当光强大于140μmol·m-2·s-1时,马尾松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除进入线粒体外,还扩散至细胞外部;A错误。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B错误。森林中生产者制造有机物的能量总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错误。由表格信息可知,青冈的光补偿点较低,因而更适应弱光环境,因此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同时涉及细胞内部相应的物质变化及去向、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以及群落演替时相应变化。‎ ‎42.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 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 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 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答案】B ‎【解析】‎ 解除顶端优势,即降低侧芽部位生长素的浓度以促进侧芽的生长;A不符合题意。大豆与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关系,与激素调节无关;B符合题。根茬部位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水稻植株的生长;C不符合题意;乙烯具有催熟作用;D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涉及激素调节、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等知识点。‎ ‎43.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 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 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答案】B ‎【解析】‎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物种数量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可提高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是为了使能量流向农作物,提高能量利用率,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矛盾。‎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44.变酸的酒表面有一层膜、泡菜坛表面有一层膜、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们分别是( )‎ A. 醋酸菌、乳酸菌、毛霉菌丝 B. 醋酸菌、毛霉菌丝、毛霉菌丝 C. 醋酸菌、酵母菌、毛霉菌丝 D. 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 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将乙醇转化成醋酸;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发酵液的营养丰富,其表面往往含有适量的氧气,适合酵母菌生长繁殖,成膜酵母生长繁殖会在泡菜坛液面的形成一层白膜;腐乳表面的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型。‎ ‎【详解】①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能将乙醇转化成醋酸,变酸的酒表面的一层菌膜,主要与醋酸菌有关;②泡菜坛液面的一层白膜,主要是成膜酵母繁殖的结果;③腐乳表面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一些常见现象的解释,明确不同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现象,正确的解释传统发酵技术中出现的现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45.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 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发酵培养 B.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C. 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D. 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答案】B ‎【解析】‎ 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正确的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其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因此需要在稀释涂布平板之前进行,最后根据菌落的特征挑选纤维素分解菌。综上分析,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46. 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错误的是 A. 质量浓度为4mg/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呈酸性 B.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应避光保存 C. 质量浓度为5μg/mL的亚硝酸钠溶液应保持弱碱性环境 D. 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的目是中和氢氧化钠 ‎【答案】D ‎【解析】‎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奈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都呈酸性,要保证其稳定性,应低温避光保存,AB正确;亚硝酸钠标准液配制过程中应加入氯化铵缓冲液,保持弱碱性环境以免形成亚硝酸挥发,C正确;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使滤液中色素脱色,使滤液变得无色透明,D错误。‎ ‎【考点定位】测定亚硝酸盐含量 ‎【名师点睛】检测亚硝酸盐的步骤:‎ a、配制标准显色液的步骤是:‎ ‎①用刻度移液管吸取体积0.2、0.4、0.6、0.8、1.0、1.5mL的亚硝酸钠溶液分别置于比色管中,另取1支比色管为空白对照。‎ ‎②向各管加入2.0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5分钟。‎ ‎③向各管加入1、0mL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 b、比色的步骤是:‎ ‎①将40mL滤液移入50mL比色管中并编号。‎ ‎②分别加入2、0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1.0mL的N-1-萘基乙二胺盐酸溶液,定容到50mL,混匀静置15min。‎ ‎③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显色液比较,记录亚硝酸盐含量。‎ ‎④计算样品滤液(40mL)中亚硝酸盐含量。计算公式是: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mg)/取样量(40mL滤液质量kg)。‎ ‎47. 某研究小组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称取和稀释被污染的土壤时应在火焰旁 B. 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筛选 C. 分离菌种时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D. 对细菌进行计数时宜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关键技术是无菌技术,因此在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过程中称取和稀释土壤时应在火焰旁等活动要在火焰旁进行, A正确;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培养基的配方应以石油为唯一碳源,B正确;对微生物进行分离和计数,应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正确。对活菌进行计数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而不能用平板划线法,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考查对微生物分离与培养技术的理解与识记。‎ ‎48. 关于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培养基、倒平板、接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B. 倒平板时,倒入的培养基冷却后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C. 划线接种时,灼烧接种环后立即进行再次划线 D. 划线接种结束后,需将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配培养基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A错误。倒平板时,应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B错误。划线接种时,灼烧接种环冷却后进行再次划线,C错误。划线接种结束后,需将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D正确。‎ 考点: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 ‎49.下列关于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氮源、无机盐、水等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要素 B. 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C. 可在培养基中加入磷酸氢二钾或磷酸二氢钾,用于维持pH的相对稳定 D.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和生长因子。因微生物不同,对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的需求也不相同,可以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需求制备特殊的选择培养基,来获得单一纯种。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详解】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和生长因子,A正确;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例如培养自养型的细菌,在培养基中不需加入碳源,B正确;微生物培养基调节pH值时可以用磷酸氢二钾或磷酸二氢钾,C正确;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D错误。‎ ‎【点睛】注意:配制培养基必须按照培养微生物的营养需求进行,尤其要注意是先灭菌后倒平板。‎ ‎50.下列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 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 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 C. 加刚果红染色后,可在实验组菌落周围出现明显的透明圈 D. 对照组可用同样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实验流程为: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详解】经选择培养后,再经梯度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A错误;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分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B正确;加刚果红染色后,可在实验组菌落周围出现明显的透明圈,C正确;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过程,意在强化学生该实验流程的理解与运用。‎ ‎51.回答下列问题 Ⅰ 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 Ⅱ 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 ‎(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__________,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 ‎(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C组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血浆 (2). 增加 (3). 降低 (4).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5). 血糖低于正常水平 (6). 胰高血糖素 (7). 葡萄糖 (8).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解析】‎ ‎【分析】‎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2、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它的生理作用一方面是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物质,另一方面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详解】I、(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相对而言组织液的渗透压较高,因此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相对而言血浆渗透压较高,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II、(1)由于胰岛素是降血糖激素,能使血糖浓度降低,使血糖低于正常水平,所以B、C、D三组小鼠在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血体内糖浓度明显降低,从而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 ‎(2)由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C组注射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葡萄糖,直接补充血糖,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 ‎(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C组: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促进肝糖原的分解;D组:注射葡萄糖,使体内血糖升高。‎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血糖调节及相关的探究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尤其是渗透压的相关知识,掌握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识记内环境的作用,识记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胰岛素作和胰高血糖素的具体作用;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52. 为了更好的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应。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 向传递的。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 ——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 ‎(2)试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传感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 兴奋,导致 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 。‎ ‎(3)试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长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导致了糖代谢一场。‎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 缺乏。‎ ‎【答案】(1) 单 神经递质(或:乙酸胆碱)‎ 与(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 停止传导(或:消失,抵消)‎ ‎(2)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神经—体液调节 ‎(3)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4) 下丘脑或(神经)垂体 抗利尿激素(或:ADH)‎ ‎【解析】‎ ‎(1)在反射弧中,由于突触的存在,决定了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在突触处,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若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相遇,两个反方向的局部电流会相互抵消,使神经冲动停止传导。(2)寒冷刺激下,传入神经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产热,此过程是神经—体液调节。(3)影像刺激导致应激性高血糖症是因为在出现应激反应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若刺激过多会导致血糖调节发生紊乱。(4)猴的症状是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所以可能是下丘脑或垂体出现病理性损伤。‎ ‎53.Ⅰ 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_______。‎ ‎(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______,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3)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Ⅱ 为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母体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含韧皮部),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于环剥口上端,并用湿土包裹环剥部位,观察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 生长素用量(mg/枝)‎ 处理枝条数 第90天存活枝条数 第90天存活时的生根枝条数 首次出根所需天数 ‎0‎ ‎50‎ ‎50‎ ‎12‎ ‎75‎ ‎0.5‎ ‎50‎ ‎50‎ ‎40‎ ‎30‎ ‎1.0‎ ‎50‎ ‎50‎ ‎43‎ ‎25‎ ‎1.5‎ ‎50‎ ‎50‎ ‎41‎ ‎30‎ ‎2.0‎ ‎50‎ ‎43‎ ‎38‎ ‎30‎ ‎3.0‎ ‎50‎ ‎37‎ ‎33‎ ‎33‎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生长素用量为0时,有些枝条也生根。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的原因是_____。‎ ‎(2)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若要从表中所列各生长素用量中确定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你认为需要提供的根的观测指标还有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1). 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 (2). 降低 (3). 根冠、萎蔫叶片 (4). 枝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较少,积累到生根所需浓度时间长 (5). 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根的长度 (6). 生长素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能够够抑制植物的生长 ‎【解析】‎ ‎【分析】‎ I、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干旱缺水条件下,脱落酸抑制茎叶的生长,同时促进根的生长,说明脱落酸的这种作用,有利于植物适应缺水环境。‎ II、 分析表格:生长素用量为0的一组为对照组,其余均为实验组,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第90天存活时的生根枝条数先增多后减少,首次出根所需天数先减少后增多。‎ ‎【详解】I、(1)由图可以直接看出,与突变体(不能合成ABA)相比,野生型(能合成ABA)植株茎叶生长受到抑制,根的生长被促进。‎ ‎(2)施加ABA后,根生长加快,从土壤吸收水分增多;茎叶生长减慢,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减慢,水分散失减少,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3)ABA主要在植物体的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 II、(1)由于枝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较少,积累到生根所需浓度时间长,因此生长素用量为0时,有些枝条也生根,但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 ‎(2)要从表中所列各生长素用量中确定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还需提供的观测指标有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根的长度。‎ ‎(3)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生长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能够抑制植物的生长。‎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脱落酸、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识图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 ‎54.当植物被害虫危害后,感染部位会产生水杨酸(SA),后者能诱导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学物质,以吸引害虫的天敌,从而形成间接防御反应。水杨酸甲酯(MeSA)被植物吸收后可转化为SA。科研人员通过在无公害茶园喷施不同浓度的MeSA溶液,分析害虫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密度的变化,以期为茶树害虫的无公害治理提供依据,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 MeSA ‎/mmol·L-1‎ 处理时间 ‎/h 植食性害虫 ‎/头·0.25m-2‎ 捕食性天敌 ‎/头·0.25m-2‎ 寄生性天敌 ‎/头·0.25m-2‎ 益害比 天敌数∶害虫数 ‎0‎ ‎24‎ ‎338.2‎ ‎6.5‎ ‎13.8‎ ‎1∶16.7‎ ‎48‎ ‎586.6‎ ‎13.8‎ ‎22.3‎ ‎1∶16.2‎ ‎0.1‎ ‎24‎ ‎305.3‎ ‎9.4‎ ‎17.5‎ ‎1∶11.3‎ ‎48‎ ‎515.7‎ ‎13.2‎ ‎33.4‎ ‎1∶11.1‎ ‎0.2‎ ‎24‎ ‎298.8‎ ‎11.0‎ ‎23.2‎ ‎1∶8.7‎ ‎48‎ ‎436.3‎ ‎18.8‎ ‎40.4‎ ‎1∶7.4‎ ‎0.4‎ ‎24‎ ‎273.6‎ ‎12.7‎ ‎19.4‎ ‎1∶8.5‎ ‎48‎ ‎332.3‎ ‎15.6‎ ‎36.5‎ ‎1∶6.4‎ ‎0.8‎ ‎24‎ ‎259.6‎ ‎8.8‎ ‎15.2‎ ‎1∶10.8‎ ‎48‎ ‎327.5‎ ‎12.1‎ ‎34.6‎ ‎1∶7.0‎ ‎(1)水杨酸甲酯诱导茶树产生的挥发性化合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信息,它引起植物形成间接防御的现象可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寄生性天敌在该茶园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成分)。研究表明,MeSA最佳处理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输入第一营级的能量,一部分_____________;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供给丙,则丙能量增加M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 ______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5)图中,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1∶1调整为2∶1,丙的的食量不变,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丙的数量约是原来的________倍 ‎【答案】 (1). 化学 (2).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 消费者 (4). 0.4 mmol·L-1 (5). 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6).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 (7). 25M/(1+4x) (8). 1.375‎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相同时间内,MeSA处理组害虫数量比对照组少,而天敌数量比对照组多,说明MeSA处理后,植物释放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对害虫能产生驱避作用,对天敌具有诱集作用,而48h处理对天敌诱集作用效果好于处理24h。“益害比”反映益虫对害虫的控制能力,益害比中害虫数越少,说明对虫害的控制情况越好,根据表中“益害比”可以确定0.4mol•L-1的MeSA处理效果最好。‎ ‎【详解】(1)挥发性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由于本题中化学信息是在不同种生物之间发挥功能,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稳定的功能。‎ ‎(2)生态系统中捕食者和寄生生物属于消费者,植物性害虫的寄生性天敌则属于消费者;“益害比”反映益虫对害虫的控制能力,益害比中害虫数越少,说明对虫害的控制情况越好,根据表中“益害比”可以确定0.4mol•L-1的MeSA处理效果最好。‎ ‎(3)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 ‎(4)根据题意甲×X×20%+甲×(1-X)×20%×20%=M,则甲= 25M/(1+4x)(kJ)。‎ ‎(5)当甲:乙=1:1时,设丙生物量增重1时,按10%传递效率倒推,可知甲至少应提供55;当甲:乙=2:1时,设丙生物量增重X,仍按10%传递效率倒推,可知需甲为39.9X(取40X);一般情况下该食物网中甲提供量不变仍为55,则有40X =55,X=1.375;一般情况下每个体所需能量或生物量可认为相同,则推至数量也是1.375倍。‎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评讲中还可以进行适当拓展,如:茶园中能量流动关系及能量流动分析等。‎ ‎55.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难溶性磷酸盐,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以便将其添加到有机肥中,改善植物磷元素供应。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图),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磷的能力大小。‎ 实验步骤:‎ 菌株 透明圈直径 ‎(D)‎ 菌落直径 ‎(d)‎ D/d M-3-01‎ ‎18.8‎ ‎12.3‎ ‎1.5‎ B3-5-6‎ ‎20.7‎ ‎8.0‎ ‎2.6‎ T1-4-01‎ ‎9.1‎ ‎6.5‎ ‎1.4‎ 步骤1 取某地区土样5g制得土壤溶液后稀释,取稀 释液1mL接种到基础培养基A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72h。‎ 步骤2 在基础培养基A上用接种环挑取代表性菌落再次接种,培养3~4d后观察菌落特征和透明圈的大小,初步筛选出三种优良解磷菌株(如表)。‎ 分析回答:‎ ‎(1)从物理形态看,培养基A属于_______培养基。培养基中磷源应该是______________。‎ ‎(2)步骤1中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步骤2中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测定初步筛选的三种菌株实际溶解磷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它们接种到基础培养基B中,并在37℃、200 r·min-1 摇床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得到图所示曲线。‎ ‎①用摇床进行培养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表明最优良的解磷菌株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固体 难溶性磷酸盐 ‎(2)稀释涂布平板法 灼烧 ‎(3)B3-5-6‎ ‎(4)①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有利于物质的交换(2分)‎ ‎②M-3-01‎ ‎【解析】‎ ‎(1)菌落必需在固体培养基上才能形成(培养过程中菌体不能运动);要筛选溶解难溶性磷能力强的菌株,必须以难溶性磷酸盐作为唯一磷源。‎ ‎(2)步骤1的目的是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解磷微生物,由于土壤样液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多,因此,最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如果用平板划线法,则有可能不能将全部种类的微生物进行接种,当然本题步骤1中“取稀释液1mL接种”也暗示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3)接种环灭菌方法是灼烧,涂布器的灭菌方法是先将涂布器浸入酒精中,再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 ‎(4)根据实验原理中“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代表微生物溶解磷的能力大小”,结合表格数据可以确定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B3-5-6。‎ ‎(5)摇床培养是实验室培养需氧微生物的常用方法,使用摇床培养,不仅可以增大培养液中溶氧量,促进微生物的有机呼吸,而且能够增加菌体与培养液的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6)根据实验曲线图,不难看出M-3-01实际溶解磷能力最强。‎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